GB50312-201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50312-201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50312-2016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3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01015
下载资源

GB50312-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312-201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B.0.4屏蔽布线系统电缆对绞线对的传输性能要求应符合本规 范第B.0.3条第1款和第B.0.3条第2款的规定。 B.0.5电缆布线系统的屏蔽特性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B.0.4屏蔽布线系统电缆对绞线对的传输性能要求应符合本规

3.0.5电缆布线系统的屏蔽特性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注:光纤信道包括的所有连接器件的衰减合计不应大于1.5dB。

CBDA 11-2018-T 机场航站楼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技术规程C.0.4光纤到用户单元系统工程光纤链路测试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光纤链路测试连接模型应包括两端的测试仪器所连接的 光纤和连接器件(图 C.0.4)

图C.0.4光纤链路衰减测试连接方

2工程检测中应对上述光链路采用1310nm波长进行衰减 指标测试。 3用户接入点用户侧配线设备至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光纤 链路全程衰减限值可按下式计算:

β= αrLmax +(N+2)αi

中:β一一用户接人点用户侧配线设备至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 光纤链路衰减(dB); αf 光纤衰减常数(dB/km),采用G.652光纤时为 0.36dB/km,采用G.657光纤时为0.38dB/km~ 0.40dB/km; Lmax ) 用户接入点用户侧配线设备至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 光纤链路最大长度(km); N一一用户接人点用户侧配线设备至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 光纤链路中熔接的接头数量; 2一光纤链路光纤终接数(用户光缆两端); α; 光纤接续点损耗系数,采用热熔接方式时为0.06dB/个: 采用冷接方式时为0.1dB/个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司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 《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2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一2016,经住房城 乡建设部2016年8月26日以第1288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范是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一2007 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 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是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 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现代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员是张宜、张晓微、孙 兰、李雪佩、张文才、陈琪、成彦、温伯银、赵济安、瞿二澜、朱立彤 刘侃、陈汉民。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在原规范内容基础 上,对建筑群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及通信基础设施工程的验收 要求进行补充与完善;增加缩略语;增加光纤到用户单元通信设施 工程的验收要求;完善了光纤信道和链路的测试方法与要求。 本规范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 了我国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 技术法规、技术标准。 为便于产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 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 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 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 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 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

则 (65) 环境检查 3 (66) 器材及测试仪表工具检查 (67) 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 (70) 6.1缆线的敷设 (70) 6.2保护措施 (71) 缆线终接 (72) 8 工程电气测试 (73) 管理系统验收 (76) 10工程验收 (79) 附录B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测试方法及测试内容...… (80)

1.0.1综合布线系统在建筑与建筑群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 用。但是如果工程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将给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 络造成潜在的隐患,影响信息的传送。因此制定本规范,为综合布 线系统工程的质量检测和验收提供判断是否合格的标准,提出切 实可行的验收要求,从而起到确保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质量的作用。 1.0.2布线系统工程涉及光纤到用户单元通信的设施中,建筑园 区地下通信管道、建筑物内配线管网、设备间等应与建筑土建工程 司时验收;光缆敷设、光纤连接器件等的安装工程应单独验收,或 与弱电系统工程或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同时验收。验收文档可以单 独设置或作为布线工程验收文档的一个组成部分。 1.0.4本规范规定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测试形式,其中自 检测试由施工单位进行,主要验证布线系统的连通性和终接的正 确性;竣工验收测试则由测试部门根据工程的类别,按布线系统标 准规定的连接方式完成性能指标参数的测试。光纤到用户单元通 信设施的系统性能,由房屋建设者配合电信业务经营者在光纤接 人网(EPON)的通信业务接入开通前单独进行自检测试和竣工验 收测试。

1.0.1综合布线系统在建筑与建筑群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 用。但是如果工程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将给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 络造成潜在的隐患,影响信息的传送。因此制定本规范,为综合布 线系统工程的质量检测和验收提供判断是否合格的标准,提出切 实可行的验收要求,从而起到确保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质量的作用。

区地下通信管道、建筑物内配线管网、设备间等应与建筑土交 司时验收;光缆敷设、光纤连接器件等的安装工程应单独验 与弱电系统工程或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同时验收。验收文档 独设置或作为布线工程验收文档的一个组成部分

检测试由施工单位进行,主要验证布线系统的连通性和终接的正 确性;竣工验收测试则由测试部门根据工程的类别,按布线系统标 准规定的连接方式完成性能指标参数的测试。光纤到用户单元通 言设施的系统性能,由房屋建设者配合电信业务经营者在光纤接 人网(EPON)的通信业务接入开通前单独进行自检测试和工验 收测试。

3.0.2本规范只对建筑物涉及综合布线系统的进线间及入口设 施检查提出规定。进线间的设置、引入管道和孔洞的封堵、引入缆 线的排列布放等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GB50374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检查,

4器材及测试仪表工检查

4.0.1本条对器材检验的一般要求做出了规定。

4.0.1本条对器材检验的一般要求做出了规定。 1器材应具备的质量文件或证书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合格 证或出厂合格证)、国家指定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检验报告或认证标 志、认证证书、质量保证书等。工程具体要求可由建设单位、工程 监理部门施工单位、生产厂家等共同商讨确定,

2缆线识别标记包括缆线标志和标签。 缆线标志:在缆线的护套上以不大于1m的间隔印有生产厂 厂名或代号,缆线型号及生产年份。以1m的间距印有以“m”为 单位的长度标志。 标签:应在每根成品缆线所附的标签或在产品的包装外给出 下列信息:制造)名及商标、缆线型号、长度(m)、毛重(Kkg)、出) 编号、制造日期。 3应注意,采用永久链路模型测试合格只能说明链路合格 但不能证明电缆一定合格,如高品质接插件与低品质电缆组合的 情况。对产品的检验可以使用现有的电缆测试标准进行测试。 4电气性能抽验可使用现场电缆测试仪按照布线链路的等 级对电缆长度、插入损耗、近端串音等技术指标进行测试。首先应 从本批量电缆配盘中任意抽取三盘进行电缆总长度的核准,需在 电缆一端按标准终接连接器件,利用仪表的单端测长功能进行总 长度核准。另外从本批量电缆中任意三盘中各截出90m长度,加 上工程中所选用的连接器件,按永久链路测试模型进行抽样测试 对工程设备缆线和跳线可按5%比例进行抽样测试。 5光纤链路通常可以使用可视故障定位仪进行连通性的测

.0.6本条对测试仪表和工具的检验做出了规定

4.0.7现场测试仪仅能对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做导通测试,如无

4.0.7现场测试仪仅能对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做导通测试,如无

.0.7现场测 云两筛做通测试,如 有效的现场检测手段对屏蔽效果的其他技术参数进行测试,可 居本规范或生产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进行对比验收。

6.1.1本条规定了缆线敷设的一般要

A1一一穿在管子内缆线的总截面积(包括导线的绝缘层的截 面)。 在暗管中布放的电缆为屏蔽电缆(具有总屏蔽和线对屏蔽层) 或扁平型缆线(可为两根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或两根屏蔽4对对 绞电缆组合及其他类型的组合),主干电缆为25对及以上,主干光 缆为12芯及以上时,宜采用管径利用率进行计算,以选用合适规 格的暗管。 在暗管中布放的对绞电缆采用非屏蔽或总屏蔽4对对绞电缆 及4芯以下光缆时,为了保证线对扭绞状态,避免缆线受到挤压, 宜采用截面利用率公式进行计算,以选用合适规格的暗管。 5.1.3本条规定了在电缆梯架、托盘和槽盒中敷设缆线时的 要求。

3为减少缆间串扰,6类及以上等级的4对对绞电缆可采用 电缆托盘和槽盒中顺直绑扎或随意摆放,不宜绑扎过紧或每线束 电缆根数超过24根。针对“十”字、“一”学等不同骨架结构的4 对对绞电缆,其布放要求不同,具体布放方式宜根据生产厂家的安 装要求确定

:2:1本杂规了配线了系统缆线设的保护安求。 4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相关规定,直线段钢制桥架长度超过30m、铝合金或玻 璃钢制桥架长度超过15m设有伸缩节;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变形 缝处设置补偿装置。

7.0.2本条规定了对绞电缆终接的要求。

与光纤终接处均应采用光纤或尾纤熔接的方式。

R = 62. 5/D

线获得信道或链路中各点的衰减、回波损耗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不应利用OTDR曲线作为光纤布线系统传输性能的测试报告,不 应使用OTDR的测试替代8.0.4的测试。

8.0.6本条规定了布线系统现场测试仪的功能要求

8.0.7光纤到用户单元工程测试记录表格格式及内容可参照表

9.0.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技术管理涉及综合布线系统的工作 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人口设施、缆线管道与传输介质、配线 连接器件及接地等各方面。

9.0.3综合布线系统应在需要管理的各个部位设置标签,分配由

标识符可由数学、英文学母、汉语拼音或其他学符组成,布线 系统内各同类型的器件与缆线的标识符应具有同样特征(相同数 量的字母和数字等)。 5标签的选用与使用应参照下列原则: (1)选用粘贴型标签时,缆线应采用环套型标签,标签在缆线 上缠绕应不少于一圈,配线设备和其他设施应采用扁平型标签; (2)标签衬底应耐用,可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不可将民用标签 应用于综合布线工程;插入型标签应设置在明显位置、固定牢固。 6不同颜色的配线设备之间应采用相应的跳线进行连接,色 标的应用场合应按照下列原则,如图1所示: (1)橙色应使用于分界点,连接人口设施与外部网络的配线 设备; (2)绿色应使用于建筑物分界点,连接人口设施与建筑群的配 线设备; (3)紫色应使用于与信息通信设施(PBX、计算机网络、传输等 设备)连接的配线设备; (4)白色应使用于连接建筑物内主干缆线的配线设备(一级主 干); (5)灰色应使用于连接建筑物内主王缆线的配线设备(二级

主干); (6)棕色应使用于连接建筑群主干缆线的配线设备; (7)蓝色应使用于连接水平缆线的配线设备; (8)黄色应使用于报警、安全等其他线路; (9)红色应预留备用。

图1色标应用位置示意图

系统中所使用的区分不同服务的色标应保持一致,对于不同 性能缆线级别所连接的配线设备,可用加强颜色或适当的标记加 以区分。 9.0.4本条规定了管理信息记录和报告的要求。

9.0.4本条规定了管理信息记录和报告的要求

1记录信息包括所需信息和任选信息,各部位相互间接口信 息应统一。 (1)管线记录应包括管道的标识符、类型、填充率、接地等

内容; (2)缆线记录应包括缆线标识符、缆线类型、连接状态、线对连 接位置、缆线占用管道类型、缆线长度、接地等内容; (3)连接器件及连接位置记录应包括相应标识符、安装场地 连接器件类型、连接器件位置、连接方式、接地等内容; (4)接地记录应包括接地体与接地导线标识符、接地电阻值 接地导线类型、接地体安装位置、接地体与接地导线连接状态、导 线长度、接地体测量日期等内容。 2报告可由一组记录或多组连续信息组成,以不同格式介绍 记录中的信息。报告应包括相应记录、补充信息和其他信息等 内容。

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峻工图纸应包括说明、设计系统图及反 映各部分设备安装情况的施工图。工图纸应表示以下内容: (1)安装场地和布线管道的位置、尺寸、标识符等; (2)设备间、电信间、进线间等安装场地的平面图或剖面图及 信息插座模块安装位置; (3)缆线布放路径、弯曲半径、孔洞、连接方法及尺寸等。 10.0.2本条规定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竣工验收检验的要求。 2竣工验收时检查随工测试记录报告,如被测试项目指标参 数合格率达不到100%,可由验收小组提出抽测,抽测也可以由第 三方认证机构实施

B.0.5电缆布线系统的屏蔽特性指标主要包括横向转换损表

附录 C光纤信道和链路测试

图2单跳线测试校准连接方式

图3单跳线信道测试连接方式

(2)“双跳线”测试方法:校准连接方式如图4所示,信道测 连接方式如图5所示。

图4双跳线测试校准连接方式

图5双跳线信道测试连接方式

3)“三跳线”测试方法:校准连接方式如图6所示,链路测试 式见图7,信道测试连接方式见图8

GB/T 50559-2018 平板玻璃工厂环境保护设施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图6三跳线测试校准连接方式

图7三跳线链路测试连接方式

图8三跳线信道测试连接方式

3D3S 基本操作手册C.0.4本条提出了光纤到用户单元工程中光纤链路的测试

2在整个光纤接入网(范围为2km~5km)工程中,为准确验 证PON技术的单芯光纤、双向、波分复用的传输特性,光纤链路 的下行与上行方向应分别采用1550nm和1310nm波长进行衰减 指标测试。但是在光纤到用户单元工程中,大部分光纤链路只在 儿百来的范围之内。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测试的 工程量,本规范对光纤链路仅提出单向(1310nm波长)测试的要 求。对要求高的用户可选择双向双波长测试。 3典型场景下,光缆长度在5km以内时,分光比应采用 1:64,最大全程衰减不大于28dB。本规范中所指“光纤链路”只 是体现无源光网络中光线路终端(OLT)至光网络终端(ONU)全 程光纤链路的其中一段,即用户接入点用户侧光纤连接器件通过 用户光缆至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的光纤连接器件。一般情况下, 用户光缆的长度不会超过300m~500m。 光纤链路中光纤熔接接头数量一般为3个,即用户光缆光 纤两端带有尾纤的连接器2个,用户光缆路由中分纤箱处的1 个用户光缆光纤接续点。如果存在室外用户光缆需引人建筑物 的情况,在进线室入口设施部位还会出现1个光纤熔接点。需

要说明的是,在光纤到用户单元工程中,光纤的接续与终接处推 荐采用熔接的方式,机械(冷接)的连接方式只在维护检修时有 可能被使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