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 InSAR 监测技术指南 TCAGHP 013-2018

地质灾害 InSAR 监测技术指南 TCAGHP 013-2018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3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0436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地质灾害 InSAR 监测技术指南 TCAGHP 013-2018

a)崩塌监测分为区域崩识别和单体的变形特征监测。 区域崩塌识别内容包括崩塌(危岩体)的位置、分布、灾害发育程度。 单体崩塌监测内容包括崩塌(危岩体)的范围、变形量、位移方向、崩塌变形发展过程和发展 趋势、基于变形特征分析崩塌稳定性

7.2.1.1SAR数据要求

首选面向危岩面、大人射角(入射角大于35)的高分辨率SAR数据,其中面向危岩面、高个 辨率、大入射角依次为重要条件

b)SAR数 模式SJG 55-2019 深圳市建筑起重机械防台风安全技术规程,不宜采用扫描模式数据 c)波段长短依变形体表层植被 而定,首选高频中短波长SAR数据。

7.2.1.2辅助数据要求

a)优于SAR空间分辨率的DEM数据。 b) 采用SAR卫星精密轨道数据。 c) 应获取或估计前期的危岩体变形数据,作为监测参考。 d)宜获取调查区域地面控制点坐标信息

7.2.2方法选择及适用性

a)对SLC数据进行2倍过采样处理 b) 植被覆盖区PS点宜根据相干性来选取,阈值为0.6。 视向变形年速率大于5mm/a可作为识别危岩体的预判据 d)对疑似危岩体区域进行误差排除分析

a).视向变形年速率绝对值大于10mm/a可作为识别危岩体的预判据 b)对疑似危岩体区域进行误差排除分析。

a) 影像配准精度要求方位向、距离向不低于0.1个像元。 b) CR识别需距高向和方位向精确到0.1个像元。 C) 干涉组合CR相干性应大手0.8。 d) 采用最小费用流或二维周期图法解缠CR相位。 e) 视向变形监测精度优于2mm。

7.4数据处理结果验证

可采用变形年速率中误差进行监测精度评定 6) 将同一区域、同一时间段不同SAR数据结果投影到位移方向进行交叉检验。 C 采用GPS、水准等地面监测结果进行检验,将GPS三维变形投影到SAR视向进行比较 d 应进行野外实地调查检验。

7.5监测结果综合分析

a)对于区域崩塌InSAR识别结果,应生成或更新崩塌(危岩体)编目图。 b)区域崩塌(危岩体)分布应与地形、地质、构造活动和人类活动进行相关性分析。

8.1.1监测对象变形特征

a)泥石流监测应主要通过物源区变形的监测完成,是多个斜坡变形体集合的反映(变形监测 特征可参考6.1.1和7.1.1),分布范围广,位置离散,变形量和位移方向差异大。 b) 对于顺沟道缓慢流动的泥石流(如冰川泥石流),观测到的流动方向为沿主沟的梯度方向。 c 物源区滑坡、崩塌多发,斜坡岩体破碎、物质松散,通常变形速率较大,一般变形速率在 10mm/a以上。 d) 冰川泥石流的流通区沿主沟的变形速率一般在1dm/a以上,大者可达几米至几十米。 e 泥石流的变形时间上与所在区域降雨、融雪等周期具有密切关系,

8. 1. 2监测内容

a)泥石流InSAR监测分为区域泥石流沟的识别和单沟泥石流活动性监测。 b) 区域上潜在泥石流沟的识别,应在流域划分的基础上,根据InSAR观测的流域内泥石流物 源区或堆积区的变形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结合泥石流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c 单沟泥石流活动性监测,应根据InSAR观测到的泥石流物源区(主要针对降雨型泥石流) 和流通区(主要针对冰川型泥石流)的变形特征,类比邻区发生的泥石流,对其活动性作出 判断。

的SAR数据。 单沟泥石流活动性监测的雷达垂直人射角应根据地形条件特征选择,应尽量避免雷达波阴 影和叠播,SAR人射水平方向尽 平行的方向

8.2.2方法选择及适应性

采用多时相InSAR观测区域地表微小线性变形,应符合下列规定: 旺 采用永久散射PS点,每个泥石流物源区内不少于100点。 b) 采用线性模型提取长期平均变形速率。 c) 根据变形特征和时空特征提取大气模型,提取结果应与高程和季节相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应分析变形量和位移方向与地形坡向、雷达波入射角方向的关系,检验其合理性。 非线性地表变形量一般与物源区的坡度、面积和地表破碎程度具有正比关系,宜以此为参 照分离非线性变形与大气误差。

8.4数据处理结果验证

a)可采用变形年速率中误差进行监测精度评定。 b) 将不同SAR数据、不同处理方法的结果进行交叉检验。 c) 根据DEM进行流域分割、叠加显示严重变形区所在的流域位置。 d) 宜采用分辨率优于5m的遥感影像解译变形区地表植被、岩石裸露情况、沟口泥石流堆积 发育等情况,与流域分析结果叠加显示验证。 应进行野外实地调查,检验沟口泥石流堆积情况

8.5监测结果综合分析

8.5.1区域泥石流综合识别

以变形的空间分布和量值为主要依据,辅助流域、主沟坡降、高程、坡度、植被覆盖、岩土体性 合识别划分出泥石流位置和分布范围

8.5.2单沟泥石流评价

a)对于降雨型泥石流,根据泥石流沟物源区的空间变形分布、重点部位变形的时程曲线 主沟坡降和流域面积,分析变形趋势,判断其活动性

T/CAGHP0132018

b)对于冰川型泥石流,针对不同时期冰喷物变形范围和流动速率,结合主沟坡降和流域面积, 分析其活动性 C 应结合相关地质、地理和地物要素的分布特征进行空间分析[参考滑坡崩塌泥石流调查技 术规范(1:5万)>(DZ/T0261一2014),验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9.1.1对象变形特征

)地面塌陷监测可分为区域塌陷群发区识别和瑜陷变形特征监测 塌陷群发区识别,包括根据塌陷前变形异常和陷后干涉失相干识别灾害的位置、分布、数 量、灾害发育程度。 塌陷变形特征监测,包括塌陷范围、变形量、崩塌变形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基于变形特征 和地层岩性分析地表稳定性

a)轨道重复周期少于30d。 b) 垂直基线优于1/3临界基线。 c)空间分辨率优于5m。 d)各种波长数据适用,小人射角最佳

9.22方法选择及适应性

T/CAGHP0132018

9.4数据处理结果验证

a 可采用变形年速率中误差进行监测精度评定 b) 将不同SAR数据、不同处理方法的结果投影到垂直方向进行交叉检验。 c) 与实地调查的地表塌陷结果进行对比。 d) 与塌陷区地下工程活动区进行对比分析。 e) 与塌陷区地下水开采点进行对比分析。 ) 与碳酸盐岩分布区进行对比分析。 )采用分辨率优于1m的遥感影像解译校核

9.5监测结果综合分析

应结合相关地质、地理和地物要素 分析,验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对比分析应包 括下列要素: a) 地层岩性的分布, b) 地下水资源和开采情况的分布。 c) 矿产资源的分布。 d) 地下采矿活动的分布

10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监测

8)地裂缝与地面沉降伴生: 不均匀变形带引发地裂缝, b)地面沉降分布范围大、变形连续,变形量主要介于5~200mm/a范围内

a)监测内容可分为地面沉降变形特征监测和地裂缝的识别。 b) 变形特征监测获取监测周期内的沉降范围、平均沉降速率、累计沉降量,分析变形发展过 程、发展趋势及沉降变形机制。 C) 根据地表沉降量突变和InSAR干涉失相干识别地裂缝空间展布,分析地裂缝发育的相关 因素。

a)SAR数据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应大于实际监测范围的10%以上, b) 保证干涉相干的条件下,可以不设定时间基线长度。 C 各种分辨率SAR数据均适合地面沉降监测 d)地裂缝InSAR监测宜采用优于10m分辨率的SAR数据

10.22方法选择及适应性

a)植被覆盖区PS点离差值(强度和相位)小于0.25。 b)密集分布且数值连续过渡的负值PS点簇区可作为地表沉降区的预判据。 )对疑似地面沉降区域进行误差排除分析

10.4数据处理结果验证

a)与SAR数据获取尽可能同期的准测量结果进行对比 b)以建(构)筑物的破坏为依据进行实地调查检验。 c)将不同SAR数据、不同处理方法的结果投影到垂直方向进行交叉检验

10.5监测结果综合分析

11.1.1 地质灾害InSAR监测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a) 针对自然地理环境及监测目标,发现灾害变形的异常区。 b) 分析地质灾害变形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过程: c) 根据灾害变形的时序位移曲线,建立变形阶段判别标志。 d) 结合稳定性预判结果,进行监测结果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11.1.2监测成果报告内容应包括工作区地质背景、地质灾害发育情况、监测方法及处理流程、参数 选取、监测资料分析、监测结果分析、成果精度、变形与地质环境及人工影响的关系、结论建议等(成 果报告提纲参见附录G)

T/CAGHP0132018

11.2成果图件编制

11. 2. 1制图内容

11. 2. 1制图内容

11. 2. 2制图要求

11.2.2.2成果图件以能清晰表达和分辨图面内容为

T/CACHP013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地质灾害主要变形监测技术优缺点及适用性

表A.1地质灾害主要变形监测技术优缺点及适用性

T/CAGHP0132018

术方法及适用地质灾害类型和条件详见表E.1

表E.1InSAR技术方法及适用地质灾害类型和条件表

T/CAGHP0132018

E.1三面角反射器几何结构

三面角反射器几何结构应符合图F.1规定的比例关系。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人工角反射器(CR)及其雷达后向散射横截面

GTCC-097-2018 铁道货车车轮-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E.2升降轨模式下CR底边定向

F.3雷达后向散射横截面

达后向散射横截面(RCS)是衡量一个物体将信号反射到雷达信号接收装置能力大小的物理 S越大,表示该方向上反射的信号强度越大。在角反射器(CR)的设计中,为准确地将角反身 他背景地物区别开,需要计算RCS。现以单面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面角反射器为例 S计算公式如下:

4πa Omx 或0mx TL 342 3入 F.1) (dB), =10lg(am) (F.2)

Omix 4πa Z 322 o(dB). =101g(om)

T/CAGHP0132018

各位专家、从业人员: 《地质灾害InSAR监测技术指南(试行)》(T/CAGHP013一2018)于 2018年1月1日发布试行。为进一步提高指南质量,提升指南的适用性, 我们将在指南试行过程中继续征求意见。各位专家、从业人员在指南使用 中,如发现存在不妥之处,请填写征求意见表GB 51383-2019 钢铁企业冷轧厂废液处理及利用设施工程技术标准 ,并通过邮件的方式发送给编 制单位。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