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0260-2021 高分子膜材料气体渗透性能测试方法.pdf

GB/T 40260-2021 高分子膜材料气体渗透性能测试方法.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3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0172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40260-2021 高分子膜材料气体渗透性能测试方法.p*f

ICS 71.100.99 CCs Gl 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GB/T40260—202

DB65/T 3739-2015标准下载高分子膜材料气体渗透性能测试方法

Test metho* for *etermining gas permeability of polymer membrane materi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 发布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安徽省兰飞化纤织造有限公司、天邦膜技术国 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大学、无锡宏盛换热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 公司、中海油节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江苏久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开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中塑泰富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津膜环 竟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主丽娜、曹义鸣、主飞、徐祥、主志、主立新、陈欣、刘铭辉、丁晓斌、陈顺权 胡晓宇、包进锋、王震、许以农、席雪洁、王瀚、刘洋、马岚云、孙文挺

高分子膜材料气体渗透性能测试方法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恒体积法测试高分子膜材料的均质致密膜气体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测试以高分子膜材料制成的平板高分子均质致密膜的气体渗透性能,其他形式的高 分子致密膜参考执行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2918—20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6672—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 机械测洲量法

3 术语和定义 SA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分子均质致密膜 polymerhomogeneous*ensemembrane 由高分子材料制成,膜整体结构均匀一致的无孔膜。 3.2 气体溶解度系数 gas solubilitycoefficient S 在单位压力下,单位体积内膜材料溶解气体的量。 注:气体溶解度系数S反映膜材料对气体分子的溶解能力,为单位压差下单位体积膜中可溶解标准状况下气体的 体积,即温度为0℃,压力为101.325kPa下体积。 3.3 气体扩散系数 gas*iffusioncoefficient D 在单位浓度梯度下,单位时间内气体通过单位膜面积所扩散的量。 3.4 气体渗透系数gaspermeabilitycoefficient P 气体通过高分子致密膜的能力,即气体溶解度系数与气体扩散系数的乘积。 注:气体渗透系数P是稳定透过时在恒定温度、单位压差下单位时间内透过单位面积试样的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 即温度为0℃,压力为101.325kPa下体积。 3.5 理想分离系数 i*eal separation coefficient 表征膜对不同气体的渗透性能差异,即两种纯气体的渗透系数之比

5.1厚度测量仪符合GB/

5.1厚度测量仪符合GB/T6672 2001的规定,分辨为0.001mm 5.2游标卡尺:分辨力为0.01mm。 5.3气体渗透性能测试仪 5.3.1气体渗透性能测试仪器见图1所示。

图1气体渗透性能测试仪器示意图

6.1高分子膜材料制备成高分子均质致密膜,制备方法参见附录B。 6.2高分子均质致密膜膜片应厚度均匀、无褶皱、无针孔、无污渍。 6.3按GB/T2918一2018第6章规定的条件,将膜片置于干燥器中48h以上。 6.4在膜片上裁取直径20mm~35mm的圆形试样,用圆规刀在铝箔胶带上裁切外径约为70mm、内

气体渗透系数测试步骤如下: a 取试样10个以上不同位置用厚度测量仪测量厚度,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试样厚度L;用 游标卡尺测量铝箔胶带圆环的内径,取3个以上不同部位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试样直 径*; b) 在渗透池测试腔体内置无纺布或化学分析滤纸,将试样平整粘贴于渗透池中; 关闭各针型阀F1~F8及气瓶(9),开启真空泵(8),依次缓慢打开F7阀与F3阀; 依次缓慢打开F5、F1、F8与F6阀,整个系统抽真空脱气至少24h,使真空规(1)指示的系统真 空度≤4Pa,关闭F7阀,再关闭真空泵(8); ) 稳定2h,依次关闭F1、F5和F8阀,缓慢开启试验气体气瓶(9)和F8阀,使气体进人储气罐 (7)。当压力传感器(6)显示压力为0.1MPa以上时,轻开F2阀排空系统,当压力传感器(6) 的压力大于0.1MPa时,迅速关闭F2阀。重复开、排空、关F2阀三次,置换储气罐(7)内的残 余气体; 万 关闭F6阀,调节F8阀使压力传感器(6)显示的压力值至测试压力P。的1.1倍时,依次关闭气 瓶(9)和F8阀; g) 在温度传感器3设定测试温度T开启加热,1h~2h后,待储气罐(7)内气体温度与测试温度 T一致时,开始测试; 关闭F3阀,打开F6阀;轻开F2阀使压力传感器(6)显示的压力值至测试压力力。时,关闭 F2阀; 记录试验气体测试压力p。、测试温度T、试样厚度L、试样直径*与测试开始时间t。缓开F1 阀,同时启动记录仪采集不同时刻试样下侧压力,记录试样下侧压力与试验时间变化曲线,当 曲线呈线性后,则达到稳定透过,结束试验。 步骤c)~i)重复三次

取试样10个以上不同位置用厚度测量仪测量厚度,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试样厚度L;用 游标卡尺测量铝箔胶带圆环的内径,取3个以上不同部位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试样直 径*; D 在渗透池测试腔体内置无纺布或化学分析滤纸,将试样平整粘贴于渗透池中; c)关闭各针型阀F1~F8及气瓶(9),开启真空泵(8)DB14/T 2246-2020 煤成气井群排水采气信息化建设要求.p*f,依次缓慢打开F7阀与F3阀; 依次缓慢打开F5、F1、F8与F6阀,整个系统抽真空脱气至少24h,使真空规(1)指示的系统真 空度≤4Pa,关闭F7阀,再关闭真空泵(8); ) 稳定2h,依次关闭F1、F5和F8阀,缓慢开启试验气体气瓶(9)和F8阀,使气体进人储气罐 (7)。当压力传感器(6)显示压力为0.1MPa以上时,轻开F2阀排空系统,当压力传感器(6 的压力大于0.1MPa时,迅速关闭F2阀。重复开、排空、关F2阀三次,置换储气罐(7)内的残 余气体; 关闭F6阀,调节F8阀使压力传感器(6)显示的压力值至测试压力P。的1.1倍时,依次关闭气 瓶(9)和F8阀; ) 在温度传感器3设定测试温度T开启加热,1h~2h后,待储气罐(7)内气体温度与测试温度 T一致时,开始测试; h 关闭F3阀,打开F6阀;轻开F2阀使压力传感器(6)显示的压力值至测试压力力。时,关闭 F2阀; 记录试验气体测试压力P。、测试温度T、试样厚度L、试样直径*与测试开始时间t。缓开F 阀,同时启动记录仪采集不同时刻试样下侧压力,记录试样下侧压力与试验时间变化曲线,当 曲线呈线性后,则达到稳定透过,结束试验。 步骤c)~i)重复三次

气体渗透系数P按式(1)计算:

一试样下侧气体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率,单位为兆帕

将试样下侧压力p对时间t作图,直线部分延伸到时间轴,所得截距θ即为延迟时间,见附录C。 气体扩散系数D按式(2)计算:

气体溶解度系数S按式(3)计算:

理想分离系数为两种不同气体在相同试样中的渗透系数之比舟山惠生船坞土建工程高压摆喷桩专项施工方案,按式(4)计算:

理想分离系数为两种不同气体在相同试样中的渗 P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