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FONT+face=Verdana_深埋隧洞TBM施工过程围岩损伤演化声发射试验_FONT_.pdf

_FONT+face=Verdana_深埋隧洞TBM施工过程围岩损伤演化声发射试验_FONT_.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0444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_FONT+face=Verdana_深埋隧洞TBM施工过程围岩损伤演化声发射试验_FONT_.pdf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Rock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Vol.29No.8 Aug., 2010

陈炳瑞,冯夏庭19.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摘录自《四川建筑》06年3期第131-133页),肖亚勋,明华军,张春生²,侯靖²,褚卫江

(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1: 2.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14)

ACOUSTTCEMISSIONTESTONDAMAGEEVOLUTTONOF

CHENBingrui',FENG Xiating',XIAO Yaxun',MING Huajun',ZHANG Chunsheng?

bU Jing',CHUWeijiang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y Sciences,Wuhan, Hubei 430071,Chind; 2.Hydro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oration,Hangzhou, Zhejiang 310014, China)

陈炳瑞,等。深埋隧洞TBM施工过程围岩损伤演化声发射试验

TBM施工技术由于其施工速度快、效率高、隧 道成型好、对周边环境影响小以及作业安全等优点, 自前已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应用。随着TBM 在隧洞掘进中的广泛使用,国内外众多学者对TBM 的破岩机制及其实际工程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从地 质、力学、试验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如 M.Sapignia等应用岩石力学分级的方法,建立了 RMR系统与TBM在隧道掘进过程中速率的关系, 运用离散元方法,模拟了TBM在掘进时岩体破裂 发展形态及其和掘进速率的关系,深入解释了裂隙 形成和发展的3个阶段;R.Gertscha等[4]通过一系 列试验研究了TBM掘进机在硬、脆性岩体施工时, 遂道半径和掘进速度的关系;徐则民等[5研究了 TBM刀具设计中围岩石力学参数的选择问题;秦淞 君[6]研究了隧道掘进机掘进时的岩石特征的判定问 题;冷先伦等[7.8]用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TBM开 挖对围岩的扰动特征,认为相同条件下TBM开挖 位移和塑性区分别约为钻爆法的65%和70%。但目 前的研究多局限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深理硬岩 TBM开挖对围岩损伤的时空演化规律,缺之乏详细现 场试验研究。 声发射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内部变形或 裂纹扩展过程中,由应变能的瞬态释放而产生弹性 波的现象。隧洞开挖引起围岩应力场的调整,导致 新裂纹产生、旧裂纹扩展,聚集于岩体内部的能量 以弹性波的形式进行释放,产生大量的声发射信息。 不同尺寸、不同形式的微破裂,岩体所释放出的声 发射信号强弱和特征是不同的,通过捕捉岩石微 破裂产生的声发射信息,可以系统研究围岩损伤时 空演化规律、损伤机制及微破裂的强弱等。对于室 内岩石试样,李庶林等[10~12]对各种应力路径下岩石 发射力学试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 顶的成果:对于现场声发射试验,李正旺等113进行 了隧洞围岩声发射监测,分析和解释了隧洞开挖后 的“松弛现象”,并通过矩张量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声 发射信号的破裂类型;C.D.Martin等[14.15]进行了

微震/声发射监测,系统地研究了洞室开挖后围岩的 损伤与破坏,并根据微震/声发射监测数据提出了基 于张拉破坏的破坏源尺寸评价模型。可见用声发 射监测技术评价围岩的损伤具有其他监测手段所没 有的独特优势,但目前这些隧洞的开挖都是基于钻 爆法施工,对于TBM施工对围岩损伤的研究,缺 乏必要的现场声发射试验。 鉴于此,为了获得TBM开挖过程中围岩损伤 的时空演化规律,为深埋隧洞TBM施工支护措施 设计与支护时机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深埋 硬岩TBM施工过程中声发射监测试验。

声发射试验采用美国PAC公司的DiSP声发射

(b)声发射监测区域位置示意图(单位:mm)

图1声发射监测区域位置图 Fig.1 Location of AE monitoring zone

图2声发射监测区节理裂隙分布(单位:m)16) Fig.2Distribution of joints and cracks near AE monitoring Zone(unit: m)[16)

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传感器、前置放大器、声 发射采集卡、主机系统和处理软件,采集系统及工 作原理见图3。 根据前期现场声发射试验,传感器选用谐振频 率为40KHz的SR40M型号传感器为宜:为了更好、

(c)声发射监测原理示意图 图3声发射监测系统及原理 Fig.3AE monitoring system and principle

2.3传感器布置方案及

2.4波在大理岩中的传播速度

试验前测定波在围岩中的传播速度,掌握波在 围岩中传播的规律,对于正确分析声发射监测结果, 评定围岩损伤区范围及程度是十分重要的。 但由于本次试验具有如下特点:(1)传感器安 装钻孔较深(2830m):(2)传感器间的距离相对较

陈炳瑞,等,深埋隧洞TBM施工过程围岩损伤演化声发射试验

2.5波在大理岩中的衰减规律

图6衰减测试传感器布置简图(单位:mm) Fig.6 Location of sensors of attenuation test(unit:mm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传播方向声波的衰 减规律有所不同;声发射信号衰减基本遵循负指数 衰减规律,但衰减幅值明显低于美国物理声学公司 建议的材料衰减规律17]。 在节理和裂隙比较发育的不良条件下,不足 100dB的声发射信号,衰减至45dB前仍能传播

1.5m左右,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岩体中,应能传播更 远,现场开挖过程中岩体破裂释放的能量往往更高, 因此,传感器对于5m左右微破裂信号应该可以监 测到的,也就是说目前的传感器布置方案是合理的。

2.6TBM开挖声发射监测参数设置

围岩微破裂识别算法,即微破裂源定位算法, 是根据传感器坐标和传感器监测到时,确定破裂源 位置和时间,进而评定围岩损伤范围和损伤程度的 种分析方法,在岩石工程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 用。 微破裂源定位算法种类众多,最常用的是 Geiger定位方法[18],该方法是一种将源定位这一非 线性问题,通过忽略高阶项,转化为线性问题的 种经典定位方法,基本原理可简述如下: 假设n个传感器的观测到时为W,W²,·*,W。, 求源位置(x,y,z)和微破裂发生时间t,使得目标 函数最小,目标函数为

式中:f(B)为计算监测到时;B为微破裂发生时 间和微破裂源三维坐标;xJC/T 2129-2012标准下载,,z为第k个传感器 位置坐标;V为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率。 对于式(1)的求解,最常用的是最小二乘法,即 令B=b,bz,*.*,bm},m=4,分别为微破裂发生 时间和微破裂源三维坐标,为了使B满足使Q最 小,b应满足如下方程组:

Q=0 (i=l, 2, ***, m) Ob

由于f(B)为非线性表达式,式(1)无法直接求 解,通常通过泰勒展开,略去二次及二次以上的项, 使其线性化,逐次送代使其解逼近真值。

4TBM施工围岩损伤演化特征

DLT 1819-2018标准下载同轴线方向围岩损伤演化

擎子面距监测断面距离/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