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PPEA 5008-2021 城市电缆线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pdf

T/CEPPEA 5008-2021 城市电缆线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T/CEPPEA50082021
资源大小:20.7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4675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PPEA 5008-2021 城市电缆线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pdf

ICS93.010 CCS P 13

T/CEPPEA50082021

城市电缆线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of

XXXX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T/CEPPEA5008202

T/CEPPEA50082021

10.3 软士 10.4 湿陷性土 10.5 膨胀岩土 10.6 盐渍岩土 10.7 风化岩与残积土 工程周边环境专项调查 11.1 一般规定 11.2 调查要求 11.3 成果资料 12主要勘察方法 12.1 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12.2 勘探与取样 12.3 原位测试 12.4 室内试验 12.5 土壤电阻率、热物理参数测试 3 成果分析与勘察报告 13.1 般规定 13.2 成果分析与评价 13.3 成果报告基本要求 4现场检验 附录A(规范性) 隧道围岩分级 附录B(规范性)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附录C(规范性) 各工法勘察岩土参数选

T/CEPPEA500820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章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 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电力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薇薇、郝兵、赵付朝、白新春、鲁瑞林、刘莹光、*从昀、*东、*军霞、王伟 亢晓峰、于江浩、郭永成、秦红江、刘世岩、**鹏、郑炜、*信

T/CEPPEA5008202

城市电缆线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电缆线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规定、勘察阶段的划分与基本工作内容、工法勘 察、地下水、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不良地质作用、特殊性岩土、工程周边环境专项调查、主要勘察方 法、成果分析与勘察报告和现场检测。 本文件适用于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下的城市电缆线路岩土工程勘察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5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 GB50112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T5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266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50942 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51044 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L/T5160电力工程岩土描述技术规程 JGJ83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TB10038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其 本文件。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5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 GB 50112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T5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266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50942 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 51044 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L/T5160电力工程岩土描述技术规程 JGJ83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TB10038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电缆线路 urbancableline 敷设于地表以下或架空于地面以上,用于城市电网电力输送的电缆。 注:常见用于电缆输送的构筑物有电缆沟、排管、隧道、桥架、竖(斜)并及工作并等。 3.2 工程周边环境 engineeringsurroundings 影响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的周边建(构)筑物、既有市政工程、地下管线、地表水等环境对象的 统称。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电缆线路 urbancableline 敷设于地表以下或架空于地面以上,用于城市电网电力输送的电缆。 注:常见用于电缆输送的构筑物有电缆沟、排管、隧道、桥架、竖(斜)并及工作并等。 3.2 工程周边环境 engineering surroundings 影响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的周边建(构)筑物、既有市政工程、地下管线、地表水等环境对象的 统称。

围岩surroundingrock

由于开挖,地下洞室周围初始应力状态发生变化的岩土体。

工法勘察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sforconstructionmethods 为施工方法和工艺选择、设备选型及施工组织设计提供有针对性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的 勘察工作。 3.5 明挖法 cut and cover method 由地面开挖基坑修筑城市电缆线路工程的方法 3.6 矿山法miningmethod 在岩土体内采用新奥法或浅埋暗挖法修筑城市电缆线路隧道的施工方法统称。 3.7 顶管法pipejackingmethod 利用顶推装置从顶进工作井将管道在地下逐节顶进至接收井,从而在顶管机之后直接敷设城市电 缆隧道的施工方法。 3.8 盾构法shieldtunnelingmethod 用盾构进行掘进,在保持开挖面稳定的同时完成排土及隧道衬砌作业从而修建城市电缆隧道的 方法。 3.9 桥架法bridgemethod 通过桥梁从人工或天然障碍物上部架设城市电缆线路工程的施工方法。 3.10 定向钻法 directional drilling method 采用定向钻机成孔并敷设城市电缆线路管道的施工方法。 3.11 隧道工作井tunnelworkingshaft 用于敷设电缆及人员进出隧道.结合隧道施工要求而修建的结构

工法勘察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sforconstructionmethods 为施工方法和工艺选择、设备选型及施工组织设计提供有针对性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的 勘察工作。 3.5 明挖法cutandcovermethod 由地面开挖基坑修筑城市电缆线路工程的方法 3.6 矿山法miningmethod 在岩土体内采用新奥法或浅埋暗挖法修筑城市电缆线路隧道的施工方法统称。 3.7 顶管法pipejackingmethod 利用顶推装置从顶进工作井将管道在地下逐节顶进至接收井,从而在顶管机之后直接敷设城市电 缆隧道的施工方法。 3.8 盾构法shieldtunnelingmethod 用盾构进行掘进,在保持开挖面稳定的同时完成排土及隧道衬砌作业从而修建城市电缆隧道的 方法。 3.9 桥架法bridgemethod 通过桥梁从人工或天然障碍物上部架设城市电缆线路工程的施工方法。 3.10 定向钻法 directional drilling method 采用定向钻机成孔并敷设城市电缆线路管道的施工方法。 3.11 隧道工作井tunnelworkingshaft 用于敷设电缆及人员进出隧道,结合隧道施工要求而修建的结构

4.1城市电缆线路岩土工程勘察应按设计阶段的技术要求,分阶段开展相应的勘察工作。 4.2勘察工作实施前,应取得地形图、地下管线、各类设施及障碍物等资料,并经现场核实后,方可进行 勘察作业,必要时应开展工程周边环境及地下设施的专项调查。 4.3城市电缆线路工程沿线场地附近存在对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有重大影响的岩土工程问题时应进 行专项勘察。 4.4城市电缆线路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岩土条件复杂程度等级 制定勘察方案,采用综合勘察方法,布置合理的勘察工作量,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岩 土工程评价,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提出岩土治理、环境保护以及工程监测等建议。 4.5工程重要性等级应根据施工工法、基(槽)坑开挖深度和工程破坏后果综合确定,宜按表1确定

T/CEPPEA5008—2021表1工程重要性等级工程重要性等级一级二级三级顶管法/盾构法/矿山法均按一级施工工法定向钻/桥架法均按二级明挖法H>8 m5m≤H≤8mH<5 m工程破坏后果很严重严重不严重注:H为开挖深度。4.6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可分为一级场地、二级场地和三级场地,并宜符合表2的规定。表2场地复杂程度等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划分依据地形地貌复杂;抗震危险地段;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级复杂强烈破坏;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较大;周边环境条件复杂中等复杂地形地貌较复杂;抗震不利地段;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二级到一般破坏;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一般;周边环境条件中等复杂地形地貌简单;抗震一般或有利地段;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边坡和围岩的岩土性三级简单质较好;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地下水对工程无不良影响;周边环境条件简单注1:等级划分只需满足划分依据中任何一个条件即可。注2:从一级开始,向二级、三级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4.7岩土条件复杂程度等级宜按表3划分。表3岩土条件复杂程度等级等级岩土条件复杂程度划分依据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围岩或地基、边坡的岩土性质变化大;存在需进行一级复杂专门治理的特殊性岩土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围岩或地基、边坡的岩土性质变化较大;特殊性岩二级中等复杂土不需要专门治理岩土种类单一,均匀;围岩或地基、边坡的岩土性质变化不大;无特殊性三级简单岩土注1:等级划分只需满足划分依据中任何一个条件即可注2:从一级开始,向二级、三级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4.8勘察等级应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和岩土条件复杂程度等级综合确定,同一城市电缆线路工程可分区段确定勘察等级,按表4划分。3

T/CEPPEA50082021

表4岩土工程勘察等纟

4.9岩土的分类和鉴定应符合GB50021和DL/T5160的相关规定。 4.10隧道围岩分级应按附录A确定。 4.11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应按附录B确定

4.9岩土的分类和鉴定应符合GB50021和DL/T5160的相关规定

5勘察阶段的划分与基本工作内容

5.1.1城市电缆线路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划分宜按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个阶段开展 工作。根据工程规模、场地的复杂程度和实际需要可合并勘察阶段。 5.1.2城市电缆线路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不同的勘察阶段、施工工法、工程重要性、场地及岩土条件的 复杂程度、设计要求,确定勘察方案和提交勘察成果。 5.1.3施工阶段可根据工作需要开展施工勘察

2.1可行性研究勘察应了解拟建工程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各路径方案沿线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 故出评价,为路径方案选择及技术经济方案比选提供岩土工程依据, 2.2可行性研究勘察应以搜集资料和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为主,必要时应进行适当的勘探、取样、原 则试及室内试验等工作。 .3可行性研究勘察工作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 搜集区域地质、构造、地震、地形、地貌、矿产等资料,以及沿线相关工程施工方法的工程经验: 了解电缆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调查电缆沿线的周边环境条件; 分析不良地质作用和场地稳定性,初步划分抗震地段类别: 评价场地工程建设的适宜性;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拟建电缆线路工程设计条件,对影响方案比选的因素进行分析议 价,提出技术措施和建议; 对初步勘察工作提出建议

.3.1初步勘察宜在可行性研究勘察的基础上,针对城市电缆线路敷设形式、结构形式、施工工法等条 手,初步查明沿线的岩土工程条件,提出初步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及建议。 .3.2初步勘察应搜集沿线地形图、地下障碍物、管线及暗浜等资料,并应取得下列资料:

T/CEPPEA5008202

初步拟定的敷设形式、埋深、结构形式、施工工法等设计与施工方案;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察资料

.3.3初步勘察工作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查明沿线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分布、规模、成因等,预测其发展趋势,分析其对工程的影 响和危害程度,进行各地段的稳定性评价,并提出处理、整治方案的初步建议; 初步查明沿线场地岩土类型、时代、成因、分布范围、工程特性,提供初步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 一初步查明沿线场地地下水的类型、理藏条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和地表水的补排关系,分析地 下水对设计、施工的影响,提出地下水控制方案的建议; 初步查明沿线场地特殊土的类型、成因、分布、规模及工程性质,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价; 初步判定沿线场地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提供沿线场地地震动参数,对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6度的场地,应初步评价场地和地基的 地震效应; 一对地基基础方案、围岩及边坡稳定性进行初步分析评价; 根据沿线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与周边环境条件,初步分析工程建设和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 应对详细勘察工作提出建议。 3.4初步勘察阶段应根据沿线工程地质条件,采用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现场勘探与取样、原位测 式、室内试验、工程物探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勘察

5.3.3初步勘察工作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

.3.5初步勘察勘探点的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

点间距宜根据施工工法、场地及岩土条件复杂程度

表5初步勘察勘探点间距

注:场地和岩土条件复杂程度等级不同时,按高等级考!

采用桥架法的电缆线路工程,勘探点宜结合桥梁位置和地貌单元布置; 隧道工作井处宜布置勘探点。 5.3.6勘探孔的深度应满足不同施工方法的设计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明挖法施工勘探孔深度应满足开挖支护设计及施工的要求,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不宜小 于并挖深度的3.0倍,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不宜小于并挖深度的2.0倍;当预定深度内分布厚 层软土时,其深度应适当增加; 在松散地层中,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宜进入隧道底板以下 不小于2.0倍隧道直径(宽度),且不小于3.0m,控制性勘探孔宜进入隧道底板以下不小于3.0 倍隧道直径(宽度),且不小于5.0m; 对于明挖隧道工作井勘探孔深度宜为基坑开挖深度的2.0倍~3.0倍; 对于沉井勘探孔深度宜进人结构底板以下不小于2倍沉井外径:

T/CEPPEA50082021

当勘探深度内遇微风化和中等风化岩右或坚硬的地基岩土时,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减小; 一采用地基处理或深基础时,勘探孔深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相应规定。 5.3.7初步勘察控制性勘探孔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3,采取岩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勘探 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2。 5.3.8初步勘察的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的项目,应满足初步设计的要求

.4.1详细勘察应在初步勘察的基 详细查明沿线的岩土工程条件,提供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进行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5.4.2详细勘察应取得下列资料!

包含坐标和地形的拟建工程的总平面布置图和纵断面图,地下管线资料等; 拟建工程的设计条件,包括电压等级、荷载、结构类型与特点、基础形式及埋深、施工工法等; 前期各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成果。 4.3详细勘察工作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进一步查明沿线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特征、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治理方 案的建议; 查明沿线场地岩土类型、时代、成因、分布范围、工程特性,提供岩土工程建议和施工图设计所 需的岩土参数,评价地基的均匀性; 查明沿线场地地下水类型、理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动态规律及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 提供地下水控制所需的参数,分析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提出地下水控制措施的建议; 查明沿线场地特殊土、河湖沟坑及暗浜的分布范围,调查场地的周边环境,分析相关岩土工程 问题及对设计与施工的影响; 判定沿线场地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提供沿线场地地震动参数,对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6度的场地,应进行场地和地基的地震 效应评价,确定场地类别; 根据工程需要,对地基工程性质、围岩分级及稳定性、边坡稳定性、岩土施工工程分级等进行分 析与评价; 对设计与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5.4.4勘探点的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表6详细勘察勘探点间

T/CEPPEA50082021

采用桥架法的电缆线路工程,可间隔3个~5个墩台布置1个勘探点,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 段宜加密勘探点; 盾构法、顶管法的隧道工作并及大型的矿山法隧道工作并,勘探点应沿平面位置对角线或并壁 轮廓线布置,宜布置在井壁外侧,其范围不宜小于工作井开挖深度的1倍,且不应少于2个勘 探点; 施工工法变化处、洞口、竖井、不同构筑物连接处、纵剖面最低处等部位宜布置勘探点。 5.4.5勘探孔的深度应满足不同施工方法的设计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明挖法施工的电缆线路工程,勘探孔深度应满足基坑支护、地下水控制的要求,勘探孔的 深度宜为开挖深度的2.0倍~3.0倍;当预定深度内分布厚层软土时,其深度应适当增加。 在松散地层中,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施工的电缆线路工程,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不宜小于 遂道底板以下1.5倍隧道直径(宽度),且不小于3.0m;控制性勘探孔不宜小于隧道底板以下 2.5倍隧道直径(宽度),且不小于5.0m。 对于明挖隧道工作并勘探孔深度宜为基坑开挖深度的2.0倍~3.0倍。沉并的勘探孔布置原 则及深度详见6.7.2相关规定。 当勘探深度内遇微风化和中等风化岩石或坚硬的地基岩土时,钻孔深度可适当减小, 一采用地基处理或深基础时,勘探孔深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相应规定。 .4.6详细勘察控制性勘探孔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3,采取岩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勘探孔 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2。

5.5.1施工勘察应在详 施的特床要求或施工过程 程地质或岩土工程问题,开展施工阶段勘察工作

当施工方案有较大变更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且原有勘察资料不能满足设计 要求; 因受地面条件限制或场地岩土条件特殊,详细勘察无法查明有关岩土工程条件 工程周边环境条件、场地的岩土条件(含地下水)在施工期间发生较大变化,并可能对设计与施 工产生较大影响

一其他需要施工勘察的情况。

5.5.3施工勘察工作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

施工勘察应根据具体的岩土工程问题,选择适宜的勘察方法和手段; 根据施工勘察目的、现场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工程处理措施的建议

察除符合第4章、第5章的规定外,尚应根据施工工法特点,满足本章的相应要求,为施工方法的比选和 设计提供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

.3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方法及所提供的岩土参数应结合施工方法、辅助措施的特点综合确定,各 所需的岩土参数的选择可按附录C执行

6.2.1明挖法勘察应提供基坑放坡开挖、支护开挖等设计、施工所需要的岩土工程资料。 6.2.2明挖法勘察应为下列工作提供勘察资料:

6.2.1明挖法勘察应提供基坑放坡开挖、支护开挖等设计、施工所需要的岩土工

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 土方开挖设计与施工; 地下水控制设计与施工; 地基方案选择以及地基处理的设计与施工; 施工设备选型和工艺参数的确定; 工程风险评估、工程周边环境保护以及工程监测方案设计。 .2.3明挖法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 查明沿线各地段地形地貌、岩土类型、成因、分布与工程特性,重点查明填土、暗浜、软弱土层及 饱和粉土、砂土的分布,基岩埋深较浅地区的覆盖层厚度、基岩起伏、岩层产状、风化程度及破 碎程度等; 查明沿线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为地下水控制设计方案提供水文地质参数,分析地下水控制方案 对工程及工程周边环境的影响; 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可能产生流砂、流土、管涌等渗透破坏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并提出预防措施 2.4通过专项调查查明沿线场地附近既有建(构)筑物基础类型、埋深和地下设施资料,并对既有建 构)筑物、地下设施与基坑边坡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工程周边环境保护措施的建议。 注:本条内容不属于常规岩土工程勘察所包含的内容。 2.5明挖法勘探点范围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及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确定。勘探点宜沿中线布置,当 探深度范围内可能揭露承压水并对工程产生影响时宜布置在结构两侧。 2.6明挖法勘探点平面布置应符合5.3.5和5.4.4的要求,当场地存在软弱土层、暗浜或岩溶等复杂 也质条件时,应加密勘探点。 2.7明挖法勘探点深度应符合5.3.6和5.4.5的要求,当基底以下存在软弱土层或存在对工程有影响 的承压含水层时,勘探点深度宜适当加深。 2.8勘察报告除应符合第13意的要求外.尚应包括下列内容

6.2.8勘察报告除应符合第13章的要求外,尚应包括下列内容

6.3.1矿山法勘察应提供全断面法、台阶法、分部开挖法等施工方法及辅助工法设计、施工所需要的岩 土工程资料。

6.3.2矿山法勘察应为下列工作提供勘察资料

遂道轴线位置和隧道断面形式及尺寸的选定; 洞口、施工竖井位置和明、暗挖施工分界点的选定:

桩基专项施工方案(含承台)T/CEPPEA5008202

开挖方案及辅助工程措施的比选; 围岩加固、初期支护及衬砌设计与施工; 地下水控制设计与施工; 一一施工设备选型和工艺参数的确定; 一工程风险评估、工程周边环境保护以及工程监测方案设计。 .3.3矿山法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 松散地层隧道应查明场地岩土类型、成因、分布与工程特性,重点查明隧道通过松散层的性状 密实度及自稳性,古河道、古湖泊、地下水、饱和砂土及粉土层的分布,填土的组成、性质及 厚度; 微风化及中风化岩石隧道应查明基岩起伏、岩石坚硬程度、岩体结构形态及完整状态、岩体风 化程度、结构面发育情况、构造破碎带特征、岩溶发育及富水情况、围岩的膨胀性和放射性岩层 分布等; 通过专项勘察查明岩溶、地下障碍物的分布; 查明沿线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下水对矿山法施工的危害,建议合理的地下水控制措施 提供地下水控制设计、施工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当采用降水措施时应分析地下水位降低对工 程及工程周边环境的影响; 分析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变形特征,结合工程周边环境变形控制要求,对隧道开挖步序、围岩 加固、初期支护、隧道衬砌以及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预测施工可能产生突水、涌砂、开挖面塌、冒顶、边墙失稳、洞底隆起、岩爆、滑坡、围岩松动、 地面沉降等风险的地段,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6.3.5矿山法勘探点布置应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岩土工程条件及隧道的埋深、断面尺寸等特点综合 确定。勘探点应沿路径轴线交叉布置在隧道外侧,陆域勘探点宜布置在隧道边线外侧3m~5m,水域 勘探点宜布置在隧道边线外侧6m~10m。 6.3.6矿山法勘探点平面布置应符合5.3.5和5.4.4的要求,当场地位于地质构造复杂地段、岩体破碎 带、地下水丰富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段、暗浜或岩溶等复杂地质条件时,应加密勘探点。 6.3.7矿山法勘探孔深度应符合5.3.6和5.4.5的要求,当预定深度内有软弱夹层、破碎带等时,勘探孔 应适当加深;遇溶洞、暗河及其他不良地质时,应穿透并根据需要加深。

开挖方法、开挖设备选型及辅助施工措施的建议: 分析地层条件,提出隧道初期支护形式的建议; 分析地质条件可能引起的工程风险,提出控制措施的建议; 提出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的建议

6.4.1顶管法勘察应提供顶管设计、施工设备选型及辅助工法设计、施工所需要的岩土工程资料, 6.4.2顶管法勘察应为下列工作提供勘察资料 顶管设计、施工、管材选用和管道防腐设计;

T/CEPPEA50082021

工作井和接收井出洞和进洞口加固设计与施工及成井工艺的选择; 施工设备选型和工艺参数的确定; 工程风险评估、工程周边环境保护以及工程监测方案设计。 6.4.3顶管法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 查明沿线场地各地段地形地貌、岩土类型、成因、分布与工程特性;重点查明填土、暗浜及饱和 粉土、砂土的分布,提供覆盖层的工程地质特性; 查明沿线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下水对顶管施工的危害,建议合理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分 析地下水控制方案对工程及工程周边环境的影响: 一查明沿线场地各地段可能产生潜蚀、流砂、流土、管涌等渗透破坏的可能性; 一通过专项勘察查明沿线场地存在的地下障碍物的分布。 6.4.4通过专项调查查明沿线场地附近既有建(构)筑物基础类型、埋深和地下设施资料,并对既有建 (构)筑物、地下设施与顶管施工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DB34/T 3735.2-2020 河长制决策支持系统 第2部分:数据资源共享规范.pdf,提出工程周边环境保护措施的建议。 注:本条内容不属于常规岩土工程勘察所包含的内容。 6.4.5顶管法勘探点布置应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岩土工程条件及顶管的埋深等特点综合确定。勘探 点应沿路径轴线交叉布置在隧道外侧,陆域勘探点宜布置在隧道边线外侧3m~5m,水域勘探点宜布 置在隧道边线外侧6m~10m。 6.4.6顶管法勘探点平面布置应符合5.3.5和5.4.4的要求,在顶管穿越暗浜地段和可能产生流砂及地 震液化地段,应适当加密勘探点。 6.4.7顶管法勘探孔深度应符合5.3.6和5.4.5的要求,当管底以下存在填土、软弱土层、液化土等其他 特殊土时,勘探孔应适当加深;当管道穿越河道时,勘探孔深度应达到河床最大冲刷深度以下4m~ 6m,并应满足管底勘探深度的要求;当管底以下存在承压含水层时,勘探孔深度应适当加深

工作井和接收井出洞和进洞口加固设计与施工及成井工艺的选择; 施工设备选型和工艺参数的确定; 工程风险评估、工程周边环境保护以及工程监测方案设计。 6.4.3顶管法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 查明沿线场地各地段地形地貌、岩土类型、成因、分布与工程特性;重点查明填土、暗浜及饱和 粉土、砂土的分布,提供覆盖层的工程地质特性; 查明沿线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下水对顶管施工的危害,建议合理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分 析地下水控制方案对工程及工程周边环境的影响; 查明沿线场地各地段可能产生潜蚀、流砂、流土、管涌等渗透破坏的可能性; 通过专项勘察查明沿线场地存在的地下障碍物的分布。

提供顶管工程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及水文地质参数; 分析顶管施工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分析地质条件可能引起的工程风险,提出控制措施的建议; 提出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的建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