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152-2017 膜生物反应器城镇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规程.pdf

TCECS152-2017 膜生物反应器城镇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TCECS152-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7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52778
下载资源

TCECS152-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152-2017 膜生物反应器城镇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规程.pdf

根据实际情况,超细格栅也可设在初沉池前,或与沉砂池合建 以节约用地

膜生物反应器工程中应设置沉砂池,沉砂池的设计基于去除 相对密度2.65、粒径0.2mm以上的砂粒,以避免对后续处理构筑 物和机械设备的磨损,防止对生物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造成 不利影响,其设计和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 范》GB50014的有关规定,考虑到曝气沉砂池兼具一定的去除油 脂的功能及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的波动性,建议膜生物反应 器工艺中首选用曝气沉砂池,以降低膜污染风险。当进水悬浮物 浓度超过350mg/1,可适当延长沉砂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或设置初 沉池,提高对悬浮物的去除效果,以减轻悬浮物对膜生物反应器工 艺中膜组器的影响

初沉池主要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以减轻对后续生物处理系 统的影响。当进水悬浮物浓度较高时,其设计和选择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的有关规定,沉淀时间为 0.5h~2.0h,相应的表面水力负荷为1.5m/(m².h)~4.5m3 (m h)

按现行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H 18918的有关要求,对污水应进行脱氮除磷处理。当碳源缺乏时 为节省碳源和保证较高的脱氮除磷效果,可不设初沉池,但为减轻 污水中的悬浮物对膜的污染,也可设短时初沉池或设置初沉池的 超越设施,增加运行灵活性。参考德国ATV标准,短时初沉池的

推荐沉淀时间为0.5h~1h施工组织设计会审记录,表面水力负荷为2.5m/(m²·h)~ 4.5m/(m.h)。 对于设置初沉池的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可适当减少前面沉砂 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推荐沉淀时间为0.5h~1h,表面水力负荷为2.5m/(m²·h)~ 4.5m/(m.h)。 对于设置初沉池的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可适当减少前面沉砂 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5.1.1本条规定膜生物反应器中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

5.1.1本条规定膜生物反应器中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原则及 艺设计中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处理工艺与常规生物处理工艺类似,膜 的使用在本质上并没有改变微生物的作用。根据处理自标的不 司,可采用不同的工艺配置。以去除碳源污染物为主要目标、对氮 磷的去除无要求时,生物处理部分可采用单一的好氧(0)工艺;以 生物脱氮和去除碳源污染物为主要目标时,可采用缺氧/好氧 A)组合工艺;在用于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时,可采用厌氧/缺氧 好氧(AAO)组合工艺或各种改进生物处理工艺。膜生物反应器 中生物处理工艺流程、各生化反应池的数量以及相对位置可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膜的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污染 物的直接物理截留;二是通过对微生物的完全截留,强化生物处理 过程。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通常采用微滤膜或超滤膜,膜孔径范 围分别为0.1μm~0.4μm和0.02μm~0.1μm,可完全截留悬浮 颗粒类污染物,并部分截留胶体及溶解性污染物。膜受到一一定程 度的污染后(例如在膜表面形成凝胶层),过滤的有效孔径减小,对 胶体及溶解性污染物的截留能力进一步增强。 膜对生物处理过程的强化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维持较低污泥负荷.使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期,使 有机物的降解较为彻底; (2)有利于硝化菌的富集,强化氨氮去除效果; (3)有利于保持较高污泥浓度、提高单位质量污泥的含磷量

强化生物除磷效果; (4)有利于强化生物共代谢作用,提升对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 效果。

5.1.2关于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混合液回流路线及回流比的规

混合液回流路线及回流比的设置,应综合考虑其对污染物降 解、厌氧/缺氧区溶解氧浓度水平以及污泥浓度的影响。提高由好 氧区至厌氧/缺氧区的混合液回流比,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硝态氮参 与反硝化的比例、提高厌氧/缺氧区的污泥浓度,另一方面会升高 溶解氧浓度,当溶解氧浓度超过某限值,将不利于维持厌氧/缺氧 环境。缺氧区的溶解氧浓度不宜高于0.2mg/L,否则反硝化过程 会受到明显抑制(参考美国Metcalf&.EddyWastewaterEngi neering:TreatmentandReuse第4版)。 对于浸没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构型,膜池混合液可回流至好 氧区,或直接回流至缺氧区(此时需特别注意富氧回流混合液对缺 氧区溶解氧浓度的影响)。当膜池向好氧区或缺氧区的混合液回 流比过低时,将可能造成膜池污泥浓度过高而加剧膜污染

5.1.3关于增加化学除磷单元的规定。

5.1.4关于好氧区(池)溶解氧浓度的规定。

对于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 范》GB50014规定好氧区的溶解氧浓度一般不低于2mg/L。而 对于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由于混合液中污泥粒径较细,比表面积较 大,有利于溶解氧的扩散,相对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较低的溶解氧 浓度(1mg/L~2mg/L)即可以满足传氧的需求。

主要设计参数包括污泥浓度、污泥负荷、总污泥龄(SRT)、回 流比、污泥总产率系数以及动力学参数等。不同膜生物反应器工

5.3.1关于膜池部分容积计入好氧生物反应容积的规定。

5.3.1关于膜池部分容积计入好氧生物反应容积的规定

对于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构型,膜池由于处于好氧状态,也起 到好氧生物反应池的作用,对有机物和氨氮有进一步降解作用,因 此在设计计算中,扣除膜组器所占体积后的膜池容积宜计入好氧生

式中:t一一沉淀时间(h); α、b一经验参数,α和6的典型值分别为0.018和0.020。 式(5.3.2)中的S.为生物反应池出水BOD,浓度,由于在膜生 物反应器工艺中系统出水为膜出水,因此这里为膜出水BOD,浓度 当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对BOD,的去除率大于90%时,出水BOD,浓 度可不计人计算。 式(5.3.2)中的XoM为好氧区生物反应池和膜池内混合液悬浮 固体加权平均浓度。在传统工艺中污泥浓度基本上是均匀分布的 而在浸没式(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污泥浓度是非均匀分布 的,好氧区(池)的污泥浓度低于膜池的污泥浓度,二者浓度的差异 与污泥回流比有关。采用好氧区(池)中的污泥浓度计算得到的好 氧生物反应所需容积偏大,而采用膜池的污泥浓度计算得到的结果 扁小。经综合考虑,采用好氧区(池)和膜池污泥浓度的加权平均值 进行计算。

式(5.3.2)Q一般为日设计流量,当设计规模偏小时(女 1000m/d以下)且进水流量波动较大时,可采用时设计流量,以洞 少进水流量波动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5.3.3本条规定膜池到好氧区(池)的混合液回流量的计算公式。

对于浸没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构型,由膜池至好氧区(池)的混 合液回流比影响膜池污泥浓度,并且影响膜池混合液中所狭带的溶 解氧在好氧区(池)中的再利用。回流比越低,膜池与好氧区(池)之 间的污泥浓度分配越不均、膜池污泥浓度越高,并且膜池溶解氧的 回流再利用效率越低。从减轻膜污染的角度考虑,膜池污泥浓度不 宜过高。

5.3.7本条规定基于硝化速率的好氧生物反应所需容积的计算公

No Un =Unm· K, +No

5.3.11本条规定厌氧区(池)容积的计算公式。

5.3.12本条规定由缺氧区(池)至厌氧区(池)的混合液回流量的

由缺氧区(池)至厌氧区(池)的污泥回流比R,的取值不宜过 高,过高的R,会导致厌氧区(池)真实水力停留时间=tA/(1十 R,)低,从而释磷反应不充分、动力能耗大等问题,并存在回流污 泥中的电子受体(例如缺氧池末端残余的硝态氮)进人厌氧池抑制 生物释磷反应的隐患。膜生物反应器工程中R,通常为1~2。 5.3.13本条规定生物过程对磷的去除率的估算公式。

5.4.1本条规定剩余污泥产量的

5.4.1本茶规定剩余污泥产量的计算公式。 对于剩余污泥产量,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采用两种方法计算,分别基于污泥龄及污泥产率系数/衰减 系数。本规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第三种算法,即利用污泥总产率 系数计算。

5.4.2出于化学除磷、控制膜污染等目的,向系统内投加铝盐或

铁盐药剂时,对污泥产量的增加量,可按照铝元素质量的5倍、 元素质量的3.5倍估算(参考日本下水道协会2009年版《下水) 施设计画·设计指针与解说》)

在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膜池的污泥浓度最高,故剩余污泥从 膜池排出。

5.5.1本条规定好氧区(池)供氧设计的一般原则。

对于好氧区(池)所需氧量,本规程在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 设计规范》GB50014考虑的有机物氧化需氧、硝化需氧、反硝化补 偿的基础上,增加考虑了膜池富氧混合液回流的影响;此外,膜池 由于膜吹扫曝气,膜池混合液本身具有较高的溶解氧浓度,足以维 持膜池内有机物氧化和硝化反应,因此应从好氧生物反应总需氧 量中扣除膜池部分的贡献。 对于浸没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构型,当Vo=0时,式(5.5.2) 计算结果取为0,膜吹扫曝气足以维持生物反应需氧量,无须再为 好氧生物反应单设曝气系统

5.5.3本条规定需氧量各个组分的计算公式。

关于碳源污染物氧化所需氧量O,的计算,碳物质(以BOD

式中.P 一大气压(kPa);

0.03418·2 P=101.325·exp 273.15+T

T二气温(℃); 2一海拔高度(m)。 对于清水需氧量的计算,1个大气压、不同温度下清水中的饱 和溶解氧浓度(C)列于表2中

表21个大气压下、不同温度下清水中的饱和溶解氧浓度Cs

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相比,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污泥浓度较 高,因此α系数与传统活性污泥法有明显差别。大量的研究发现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α系数与MISS(g/L)之间存在指数关系:

其中k,和k2为经验系数。对于6g/L20g/L的MISS范 围,α系数与MILSS的关系式可参考图1(根据清华大学对北京市

5座万m/d以上级膜生物反应器工程的调查与测定结果),k:为 1.6,k²为0.08。由于α系数取值不能高于1,若计算值大于1,则 取为1。当MI.SS由6g/L升高到20g/L时,α系数的计算值由0. 99减小到0.32。

图1α系数与MLSS的关系式(根据清华大学对北京市5座万m3/d 以上级膜生物反应器工程的调查与测定结果)

5.5.5本条规定当采用鼓风曝气时好氧区(池)所需供气量的计 算公式。 曝气设备的氧转移效率取值可参考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技术 参数。 556本条为右关醒气系统及设各的甘仙规宝

6.1.1本条规定膜过滤系统的组成。

6.1.1本条规定膜过滤系统的组成。 6.1.2本条规定膜过滤系统的设置原则。

6.2.1本条规定膜生物反应器工程中膜系统的运行

国内代表性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膜组器运行方式的调研 况如表3所示。

代表性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膜组器的运

因此,本规程选择过滤运行期7min~13min;暂停期1min~ 3min.

因此,本规程选择过滤运行期7min~13min;暂停期1min~ 3min

6.3.2本条规定膜运行通量的取值原则,

膜临界通量是指使污泥颗粒开始在膜表面沉积的膜通量,当

膜运行通量低于该临界通量时,污泥颗粒在膜表面无明显沉积,膜 过滤阻力不随运行时间明显升高;而当膜运行通量大于该临界通量 时,膜污染发展迅速。因此,膜运行通量的取值应小于膜临界通量。 膜临界通量与膜材料类型、膜组件和膜组器型式、污泥混合液 性质、水力条件、水温等因素有关,通常可采用“通量阶式递增法” 进行测定。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主要指混合液污泥浓度和膜组器 曝气强度)下,采用恒通量运行模式,使膜组件运行一个时间段 (不少于30Omin),观测跨膜压差(TMP)在△t内的变化,若TMF 保持恒定,调节出水抽吸泵使膜通量增加一个阶量,重新观测 TMP在下一个△t内的变化。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出现TMP在 △t内不能稳定(即TMP在△t内随时间不断增长)为止,此时的膜 通量记为JN+(N为试验测定中膜通量阶量的增加次数)。即 JN+1为这个操作条件下使“TMP上涨”的最小膜通量,则JN为在 这个操作条件下使“TMP恒定”的最大膜通量。从而认为临界通 量介于Jv与Jv+I之间,称之为临界通量区。利用通量阶式递增 法测定临界通量时,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通量递增步长不可能无 限缩小,因此无法得到准确的临界通量值,只能得到一个临界通量 区。

6.3.3本条规定膜平均通量的参考取值范围

国内代表性膜生物反应器膜组器平均通量取值范围的调研情 况,如表4所示

表4代表性膜生物反应器膜组器的平均通量(参考范围)

因此,本规程选择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平均通量参考取值范 围为15L/(m²·h)~25L/(m²·h);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平均通 量的参考取值范围为30L/(m²h)~45L/(m²·h)。

6.3.4本条规定膜峰值通量和强制通量的选择原则

4.31XQ (Q<86400) 1. 3 (Q≥86400)

对于新建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地区,或根据实际需要改建排水 系统的地区,上述K值还宜适当提高

6.4.1本条规定膜生物反应器工程中的膜类型

根据实际调查,在膜生物反应器实际工程中,以微滤膜和超滤 膜的应用为主。 自前业界关于超滤膜和微滤膜的孔径范围和界限尚未形成共 识。我国现行国家标准《膜分离技术术语》GB/T20103给出微 滤膜孔径大于或等于0.01um。现行行业标准《膜分离法污水处 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9给出微滤膜孔径范围为0.1μm~10μm, 超滤膜孔径范围为0.002um~0.1μm。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

会《膜与膜过程术语》(Pure&Appl.Chem.1996,68:1479一 1489)给出微滤膜孔径为0.1μm以上,超滤膜孔径为0.002μm~ 0.1u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膜过程 的标准术语》ASTMD6161一98给出微滤膜孔径为0.05μm~ 2μm。根据目前膜生物反应器实际工程中满足处理要求的常用膜 孔径范围0.02um~0.4um,并综合考虑国际和国内的术语标准和 工程使用惯例,本规程规定用于膜生物反应器工程的微滤膜孔径 宜为0.1μm~0.4um,超滤膜孔径宜为0.02um~0.1μm。

6.4.2本条规定膜生物反应器工程中膜材料的选择原则。

当中空纤维膜丝的单丝断裂强力过低时,在膜生物反应器工 程运行中容易断丝,从而缩短膜寿命、增加膜更换频率。根据调 查,在膜生物反应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代表性中空纤维膜丝的单 丝断裂强力如表5所示

反应器实际工程中代表性中空纤维膜丝

6.4.4规定膜生物反应器工程中的膜材质

除了条文中所列的常用有机高分子材质之外,陶瓷等无机材 质也可用于膜生物反应器工程。有机高分子材质适用于中空纤维 膜组件、平板膜组件和管式膜组件,无机材质则适用于平板膜组件 和管式膜组件。

6.5.1本条规定膜生物反应器工程中膜组件的选择原则。

6.5.1本条规定膜生物反应器工程中膜组件的选择原则 6.5.2本条是关于膜组件不同型式的规定。 6.5.3本条规定不同构型膜生物反应器工程中的膜组件型式。 6.5.4本条规定膜组件的保存条件。 6.5.5本条是关于制备膜组件材料的规定

6.6.1本条规定膜组器总膜面积的计算公式。

.6.3本条规定膜组器的选型原贝

膜组器的选型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膜生物反应器》HJ2527中的相应条文。现行行业标准《环境保护 产品技术要求膜生物反应器》HJ2527适用于日处理水量不大 于500m/d的生活污水和可生化处理的工业废水处理或回用的 膜生物反应器。对于处理规模不大于500m/d的情形,在膜组器 的选型部分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膜生 物反应器》HJ2527。

4本条规定膜组器出水管的设置

在出水管上,应设置化学清洗管接口和阀门,用于实施在线化 学清洗。阀门的设置是为了便于膜组器的隔离和检修,

为防止活性污泥在膜表面沉积,保持膜组器内部良好的水流 循环非常重要。对于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膜组器,其内部的水流 盾环靠膜组器底部的膜吹扫曝气装置所提供,膜间流速取决于膜 次扫强度和膜片(丝或管)间距;对于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膜组器, 其内部水流循环由混合液循环泵提供,膜间流速取决于混合液的 值环流速和膜片(丝或管)间距

6.6.6本条规定膜组器使用的钢材的选择原则

6.6.6本条规定膜组器使用的钢材的选择原则。 6.6.7本条规定膜组器使用的零部件材料、焊接材料以及粘接杠 料的技术要求。

6.6.6本条规定膜组器使用的钢材的选择原则

6.7.1本条规定膜池设计的一般原则。 6.7.2本条规定膜池进水口、回流口和排泥管的设计原则。 6.7.3本条规定膜池廊道的设计原则。 6.7.4本条规定膜池备用膜组器空位的设计原则。 6.7.5本条规定膜池廊道产水系统、进水系统和曝气系统的设计 原则。 6.7.6本条规定膜池廊道内膜组器的产水量差值。 6.7.7本条规定膜池廊道膜组器的平面布置原则。 6.7.8 本条规定膜池廊道膜组器的竖向布置原则。 6.7.9 本条规定膜池设置于室内的条件。

6.7.10本条规定膜组器起吊装置的设置原则

膜池顶部空间高度应大于膜组器的净起吊高度。膜组器的净 起吊高度包括四部分:起重葫芦钢丝绳绕紧状态下的长度、膜组器 的高度(含吊架)、膜组器吊运越过的固定物顶部高度(从膜池顶部 标高算起)以及吊运安全距离(一般不小于0.5m)。 起重机起升高度应不小于膜组器的净起吊高度与膜池高度之 和。

6.8.1本条规定膜吹扫系统的组成,

对国内外儿家典型的城镇污水膜生物反应器工程中中空纤维 膜组器和平板膜组器的曝气量的取值范围进行了调查,所调查中 空纤维膜组器的生产厂家包括美国GE、日本三菱丽阳、中国北京

碧水源、中国膜天膜等,平板膜组器生产厂家包括有日本久保田 中国SINAP等。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本条。

8.3本条是关于膜池曝气方式的

6.8.4本条是关于膜池曝气设备的规定。

膜生物反应器曝气方式包括3种:大气泡曝气、微气泡曝气和 射流曝气,其中射流曝气应用较少。微气泡曝气系统通常用于生 物曝气以强化氧的传递,而大气泡曝气系统常用于膜吹扫。大气 泡曝气可以提高瑞流程度,产生较大的剪切力,有利于防止污泥在 膜表面沉积

6.8.5本条规定膜吹扫鼓风机的选择与设计原则。

6.8.7本条规定膜吹扫风量、风压以及风机运行状态监控系统日 设置要求

6.9膜产水系统及产水辅助系统

产水系统宜采用恒通量运行模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持 对恒定的膜平均通量。

6.9.2本条规定不同规模和不同构型膜生物反应器工程的产

关于膜生物反应器工程的规模界定,参照本规程第3.1.3条 的规定。

6.9.3本条规定集水管路的设计原则。

关于膜生物反应器工程的规模界定,参照本规程第3.1.3 的规定。

对于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工程,膜产水泵采用恒通量运行模 式间歇运行,宜采用变频控制产水量相对恒定。

6.9.10本条是关于压缩空气系统的规定

6.10.1本条规定膜化学清洗系统的类型。

膜碱洗药剂包括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等(用于清洗膜有机污头 物)。酸洗药剂包括柠檬酸、草酸、盐酸等(用于清洗膜无机污头 物)。

加药、储药单元应与设备间、膜池隔离设置,并应采取避免 于药剂泄漏和挥发导致的腐蚀风险。 在碱洗或酸洗后,碱液或酸液被消耗的部分,应及时补充。

7.1.1本条规定膜生物反应器工程中膜污染的一般控制方法。

在膜生物反应器工程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膜污染。膜污 染是指混合液中的污泥絮体、胶体粒子、溶解性有机物或无机盐 类,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面 上的吸附与沉积,或在膜孔内吸附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水通 过膜的阻力增加,过滤性能下降,从而使膜通量下降或跨膜压差升 高的现象。有效控制膜污染对于膜生物反应器工程的稳定运行至 关重要。 按污染物的形态、清洗可恢复性、污染物质的性质等,膜污染 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按污染物的形态,分为膜孔堵塞、膜表面凝胶层、滤饼层以 及漂浮物缠绕污染等。膜孔堵塞污染主要由混合液中的小分子有 机物和无机物质由于吸附等所引起;膜表面凝胶层污染主要由混 合液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在膜表面的吸附或截留沉积所引起;泥 饼层污染主要由颗粒物质在凝胶层上的沉积所引起;漂浮物污染 主要由污水中的纤维状物质,如头发、纸屑等被膜丝缠绕所造成。 (2)按污染的清洗可恢复性,分为可逆污染(或称为暂时污 染)、不可逆污染(或称为长期污染)和不可恢复污染(或称为永久 污染)。可逆污染是指通过物理清洗可以去除的污染,一般指膜面 沉积的泥饼层,通过强化曝气或水反冲洗等物理手段可以被去除; 不可逆污染是相对于可逆污染而言,指物理清洗手段不能有效去 除的、需要通过化学药剂清洗才能去除的污染,一般指膜表面凝胶 层和膜孔堵塞污染;不可恢复污染是指用任何清洗手段都无法去

除的污染,直接影响膜的寿命。 (3)按污染物的性质,从物质大小分,有溶解性物质(小分子 大分子)、胶体、颗粒物、漂浮物等;从成分分,有无机物(金属、非金 属)、有机物(如多糖、蛋白、腐殖酸)等;从来源分,有随原污水带入 的未降解物质(如油类、难降解有机物等)、微生物代谢产物等。 膜污染的控制方法是综合性的,包括: (1)优化膜系统操作条件:优化膜通量、膜曝气量和曝气方式 运行模式等,减轻污染物在膜表面的附着或在膜孔内的堵塞。 (2)调控混合液性质:通过控制合理的生物工艺条件(如污泥 龄、污泥浓度、污泥负荷等)、投加调控剂(如投加混凝剂、氧化剂以 及其他调控剂等)等,改善混合液的膜过滤性能。 (3)膜清洗:定期实施膜清洗,包括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及时 清除膜表面的污染物,维持膜系统稳定运行。 7.1.2本条是关于在膜生物反应器工程运行过程中膜污染控制 方法的规定。 7.1.3本条是关于膜清洗方式的规定。 膜清洗分为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物理清洗主要包括膜吹 扫、水反冲洗等;化学清洗,根据实施方式,主要分为在线化学清洗 和离线化学清洗。 曝吹扫主要是通过在膜组器底部设置曝气系统,对膜表面形 成吹扫,减轻颗粒状污染物在膜表面的沉积;水反冲洗是利用反洗 泵将清水沿过滤的反方向注入膜组件,去除或松动附着在膜表面 的污泥滤饼,降低膜过滤阻力。 在线化学清洗是利用在线清洗泵将药液注入膜组件内,对膜 孔内和膜表面的污染物质进行清除。详见本规程第7.3节。 离线化学清洗是将膜组器从膜池中取出,浸泡在装有化学药 剂的清洗池中,或将膜池中的活性污泥排空,直接将化学药剂注入 膜池,对膜组器进行浸泡,去除膜孔内和膜表面的污染物质,详见 本规程第7.4节。

除的污染,直接影响膜的寿命。 (3)按污染物的性质,从物质大小分,有溶解性物质(小分子 大分子)、胶体、颗粒物、漂浮物等;从成分分,有无机物(金属、非金 属)、有机物(如多糖、蛋白、腐殖酸)等;从来源分,有随原污水带入 的未降解物质(如油类、难降解有机物等)、微生物代谢产物等。 膜污染的控制方法是综合性的,包括: (1)优化膜系统操作条件:优化膜通量、膜曝气量和曝气方式、 运行模式等,减轻污染物在膜表面的附着或在膜孔内的堵塞。 (2)调控混合液性质:通过控制合理的生物工艺条件(如污泥 龄、污泥浓度、污泥负荷等)、投加调控剂(如投加混凝剂、氧化剂以 及其他调控剂等)等,改善混合液的膜过滤性能。 (3)膜清洗:定期实施膜清洗,包括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及时 青除膜表面的污染物,维持膜系统稳定运行。 .1.2本条是关于在膜生物反应器工程运行过程中膜污染控制 左法的规定

1.3本条是关于膜清洗方式的规

膜清洗分为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物理清洗主要包括膜吹 扫、水反冲洗等;化学清洗,根据实施方式,主要分为在线化学清洗 和离线化学清洗。 曝吹扫主要是通过在膜组器底部设置曝气系统,对膜表面形 成吹扫,减轻颗粒状污染物在膜表面的沉积;水反冲洗是利用反洗 泵将清水沿过滤的反方向注入膜组件,去除或松动附着在膜表面 的污泥滤饼,降低膜过滤阻力。 在线化学清洗是利用在线清洗泵将药液注入膜组件内,对膜 孔内和膜表面的污染物质进行清除。详见本规程第7.3节。 离线化学清洗是将膜组器从膜池中取出,浸泡在装有化学药 剂的清洗池中,或将膜池中的活性污泥排空,直接将化学药剂注入 膜池,对膜组器进行浸泡,去除膜孔内和膜表面的污染物质,详见 本规程第7.4.节

本条规定混合液调控的适用场

活性污泥混合液成分复杂,除污泥絮体外,还含有溶解性微生 物代谢产物。当膜池中的活性污泥浓度过高时,会引起污泥混合 液黏度急剧升高,膜污染严重。由于膜的高效截留分离作用,大分 子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会被膜截留在膜池混合液中,当浓度 累积过高时,也会使混合液膜过滤性恶化,造成严重的膜污染。 7.2.2本条规定膜池污泥浓度过高时混合液调控的具体方法。

膜池中的MLSS浓度(XM,g/L)可由下式估算:

XM= (1+ )· X R

式中:X一一氧区生物反应池的MLSS(g/L); R3一膜池泥回流比。 增大膜池回流比,可以降低膜池污泥浓度。增加排泥量也可 以降低膜池污泥浓度。根据实际工程运行经验,中空纤维膜的膜 池污泥浓度宜小于15g/L,平板膜的膜池污泥浓度宜小于20g/L。

7.2.3本条规定由于膜池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浓度过高等

图2混合液滤纸过滤性能测定

取100ml混合液样品置入图2所示的测定装置,读取3mir 时滤过液的体积数(mL),即表征为该混合液的滤纸过滤性能。 清华大学采用该方法对实际膜生物反应器工程的混合液滤纸 过滤性能进行监测,发现与实际膜污染程度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图3)。当3min滤过液体积小于20mL~25mL时,实际膜过滤 的比通量低于1L/(m²·h·kPa),膜污染程度严重

昆合液滤纸过滤性能与实际膜污染程度

投加的调控剂可通过混凝或吸附作用JC/T 2456-2018标准下载,降低膜池中溶解性微 生物代谢产物的浓度。根据上述调研结果,建议以膜池上清液总

有机碳浓度30mg/L或3min滤纸滤过液体积20mL~25mL作为 预警调控的参考值。

4本条规定混合液调控剂的种

7.2.5本条是关于混合液调控和化学除磷联合进行的规定。

7.3.1本条规定膜在线化学清洗的方式。

C匝道跨104国道桥现浇箱梁施工方案7.3膜的在线化学清洗

膜在线化学清洗是将化学清洗药剂从与出水管连接的化学清 洗口注入膜组件内,对膜孔内和膜表面的污染物质进行清除。膜 生物反应器膜产品供应商都有各自的在线化学清洗方法,其主要 差别在于清洗剂浓度和清洗方式的不同,但基本上可分为维护性 化学清洗和强化化学清洗两种模式。 维护性化学清洗使用的化学药剂浓度相对较低,主要是用于 维持膜通量,降低强化化学清洗和离线化学清洗的频率;强化化学 清洗使用的化学药剂浓度相对较高,主要是用于清除在维护性清 洗中未能去除的污染物质,降低离线化学清洗的频率。 7.3.2本条是关于常用在线化学清洗药剂种类的规定。 7.3.3本条是关于在线化学清洗药剂浓度及投加参数等的规 定。

7.3.2本条是关于常用在线化学清洗药剂种类的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