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21-2001(2009年版)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GB 50021-2001(2009年版)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5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5787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0021-2001(2009年版)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本条原文第6款有定向钻进的规定,定向钻进属于专门性销 技术,对倾角和方位角的要求随工程而异,不宜在本规范中具 本规定,故删去。

9.2.6本条是有关钻探成果的标准化要求。钻探野外记录

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一项有相当难度的技术工作,因此应配 备有足够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来承担。野外描述一般以目测手 触鉴别为主,结果往往因人而异。为实现岩土描述的标准化,除 本条的原则规定外,如有条件可补充一些标准化定量化的鉴别方 法,将有助于提高钻探记录的客观性和可比性,这类方法包括: 使用标准粒度模块区分砂土类别,用孟塞尔(Munsell)色标比 色法表示颜色;用微型贯人仪测定土的状态;用点荷载仪判别岩 石风化程度和强度等。

麻城至武穴高速公路第MWTJ-3合同段小型构件预制场施工方案9.3并探、槽探和洞探

9.4.1本条改变了过去将土试样简单划分为“原状土样”和 “扰动土样”的习惯,而按可供试验项目将土试样分为四个级别 绝对不扰动的土样从理论上说是无法取得的。因此Hvorslev将 “能满足所有室内试验要求,能用以近似测定土的原位强度、固 结、渗透以及其他物理性质指标的土样”定义为“不扰动土样”。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不一定要求一个试样做所有的试验,而不 同试验项自对土样扰动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可以针对不同 的试验目的来划分土试样的质量等级。采取不同级别土试样花费 的代价差别很大。按本条规定可根据试验内容选定试样等级。 土试样扰动程度的鉴定有多种方法,大致可分以下儿类: 1现场外观检查观察土样是否完整,有无缺陷,取样管 或衬管是否挤扁、弯曲、卷折等; 2测定回收率按照Hvorslev的定义,回收率为L/H H为取样时取土器贯入孔底以下土层的深度,L为土样长度 可取土试样毛长,而不必是净长,即可从土试样顶端算至取土器 刃口,下部如有脱落可不扣除;回收率等于0.98左右是最理想 的,大于1.0或小于0.95是土样受扰动的标志;取样回收率可 在现场测定,但使用敬口式取土器时,测定有一定的困难; 3X射线检验可发现裂纹、空洞、粗粒包裹体等; 4室内试验评价由于土的力学参数对试样的扰动十分敏 感,土样受扰动的程度可以通过力学性质试验结果反映出来,最 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1)根据应力应变关系评定随着土试样扰动程度增加 破坏应变.增加,峰值应力降低,应力应变关系曲 线线型趋缓。根据国际土力学基础工程学会取样分 会汇集的资料,不同地区对不扰动土试样作不排水 压缩试验得出的破坏应变值分别是:加拿大黏土 1%:南斯拉夫黏±1.5%,日本海相黏土6%:法

国黏性土3%~8%;新加坡海相黏土2%~5%;如 果测得的破坏应变值大于上述特征值,该土样即可 认为是受扰动的; 2)根据压缩曲线特征评定定义扰动指数ID=(△eo/ △em),式中△e为原位孔隙比与土样在先期固结压力 处孔隙比的差值,△em为原位孔隙比与重塑土在上 述压力处孔隙比的差值。如果先期固结压力未能确 定,可改用体积应变,作为评定指标;

E=V/V=e/(l+eo)

式中eo为土样的初始孔隙比,△e为加荷至自重压力时的孔隙比 变化量。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了一些取样研究;采用上述指标 评定的标准见表 9. 1。

表9.1评价士试样扰动程度的参考

应当指出,上述指标的特征值不仅取决于土试样的扰动程度, 而且与土的自身特性和试验方法有关,故不可能提出一个统一的衡 量标准,各地应按照本地区的经验参考使用上述方法和数据。 一般而言,事后检验把关并不是保证土试样质量的积极措施 对士试样作质量分级的指导思想是强调事先的质量控制,即对采取 某一级别土试样所必须使用的设备和操作条件做出严格的规定 9.4.2正文表9.4.2中所列各种取土器大都是国外常见的取土 器。按壁厚可分为薄壁和厚壁两类,按进人土层的方式可分为贯 人和回转两类。 薄壁取土器壁厚仅1.25~2.00mm,取样扰动小,质量高,

但因壁薄,不能在硬和密实的土层中使用。按其结构形式有以下 几种: 1敬口式,国外称为谢尔贝管,是最简单的一种薄壁取士 器,取样操作简便,但易逃土 2固定活塞式,在敬口薄壁取土器内增加一个活塞以及 套与之相莲接的活塞杆,活塞杆可通冠取土器的头部并经由钻杆 的中空延伸至地面;下放取土器时,活塞处于取样管刃口端部 活塞杆与钻杆同步下放,到达取样位置后,固定活塞杆与活塞 通过钻杆压人取样管进行取样;活塞的作用在于下放取土器时可 排开孔底浮,上提时可隔绝土样顶端的水压、气压、防止逃 土,同时文不会像上提活阀那样产生过度的负压引起土样扰动; 取样过程中,固定活塞还可以限制土样进人取样管后顶端的膨胀 上凸趋势;因此,固定活塞取土器取样质量高,成功率也高;但 因需要两套杆件,操作比较费事;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是目前国 际公认的高质量取土器,其代表性型号有Hvorslev型、NGI 型等; 3水压固定活塞式,是针对固定活塞式的缺点而制造的改 进型;国外以其发明者命名为奥斯特伯格取土器;其特点是去掉 活塞杆,将活塞连接在钻杆底端,取样管则与另一套在活塞缸内 的可动活塞联结,取样时通过钻杆施加水压,驱动活塞缸内的可 动活塞,将取样管压人土中,其取样效果与固定活塞式相同,操 作较为简便,但结构仍较复杂; 4自由活塞式,与固定活塞式不同之处在于活塞杆不延伸 至地面,而只穿过接头,并用弹簧锥卡予以控制;取样时依靠士 试样将活塞顶起,操作较为简便,但土试样上顶活塞时易受扰 动,取样质量不及以上两种。 回转型取土器有两种: 1单动三重(二重)管取土器,类似岩芯钻探中的双层岩 芯管,取样时外管旋转,内管不动,故称单动;如在内管内再加 衬管,则成为三重管;其代表性型号为丹尼森(Denison)取土

本节内容仅涉及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一般原则,自的在 于指导非地球物理勘探专业的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师结合工程特 点选择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强调工程地质、岩土工程与地球物理 勘探的工程师密切配合,共同制定方案,分析判释成果。地球物

10.1.1在岩士工程勘察中,原位测试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在探 测地层分布,测定岩土特性,确定地基承载力等方面,有突出的 优点,应与钻探取样和室内试验配合使用。在有经验的地区,可 以原位测试为主。在选择原位测试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十 类条件、设备要求、勘察阶段等,而地区经验的成熟程度最为 重要。 布置原位测试,应注意配合钻探取样进行室内试验。一般应 以原位测试为基础,在选定的代表性地点或有重要意义的地点采 取少量试样,进行室内试验。这样的安排,有助于缩短勘察周 期,提高勘察质量。 10.1.2原位测试成果的应用,应以地区经验的积累为依据。由 于我国各地的士层条件、岩士特性有很大差别,建立全国统一的 经验关系是不可取的,应建立地区性的经验关系,这种经验关系 必须经过工程实践的验证。 10.1.4各种原位测试所得的试验数据,造成误差的因素是较为 复杂的,由测试仪器、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操作技能、土层的 不均匀性等所引起。对此应有基本估计,并剔除异常数据,提高 则试数据的精度。静力触探和圆动力触探,在软硬地层的界面 上,有超前和滞后效应,应予注意。

10.2.1平板载荷试验(plateloadingtest)是在岩土体原位, 用一定尺寸的承压板,施加竖向荷载,同时观测承压板沉降,测 定岩土体承载力和变形特性;螺旋板载荷试验(screwplate

loadingtest)是将螺旋板旋人地下预定深度,通过传力杆向螺旋 板施加竖向荷载,同时量测螺旋板沉降,测定土的承载力和变形 特性。 常规的平板载荷试验,只适用于地表浅层地基和地下水位以 上的地层。对于地下深处和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层,浅层平板载荷 试验已显得无能为力。以前在钻孔底进行的深层载荷试验,由于 孔底土的扰动,板土间的接触难以控制等原因,卓已废弃不用 《94规范》规定了螺旋板载荷试验,本次修订仍列人不变。 进行螺旋板载荷试验时,如旋人螺旋板深度与螺距不相协 调,土层也可能发生较大扰动。当螺距过大,竖尚荷载作用天 可能发生螺旋板本身的旋进,影响沉降的量测。上述这些问题 应注意避免。 本次修订增加了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 上的一般土和硬土。这种方法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为了统一操 乍标准和计算方法,列了本规范

10. 2. 1修订说明)

本条原文的写法易被误解,故稍作调整。深层载荷试验与浅 层载荷试验的区别,在于试土是否存在边载,荷载作用于半无限 体的表面还是内部。深层载荷试验过浅,不符合变形模量计算假 定荷载作用于半无限体内部的条件。深层载荷试验的条件与基础 宽度、土的内摩擦角等有关,原规定3m偏浅,现改为5m。原 规定深层载荷试验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但地下水位以下的土, 如采取降水措施并保证试土维持原来的饱和状态,试验仍可进 行,故删除了这个限制。 例如:载荷试验深度为6m,但试坑宽度符合浅层载荷试验 条件,无边载,则属于浅层载荷试验;反之,假如载荷试验深度 为5.5m,但试并直径与承压板直径相同,有边载,则属于深层 载荷试验。 浅层载荷试验只用于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土的变形模量,不能 用于确定桩的端阻力:深层载荷试验可用于确定地基承载力、桩

的端阻力和土的变形模量。但载荷试验只是一种模拟,与实际工 程的工作状态总是有差别的。深层载荷试验反映了土的应力水 平,反映了侧向超载对试土承载力的影响,作为地基承载力,不 必作深度修正,只需宽度修正,是比较合理的方法。但深层载荷 试验的破坏模式是局部剪切破坏,而浅基础一般假定为整体剪切 破坏,塑性区开展的模式也不同,因而工作状态是有差别的。桩 基虽是局部剪切破坏,但与深层载荷试验的工作状态仍有差别。 深层载荷试验时孔壁临空,而桩的侧壁限制了土体变形,桩与土 之间存在法向力和剪力。此外,还有试土的代表性问题,试土扰 动问题,试验操作造成的误差问题等,确定地基承载力和桩的端 阻力仍需综合判定。 10.2.2一般认为,载荷试验在各种原位测试中是最为可靠的 并以此作为其他原位测试的对比依据。但这一认识的正确性是有 前提条件的,即基础影响范围内的土层应均一。实际土层往往是 非均质土或多层土,当土层变化复杂时,载荷试验反映的承压板 影响范围内地基土的性状与实际基础下地基土的性状将有很大的 差异。故在进行载荷试验时,对尺寸效应要有足够的估计

西安市某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某标段(投标)施工组织设计10.2.3对载荷试验的技术要求作如下说明:

1对于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试并截面应为圆形,直径宜取 0.8~~1.2m,并有安全防护措施;承压板直径取800mm时,采 用厚约300mm的现浇混凝土板或预制的刚性板;可直接在外径 为800mm的钢环或钢筋混凝土管柱内浇筑;紧靠承压板周围土 层高度不应小于承压板直径,以尽量保持半无限体内部的受力状 态,避免试验时土的挤出;用立柱与地面的加荷装置连接,亦可 利用并壁护圈作为反力,加荷试验时应直接测读承压板的沉降; 2对试验面,应注意使其尽可能平整,避免扰动,并保证 承压板与土之间有良好的接触; 3承压板宜采用圆形压板,符合轴对称的弹性理论解,方 形板则成为三维复杂课题;板的尺寸,国外采用的标准承压板直 径为0.305m,根据国内的实际经验,可采用0.25~0.5m²,软

量的计算。根据岳建勇和高大钊的推导(《工程勘察》2002年1 期),深层载荷试验的变形模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1为与承压板理深有关的系数,12为与土的泊松比有 的系数,分别为

压板埋深有关的系数,I2为与

中,の为与承压板理深和土的泊松比有关的系数,如碎石的泪 公比取0.27,砂士取0.30,粉土取0.35,粉质黏土取0.38, 取0.42,则可制成本规范表10.2.5.

锥截面积应为10.00cm²士(3%~5%) 则壁筒直径必须大于锥头直径,否则会显著减小侧壁摩阻 力;侧壁摩擦筒侧面积应为150cm²2%: 2贯人速率要求匀速,贯人速率(l.2士0.3)m/min是国 际通用的标准: 3探头传感器除室内率定误差(重复性误差、非线性误差 归零误差、温度漂移等)不应超过土1.0%FS外,特别提出在现 场当探头返回地面时应记录归零误差,现场的归零误差不应超过 3%,这是试验数据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探头的绝缘度不应小 于500M2的条件,是3个工程大气压下保持2h 4贯入读数间隔一般采用0.1m,不超过0.2m,深度记录 吴差不超过士1%;当贯人深度超过30m或穿过软土层贯人硬士 层后,应有测斜数据;当偏斜度明显,应校正土层分层界线: 5..为保证触探孔与垂直线间的偏斜度小T/CECS 761-2020 数据中心运行维护与管理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所使用探杆的偏 斜度应符合标准:最初5根探杆每米偏斜小于0.5mm,其余小 于1mm;当使用的贯人深度超过50m或使用15~20次,应检查 深杆的偏斜度;如贯人厚层软土,再穿人硬层、碎石土、残积 土,每用过一次应作探杆偏斜度检香。 触探孔一般至少距探孔25倍孔径或2m。静力触探宜在钻孔 前进行,以免钻孔对贯入阻力产生影响。 0.3.3、10.3.4对静力触探成果分析做以下说明: 1绘制各种触探曲线应选用适当的比例尺, 例如:深度比例尺:1个单位长度相当于1m; q。(或ps):1个单位长度相当于2MPa; fs:1个单位长度相当于0.2MPa; u(或△u):1个单位长度相当于0.05MPa; R=(fs/g×100%):1个单位长度相当于1;

2利用静力触探贯入曲线划分土层时,可根据q(或Ps) R贯人曲线的线型特征、u或△u或[△u/(qc一p。)等,参照 邻近钻孔的分层资料划分土层。利用孔压触探资料,可以提高土 层划分的能力和精度,分辨薄夹层的存在; 3利用静探资料可估算土的强度参数、浅基或桩基的承载 力、砂土或粉土的液化。只要经验关系经过检验已证实是可靠 的,利用静探资料可以提供有关设计参数。利用静探资料估算变 形参数时,由于贯入阻力与变形参数间不存在直接的机理关系, 可能可靠性差些;利用孔压静探资料有可能评定土的应力历史: 这方面还有待子积累经验。由于经验关系有其地区局限性,采用 全国统一的经验关系不是方向,宜在地方规范中解决这一问题

10.4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