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1591-2021 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pdf

YD/T 1591-2021 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YD/T 1591-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7.5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198823
下载资源

YD/T 1591-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YD/T 1591-2021 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pdf

适配器固定在振动台上,样品应按照GB/T2423.43的要求进行安装。在频率10Hz55Hz内, 为0.35mm,按三个轴向各扫频5次,每个轴向的试验时间为25min。试验结束后,适配器应符合4 要求。

适配器固定在冲击台上,样品应按照GB/T2423.43的要求进行安装。试验样品按峰值加速度30 冲持续时间11ms的半正弦脉冲,在三个互相垂直轴线的每一个方向上施加3次连续的冲击, 面即总共18次,试验结束后,适配器应符合4.2.8.5的要求

适配器放置在高度为(1.0土0.10)m的平面上,让其自由跌落在混凝土表面上,每个面向下跌落2 面共计12次,试验结束后,适配器应符合4.2.8.6的要求

5.2.9外壳材料测试

DB34T 1557-2011 黄山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复壮技术规范依据ASTME1252对外壳材料成份进行测试。外壳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方法应依据GB/ 26125。外壳材料中多环芳烃的检测和合格判定应依据AfPSGS2014:01PAK。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 合物的检测应依据GB/T29786

5.2.10.1铭牌标记检查

依据4.2.10.1的要求检查适配器的铭牌是否符合要求。

5.2.10.2识别标识检查

据4.2.10.2的要求检查适配器的识别标识是否符

5.3.1接口类型测试

5.3.1.1线缆A端接口类型测试

线缆A端接口依据5.3.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

5.3.1.2线缆B端接口类型测试

线缆B端接口依据5.3.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

5.3.2机械结构及管脚测试

5.3.2.1USBA型插头机械结构及管脚测试

5.3.2.1.1机械结构测试

使用精度不低于0.01mm的量具测量连接线缆A端接口的机械结构(见4.3.2.1.1)是否符合要习

5.3.2.1.2管脚检查

5.3.2.2.1机械结构测试

使用精度不低于0.01mm的量具测量连接线缆B端接口的机械结构(见4.3.2.2.1)是否符合要求

5.3.2.2.2管脚检查

依据4.3.2.2.2的要求对线缆B端插头管脚定义进行检查

5.3.2.3.1机械结构测试

使用精度不低于0.01mm的量具测量连接线缆B端接口的机械结构(见4.3.2.3.1)是否符合要求

5.3.2.3.2管脚检查

5.3.2.4圆柱型插头机械结构及管脚测试

5.3.2.4.1(机械结构测试

5.3.2.4.2管脚检查

据4.3.2.4.2的要求对线缆B端插头管脚定义进行

5.3.3电气性能测试

5.3.3.1线缆回路阻抗测试

将插头与插座对接后,由插座端引出测试短线,或者该插座为包含PCB板的辅助量测治具。 线缆一端所有VBUS和GND短路,另一端分别短路所有VBUS线和所有GND线,采用微欧表测 量连接线缆的VBUS线和GND线之间的电阻。

5.3.3.2线缆连接器接触电阻测试

接触电阻测试连接如图8所示,以PinA1为例,其他Pin脚连接方式相同。

图8接触电阻测试连接示意

使用微欧姆计分别测量插座端各个引脚与插头端对应引脚间接触电阻。测试中,不应包含内部卡板 部分。

5.3.3.3线缆压降测试

线缆压降测试连接如图9所示

线缆压降测试连接如图9所示

图9压降测试连接示意

线缆两端分别与插座对接后,插座端引出测试短线,或者该插座为包含PCB板的辅助量测量工 具。在线缆VBUS和GND间,一端接入5V直流电压源,另一端接入负载,采用定电阻模式,调整 负载至厂商宣称的可承受最大电流值,记录VBUS两端压降V1和GND两端压降V2,不应超过4.3.3.3 要求值。

5.3.4安全性能测试

5.3.4安全性能测试

5.3.4.1线缆绝缘电阻测试

使用500VDC试验电压,测量连接插头和连接插座各个绝缘层的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应分别在最近的触点之间、在连接器绝缘外壳与金属插头,以及连接器金属外壳与各个触 点之间测量。若连接器金属外壳与GND相连,则两者之间绝缘不考察。 测试时间为1min,记录测试期间出现的最小值为测试结果。

5.3.4.2线缆连接器温升测试

依照图10进行连接,对VBUS施加1.8A电流(图10中电流表A1);对于其他Pin脚,分别施加 0.25A电流(图10中电流表A2)。 如果插座无外壳或为非导电外壳,测试点选取插头上方VBUS与GND连接处为测量点, 如果插座为导电外壳,测试点选取插座上方VBUS与GND连接处为测量点。

注:对于连接器测试,应提供连接器测试用无铜覆层的双层PCB。对于插头测试,应提供引出测试短线的插头。

注:对于连接器测试,应提供连接器测试用无铜覆层的双层PCB。对于插头测试,应提供引出测试短线的插头。

依照图11进行连接,将所有VBUS的Pin 施加5A电流(图11中电流表A1):如有Vcon 该Pin脚施加1.25A电流(图11中电流表A3):对 他Pin脚,分别施加0.25A电流(图11中电流表A2)

如果插座无外壳或为非导电外壳,选取插头上方(VBUS与GND连接处)为测量点。 如果插座为导电外壳,选取插座上方(VBUS与GND连接处)为测量点。 注:对于连接器测试,应提供连接器测试用无铜覆层的双层PCB,VBUS和GND的引脚位于外层,其他引脚位于第 二层,Vconn(如有)任意排放。

5.3.4.3线缆连接器耐压性测试

试验应依据UL1581中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5.3.5机械性能要求

1)插拔力测试 将连接插座固定在夹具上,连接描头与测力计刚性连接。将连接插头以不超过12.5mm/min的速率插入连 妾插座,直至完全插入,测试应重复5次,将每次测试中出现的最大值做算术平均,即为插入力测试结果。 连接插头与连接插座完全连接后,对插头施加拉力,逐步缓慢增加作用在连接插头上的拉力,直至连接插头 与连接插座分离,测试应重复5次,将每次测试中出现的最大值做算术平均,即为拔出力测试结果。 2)插拔寿命测试 将插头与插座分别固定在专用设备上进行反复插拔,频率不超过每小时500个周期,共进行10000 个周期的插拔,插拔试验结束后以5.3.5.21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应符合4.3.5.2要求。

5.3.5.4线缆B端圆柱型插头插拔力及寿命测证

1)插拨力测试 将连接插座固定在夹具上,连接插头与测力计刚性连接。将连接插头以不大于12.5mm/min的速率 插入连接插座,直至完全插入后记录测试中出现的最大值,共测试5次,每次测试时将插头旋转72° 将每次测试中出现的最大值做算术平均,即为插入力测试结果。连接插头与连接插座完全连接后,对插

头施加拉力,逐步缓慢增加作用在连接插头上的拉力,直至连接插头与连接插座分离,记录测试中出现 的最大值,共测试5次,每次测试时将插头旋转72°,将每次测试中出现的最大值做算术平均,即为拔 出力测试结果。 2)插拔寿命测试 将插头与插座分别固定在专用设备上进行反复插拨,频率不大于每小时500个周期,3000个周期 插拔后依照5.3.5.41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一次插拔力测试,如满足要求,继续插拔试验,6000个周 期后进行最终插拔力的测试及结构的检查。在插拔寿命测试中,为避免单边摩擦,需不断旋转插头的角 度。试验结束后,应符合4.3.5.4的要求。

5.3.5.5线缆连接器推力测试方法

对于圆柱型接口:将插座固定,插头完全插入插座,在距离端面10mm处施加外部作用力。压头 采用半径为3mm的半圆柱。施加的作用力应从零缓慢增加至70N,在作用力逐步增加的过程中,观察 插头的情况,如插头被破坏,则应记录插头被破坏时的作用力,同时试验中止;否则,作用力达到70N 后,试验停止。试验装置如图12所示

圆柱型接口破坏性试验示

对于其他类型接口:将插头完全插入插座,按照图13或图14要求将终端置于试验机上。从距离端 面末端10mm的接口中线处施压力,以10mm/min的速率逐渐加压至35N,在作用力逐步增加的过程中, 观察插头的情况,如插头被破坏,则试验中止;否则,作用力达到35N后,将施加力逐步减少至ON。按 照上面步骤重复测试6套设备,测试顺序依次为:2套在上端施加作用力(见图13),2套在底部施加 (见图13),1套在左侧施加作用力(见图14),1套在右侧施加作用力(见图14)。试验后,被测设备 应满足4.3.5.5的要求。适配器与线缆连接器推力测试,将终端换为适配器依照上述方法测试。试验结 束后,被测设备应满足4.3.5.5的要求。

图13连接器上/下施加力位置示意

5.3.5.6线缆拉力试验

图14连接器左/右施加力位置示意

将线缆两端固定在测试设备上,在线缆两端施加不小于40N的拉力,持续1min。试验结束后 应满足4.3.5.6的要求,

5.3.5.7线缆弯曲试验

将线缆固定在测试设备上,线缆负重500g,以20次/min的频率左右摇摆各60度,共摇摆1000 式验结束后,线缆应满足4.3.5.7的要求。 线缆弯曲试验测试连接如图15所示

线缆弯曲试验测试连授

5.3.6环境适应性要求

5.3.6.1耐热试验

将线缆放入高温试验箱。启动温度箱,按平均值不大于3℃/min的变化速度使箱内温度逐渐升高到 05℃,保持此温度直至线缆达到温度平衡,再继续贮存72h后,从温度箱取出并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 复2h。试验结束后,线缆应符合4.3.6.1 的要求。

5.3.6.2 耐寒试验

将线缆放入低温试验箱。启动温度箱,按平均值不大于1℃/min的变化速度使箱内温度逐渐降低到 40℃,保持此温度直至线缆达到温度平衡,再继续贮存96h后,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2h后。试验 结束后,线缆应符合4.3.6.2的要求。

5.3.6.3温度冲击试验

5.3.6.4盐雾试验

图16温度冲击试验曲线

氯化钠盐溶液,所有的暴露区域都应维持盐雾条件,用面积为80cm的器皿在暴露区域的任何一点连续 收集16h的雾化沉积溶液,平均每小时收集量应为1.0~2.0ml,试验结束后除非有相关规定,小试样应 在自来水下冲洗5min,然后用蒸馏水或者去离子水冲洗,最后晃动或者用气流干燥去掉水滴,在正常 线缆应符合4.3.6.4的要求,

5.3.6.5振动试验

线缆固定在振动台上,施加频率50Hz~200Hz~50Hz,位移幅值1.52mm, 一个循环时间为 个轴向各2h的扫频振动。试验结束后,线缆应符合4.3.6.5的要求。

5.3.6.6冲击试验

线缆固定在振动台上,施加峰值加速度50g,脉冲持续时间11ms的半正弦脉冲,冲击18次。 束后,线缆应符合4.3.6.6的要求,

5.3.7线缆绝缘材料测试

依据ASTME1252对线缆材料成份进行测试。线缆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方法应依据GB/T 26125。线缆材料中多环芳烃的检测和合格判定应依据AfPSGS2014:01PAK。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 物的检测应依据GB/T29786的要求,

5.4.1接口类型要求测试

接口依据5.4.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5.4.2.1.1机械结构测试

使用精度不低于0.01mm的量具测量终端充电/数据接口的机械结构(见4.4.2.1.1)是否

5.4.2.1.2管脚检查

5.4.2.2.1机械结构测试

使用精度不低于0.01mm的量具测量终端充电/数据接口的机械结构(见4.4.2.2.1)是否 求。

5.4.2.2.2管脚检查

2的要求对终端充电/数据接口管脚定义进行检查

5.4.2.3圆柱型插座的机械结构及管脚测试

5.4.2.3.1机械结构测试

5.4.2.3.2管脚检查

据4.4.2.3.2的要求对终端充电/数据接口管脚定

5.4.3电气性能测试

采用本标准要求的适配器供电时,终端充电/

异常情况下,终端电充电/数据接口能力的测

终端在正常网络状态下,用直流稳压电源供电,缓慢增加电源的输出电压,监视终端充电状态及电 流变化,当电流出现骤降时,记录其最小电流对应的电压值为过压保护装置的启动电压,当电压升至 14VDC时,保持30min,在整个过程中需观测终端状态、吸收电流以及温度。然后再将稳压电源输出 电压调至5VDC,检查终端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对高于14VDC以上的安全保护启动电压及门限电压的 测试方法同前述原则。

ZJM 017-4423-2018 以汽油机为动力的便携杆式修枝锯5.4.4机械性能要求

5.4.4.1MicroUSBB型插座插拔力及寿命测试

依据5.3.5.2测试方法。

依据5.2.7.2测试方法

5.4.4.3圆柱型插座插拔力及寿命测试

依据5.3.5.4测试方法

5.4.5具有OTG功能的终端测试

应在终端主设备电池充满电后,使用适配器供电的情况下测试。 在线缆的VBUS线上串联电流表,在VBUS和GND线之间并联电压表。将线缆一端插入终端,另 端连接负载,调整负载,同时检测VBUS上的输出电压(相对于GND)和电流,不应超过4.4.5要 求值。 当终端主设备剩余电量不足时,检测VBUS上的输出电压(相对于GND)和电流应为零

DB34T 2318-2015 教学录播系统设计规范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识别标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