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2740.5-2014 无线通信室内信号分布系统 第5部分:无源器件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 2740.5-2014 无线通信室内信号分布系统 第5部分:无源器件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YD/T 2740.5-2014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2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04028
下载资源

YD/T 2740.5-2014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YD/T 2740.5-2014 无线通信室内信号分布系统 第5部分:无源器件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A类:为部分收发分缆设备,即信源侧收发共用;分布侧FDD收发分缆,TDD收发共用。 B类:为全部收发分缆设备,即信源侧收发分缆;分布侧收发分缆。 C类:为收发同缴设备,即信源侧收发共用,分布侧收发共用。

8.3.7.3POI典型指标

GB/T 51340-2018 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9.1直读式毫伏计或毫欧微伏表

9.1直读式毫伏计或毫欧微伏表 误差不大于0.2%。 9.2绝缘电阻测试仪 测试电压误差不大于3%,测试电阻误差不大于20%。 9.3耐压测试仪或介质击穿放电装置 输出直流电压误差不大于5%,交流电压正弦波失真都不大于5% 9.4拉力测试仪 负荷测试精度不大于±3%。 9.5专用插拔寿命试验机 插拔速度范围如下: (1~200)mm/min; (1~300)mm/min(可选); (1~600)mm/min(可选)。

9.6测试系统基本要求

测量设备之间应连接良好以保证测 交准后的残余驻波比应不大于1.05。测量系统的驻波比应包括所有测量中所使用的连接器及终端接有匹 配负载(其驻波比不大于1.03)的馈线

对矢量网络分析仪要求如下: 一频率范围:10MHz~6000MHz; 一传输测量范围:0~80dB; 一反射测量范围:0~40dB; 频率精度不大于0.005%。 9.10校准件 根据所测器件接头形式选择N型或SMA型校准件。 9.11同轴衰减器标准测试件 对同轴衰减器标准测试件要求如下: 一频率范围:DC~3000MHz 一衰减度:20dB土0.3dB; 一功率:50W; 端口回波损耗≤一26dB。

9.12电缆标准测试件

对电缆标准测试件要求如下:

对互调测试仪要求如下: 一频率范围:800MHz~2500MHz; 功率:20W(2ch)。

对高低湿温箱要求如下: 一低温不应超过试验规定温度的8%; 电热恒温箱壁温度不应超过试验规定温度的3%。

其基本运动、横向运动、失真、振幅容差、频率容差,均应符合GB/T2423.10的动态接触故障检测 仪,误差不大于+1%

试验机产生的脉冲波形、速度变化的容差、横向运动等均应符合GB/T2423.5的要求。 9.18碰撞试验台 试验台所产生的脉冲波形、脉冲重复频率、横向运动等均应符合GB/T2423.6的要求。 9.19盐雾试验箱

接触电阻试验方法如下: 1)将测试回路的开路电压设置为不大于20MV,试验电流不大于100mA的状态下; 2)将连接器插合好,用直读式毫欧表的双探针表笔分别接触自由端的内道体和外导体,直接读出接 触电阻值; 3)移开电阻值,扒开接触器件,调换测试表笔的正负端,再插合连接器,重复步骤2)的测试方法 3次,取平均值。

将绝缘电阻测试仪的测试电压设置为500V±10%或100V±10%,用测试表笔在连接器的内外导体 亍测量,绝缘电阻应在仪表指针稳定时或加电压后的60±5s后时间读取,

在连接器插合和分离两种情况下,将试验电压加于连接器的内外导体之间,逐步的升高电压至规定 值,保持60±5s时间,观察有无击穿、飞弧现象,

用标准的检验样件或能够相配连接的同型号产品进行公型连接器和母型连接器的互换,插拔齿合分 离5次可顺利实现插拔互换的连接要求。

将样品模拟使用预插拔510次,将插合连接器与端口转接头插接上,去除机械扣合部分,将配对连 接器之一牢固的固定在拉力机上,沿样品的轴向加力使其缓慢的分离,连续测试3次观察其仪表的测试结 果,取3次的平均值,拔出力为:2.2N~10N的范围内。

将样品固定在插拔寿命试验机的卡具上,连接器插合和分离的滑动速率为0.1m/s,以拨出力为100N 的力矩,拧紧转矩为500Nm,操作频率不大于每分钟10次,开机运行,一次操作包括完全插合和分离, 使之模拟实际使用情况动作,要防止产生反常的应力。也可以人工模拟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试验。操作500 次后,应仍能满足3kV耐电压、标准规保持力度和导体接触电阻、外观检查及拔出力。

10.8固定接触件抗拉力

将样品固定在插拨寿命试验机的卡具上,在与插合连接器锁定情况下,在插合连接器上以滑动速率 为0.1m/s,施加表5拉力强度1min时间。观察固定在插拔寿命机上的器件连接器,轴向位移应不超过 0.25mm(0.01in)。

10.9POI整机抗震性能

POI抗震性能测试方法见YD5100

1)按图3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图3无源器件校准连接图

中频带宽为1kHz,POWER电平调到OdBm; 3)分别对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路径进行S11、S22(反射路径)和S21及S12(传输路径)的工作状 态设置; a)当需进行反射路径测试时,应对仪表PO1、PO2端口进行开路、短路及终接适配的校准; b)当需进行传输路径测试时,应对仪表PO1、PO2端口进行直通校准,当测试中采用附加衰减器测 试法时,校准也应涵盖附加衰减器。

该测试项是针对双端口和多端口器件在有效工作带宽内传输路径的损耗,表示为 IL=10log(P/P,),单位为dB。 式中: P。一输出功率(Poweroutput),单位是W。 Pr输入功率(Powerinput),单位是W。 被测器件可以是功分器、定向耦合器、滤波器、合路器(含POI)等。

图4合路器、功分器、滤波器、衰减器传输特性测试连接图

幅度变化的差值,它包括无源器 各径的插入损耗的最大与最小的差们

11.4幅度不平衡度(仅适用于功分器,可选

[Ap=P,P/+I、PPj+20

11.5耦合度及容差(仅适用于耦合器)

图5无源器件耦合度及容差

工作频带与临近边带及之外的信号传输的幅度之间的差值,用以衡量器件对带外信号的抑制能力。 般用于多频合路器、滤波器、双工器等器件的测试。 测量步骤: 1)按11.1节中的步骤1至步骤3操作; 2)将矢量网络分析仪起、止频率设置成被测器件工作频带上下限频率偏离的最大抑制频段规定范围 之内。 注:抑制频段规定范围为本器件射频端口工作频段之外,在同一室分系统共用的其他制式工作频段。 3)设置矢量网络分析仪进入S12或S21传输参数测试状态,启动其幅频(dBmarg)测试功能; 4)读取被测器件工作频段中心频率与偏离工作频带之外的输出幅度之差即为带外抑制: 5)根据器件的通道数,依次更换其他通道端口,重复步骤2~4; 6)测得带外抑制最差值应不得超出指标所规定的要求

11.8传输时延(仅适用于POl、可选)

传输时延是指被测射频网络器件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的时间延迟。 测试步骤: 1)按11.1节中的步骤1至步骤3操作; 2)将矢量网络分析仪起、止频率设置成被测器件工作频带的上下限频率范围之内,并调矢量 网络分析仪为传输测量,

3)设置矢量网络分析仪进入S12或S21传输参数测试状态,启动其时延(DELAY)测试功能; 4)读取被测器件工作带内输出时延; 5)根据器件的通道数,依次更换其他通道端口,重复步骤2~4; 6)测得带外时延最差值应不得超出指标所规定的要求

图9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测试配置图

的额定输出功率电平; d)分别设置f为工作频段内起始信道中心载波频点和工作频段内最后信道中心载波频点; e)以△F=1MHz为每步进间隔调整f,从工作频段低端起始信道扫描至高频段终止信道频点; f)在测试端口1搜索测试扫描过程中f和2引起的落在本系统接收带内的3阶互调、5阶互调和7 阶互调产物的幅度最高点,此点即为反射互调的最差值。 g)在测试端口2、3用频谱仪搜索测试扫描过程中i和f2引起的落在其他系统带内的多阶互调产物 幅度的最高点,此点即为系统间互调的最差值,

图10反射互调测试配置图

图11传输互调测试配置图

相接。 c)调整互调测试仪内的两信号源载波频率于,和f2工作电平,使送入被测设备端口输入电平为规定 的额定输出功率电平; d)分别设置f为工作频段内起始信道中心载波频点和工作频段内最后信道中心载波频点; e)以△F=1MHz为每步进间隔调整f,从工作频段低端起始信道扫描至高频段终止信道频点: f)搜索测试扫描过程中f和f2引起的3阶互调、5阶互调和7阶互调产物的幅度最高点,此点即为 传输互调的最差值。

功率容限是指由于最大输入信号功率所引起的热能不会导致器件的老化、变形以及电压飞狐现象, 功率容限指标是验证被测器件承受最大功率负荷的限度。 测试步骤: 1)按图12所示连接设备。 2)如果被测件为多端口器件,测试时将空闲端口接大功率匹配负载。 3)将信号发生器产生规定的调制载波(如EDGE信号、cdma2000信号、WCDMA调制信号),将其 规定数量的载波频率设置在被测器件有效工作频带范围内(载波频率选择应避开3阶交调和五阶交调落 到接收频段内); 4)调整信号发生器工作电平,使其被测器件端口的最大总载波平均有效功率为规定的功率容限值; 5)当采用常温状态下进行测试时,加测试信号连续试验1h,当采用高温状态下进行测试时,将器件 放置+55℃高温箱内,不加测试信号保持2小时后,加测试信号连续试验10min; 6)设置频谱仪1#为接收频段,采用maxhold工作模式观察其接收频段内噪声频谱显现情况: 7)且宽带噪声拾升不得超出≤一107dBm/100kHz,随机突发脉冲噪声不得超出5个即无飞弧现象; 8)设置频谱仪2#设置为发射频段,观察载波信号的幅度变化不得大于士3dB,甚至消失等异常现象。 9)测试过程中驻波数值显示不得超出1.5; 10)试验结束后器件可按以下关键指标要求进行测试,被测器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性能测试应能满足要求; 一各端口驻波比测试变化应小于10%(与常温状态相比); 打开内部结构不应有损坏、变形、打火痕迹及介质击穿现象

图12功率容限测试连接方框图

无源器件环境试验一般包括:低温、高温、恒定湿热、温度交变、冲击、碰撞、振动及盐雾等,通 常根据器件使用环境特点选取,试验后,需按以下要求进行不同电性能指标的测试和外观检查,具体见 表18、表19。 无源器件经环境试验后,技术指标应满足常温环境下的指标要求,外观检查应满足8.2.3节的指标要 龙

表18无源器件高低温、恒定湿热试验检测项目

a仅仅将单独器件进行环境试验,环境试验在线或快速将器件取出完成所规定的项目测试

表19无源器件冲击、碰撞、振动试验检测项目

12.1.2POI设备要求

应能在下列环境条件下长期稳定 环境温度:一20℃~十40℃; 相对湿度:15%~85%。 在温度稳定后设备工作,持续试验

应能在下列环境条件下长期稳定可靠地工作: 一环境温度:一20℃~十40℃; 一相对湿度:15%~85%。 在温度稳定后设备工作,持续试验至少16小时。在试验结束前对各射频指标进行测试。其内容见表20

在温度稳定后设备工作,持续试验至少16小时。在试验结束前对各射频指标进行测试。其内容见表

表20POI环境试验检测项目

无源器件被检设备环境试验应按图13所示顺序及流程进行。

图13环境试验流程图

环境试验到冲击、碰撞、振动试验阶段应该分多组样品分别进行冲击或振动测试

试验到冲击、碰撞、振动试验阶段应该分多组样品分别进行冲击或振动测试。

环境试验方法见表21。

12.3.2.1低温试验

低温试验步骤如下: 1)将器件放入低温箱中,把温度调整在(一25+3)℃的条件下。 2)稳定后恒温保持2小时,在低温环境条件下进行表18中要求的在线或迅速取出器件的电性能指 标测试: 3)恢复常温后,检查器件外观即外表面是否有满足8.2.3音节的要求。

12.3.2.2高温试验

12.3.2.3温度交变试验

3)又从高温箱内取出转移到低温箱中,转移时间为23min,进行下一个循环,如此循环三次; 4)把样品从高温箱内取出,在正常大气压条件下恢复1~2h; 5)最后检测:在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外观检查和电气性能测试。

12.3.2.4恒定湿热试验

恒定湿热试验步骤如下: 1)将器件放入温度箱中,把温度调整在温度为(+40+2)℃C进行预热, 2)等样品达到温度稳定后调整温度箱的相对湿度为90%~95%的恒定湿热条件; 3)经受48h的试验后进行表18中要求的在线或迅速取出器件的电性能指标测试; 4)恢复常温后,检查器件外观即外表面是否有满足8.2.3章节的要求。

12.3.2.5振动试验

1)将器件放直接安装或通过夹具安装在振动台的台面上; 2)调整振动台试验设备的振动频率及加速度(或振幅),按表21中规定的时间开机振动; 3)振动方向在三个互相垂直的XYZ轴安装方向经受频率为(1030)Hz;(30~55)Hz,振幅峰 蜂值:0.33mm,0.19mm; 4)持续时间为每轴线30min的振动。3个轴向×5个循环; 5)振动结束后,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按表16中规定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 12.3.2.6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步骤如下: 1)将器件放直接安装或通过夹具安装在冲击台的台面上; 2)调整冲击台试验设备的冲击脉冲峰值及加速度(或振幅)DB35/T 1036-2019 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业扩工程技术规范,按表21中规定的时间进行冲击。 3)在三个互相垂直的安装方向经受冲击脉冲峰值加速度150m/s²冲击,每个方向连续冲击3次,持 续时间为11.e进行油击总共油击18次

12.3.2.6冲击试验

撞试验步骤如下: 1)将器件直接安装或通过夹具安装在碰撞台的台面上; 2)调整碰撞台试验设备的冲击脉冲峰值及加速度,持续时间16mS; 3)在三个互相垂直轴向的每一个方向按表17中规定的碰撞次数进行1000次碰撞: 4)碰撞结束后,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按表16中规定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

盐雾试验步骤如下: 1)将器件放置盐雾试验箱内; 2)按表21中盐雾试验规定测试条件配制盐溶液体; 3)试验时应确保样品不与箱体相接触,样品之间也不互相接触。盐雾不直接喷射到样品上,试验箱 顶、壁上凝集的水珠不得低落在样品上; 4)试验时间持续为48h连续雾化:

5)试验结束后,将样品取出,用流动水轻轻洗掉样品表面的盐沉积物,再在蒸馏水中漂洗、洗涤。 水温不得超过35C,然后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2h; 6)将样品取出,根据8.2.3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仔细观察暴露的金属表面是否有点蚀、龟裂、鼓 泡等现象; 7)点蚀分别用轻微、中等、显著来描述,鼓泡用直径大小来描述,裂纹用长度来描述。 13产品标识

GTCC-049-2018 机车车辆制动夹钳单元-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产品标示要求见表2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