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347-2005 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47-2005 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1062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347-2005 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若设计浓度按0.65kg/m*计算,则体积为0.811。因自前国内厂 家没提供驱动气体系数数据,现按日本消防法施行规则34数据: 1kg十粉灭火剂需要40I标准状态下氮气(标推状态下氮气密度 为1.251g/L),那么0.65kg干粉灭火剂需要26L(32.526g)氮 气;如是粉雾的密度为25.5g/L(650十32,526)g/(26+0.81) ,显然比空气重(标准状态下空气密度为1.293g/I,常态下空 气密度更小)。另外,一般都是从上向下喷射,带有一定动能和势 能,很容易在底面扩散流失,影响灭火效果。故作此规定。 干粉灭火系统是依靠驱动气体(惰性气体)驱动平粉的,干粉 固体所占体积与驱动气体相比小得多,宏观上类似气体灭火系统, 因此,可采用二氧化碳火火系统设计数据。防护区围护结构具有 一定耐火极跟和强度是保证成火的基本条件

3.1.3本条规定了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应用条件。参照!

这里容器缘口是指容器的上进沼,它距液面不应小子 150mm;150mm是测定喷头保护面积等参数的试验条件。是为 了保证高速喷射的粉体流喷到液体表面时,不起液体的飞溅,避 免产生流消火,带来更大的火灾危险,所以应遵循该试验条件。

HG/T 2066-2020 旋转辊筒式磨耗机.pdf3.1.4喷射于粉前切断气体、液体的供应源的目的是防1

粉,故予推荐;ABC粉固然也能扑灭BC类火灾,但不经济,故不 推荐用ABC干粉扑灭BC类火灾。扑火A类火灾只能用ABC书 粉,其中较成熟和经济的是磷酸铵盐十粉·所以扑火A类火灸推 荐采用磷酸铵盘干粉。 3.1.6组合分配系统是用一套十粉储存装置同时保护多个防护

区或保护对象的灭火系统。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同时

很小,不需考虑同时向各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释放十粉火火剂但 应考虑满足任何干粉用量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灭火需要。组合分 配系统的干粉储存量,只有不小于所需储存量最多的一个防护区 或保护对象的储存量,才能够满足这种需要。提请注意:防护区体 积最大,用量不一定最多。

3.1.7本条规定了组合分配系统保护的防护区与保护对

1防护区与保护对象之和不得大于8个是基于我国现状的 暂定数据。防护区与保护对象为5个以上时,灭火剂应有备用量 是等效采用《固定式灭火系统·干粉系统·pt2:设计、安装与维 护》EN12416一2:200187的数据;48h内不能恢复时应有备用 量是参照《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一93(1999年 版)确定的;防护区与保护对象的数量和系统恢复时间是设置备用 灭火剂的两个并列条件,只要满足其一,就应设置备用量。 应该指出,设置备用灭火剂不限于这两个条件,当防护区或保 护对象火灾危险性大或为重要场所时,为了不间断保护,也可设置 备用灭火剂。 2灭火剂备用量是为了保证系统保护的连续性,同时也包含 扑救二次火灾的考虑,因此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储存量。 3备用干粉储存容器与系统管网相连,与主用于粉储存容器 切换使用的目的,是为了起到连续保护作用。当主用干粉储存容 器不能使用时,备用干粉储存容器能够立即投人使用。

1995规定。另外,我国标准《碳酸氢钠于粉灭火剂》GB4066和 《磷酸铵盐于粉灭火剂》GB15060分别要求碳酸氢钠于粉和磷酸 铵盐干粉扑灭BC类火灾时,灭火效能相同。综合以上数据并考 虑到多种火灾并存情况,本规范确定全淹没灭火系统灭火剂设计 农度不得小子0.65kg/m。

则有薄壁孔口流量公式:

3.3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1周部应用灭火系统的设计方法分为面积法和体积法,这是 外标准比较致的分类法。面积法仅适用于着火部位为比较平

3.3.2此条系等效采用《室内灭火装置和设备·干粉系统

3.3.3本条款规定说明如下

1由于单个喷头保护面积是按被保护表面的垂直投影方向 确定的,所以计算保护面积也需取整体保护表面垂置投影的面积。 2国内外对干粉灭火系统的研究都不够深人,定性的资料 多,定量的资料少。本条借鉴了二氧化碳局部应用系统研究的成 果,因二者存在相似性;同时参考了国外一些厂家的资料。 架空型(也称顶部型)喷头是安装在油盘上空一定高度处的喷 头,其保护面积应是:在20s内,扑灭液面距油盘缘口为150mm距 离的着火圆形油盘的内接正方形面积;其对应的干粉输送速率即 是Q。实践和理论都证明,架空型喷头保护面积和相应于粉输送 速率是喷头的出口至保护对象表面的距离的函数。槽边型喷头是 安装在油槽侧面的侧向喷射喷头:其保护面积应是在20s时间内, 扑灭液面距油盘缘口为150mm距离的着火扇形油盘的内接矩形 面积,试验表明槽边型喷头灭火面积呈扇形,其大小与喷头的射程 有关,喷头射程与干粉输送速率有关。基于此,作了第2款规定。 3确定喷头保护面积时取喷射时间为20s,为安全计,使用 喷头时取喷射时间为30s,当计算保护面积需要N个喷头才能完 全覆盖时,故其干粉设计用量按公式3.3.3计算。 4为了保证可靠灭火,喷头的布置应按被喷射覆盖面不留空 白的原则热行。

3.3.4本条参照了《干粉灭火装置规范·设计与安装》VdS

2111—198583.2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 (1999年版)制定。其中1.5m直接采用了《干粉灭火装置规范· 设计与安装》VdS2111一1985s3.2的数据;0.04kg/(s×m²)是 根据《干粉灭火装置规范*设计与安装》VdS2111一1985对无围 封保护对象供给量取1.2kg/m²按30s喷射时间求得,0.006kg/

3.4.1因为预制灭火装置应按试验条件使用,本条规

3.4.1因为预制灭火装置应按试验条件使用,本条规定的灭火剂 储存量和管道长度数据系采用了国内试验数据。本规范不侧重推 广应用预制灭火装置,因其只能在试验条件下使用,有局限性。

广应用预制灭火装置,因其只能在试验条件下使用,有局限性。 3.4.2本条规定出于可靠性考虑。 3.4.3本条规定基于国内试验数据:用6套(本规范规定为4套) 预制灭火装置作灭火试验,喷射时间为20S,其动作响应时间差为 3.5s一2s一1.5s,由此得=1.5/20=7.5%;取30s喷射时间得动 作响应时间差△=30X7.5%=2.25s(本规范规定为 2s)

4.0.1管网起点是从干粉储存容器输出容器阀出口算起,单元独 立系统和组合分配系统均如此计算。管网起点压力是干粉储存容 器的输出压力。管网起点压力不应大于2.5MPa是依据干粉储存 容器的设计压力确定的。管网最不利点所要求的压力是依据喷头 工作压力规定的,这里等效采用了日本标准。日本消防法施行规 则第21条31指出:喷头工作压力不应小手0.1MPa。

其他国外标推没提供管径系数KD数据,主张采用生产厂 共的数据。在搜集到的资料中,有两组数据所得管径系数 苟本规定接近,体如表1所示

注:①取自美国Ansul公司《干粉灭火系统》,P41,对应气固比μ一0.058。 ②取自月本《灭火设备概论》,日本工业出版社,1972年版,P270;或见《消防 设备全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P1263,对应气固比μ=0.044。

应该指出:以上计算得到的是最大管径值,根据需要,实际管 径值应取比计算值较小的恰当数值。经济流速时管径值随驱动气 体系数±而异,当u=0.044时,经济流速时管径系数KD=10~~ 11,即其最佳管道流量是允许最小流量的4~5倍。另外,当厂家 以实测数据给出流量(Q)一管径(d)关系时,应该采用厂家提供的 数据。实际管径应取系列值。 4.0.5关于管道附件的当量长度,应该按厂家给出的实测当量长 度值取值,但目前实际还做不到,不给出数据又无法设计计算。按 周亨达给出的管道附件的当量长度计算式为:L二k×d,其中k 是当量长度系数(m/mm):90°弯头取0.040,三通的直通部分取 0.025,三通的侧通部分取0.075。下面一同给出国外管道附件当 量长度数据做比较(见表2):

表 2 管道附件当量长度(m)

注:①东京消防厅《预防事务审查·检查基准》,东京防灾指导协会,1984年出 P4.36

②美国Ansul公司《干粉灭火系统》,图表7。 ③周享达主编《工程流体力学》,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年出版,P124~135。 显然,按周亨达计算式计算值误差偏大。而国外数据是在一 定驱动气体系数下的测定值,考虑到目本数据比Ansul数据通用 性更好些,暂时推荐该组日本数据作为参考值。 4.0.6设计管网时,应尽量设计成结构对称均衡管网,使于粉灭 火剂均匀分布于防护区内。但在实践中,不可能做到管网结构绝 对精确对称布置,只要对称度在土5%范围内,就可以认为是结构 对称均衡管网,可实现喷粉的有效均衡,见图2。在系统中,可以 使用不同喷射率的喷嘴来调整管网的不均衡,见图3。

图2结构对称均衡系统 注:所有喷嘴均以同一流量喷射,

图3结构不对称均衡系统 注:喷嘴分别以R2R或4R流量

根据周建刚等人就粉体高浓度气体输送进行的试验研究结 1自周建刚、沈熙身、马恩祥等著《粉体高浓度气体输送控制与 技术》,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年出版,P109143),管 的压力损失计算式为:

AP. Ap, =入。XLXp X/(2d) Ap,=^,×L×p× /(2μXd)

式中A力 管道中的压力损失(Pa); AP 气体流动引起的压力损失(Pa); A力: 气体携带的粉状物料引起的压力损失(Pa); 驱动气体的摩擦阻力系数; 入 干粉的摩擦阻力系数;

u一一驱动气体系数; uu一一管道内驱动气体流动速度(m/s); d一管道内径(m); L一一管段计算长度(m)。 把公式(2)和公式(3)代人公式(1)并移项得:

p计算管段末端压力(MPa)表压)。 驱动气体在管道中的流速U可由其体积流量Qv(QQ=μ× Q/e)和管道内径d表示,即有:

U= 4μXQ/(×pα×d2) =4μ×Q/L(10p+1)pXd*]

将(△p/L)以MPa/m作单位,p以MPa作单位,d以rnm作 单位、整理上述各式并化简得:

Ap/L =10 2d

X H 4μXQ 4uXQ 10 ·3 2d

日于气固二相流体在管道中的流速很大,所以沿程阻力损失 。按水力粗糙管的情况计算,即:

管道节点压力计算,有两种计算顺序:一种是从后向前计算顺 序一一已知管段末端压力P。求管段首端压力P,这种计算顺序 的优点是避免能源浪费;另一种是从前向后计算顺序一已知管 段首端压力P求末端压力力。,这种计算顺序方便选取干粉储存 容器。当采用从前向后计算顺序时,对以上计算式移项处理即可,

rr(10p+1)1.165 4X2

= 0. 1560(MPa)

即:管段首端压力p,=0.1560MPa。 [例2]已知:首端压力P.=0.48MPa,干粉输送速率Q=20kg/s d(DN65)=66mm,管段计算长度L二60m,流向与水平面夹角 y0,常态下驱动气体密度P。=1.165kg/m,干粉松密度Ps= 850kg/m²,气固比u=0.044(如图5所示管段)。 求:管段末端压力。

因为=0,所以Lr×siny=0,郎不需要高程校正。 即:管段末端压力p。=p。十0=0.2785(MPa)。 12管网内干粉的残余量m,的计算式是按管网内残存的驱 气体的质量除以驱动气体系数而推导出来的,管网内残存的驱

4.0.12管网内干粉的残余量m,的计算式是按管网内残存的驱 动气体的质量除以驱动气体系数而推导出来的,管网内残存的驱 动气体质量为:P。V,,当pp以 MPa作单位时,

po=(10 p+1)pao m, =V,(10pp+1)po / μ

ms=V.(10p.+1)pa/u

4.0.15清扫管道内残存干粉所需清扫气体量取10倍管风

当清扫气体采用储瓶盛装时,应单独储存;若单位另有清扫气 体气源采用管道供气,则不受此限制。 要求清扫工作在48h内完成是依据干粉灭火系统应在48h内 恢复要求规定的。

5,1.2驱动气体应使用情性气体,国内外生产厂家多

5.1.3避免阳光直射可防止装置老化和温差积水影响使用

5.2.1在组合分配系统中,每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管道上应设 一个选择阀。在火灾发生时,可以有选择地打开出现火情的防护 区或保护对象管道上的选择阀喷放灭火剂灭火。选择阀上应设标 期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永久性铭牌是防止操作时出现差错。 5.2.2由于于粉火火系统本身的特点,要求选择阀使用快开型阀 门,如球阀。其通径要求主要考虑十粉系统火火时,管道内为气固

5. 2.3这三种驱动方式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驱动方式,

式可以任选其一:但无论哪种驱动方式,机械应急操作方式是必不 可少的,目的是防止电动、气动或液动失灵时可采取有效的应急操

作,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 选择阀的公称压力不应小于储存容器的设计压力是从安全角 度考虑的,

2.4灭火系统动作时,如果选择阀游后于容器阀打开会引起

择阀至储存容器之间的封闭管段承受水锤作用而出现超压 此规定。《干粉灭火装置规范·设计与安装》VdS2111一1 9. 4. 7也作了相同规定

5.2.5喷头装配防护装置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喷孔堵塞。此

5.3.1本条各款规定说明如

经国家法定检测机构检验认可的项目包括附件的产品质

5.3.2本条规定了管道的连接方式,对于公称直径不大于80mm

5.3.4设置压力信号器或流量信号器的目的是为了将灭火剂释

5.3.5管网需要支撑牢固,如果支撑不牢固,会影响喷放效果,如

可能产生爆炸的场所,管网吊挂安装和采取防晃措施是为了减 缓冲击,以免造成管网破坏。国外标也是这样规定的,如BS 5306:pt7一1988832.2规定:*如果管网被装置在潜在的爆炸 危险区域,管道系统宜帛挂,其支撑是很少移动的”

6.0.1本条规定广干粉灭火系统的三种启动方式。·粉火火系 统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大多是消防保护的重点部位,需要在任何 情况下都能够及时地发现火情和扑灭火灾。干粉灭火系统一般与 该部位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实现自动控制,以保证在无 人值守、操作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将火扑灭。但自动控制装置有失 灵的可能,在防护区内或保护对象有人监控的情况下,往往也不需 要将系统置于自动控制状态,故要求系统同时应设有手动控制启 动方式。手动控制启动方式在这里是指由操作人员在防护区或保 护对象附近采用按动电钮等手段通过灭火控制器启动干粉灭火系 统,实施灭火。考虑到在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全部失灵的特别情 况下也能实施喷放灭火,系统还应设有机械应急操作后启动方式 应急操作可以是真接手动操作,也可以利用系统压力或机械传动 装置等进行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有些场所是无须设置火灾自动报系统的,如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保护对象有的能够做到始终处于专职人员的 监控之下;有些工业设备只在人员操作运行时存在火灾危险,而在 设备停止运行后,能够引起火灾的条件也随之消失。对这样的场 所如果确实充许不设置火灾自动探测与报警装置,也就失去了对 灭火系统自动控制的条件。因此,规范对这两种特别情况作了弹 性处理,允许其不设置自动控制的启动方式。

6.0.2本条对采用火灾探测器自动控制灭火系统的要求

时间进行广规定。在实际应用中,不论哪种类型的探测器,由于受 其自身的质量和环境的影响,在长期运行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出现 误报的可能。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探测

6.0.3本条对手动启动装置的安装位置作了规定。手动启动装

置是防护这内或保护对象附近的人员在发现火险时启动灭火系统 的手段之一,故要求它们安装在靠近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同时又是 能够确保操作人员安全的位置。为了避免操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 错按其他按钮,故要求所有手动启动装置都应明显地标示出其对 应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名称

0.4手动紧急停止装置是在系统启动后的延迟时段内发现

需要或不能够实施喷放灭火剂的情况时可采用的一种使系统中止 的手段。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比如有人错按了启动按钮;火 情未到非启动灭火系统不可的地步,可改用其他简易灭火手段;区 域内还有人员尚未完全撤离等等。一旦系统开始喷放灭火剂,手 动紧急停止装置便失去了作用。启用紧急停止装置后,虽然系统 控制装置停止了后继动作,但干粉储存容器增压仍然继续,系统处 于蓄势待发的状态,这时仍有可能需要重新启动系统,释放灭火

剂。比如有人错按广紧急停止按钮,防护区内被困人员已经撤离 等,所以,要求做到在使用手动紧急停止装置后,手动启动装置可 以再次启动。强调这一点的另一个理由是,目前在用的一些其他 的固定灭火系统的手动启动装置不具有这种功能。

,对电源和自动控制装置的有关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十粉 系统的电源与自动控制装置除了满足本规范的功能要求之 应符合 GB50116的规定。

置上,对于全没灭火系统一般设置在防护区内,不具备手动机械 启动操作的基本条件,故本规范对这一一类装置做了弹性处理。

7.0.1每个防护区内设置火灾声光警报器,目的在于向在防护区 内人员发出迅速撤离的警告,以免受到火灾或施放的干粉灭火剂 的危害。防护区外人口处设置的火灾声光警报器及干粉灭火剂喷 放标志灯,旨在提示防护区内正在喷放灭火剂灭火,人员不能进 人,以免受到伤害。 防护区内外设置的警报器声响,通常明显区别于上下班铃声 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力警铃等声响。警报声响度通常比环境噪 声高30dB。设置干粉灭火系统标志牌是提示进人防护区人员,当 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撤离。

JG/T 143-2018 铝制柱翼型散热器7.0.2干粉灭火系统从确认火警至释放灭火剂灭火前有

时间,该时间不大于30s。因此通道及出口大小应保证防护 人员能在该时间内安全疏散。

及时撤离时,都能在防护区内将门开启,避免对人员造成伤言 自行关闭是使防护区内释放的干粉灭火剂不外泄,保持灭火 计浓度有利于灭火,并防止污染毗邻的环境。

,使人员产生恐慌心理及对人员呼吸系统造成障碍或危害。 人员进入防护区工作时,通过将自动、手动开关切换至手动 使系统处于手动控制状态,即使控制系统受到于扰或误动 能避免系统误喷,保证防护区内人员的安全。

7.0.5当干粉灭火系统施放了灭火剂扑灭防护区火灾后,防护区

还有很多因火灾而产生的有毒气体,而施放的粉灭火剂微 量悬浮在防护区空间GBT 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了尽快排出防护区内的有毒气体及

浮的灭火剂微粒,以便尽快清理现场,应使防护区通风换气,但对 地下防护区及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难以用自然通风 的方法换气,因此,要求采用机械排风方法。 7.0.6设置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场所,一般没有封结构,因此 只设置火灾声光警报器,不设门灯等设施。 7.0.7有爆炸危险的场所,为防止爆炸,应消除金属导体上的静 电,消除静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地。有关标准规定,接地线应连 接可靠,接地电阻小于100Q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