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 649-2019 智慧住区设计标准.pdf

T/CECS 649-2019 智慧住区设计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5.7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1786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 649-2019 智慧住*设计标准.pdf

但对于新建住*或大型住*,建议选用有*感知设备,在供 电和信号传输方面相对无*感知设备较为稳定。而对于老旧住 *,对于加建的感知系统或者扩容的感知设备,可以选用无*感 知设备,避免布*量大、施工难度大带来的不利影响。选用无* 感知设备时,需要考虑感知设备电池供电时长、信号覆盖等 因素。 1)对于所选用的无*感知设备,应具有低压告警功能, 提醒用户及时更换电池。 2)对于安全防护等级要求较高的功能*,可以增加UPS 备用电源,防止断电入侵。 3.3.3本条对控制终端的功能作出了规定。 1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自前多采用安装 控制APP的智能手机作为控制终端。 2控制终端软件在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方面,不应复杂, 应尽量简单直观,并考虑到老年、儿童等不同年龄段人员的操作 习

3.3.3本条对控制终端的功能作出了规定

1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目前多采用安装 控制APP的智能手机作为控制终端。 2控制终端软件在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方面,不应复杂, 应尽量简单直观,并考虑到老年、儿童等不同年龄段人员的操作 习惯。

终端软件界面的直观性主要体现在明显*分各类开关是处于 打开还是关闭的状态。

智慧住*云**器主要为了实现系统的远程监控而搭建GTCC-063-2018 电动转辙机(ZDJ9系列)-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云 **器的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 1)接收各系统控制主机发送设备的状态信息,并进行处 理和存储。 2)接收控制终端的请求,返回系统及设备的状态信息。 3)协调控制终端和控制主机之间的控制命令的交互。

4.1.2集成信息应用模块、管理应用模块、**应用模

1.2集成信息应用模块、管理应用模块、**应用模块应 有通用性、标准化的统一监测、存储、统计、分析及优化等应 力能,例如:面向物业运维的设施设备管理系统、面向公共安 安防综合管理系统等。

4.1.3支撑层提供云**器来实现,包括:基础应用(集成开

4.1.4通信层包括采取标准化、非标准化、专用协议

口,确保纳入管理平台集成的多种类感知系统按集成确定的内容 和接口类型提供标准化和准确的数据通信接口,实现管理平台和 最终用户应用的整体建设目标。通信接口程序可包括实时监控数 据接口、数据库互联数据接口、视频图像数据接口等类别,实时 监控数据接口应支持RS232/485、TCP/IP、API等通信形式, 支持BACNet、OPC、Modbus、SNMP等国际通用通信协议 数据库互联数据接口应支持ODBC、API等通信形式;视频图像 数据接口应支持API、控件等通信形式,支持HAS、RTSP/ RTP、HLS等流媒体协议。当采用专用接口协议时,接口界面 的各项技术指标均应符合相关要求,由感知系统进行接口协议转 换以实现统一集成。通信内容应满足管理平台的业*管理需求 包括实施对建筑设备各项重要运行参数以及故障报警的监视和相 应控制,对信息系统定时数据汇集和积累,对视频系统实时监视

和控制与录像回放等。

4.1.5本条对管理平台集成联网方式作出了规定。 4为了加强相邻住*间的联网管理,或者同一房地产开发 企业在不同地*的自持住*管理,或者同一物业管理公司在不同 地*的住*管理等,均可以通过级联方式,实现横向信息共享、 联网控制管理,见图1。

图1管理平台级联方式示意

5根据智慧住*与当地政府、行业、企事业等机构之间的 管理需要,可以通过专网的边界安全交互系统,实现指定信息的

共享。如政府机关的家属院、**大院、保密机构的住宅*等, 均可以采用综合集成联网方式,见图2。

图2管理平台综合集成联网方式示意

本茶对任*物业管理作出规定。 1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包括住*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档 案建立、运行维护及维修管理:感知设备管理包括住*各种建筑 设备和建筑感知系统的档案建立、运行维护及维修管理。 2绿化管理包括绿化信息资料、绿化养护信息、养护计划 提醒及绿化人员管理等;保洁管理包括保洁*域管理、保洁项目 明细、保洁计划提醒及保洁人员管理等。

4.2.2本条对住*安全管理作出了规定,

4.2.3本条对住*生态环境管理作出了规定

2应采用自然生态的绿色雨水设施、仿生态化的工程设方 及灰色基础设施,降低住*初期雨水污染,满足面源污染控

的要求。 4采用先进的、智慧化的方法和手段,尽量消除住*内幕 墙、夜景等污染源,有效控制可见光亮度、减弱眩光,为住*创 造宜居舒适的光环境。如:采用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格栅或 棱镜将光源封闭起来,或将灯具安装在梁背后或嵌人建筑物,控 制可见亮度,减弱眩光

4.2.4本条对住*节能环保管理作出了规定

T综合利用融合太阳能发电及储能、地下水源*泵等系统, 通过智能用电的建设,实现用电经济、高效,达到节能环保和新 能源利用的目的。 2住*公共走廊、楼梯间、厕所,地下车库的行车道、停 车位,只进行检查、巡视和短时操作等无需长时间人员逗留的工 作场所等,这些*域有相当长的时间无人,长期点亮照明灯耗电 又无用,因此规定按人体感应控制调光或点亮LED灯。当无人 时,可调至10%~30%的照度,有很大的节能效果。 3电动车充电设施主要有充电站和分散充电设施两种,可 按照电动车发展需求,配置合理数量的充电站和分散充电设施。 电动汽车充电站、分散充电设施及监控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GB50966、《电动汽车分散充 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51313的有关规定。 4宜用能耗计量及数据远程子系统对住*内能源的使用进 行综合管理,实现对各类建筑、各类系统用能的统一管理,实现 建筑能源信息数字化管理以及用能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对住 *能源(电、气、油、煤、水、冷、*)的计量与分析,对建 筑、系统用能的指标化管理,为用户提供节能改造措施,为用能 系统提供优化的节能运行策略以及故障诊断等。

4.2.5本条对住*出行及物流管理作出了规定

3既有住*已出现不能满足当前居民生活需求的情况,如 步行系统不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宜通过对既有住*无障碍设施 的改造与更新,实现居住环境品质的提升。对于新建住*应设计 无障碍设施,并与建筑物有无障碍连通设施。 4缺少非机动车停车场所以及非机动车停车场所设计不合 理,导致非机动车乱停放,绿地、人行道等公共空间被占用。 5住*应结合物业管理设施,设置智能快件箱、智能信报 箱等集中收取邮件和快件的设施

4.3.2房源管理主要对待租房源进行管理,由业主通过住户移 动端提交发布租赁信息,物业管理人员对信息进行审核后发布; 合同管理主要提供租房合同存档及合同到期提醒;代租管理主要 提供物业管理公司接受业主委托出租房源的功能。

4.3.3居家养老**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住*,为

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康复护理和精神慰籍等方面的 种**形式。

4.3.4文化活动是为居民提供数字图书馆、多媒体文化

字娱乐体验馆、数字科普馆等公共数字文化体育场馆及**设 施。相关教育**宜包括初等教育,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 学信息发布;远程教育,如国内外大中小学远程教育课程资源, 社会培训信息,远程视频辅导;教育政策,如国家及地方政府有 关大中小学和学前教育相关政策信息

4.3.5保障食品安全,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住*就餐便捷度,具体包括提供住*食堂 建康早餐、送餐等日常餐饮**;提供**和网上订餐相结合 订餐**。

4.3.6住*家政**是面向居民居家模式,建立家政

5.1.5本条对无*对讲子系统“宜配置”的前提条件进一步明

5.1.6消防应急广播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

安《准发 第2.1.1条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 变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为使住*内的高层住宅建筑中的住户能够尽早知晓火灾发生 情况,及时疏散,按照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本条对高层 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应设置具有语音功能的火灾声警报装置或应 急广播作出了具体规定

5.1.7建筑设备管理系统通常监控公共照明系统、给水排水系

。水表、电表、燃气表、*能(有供暖地*)表一般具有讠 量、抄收及远传功能,通常采用兼容通信接口与公用事业管理部 门系统联网。

5.2.3本条对信息接入子系统设计作出了规定,

3目前除有*电视子系统由各地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外,通 信、信息网络业*均由多家经营商经营管理。居民有权选择通 信、信息网络业*经营商,所以本标准规定了住*要预留两个以 上通信业*经营商和两个以上信息网络业*经营商所需设施的安

装空间。 4规定应以住*作为基础物理单元载体,并应具有对 慧城市信息架构的技术条件,这是符合现代智能技术应用发 趋向要求。

混合方式连接。 信息网络系统外联到其他系统,出口位置宜采用具有安全防 护功能和路由功能的设备。系统网络拓扑架构应满足各类别建筑 使用功能的构成状况、业*需求特征及信息传输要求。系统中的 IP相关设备应同时支持IPv4和IPv6协议。系统中的IP相关设 备应支持通过标准协议将自身的各种运行信息传送到信息设施管 理系统。系统参考模型见图3。

图3信息网络系统模型示意

5各类信息网涉及等级保护的要求,设计时需根据系统应用 的等级规定,严格遵照现行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 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相应等级的网络安全要求

进户*宜在家居配*箱内做

5.2.7本条对有*电视子系统设计作出了规定。

5.2.8本条对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子系统设

6射频电缆、光缆垂直敷设或水平敷设需要注意下列事项: 1)射频电缆、光缆垂直敷设时,建议放置在弱电间,不 建议放置在强电间内,不允许放置在暖通空调或给水 排水管道井内。 2)射频电缆、光缆水平需直*敷设,不允许扭曲或相互 交叉;建议将馈*放置在金属*槽内或穿管敷设。 3)射频电缆水平敷设确需拐弯敷设时,其弯曲要保持圆 滑,弯曲半径要求如表3。

表3射频电缆水平敷设的弯曲半径要求(mm)

5宜首选网络化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传输、音频网络化 传输及控制功能。 6宜配置时钟协议同步功能。

本条对建筑设备监控子系统作

5.3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2建筑内的冷*源、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给水排水、供 配电、照明、电梯等建筑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等其他建筑设 备,当采用独立控制系统的专业化监控系统形式时,应以标准化 通信方式纳人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5当住*面积较大,DDC由建筑设备管理控制室集中供电 的电压降过大不能满足要求时,DDC可就近引接电源,供电等 级应一致。

5.3.4本条对能耗计量及数据远程子系统设计作出了规定

1能耗计量及数据远传子系统宜由能耗计量表具、采集模 快/采集终端、传输设备、集中器、管理终端、供电电源组成。 2能耗计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 技术规范》JGJ/T334、《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的有 关规定。 4有*网络包括RS485总*、局域网、低压电力*载 波等。

5.4.2本条对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作出了规定

永 3建筑高度为100m或35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要求每栋楼 都要设消防控制室,其他住宅建筑及住*按国家现行标准《火灾 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242要求设消防控制室。住*宜集中设置消防控制室,消防 控制室要求24h专业人员值班,设置多个消防控制室,需增加专 业人员值班,增加系统维修维护量,增加运营成本。

5.5.2考虑到全国各地住*建设投资不一致,本条中表5.5.2 只规定了安全防范系统最基本的配置。目前全国很多地*的住* 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已经超过了本标准规定的标准配置。建议有

条件的地*或投资商,在建设或改建住*时,宜在住*公共*域 设置视/音频监控子系统和出入口控制子系统

3入侵探测应针对所要探测的翻越、穿越、挖洞等不同行 为,选择设置不同类型的产品,如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振动人 探测器、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甚低频感应入侵探测器、泄漏 电缆等。人防响应能力应满足安全管理需要。 实体防护周界如果是金属铁丝网或栅栏,宜同步设置振动人 曼探测装置。 根据需要,也可选择同时兼具实体防护和人侵探测功能的张 力式电子围栏或脉冲式电子围栏, 4视/音频监控应对周界进行全覆盖,视频监视*域应避免 树木等物体遮挡,监视效果应至少能看清周界范围内人员的活动 情况。可选择采用具有视频图像智能分析功能的系统和设备,对 地面上的人员入侵行为探测报警

5.5.4本条对电子巡查子系统作出了规定

1电子巡查子系统分为在*式和离*式两种形态。在*式 可以采用有*或无*方式。在*式具有较强的实时性, 系统可独立设置,也可与出人口控制子系统等联合设置,即 利用出入口控制设备实现电子巡查功能,

5.5.5本条对视/音频监控子系统作出了规定

2一般条件下,针对相对固定的范围进行宏观观察时,宜 选用固定安装的广角镜头的摄像机,针对固定*域的特定目标的 观察,通常采用固定安装的焦距较大的定焦镜头摄像机进行观 察。对于具有较大活动范围的目标可考虑选用多个固定安装的定 焦摄像机接力观察范围的方式进行观察。对于既要对同一监控* 域的宏观状况进行观察,文要对其中的特定范围进行特征观察 (如人的步态、人脸、车牌和车型等)的情形,可考虑选择具有 PTZ(指对云台的水平 Pan 和垂直 Tilt 转动控制、对镜头的变

4)视频的灰度鉴别等级不少于8级。 5)对于具有可见光彩色采集的场景,视频色彩分辨能力 满足目标识别的要求,并在显示时与现场场景保持 一致。 6)视频图像的几何特征与现场欧氏几何变换结果一致, 即几何投影应是欧氏*性的。若存在几何畸变,应有 相应的措施进行校正或者说明。几何畸变严重的情形 不宜用于高度依赖儿何*性比例方式的目标识别场合 7)视频音频应具有原始完整性,并具有适当的验证措施 7这里重点强调了视频系统内部宜根据需要提供摄像机间 泪互联动,活动目标的跟踪联动等

5.6本条对出入口控制子系统设计作出了规定

4紧急疏散与出入口控制安全防范技术是一对矛盾,解决 办法是出入口控制子系统与智慧消防系统有可靠联动,紧急情况 时可以释放相关的门锁,或者选用具有逃生功能的执行机构。 5出入口控制子系统的识别方式大致分为:密码钥匙、卡 片识别、生物识别、智能手机识别及这几种的组合。生物识别的 方法较多,有:掌形识别、指纹识别、语音识别、虹膜识别、视 网膜识别等;如果生物识别再与智能卡、密码、手机组合使用, 就可以解决智能卡被非法使用者利用的问题。 6防尾随是指防胁迫尾随和防大意尾随。防返传是指防止 有效识别卡通过回递的方式,被其他人员重复使用。 7现场控制器如果设置在控制*域外的公共场所,就可能 遭到人为损坏,使门禁丧失作用。 8系统控制主机不仅能监视门的开关状态,同时还可控制 门的开关,系统可通过控制主机设置每张卡的进出权限、时间范 围,并可设置各通道门锁的开关时间等。 9所谓“一卡通”是指能用1个介质凭证完成2个以上应 用的一种系统集成功能。在出入口控制子系统中,常用“卡”作

为编码凭证供系统识读使用,这张“卡”也可能同时用于食堂消 费等其他应用系统中,这给使用者带来十分的便利。 由于出人口控制子系统的凭证等重要数据信息应严格独立管 理,不应放置在其他业务系统中。例如:不能将门禁数据库服务 器开放给财务等其他非安保业务部门;同理,消费充值等其他业 务信息,也不应由安保部门管理,而应当将门禁系统数据与其他 业务系统隔离。通常“一卡通”的正确做法可以由制证部门统 将人员信息及卡的基本信息录人后,分别分发给门禁服务器及其 他业务系统服务器,再由各系统分别管理。 因此,在“一卡通”的应用模式中,作为授权凭证的卡的载 体是可以共用的,但需要在不同的系统中去分别设置权限或规 则。在一个单位里,管理出入口控制子系统的系统管理员,与管 理其他业务系统的管理员不应是一个人,他们有各自的管理责 任,在系统中就需要采用独立设置与管理。这也是确保系统自身 安全的重要措施。

5.5.7本条对停车库(场)管理子系统设计作出了规定。

1住区停车库(场)管理子系统宜对长期住户车辆和临时 访客车辆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保障住区高峰期进出口处车辆不 堵塞。 3报警是安防系统的重要手段,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 统作为安防系统的子系统.与其他安防子系统一样,将报警作为

5.5.8本条对访客对讲子系统设计作出了规定。

1室内用户接收机有多种类型,最基本的是双向对讲、开 门锁,目前新建住宅建筑很多已经安装了彩色可视对讲分机,也 有的已经安装了家庭控制器。建议投资商根据居民需求及技术发 展,合理选择室内用户接收机类型。 3访客对讲子系统的重要功能就是通过关闭的受控门,将 用户和访客进行隔离,通过用户对访客的甄别,由用户选择是否

开启受控门。因此,确保受控门的正常关闭非常重要。当受控门 开启时间超过预设时长时,意味着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当访客 呼叫机防拆开关被触发时,意味着可能有人破坏访客呼叫机、尝 试非法开启受控门。以上情况均应在现场发出告警提示。 4无线扩展终端是指通过联入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等无 线设备,实现与用户接收机/访客呼叫机等设备的对讲、视频图 像显示、接收报警信息等功能。用户寓所的入户门是指分隔住户 私有空间与公共空间的门。产品供应商或系统集成商应采取安全 管控措施,包括访问控制、控制指令保护、数据存储保护等安全 措施,并提供相关产品检测报告,以确保不因这些措施失效而导 致入户门被非法开启。 5.5.9本条对紧急求助报警装置作出了规定。 3紧急求助报警装置宜安装在起居室(厅)、主卧室或 书房。 4报警响应时间是指从探测器探测到目标或人为触发紧急 报警装置后产生报警状态信息,到控制指示设备或远程报警接收 中心接收该信息并发出报警信号所需的时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的远程传输逐步 与公共或其他信息网络融合,由于公共或其他信息网络主要是为 其他应用服务,并不是专为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应用的,且其网 络内数据流量变化较大,由于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需要的报警响 应时间要短,因此,为了保证安防监控室能够及时知道各防范区 域的情况,要求公共或其他信息传输网络要为入侵和紧急报警系 统信号的传输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信道,以保证报警响应的时间。 国家标准《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B/T32581 2016的规定入侵、紧急、防拆以及故障信号和(或)信息的报 警响应时间应满足以下要求: 1)单控制器模式:不大于2s。 2)本地联网模式:

①安全等级I:不大于10s; ②安全等级2、3:不大于5s; ③安全等级4:不大于2s。 3)远程联网模式: ①安全等级1、2:不大于20s; ②安全等级3、4:不大于10s。 6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报警系统设计施工不当、探测 器安装位置的不合适、气候变化、小动物活动、环境噪声、设备 故障和用户使用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容易造成某些探测器产 生误报警,因此,在系统设计时要根据安全管理要求和现场实际 情况,提出合理的误报警率。 安全防范的三个基本要素(探测、反应、延迟)要相互协 调,探测、反应、延迟的时间需满足公式T探测十T反应≤T延迟的 要求,否则,系统所选用的设备无论怎样先进,系统设计的功能 再多,都难以达到预期的防范效果。而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是安 全防范系统中三个基本要素(探测、反应、延迟)的首要环节 “探测”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如果探测不起作用,发生入侵行为 时出现不报警,安防监控室、报警接收中心就无法“反应”,无 法向外求援,将导致人员的伤害和财产的损失,也就达不到防范 的目的,因此,本条文提出系统不得有漏报警

5.6.3应急联动系统与消防、安防等感知系统基础1

5.6.4配置与住区属地的上一级应急联动系统机构的信

家活系统进行不同程度的果成和管理。 5.7.2智慧家居系统是通过家居控制器、家居布线、住宅建筑 布线及各子系统,对各类信息进行汇总、处理,并保存于住区管 理控制中心的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 高效、环保的生活环境

5.8健康环境监测系统

5.8.1应根据实际投资状况、管理需求和住区的规模,对健康 环境监测系统进行不同程度的集成和管理 5.8.3在典型室外区域和典型房间内设置监测点,结合住区居

.8.3在典型室外区域和典型房间内设置监测点,结合住区

5.8.3在典型室外区域和典型房间内设置监测点,

民定期调研的反馈情况,对住区室内外热环境进行动态监找 采用先进的、智慧化的方法和手段,优化室内外热环境,有 低住区内的热岛强度,提高居民的热舒适度和降低建筑能

民定期调研的反馈情况,对往区室内外热环境进行动态监控,并 采用先进的、智慧化的方法和手段,优化室内外热环境,有效降 低住区内的热岛强度,提高居民的热舒适度和降低建筑能耗。 5.8.4通过设置照度监测装置,有效控制和消除污染光源,创 建宜居舒适的智慧住区。 一隔士流油主西士

室外区域和典型房间内设置监测点,结合住区居民定期调研的 馈情况,有效控制噪声干扰,

外空气质量进行动态监控,并通过智能终端、住区公示、网乡 布等方式使居民随时随地了解到环境空气质量

6.1.1机房是指住区内为各感知系统主控设备、计算机、通信 设备、综合布线系统设备及其相关的配套设施提供安装设备、系 统正常运行的建筑空间。 6.1.2住区内的多栋超高层住宅建筑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合 建一个消防控制室。

6.2.2信息接人机房设于建筑物地下一层,主要有利于外部地 下管道与线缆的引入。对于洪涝多发地区,为了保障通信设施的 安全及通信畅通,可设于建筑物的首层。 5.2.3信息接入(含移动通信室内覆盖接入)机房宜设在建筑 首层,当建筑物有地下层时,可设在地下一层。

6.3.4本条对安防监控室设计作出了规定,

1住区安防监控室自身的安防设施是指对监控室的 技防,还应确保人防。

6.4弱电间及弱电竖井

6.4.1弱电间也称为电信间,是指敷设安装楼层感知

4.1弱电间也称为电信间DB63/T 1953-2021 河湖生态基流监测规程.pdf,是指敷设安装楼层感知系统管

(槽)、接地线、设备等占用的建筑空间。 6.4.2、6.4.3弱电竖井的长度L由设计人员根据弱电设备及 管线(槽)尺寸确定,多层住宅建筑弱电竖井示意图见图4;7 层及以上住宅建筑弱电竖井示意图见图5。

图4多层住宅建筑弱电竖井示意

图57层及以上住宅建筑弱电竖并示意

6.4.4弱电间及弱电竖井墙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7

价洗 体。楼板处的预留洞口应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或 防火材料作封堵,弱电间及弱电竖井墙壁的洞口应采用防火材料 封堵。

DL/T 943-2015 烟气湿法脱硫用石灰石粉反应速率的测定统一书号:15112·35470 定价:32.00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