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0580-2016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设备竣工(预)验收规范.pdf

Q/GDW 10580-2016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设备竣工(预)验收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0.1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8265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GDW 10580-2016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设备竣工(预)验收规范.pdf

7.3.1开关设备验收主要是对SF6微水及密度传感器、断路器动作特性状态监测传感器和GIS局放监 则传感器等智能化改造后的功能进行验收。 7.3.2SF6微水及密度传感器应能实时进行数据刷新,准确测量并上传密度、微水、压力等相关数据。 7.3.3断路器动作特性状态监测应准确记录分合闸时刻、分合闸状态电弧持续时间、主触头累计电磨 损、线圈分合闸时间、分合闸过程三相电流波形、储能电机工作电流波形、直流储能电机运行电流、直 流储能电机运行时间等,实时上传。 7.3.4GIS局放监测传感器应能准确提取局部放电信号,并自动完成对局部放电信息的二维、三维多 种放电特征图谱分析,并具有报警点设置功能。

Q/GDW105802016

Q/GDW105802016

7.3.5在改造安装传感器过程中所有涉及到开关设备本体内部的改造,均需要全部进行电气试验GBT22589-2017 镁碳砖, 验结果应符合相关规程要求,操动及联动试验正确,分、合闸指示位置正确。 7.3.6开关设备验收按照附录A中表A.3要求执行

7.4电子式互感器验收

7.4.1电子式互感器验收主要是对互感器特性、准确性试验、零点漂移测试、暂态过程测试、电源及 电源切换等智能化改造后的功能进行验收, 7.4.2互感器极性、准确度试验(包括计量准确度试验)、零点漂移及暂态过程测试应符合招标技术 办议要求,并满足GB/T20840.8、GB/T22071.1、GB/T20840和GB/T22071规定。 .4.3电子式互感器工作电源在加电或掉电瞬间,互感器应正常输出测量数据或关闭输出;工作电源 在80%~115%额定电压范围内,应正常输出测量数据:工作电源在非正常电压范围内不应输出非正常测 量的错误数据,导致保护系统的误判和误动 7.4.4有源电子式互感器工作电源切换时不应输出错误数据。采样延时小于2ms激光供能的线圈电子 式互感器应能自动判断激光电源工作状态,实现自动调节。 7.4.5电子式互感器的信号线缆引出处密封良好,极性标识清晰正确,输出功能正常。 7.4.6电子式互感器采样延时应稳定且准确。稳定要求:做5次试验,最大值、最小值与厂家提供数 据误差不超过20μS;准确要求:结果小于2mS。与合并单元级联(1级级联)后的采样延时也应满足此 要求。

7.5容性设备及避雷器验收

7.5.1容性设备及避雷器验收主要是对避 等智能化改造后的功能进行验收。 7.5.2对于与计数器并联接入的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不能影响计数器计数功能,同时要符合计数 雷电冲击水平的要求,满足DL/T782的规定。 7.5.3容性设备及避雷器验收按照附录A中表A.3要求执行。

3.1.1应采用温控、湿控、反凝露等技术措施,保证智能二次设备内部可达到所有IED对运行环境的 要求,具备温度、湿度的采集、调节与上传到一体化平台的功能。 8.1.2柜内布局合理、绝缘良好、接线端子整齐规范,标识清晰。 8.1.3柜体安装合理、可靠接地,二次回路接线整齐年固,电缆线、光纤、网络线标识清晰。 8.1.4 光纤敷设布局合理,光纤、尾纤应呈现自然弯曲,不应存在弯折、窝折的现象,不应承受外力 8.1.5 柜体验收按照附录表A中表A.4要求执行。 8.1.6 保护装置验收 8.1.7 保护装置验收主要是对保护装置的外观、通信和功能等智能化改造后的功能进行验收,满足 Q/GDW 1914的规定。 8.1.8 装置外观正常、绝缘试验良好、通电检查无异常、逆变电源检查稳定可靠,相关二次回路接线 正确。 3.1.9 保护装置通信状态无异常,与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其它保护装置的通信正常。线路纵联保护 与线路对侧保护装置的通信正常。 B.1.10装置MMS接口、GOOSE接口、SV接口应采用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 8.1.11双重化配置的保护SV应分别取自独立的合并单元。 8.1.12 SV接收软压板、GOOSE接收发送软压板、保护元件功能压板应能正确投退,且通信报文正常, 8.1.13远方投退保护软压板、定值切换等功能正常。 8.1.14 4改造后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功能试验应符合GB14285、Q/GDW441、Q/GDW1809的要求 8.1.15保护装置验收按照附录表A中表A.4要求执行。

D/GDW105802011

8.3.1装置外观正常、绝缘试验良好、通电检查无异常、逆变电源检查稳定可靠和相关二次回路接线 正确。 8.3.2 通信状态无异常,与保护装置、其它装置的通信正常。 8.3.3模拟智能终端G00SE单顿跳闸指令,智能终端应能正确跳闸。 8.3.4断路器智能终端应具有跳合闸自保持功能。断路器分相位置、刀闸位置、遥合(手合)、低气 压闭锁重合等其遥信信息、位置及告警信息传输正确。 8.3.5智能终端验收按照附录表A中表A.4要求执行

8.4.1测控装置验收主要是对装置外观、绝缘、通信和接口等智能化改造后的功能进行验收 8.4.2 装置外观正常、绝缘试验良好、通电检查无异常、逆变电源检查稳定可靠和相关二次回路接线 正确。 8.4.3 通信状态无异常,与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其它装置的通信正常。 8.4.4 装置MMS接口、GOOSE接口、SV接口应采用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接入网络。 测控功能试验符合Q/GDW214、Q/GDW441、Q/GDW1809要求。 8.4.6测控装置验收按照附录表A中表A.4要求执行。

8.5.1电能表与合并单元的通信正常,无丢帧,精度满足要求。 8.5.2按SCD文件配置,SV输入与装置显示正确无误。 8.5.3多路SV输入的电能表,装置采样应具备同步性。 8.5.4数字电能表验收按照附录表A中表A.4要求执行

8.6.1状态监测功能正常,监测参量输出值满足精度要求,符合Q/GDW1808的规定。 8.6.2IED通信正常,数据输出正常,存储、分析和导出功能符合技术要求,与一体化平台通信符合 DL/T860标准的要求。 8.6.3状态监测验收按照附录表A中表A.4要求执行。

8.6.1状态监测功能正常,监测参量输出值满足精度要求,符合Q/GDW1808的规定。 8.6.2IED通信正常,数据输出正常,存储、分析和导出功能符合技术要求,与一体化平台通信符合 DL/T860标准的要求。 8.6.3状态监测验收按照附录表A中表A.4要求执行

9.1交直流一体化电源验收

Q/GDW105802016

9.1.1全站直流、交流、不间断电源、通信等电源一体化设计、配置应合理,集中监控功能正常。 9.1.2 一体化电源的远方监视开关运行状态、控制交流电源的切换和充电装置充电方式转换功能正 9.1.3一体化电源与后台通讯、遥测、遥控、告警、直流绝缘监测、UPS电压切换等功能测试正常 9.1.4交直流一体化电源验收按照附录表A中表A.5要求执行。

9.2.1视频监控设备与设计一致、安放合理,运行正常,外观整洁。 9.2.2图像切换、云台转动应平稳,镜头的光圈、变焦以及与监控系统、安防等联动功能正常 9.2.3视频监控验收按照附录表A中表A.5要求执行

9.3.1环境监测设备与设计一致,运行正常,外观整洁。 9.3.2温度、湿度、SF6传感器以及浸水传感器等功能正常。 9.3.3环境监测验收按照附录表A中表A.5要求执行

9.4.1安防验收主要是对监测预警、灯光联动等智能化改造后的功能进行验收。 9.4.2变电站火警及烟雾监测预警功能正常。 9.4.3 门禁系统、红外对射、远方语音广播等功能正常。门禁出入口控制联网报警功能正常。 9.4.4 与灯光、视频监控等联动功能正常。 9.4.5 安防验收按照附录表A中表A.5要求执行

9.5.1照明系统验收主要是对照明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的通信、联动等智能化改造后的功能进行验收。 9.5.2灯光远程控制以及与视频监控等子系统的联动功能正常。 9.5.3照明系统验收按照附录表A中表A.5要求执行

9.6光伏发电系统验收

9.6.1计量功能 并可实现与站用电源系统并联运行、自动切换, 9.6.2光伏电池组件及辅助设备安装合理,便于人员巡视 9.6.3光伏发电系统验收按照附录表A中表A.5要求执行

9.7智能巡检机器人验收

9.7.1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巡视路线、摄像、拍照、自动充电、急停等功能符合设计要求,自动巡检和 遥控巡检切换正常。 9.7.2智能巡检机器人基站和子站数据传输功能正常,定时上传图像、红外测温等信号。 9.7.3智能巡检机器人验收按照附录表A中表A.5要求执行。

10监控一体化平台验收

10.1监控一体化系统验收

10.1.1保护测控、状态监测、故障录波、辅助设施、电能计量和一体化电源等系统均应接入监控 化系统,符合DL/T860和Q/GDW214的要求。 10.1.2数据检索接口和通用数据接口规范统一,信息传输和展示等功能正常。 10.1.3监控一体化系统验收按照附录表A中表A.6要求执行。

10. 2顺序控制验收

10.2.1智能开票应能根据设备状态、操作规则和现场运行管理规程要求自动生成操作票。

Q/GDW105802016

顺序控制急停等功能正常。 10.2.3顺序控制验收按照附录表A中表A.6要求执行

10.3时间同步系统验收

10.3.1保护装置、MU、智能终端、监控系统站控层设备、故障录波装置及站内其它智能辅助设备均 能接收同步对时信号,符合GB/T30155和Q/GDW11202.5的要求, 10.3.2支持调度主站通过DL/T476规约对站内远动网关机的时间同步监测管理。 10.3.3站控层监控主机具备对时钟装置、测控装置、故障录波装置、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等的时间同 益测:间隔层测控装置具备通过GOOSE实现对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的时间同步监测。 10.3.4时间同步系统验收按照附录表A中表A.6要求执行

10.4系统配置工具验收

10. 8源端维护验收

10.8.1变电站源端维护软件编辑功能正常 导出模型及图形文件符合标准。 10.8.2主站端加载功能正常,与变电站端信息一致,具备安全权限管理。 10.8.3源端维护验收按照附录表A中表A.6要求执行。

10.9告警直传远程浏览验收

10.9.1远动网关机具备通过104、DL/T476规约或通用服务协议以字符串报文形式将告警上传至调 主站。 10.9.2远动网关机具备响应调度主站远程浏览调阅变电站图形的功能

Q/GDW105802016

资料验收、见表A. 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智能化改造工程设备(预)验收

Q/GDW105802016

A.3变电一次设备验收

变电一次设备验收,见表A.3

表A.3变电一次设备验收表

Q/GDW10580201

D/GDW105802016

A.4智能二次设备验收

二次设备验收,见表A.4.

表A.4智能二次设备验收

Q/GDW105802016

Q/GDW105802016

D/GDW105802016

辅助设施验收,见表A.5

辅助设施验收,见表A.5

Q/GDW105802016

Q/GDW105802016

表A.5辅助设施验收

A.6监控一体化平台验收

监控一体化平台验收,见表A.6。

监控一体化平台验收,见表A.6。

D/GDW105802016

表A.6监控一体化平台

Q/GDW105802016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设备竣工(预)

D/GDW105802014

编制背景 2 编制主要原则 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主要工作过程, 5 标准结构和内容, 条文说明

创育京 制主要原则 X 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要工作过程 准结构和内容 文说明, 9

Q/GDW105802016

GB10055-2007标准下载D/GDW105802016

本标准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下达2015年度公司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 (2015】4号)的要求编写, 随着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的大批开展,以及新的关于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规范的下发,在设备峻 工(预)的验收过程中增加了智能化改造部分的内容,但在验收过程中还缺乏有效规范的指导。 本标准编制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在设备峻工(预)验收要求,指导峻工验收工 作,提高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后的设备运行水平

a)根据智能变电站设备技术特点,在总结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后的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经验基础 上,明确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设备竣工(预)验收内容和标准: b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鼓励参与起草的各方,按照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要求编制本 标准。 本标准项目计划名称为“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验收规范”,因本标准所规范的验收内容是针对峻 工(预)验收阶段,经编写组与专家商定,更名为“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设备峻工(预)验收规范”

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本标准与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使用问题

2015年2月GB50168-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按照公司制修订计划,项目启动。 2015年3月,成立编写组,完成了任务分工。 2015年10月,完成标准大纲编写,组织召开了3次大纲研讨会,汇总了各编写小组内容,按技术 标准要求方式修改编写 2015年11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写,采用下发征求意见函方式广泛、多次国网范围各有关单 位征求意见。 2015年12月,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标准送审稿。 2016年6月,公司运维检修技术标准专业工作组(TC04)组织召开送审会,审查结论为:审查组 协商一致,同意修改后报批。 2016年6月,编写组根据工作组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

Q/GDW105802016

本标准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 本标准主题章分为6章,由资料验收、网络及网络设备验收、变电一次设备验收、智能二次设备验 收、辅助设施验收和监控一体化平台验收组成。本部分兼顾了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 安全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给出了网络设备、变电一次设备等改造设备的竣工(预) 验收要求,提出了验收内容、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以指导验收工作。 原标准起草单位包括: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青岛供电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陕 西省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原标准主要起草人包括:刘明、鲍玉川、 彭江、王永福、李震宇、逮怀东、乐全明、王锐、黄国方、邓彦国、于立涛、王松、柳力、焦飞、刘宇」 张旭、王刘芳、陆志浩、周志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