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510-2020 建筑物防雷装置跟踪检测技术规范.pdf

DB42/T 510-2020 建筑物防雷装置跟踪检测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42/T 510-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04974
下载资源

DB42/T 510-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2/T 510-2020 建筑物防雷装置跟踪检测技术规范.pdf

雷击天地的年平均密度,应按以下方法之一确定: 由当地气象台、站的闪电监测资料确定,范围半径宜选择(5~8)km; 由当地气象台、站年平均雷暴日按式(C.2)确定。

式(C.2)中: T。一一年平均雷暴日,根据当地气象台、站资料确定(d/a)

路基工程试验段施工方案(123)C.3建筑物等效面积的计算方法

N = 0.1XTd

建筑物等效面积A应为其实际平面积向外扩大后的面积。其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A=LLW+ 2(L +元(200 H)J×10 .4) 式(C.3)、式(C.4)中: 一建筑物每边的扩大宽度(m); 、W、H分别为建筑物的长、宽、高(m)。

式(C.3)、式(C.4)中: D一一建筑物每边的扩大宽度(m); L、W、H分别为建筑物的长、宽、高(m)。

图C.1建筑物的等效面积

.3.2当建筑物的高度小于100m,同时其周边在2D范围内有等高或比它低的其他建筑物,这些建筑 勿不在所考虑建筑物以h=100(m)的保护范围内时,按式(C.4)算出的A可减去(D/2)×(这些建筑物与 沂考虑建筑物边长平行以米计的长度总和)×10(km), 当四周在2D范围内都有等高或比它低的其他建筑物时,其等效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0.3.3当建筑物的高度小于100m,同时其周边在2D范围内有比它高的其他建筑物时,按式(C.4) 章出的等效面积可减去D×(这些建筑物与所考虑建筑物边长平行以米计的长度总和)×10°(km")。 当四周在2D范围内都有比它高的其他建筑物时,其等效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0.3.4当建筑物的高度等于或大于100m时,其每边的扩大宽度应按等于建筑物的高计算;建筑物的 等效面积应按下式计算:

C.3.5当建筑物的高度等于或大于100m,同时其周边在2H范围内有等高或比它低的其他建筑物,且

C.3.5当建筑物的高度等于或大于100m,同时其周边在2H范围内有等高或比它低的其他建筑物,且 不在所确定建筑物以滚球半径等于建筑物高度(m)的保护范围内时,按式(C.7)算出的等效面积可减去 H/2)×(这些建筑物与所确定建筑物边长平行以米计的长度总和)×10(km)。 当四周在2H范围内都有等高或比它低的其他建筑物时,其等效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3.6当建筑物的高度等于或大于100m,同时其周边2H范围内有比它高的其他建筑物时,按式(C.7 出的等效面积可减去HX(这些建筑物与所确定建筑物边长平行以米计的长度总和)×10(km)。 当四周在2H范围内都有比它高的其他建筑物时,其等效面积可按式(C.6)计算。

C.3.7建筑物各部位的高不同时,应沿建筑物周边逐点算出最大扩大宽度,其等效面积应按每点最大 扩大宽度外端的连接线所包围的面积计算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雷电防护区划分

雷电防护区的划分是将需要保护和控制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建筑物,从外部到内部划分为不同的雷 电防护区(LPZ)

雷电防护区应划分为:直击雷非防护区、直击雷防护区、第一防护区、第二防护区和后续防护区, 并符合图D.1的规定:

图D.1建筑物雷电防护区(LPZ)划分

D.2.1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并导走全部雷电流,本区内的 雷击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 0.2.2直击雷防护区(LPZ0):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雷击: 本区内的雷击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 D.2.3第一防护区(LPZ1):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且由于在界面处的分流,流经各 导体的电涌电流比LPZO区内的更小,本区内的雷击电磁场强度可能衰减,衰减程度取决与屏蔽措施。 D.2.4第二防护区(LPZ2):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雷电流或电磁场而引入的后续防护区。

护区(LPZn):需要进一步减小雷电电磁脉冲,以保护敏感度水平高的设备的后续防护

.2.5后续防护区(LPZn):需要进一步减小雷电电磁脉冲,以保护敏感度水平高的设备的后续防护 区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防雷装置跟踪检测现场调查表

E.1给出了防雷装置跟踪检测现场调查表格式样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防雷装置跟踪检测现场调查表

表E.1防雷装置跟踪检测现场调查表

表F.3测试项目结果记录

表F.3测试项目结果记

表F.4测试项目结果记录

表F.4测试项目结果记

表F.6SPD测试结果记

表F.6SPD测试结果记录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建筑物防雷装置技术要求

防雷装置包括接地装置、引下线、接闪器、防侧击雷装置及雷电电磁脉冲防护装置等,表G. 5分别给出了其材料规格和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

表G.1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

表G.2引下线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

接卡」专设引下线断接卡的设置,应符合GB50057的规定

引下线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续)

表G.3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

安全距离 接闪器与被保护物的安全距离:见表G.1的安全距离。

防侧击雷装置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

电电磁脉冲防护装置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的

H.1接地电阻的测量仪器

接地电阻的测量主要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所测得数据为工频接地电阻,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与 冲击接地电阻的换算见附录I

H.2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原理

三个接线端子E、P、C分别接到接地体、电位探针和电流探针,如图H.1所示。测量时,在C端 子产生一个恒定电流,该电流经电流探针一地一接地体一E,形成电流回路。只要d12和d13足够长,且 具有合适的比例关系,通过测量E、P之间的电压U,其电压U和电流I的比值就是接地电阻R,即:

R接地电阻(Q) U回路电压(V); 回路电流(A):

H. 3 测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图H.1测量接地电阻(直线法)的基本原理

H.3.1C点、P点至E点的距离应符合所选测量仪器的要求。 测量时,要根据现场情况仔细选择C点,E点至C点所在直线的延长线一定要通过地网的中心点G,即 CE连线要垂直于地网边缘。 H.3.2P点要选在C点至地网的中间,若对测量的数据有疑问时,可多选几个P点进行测量,再对数据进 行分析,以便得出较准确的测量结果。 H.3.3测量时,测试线一般要求不要互相缠绕。 H.3.4测量时要避开地下的金属管道、通信线路等。如对地下情况不了解,可多换几个地点测量,进 行比较后得出较准确的数据。

H.3.5在测量屋面接内器时,通常要加长E点的测量线,加长的测量线对小地网的测量精度有较天影响, 必须减掉加长线的线电阻,该线电阻可通过对比法得出或用电桥测出;如果是加长P点和C点的测量线, 比时加长线的线电阻可忽略不计。检测时,加长线不应盘绕在一起。 1.3.6在防雷检测中常采用两点法测量,其测得的接地电阻是待测接地极与辅助接地极之和,与待测 接地极阻值相比,辅助接地极阻值可忽略不计。这种测量要注意的是辅助接地极一般选用的金属自来水 管道系统,其管道接头处无绝缘措施;待测接地极其接地电阻较低时不适用。 H.3.7对大型地网(如发电厂等)和特殊场所(如有严重干扰场所)接地电阻的测量,测量方法参见G B/T17949.1《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1部分:常规测量》。

注1:I为接地体最长支线的实际长度,其计量与类同。当它大于1时,取其等于1。。 注2:l的计算见I.2。

1.2接地体有效长度的确定

接地体的有效长度应按下式确定:

式中:le一一接地体的有效长度,应按图I.2计量(m):

1.3环形接地体冲击接地电阻的确定

1.3.1当环形接地体周长的一半大于或等于接地体的有效长度1.时,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应为从与 该引下线的连接点起沿两侧接地体各取1。长度算出的工频接地电阻(换算系数等于1)。 1.3.2当环形接地体周长的一半1小于1.时,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应为以接地体的实际长度算出工频 接地电阻再除以A值,

1.4基础接地体冲击接地电阻的确定

下线连接的基础接地体,当其钢筋从与引下线的连接点量起大于20m时,其冲击接地电阻应为 数A等于1和以该连接点为圆心、20m为半径的半球体范围内的钢筋体的工频接地电阻。

2001浙G23:砖孔灌注桩.pdf(a)单根水平接地体

(b)末端接垂直接地体的单根水平接地体

(c)多根水平接地体,l1≤/

(d)接多根垂直接地体的多根水平接 地体, l ≤I、l2 ≤ 、L ≤1

图1.2接地体有效长度的计量

193油气化工码头设计防火规范终版[1]GB/T17949.1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1部分:常规测量 [2]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年版) [3]GB 50174类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4] GB 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5]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6]JGJ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