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GB 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 50198-201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5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17023
下载资源

GB 50198-201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 《电子设备控制台的布局型式和基本尺寸》GB/T7269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 《高度进制为 20mm 的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GB/T 04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一2011,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8月26日以第1140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范是在《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一94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武汉市厂 播电视局,参加单位是中南建筑设计院,主要起草人员是来新英。 吴英民、郑经娣。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 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 技术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写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 文规定的自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 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 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仪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 范规定的参考。

总则 (47) 术 语 (48) 系统的工程设计 (50) 3. 1一般规定 (50) 3. 2前端部分 (54) 3,3传输部分 (58) 3. 4监控中心 (61) 3.5供电,接地与安全防护. (65) 系统的工程施工 (66.) 4.1一般规定 (66) 4.3线路的敷设 (66) 系统的工程验收 .:(67) 5. 1 一般规定 (67) 5.2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 (67) 5.3系统功能性能的检测 (67) 5. 41 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 (67) 5.53 图像质量的客观测试 (68)

视电视系统设计、施工验收方面所做的原则规定,在设计施工中 必须费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充分考虑建设发展需要,做到既积极 采用先进技术,文尽量节省投资并符合环保要求。 1.0.2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 指民用设施中用于防盗、防灾、查询、访客、监控、科研、生产、商业 及日常管理等的闭路电视系统。其特点是以电缆或光缆方式在特 定范围内传输图像信号,达到蓝视的自的。 1.0.3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化的发展1a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18版) 第一册 建筑工程(上册).pdf,数学化、网络化、智能化和 高清晰度技术为监视电视系统和设备的整体性能提升创造了必要

高清晰度技术为监视电视系统和设备的整体性能提升创造了必要 的条件,这也是监视电视领域的发展方向,

2.0.1闭路监视电视系统是一个从摄像到图像显示的全过程中 都应用光纤、同轴或四对对绞电缆在其闭合的环路内传输监视电 视信号的独立完整的电视系统。它能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和记 录被监视的对象,能有效地延长人眼的观察距离和扩大人眼的 机能。 2.0.2、2.0.3监控中心主要用于对所辖区域进行集中监视和控 制,系统至少设置一个监控中心。根据规模大小可分层,分区域设 置监控分中心。 2.0.4智能视频源自计算机视觉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人工 智能研究的分支之一。监视电视系统中所涉及的智能视频技术主 要是指系统能自动抽取和分析视频源中的关键信息,为用户提供 高级视频分析功能,在充分利用视频资源的基础上,提高视频监视 系统的能力。

智能研究的分支之一。监视电视系统中所涉及的智能视频技 要是指系统能自动抽取和分析视频源中的关键信息,为用户报 高级视频分析功能,在充分利用视频资源的基础上,提高视频! 系统的能力。

2.0.6、2.0.7这两条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数字电视接

MAX? MAX PSNR = 10 X log10 20 × log1o MSE = MSE

MAX表示图像点颜色的最大数值,如果每个采样点用8位

表示,那么MAX,就是255。 2.0.9目前主要的视频编解码标准有国际电联制定的H.2

示,那么MAX就是255。 9目前主要的视频编解码标准有国际电联制定的H.264机 国际标准化组织运动图像专家组制定的MPEG4标准,此外送 我国自行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VS标准等。

有我国自行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VS标准等。

3.1, 2 由于数字系统具有存储、处理、交换方便灵活等优,

码压缩标准。由于AVS标准是基于我国自主创新技术和国际公 开技术所构建的标准,应优先在系统中选用。 3.1.3系统的前端部分主要是进行监视信号的信息采集,传输部 分是连接前端、控制和显示记录部分的传输媒介,控制部分主要是 对各种信号进行控制和管理,显示与记录部分主要是通过各种显 示装置和记录装置呈现和存储监视目标的图像。一般控制、显示 与记录部分都放置在监控(分)中心。图3.1.3描述了系统组成框 架,对模拟系统则无需采用数字视音频编解码设备。

闭路监视电视数字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学处理技术,可以灵活 地实现视音频信号的控制、分配、传输和存储。 闭路监视电视系统的组成形式一般有下列几种: 1在一处连续监视一个固定自标时,宜主要选择由摄像机 传专输电(光)缆、监视器组成的单头单尾系统。 2在一处集中监视多个分散目标时,宜主要选择由摄像机 传输电(光)缆、切换控制器、监视器组成的多头单尾系统。 3·在多处监视同一个固定自标时,宜主要选择由摄像机、传 输电(光)缆、视频分配器、监视器等组成的单头多尾系统。 4在多处监视多个自标时,宜主要选择由摄像机、传输电 (光)缆、切换控制器、视频分配器、监视器等组成的多头多尾系统。 3.1.4根据系统规模大小(主要有监控点的数量、覆盖区域的范 围)、管理职能要求等可分层,分区域设置监控分中心。系统覆盖 区域的范围可以是建筑、建筑群,社区,城区乃至跨城区等。 3.1.5为了充分发挥系统的效能,系统应提供软硬件接口,实现 与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 管理系统、汽车库(场)管理系统等相关系统的联动,并自动进入录 像模式,加强有效的防范功能。 3.1.6闭路监视电视数字系统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将监视电视 从单一的查询监控水平提高到综合管理控制的新高度,不仅能支 持故障报警,还可以视频为主线结合相关实际业务,提供全面的管 理服务,是监控系统发展的方向。 3.1.7系统设施的工作环境温度主要是根据我国不同的地理环 境情况,参考选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部件环境温度的相关要求。 鉴于2010年入夏以来,我国东北地区多次打破高温历史记录,出 现超过35℃以上天气的实际情况,故将寒冷地区室外工作设施工 作环境温度的高温上限由35℃提高到了40℃。 3.1.8:本条对系统设备、部件的选择作出了规定。

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 理系统、汽车库(场)管理系统等相关系统的联动,并自动进入 模式,加强有效的防范功能,

1,6闭路监视电视数学系统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将监视电 单一的查询监控水平提高到综合管理控制的新高度,不仅能 故障报警,还可以视频为主线结合相关实际业务,提供全面的 服务,是监控系统发展的方向

境情况,参考选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部件环境温度的相关要求 鉴于2010年入夏以来,我国东北地区多次打破高温历史记录,出 现超过35℃以上天气的实际情况,故将寒冷地区室外工作设施工 作环境温度的高温上限由35℃提高到了40℃。

3.1.8:本条对系统设备部件的选择作出了规定

第1款规定是为了限制滥用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或设备

节能环保,保证闭路监视电视系统的质量。合格产品是指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的产品,如采用黑白监视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黑白 监视器通用规范》GB/T14858的规定,采用彩色监视器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彩色监视器通用技术条件》SJ/T10603的规定,报警 系统电源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 和性能规范》GB/T15408的规定,对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的选择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1部 分:总则》YD/T838.1等;产品的生产厂必须持有生产许可证,产 品应附有铭牌、检验合格证、产品技术指标和使用说明书,作为科 研成果的设备不宜在系统工程中使用,为了保证我国民族工业的 发展,应优先采用国内产品,当选用国外产品时,其性能指标应优 于国内产品。节能环保的设备主要指的是低功耗、污染小、易回收 的电子设备。 第2款四对对绞电缆的特性阻抗应为100Q,是根据现行行 标准《数学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1部分:总则》YD/T 838.1制定的。 第3款中“协调一致”的原则,是为了达到构成经济实用系统 的目的。 3.1.9系统的模拟电视图像质量是借用广播电视系统的五级损 伤制来评定的,但与广播电视要求的图像质量不能等同,因为根据 使用要求,闭路监视电视系统技术指标一般并不需要达到广播电 视标准。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中,若客项指标达到表3.1.9和本 条第3款~第5款的规定,则模拟电视的图像质量为4分,若高于 表3.1.9和本条第3款、第4款规定的指标,模拟电视的图像质量 为4分以上。 根据闭路监视电视系统的规模和要求,模拟电视系统其他的 视频指标,如加DGDPAKA等可不予考虑

3.1.9系统的模拟电视图像质量是借用广播电视系统的

3.1.10本条对系统的数字电视图像质量和技术指标作出了

对系统选用方案的必要性、合理性,先进性作出明确判断。首先是 根据系统规模和应用需求,确定是否需要分层或分区设置监控分 中心

3.1.12.专用网络是指专门为闭路监视电视系统所构成的 立的网络,实际工程中,采用专用网络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 质量,以及更好的安全性。但系统需要预留接口便于和其 互联。

1.13在数字系统特别是较大规模的数学系统中,网络管理 统的运行维护尤为重要。网络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管理(设备 状态等)、故障管理(故障报警与处理)、系统管理(性能管理与 用户管理等功能。

3.1.14随着技术的发展,监视电视系统正从模拟系统向娄

网络化和高清晰度方向发展,监视电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也得到 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受报警精度影响和监视者生理上的弱点 以及监视设备的局限性,还存在着误报、漏报较高,报警响应时间 长和录像数据分析困难等间题。在安全要求比较高的场合下,可 采用智能视频系统,通过数学图像处理,自动分析和抽取视频源中 的关键信息,对视频画面中的内容进行深人理解和识别,以最快和 最佳的方式发出警报和提供有用信息,有效协助相关人员处理危 机,并最大限度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达到有效的监视和安全防范 的目的。 采用高清晰度系统所获得的图像清晰度高,能获取更关键性 的细节,提高智能视频分析的精度,是实现智能监视电视的重要 基础,

3.2.1前端部分主要包括需要接入到各级监控中心的图像采集,

2.1前端部分主要包括需要接入到各级监控中心的图像采集 音采集、报警及控制等设备,有时也包括区域性网络的输出端 单位、社区设置的监控报警系统向各级监控中心传递信息的

3.2.2监视目标的照度要求与摄像机的灵敏度

路监视电视系统是由被监视时刻和被监视场所的自然光照 般画面的典型照度见表1。

表!一般画面的典型照度

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固体摄像机具有寿命长、不受磁场 抗振动,图像延时小,灵敏度高和有极好的图像再现性等优点

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摄像机具有电源消耗量低、与周边 电路的整合性高等优点,在相同分辨率下,其价格比CCD便宜,但 目前的图像质量相比CCD要低一些

3. 2. 5 防护罩可根据需要设

是通过加防护罩的办法达到防高温,防低温、防雨、防尘的。在 低温差大,需要防雨、防尘的露天环境中工作时,防护罩应能退 日光直射,刮去玻璃窗上的水珠,防正玻璃窗结露,低温环境 寸摄像机进行加热等。

户功能,包括防水型、防爆型、防弹型摄像机等,以方便安装 更用。 一体化球形摄像机是指将摄像机、镜头等设备组合内置衣 乡防护罩内的摄像设备,是传统的摄像机,变焦镜头、快速云台 空解码器等设备的组合,在性能价格比上占有较大的优势,且 美观、安装隐秘、使用方便,功能齐全。

.2.9网络摄像机除了具备普通的监视电视摄像机功能外,

视频采集设备的标准采集分辨率(

常用的标准化图像格式(CIF)是目前监控行业采用的基础分 辨率和主流分辨率,它的优点是存储量较低,能在普通宽带网络中 传输,价格也相对低廉,它的图像质量较好,被无部分用卢所接受 随着技术的发展,704×576,1280×720、1920×1080以及百 万像素级的视频编码设备在高端场合中已得到应用。 根据应用的需要,可采用具备多码率、单顿、以太网供电

常用的标准化图像格式(CIF)是自前蓝控行业采用的基础分 辨率和主流分辨率,它的优点是存储量较低,能在普通宽带网络中 传输,价格也相对低廉,它的图像质量较好,被无部分用卢所接受 随着技术的发展,704×576,1280×720、1920×1080以及百 万像素级的视频编码设备在高端场合中已得到应用。 根据应用的需要,可采用具备多码率、单顿、以太网供电

3.2.14摄像机可装设附加的外部传感器,一日发生报警,系统和 安全报警装置联动,立即启动设定的工作状态。 3.2.15智能视频系统改变了完全由工作人员对监视画面进行监 视和分析的模式,是通过嵌入在摄像机或智能前端设备中的智能 分析模块,以及在监控中心增加智能分析模块或设备,对所监视的 自标进行不间断地分析,统计,采用智能算法与用户定义的安全模 型进行对比,一旦发现有安全威胁,立刻向监控室发出预警或 报警。

3.3.1由于视频信号在同轴电缆内传输受到的衰减与传输距离、 电缆的直径和信号的频率有关,信号频率越高,衰减越大。因此, 司轴电缆只适合于近距离传输图像信号,当传输距离达到2001m 左右时,图像质量将会明显下降,特别是色彩变得暗淡,有失真感 为了延长传输距离,要使用视频放天器。放大器对视频信号有一 定的放大,还能对不同频率成分进行不同大小的补偿,以使视频信 号失真尽量小。但放大器不能级联太多,一般在一个点到点系统 中放天器最多只能级联2个到3个,否则无法保证视频传输质量, 且调整起来很困难。因此,在系统中使用同轴电缆传视频信号时, 为了保证有较好的图像质量,一般将传输距离范围限制在500m 左右。 第1款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B50115一2009第4.0.3条制定的,用不平坦度来衡量如何加均 衡器和放大器是科学的。 第2款采用多路副载波复用的射频传输方式,宜与有线电视 一起传输,来用此方法比较经济实用。 监视电视系统正沿着数学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所 以第3款规定数学信号可选择在IP网络中进行传输。IP网所需

要的核心技术,包括IP网络交换,IP视频处理、IP存储等,与IP 监视网所需要的核心技术是一致的。P系统在性价比、图像综合 利用及管理方面都具备优势。由于四对对绞电缆对以太网信号也 存在着较大的衰减,因此传输距离只能限制在100m的电气长度 以内。 同轴电缆和四对对绞电缆由于线材本身的特性,使得传输距 离受到限制。此外,在较恶劣的电磁环境下容易受到干扰,若安装 地点位于多雷区,两端设备还会因雷击遭到破坏。因此,第4款采 用光缆传输具有同轴电缆无法比拟的优点而成为远距离视频和压 缩编码视频传输的首选。目前一般的可传输距离为15km~ 20km,甚至可达 100km。

3.3.7为了系统安全和减少干扰,传输线路要尽量避免与

地具体情况,与有关部门(供电、电信,市政等)协调,因地制宜 而定。

架空电缆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现行国家

3.3.9架空电缆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现行国家

地下电缆管线与其他地下管线或建筑物的最小净距应符合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I42一81第57条表2的规定。 建筑物内同轴电缆或管线与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应符合《工 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42一81第75条表5的规定。其他如 管材的选用,管线敷设高度或理深等,应符合《工业企业通信设计 规范》GBI42一81“音频线路网”有关条款的规定。 3.3.10不同的编码算法在同样的图像质量下,所需的单路视频 编码率是不一样的。单路视频编码率的最低要求是根据本规范第 3.1.2条视频编解码规定和本规范第3.1.10条第1款中的图像 质量达到4分要求,经过实际测试和天量工程应用总结后综合所 得出的。实际中可根据监视区域重点部位和非重点部位来决定视 频编码率。 第4款指的是所需要的最小视频编码率,一般非重点部位可 按352×288分辨率来估算,重点部位可按704×576分辨率来 估算。 3 3. 11 监控(分)中心内部及监控(分)中心之间互联的 IP有线

3.3.11监控(分)中心内部及监控(分)中心之间互联的IP有线 网络的监视图像延迟时间指标是根据IP有线网络数字信号的传 输指标要求,参考现行行业标准《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 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A/T669.1面定的。 3.3.12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是指当信息(可包括媒体信息,控 制信息及报警信息等)经由IP有线网络传输时,包括发送端信息 采集编码、网络传输、信息接收端解码、示等过程所需要的时 间。数字监视图像延迟时间指标是参考通信行业标准《IP网络技 术要求一一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YD/T 1171 中所规定的 1 级

3.11监控(分)中心内部及监控(分)中心之间互联的IP有 络的监视图像延迟时间指标是根据P有线网络数字信号的 指标要求,参考现行行业标准《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A/T669.1而定的

制信息及报警信息等)经由IP有线网络传输时,包括发送端信息 采集编码、网络传输、信息接收端解码、显示等过程所需要的时 间。数字监视图像延迟时间指标是参考通信行业标准《IP网络技 术要求一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YD/T1171中所规定的1级 (交互式)或1级以上服务质量等级而定的。

3.3.13无线传输的技术众多,覆盖范围与应用环境也不尽相同, 信息的传输时间和其他技术要求可参考本规范第3.3.11条和第 3.3.12条中的规定,具体可根据应用需求来决定

β.13无线传输的技术众多,覆盖范围与应用环境也不尽相同

第2款门的高度和宽度的规定主要是考虑能运进机架与控 制台。 第3款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一2004第3.13.4条所制定的。 第4款中监控中心的照度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 计标准》GB50034一2004第5.2.2条作出的规定。 第5款中监控室内的电缆与控制线宜放置在线槽单,包括桥 架、电缆走道、墙下槽板内,活动地板下等,主要是考虑敷设和维护 检修方便。

3.4.2本条对监控中心的基本功能

第2款支持记录的集中管理可保证任何人不得随意册删除录 像,保证信息资料的绝对安全。 第3款使用电子地图可了解监视区域的全貌,使得操作更加 直观,方便。 第5款的规定是指系统应实现对云台或一一体化球形摄像机等 前端设备的无级变速,以及其他常规云台的控制,以达到可实时跟 踪监视可疑自标的自的。 3.4.4记录存储可以是整个系统在一个监控中心集中存储,也可 以是在多个监控分中心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存储可采用多套小容 量的存储设备分布部署,视频流就近上传,对骨干网带宽要求不 大,对机房环境要求相对较低。集中式存储适合于大,中型监视系

3.4.4记录存储可以是整个系统在一个监控中心集中存储

以是在多个监控分中心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存储可采用多季 量的存储设备分布部署,视频流就近上传,对骨干网带宽享 大,对机房环境要求相对较低。集中式存储适合于大、中型! 统的部署,便于管理,集中式存储与一个城市的行政划分、区 小和可用的网络状况有关。对存储可靠性要求高的,可以买

布式存储和集中存储相结合的方式,当采用分布式存储时,集中存 储仅需针对重点蓝控点进行备份存储即可,这样可以降低存储的 投资成本。 为保证视频采集或回放过程中不发生丢现象,第2款规定 记录存储系统应有足够的带宽,存储读写的总带宽一(采集十回放 路数)又视频图像编码率/8,为满足长时间天容量视频图像存储的 需求,应有可扩展性并留有一定余。 3.4.5DVR存储是较常见的一种存储模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 价格便宜,使用方便,通过遥控器和键盘就可以操作。从成本上考 感,根据需要,可以采用不同的RAID技术机制来有效保护数据。 由于网络附属存储NAS),存储域网络(SAN)、以太网存储 域网络(IPSAN)等存储技术具有余安全、可靠等优点,建议优 先采用。需长期保存的监视图像,还可配制专用存储设备(如磁盘 阵列、光盘塔等)进行备份。 “第5款规定备份存储主要是对关键数据库数据,重要图像信 息进行双重保护。 3.4.6本条作为强制性条文主要是考虑安防系统的核心需求。 存储容量的估算可根据不同等级监视部位的监视图像分辨率,移 动侦测录像,设防和非设防时间等综合因素来决定。存储图像的 数据分辩率指的是最低要达到的分辨率。如果达不到这个最低分 辨率,视频监控的场景范围,监控场景中目标的辨识会带来许多问 题,严重情况下将会影响到对场景的正确分析判断。视频安防系 统的一个核心需求是能事后一段时间内(至少一周内查找到原始 录像,如果存储时间过短,不利于事故现场回放与追踪调查,一般

布式存储和集中存储相结合的方式,当采用分布式存储时,集中存 储仅需针对重点蓝控点进行备份存储即可,这样可以降低存储的 投资成本。 为保证视频采集或回放过程中不发生丢现象,第2款规定 记录存储系统应有足够的带觉,存储读写的总带宽一(采集十回放 路数)又视频图像编码率/8,为满足长时间天容量视频图像存储的 需求,应有可扩展性并留有一定穴余

3.4.5DVR存储是较常见的一种存储模式,这种方式的

存储容量的活算可根据不同等级监视部位的监视图像分辨率,移 动侦测录像,设防和非设防时间等综合因素来决定。存储图像的 数据分辩率指的是最低要达到的分辨率。如果达不到这个最低分 辨率,视频监控的场景范围,监控场景中目标的辨识会带来许多问 题,严重情况下将会影响到对场景的正确分析判断。视频安防系 统的一个核心需求是能事后一段时间内(至少一周内)查找到原始 录像,如果存储时间过短,不利于事故现场回放与追踪调查,一般 选择不得低于7×24h。不同行业可以依据各自要求和实际情况 采用更高的图像分辨率,配置更长的监控图像存储时间。经过复 核后的报警图像应按相应的报警处置规范做长期保存。

3.4.7服务器是监控中心内部网络上运行特定服务程序

警管理平台支持的服务程序包括数据库,视频分发、视频存储、认 证注册、设备代理等,比较重要。有条件时宜采取双机备份。 3.4.8本条是参照通信设备的机架,控制台的有关规范和实际情 况而制定的。 3.4.9,显示设备可以是普通的电视机,专业监视器,也可以是显 示器或其他设备,如投影机、组合大屏幕等。蓝视器屏幕大小应根 据监视的人数、画面、分辨程度及监视人与屏幕之间的距离确定。 23cm~51cm显像管蓝视器的最佳观看距离范围如表3所示

表3显像管监视器最佳观看距离范围

平板监视器的最佳观看距离如表4所示。

表4平板监视器的最佳观看距离范围

3.4.10本条作为强制性条文主要是考虑安防系统的核心需求。 系统的核心需求是能清晰显示出原始的图像。为了达到这个目 标,系统要完成视频信号的采集、编码、传输、解码和显示等五个环 节。如显示设备的分辨率低于采集分辨率,即使在采集、编码、传 输和解码等环节做得很好,在显示设备上显示的图像质量也会达 不到应有的效果,会影响到分析判断的正确度。 3.4.11第1款电视墙分成上、下箱体,上箱体安装显示器,下箱 体安装相关设备;第3款在窗外加装遮阳伞的目的是保护设备不 受日晒和雨淋。

3.5供电、接地与安全防护

3.5.1本条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 性能规范》GB/T15408和《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制定。 在计算机开机时,计算机性能充许的最低电源变动范围要求(C 级制定的。当电源环境不好,如电源有中断现象、电压波动范围 较大时,可配置不间断电源(UPS)系统。 3.5.2不间断电源(UPS)所配置的容量主要是为了保证监控中 心的数据保存时间和设备正常关机时间。 3.5.4第1款中一点接地方式是为了避免由于接地电位差而混 入交流杂波等干扰。 自前由于高层建筑日益增多,采用专门接地装置受位置限制 较困难,实际中往往将高层建筑基础的钢筋网作为综合接地网,整 个建筑的电气接地、防雷接地及各种系统设备接地都接在钢筋网 接地体上。钢筋接地网的接地电阻都很小,往往小于0.52。 3.5.53.5.13在系统设计中应全面考虑系统的防雷设施和安 全防护,包括电源防雷,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防雷以及户外设施的 防雷等。

心的数据保存时间和设备正常关机时间。

4.1.2第1款施工区域具备进场作业的条件,主要指建筑装饰装 修完毕、施工区域内能保证施工用电等。

4.1.2第1款施工区域具备进场作业的条件,主要指建筑装饰装

4.1.2第1款施工区域具备进场作业的条件,主要指建筑装饰装

4.3.1一般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线路敷设是和电力或通信线 路共杆、共管道,有关电缆的敷设可参照电力、通信线路敷设的有 关规范。 第2款电源线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是为了避免干扰。 第3款从设备下部进线,电缆可以先向下垂再向上进人设备, 可防止雨水沿着电缆流进设备内。 4.3.6第4款铅皮包在管口上,是为了防止电缆掉人管内或 脱落。 4.3.10T568B线对顺序是国内布线的主流方式,5类,6类布线 的国际标准也均采用T568B线对顺序的连接方式。

4.3.6第4款铅皮包在管口上,是为了防止电缆掉入

表5冰凌负荷区级别划分

验收是对工程的综合评价,也是乙方向甲方移交工程的主要 依据之一。具体验收分五部分进行: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系统功 能性能的检测,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图像质量的客观测试,图纸 资料的移交等。

5.2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

5.2.1由子摄像机安装位置限制和安装的数量一般较多,逐一检 查质量比较困难,根据实际情况定出抽查百分数为10%~15%。 电(光)缆敷设完毕,逐段的检查也比较困难,根据实际情况定出抽 查数为30%。

查数为30%。 5.2。2随工验收项自在进行竣工验收时,可不必再进行检验,如 果验收小组认为必要,可进行复检,对复检发现质量不合格的项 目,由验收小组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办法。 5. 2,3 系统工程明确约定是指甲方、乙方所签订的合同、协议等。

5.2.2随工验收项目在进行工验收时,可不必再进

5. 2. 3 系统工程明确约定是指甲方,乙方所签订的合同、协

5. 3 系统功能性能的检测

1验收时功能性能检测表可参照表5.3.1自行设定 2系统工程明确约定是指甲方、乙方所签订的合同、协议等

5.3.1验收时功能性能检测表可参照表5.3.1自行设定。

5.4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

5.4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

5.4.1、5.4.2模拟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T7401的五级损伤制评 定的。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评定厦门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若清晰度、灰度在客观测试中已测

5.5图像质量的客观测试

5.5.2图像清晰度,灰度和色彩为图像质量的客观测试的必测项 自,实际中由于一些摄像机安装位置的限制,使测试比较困难,可 采取抽查测试的办法。

5.5.3对系统的随机信噪比及各种信号干扰的测试,可参照现行

国家标准《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GB3659进行

国家标准《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GB3659进行。 随机信噪比项自的测试玉兰大道施工组织设计,由于受仪器的限制,工程验收中往往 不容易做到。为此,编制组做了随机杂波与主观评价关系的实验, 实验结果见表6。在验收时,随机信噪比指标以主观评价为主,对 主观评价得分有争议时,再进行客观测试。 若按五级损伤制评定,认为由于干扰图像质量达不到4分或 有争议时可进行客观测试,

表6随机杂波影响图像的程度表

5.5.4对视频编码和图像压缩领域中信号重建质量进行客观评 价的常用方法是测量峰值信噪比(PSNR)。从多次的实验中得出 峰值信噪比在32dB时,一般图像质量都可达到4分标准。 推荐测试方法中的视频监控测试序列是从ITU、MPEG, AVS标准的测试序列中优选出来的,峰值信噪比算法的测试软件 可依据本规范第2.0.8条的条文说明中峰值信噪比的定义研究开 发,本规范峰值信噪比算法采用了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开发的峰值信噪比测试软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