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131-2007_自动化仪表工程质量验收规范.pdf

GB50131-2007_自动化仪表工程质量验收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2653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131-2007_自动化仪表工程质量验收规范.pdf

五一般项目 6.1.3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物质排放、潮湿及有强磁场和强电场干扰的区 域,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防护或屏蔽措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1.4线路不应敷设在影响操作和妨碍设备、管道检修的位置,应避开运输、人行通道和吊装 孔。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1.5当线路环境温度超过65℃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当线路附近有火源场所时,应采取防火措 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为保证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橡皮和塑料绝缘电缆的有关产品标准中规定:当电缆长期工作温度超过65 ℃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6.1.6线路不应敷设在高温设备和管道上方,也不应设在具有腐蚀性液体的设备和管道的正 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1.7线路与设备及管道绝热层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200mm;与其他设备和管道之间的距 离应大于或等于150mm. 检验方法:用尺测量检查。 6.1.8线路从室外进入室内时应有防水和封堵措施;线路进入室外的盘、柜、箱时宜从底部进 入,并应有防水密封措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1.9线路的终端接线处及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应留有余度。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终端余度是为了便于施工和维修。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处留出的补偿余度,是为了避免线路受损伤 6.1.10电缆不应有中间接头,无法避免时应在接线箱或拉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 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的焊药。补偿导线应采用压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茶文说明: 线路的中间接头会影响线路工作的可靠性,因此一般不应有中间接头。但是有时线路太长或在中间分支,不可 避免要有中间接头。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将接头放在接线盒内,以便于维修。为了避免酸性等焊药腐蚀线路,因 而在焊接时应采用无腐蚀性焊药。 6.1.11同轴电缆和高频电缆的连接应采用专用接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1.12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和标号,并测量电缆电线的绝缘电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绝缘试验记录。 6.1.13在线路终端处,应加标志牌。地下理设的线路,应有明显标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1.14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

条文说明: 为保证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橡皮和塑料绝缘电缆的有关产品标准中规定:当电缆长期工作温度超过65 ℃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6.1.6线路不应敷设在高温设备和管道上方,也不应敷设在具有腐蚀性液体的设备和管道的正 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1.7线路与设备及管道绝热层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200mm;与其他设备和管道之间的距 离应大于或等于150mm. 检验方法:用尺测量检查。 6.1.8线路从室外进入室内时应有防水和封堵措施;线路进入室外的盘、柜、箱时宜从底部进 入,并应有防水密封措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1.9线路的终端接线处及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应留有余度。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终端余度是为了便于施工和维修。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处留出的补偿余度,是为了避免线路受损伤 6.1.10电缆不应有中间接头,无法避免时应在接线箱或拉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 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的焊药。补偿导线应采用压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茶文说明: 线路的中间接头会影响线路工作的可靠性,因此一般不应有中间接头。但是有时线路太长或在中间分支某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不可 避免要有中间接头。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将接头放在接线盒内,以便于维修。为了避免酸性等焊药腐蚀线路,因 而在焊接时应采用无腐蚀性焊药。 6.1.11同轴电缆和高频电缆的连接应采用专用接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1.12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和标号,并测量电缆电线的绝缘电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绝缘试验记录。 6.1.13在线路终端处,应加标志牌。地下理设的线路,应有明显标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1.14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测量检查。 6.2支架的制作与安装 I主控项目 6.2.1支架材质、规格、结构形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2.2安装支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允许焊接的金属结构上和混凝土构筑物的预埋件上,应采用焊接固定。 2.在混凝土上,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3.在不允许焊接支架的管道上,应采用U型螺栓或卡子固定。 4.在允许焊接支架的金属设备和管道上,可采用焊接固定。当设备、管道与支架不是同一种材 质或需要增加强度时,应预先焊接一块与设备、管道材质相同的加强板后,再在其上面焊接支架。 5.支架不应与高温或低温管道直接接触。 6.支架应固定牢固、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在同一直线段上的支架间距应均匀。 7.支架安装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结构上时,其安装坡度应与电缆沟或建筑结构的坡度相 同。支架安装在有弧度的设备或结构上时,其安装弧度与设备或结构的弧度相同。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2.3支架安装的间距、垂直度和水平度检验应符合表6.2.3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拉线用尺测量检查。

表6.2.3支架安装间距、垂直度和水平度检驱

安装电缆槽及保护管时,其支架之间的距离主要决定于电缆槽和保护管本身的强度。这方面的因素很多,如电 缆槽和保护管的规格,以及槽内电缆的多少等都要考虑。本条中规定的支架间距和允许偏差,可作为一般情况下的 检验要求。

安装电缆槽及保护管时,其支架之间的距离主要决定于电缆槽和保护管本身的强度。这方面的因素很多,如! 曹和保护管的规格,以及槽内电缆的多少等都要考虑。本条中规定的支架间距和充许偏差,可作为一般情况下的 公西

6.3.1电缆槽内、外平整,内部应光洁、无毛刺,尺寸应准确,配件应齐全。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3.2电缆槽的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连接处对合严密;电缆槽垂直段大于2m时,应 在垂直段上、下端槽内增设固定电缆用的支架,当垂直段大于4m时,还应在其中部增设支架;电 缆槽成排拐弯时弧度应一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3.3电缆槽采用螺栓连接时,宜用平滑的半圆头螺栓,螺母应在电缆槽外侧,固定应牢固。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中

6.3.2电缆槽的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连接处对合严密;电缆槽垂直段天于2m时,应 垂直段上、下端槽内增设固定电缆用的支架,当垂直段大于4m时,还应在其中部增设支架; 日 薄成排拐查时弧度应一致。

6.3.4电缆槽的开孔应采用机械方法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4.1保护管不应有变形及裂缝,其内部应清洁、无毛刺,管口应光滑、无锐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4.3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和明显的弯扁;弯曲后的角度不应小于9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4.4金属保护管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4.5埋设保护管连接处宜采用套管焊接,对口处应处于套管的中心;焊接应牢固、焊口应严 ,并做防腐处理;引出地面时,管口宜高出地面200mm;当从地下引入落地式仪表盘、柜、箱时 宜高出盘、柜、箱内地面50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4.6保护管在可能有粉尘、液体、蒸汽、腐蚀性或潮湿气体进入管内的位置敷设时,其两端 管口应密封。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4.7保护管与检测元件或就地仪表之间,应用金属挠性管连接,并应设有防水弯。与就地仪 表箱、接线箱、拉线盒等连接时应密封,并将管固定牢固。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第6.4.6、6.4.7条) 为了防止水或其他液体进入检测元件、仪表和仪表箱、接线箱、拉线盒的内部,与保护管连接时,应密封并有 防水措施。与检测元件及仪表连接时,为了维修和拆卸方便,规定用金属性管连接。 6.4.8当保护管有可能受到雨水或潮湿气体浸入时,应在其最低点采取排水措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5.1电缆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电缆敷设记录。 6.5.2电缆应排列整齐,固定时松紧适当;不应有绝缘层损坏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5.1电缆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电缆敷设记录。 6.5.2电缆应排列整齐,固定时松紧适当; 拾验方法,观察检查,

6.5.3电缆穿管敷设时,仪表信号线路、供电线路、安全联锁线路、补偿导线及本质安全型仪 表线路和其他特殊仪表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保护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是为了减少各种不同信号、不同电压等级线路的相互干扰。 6.5.4电缆与绝热的设备和管道绝热层表面的距离应大于200mm;与其他设备和管道表面之间 的距离应大于150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尺测量检查。 条文说明: 为了电缆的运行安全和便于维修,故制定本条,

6.5.5仪表电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平行敷设时其相互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 牛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5.6电缆终端应有适当余量,敷设后两端应做电缆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制作电缆头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密封电缆头保护电缆不被潮气等有害气体侵入而损坏芯线绝缘。 6.6仪表线路配线 条文说明: 为了保证接线质量和便于安装维修作出本节规定。 备用芯线应标注设计文件所编的线号,当设计文件未对备用芯线编号时,应在现场编号并记录在施工图上。 I主控项目

6.5.5仪表电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平行敷设时其相互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 牛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5.6电缆终端应有适当余量,敷设后两端应做电缆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制作电缆头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密封电缆头保护电缆不被潮气等有害气体侵入而损坏芯线绝缘。 6.6仪表线路配线 条文说明: 为了保证接线质量和便于安装维修作出本节规定。 备用芯线应标注设计文件所编的线号,当设计文件未对备用芯线编号时,应在现场编号并记录在施工图上。 I主控项目

6.6.1接线应正确、牢固,线端应有标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6.1接线应正确、牢固,线端应有标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6.2仪表盘、柜、箱内的线路不应有接头,其绝缘保护层不应有损伤。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6.3仪表盘、柜、箱内的线路宜敷设在汇线槽内,明线设时线束扎带应使用绝缘材料。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6.4多股线芯端头宜采用接线片压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6.5备用芯线应接在备用接线端子上,无指定备用端子的备用线应按本盘、柜、箱的最大长 留,并应按设计文件要求标注备用线号。 检验方法,观擦检查

7.1 一般规定 I 主控项目 7.1.1仪表管道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核对设计文件,检查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检验方法:施工时观察检查或检查施工记录。 7.1.3仪表管道的焊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一98的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着色检查。 Ⅱ一般项目 7.1.4高压钢管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5倍,其他金属管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 3.5倍,塑料管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4.5倍。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1.5金属管道弯制后不应有裂纹和凹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国家现行标准《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一2002要求仪表金属管道冷弯并一次弯成,以保证 弯管的质量。 7.1.6管道成排安装时,应排列整齐,间距应均匀一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1.7仪表管道支架的制作与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6.2节的规定,同时还应满足仪表管道坡 度的要求。支架的间距宜符合下列规定: 1.钢管 水平安装:1.00一1.50m 垂直安装:1.50一2.00m 2.铜管、铝管、塑料管及管缆 水平安装:0.50—0.70m 垂直安装:0.70一1.00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1.8不锈钢管道固定时,不应与碳钢直接接触。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是为了防止碳离子渗透到不锈钢材质性能发生变化。

7.2.1测量管道水平敷设时,应根据不同的物料及测量要求,有1:10一1:100的坡度,其倾 斜方向应保证能排除气体或冷凝液。当不能满足时,应在管道的集气处安装排气装置,在集液处安 装排液装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为了保证仪表的测量准确度,减少滞后,测量管道应尽可能短地敷设,并兼顾整齐。 7.2.2测量管道在穿墙或过楼板处,应加保护套管或保护罩。管道的接头不应在保护套管或保 护罩内。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2.3测量管道与高温设备、管道连接时,应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 检裕玉注机爱然杰

7.3.1气动信号管道安装无法避免中间接头时,应采用卡套式接头连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3.2气动信号管道终端应配装可拆卸的活动连接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3.2气动信号管道终端应配装可拆卸的活动连接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4.1气源管道采用镀锌钢管时,应用螺纹连接,拐弯处应采用弯头,连接处应密封;缠绕密 封带或涂抹密封胶时,不应使其进入管内;采用无缝钢管时,应焊接连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是为了保证仪表空气的清洁和气动仪表的正常工作而作的规定,弯头指制成品。 7.4.2气源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吹扫。 检验方法:吹扫时观察检查,排出的吹扫气应用涂白漆的木制靶板检验,1min内板上无铁锈 尘土、水分及其他杂物时,即为吹扫合格;或检查施工记录。 条文说明: 对气源系统的吹扫及检验是为了保证整个气源系统管道的清洁。

7.4.1气源管道采用镀锌钢管时,应用螺纹连接,拐弯处应采用弯头,连接处应密封;缠绕 带或涂抹密封胶时,不应使其进入管内;采用无缝钢管时,应焊接连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4.3控制室内的气源总管应有不小于1:500的坡度;积液处应有排污阀,排污管口应远离 仪表、电气设备和线路。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4.4气源管道应整齐美观,水平干管上的支管引出口应在干管的上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5.1油压管道不应平行敷设在高温设备和管道上方,与热表面绝热层的距离应于150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是为了避免引起火灾。 7.5.2自然流动回液管的坡度不应小于1:10 检验方法:测量检查。 7.5.3分支管与总管的连接角度,应顺介质流向成锐角。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5.4供液系统应进行清洗、检查和试验。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7.5.5供液系统的压力试验,应符合本规范第7.7.1条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是为了避免引起火灾。 7.5.2自然流动回液管的坡度不应小于1:10 检验方法:测量检查。 7.5.3分支管与总管的连接角度,应顺介质流向成锐角。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5.4供液系统应进行清洗、检查和试验。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7.5.5供液系统的压力试验,应符合本规范第7.7.1条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

7.5.6贮液箱的安装位置应低于回液集管,回液集管与贮 . 3—0. 5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保证高差是为了使液体顺利流回贮液箱 7.5.7集气处应有放空阀,放空管上端应向下弯曲18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6.1仪表管道与仪表连接时应无渗漏,不应使仪表承受机械应力。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是为了保证仪表管道的连接质量,避免渗漏和损坏仪表。 7.6.2仪表管道引入安装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有毒及有腐蚀性物质环境的盘、柜、箱时,其 孔处应密封。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Ⅱ一般项目 7.6.3仪表管道应成排敷设,并且整齐、牢固。

1.在试验前应进行检查,不得有漏焊、堵塞和错接的现象。 2.压力试验应以液体为试验介质。仪表气源管道和气动信号管道以及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 0.6MPa的仪表管道,可采用气体为试验介质。 3.液压试验压力应为1.5倍的设计压力,当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0mim,再将试验压力降至 设计压力,停压10mim,以压力不降、无渗漏为合格。 4.气体试验压力应为1.15倍的设计压力,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 10mim,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停压5mim,以发泡剂检验不泄漏为合格。

1.在试验前应进行检查,不得有漏焊、堵塞和错接的现象。 2.压力试验应以液体为试验介质。仪表气源管道和气动信号管道以及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 0.6MPa的仪表管道,可采用气体为试验介质。 3.液压试验压力应为1.5倍的设计压力,当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0mim,再将试验压力降至 设计压力,停压10mim,以压力不降、无渗漏为合格。 4.气体试验压力应为1.15倍的设计压力,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 10mim,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停压5mim,以发泡剂检验不泄漏为合格。

5.当工艺系统规定进行真空度或泄漏性试验时,其内的仪表管道系统应随同工艺系统一起试 验。 6.液压试验介质应使用洁净水,当对奥氏体不锈钢管进行试验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25mg/L。试验后应将液体排净。在环境温度5℃以下进行试验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7.气压试验介质应使用空气或氮气。 8.压力试验用的压力表应经检定合格,其准确度不得低于1.5级,刻度满度值应为试验压力的 1.5一2.0倍。 检验方法:试压同时检验,或检查试压记录, 条文说明: 对仪表管道压力试验的规定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一97,并结合 仪表管道的特点制定的

条文说明:由于脱脂工序的特殊性,对施工过程的检验要求与施工同时进行。

8.1.1脱脂剂的选择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8.1.1脱脂剂的选择应符合设计文件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条文说明: 选用脱脂溶剂应考虑的因素有:脱脂要求的严格程度和脱脂刘的去油能力,不腐蚀脱脂件,脱脂件的副产物容 易从脱脂件上清除,脱脂溶剂的毒性、可燃性、挥发性及成本等。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93一2002中第8.1.3条第1款的脱脂溶剂四氯化碳在本规范中已删除,因为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发布了禁止 将四氯化碳作为清洗剂的公告,不得再使用。 8.1.2用二氯乙烷和三氯乙烯脱脂时,脱脂件应干燥、无水分。 检验方法:脱脂同时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在有水的情况下,二氯乙烷和三氯乙烯能分解出盐酸,有腐蚀作用。 8.1.3接触脱脂件的工具、量具及仪器必须经脱脂合格后方可使用。 拾龄方法,脱脂同时观拾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脱脂记录。 8.2脱脂方法 主控项目 8.2.1有明显锈蚀的管道部位,应先除锈再脱脂。 检验方法:脱脂同时观察检查。 8.2.2采用擦洗法脱脂时,脱脂后严禁纤维附着在脱脂件上。 检验方法:脱脂同时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第8.2.1、8.2.2条) 这两条规定是为了保证脱脂质量和脱脂件的清洁,

8.3.1仪表、管子、控制阀和管道组成件脱脂后应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 1.用清洁干燥的白滤纸擦洗脱脂件表面,纸上应无油迹。 2.用紫外线灯照射脱脂表面,应无紫蓝荧光。 3.用蒸汽吹洗脱脂件,将颗粒度小于1mm的数粒纯樟脑放入蒸汽冷凝液内,樟脑在冷凝液表面 不停旋转。 4.用浓硝酸脱脂时,分析其酸中所含有机物的总量,不应超过0.03%。 检验方法:检查脱脂记录。 条文说明: 对脱脂件脱脂后的检查是施工人员的自检,可根据脱脂对象构造特点、操作难易程度选用本条文列举的检查方 法之一,并做好记录。工程验收的检验是检查脱脂记录。

9.1.1安装在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仪表、仪表线路、电气设备及材料,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规 定。防爆设备必须有铭牌和防爆标志,并在铭牌上标明国家授权的机构所发给的防爆合格证编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对标志和合格证。 条文说明: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本条强调了对用在防爆工程上的仪表、电气设备和材料的进货质量检验要求,

9.1.1安装在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仪表、仪表线路、电气设备及材料,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走 防爆设备必须有铭牌和防爆标志,并在铭牌上标明国家授权的机构所发给的防爆合格证编号。 检验方注观检查一核对标士和合格证

9.1.2防爆仪表和电气设备引入电缆时,应采用防爆密封圈挤紧或用密封填料进行封固,外壳 上多余的孔应做防爆密封,弹性密封圈的一个孔应密封一根电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暴炸危险环境的气体可顺着未密封的电缆芯线周围的空隙进入仪表箱、接线箱及仪表、电气设备的内部,从而 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故制定本条。 9.1.3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不应共用一根电缆或穿同一根保护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1.4本质安全电路与非本质安全电路在同一电缆槽或同一电缆沟道内敷设时,应用接地的金 属隔板或具有足够耐压强度的绝缘板隔离,或分开排列敷设,其间距应大于50mm,并分别固定牢固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1.5仪表盘、柜、箱内的本质安全电路与关联电路或其他电路的接线端子之间的间距不应小 于50mm;当间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高于端子的绝缘板隔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第9.1.3一9.1.5条) 在操作或运行的过程中,本质安全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系统的导电部分互相接触,会造成能量混触,为了避免这 种现象的发生,作了这几条规定。 9.1.6当电缆槽或电缆沟道通过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区域的分隔间壁时,在分隔间壁处必须做 充填密封。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1.7安装在爆炸危险区域的电缆,电线保护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护管之间及保护管与接线箱、拉线盒之间应采用螺纹连接,螺纹有效啮合部分不应少于5 扣,螺纹处应涂导电性防锈脂,并用锁紧螺母锁紧,连接处应保证良好的电气连续性 2.保护管穿过不同等级爆炸危险区域的分隔间壁时,分界处必须用防爆阻火器件和密封组件隔 离,并做好充填密封。 3.保护管与仪表、检测元件、电气设备、接线盒、拉线盒连接或进入仪表盘、柜、箱时,应安 装防爆密封管件并做好充填密封。密封管件与仪表箱、接线盒、拉线盒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0.45m。 密封管件与仪表、检测元件、电气设备之间可用挠性管连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1.2防爆仪表和电气设备引入电缆时,应采用防爆密封圈挤紧或用密封填料进行封固,外旁 多余的孔应做防爆密封,弹性密封圈的一个孔应密封一根电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上多余的孔应做防爆密封,弹性密封圈的一个孔应密封一根电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暴炸危险环境的气体可顺着未密封的电缆芯线周围的空隙进入仪表箱、接线箱及仪表、电气设备的内部,从而 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故制定本条。 9.1.3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不应共用一根电缆或穿同一根保护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1.4本质安全电路与非本质安全电路在同一电缆槽或同一电缆沟道内敷设时,应用接地的金 属隔板或具有足够耐压强度的绝缘板隔离,或分开排列敷设,其间距应大于50mm,并分别固定牢固。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1.5仪表盘、柜、箱内的本质安全电路与关联电路或其他电路的接线端子之间的间距不应小 于50mm;当间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高于端子的绝缘板隔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第9.1.3一9.1.5条) 在操作或运行的过程中,本质安全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系统的导电部分互相接触,会造成能量混触,为了避免这 种现象的发生,作了这几条规定。 9.1.6当电缆槽或电缆沟道通过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区域的分隔间壁时,在分隔间壁处必须做 充填密封。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1.7安装在爆炸危险区域的电缆,电线保护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护管之间及保护管与接线箱、拉线盒之间应采用螺纹连接,螺纹有效啮合部分不应少于5 扣,螺纹处应涂导电性防锈脂,并用锁紧螺母锁紧,连接处应保证良好的电气连续性。 2.保护管穿过不同等级爆炸危险区域的分隔间壁时,分界处必须用防爆阻火器件和密封组件隔 离,并做好充填密封。 3.保护管与仪表、检测元件、电气设备、接线盒、拉线盒连接或进入仪表盘、柜、箱时,应安 装防爆密封管件并做好充填密封。密封管件与仪表箱、接线盒、拉线盒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0.45m。 密封管件与仪表、检测元件、电气设备之间可用挠性管连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关于隔离密封的规定,目的是使爆炸性混合物或火焰隔离断开,以防止其扩散到其他部分和其他区域。本条要 求源自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一2002中的第9.1.8条。根据电气专业相关标准 的规定,在本规范中将采用圆柱管螺纹连接修改为采用螺纹连接。 9.1.8对爆炸危险区域的线路进行接线时,必须在设计文件规定采用的防爆接线箱内接线。接 线必须牢固可靠,接触良好,并应加防松和防拔装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关于隔离密封的规定,目的是使爆炸性混合物或火焰隔离断开,以防止其扩散到其他部分和其他区域。本条要 求源自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一2002中的第9.1.8条。根据电气专业相关标准 的规定,在本规范中将采用圆柱管螺纹连接修改为采用螺纹连接。 9.1.8对爆炸危险区域的线路进行接线时,必须在设计文件规定采用的防爆接线箱内接线。接 线必须牢固可靠,接触良好,并应加防松和防拔装置。 检验方法:观察检香。

9.2.1用电仪表的外壳,仪表盘、柜、箱、盒和电缆槽、保护管、支架、底座等正常不带电的 金属部分,由于绝缘破坏而有可能带危险电压者,均应做保护接地。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2.2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条文说明: 保护接地的接地极和接地网一般都由电气专业设计和施工,并提供接地电阻测试值。 9.2.3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工作接地系统连接方式和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9.2.4信号回路的接地点应在显示仪表侧。当采用接地型热电偶和检测元件已接地的仪表时, 显示仪表侧不应再接地。 检松法明密松本

9.2.1用电仪表的外壳,仪表盘、柜、箱、盆和电缆槽、保护管、支架、底座等正常不带 金属部分,由于绝缘破坏而有可能带危险电压者,均应做保护接地。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2.2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条文说明: 保护接地的接地极和接地网一般都由电气专业设计和施工,并提供接地电阻测试值。 9.2.3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工作接地系统连接方式和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9.2.4信号回路的接地点应在显示仪表侧。当采用接地型热电偶和检测元件已接地的仪表 显示仪表侧不应再接地。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2.5仪表盘、柜、箱内各回路的各类接地,应分别由各自的接地支线引至接地汇流排或接地 瑞子板,由接地汇流排或接地端子板引出接地干线,再与接地总于线和接地极相连。各接地支线 汇流排或端子板之间在非连接处彼此绝缘。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2.6接地系统的连线应使用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采用镀锌螺栓紧固,仪表盘、柜、箱内的 接地汇流排应使用铜材,并有绝缘支架固定。接地总干线与接地体之间应采用焊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2.7接地线的颜色应为黄/绿色,并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0.1.1膜片式隔离器的安装位置应紧靠检测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0.1.2隔离容器应垂直安装。成对安装的隔离容器标高应一致。 检验方法:测量检查。 条文说明: 成对安装的隔离器标高不一致会造成测量误差。 10.1.3隔离液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与被测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 2.与被测物质不相互混合或溶解。 3.与被测物质的密度相差尽可能大,分层明显。 4.在工作环境温度变化时,挥发和蒸发小,不黏稠,不凝结。 5.对仪表和测量管道无腐蚀。 检验方法:核对产品技术文件,必要时做分析检查。 条文说明: 因为隔离液直接与被测物料相接触,必须根据被测物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来选用合适的隔离液。 10.1.4采用吹洗法隔离时,吹洗介质的入口应接近检测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0.1.1膜片式隔离器的安装位置应紧靠检测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0.1.2隔离容器应垂直安装。成对安装的隔离容器标高应一致。 检验方法:测量检查。 条文说明: 成对安装的隔离器标高不一致会造成测量误差。 10.1.3隔离液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与被测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 2.与被测物质不相互混合或溶解。 3.与被测物质的密度相差尽可能大,分层明显。 4.在工作环境温度变化时,挥发和蒸发小,不黏稠,不凝结。 5.对仪表和测量管道无腐蚀。 检验方法:核对产品技术文件,必要时做分析检查。 条文说明: 因为隔离液直接与被测物料相接触,必须根据被测物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来选用合适的隔离液。 10.1.4采用吹洗法隔离时,吹洗介质的入口应接近检测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0.2.1仪表管道涂漆前,应清除表面的铁锈、焊渣、毛刺和污物。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0.2.1仪表管道涂漆前,应清除表面的铁锈、焊渣、毛刺和污物。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0.2.2仪表管道焊接部位的涂漆应在系统试压后进行。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条文说明: 焊接部位是主要泄漏部位之一,所以规定焊接部位在压力试验前不应涂漆,以便于发现焊接部位的泄

10.2.2仪表管道焊接部位的涂漆应在系统试压后进行。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条文说明: 焊接部位是主要泄漏部位之一,所以规定焊接部位在压力试验前不应涂漆,以便于发现焊接部位的泄漏。

10.2.3当碳钢仪表管道、设备底座、支架、电缆槽、保护管等外壁无防腐层时,应涂防锈漆 和面漆防腐。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0.2.4绝热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伴管的集液处应有排液装置。 2.伴管的连接宜焊接,固定不应过紧,应能自由伸缩。 3.伴管应单独供气,伴热系统之间不应串联连接,接汽点应在蒸汽的顶部。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单独供汽、供水是为了保证热源供应可靠。 10.3.2电伴热电热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热线在敷设前,应进行外观和绝缘检查。 2.电热线应均匀敷设,固定牢固。 3.敷设电热线时不应损坏绝缘层。 4.仪表箱内的电热管、板应安装在仪表箱的底部或后壁上。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绝缘记录。 10.3.3热水伴热管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水伴管应单独供水,伴热系统之间不应串联连接。 2.伴管的集气处应有排气装置。 3.伴管的连接宜焊接,固定不应过紧,应能自由伸缩;接水点应在热水管的底部。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单独供汽、供水是为了保证热源供应可靠。

1.伴管的集液处应有排液装置。 2.伴管的连接宜焊接,固定不应过紧,应能自由伸缩。 3.伴管应单独供气,伴热系统之间不应串联连接,接汽点应在蒸汽的顶部。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单独供汽、供水是为了保证热源供应可靠。 10.3.2电伴热电热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热线在敷设前,应进行外观和绝缘检查。 2.电热线应均匀敷设,固定牢固。 3.敷设电热线时不应损坏绝缘层。 4.仪表箱内的电热管、板应安装在仪表箱的底部或后壁上。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绝缘记录。 10.3.3热水伴热管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水伴管应单独供水,伴热系统之间不应串联连接。 2.伴管的集气处应有排气装置。 3.伴管的连接宜焊接,固定不应过紧,应能自由伸缩;接水点应在热水管的底部。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单独供汽、供水是为了保证热源供应可靠

10.3.4重伴热的伴管与测量管道应紧密接触,轻伴热的伴管与测量管道间应留有间距。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重伴热还是轻伴热是由设计文件规定的。将轻伴热误作为重伴热,会使有些沸点较低的物料由于测量管道过热 而蒸发成气体,造成测量误差

热还是轻伴热是由设计文件规定的。将轻伴热误作为重伴热,会使有些沸点较低的物料由于测量管道过热 纯选?

11.1.1仪表在安装和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校准和试验,确认符合设计支件要求及产品技术 文件所规定的技术性能。 检验方法:检查仪表检定、校准和试验记录。 条文说明: 对仪表在安装和使用前进行检查、检定、校准和试验,目的在于发现仪表产品质量问题和运输、贮存中产生的 损坏和缺陷。根据工程项目情况,一般在仪表安装前进行此工作,有的可在安装后、使用前或回路试验前进行此工 作。 11.1.2仪表工程在系统投用前应进行回路试验。 检验方法:检查回路试验记录。 条文说明: 回路试验是对仪表性能、仪表管线连接正确性的全面试验,其目的在于对仪表和控制系统的设计质量、设备材 料质量和安装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仪表工程质量符合运行使用要求。 11.1.3规定禁油和脱脂的仪表应按要求进行校准和试验。 检验方法:检查仪表检定、校准和试验记录, 五一般项目 11.1.4仪表校准和回路试验用的标准仪器仪表应具备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明。其准确度宜 比被校准仪表的准确度高2个等级。 检验方法:检查标准仪器仪表的计量检定证书。 条文说明: 标准仪器仪表的准确度宜比被检仪表准确度高2个等级。由于现在工程选用的一些仪表准确度较高,在现场选 择标准仪器仪表时,至少应保证其准确度比被检仪表准确度高1个等级。 11.1.5单台仪表校准点,应在仪表全量程范围内均匀选取5点,回路试验时,仪表校准点不 应少于3点。

11.1.1仪表在安装和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校准和试验,确认符合设计支件要求及产品技术 文件所规定的技术性能。 检验方法:检查仪表检定、校准和试验记录。 条文说明: 对仪表在安装和使用前进行检查、检定、校准和试验,目的在于发现仪表产品质量问题和运输、贮存中产生的 损坏和缺陷。根据工程项目情况,一般在仪表安装前进行此工作,有的可在安装后、使用前或回路试验前进行此工 作。 11.1.2仪表工程在系统投用前应进行回路试验。 检验方法:检查回路试验记录。 条文说明: 回路试验是对仪表性能、仪表管线连接正确性的全面试验,其目的在于对仪表和控制系统的设计质量、设备材 料质量和安装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仪表工程质量符合运行使用要求。 11.1.3规定禁油和脱脂的仪表应按要求进行校准和试验。 检验方法:检查仪表检定、校准和试验记录。 五一般项目 11.1.4仪表校准和回路试验用的标准仪器仪表应具备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明。其准确度宜 比被校准仪表的准确度高2个等级。 检验方法:检查标准仪器仪表的计量检定证书。 条文说明: 标准仪器仪表的准确度宜比被检仪表准确度高2个等级。由于现在工程选用的一些仪表准确度较高,在现场选 择标准仪器仪表时,至少应保证其准确度比被检仪表准确度高1个等级。 11.1.5单台仪表校准点,应在仪表全量程范围内均匀选取5点,回路试验时,仪表校准点不 应少于3点。

检验方法:检查仪表检定、校准和试验记录。 11.1.6不具备现场校准条件的仪表,应对出厂检定合格证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检验方法:检查仪表出厂合格证和计量检定证书。 11.2单台仪表的校准和试验 条文说明: 本节对典型仪表的单台检定、校准和试验要求作了一般性的规定。单台仪表的性能、质量取决于制造质量。根 据多年来工程项目的通常做法和实际条件,对现场不具备校准和试验条件的项目,可对制造厂出具的产品合格证、 试验报告和检定证明进行验证,需要时还可再送计量机构检定。检定、校准和试验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计量法规,以 及有关的检定、校准、试验规程。特殊仪表的校准、试验可参照类似仪表的相应规程,按制造厂技术文件说明,编 制试验方案后实施。 主控项目 11.2.1显示仪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指针式显示仪表指针在全标度范围内移动应平稳、灵活,校准结果应符合仪表准确度的规定。 2.数字式显示仪表的示值应清晰、稳定,校准结果应符合仪表准确度的规定。 3.指针式记录仪表的记录机构的划线或打点应清晰,打印纸移动正常;记录纸上打印的号码或 颜色应与切换开关及接线端子上标示的编号一致。 4.带报警装置的仪表,其报警点应设置准确、输出接点通断正确、动作可靠。 检验方法:检查仪表检定、校准和试验记录。 11.2.2变送器、转换器应进行输入输出特性校准和试验。输入输出信号范围和类型应与铭牌 标志、设计文件要求一致。零点迁移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11.2.3温度检测仪表的校准试验点不应少于2点。直接显示温度计的被检示值应符合仪表准 确度的规定。热电偶和热电阻可在常温下检测其完好状态。 检验方法:检查仪表检定、校准和试验记录, 条文说明: 热电阻、热电偶的热电性能主要依靠其材质来保证,在常温下可采用普通电测仪表检测出正常或损坏状态。必 要时可做热电性能试验或送检定。 11.2.4积算仪表的准确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性能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仪表检定、校准和试验记录 11.2.5流量检测仪表应对其制造厂产品合格证和有效的检定证明进行验证。 检验方法:检查制造厂产品合格证和检定证书。

检验方法:检查仪表检定、校准和试验记录。 11.1.6不具备现场校准条件的仪表,应对出厂检定合格证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检验方法:检查仪表出厂合格证和计量检定证书。 11.2单台仪表的校准和试验

本节对典型仪表的单台检定、校准和试验要求作了一般性的规定。单台仪表的性能、质量取决于制造质量。相 多年来工程项目的通常做法和实际条件,对现场不具备校准和试验条件的项目,可对制造厂出具的产品合格证、 验报告和检定证明进行验证,需要时还可再送计量机构检定。检定、校准和试验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计量法规, 有关的检定、校准、试验规程。特殊仪表的校准、试验可参照类似仪表的相应规程,按制造厂技术文件说明,统 式验方案后实施

11.2.6浮简式液位计可采用干校法或湿校法校准。干校挂重质量的确定以及湿校试验介质密 度的换算,均应符合设计使用状态的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仪表检定、校准和试验记录。 11.2.7储罐液位计、料面计可在安装完成后直接模拟物料进行就地校准。 检验方法:检查仪表检定、校准和试验记录。 11.2.8称重仪表及传感器可在安装完成后直接均匀加载标准重量进行就地校准。 检验方法:检查仪表检定、校准和试验记录。 11.2.9测量位移、振动等机械量的仪表,可使用专用试验设备进行校准试验。 检验方法:检查仪表检定、校准和试验记录。 11.2.10分析仪表的显示仪表部分应按本规范中本节对显示仪表的要求进行校准。其检测、传 感、转换等部分的性能校准试验,包括对试验用标准样品样气的要求,均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和设 计文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仪表检定、校准和试验记录。 11.2.11控制仪表的显示仪表部分应按本规范中本节对显示仪表的要求进行校准。仪表的控制 点误差、比例、积分、微分作用,信号处理及各项控制性能、操作性能均应能按照产品技术文件的 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检查、试验、校准和调整,并进行有关组态模式设置和调节参数预整定。 检验方法:检查仪表检定、校准和试验记录。 11.2.12控制阀阀体压力试验和阀座密封试验等项目,可对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 进行验证,对事故切断阀应进行阀座密封试验,其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膜头、缸体泄 漏性试验应合格。行程试验应合格。事故切断阀和设计规定了全行程时间的阀门必须进行全行程时 间试验,执行机构在试验时应整定到设计文件规定的工作状态。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

翡翠城项目施工组织设计11.3仪表电源设备的试验

本节指独立的仪表用电源的试验。仪表盘、柜内的仪表电源单元只需对其输出电压进行测量和调整。

11.3.1电源设备的带电部分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测量时不应 Q。当产品说明书另有规定时,应符合其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 11.3.2电源整流和稳压性能试验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规定。

11.3.2电源整流和稳压性能试验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 11.3.3不间断电源应进行自动切换性能试验,切换时间和切换电压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规 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 11.4综合控制系统的试验 条文说明: 本节提出了对综合控制系统进行试验的一般性要求。由于综合控制系统的产品种类多,系统结构不同,工程规 模也有差别,施工中应根据设计文件、产品技术文件要求和项目特点编制技术方案,明确试验项目。 主控项目 11.4.1综合控制系统的硬件试验应包括:盘、柜和仪表装置的绝缘电阻测量,接地系统检查 和接地电阻测量,电源设备和电源插卡各种输出电压的测量和调整,系统中全部设备和全部插卡的 通电状态检查,系统中单独的显示、记录、控制、报警等仪表设备的单台校准和试验,通过直接信 号显示和软件诊断程序对装置内的插卡、控制和通信设备、操作站、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等进行状 态检查,输入、输出插卡的校准和试验。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 11.4.2综合控制系统的软件试验应包括:系统显示、处理、操作、控制、报警、诊断、通信 打印、拷贝等基本功能的检查试验,控制方案、控制和联锁程序的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

11.4综合控制系统的试验

11.5.1检测回路的试验:在检测回路的信号输入端模拟被测变量的标准信号现浇混凝土墙体定型大钢模板安装与拆除工程施工工艺标准QZXJZ J222,回路的显示仪 表部分的示值误差不应超过回路内各单台仪表充许基本误差平方和的平方根值(温度检测回路可在 检测元件的输出端向回路输入相应电阻值信号或mV电压值信号)。 检验方法:检查回路试验记录。 11.5.2控制回路的试验:通过控制器或操作站的输出向执行器发送控制信号,检查执行器执 行机构的全行程动作方向和位置应正确;执行器带有定位器时应同时试验;当控制器或操作站上有 执行器的开度和起点、终点信号显示时,应同时进行检查试验。 检验方法:检查回路试验记录。 条文说明:(第11.5.1、11.5.2条)

仪表系统可由简单回路和复杂回路组成,在设计文件中,回路和回路中的仪表设备均标有由代号、符号和编 组成的位号,并有客回路的回路图。根据回路图并结合工程项目现场特点可以合理安排仪表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计 划,对试验质量可按照试验记录进行检验。 11.5.3报警系统的试验:系统中有报警信号的仪表设备,如各种检测报警开关、仪表的报警 输出部件和接点,应根据设计文件规定的设定值进行整定;在报警回路的信号发生端模拟输入信号 检查报警灯光、音响和屏幕显示应正确;报警的消音、复位和记录功能应正确。 检验方法:检查系统试验记录。 11.5.4程序控制系统和联锁系统的试验:系统有关装置的硬件和软件功能试验已经完成,系 统相关的回路试验已经完成;系统中的各有关仪表和部件的动作设定值,应根据设计文件规定进行 整定;程序控制系统的试验应按程序设计文件的步骤逐步检查试验,其条件判定、逻辑关系、动作 时间和输出状态等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联锁控制系统的联锁条件和输入输出功能应符合设计文件 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系统试验记录。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规范中指定应按其他标准、规范执行时,采用“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