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 31089-2016 风电场设计防火规范.pdf

NB 31089-2016 风电场设计防火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NB 31089-2016
文件类型:P
资源大小:5.7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51280
下载资源

NB 31089-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 31089-2016 风电场设计防火规范.pdf

《风电场设计防火规范》NB31089一2016,经国家能源局2016 年1月7日以第1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范制定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总结了我国风电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 术标准。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风电场设计防火规范》编 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 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有关说明,还着 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做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 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 规定的参考

NB31089—2016目次1总则·502术语.·513风电机组及机组变压器·524集电线路.·555升压站:565.1 建筑消防··.·565.2消防给水··.·795.3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及防烟排烟.·825.4灭火器及砂箱的设置..·865.5电气消防·86附录 A火灾危险性分类·9449

山东某电厂四期×MW工程施工组织设计NB 31089 2016

1.0.2本规范规定了陆上风电场内风电机组及机组变压器、集电

1.0.2本规范规定了陆上风电场内风电机组及机组变压器、集电 线路、升压站防火设计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风电场集控中心的防火设计可按升压站相关条款执行。

NB310892016

2.0.1~2.0.2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 《电工术语基本术语》GB/T2900.1中界定的术语适用于本规范。 根据升压站内建筑的特点,补充了生产建筑和办公生活建筑等术 语。 生产建筑主要指GIS室、配电房、无功补偿装置室、变压器 室等生产工艺用房,其防火设计标准参照工业厂房并结合升压站 的特点而确定。 办公生活建筑主要是指服务于风电场运行管理的办公用房、 内部职工宿舍等。其防火设计标准参照民用建筑并结合升压站的 特点而确定。 对于中控室、通信室、继电保护室、蓄电池室等辅助生产用 房,按其所处建筑物主体的性质来考虑防火设计。

NB 31089 2016

3.0.1本条参考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 及德国VDS35232008“WindTurbinesFireProtectionGuideline 对风电机组材料的使用做出规定。

3.0.1本条参考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T7 及德国VDS35232008“WindTurbinesFireProtectionGuideline” 对风电机组材料的使用做出规定。 3.0.2本条对风电机组火灾探测及灭火系统的配置做出了规定。 本条中第1款和第3款为强制性条款。理由说明如下:目前 国内大部分风电机组没有设置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并且风电机组 消防设施只配置了手持式灭火器。由于机舱较高,人员在塔架垂 直方向上下通行比较困难,这种消防措施基本上不起作用。风电 机组大多安装在偏远地区,旦发生火情,不能及时发现和灭火, 易酿成风电机组火灾。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方面是目前没有相关规程规范对风电机组是否设置火灾探测报 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进行规定;另一方面是生产家为了节省 成本,降低了风电机组消防设施的设计水平。从工程建设和工程 设计的角度来讲,风电机组的防火设计以及消防系统是整个风电 场中防火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本条第1款和第3款 对风电机组设置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进行明确规定 并作为强制性条款执行是非常必要的。另本条第1款和第3款所 确定的部位都是风电机组易发生火情的部位,配置自动灭火系统, 可在发生火情时自动启动,第一时间抑制火情。 将风电机组火灾自动探测报警系统报警信号与风电机组中心 监控系统连接,经风电机组监控网络将火警信号传输至风电场升 压站中心监控系统,以便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现火情,防止火情 蔓延。具备条件时,火警信号应传输到报警控制器,再转送至监 控系统。

由于风电机组具有其特殊的运行条件,因此在选择火灾探测 器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选择适合的类型,如感烟探测器等, 表1列出几种不同类型火灾探测器的适用范围,供设计时参考

表1不同类型火灾探测器的适用范围

1“+”代表基本适用,“”代表不推荐使用

风电机组内灭火器一般采用气体和水喷雾灭火,如CO,灭火 器、惰性气体灭火器、水喷雾灭火器。表2列出几种不同类型灭 火器的适用范围,供设计时参考,

表2不同类型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2数据参照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在风电机组上的相关应用。 其他相关灭火系统如果要应用于风电机组上需要得到认可方能执行。

2,数据参照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在风电机组上的相关应用。 其他相关灭火系统如 上需要得到认可方能执行

NB 31089 2016

4.0.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相关条 文规定了甲类厂房、库房,易燃材料堆垛,甲、乙类液体储油罐, 夜化石油气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与架空线路的最近水平距 离。 1规定上述厂房、库房、堆垛、储罐与架空线路的水平距离 不小于电杆(塔)高度的1.5倍,主要是考虑架空线路在倒杆断 线时的危害范围。 2储存丙类液体的储罐,其闪点不低于60℃,在常温下挥 发可燃蒸气少,蒸气扩散达到燃烧爆炸范围的可能性小。对此, 可按不小于1.2倍电杆(塔)高度的距离确定。 3实践证明,高压架空线路与储量大的液化石油气储罐,保持 1.5倍电杆(塔)高的水平距离,尚不能保障安全,需要适当加大。 因此,本条规定35kV以上的高压架空线与单罐储量超过200m3或 总容积超过1000m3的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40m。 4.0.2本条对电力电缆不应和输送甲、乙、内类液化管道、可燃 气体管道、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沟内做了规定。此规定是为防 止由于上述液体或气体管道渗漏、电缆绝缘老化、线路破损、短

4.0.2本条对电力电缆不应和输送甲、乙、丙类液化管

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

5.1.1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一般分为四级,根据风电场升 压站的特点,对站内新建的永久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按不低于二 级耐火考虑。条文中基本涵盖了风电场升压站的主要建筑物,符 合当前升压站工程的实际布置清况。 5.1.2建筑整体的耐火性能是保证建筑结构在火灾时不发生较 大破坏的根本,单一一建筑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十分重要,对于某 种构件的耐火极限一般应根据理论计算和试验测试验证相结合 的方法进行确定。表3列出了部分经过测试试验的构件的耐火极 限和燃烧性能,供设计时参考。表3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一2014条文说明中的附录。

NB310892016

NB 31089 201(

NB 31089 2016

NB310892016

NB310892016

NB 31089 2016

NB310892016续表3结构厚度或截面耐火序号构件名称极限燃烧性能最小尺寸(h)(cm)0.4cm1.00不燃烧体0.5cm1.50不燃烧体70.6cmB=140cm2.00不燃烧体0.8cm2.50不燃烧体1.0cm3.00不燃烧体注:1.2为钢管混凝土构件长细比,对于圆钢管混凝土,元=4L/D;对于方、矩形钢管混凝土,=2/3L/B;L为构件的计算长度。2.对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B为截面短边边长。3.钢管混凝土柱的耐火极限为根据福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提供的理论计算值,未经逐个试验验证。四梁简支的钢筋混凝土梁:(1)非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cm)为:1.01.20不燃烧体2.01.75不燃烧体2.52.00不燃烧体3.02.30不燃烧体4.02.90不燃烧体5.03.50不燃烧体1(2)预应力钢筋或高强度钢丝,保护层厚度(cm)为:2.51.00不燃烧体3.01.20不燃烧体4.01.50不燃烧体5.02.00不燃烧体(3)有保护层的钢梁,保护层厚度为:用LG防火隔热涂料,保护层厚度1.5cm1.50不燃烧体用LY防火隔热涂料,保护层厚度2.0cm2.30不燃烧体五楼板和屋顶承重构件非预应力简支钢筋混凝土圆孔空心楼板,保护层厚度(cm)为:1.00.90不燃烧体67

NB310892016

注1.确定墙的耐火极限不考虑墙上有无孔洞。墙的总厚度包括抹灰粉刷层 2.中间尺寸的构件,其耐火极限建议经试验确定,也可按插入法计算。 3.计算保护层时,应包括抹灰粉刷层。 4.现浇无梁楼板按简支板的数据采用。 5一孔美板的耐小

注1.确定墙的耐火极限不考虑墙上有无孔洞。墙的总厚度包括抹灰粉刷层 2.中间尺寸的构件,其耐火极限建议经试验确定,也可按插入法计算。 3.计算保护层时,应包括抹灰粉刷层。 4.现浇无梁楼板按简支板的数据采用。 5.人孔盖板的耐火极限可参照防火门确定

1.3考虑到单层建筑物有利于人员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的实际情 ,规定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柱的耐火等级可以降低0.50h。 1.4该条引自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况,规定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柱的耐灭等级可以降低0.50h。

II建(构)筑物及设备的防

建(构)筑物及设备的防火间距

5.1.6升压站内的建(构)筑物与升压站外的民用建筑物及各类 厂房、库房、堆场、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与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基本保持一致。

NB310892016

防火间距的确定主要综合考虑满足扑救火灾需要,防止火 势向邻近建筑、场地蔓延扩大及节约用地等因素。其中火灾时 建筑物可能产生的热辐射强度是确定防火间距应考虑的主要因 素,本条中有关防火间距是最小间距要求,从防火角度和保障 人员安全、减少停电和财产损失来看,在有条件时,应尽可能 采用较大间距。 风电场中的升压站,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可能产生电火花,存 在燃烧和爆裂的可能,万一发生燃烧事故,不仅本身遭到破坏, 而且会使电网受到影响,故其与其他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要求, 较一般厂房要严些。 5.1.7表5.1.7中油浸变压器和电抗器与屋外配电装置的防火间 距的规定见本规范第5.5.5条。对于表5.1.7注3,两座建筑相邻 较高一面的外墙如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是当建筑物 侧面设置了门窗时,如果门窗之间距离太近,火灾时浓烟和火焰 可能通过门窗洞口蔓延扩散,因此规定距离要求。 5.1.8生产建筑相对办公生活建筑而言,房间隔断较少,层高较 高,因而每个房间的空间体积比办公生活建筑大,较易发现火情 和疏散与扑救,但火势蔓延较快。通常来说,生产建筑的防火比 办公生活建筑有利一些。在确定防火分区最大充许面积时要考虑 防火安全、扑救火灾的要求,又要顾及生产实际需要以及节省消 防投资,不能和办公生活建筑同等对待,而应按类别分别做出规 定。根据不同的火灾危险类别,正确选择耐火等级,合理确定建 筑层数和建筑面积,是防止火灾发生和蔓延扩大、减少火灾损失 的有效措施之一。升压站内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详见本规范 5.1.1。 升压站内的办公生活建筑,依现在一般风电场的规模,均按 多层建筑考虑。超过上述范围时,可以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防火间距的确定主要综合考虑满足扑救火灾需要,防止火 势向邻近建筑、场地蔓延扩大及节约用地等因素。其中火灾时 建筑物可能产生的热辐射强度是确定防火间距应考虑的主要因 素,本条中有关防火间距是最小间距要求,从防火角度和保障 人员安全、减少停电和财产损失来看,在有条件时,应尽可能 采用较大间距。 风电场中的升压站,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可能产生电火花,存 在燃烧和爆裂的可能,万一发生燃烧事故,不仅本身遭到破坏, 而且会使电网受到影响,故其与其他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要求, 较一般厂房要严

5.1.7表5.1.7中油浸变压器和电抗器与屋外配电装置的防火间

距的规定见本规范第5.5.5条。对于表5.1.7注3,两座建筑相 较高一面的外墙如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是当建筑 侧面设置了门窗时,如果门窗之间距离太近,火灾时浓烟和火 可能通过门窗洞口蔓延扩散,因此规定距离要求。

5.1.8生产建筑相对办公生活建筑而言,房间隔断较少,层高较

高,因而每个房间的空间体积比办公生活建筑大,较易发现火情 和疏散与扑救,但火势蔓延较快。通常来说,生产建筑的防火比 办公生活建筑有利一些。在确定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时要考虑 防火安全、扑救火灾的要求,文要顾及生产实际需要以及节省消 防投资,不能和办公生活建筑同等对待,而应按类别分别做出规 定。根据不同的火灾危险类别,正确选择耐火等级,合理确定建 筑层数和建筑面积,是防止火灾发生和蔓延扩大、减少火灾损失 的有效措施之一。升压站内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详见本规范 5.1.1。 升压站内的办公生活建筑,依现在一般风电场的规模,均按 多层建筑考虑。超过上述范围时,可以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相关规定执行。 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当采用防火墙确有困难时,

NB 31089 2016

可采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 5.1.9本条从消防的角度,对油浸变压器室、汽车库、修车库、 厨房、柴油发电机房等性质相对特殊的建筑单元进行了防火分隔 规定。考虑到目前设计施工的风电场升压站,需要采暖时一般均 设计为电暖器,本条未对锅炉房做相应的防火分隔上的规定,确 有需要时,可参照油浸变压器相关条款执行,同时满足现行国家 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的要求。 从升压站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分隔和阻燃作为应对电缆火 灾的主要措施,有关电缆的防火分隔措施详见5.5.1~5.5.3条 相关内容。对带油电气设备的防火设计规定,详见5.5.4~5.5.8 条相关内容,

5.1.10设置2个安全出口并使人员能够双向疏散是建筑物安全 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安全出口之间距离设置太近,发生火灾时 实际上只能起到1个出口的作用。 5.1.11本条所指建筑物出口的数目,既是对一座建筑物或建筑物 内的一个楼层的要求,也是对建筑物内一个防火分区的要求。足 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对保证人和物资的安全疏散极为重要。同时 根据实际情况,规定了充许设置1个安全出口的条件。 5.1.12地下室因为不能直接采光、通风,火灾时排烟困难,为保 证人员安全,要求至少应设置2个安全出口。 5.1.13本条主要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关于厂房、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 5.1.14按风电场的实际情况,升压站内的运营人员仅有数十人: 疏散走道最小宽度是按能通过2股人流的宽度确定的。 5.1.15本条根据风电场升压站内的一般建设规模,考虑了可能出 现的楼梯形式。

NB310892016

5.1.19~5.1.26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将装修材料按其燃烧性能划分为四级,见表4,表中备注栏是 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进行的 燃烧性能等级的划分,通过此对照表,一方面与现行相关的防火规 范协调,一方面与现行的材料定级标准相对比,便于使用。

表4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

建筑用途、场所、部位不同,对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要求也 不同,中控室是升压站的核心,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有必要 限制其可燃物放烟量,以减少火灾损失。 国外规范也有类似的规定,NFPA850规定电厂室内装修不能 使用泡沫塑料,重要建筑物的内装修材料都应该是A级,非重要 建筑物的内装修材料都应该是A级或B级。用于锅炉房、工程师 室、发电厂中重要建筑的建筑材料都应是不燃烧材料或者难燃烧 材料,根据NFPA256,屋顶材料应该是A类材料,金属板屋面应 该是I级或防火型

5.1.27本条规定了需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的情况。尽头式消防车道 应设置回车场或回车道,回车场的大小不应小于12m×12m;供大 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m×18m。

NB310892016

5.1.28本条规定在于保证消防车的有效救援。 5.1.29消防车道净高和净宽定为不小于4m,是根据目前国内所 使用的各种消防车外形尺寸、按照单车道并考虑消防车速一般较 快,穿过建筑物时宽度上应有一定的裕度,便于车辆快速通行确 定的。

5.1.28本条规定在于保证消防车的有效救援。

5.1.30当利用交通道路时,应注意满足消防车的转弯半径要求,

5.1.31建筑物的防火墙,无论是在火灾初期还是在扑救火灾的过 中,对将火灾有效地限制在一定空间内、阻断在防火墙一侧而 不蔓延到另一侧,起到重要作用。严格说,防火墙从建筑物基础 到屋面,应与建筑物完全断开,独立建造。但目前实际情况,大 部分是建造在建筑框架上或与建筑框架相连,为保证防火墙在火 灾时真正发挥作用,应尽可能保证防火墙从上至下均处于同一轴 线位置,相应框架的耐火极限要与防火墙的耐火极限相适应。 为防止火灾通过屋面和外墙蔓延,对防火墙设置位置与屋面 天窗和墙体二侧的门窗洞口的水平距离做出了规定,设计时应尽 可能加大该距离。 满足本规范中相应耐火等级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的规定的 新建建筑物,防火墙可以不突出屋面和外墙,对于其他改、扩建 升压站的原有建筑物,当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 0.5h、高层生产建筑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1.00h时,防火墙应高 出不燃性屋面0.4m以上,高出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屋面0.5m以上。 当建筑物的外墙为难燃烧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的外表面0.4m以 上,在防火墙两侧的外墙应为宽度不小于2m的不燃性材料, 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外墙的耐火极限。 防火隔墙的设置参考5.1.9相关款项。

NB310892016

消防电梯的建筑构造,确有需要时,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GB50016相关规定。 疏散楼梯间是人员竖向疏散的安全通道,也是消防人员进入 火场的主要路径。因此,疏散楼梯间应保证人员在楼梯间内疏散 时能有较好的光线,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首先选用天然采光。 疏散楼梯间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以排除烟气,提高楼梯间内 的能见度,缩短烟气停留时间。楼梯间靠外墙设置,有利于楼梯 间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不能采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疏散楼 梯间,应按规范要求设置消防应急照明和采取机械防烟措施。 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容易发生拥挤现象,楼梯间的设计应保证 楼梯间的有效疏散宽度不会因凸出物而减少,并应避免凸出物碰 伤蔬散人群。楼梯间的宽度也应采取措施保证人行宽度不宜过宽 防止人群疏散时失稳而导致意外。 在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时,要注意扩大区域与周围空间采取防 火措施分隔。管道井等的检查门等不能设计成直接开向楼梯间内 防烟楼梯间的平面布置要求必须经过防烟前室再进入楼梯 间。前室应具有可靠的防烟设施,使防烟楼梯间具有比封闭楼梯 间更好的防烟、防火能力,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室外楼梯可供辅助人员应急疏散和消防人员直接从室外进入 建筑物到达起火层扑救火灾。为了防止因楼梯倾斜度过大、楼梯 过窄或栏杆扶手过低,并防止火灾时火焰从门内窜出而将楼梯烧 不,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确定了本条基本规定。 由于室外楼梯在梯段宽度、坡度、防雨防滑等方面不一定能满 足人员疏散的要求,因此,只有在满足本条相关款项规定的情况下 才可作为疏散楼梯和辅助防烟楼梯,并应注意防滑、防跌落等处理。 考虑到库房内的人员一般较少且门洞较大,故规定门设置在 墙体的外侧时充许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但不允许设置在仓库外 墙的内侧,以防止因货物翻倒等原因压住或阻碍而无法开启。

5.1.33本条规定了防火门和防火卷帘门的有关设计要寸

设置防火门的部位,一般为疏散门或安全出口。防火门既是 保持建筑防火分隔完整的主要物体之一,文常是人员蔬散经过疏 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需要开启的门。因此,防火门的开启方式、 方向等均应满足紧急情况下人员迅速开启、快捷疏散的需要 为尽量避免火灾时烟气或火势通过门洞窜入人员的疏散通道 内,以保证疏散通道的相对安全和人员的安全疏散,应使防火门 在平时处于关闭状态或在火灾时以及人员疏散后能自行关闭。 规定建筑变形缝处防火门的设置要求,主要为保证分区间的 相互独立。 防火分区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但有时实现起来的确有困 难,往往应先满足生产、工艺或使用的需要。因此,需要采用其 他分隔措施,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是其中措施之一。 本规范为与现行的各类防火设计规范相协调,防火门仍按其 耐火极限分为甲、乙、丙三级。现行国家标准《防火门》GB12955 中对防火门的耐火性能分类进行了修改,由原来按甲、乙和丙分 类,改为按隔热防火门(A.类)、部分隔热防火门(B类)和非隔 热防火门(C类)分类。现行防火门分类参见表5。

表 5 防火门按耐火性能分类

NB31089—2016续表5名称耐火性能代号耐火完整性不小于1.00hB1.00部分隔热耐火隔热耐火完整性不小于1.50hB1.50防火门性不小于(B类)0.50h耐火完整性不小于2.00hB2.00耐火完整性不小于3.00hB3.00耐火完整性不小于1.00hC1.00非隔热防耐火完整性不小于1.50h火门C1.50(C类)耐火完整性不小于2.00hC2.00耐火完整性不小于3.00hC3.005.1.34本条规定了建筑幕墙的防火构造要求。一般情况下,升压站应尽量少采用幕墙。在幕墙设计施工时,可参照现行标准《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CECS154有关规定执行。5.1.35建筑物中的竖向管井都是烟火蔓延的通道,必须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封隔。此外,为防止火灾时这些管道和电缆竖井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还要求管道井壁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材料,井壁上的检查门应为丙级防火门。5.1.36本条主要是为防止因建筑变形而破坏管线、引发火灾并使烟气通过变形缝扩散。5.1.37有时为满足使用要求,采用天桥将二座建筑物连接起来,如符合本条规定时,可将其作为安全出口,但在具体设计时,应注意天桥周围是否有危及其安全的情况,如天桥下方的窗洞口等。5.1.38本条是为了有效地控制火灾和烟气蔓延,同时也有利于隔声。5.1.39本条是依当前的节能形式与防火要求而提出的。保温材料宜选用A级,或应进行保温层的防火隔离带设计,详见公安部消防局的相关文件。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有岩棉、玻璃棉、泡沫玻璃、泡沫陶瓷、发泡水泥等。78

NB 310892016

5.2.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确定 升压站消防给水、灭火设施的基本原则。 5.2.3风电场升压站人员配置较少,消防用水一般来自于消防水 池,消防水量相对于生活用水量较大,消防给水系统独立设置有 利于生活用水水质,保证卫生,同时保证消防给水系统安全可靠。 5.2.4风电场升压站人员少、占地面积小,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

利于生活用水水质,保证卫生,同时保证消防给水系统安全可靠。

5.2.4风电场升压站人员少、占地面积小,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确定其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 次。升压站内消防用水量应包括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和按各类 时开启的灭火系统用水之和计算的总量,这符合升压站消防灭 的实际情况和一般规定。

5.2.5本条规定了升压站消防水源,消防水源可采用城市给水

网、天然水源及消防水池。风电场升压站一般无城市给水管网, 天然水源采用有一定的困难,应采用消防蓄水池作为消防水源。

5.2.6升压站建筑物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消 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中的有关规定,结合升 压站建筑物的特点规定本条内容。升压站各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 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根据本规范5.1.1确定。 5.2.7本条对于升压站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型式做出规定。设计过 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消防给水系统型式。风电场升 压站一般地处比较偏僻的地方,消防以自救为主,升压站消防给 水系统一般为临时高压系统,采用消防水泵加压的方式。室外消 防给水系统也可设计为低压给水系统。 大发红机宝 宏外消防管

5.2.8本条仅规定了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要求。室外消防

道每段消火栓数量、管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消火 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 要求。

5.2.10 室外配电装置区发生火灾,多为带电火灾,不使用水消防 灭火。

5.2.11本条规定了建筑物室内不设置消火栓的情况。对于升压站 内的建筑物,可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建筑物体 积等具体指标,确定建筑物是否设计室内消火栓。 5.2.12本条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 范》GB50974规定了升压站建筑物室内消火栓消防用水量。 发

积等其体指标,确定建筑物是否设计室内消火栓。

1室内消火栓是建筑室内的主要灭火设备,当一个消火栓受 到火灾威胁不能实施灭火,相邻的消火栓仍能保护该消火栓保护 范围内的任何部位。 2升压站建筑物平面布置一般较为简单,消火栓布置在楼梯 间或者走道内,比较醒目,消火栓箱或其附近设置明显标志,消 火栓外表涂成红色,便于现场人员及时发现和使用。电气设备房 间发生火灾多为带电火灾,一般不采用水消防的灭火方式 3升压站建筑物消防系统一般采用临时高压系统,在每个消 火栓处设置远距离启动消防水泵按钮。启动按钮一般可设置在消 火栓箱内或者设置在有玻璃保护的小壁内,以防止被误启动

本条规定了室内消防管道的布置

1采用环状管网供水较安全可靠,当其中某段损环时,其他 管段应仍能供应全部消防用水量。因此室内消防管道应采用环状 管道或者环状管网,有两条进水管接入环状管道,当其中一条进 水管出故障时,其余进水管应能供应全部消防用水量。 2为防止消火栓用水影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

系统用水,或者消火栓平日漏水引起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 灭火系统的误报警,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水喷雾灭火系统的管网宜分开设置。当分开设置有困难时,为保 证不产生相互影响给水管道试压施工方案,在报警阀或雨淋阀后的管道必须与消火栓 给水系统管道分开,即在报警阀或雨淋阀后的管道上严禁设置 消火栓。

5.2.16对于容量在125MVA及以上的大型变压器,考虑其重要 性,应设置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和固定灭火系统。固定灭火系统除 了可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外,也可采用排油注氮灭火装置和合成 泡沫喷淋灭火系统,对于地下和户内等封闭空间的变压器也可采 用气体灭火装置。对于在天气寒冷、缺水、风沙大、运行条件恶 尘的地区,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要多做比较考虑。

V消防水池及消防水泵房

5.2.17风电场一般地处比较偏僻的位置,一般无市政消防供水设 施,应设置消防水池存蓄消防用水。 5.2.18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的有关规定,根据风电场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规模等规定 了消防系统的火灾延续时间,对消防水池的设置提出了具体要求 寒冷地区为满足消防水池防冻的要求,泵房可设置在水池上面, 与水池组成联合建筑,布置上更为紧凑,节约占地面积,消防水 泵可满足自灌式吸水要求,也可设计成强自吸消防水泵,要特别 注意水泵的快速出水。 5.2.19为保证不间断地供应火场用水,消防水泵应设有备用泵 以俩当主水泵发生故障时,备用泵可及时投入,主水泵为两台及

以便当主水泵发生故障时,备用泵可及时投入,主水泵为两台及 以上时,其故障率只考虑一台。备用泵的流量和扬程应不小于最 大一台泵的流量和扬程。

南召县看守所迁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NB 31089 2016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