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307-2022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吸热器检测方法.pdf

GB/T 41307-2022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吸热器检测方法.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5143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41307-2022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吸热器检测方法.pdf

GB/T 41307—2022

Test method for receiver of solar power tower plan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某实验楼暖通空调系统施工组织设计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体要求 外观及尺寸检测 焊缝检测 刚度试验 耐压试验 附着力检测 10反射率和吸收率检测· 11功率和效率试验 12熔融盐排空试验 13检测报告 附录A(资料性)吸收率和反射率检测记录格式 附录B(资料性) 镜场分组示例 附录C(资料性) 吸热器性能试验记录格式 附录D(资料性) 检测报告样例

GB/T 41307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太阳能光热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北 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关村新源太阳能热利用技 术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继刚、肖刚、许志贵、徐志强、许桑羚、王波、果岩、倪东、史跃岗、李鸿飞、聂婧 高嵩、杜凤丽、侯圭、罗飞、王慧军

GB/T413072022

太阳能热发电站吸热器检测方法

本文件描述了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吸热器的外观及尺寸检测、焊缝检测、刚度试验、耐压试验、附着 力检测、反射率和吸收率检测、功率和效率试验、熔融盐排空试验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熔融盐或水/蒸汽作为传热工质的塔式太阳能吸热器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50.4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GB/T9286色漆和清漆划格试验 GB/T26810—2011可见分光光度计 GB/T 40104—2021 太阳能光热发电站术语 GB/T 41303—2022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吸热器技术要求 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NB/T47013(所有部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NB/T 47013.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部分:通用要求 NB/T 47013.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 NB/T 47013.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 NB/T 47013.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NB/T 47013.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 QX/T20直接辐射表

GB/T40104一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真太阳时solartime 以太阳时角作为标准的计时系统。 注:真太阳时以日面中心在该地的上中天的时刻为零时。 [来源GB/T12936—2007,2.31 3.2 设计压力designpressure 熔融盐吸热器在标准工况下进口缓冲罐内压力允许达到的最大值,水/蒸汽吸热器在标准工况下出 口压力允许达到的最大值。

吸收比absorptance 物体表面吸收的辐射通量与投射到物体表面的总辐射通量之比。 注1:吸收比是一个从0到1变化的无量纲量,取决于波长、入射方向、人射表面的性质、光洁度和温度。 注2:除另有说明外,参考温度是环境温度, 「来源:GB/T 40104—2021.3.4.8.有修改

4.1现场试验前应编制试验方案以及安全应急预案。 4.2用于检测试验的设备和仪器应经过检验并在有效期内。 4.3检测和试验过程中应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4.4检测和试验结果应符合GB/T413032022的相关要求

检测设备和仪器主要包括: a)反射镜、放大镜、内窥镜、摄像机等; b)铟钢尺,精度应大于1mm; c)游标卡尺,精度应大于0.05mm

5.2.1吸热器管屏应支撑牢固,防止跌落、翻转等风险

5.2.1吸热器管屏应支撑牢固,防止跌落、翻转等风险 5.2.2测试现场应避免阳光直射,现场检测的光照度应大于3001x。

检测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a)进行目视检测,观测条件不佳时宜使用反射镜、放大镜、内窥镜等设备协助目视检测; b)在无法使用直接目视检测时 使用摄像机或其他照相设备进行间接目视检测

检测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a)采用钢钢尺等对吸热器管屏的长度、宽度和对角线进行测量; )采用游标卡尺等工具对吸热器管屏旁弯度、相邻管中心距离等进行测量。

5.4.1吸热管外观应符合GB/T41303—2022中7.1、7.2和7.3的要求 5.4.2吸热器管屏尺寸偏差应符合GB/T41303一2022中7.4的要求。

5.4.1吸热管外观应符合GB/T41303—2022中7.1、7.2和7.3的要求

检测设备和仪器主要包括: a)游标卡尺,精度应优于0.05mm; b)放大镜,倍数不宜低于5倍; c)无损检测设备及仪器,应满足NB/T47013(所有部分)的规定。

6.2.1无损检测人员应满足NB/T47013.1的有关规定。 6.2.2射线检测安全防护措施应满足NB/T47013.2的有关要求。 5.2.3焊缝在检测前表面应清理干净。 6.2.4管道焊缝的检测应在现场管道安装全部完成后进行。 6.2.5焊缝的无损检测应在外观及尺寸检查合格后、耐压试验前进行 6.2.6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无损检测

6.3.1焊缝表面形状外观检测

GB/T 413072022

检测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a)采用放大镜对焊缝进行目视检测; b)采用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对焊缝余高、宽度和错边量以及焊脚尺寸等进行检测

全部焊缝应进行无损检测,检测方法见表1

6.3.2.1全部焊缝应进行无损检测,检测方法

6.3.2.2无损检测步骤应按NB/T47013(所有部分)的规定进行 6.3.2.3射线检测的技术等级不应低于AB级,超声波检测的技术等级不应低于B级 6.3.2.4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热处理后增加一次无损检测。 6.3.2.5铁磁性材料设备焊缝表面宜采用磁粉检测。

6.4.1焊缝表面形状外观检测应符合下列

1焊缝表面形状外观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GB/T 413072022

a 焊缝余高、宽度和错边量以及焊脚尺寸等应符合GB/T150.4的规定; 焊缝的表面应没有裂纹、未焊接、未熔合、表面气孔、弧坑、未填满和夹渣等现象; 焊接与母管应圆滑过渡; d 角焊接的外形应凹形圆滑过渡; e) 焊缝表面应无咬边,

b) 焊缝的表面应没有裂纹、未焊接、未熔合、表面气孔、弧坑、未 c 焊接与母管应圆滑过渡; d) 角焊接的外形应凹形圆滑过渡; e) 焊缝表面应无咬边。 4.2无损检测的合格判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射线检测的合格级别不应低于NB/T47013.2规定的Ⅱ级 b) 超声检测的合格级别不应低于NB/T47013.3规定的I级 C 磁粉检测的合格级别不应低于NB/T47013.4规定的I级 渗透检测的合格级别不应低于NB/T47013.5规定的I级。

a 射线检测的合格级别不应低于NB/T47013.2规定的Ⅱ级: b 超声检测的合格级别不应低于NB/T47013.3规定的I级 C 磁粉检测的合格级别不应低于NB/T47013.4规定的I级 d)渗透检测的合格级别不应低于NB/T47013.5规定的I级

试验设备和仪器主要包括: a)钢钢尺,量程应不低于管屏总长度,精度应优于1mm; b)起吊工具,起吊能力应不低于单个最大起吊件重力的2倍。

7.2.1试验前吊耳应完成强度校核

7.2.1试验前吊耳应完成强度校核

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测量管屏的总长度; b)水平放置管屏,将其任意一端抬至200mm高度,并应至少保持5min; c)在管屏支撑钢架下端面长度方向最外两点拉线,在管屏支撑钢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测量其 弯曲变形矢高; d)测量管屏支撑钢架下端平面两对角线长度; e)将管屏重新放置到水平位置

7.4.1管屏的刚度试验后管屏应无变形。 7.4.2管屏的刚度试验的最大弯曲变形失高应符合GB/T41303一2022中7.9的规定。 7.4.3管屏的刚度试验过程中对角线长度偏差值应符合GB/T41303一2022中附录B的规定

7.4.1管屏的刚度试验后管屏应无变形。 7.4.2管屏的刚度试验的最大弯曲变形矢高应符合GB/T41303一2022中7.9的规定。 7.4.3管屏的刚度试验过程中对角线长度偏差值应符合GB/T41303一2022中附录B的规定

试验设备和仪器主要包括: a)水泵,扬程应不低于试验要求的1.2倍; b)压力表,精度等级应优于1.6级,量程宜为试验压力的1.5倍~3倍,表盘直径应不小

100 mm; c)阀门,公称压力不应低于试验压力; d)测温装置,量程宜为一20℃~100℃.精度应优于±2℃

GB/T 413072022

3.2.1吸热器的耐压试验应在出厂前和安装现场分别进行。管屏的耐压试验应在管屏组装完成,出) 前进行。管道的耐压试验应在管道焊接完成后进行现场试验。 3.2.2试验前应将吸热器内的杂物和油污等清除干净。 8.2.3耐压试验应拆除运行用仪器仪表,并进行封堵。 3.2.4吸热器各连接部位的紧固件应装配齐全并紧固要当。耐压试验装配的临时受压元件应采取适 当的安全措施。 8.2.5临时管道应能承受试验压力,管道内部应无杂物、保持畅通 8.2.6耐压试验宜采用水压试验,水温、水质应符合GB/T150.4的相关规定。 8.2.7试验前应确定试验压力和升压速率,试验压力按式(1)、式(2)计算。 8.2.7.1管屏水压试验压力按式(1)计算:

PT 管屏水压试验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Pw 一管屏设计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管屏水压试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管屏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8.2.7.2现场管道水压试验压力按式(2)计算:

pr'=1.5pw" La] 「or

PT 管道水压试验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力 管道设计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 管道水压试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 管道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6.5时取6.5。 8.2.7.3当管道现场试验压力不大于吸热器管屏出厂检测试验压力时,应按管道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 当管道试验压力大于吸热器管屏出厂检测试验压力,同时吸热器管屏的试验压力不小于按式(2)计算所 得的管道试验压力的77%时JT/T 1387-2021 邮件快件铁路运输交接操作要求.pdf,可按吸热器管屏出厂检测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

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a)打开放气阀,向吸热器注水,逐渐排尽吸热器内的气体; b)当吸热器的金属壁温和试验介质温度接近时,按照0.15MPa/min~0.25MPa/min升压返 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的50%,保压时间应不低于10min,进行泄漏检查并观察压力变化; 确认无泄漏后,按照0.1MPa/min的速率缓慢继续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时间宜不低 20min;

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打开放气阀,向吸热器注水,逐渐排尽吸热器内的气体; b)当吸热器的金属壁温和试验介质温度接近时,按照0.15MPa/min~0.25MPa/min升压速率 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的50%,保压时间应不低于10min,进行泄漏检查并观察压力变化; 确认无泄漏后,按照0.1MPa/min的速率缓慢继续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时间宜不低于 20min:

d)按照0.1MPa/min降压速率缓慢险 观察压力变化; e 保压期间不应采取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值; f)耐压试验完成后,应立即排净内部积水,并应采用压缩空气将内部吹干

d)按照.IMPa/min降压1 检省开 观察压力变化; 保压期间不应采取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值; 耐压试验完成后,应立即排净内部积水,并应采用压缩空气将内部吹干

8.4.1耐压试验过程中吸热器外表面应无可见变形。 8.4.2耐压试验过程中应无异常声响。 8.4.3泄漏检查时应无渗漏。 8.4.4保压和泄漏检查期间,压力表允许压降应不大于0.15MPa

8.4.1耐压试验过程中吸热器外表面应无可见变形。 8.4.2耐压试验过程中应无异常声响。 8.4.3泄漏检查时应无渗漏。 8.4.4保压和泄漏检查期间越南某dap工程真空预压地基处理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压力表允许压降应不大于0.15MPa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