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2436-2021 配电网用户侧电供暖不增容技术规范.pdf

DL/T 2436-2021 配电网用户侧电供暖不增容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8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8454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2436-2021 配电网用户侧电供暖不增容技术规范.pdf

ICS27.010 CCS F 20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能替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EC/TC1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华庭新能源有限公司、国网思极紫光(青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经济技术研究院、沈阳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 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成诺智家(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 研究院、杭州万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春庆、梁小斌、于大勇、胡本然、吕骥、武国良、张相飞、刘国静、江海洋、 蔺海峰、王文强、姜学飞、张瀚峰、刘勇、肖德勇、张小辉、白志华、王旭、邵瑾、徐平江、沈钦义、 吴迪、赵奇志、刘明岳、李美君、马强、夏智、门长有、夏军虎、李勇、樊占温、徐志伟、李双超、 田石刚、王涌、李星、张增禄。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由于电供暖负荷较大,在既有供电容量下,普遍需要增加电力容量才能满足电供暖设备安全、稳 定运行。规模化电供暖电力增容不仅增加了电力企业和用户的初始投资,而且在电采暖设备非使用期 也会造成相关电力设施空载运行,线路损耗不容忽视,同时电力设施利用率降低,造成资源浪费。 在配电网用户侧,变压器设计容量与负荷容量存在较大实时性、同时性因素的偏差。电供暖不增 容技术采用“云、管、边、端”的技术架构,充分利用台区或区域内非供电尖峰时段富余供电能力, 结合该台区或区域既有富余未使用供电容量,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基于大量台区负荷历史数据进行负 荷预测,调整台区或区域内电供暖及其他用电负荷某机关办公楼工程-混合结构多层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使台区变压器或整个区域的线路变压器等供电设 备运行在经济合理工况,确保供电设备不过负荷运行。减缓台区变压器等设备增容压力,实现不增容 或缓增容。合理有序“移峰填谷”,配合各类蓄能、蓄热技术,实现电供暖容量精准、分类、分级、分 时有序用能,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能效。 电供暖不增容技术基于“云、管、边、端”的技术架构,普遍采用智能感知控制、5G通信、高速 电力线载波(HPLC)、低功耗本地无线通信、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精准感知、智慧互 联,应用安全认证技术保证本地及远程通信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完整性。通过感知、通信、 安全、人工智能技术在“云、管、边、端”架构各层的部署与应用,实现不增容或缓增容,并且在电 供暖设备大规模应用时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本文件对技术架构中各关键技术要素的功能、技术指标以及运行与信息安全提出要求。

DL/T 24362021

电网用户侧电供暖不增容技术规

本文件规定了配电网用户侧电供暖不增容技术的技术架构、功能要求、技术指标、运行与信息 安全。 本文件适用于配电网用户侧集中式、分布式、分布集中式用于公共及居民建筑的各类电能供暖系 统。新风、空调制冷等配电网用户侧系统、技术也可参考本文件执行。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月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本文件。 DL/T1487一2015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以电力为能源,将电能转化成热能,具有通过温度等感知实现供热控制的供暖设备。它 各类低温辐射电热膜、低温发热电缆、非储热储能式电锅炉、固定式电取暖器。在本文件中 大规模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

3.5 最小容量单元minimumcapacityunit 不增容技术控制的电供暖设备最小功率单位,本文件定义为3kVA。 3.6 单元组unitblock 不增容技术控制的n个最小容量单元(3.5),n宜为8的倍数。 3.7 智能感知控制模组smartperceptionandcontrolmodule 随同电能供暖装置一起安装的感知、控制模组,分为内置于电能供暖嵌入式模组和与电源线相连 的外置式模组两种形态,通常还集成HPLC(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通信(如WiFi等)芯片和 信息安全芯片,可以采集、感知并调节电能供暖运行状态和功率,满足电器粒度的电能供暖智能化感 知、控制和参与电网需求响应的要求。

3.5 最小容量单元minimumcapacityunit 不增容技术控制的电供暖设备最小功率单位,本文件定义为3kVA。 3.6 单元组unitblock 不增容技术控制的n个最小容量单元(3.5),n宜为8的倍数。 3.7 智能感知控制模组smartperceptionandcontrolmodule 随同电能供暖装置一起安装的感知、控制模组,分为内置于电能供暖嵌入式模组和与电源线相连 的外置式模组两种形态,通常还集成HPLC(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通信(如WiFi等)芯片和 信息安全芯片,可以采集、感知并调节电能供暖运行状态和功率,满足电器粒度的电能供暖智能化感 知、控制和参与电网需求响应的要求。

内置了嵌入式智能感知控制模组的电能供暖装置,包括各类电供暖设备、电能制冷设备。能 二传自身工作状况、能耗明细、各类电参数等,并能接收远端传来的控制指令,实现工况的改 率的调节以及与电网的互动

I八 人工智能模组AIacceleratormodule 为边缘人工智能计算设计的扩展加速硬件,可部署在融合终端、智能控制器等边缘设备中。 3.17 人工智能加速卡AIacceleratorcard 为云和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计算设计、具备服务器等设备专用硬件接口的人工智能加速硬件。

5.1部署原则、系统架构及架构型式

技术架构规范电供暖不增容技术的部署原则,技术架构应以智能控制为核心,具备精准感失 本地及远程通信、主控芯片、安全芯片、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要素,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

技术架构应采用“云、管、边、端”的系统架构,云管控层负荷智能管控平台可将标准化的电供 暖负荷模型、用能策略等控制方法嵌入到边缘调控层边缘智控终端中,通过与智能物联电能供暖装置 或智能感知控制模组配合,实时优化策略,具备本地控制、低时延响应、高能效运行。通过电供暖负 荷智能管控平台提供区域和台区间负荷调控,实现双向云、边、端协同与分层控制。

三层技术架构包含感知控制层、边缘调控层和云管控

DL/T2436—2021

感知控制层可由内置或外置了精准感知单元、智能控制单元、通信单元和安全单元等的智能物联 电供暖设备组成,应实现电供暖以及各类相关电气数据、供暖数据的采集和上传,以及对于电供暖设 备的控制,感知控制层应内置安全芯片,实现与边缘调控层之间的身份认证和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保 护来确保信息交换的安全性。

边缘调控层可由内置了智能调控单元、通信单元和安全单元等的边缘智控终端组成,宜利用边缘 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于台区包括电供暖负荷在内的多类负荷的智能调控,支撑台区不增容情况 下用户电采暖负荷的优化调节和平衡,边缘调控层应内置安全芯片实现与云管控层之间的身份认证和 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保护来确保信息交换的安全性。边缘智控终端对于台区变压器数据的采集可采取 两种方式实现,一是边缘智控终端包含现存边缘计算终端[例如TTU(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的功 能,直接从变压器采集各类数据,二是其通过现存的边缘计算终端获得变压器的相关数据。

云管控层由部署在云端的电供暖负荷智能管控平台构成,应实现对于来自不同台区的变压器数 据、电供暖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并应能智能计算台区之间的负荷调控策略 和方案,下发到各个台区,以实现对于台区间电供暖相关负荷的优化和平衡。云管控层应部署密码机 完成对边缘调控层的身份认证和传输数据的安全防护。

两层技术架构包含感知控制层和云管控层。

感知控制层可由内置或外置了精准感知单元、智能控制单元、通信单元和安全单元等的智能物联 电供暖设备以及变压器等台区设备组成,应实现电供暖以及各类相关电气数据、供暖数据的采集,以 及对于电供暖设备、台区设备的控制,感知控制层应内置安全芯片实现与云管控层之间的身份认证和 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保护来确保信息交换的安全性。感知控制层应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广域连接直接 传输到云管控层电供暖负荷智能管控平台,同时接收来自电供暖负荷智能管控平台的感知策略和控制 命令。

云管控层可由部署在云端的电供暖负荷智能管控平台软硬件构成,应实现对来自感知控制层的 爱数据、台区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分析,并应能智能计算各个台区内部、台区 的负荷调控策略和方案,下发到各个电供暖设备及其他负荷调控装置,以实现不增容情况下对台

DL/T2436—2021 内部、台区之间电供暖相关负荷的优化和平衡。云管控层应部署密码机完成对感知控制层的身份认证 和传输数据的安全防护

采用低温辐射电热膜、低温发热电缆、非储热储能式电锅炉、固定式电取暖器以及小规模采用储 热储能式电锅炉、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为供暖方式的用户,应以最小容量单元或单元组 进行精准控制。

6.1.2集中式电供暖用户

大规模采用储热储能式电锅炉、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为供暖方式的用户,应对 热组件以最小容量单元或单元组进行精准控制

6.1.3分布集中式电供暖用户

由多个集中式电供暖用户组成的大规模电供暖用

电供暖不增容运行控制系数K.的选取及应用要求如下: a)应按照电力系统中每一个具有实际控制需求的设备或断面不超过对应的K。对用户侧电供暖负 荷进行控制,将投入负荷容量控制在配电网供电设备允许的安全、经济运行的范围内,从而在不增容 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满足电供暖的需求。 b)对于配电变压器,为保证配电变压器长期安全运行,其K。不宜大于85%。 c)对于配电线路、断面及其他情况,为确保测量偏差及控制偏差下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村河堤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K。不 应大于95%。 d)考虑节能降损需求,当实际运行中配电网未使用供电容量足以满足电供暖需求时,配电变压 器的K宜进一步降低,直至不高于该变压器的经济负载率(通常为65%~70%)。

电供暖不增容规划管理系数K的选取及应用要求如下: a)应按照每个台区及区域不超过对应的K。对用户侧电供暖负荷装设容量进行规划,并对用户侧 电供暖负荷在其他电力用户负荷尖峰时的用电容量进行申报,将电供暖负荷规划容量控制在后 续该区域其他电力用户的供电负荷增长至不增容的最大规划值时,配电网的供电能力依然能够 合理满足用户侧电供暖负荷运行需求的范围内。 b)对于分布式电供暖用户,既要保证在配电网其他电力用户供电负荷的尖峰时段,电供暖供热质 量应达标,也要保证在配电网非电供暖其他电力用户供电负荷的低谷时段,电供暖供热能量不 浪费,K不宜大于2。 c)对于集中式电供暖用户及集中分布式电供暖用户,如果完全没有蓄热能力,K,的选取宜参考 分布式电供暖用户。 d)对于集中式电供暖用户及集中分布式电供暖用户,如果具备蓄热能力,则K,应根据其供热功 率、蓄热功率及蓄热量进行校核,并留有适当裕度(校核方法见附录A)。

6.4电供暖不增容技术的负荷感知与优化调控

面向配电网用户侧不增容或缓增容目标,应感知电供暖负荷及其他相关负荷状况,计算负荷优化 略,对电供暖设备负载、台区内负荷以及台区间负荷进行最优控制,实现用户采暖需求和台区负荷 平抑与优化。配电网用户侧不增容技术的控制方法、系统配置及运行方式应实现以下功能: a)电供暖负荷的控制方法。应采用电供暖负荷功率控制、错峰填谷、时移启停负荷,负荷间歇式 工作等方式,并宜与有序充电桩等其他台区可控用能设备协调配合,实现对台区负荷、电网负 荷的削峰填谷,达到在一定程度内不用增容也能满足用户电供暖需求的目的。 b)基于边缘计算的电供暖调控,通过感知控制层边缘智控终端感知并采集台区各类电供暖设备的 负荷功率及设备工况,结合采集台区变压器等供电设施的负荷工况,应在满足配网安全稳定运 行、供电设施在经济合理工况范围以及基本不影响用户舒适度(用户无感)的约束条件下,通 过合理分配并控制各电供暖设备的负荷功率变化及启停投运,使台区包括电供暖负荷在内的多 类总负荷不超过变压器允许工作容量,实现台区不增容情况下用户电采暖负荷的优化运行,缓 解供电系统增容压力。 c)边缘智控终端应基于工业级国产主控芯片、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HPLC)芯片、安全芯片、 无线通信芯片等元件。宜运行国产操作系统,支持容器模式的开发和部署。 d)基于智能感知控制的电供暖用能控制,采用内置于智能物联电能供暖设备的嵌入式智能感知控 制模组或与电能供暖装置电源线相连的外置式智能感知控制装置(如智能物联插座),实现对 各类用户侧电供暖设备的精准负荷感知;同时,宜实现对电供暖设备按供暖补贴电价计量计 费,避免其他非供暖用电器“搭车蹭补贴”情况。 e)智能感知控制模组、智能物联插座等智能感知控制装置应包含国产主控芯片、高速电力线载波 通信(HPLC)芯片、计量芯片、无线通信芯片等芯片组件,装置应能够采集电供暖设备等电 器、设施的详细用电信息、工作状态、使用状况等数据,向边缘智控终端或系统平台传输,并 接收边缘智控终端或系统平台下发的控制指令,对电供暖设备等电器、设施进行多模态控制, 启停负荷或调节其功率,实现对各类电供暖设备负荷的调控

主控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存储器、接口等部件 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边端侧设备中负责计算、控制及数据处 理等关键功能实现0019 22-幕墙施工方案,是各设备的核心部件。

6.5.2感知控制层设备主控芯片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