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7036.6-2022 信息技术 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 第6部分:指静脉.pdf

GB/T 37036.6-2022 信息技术 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 第6部分:指静脉.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9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8594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7036.6-2022 信息技术 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 第6部分:指静脉.pdf

信息技术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

InformationtechnologyBiometricsusedwithmobiledevices Part6:Fingervein

T/CBDA58-2022标准下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附录A(资料性)移动设备指静脉识别呈现攻击检测方法 附录B(资料性)移动设备指静脉识别应用接口函数说明示例… 1O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37036《信息技术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的第6部分。GB/T37036已经发布 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通用要求; 一第2部分:指纹; 一第3部分:人脸; 一第4部分:虹膜; 一第6部分:指静脉; 第7部分:多模态; 第8部分:呈现攻击检测。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曙光易通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浙*大学、北京眼神科 技有限公司、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 中心、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智脉识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广东通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鼎立实业有限公司、圣点 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联想中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得意音通技术有 限责任公司、深圳市铭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晟元数据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大朋、钟陈、王文峰、刘旭华、于雪平、张亚浩、高健、宋继伟、刘倩颖、郑音飞 杨春林、郑文强、林冠辰、王智飞、王科俊、田启川、李军、刘朝名、樊磊、方沛宇、刘科、俞云祥、胡文矛、 杨明慧、李扬、郑方、李清顺、叶再本、宋方方、曹国顺、彭晋、郭茂祖、李继伟、席雅芬、

GB/T37036《信息技术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拟由9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通用要求。目的在于确立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的技术架构、通用流程和要求。 第2部分:指纹。目的在于确立移动设备在指纹生物识别方面的流程和要求。 第3部分:人脸。目的在于确立移动设备在人脸生物识别方面的流程和要求。 第4部分:虹膜。目的在于确立移动设备在虹膜生物识别方面的流程和要求。 第5部分:声纹。目的在于确立移动设备在声纹生物识别方面的流程和要求。 第6部分:指静脉。目的在于确立移动设备在指静脉生物识别方面的流程和要求。 第7部分:多模态。目的在于确立移动设备在多模态生物识别方面的流程和要求。 第8部分:呈现攻击检测。目的在于规定移动设备呈现攻击检测要求。 第9部分:测试方法。目的在于描述移动设备不同类型生物特征识别的功能和性能测试方法

GB/T 37036.6 202

信息技术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 第6部分:指静脉

本文件确立了移动设备指静脉识别的技术架构和业务流程,规定了用于指静脉识别的移动设备的 基本要求以及指静脉识别的功能要求、接口要求、性能要求和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移动设备指静脉识别产品的设计、生产、集成和应用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指静脉fingervein 手指皮肤下的静脉血管相互交织所形成的纹理。 3.2 指静脉图像fingerveinimage 由近红外成像设备采集的包含指静脉的数字图像。 3.3 指静脉采集fingerveincapture 获取指静脉图像的过程。 3.4 指静脉注册fingerveinenrolment 根据策略创建和存储指静脉模板数据记录的行为。 [来源:GB/T5271.37—2021,3.5.3,有修改] 3.5 指静脉识别fingerveinrecognition 利用指静脉进行人的身份识别的过程。 注:包括指静脉验证和指静脉辨识。

3.6 指静脉特征fingerveinfeature 从指静脉图像中提取的用于识别的数字序列。 注:简称特征。 3.7 指静脉模板fingerveintemplate 用于比对的已存储的记录指静脉特征及相关信息的数据。 注:指静脉模板的大小可以与指静脉特征的大小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3.8 指静脉数据fingerveindata 处于任何处理阶段的指静脉图像、指静脉特征、指静脉模板或指静脉比对结果。 3.9 呈现攻击presentationattack 以干扰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操作为目的,针对生物特征数据采集模块的一种攻击行为。 来源:GB/T37036.1—2018,3.3

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TG 通用串行总线转换器(UniversalSerialBus

移动设备指静脉识别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

移动设备指静脉识别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

图1移动设备指静脉识别技术架构

移动设备指静脉识别业务主要流程包括指静脉注册、指静脉验证、指静脉辨识和指静脉变更等 a) 指静脉注册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1)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和权限检查,如果验证通过则进行下一步,否则不允许进行指静脉 注册; 2)启动指静脉注册过程; 3)进行指静脉图像采集; 4)进行呈现攻击检测(可选); 5) 1) 对采集的指静脉图像进行质量判断,如果通过质量判断则提取指静脉特征数据,否则重新 进行指静脉图像采集; 6)进行指静脉特征提取,生成该用户的指静脉模板并存储; 7)结束指静脉注册过程。 b)指静脉验证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1)启动指静脉验证过程; 2)进行指静脉图像采集; 3)进行呈现攻击检测(可选); 4) )对采集的指静脉图像进行质量判断,如果通过质量判断则提取指静脉特征数据,否则重新 进行指静脉图像采集; 5) 将提取的指静脉特征,与该用户已存储的指静脉模板进行比对; 6)根据比对结果做出判别决策,并传输至移动应用; 7)结束指静脉识别过程。 c)指静脉辨识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1)启动指静脉辨识过程; 2)进行指静脉图像采集; 3)进行呈现攻击检测(可选); 4)对采集的指静脉图像进行质量判断,如果通过质量判断则提取指静脉特征数据,否则重新 进行指静脉图像采集; 5)将提取的指静脉特征,与存储的一个或多个用户指静脉模板进行比对; 6)根据判决策略对比对结果做出判别决策,并传输至移动应用; 7)结束指静脉识别过程。 d)指静脉变更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社用方业行点级监用租恒限检大加用政**社型业行工

变更; 2)启动指静脉变更过程; 3)进行指静脉图像采集; 4)进行呈现攻击检测(可选); 5)对采集的指静脉图像进行质量判断,如果通过质量判断则提取指静脉特征数据,否则重新 进行指静脉图像采集; 6)删除已存储的该用户该手指的指静脉模板,进行指静脉特征提取,生成该用户的指静脉模 板并存储; 7 结束指静脉变更过程

移动设备资源环境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a) 操作系统:应支持移动设备主流操作系统; b) 运行内存:2GB以上; c) 物理内存:16GB以上; d) 支持USBOTG功能。

移动设备资源环境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操作系统:应支持移动设备主流操作系统; e b) 运行内存:2GB以上; c) 物理内存:16GB以上; d) 支持USBOTG功能。

移动设备资源环境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a)操作系统:应支持移动设备主流操作系统; b)运行内存:2GB以上; c) 物理内存:16GB以上; d) 支持USBOTG功能。

7.3移动应用管理要求

应符合GB/T37036.1一2018中6.2.1的基本功能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L艺人 应具有明显的用户提示,告知用户对其指静脉图像进行了采集,若采集过程分为多次进行, 向用户明示每一次采集的进度; D 应具备异常情况判定及处理能力,提示用户重新采集或提示失败等。

应具备对采集到的指静脉图像进行质量判断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对图像分辨率、图像灰度等级、 手指采集区域、图像像素数、图像畸变率和灰度动态范围进行质量判断。 指静脉图像未通过质量判断时应具备相应的处理机制,如提示用户重新采集或提示失败等。

宜具备呈现攻击检测功能,且宜符合GB/T37036.1一2018中6.2.3的要求。常见的呈现攻击检测 方法见附录A。 呈现攻击检测功能宜支持对下述呈现攻击类型的检测,如表1所示。

指静脉识别呈现攻击类

检测出呈现攻击时应具备相应的处理机制,提示手指检测错误或存在风险等

出呈现攻击时应具备相应的处理机制,提示手指检测错误或存在风险等

应具备对符合质量要求的用户指静脉图像中提取用户指静脉特征的功能,提取过程宜采用不可逆 的方式

指静脉特征对比功能包括但不限于: a) 应支持指静脉验证和指静脉辨识: 1)首 能够将输入的用户指静脉特征和已存储的指静脉模板进行比对,根据是否同时输入用户 身份信息来确定进行验证或辨识,并计算出比对得分; 2)根据比对得分进行识别结果判定,并能够输出识别结果。 b)宜支持对指静脉比对相似度阈值的设定; C) 应支持连续失败次数约束。

数据保存到本地或指静脉服务器中

移动应用调用指静脉识别应用接口实现指静脉识别采集和认证功能,指静脉识别应用接 本应用接口和扩展应用接口两类

移动设备指静脉识别应用接口应具备表2所示的基本应用接口函数的功能,基本应用接口函数 例见附录B的B.1。

移动设备指静脉识别应用可具备表3所示的扩展应用接口函数的功能,扩展应用接口函数说明示 列见附录B的B.2

表3扩展应用接口函数

指静脉注册失败率应不大于1%

某省富阳市世纪大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0.1.2指静脉验证

10.1.3指静脉辨识

指静脉注册库规模不小于100根且不大于500根手指,总辨识次数不小于30000次,样本来源 于3000根手指,且错误接受辨识率不大于0.1%时,错误拒绝辨识率应不大于5%

指静脉辨识的注册数据库规模不大于500根手指时,在移动设备获取到指静脉图像后,自特征 至完成特征比对并输出识别结果止的时间应不超过2s

移动设备指静脉数据存储的信息安全应符合GB/T40660一2021中第6章的要求

附录A (资料性) 移动设备指静脉识别呈现攻击检测方法 移动设备指静脉识别具备的呈现攻击检测功能可采用以下方法实现: 离散图像检测方法,即利用一幅或多幅图像进行判断,如检测显示器边框、检测纸张及照片边 缘、检测屏幕反光、像素点分析、条纹分析、局部纹理分析等; 连续图像检测方法,即采用连续图像序列进行判断,如分析活体特有的脉搏波、检测血氧饱和 度等; 基于辅助硬件设备的检测方法,即利用辅助硬件设备获取更多判断依据辅助进行判断,如利用 深度摄像头采集指静脉区域深度信息、利用血氧检测设备采集指静脉区域血氧信息、利用温度 传感器采集直接接触的指头温度、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检测手指等; 一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呈现攻击检测,并对不同方法计算得出的检测结果置信度进行综合处理,给 出呈现攻击检测结果

移动设备指静脉识别具备的呈现攻击检测功能可采用以下方法实现: 离散图像检测方法,即利用一幅或多幅图像进行判断,如检测显示器边框、检测纸张及照片边 缘、检测屏幕反光、像素点分析、条纹分析、局部纹理分析等; 连续图像检测方法,即采用连续图像序列进行判断,如分析活体特有的脉搏波、检测血氧饱和 度等; 基于辅助硬件设备的检测方法,即利用辅助硬件设备获取更多判断依据辅助进行判断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一分册 工地建设(2012年版),如利用 深度摄像头采集指静脉区域深度信息、利用血氧检测设备采集指静脉区域血氧信息、利用温度 传感器采集直接接触的指头温度、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检测手指等; 一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呈现攻击检测,并对不同方法计算得出的检测结果置信度进行综合处理,给 出呈现攻击检测结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