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2427-2023 交通运输卫星导航增强定位模块测试技术规范.pdf

GB/T 42427-2023 交通运输卫星导航增强定位模块测试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7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8990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42427-2023 交通运输卫星导航增强定位模块测试技术规范.pdf

ICS 03.220.20 CCS R85

交通运输卫星导航增强定位模块测试

TestingtechnicalspecificationofGNSSaugmentation positioningmodulefortransportationsystem

GB/T 42427—2023

研究所化粪池基坑护坡工程施工方案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测试项目 测试要求 附录A(资料性)定位精度的数据处理方法…….…….…….… 附录B(资料性)增强定位模块开放环境的定位精度(静态、动态)测试方法 14 附录C(资料性)增强定位模块封闭环境的定位精度(静态、动态)测试方法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中交信息技术国家工程实 验室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通信信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长安 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钟南、聂育仁、耿丹阳、王维锋、彭理群、祁钰茜、巨永锋、吴超仲、王醒、雷旭 周伟、张炳琪、贺宜、万剑、徐海潮、孙宁。

本文件规定了交通运输卫星导航增强定位模块的测试项目及其测试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交通运输行业卫星导航增强定位模块的制造、测试和应用。

通运输卫星导航增强定位模块测

交通运输卫星导航增强定位模块测试 技术规范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5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423.2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T18214.1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第1部分: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设备性能标 准、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GB/T19391全球定位系统(GPS)术语及定义 GB/T19951一2019道路车辆电气/电子部件对静电放电抗扰性的试验方法 GB/T21437.2一2008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 传导 GB/T30283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服务分类 GB/T39267北斗卫星导航术语 JT/T1159.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卫星定位模块第1部分:技术要求 JT/T1160.1交通运输卫星导航增强应用系统第1部分:信息数据元 JT/T1160.4交通运输卫星导航增强应用系统第4部分:基于数字广播的差分信息播发技术 要求 BD420011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位设备通用规范 BD440018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于中国移动通信数据播发接口规范

GB/T 18214.1、GB/T 19391、GB/T 39267、JT/T 1159.1、JT/T 1160.1、BD 420011 和 BD 440 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卫星导航增强定位模块GNSSaugmentationpositioningmodule 用以接收卫星信号并获得高精度的位置信息、时间信息的功能单元 [来源:JT/T1159.1—2017,3.1.1]

卫星导航增强定位模块GNSSaugmentationpositioningmodule 用以接收卫星信号并获得高精度的位置信息、时间信息的功能单元 [来源:JT/T1159.1—2017,3.1.1]

交通运输卫星导航增强定位模块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基于BDS,兼容GPS信号GLONASS和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 D) 对外接口支持天线信号输人、控制命令输入、定位数据输出、固件升级、置信度(RAIM)、观测 数据输出和差分信息输入等功能; C) 频率:至少支持北斗二号和三号卫星系统一个频点; C 可扩展信号输入输出:辅助信号输入、速度信号输入、前进后退信号输人及秒脉冲信号输出。

卫星导航增强定位模块应至少包括下列功能单元: 1) 卫星导航信号接收和处理单元; b) 通信接口; C) 多系统导航单元;

d) 信息存储、处理与传输单元; e) 电源管理单元; f) 输人输出接口

增强定位模块的接口应包含以下内容。 a) 1 数据接口:支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户终端通用数据接口标准,兼容NMEA0183v2.2通信信 号格式及SiRF二位元编码等标准。 b)通信接口:外设与模块之间通过UART进行信息交互,支持UART异步串口通信,默认波特 率为19200bit/s,需由外设设置为其他波特率。数据帧包括指令/内容、指令长度、用户地址、 校验和、信息内容等。 c)电源接口:外部供电兼容3.3V/5.0V供电电压,能直接接入3.3V/5.0V电源供电。自带可 充电后备电池,掉电保持星历数据时间不少于0.5h。 d)可扩展接口:可通过串口进行参数设置,默认波特率9600bit/s;支持3.3V或5V单片机 1/O通信接口;支持SMA接口,可接人各类有源天线

增强定位模块应支持数据播发、接收等数据传输功能,应符合JT/T1160.4的要求,同时也应符合 人下要求: a) 数据播发通信方式与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 b) 通信信号安全:符合GB/T30283的规定

增强定位模块应能以最少1Hz更新率持续记录并存储日期、时间、经度、纬度、高度、速度和方向等 信息。定位信息有效数据记录应不少于最近48h。在模块断电后和断电前存储的定位信息数据不应 丢失,且能正常保持至少15d。

增强定位模块应具备定位模式切换功能。工作模式可选择GNSS、DGNSS。

增强定位模块应具备事口波特率可调功能并应返回当前波特率响应状态。支持110bit/s 128000bit/s之间常用波特率的灵活切换,默认波特率为9600bit/s

增强定位模块定位应具备定位更新率可调功能,能正确响应定位更新率调整指令,更换定位结果 更新率。

5.3.7模块固件升级

增强定位模块应具备固件升级功能,通过相应的串口进行升级。若升级失败,则应保证在外部 复正常后再次升级

5.3.8辅助信息输入

5.3.9差分信息输入

增强定位模块应支持差分信息输人功能,通过串口输人差分辅助信息

增强定位模块应根据控制命令增加或减少输出语句

增强定位模块应具备读取制造商信息功能,

增强定位模块应具备抗干扰功能

增强定位模块应具备抗干扰功能

5.3.13外接天线检测和模块保护

增强定位模块应具备外接天线开路、短路检测功能以及短路状态时模块保护功能。

定位精度分为静态定位精度和动态定位精度,在HDOP不大于4或PDOP不大于6时,不同等 内水平定位精度和垂直定位精度应满足表1的要求

不大于4或PDOP不大于6时,测速精度应优于

5.4.3冷启动定位时间

在输人卫星导航信号功率电平为一130dBm时,模块在概略位置、概略时间、星历和历书未知的状 态下开机,到首次能在其后10s连续输出三维定位误差小于100m的定位数据,所需时间应不超过 60s

5.4.4热启动定位时间

在输人卫星导航信号功率电平为一130dBm时,模块在概略位置、概略时间、星历和历书已知的状 态下开机,到首次能在其后10s连续输出三维定位误差小于100m的定位数据,所需时间应不超过 S

模块在输人GNSS卫星信号功率电平为一130dBm且正常工作状态时,GNSS卫星信号 30s,从信号恢复到首次能够在其后10s连续输出三维定位误差小于100m的定位数据,所需 超过5S

模块在概略位置、概略时间、星历和历书未知的状态下开机,各颗卫星的单通道导航信号载波 平不高于一140dBm时,应能在300s内以1Hz更新率连续10次输出三维定位误差小于100n 位数据。

29层主体部分施工组织设计5.4.7重捕获灵敏度

模块正常定位状态下,GNSS卫星信号短时中断30s后恢复,各颗卫星的单通道导航信号载波电 平不高于一145dBm时,应能在300s内以1Hz更新率连续10次输出三维定位误差小于100m的定 位数据。

模块正常定位后,各颗卫星的单通道导航信号载波功率电平降低到一150dBm时,应能在300s内 以1Hz更新率连续10次输出三维定位误差小于100m的定位数据

模块最大位置更新率应不低于1Hz

模块最大位置更新率应不低于1Hz

5.4.10位置分辨力

模块的位置分辨力.精度、维度均应不超过0.001分,高程应不超过2m

人货梯施工方案模块应在表2的温度环境下能正常工作24h。

按照GB/T2423.1、GB/T2423.2、GB/T2423.22中规定,在一40°℃~85C循环变化下的环境放 时间后,模块应能正常工作,保持结构完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