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2126.1-2022 基于蜂窝网络的工业无线通信规范 第1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

GB/T 42126.1-2022 基于蜂窝网络的工业无线通信规范 第1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42126.1-2022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3.92MB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198198
下载资源

GB/T 42126.1-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_T 42126.1-2022 基于蜂窝网络的工业无线通信规范 第1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

ICS25.040 CCS N 10

GB/T 42126.1—2022

基于蜂窝网络的工业无线通信规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基于蜂窝网络的工业无线通信系统 5.1 工业蜂窝网络连接与接人 5.2 基本数据流 工业蜂窝网络通用要求 6.1 概述 6.2 功能要求 6.3 蜂窝网络设备的管理要求 6.4 性能指标 工业蜂窝网络访问子层要求 附录A(资料性) 工业蜂窝网络组网方式 A.1 概述 A.2 公共网络组网方式 A.3 非公共网络组网方式 附录B (资料性) 基于工业5G蜂窝网络的工业机器人场景示例 B.1 场景概述 B.2 通用要求TCNTAC 63-2020 热防护织物耐热性能试验方法, B.3 功能要求 附录C(资料性) 基于工业5G蜂窝网络的人员技能防呆场景示例 C.1 场景概述· C.2 通用要求 C.3 蜂窝网络部署: 附录D(资料性)基于工业5G蜂窝网络的物流AGV集群调度 D.1 场景概述· D.2 通用要求· D.3 蜂窝网络部署. 附录E(资料性)基于工业5G蜂窝网络的远程操控场景示例 E.1 场景概述 E.2 通用要求 E.3 蜂窝网络部署

GB/T42126.1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42126《基于蜂窝网络的工业无线通信规范》的第1部分。 GB/T42126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之江实验室、重庆邮 电大学、东北大学、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 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沈阳中科博微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诺基亚通信系统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重庆盟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卢铁林、王春喜、谭斌、刘丹、魏曼、包伟华、徐冬、庞伶俐、李振廷、冯夏维、 王浩、赵艳领、张晓玲、李宁、王锐、梁辉、陈卫民、林跃、李正涛、张学琴、朱国良、贺敬、许斌、邓伟、 吴少勇、庞萌萌、陈菁、黄文君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42126《基于蜂窝网络的工业无线通信规范》的第1部分, GB/T42126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之江实验室、重庆邮 电大学、东北大学、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 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沈阳中科博微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诺基亚通信系统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重庆盟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卢铁林、王春喜、谭斌、刘丹、魏曼、包伟华、徐冬、庞伶俐、李振廷、冯夏维 王浩、赵艳领、张晓玲、李宁、王锐、梁辉、陈卫民、林跃、李正涛、张学琴、朱国良、贺敬、许斌、邓伟 吴少勇、庞萌萌、陈菁、黄文君

蜂窝网络无线通信技术(简称:“蜂窝网络”)不断演进,现已发展到第五代。目前,基于蜂窝网络的 工业无线通信(简称:“工业蜂窝网络”)正逐步满足工业场景中的低时延、大带宽、广联接及灵活组网的 通信网络应用需求。例如:制造商可通过工业蜂窝网络将制造装备、传感器、控制器、工具和物料等资产 连接起来,也可将信息系统与设备相连,为相关各方提供更丰富的可操作、可追溯、可定位的信息,助力 工业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转型。随着蜂窝网络无线通信技术的持续演进,工业蜂窝网络将在带 宽、时延及可用性等方面继续提升,赋能更多的工业应用场景。 本文件是指导蜂窝网络应用于工业现场的基础标准,旨在确保工业蜂窝网络能适应工业场景应用 需求,拟由6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目的在于确立适用于各类工业现场需要遵循的总体技术要求。 第2部分:通信行规。目的在于确立适用于工业现场的通信行规要求。 第3部分:测试规范。目的在于确定符合工业的通信行规测试规范。 第4部分:安全要求。目的在于使蜂窝网络安全地运行和管理。 第5部分:应用规范。目的在于在工业现场更好地应用蜂窝网络,便于各相关方广泛应用。 第6部分验收规范。目的在主蜂窝网络按以上要求建立后符合各相关方的实际要求

本文件规定了基 技术要求 划、设计、建设与优化

GB/T42126.12022

基于蜂窝网络的工业无线通信规

基于蜂窝网络的工业无线通信规范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基于蜂窝网络的工业无线通信规范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6.2.6服务分级要求

6.2.6.1应支持将工业应用映射为相应的服务等级。 6.2.6.2应支持提供满足服务等级协议(SLA)的分级网络

6.2.6.1应支持将工业应用映射为相应的服务等级。

6.2.8.1工业蜂窝网络应支持确定性传输。 6.2.8.2 工业蜂窝网络应支持时间同步。 6.2.8.3 工业蜂窝网络应满足工业应用对通信的可用性要求。 6.2.8.4工业蜂窝网络应支持为通信双方的多个业务设置不同的传输优先级,支持按优先级进行通信 6.2.8.5工业蜂窝网络应保障蜂窝终端设备移动过程中的工业应用需求

GB/T 39846-2021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 接口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集群核心网到调度台接口6.3蜂窝网络设备的管理

6.3.1应支持对蜂窝网络设备的操作和管理功能,可对工业蜂窝网络功能进行使能、禁用、配置、监控 和故障排除。 6.3.2应支持对工业蜂窝网络的实时监控功能,包括关键应用的QoS、蜂窝网络设备的通信和连接状 态及一般服务可用性等。

时延应指示将报文从一个终端设备的应用层(源)实时交付到另一个终端设备应用层(目的地)所需 的时间。 对于以下两种情况,应规定最大时延,最大时延的计算应包括传输时间以及任何等待时间: 无传输错误; 杭手失并恢复

DB43T 1763-2020 中低速磁浮交通运营管理规范6.4.2支持最大蜂窝终端设备数量

蜂窝终端设备应用层传输的吞吐量(单位:B/s)。

带宽的百分比,可用于一个链路上的非实时性无线通信。此外,还应规定总链路带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