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 74-2018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地震地质灾害

DB/T 74-2018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地震地质灾害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T 74-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30.14K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199307
下载资源

DB/T 74-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T 74-2018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地震地质灾害

DB/T 74—2018

Earthquake disaster assessment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Geologicaldisaster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规定 数据收集与处理 解译标志 解译与评估 结果评价与结果修正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地震地质灾害遥感解译表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地震地质灾害遥感评估表 附录C(规范性附录)地震地质灾害现场抽查表 参考文献

本标准是《地震灾害遥感评估》系列标准中的一项。该系列标准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地震地质灾害;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建筑物破坏;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公路震害;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铁路系统震害;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重点目标破坏;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地震极灾区范围;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地震烈度;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产品产出技术要求;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 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桂芳、单新建、王晓青、刘云华、宋小刚、龚文瑜、陈晓利、张景发

JT/T 1372-2021 汽车维修救援服务规范本标准是《地震灾害遥感评估》系列标准中的一项。该系列标准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地震地质灾害;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建筑物破坏;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公路震害;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铁路系统震害;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重点目标破坏;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地震极灾区范围;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地震烈度;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产品产出技术要求;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 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桂芳、单新建、王晓青、刘云华、宋小刚、龚文瑜、陈晓利、张景发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地震地质灾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遥感开展地震地质灾害评估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T80一2018地震灾害遥感评估产品产出技术要求

4.1.1解译与评估应包括下列内容:

4.1.1解译与评估应包括下列内容 a)地震滑坡和崩塌; b) 地震泥石流; c) 地震地表破裂带。 4.1.21 解译应包括下列内容: a)堰塞湖; b) 砂土液化; c)震陷。

4.2地震地质灾害灾变等级遥感划分

1.2.1依据灾害活动的强度和规模,将地震滑坡和崩塌、地震泥石流、地震地表破裂带划分为特大型、

a)特大型地震泥石流:单个流域面积大于或等于10°m²; b) 大型地震泥石流:单个流域面积在10″m²~10°m; C 中型地震泥石流:单个流域面积在10″m²~10″m; d)小型地震泥石流:单个流域面积小于10°m。 注:地震泥石流流域包括流通区和堆积区

4.2.4地震地表破裂带灾变等级按下列指

a)特大型地震地表破裂带:总长度大于或等于400km; b 大型地震地表破裂带:总长度在100km~400km; C 中型地震地表破裂带:总长度在10km~100km; d)小型地震地表破裂带:总长度小于10km。

4.3地震地质灾害等级遥感划分

4.3.1应遵守就高不就低原则,即采用灾变等级最高的条件划分地震地质灾害等级。 4.3.2依据地震地质灾害灾变等级,将地震地质灾害综合划分为重度地震地质灾害、中度地震地质灾 害和轻度地震地质灾害三个等级, 4.3.3重度地震地质灾害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a)地震滑坡和崩塌总面积大于或等于10m; b)地震泥石流总面积大于或等于10°m²; c)地震地表破裂带总长度大于或等于400km。 4.3.4中度地震地质灾害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a) 地震滑坡和崩塌总面积10*m²~10°m²; 地震泥石流总面积10*m~10°m; c) 地震地表破裂带总长度10km~400km。 4.3.5 轻度地震地质灾害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a) 地震滑坡和崩塌总面积小于10°m; b)地震泥石流总面积小于10m²; c)地震地表破裂带总长度小于10km

遵守就高不就低原则LY/T 1854-2020 室内高湿场所和室外用木地板,即采用灾变等级最高的条件划分地震地质灾害等级。 据地震地质灾害灾变等级,将地震地质灾害综合划分为重度地震地质灾害、中度地震地质灾 地震地质灾害三个等级

4.4区域地震地质灾害等级遥感划分

.4.1应遵守就高不就低原则,即采用区域内灾变等级最高的条件划分区域地震地质灾害等级。 .4.2依据区域统计单元内地震地质灾害灾变等级,将地震灾区划分为极重地震地质灾害区、严重地 地质灾害区、较重地震地质灾害区和一般地震地质灾害区四个等级。 43极重地雪地质宝区应满品下列冬件之

5.1.1地震发生后,应及时收集地震灾区震前和震后中、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

5.1.1地震发生后,应及时收集地震灾区震前和震后中、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 5.1.2遥感数据应包括影像文件和数据说明文件,影像格式应满足通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格式 要求。 5.1.3应优先保证极震区遥感数据的收集,优先收集分辨率高,云覆盖少,距地震发生时间短的遥感 数据。

5.1.4遥感数据应已完成辐射校正、几何粗校正处理

5.2.1应使用具有高精度地理坐标的遥感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作为参照,对收集的遥感数据进行几何 精校正和正射校正。 5.2.2具有地震灾区多时相遥感影像时,应以某一时相影像为基准,对其他时相影像进行配准, 5.2.3应根据需要DB34T 2765-2016 中医药健康旅游要求,对遥感数据进行重采样、影像镶嵌、融合等处理

6.1地震滑坡和崩塌主要解译标志如下: a)形态特征:主要呈现为簸箕形、马蹄形、舌形等不规则平面形态; b) 色调特征:滑坡体上植被破坏较为严重,覆盖稀疏,在坡脚有大量松散物质,呈浅色调,与 呈深色调的植被覆盖区差别明显; c) 纹理特征:滑坡区域地形破碎,地表起伏不平,纹理比较粗糙 d) 易发位置:多发生在河流和道路两侧的斜坡上。 6.2 地震泥石流主要解译标志如下: a) 形态特征:沿沟谷呈长条状分布,于沟谷出口形成扇状堆积物; b) 色调特征:整个泥石流区色调的饱和度较周边地物大、亮度低,与周围地物色差明显; c) 纹理特征:略显流动纹理; 易发位置:大都发生于高山峡谷区及其出口部位。 6.3 3地震地表破裂带主要解译标志如下: 在平原区呈线状影像特征; b) 在山区一般呈条带状,规模较小的地震地表破裂,多呈折线状断续分布; c) 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会将公路、田和土丘等地物错开。 5.4 堰塞湖主要解译标志如下: a) 下游存在完全堵塞河道的滑坡和崩塌堆积物,并出现断流,上游河道明显加宽; b)可能淹没岸边建筑物或道路

6.1地震滑坡和崩塌主要解译标志如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