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OE 20.7-2020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7部分:牡蛎礁.pdf

T/CAOE 20.7-2020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7部分:牡蛎礁.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19163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AOE 20.7-2020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7部分:牡蛎礁.pdf

工作程序按照T/CAOE20.1第5章规定的要求执行。

调查方案设计按照T/CAOE20.1第6章规定的

.4调查与评估报告编制

DB12/T 822-2018 路用高粘结力环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调查与评估报告编制按照T/CAOE20.1中9.1规定的要求执行

料和成果归档按照T/CAOE20.1第10章规定的

牡蛎礁生态系统调查内 调查内容、调查要素、调 要素进行调查。

表1牡蛎礁生态系统调查内容与方法

6.1.1调查区的选择

调查区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a)收集历史资料,将牡蛎礁保护区、历史牡蛎自然分布区作为调查区域; b)参考以往项目调查成果,将底栖生物采样中牡蛎数量较多的区域作为调查区域; c)访问沿海群众和渔民,将牡蛎捕捞区、牡蛎养殖区、牡蛎苗种采集区作为调查区域; d)通过现场踏勘,结合潜水采样,将有牡蛎集中成片分布的区域作为调查区域。

6.1.2断面和站位布设

6.1.2.1断面布设

断面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a)布设断面时,应在空间上涵盖整个调查区域,布局均衡,能够反映调查区内牡蛎礁的不同生态 状况; b) 在潮间带布设断面,走向应垂直于海岸,断面位置应有陆上标志; c)每一个调查区,根据牡蛎礁分布区域及面积布设不少于3条断面。 6.1.2.2站位布设 站位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a)站位分布应保持一定的均匀性,各个方位、不同的水深均有站位分布; b 在潮间带调查区,应依据潮带划分布设站位,通常高潮区布设1个~2个、中潮区布设3个、 低潮区布设1个~2个: C 在潮下带调查区,应采用网格状均匀定点法布设站位,站位的数量根据牡蛎礁斑块面积、分布 而定,原则上调查站位的间隔不低于1km。针对断面无法覆盖的牡蛎礁斑块,应单独布设站位: 确定站位后,应按站序测量、记录各站位地理坐标,以便进行长期监测

6.1.3调查时间与频次

调查时间根据不同海域的牡蛎物种而定,原则上每年集中调查2次,时间设定在牡蛎排放期。 春末夏初)和当年生长季节结束(一般在冬季)。牡蛎补充量调查时间根据不同的牡蛎物种单独 安排在牡蛎排放高峰期结束3个月后。

32M继甲礁焦斑块面积

潮间带可采用无人机航拍或测距轮调查每个牡蛎礁斑块的面积。 潮下带可采用声纳法调查每个牡蛎礁斑块的面积。声纳调查按照GB/T12763.10规定的要求扶 野外调查结束后,采用GIS平台对野外调查的图像进行空间分析,勾绘牡蛎礁分布范围,计 礁斑块面积。

6.2.1.1.2 礁体高度

焦体高度为 可或长轴中心线方日进行测耳 潮间带牡蛎礁高度调查采用人工测量方式。礁脊长度大于200m时,每隔20m~50m测量一次;礁 脊长度小于或等于200m时,每隔5m~10m测量一次。现场调查记录在附录A表A.1中。 潮下带牡蛎礁高度调查采用多波束或单波束,结合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辅以钻孔验证。具体按 照GB/T12763.10规定的要求执行

6.2.1.2.1样方采集

6.2.1.2.2物种鉴定

6.2.1.2.4补充量

6.2.1.2.5活体壳高

每个站位选取1个样方,使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每个活体牡蛎壳高,按5mm的差值分 调查和分析结果记录在附录A表A.2。

6.2.1.2.6王肉重和王壳重

在采集的每个样方中随机选取3个~5个成体牡蛎,撬开贝壳后,取软体部烘干至恒重,称干肉重 (g)。清除牡蛎壳上的寄生物和杂质,烘干至恒重,称干壳重(g)。调查和分析结果记录在附录A表 A.3中。

6.2.2.1大型底栖生物

6.2.2.2浮游植物

6.2.3.1 水环境

水温、盐度、流速的调查按照GB/T12763.2规定的要求执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记录在附录A 溶解氧、pH值的调查按照GB/T12763.4规定的要求执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记录在附录A表A. 2.3.2底质环境 现场判别底质类型,分为硬相底质(岩石、生物礁体、混凝土等)和软相底质(泥滩、泥沙 等)。调查结果记录在附录A表A.5中。

水温、盐度、流速的调查按照GB门 溶解氧、pH值的调查按照GB/T12763.4规定的要求执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记录在附录

6.2.3.2底质环境

现场判别底质类型,分为硬相底质(岩石、生物礁体、混凝土等)和软相底质(泥滩、泥沙滩、沙 滩等)。调查结果记录在附录A表A.5中。

6.2.4.1调查方式

6.2.4.2自然因素

6.2.4.2.1捕食者

确定调查区内牡蛎捕食者的种类和数量,包括黑鲷、鳐鱼、鳍鱼、梭鱼等鱼类,红螺、荔枝螺等肉 食性螺类,海星等棘皮动物,拟穴青蟹等甲壳动物,蛎等鸟类。 6.2.4.2.2竞争者 确定调查区内牡蛎竞争者种类和数量,如藤壶、紫贻贝、突壳肌蛤、海鞘、苔藓虫等生物。 6.2.4.3人为因素 6.2.4.3.1捕捞 了解调查区是否存在捕捞的情况,调查捕捞方式、捕捞时间、捕捞频率和捕捞量。 6.2.4.3.2滤食性贝类养殖 了解调查区内滤食性贝类养殖种类、养殖面积、养殖时间。

6.2.4.2.2竞争者

6.2.4.3.1捕势

6.2.4.33海洋工程

了解调查区及周边3km内是否新建大型构筑物或建筑物,调查工程类型和规模,以及是否占用牡 蛎礁区或造成牡蛎礁区淤积。如果造成牡蛎礁区淤积,现场调查时,在淤积区域均匀布设测量点,测量 相对周围底质的淤积厚度。水深不大于3m的区域,可使用测杆法测量淤积厚度。水深大于3m的区域, 采用浅地层剖面仪,辅以钻孔验证,测量淤积厚度

6.2.4.3.4污染排放

了解调查区及周边3km内是否存在陆源污染排放。如存在陆源污染排放,应调查陆源污染物种类、 浓度和排放量。

牡蛎礁生态状况评估从牡蛎礁、生物群落、环境要素和威胁因素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和评价指 2。

表3牡蛎礁斑块面积变化分级及其赋值表

7.3.1.2牡蛎礁体平均高度变化

牡蛎礁体平均高度变化是反映牡蛎礁受损或改善的主要特征之一。牡蛎礁体平均高度现状值较 值的相对变化值表示牡蛎礁体平均高度相对变化幅度,计算方法见公式(2):

式中: SH. 一牡蛎礁体平均高度变化; 牡蛎礁体平均高度现状值,单位为厘米(cm); H。—牡蛎礁体平均高度基准值,单位为厘米(cm)。 牡蛎礁体平均高度变化分级及赋值见表4。

表4牡蛎礁体平均高度变化分级及其赋值表

7.3.13牡蛎密度变化

牡蛎密度变化是牡蛎数量变化的直接表现。牡蛎密度现状值较其基准值的相对变化值表示牡 对变化幅度。 现状牡蛎密度计算方法见公式(3):

式中: D一牡蛎密度现状值,单位为个每平方米(ind/m²):

ZN, 0. 25 × 0. 25n

N,一一第i个样方活体牡蛎数量; n——采集样方的数量。 牡蛎密度变化计算方法见公式(4)

SD一牡蛎密度变化; D。一牡蛎密度基准值,单位为个每平方米(ind/m²)。 牡蛎密度变化分级及赋值见表5。

SD 2×100%. D

表5牡蛎密度变化分级及其赋值表

7.3.1.4牡蛎补充量变化

牡蛎补充量变化反映了牡蛎椎贝补充能力减弱或增强,是牡蛎礁能否自我维持的重要表征。牡蛎不 充量现状值较其基准值的相对变化值表示牡蛎补充量相对变化幅度。 现状牡蛎补充量计算方法同公式(3)。 牡蛎补充量变化B计算方法同公式(4)。 牡蛎补充量变化分级及赋值见表6

表6牡蛎补充量变化分级及其赋值表

7.3.1.5成体牡蛎比例变化

亡和是否存在大规模牡蛎捕捞等。成体牡蛎比例现状值较其基准值的相对变化值率表示成体牡蛎比例相 对变化幅度。 成体牡蛎数量:统计样方内达到市场售卖规格的牡蛎数量。 成体牡娠比例计算方法见公式(5)

VM × 100% 1

SM—成体牡蛎比例变化; M。—成体牡蛎比例基准值。 成体牡蛎比例变化分级及赋值见表7

表7成体牡蛎比例变化分级及其赋值表

表7成体牡蛎比例变化分级及其赋值表

7.3.2牡蛎礁生态状况综合评估

根据牡蛎礁斑块面积变化、牡蛎礁体平均高度变化、牡蛎密度变化、牡蛎补充量变化、成体牡 变化的赋值进行牡蛎礁生态状况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计算方法见公式(7):

V一一牡蛎礁生态状况评估计算结果; V一一第1个参与评估的指标赋值结果,i≤5: ViMx一一第i个参与评估的指标的赋值满分,i≤5。 若由于现状数据或基准值缺乏导致部分指标不能赋值评估时,则舍弃不能评估的指标,以余下指 进行评估,同时也仅用余下指标的赋值满分参与计算。 牡蛎礁生态状况分级见表8。

表8牡蛎礁生态状况评估结果分级表

纳入以上定量评估的评价指标进行单要素评估和定性评价,部分评价指标赋值方法可参考附录 查成果报告中,结合以上牡蛎礁生态状况综合评估结果和评价指标,综合分析牡蛎礁生态状况 在原因和外部驱动因素,提出相应管理措施(表9)。

9牡蛎礁生态状况评估结果分级说明及管理措施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牡蛎礁调查要素记录表 表A.1~表A.6给出了牡蛎礁各调查要素现场调查记录表。

表A.1牡蛎礁体高度现场调查记录表

表A.2牡蛎壳高、密度、补充量调查基本情况表

表A.3牡蛎湿重和于重测定记录表

表A.4大型底栖生物采样记录表

表A.6威胁因素调查记录表

CNCEC-J0402043-2018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牡蛎肥满度赋值按式(B.1)计算: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部分评价指标赋值方法

CI FT ×100% ES

B.2活体牡蛎壳高频率

母性方按活体牡频允高图 按本文件7.3.1.3式(3) 组牡蛎密度。形成以壳高为横轴、 寸纵轴的直方图,如图B.1所示。

B.3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

JC/T 2435-2018 单组分聚脲防水涂料牡蛎壳高频率分布图示

H一种类多样性指数; 一物种总数; P 第i种的个体数量占调查站位的所有个体数量之比。

[1] Baggett, L.P., S.P. Powers, R. Brumbaugh, et al. Oyster habitat restoration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 handbook. Arlington, The Nature Conservancy, 2014.96pp.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