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121-2020 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pdf

GBZ 121-2020 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2028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Z 121-2020 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pdf

4.3.1.1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和执业医师应保障放射治疗防护和安全的最优化。 4.3.1.2放射治疗照射最优化过程至少应包括:治疗照射处方、操作规程、治疗设备质量控制、照射的质 量保证。

4.3.2.1在放射治疗中,应有实施照射的书面程序。 4.3.2.2在治疗计划制定时,除考虑对靶区施以所需要的剂量外,应尽量降低靶区外正常组织的剂量,在 治疗过程中应采取适当措施使正常组织所受到的照射剂量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4.3.2.3除有明确的临床需要外,应避免对怀孕或可能怀孕的妇女施行腹部或骨盆受照射的放射治疗;若 确有临床需要,对孕妇施行的任何放射治疗应周密计划,以使胚胎或胎儿所受到的照射剂量减至最小。 4.3.2.4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之前,应有执业医师标明日期并签署的照射处方。处方应包含下列信息:治 疗的位置、总剂量、分次剂量、分次次数和总治疗周期:还应说明在照射体积内所有危及器官的剂量。

GBZ1212020

DB34/T 3035-2017 省级湿地公园建设规范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应制定放射治疗质量保证大纲。质量保证大纲应包括: 8 执业医师和医学物理人员应对每一种放射治疗的实践活动编写标准化的程序性文件及相应的临床 核查的规范化程序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患者固定、肿瘤定位、治疗计划设计、剂量施予及其相关验证的程序; C 实施任何照射前对患者身份、肿瘤部位、物理和临床因素的核查程序; d 剂量测定、监测仪器校准及工作条件的验证程序; 书面记录、档案保存在内的整个患者治疗过程的规范化程序; f 偏差和错误的纠正行动、追踪及结果评价的程序; g 对质量保证大纲定期和独立的审查程序。

4. 4. 2测量和校准

4.4.2.1放射治疗单位应配置医学物理人员。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应确保医学物理人员遵循国家相关 标准进行惠者的剂量测定并形成文件,

4.4.2.2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应确保:

对用于放射治疗剂量测定的剂量计和其他检测仪器进行量值溯源,按国家法规和技术标准的时间 间隔要求对其进行校准; b 在放射治疗设备新安装、大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应进行验收检测; C 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状态检测; d)开展临床剂量验证工作,包括体模测量或在体测量

5放射治疗设备防护性能要求

6工作场所放射防护要求

3.1.1放射治疗设施一般单独建造或建在建筑物底部的一端;放射治疗机房及其辅助设施应同时设计和建 造,并根据安全、卫生和方便的原则合理布置。 3.1.2放射治疗工作场所应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治疗机房、迷路应设置为控制区;其他相邻的、不需要 采取专门防护手段和安全控制措施,但需经常检查其职业照射条件的区域设为监督区。 6.1.3治疗机房有用线束照射方向的防护屏蔽应满足主射线束的屏蔽要求,其余方向的防护屏蔽应满足漏 射线及散射线的屏蔽要求。 6.1.4治疗设备控制室应与治疗机房分开设置,治疗设备辅助机械、电器、水冷设备,凡是可以与治疗设 备分离的,尽可能设置于治疗机房外。 6.1.5应合理设置有用线束的朝向,直接与治疗机房相连的治疗设备的控制室和其他居留因子较大的用室 尽可能避开被有用线束直接照射。 6.1.6X射线管治疗设备的治疗机房、术中放射治疗手术室可不设迷路;刀治疗设备的治疗机房,根据 场所空间和环境条件,确定是否选用迷路:其他治疗机房均应设置迷路。

GBZ1212020

6.1.7使用移动式电子加速器的手术室应设在医院手术区的一端,并和相关工作用房(如控制室或专用于 加速器调试、维修的储存室)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区域,移动式电子加速器的控制台应与移动式电子加速器 机房分离,实行隔室操作。

6. 2 空间、通风要求

放射治疗机房应有足够的有效使用空间,以确保放射治疗设备的临床应用需要, 放射治疗机房应设置强制排风系统,进风口应设在放射治疗机房上部,排风口应设在治疗机房 1与排风口位置应对角设置,以确保室内空气充分交换;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4次/h。

H, ≤H。 / (t × U × T)

6.3.2治疗机房顶屏蔽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参考控制水平

GBZ1212020

6. 3. 3屏蔽材料

屏蔽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结构性能、防护性能和经济因素,符合最优化要求,新建机房一般选月

6.4安全装置和警示标志要求

6. 4. 1监测报警装置

放射治疗设备都应安装门机联锁装置或设施,治疗机房应有从室内开启治疗机房门的装置 有防挤压功能。

医疗机构应当对下列放射治疗设备和场所设置醒目的警告标志: )放射治疗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放射治疗工作场所应在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

6. 4. 4急停开关

5.4.4.1放射治疗设备控制台上应设置急停开关,除移动加速器机房外,放射治疗机房内设置的急停开关 应能使机房内的人员从各个方向均能观察到且便于触发。通常应在机房内不同方向的墙面、入口门内旁侧 和控制台等处设置 6.4.4.2放射源后装近距离治疗工作场所,应在控制台、后装机设备表面人员易触及位置以及治疗机房内 墙面各设置一个急停开关。

6.4.5应急储存设施

6.4.5.1?源后装治疗设施应配备应急储源器。 6.4.5.2中子源后装治疗设施应配备符合需要的应急储源水池。

6.4.5.1源后装治疗设施应配备应急储源器。

.4.6视频监控、对讲

控制室应设有在实施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状态、治疗床和迷路区域情况的视频装置;还应设置对讲交 流系统,以便操作者和患者之间进行双向交流。

GBZ1212020

7.1对于高于10MVX射线治疗束和质子重离子治疗束的放射治疗,除考虑中子放射防护外,在日常操作 中还应考虑感生放射线的放射防护。 7.2后装放射治疗操作中,当自动回源装置功能失效时,应有手动回源的应急处理措施。 7.3操作人员应遵守各项操作规程,认真检查安全联锁,应保障安全联锁正常运行 7.4工作人员进入涉放射源的放射治疗机房时应佩戴个人剂量报警仪。 7.5实施治疗期间,应有两名及以上操作人员协同操作,认真做好当班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密切 注视控制台仪器及患者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操作人员不应擅自离开岗位

8放射防护检测方法与要求

8.1治疗机房放射防护验收检测

8.1.1治疗机房屏蔽效果检测

3.1.1.5检测条件参见附录B、附录C、附录D和

8.1.2.1治疗机房应进行通风效果检测。 8.1.2.2治疗机房建成并且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应进行防护效果验收检测。 8.1.2.3加速器治疗工作场所防护检测方法参见附录B,术中放射治疗工作场所防护检测方法参见附录C, 含放射源放射治疗工作场所防护检测方法参见附录D,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作场所防护检测方法参见附录 8.1.2.4数据处理和检测结果评价参见附录F。

8.1.2.1治疗机房应进行通风效果检测

8.2治疗机房放射防护常规检测

应定期开展治疗机房放射防护常规检测,定期检测的周期为一年,

9.1应急预案的编制及要求

GBZ121202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不同场所的居留因子

不同场所的居留因子见表A.1

GBZ121202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不同场所的居留因子

表 A. 1 不同场所的居留因子

GBZ121202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加速器治疗工作场所防护检测方法

适用于利用医用电子加速器、X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等开展 工作场所防护检测。

B.2.1不同位置的检测要求

不同位置检测时,加速器的照射条件与使用的模体如下: 对所有检测,治疗设备应设定在X射线照射状态,并处于可选的最高能量档匹配的等中心处最高剂量率、 最大照射野,和等中心处最高剂量率档匹配的最高能量、最大照射野。当使用模体时,模体几何中心处于 有用束中心轴线上,模体的端面与有用束中心轴垂直。

B.2.2不同检测区的检测条件

GBZ1212020

表 B. 1不同检测区检测的条件

表B,士中使用的模体为组丝 用束投影范围,当端面积较小时,可将模体向加速器靶的方向移位,使之能覆盖最大野有用束的投影, 靶和模体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70cm(相应的模体端面不应小于30cm×30cm)

对测量仪器的要求包括: a)仪器应能适应脉冲辐射剂量场测量,推荐X射线剂量测量选用电离室探测器的仪表,不宜使用GM计 数管仪器。对X射线治疗束在10MV以上的设备,应配备测量中子剂量的仪器; b)测量仪器应有良好的能量响应; c)仪器最低可测读值应不大于0.1μSv/h; d)仪器宜能够测量辐射剂量率和累积剂量; e)仪器需经计量检定或校准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GBZ1212020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术中放射治疗工作场所防护检测方法

图C.1移动加速器倾角范围示意图

GBZ1212020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含放射源放射治疗工作场所防护检测方法

远距离含放射源放射治疗工作场所的检测条件参见B.2,在检测放射源后装机和中子放射源后 新时,放射源应该处于裸源照射状态,

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设备应使用在检定或校准周期范围内的和中子剂量率检测设备检测。探测下限 应不大于0.1uSv/h

测量方法参见B.5。

质子重离子加速器开展放射治疗的工作场所防护

GBZ1212020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作场所防护检测方法

对所有检测,治疗设备应设定在质子或重离子照射状态,并处于可选的最高能量档匹配的 高剂量率、最大照射野,和等中心处最高剂量率档匹配的最高能量、最大照射野。当使用模体 何中心处于有用束中心轴线上,模体的端面与有用束中心轴垂直,

测量仪器的要求包括: a 仪器应能适应脉冲辐射场测量,推荐射线周围剂量当量测量选用电离室探测器的仪器,不宜 使用GM计数管仪器; b 中子及射线检测仪器的能量响应应分别适合放射治疗机房外的中子及射线的辐射场: C 仪器最低可测读值应不大于0.1uSv/h; d) 仪器宜能够测量周围剂量当量率和累积剂量; e 尽可能选用对中子响应低的?射线剂量仪和对射线响应低的中子剂量仪; f)仪器需经计量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GBZ1212020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数据处理和检测结果评价

放射防护测量数据需附有相应的本底数据作为参考值,本底数据选取依据场所环境而定,如果场所处 于地下空间,应该选取环境本底辐射值;如果场所处于室外环境GB/T 42227-2022 留胚米标准规范,则应该选择天然本底辐射值。本底值选 取应在周边无放射源情况下,用测量仪器读取5个数值,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的本底值。

对于测量数据利用式(F.1)取平均值, 并利用式(F.2)计算出5个数据的标准差。计算得到平均值 需依据检测仪器的校准因子进一步修正,得到最终测量结果。

式中: X一平均值; N——测量数据的个数; 标准偏差αx按式(F.2)计算:

N. (F.2) 式中: x——标准偏差; N——测量数据的个数; X 一平均值。

F.3最低探测水平的确定

值减去本底值<3时,则认为测量结果小于最

GBZ1212020

对检测结果的报告与评价要求如下: a)报告的检测结果应扣除检测场所的本底读数(加速器关机条件下机房外的测读值)并进行仪器的 计量校准因子修正; b 依据6.3.1DB37/T 3361-2018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确定检测的治疗设备在治疗应用条件下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水平值,直接用于检测 结果评价。当审管部门在有效的文件中提出了不同的管理目标要求时,应遵从其要求,当仅有年 剂量要求时,可按6.3.1导出等效的剂量率作为管理目标要求; 对于周围剂量当量率超过控制(或管理)目标的检测点,应给出超标的区域范围,分析可能的超 标原因,如局部施工缺欠、屏蔽厚度不足、在机房内治疗设备的辐射剂量率高等。为判明上述超 标原因,应检测机房内相应位置的辐射剂量率,并应确认所使用的测量方法有效;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