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4141-2020 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指南.pdf

DB62T 4141-2020 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62T 4141-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3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58527
下载资源

DB62T 4141-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2T 4141-2020 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指南.pdf

ICS13.030.50

DB 62/T 41412020

肃省市场蓝督管理局 发布

【冀】12S1:卫生设备安装工程DB62/T41412020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则 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 再生资源分栋中心建设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 再生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DB62/T41412020

DB62/T4141—2020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活类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各市(州)、县(市、区)生活类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的建设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GB/T1280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DS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T3196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 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TGB 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A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6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ANS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8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T229.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DB62/T4140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指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生活性再生资源livingrenewableresources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旧金属、塑料、纸张、棉麻、毛、骨、玻璃、橡胶等。1

DB62/T4141—20203.2再生资源回收利用recyclingrenewableresources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再生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与回收利用,以恢复其实用价值和效用性。3. 3再生资源回收站点recyclebinorpointofrenewableresources在工商注册的再生资源回收处理企业设立的再生资源回收、分类、储运、中转的固定回收场所。3.4再生资源分栋中心sortingcenterofrenewableresources对回收体系聚集的再生资源进行分选、拆解、剪切、破碎、清洗、打包、初加工、储存、运输等生产活动的场所。3.5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baseofrecyclingrenewableresources对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和集中加工处置的场所。4总则4.1建设内容生活类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由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分栋中心、综合利用基地和信息服务平台四个部分构成。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结构见图1。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再生资源信再生资源分栋中心息服可再生资源务平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台图1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结构图4.2基本要求4.2.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国家土地、建筑、环境保护、劳动保障、消防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有关政策、规定及其标准,4.2.2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选址应遵照《甘肃省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并符合产业政策、国土空间、环境保护、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等规划和当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4.2.3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项目建设应满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4.2.4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项目选址应满足卫生、防疫及居住环境等要求。4.2.5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项目建设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防治条件。2

DB62/T41412020

5.3.3回收站点原则上要求采用绿色环保轻型建筑材料进行全封团闭处理。在设计、装修方面必须符合 环保及消防的要求,着重防止废弃物溢散、散发恶臭、污染地面及影响四周环境。应具有防止地面水、 雨水及油类混入或渗透功能的混凝土地面

6.1.1分栋中心规划、设计及建设要符合环保、市容和消防安全等标准,设有隔离围墙,园区绿化, 保持较好的外观环境。 6.1.2分栋中心选址、布局、规模和建设要与当地经济技术、城建交通、环保市容协调发展。应在符 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当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的前提下,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的近郊地区选址。 6.1.3分抹中心设立时,宣以区、县为单位,根据当地再生资源产生量及回收量建设具备相当处置能 力的分抹中心, 6.1.4分抹中心的数量、规模和结构,既要充分考虑周边地区再生资源回收量,与回收网点有效衔接, 又要兼顾周边产业和利废企业的需求,实现产废、利废的衔接。 6.1.5有一定面积的自有土地或租赁场所,有明确的四至边界。按照用地集约化原则建设,分栋中心 面积原则上不少于10亩,分栋加工集聚区面积原则上不少于50亩。 6.1.6平面布局应按照功能分区、分块布置。 6.1.7一般地面应为混凝土地面。生产线地面应作防水、防渗漏处理,有特殊要求的地面作防腐蚀处 理。 6.1.8固定建筑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标准,对环境有影响的加工生产不能露天作业,仓储货场地面道 路符合国家载荷标准。 6.1.9具备水电管网,并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6.1.10鼓励引进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设备,提高分栋加工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6.2.1配备与回收规模和工艺相适应的,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分选、拆解、剪切、破碎、清洗、打 包等设施装备 6.2.2配备检测仪、电子磅和电子监控系统,并按国家相关要求进行计量检定。 6.2.3依法取得消防验收和备案,按照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要求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 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

6.3.1再生资源不能露关堆放。储存场地应与办公区、生活区等其它区域有明显的区域划分 6.3.2各个品种再生资源应分类存放,采用分区域管理,制定再生资源暂存库房的防污染、 全防护措施,并做好应急预案。

6.3.1再生资源不能露天堆放。储存场地应与办公区、生活区等其它区域有明显的区域划分。 6.3.2各个品种再生资源应分类存放,采用分区域管理,制定再生资源暂存库房的防污染、防火等安 全防护措施,并做好应急预案。 6.3.3场地需符合GB18597、GB18599标准要求。 6.3.4应设置消防安全设备及避雷设备或接地设备,并定期检修。 6.3.5应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机具设施及条形码等技术。 6.3.6储存货架宜采用环保、高强度、高韧性材料的立体货架。

DB62/T41412020

8再生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深入开展“互联网十回收”行动。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 建立或整合再生资源信息服务平台。

提供回收种类、交易价格、回收方式等信息,引导资源合理配置T/CEC 146-2018 微电网接入配电网测试规范,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回收体系各 节点、各环节的对接和整合,促进回收与利用环节的有效衔接,实现线上交废和线下回收的有机结合。

8.3.1用户信息管理模块

该模块实现用户(包含普通市民、从业人员、管理员等)的角色标识和用户信息的添加、删除、修 改、查询等功能。

8.3.2网点、车辆信息管理模块

该模块详细登记网点和车辆的可公开信息,并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查询方式,无其要提供地图查询 功能。利用定位技术,在地图上标注网点和车辆的位置

8.3.3再生资源信息管理模块

该模块对整个回收网络体系中回收加工的再生资源信息进行详细采集整理,并编制发布各类可利 用废物的价格、数量、质量、存储库、服务标准等信息,使交易双方通过信息平台根据需求自行配对交 易,平台辅以居间服务撮合交易。已达成的交易进行成交公示GB/T 41066.3-2022标准下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