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1888-2020 环境空气臭氧监测逐级校准技术规范.pdf

DB43/T 1888-2020 环境空气臭氧监测逐级校准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5320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3/T 1888-2020 环境空气臭氧监测逐级校准技术规范.pdf

DB43/T18882020

nicalspecificationsforcalibrationofambientairozonemonitoring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辅导材料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发布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DB43/T18882020

E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臭氧监测逐级校准原理与基本要求.. 臭氧监测逐级校准设施的组成与要求, 臭氧监测逐级校准方法,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附录A(资料性) 臭氧传递标准的性能指标 12 附录B(资料性) 臭氧监测二级校准报告模版· 附录C(资料性) 臭氧监测三级校准报告模版

DB43/T1888—2020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湖南省生态环境事务中心、湖南莫尔标准化咨询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倩、郭卉、毛晓茜、周国治、陈阳、金红红、余涛、潘海婷、毕军平、于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湖南省生态环境事务中心、湖南莫尔标准化咨询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倩、郭卉、毛晓茜、周国治、陈阳、金红红、余涛、潘海婷、毕军平、于

DB43/T18882020

空气臭氧监测逐级校准技术规

本文件规定了环境空气中臭氧监测二级校准、臭氧监测三级校准设施的组成与要求、校准方法及其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下列文件申的内容通过文申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必不可少的条款。其申,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HJ590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HJ654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02、NO2、0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818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02、NO2、0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规范 HI1099环境空气臭氢监测一级校准技术规范

DB43/T1888—2020

臭氧一级标准的臭氧量值经过臭氧传递标准的逐级传递,最终传递至现场臭氧分析设备 注:根据在臭氧量值逐级传递中的位置分为臭氧监测一级校准、臭氧监测二级校准和臭氧监测三级校准。

该类传递标准含有臭氧分析仪,能够实时测定臭氧发生器发生的臭氧标准浓度。分析型传递标 校准分析型传递标准、发生型传递标准和现场臭氧分析仪。部分分析型传递标准自带臭氧发生 生臭氧的同时可实时测定发生的臭氧浓度,并对臭氧发生器进行实时反馈调节。

该类传递标准仅含有臭氧发生器、不含有臭氧分析仪,通过调节发生器的功率等方式调整发生的臭 氧浓度,不能对发生的臭氧浓度进行实时测定。发生型传递标准仅适用于对现场臭氧分析仪开展质量控 制工作,不适用于校准分析型传递标准。 3.7 工作标准workingstandard 日常用于校准下级传递标准或现场臭氧分析仪的臭氧传递标准。 3.8 质控标准qualitycontrolstandard 用于定期与工作标准进行质控比对的臭氧传递标准,其与被比对的工作标准应为同一级别的臭氧传 递标准(一级标准的质控标准可为二级传递标准)。当同一级别的工作标准无法使用或使用受限时,可 使用质控标准校准下级传递标准或现场臭氧分析仪。 3.9 零气zeroail 不含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任何能使臭氧光度计产生紫外吸收的其他物质的空 [来源:HJ1099—2020,3.7]

该类传递标准仅含有臭氧发生器、不含有臭氧分析仪,通过调节发生器的功率等方式调整发生的 度,不能对发生的臭氧浓度进行实时测定。发生型传递标准仅适用于对现场臭氧分析仪开展质量 作,不适用于校准分析型传递标准。

工作标准workingstandard

日常用于校准下级传递标准或现场臭氧分析仪的臭氧传递标准。 3.8 质控标准qualitycontrolstandard 用于定期与工作标准进行质控比对的臭氧传递标准,其与被比对的工作标准应为同一级另 递标准(一级标准的质控标准可为二级传递标准)。当同一级别的工作标准无法使用或使用受 使用质控标准校准下级传递标准或现场臭氧分析仪。

零气zeroair 不含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任何能使臭氧光度计产生紫外吸收的其他物质的 [来源: HJ 1099—2020, 3.7]

4臭氧监测逐级校准原理与基本要求

4.1臭氧监测逐级校准体系

臭氧监测逐级校准体系由臭氧一级标准和各级臭氧传递标准构成,见图1。臭氧一级标准为臭氧标 准参考光度计(SRP)。臭氧传递标准根据其在臭氧量值逐级传递中的位置分为臭氧二级传递标准、臭氧 三级传递标准和臭氧四级传递标准,

DB43/T18882020

4.2臭氧监测一级校准

图1臭氧监测逐级校准体系示意图

臭氧监测一级校准按照HJ1099的要求和校准方法执行。臭氧一级标准对臭氧二级传递标准进行校 准,建立臭氧一级标准量值和臭氧二级传递标准示值之间的定量关系。校准曲线的斜率应在1.00土0.03 范围内,截距应在(0土3)nmol/mol范围内。 臭氧二级传递标准应至少配两台。经臭氧一级标准校准后,其中一台作为工作标准用于下级臭氧校 准工作,另一台作为质控标准用于定期与工作标准进行质控比对。

1.3臭氧监测二级校准

臭氧二级传递标准宜放置在臭氧质控实验室中,臭氧二级传递标准的示值与臭氧三级传递标准 的示值进行比对,通过臭氧一级标准量值和臭氧二级传递标准示值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臭氧一级 标准量值和臭氧三级传递标准示值之间的定量关系,校准曲线的斜率应在1.00土0.03范围内,截距 应在(0±3)nmol/mol范围内

1.4臭氧监测三级校准

臭氧三级传递标准经过校准后运输至各空气自动监测站点,臭氧三级传递标准直接测定臭氧四级传 递标准发出的固定浓度的臭氧样品空气,将臭氧发生浓度值(即回溯的一级标准量值)标定为臭氧四级 传递标准在该固定浓度点的臭氧实际输出浓度。臭氧发生浓度偏差应控制在(0土2)nmo1/mol范围内 或相对偏差应控制在(0土2)%范围内

4.5臭氧监测质量控制工作

臭氧四级传递标准放置于空气自动监测站点站房内,按照HJ818中的规定对现场臭氧分 质量控制工作

5臭氧监测逐级校准设施的组成与要求

监测一级校准设施的组成

测一级校准设施的组成与要求应按照HI1099中

DB43/T1888—2020

5.2臭氧监测二级校准设施的组成与要求

5.2.1臭氧监测二级校准设施的组成

臭氧监测二级校准设施由零气发生装置、辅助设备、臭氧二级传递标准、臭氧三级传递标准、具 装置、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组成。

5.2.2臭氧监测二级校准设施的环境条件

臭氧监测二级校准宜在臭氧质控实验室进行,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温度在20℃~30℃之间,温度波动不超过土1℃/h,相对湿度80%以下; 供电系统配有电源过压、过载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良好的接地线路(电阻≤4Q),提供稳定 电源(220±22)V; c)配置良好的通风设备和废气排出口,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5.2.3臭氧监测二级校准设施的仪器设备要

5. 2. 3. 1零气发生装置

零气发生装置主要由空气压缩机和零气发生器组成。零气发生器应配置颗粒物涤除装置、臭氧等干 扰物涤除装置和气体干燥装置。零气发生系统输出的零气总流量应大于臭氧发生装置的设定流量、参与 校准的各台臭氧传递标准紫外光度计的采样流量总和1L/min以上。零气性能指标应符合HJ654中的 相关规定。

5. 2. 3. 2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用于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天气压力和权器各气路流量等的测量或调节,主要包括温度 计、湿度计、大气压力计、稳定电源和流量计等,相应辅助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8 温度计:量程范围0℃~50℃,准确度土0.1℃; b 湿度计:量程范围0%RH~100%RH,准确度±1%; C 大气压力计:准确度±0.1kPa; 电压表:量程范围0mV~5000mV,准确度±0.1mV; e) 稳定电源:输出电压220V,电压波动土10%; f)流量计:量程范围0L/min~10L/min,准确度±1%。

2.3.3臭氧二级传递标准和臭氧三级传递标准

臭氧二级传递标准和臭氧三级传递标准宜采用分析型传递标准。分析型传递标准根据仪器结构分为 带有臭氧发生器的分析型传递标准和不带有臭氧发生器的分析型传递标准。 带有臭氧发生器的分析型传递标准在产生固定浓度的臭氧的同时测定产生的臭氧浓度,是发生型传 递标准和分析型传递标准的结合。该仪器通入零气后,可通过调节汞灯功率产生固定浓度的臭氧样品空 气。产生的臭氧样品空气经过多支管,一部分进入该仪器自带的紫外光度计,用于测定产生的臭氧浓度, 并根据测定的浓度对臭氧发生器进行反馈调节;另外一部分进入分析型传递标准或环境空气臭氧分析仪 中的紫外光度计,用于校准或比对。性能指标见附录A。 不带有臭氧发生器的分析型传递标准的构造和原理与环境空气臭氧分析仪相似,但必须去除环境空 气臭氧分析仪内置的臭氧涤除器。性能指标见附录A。

5.2.3.4臭氧发生装置

5.2.3.5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

具备采集、处理、储存和传输数据的功能。

5.3臭氧监测三级校准设施的组成与要求

5.3.1臭氧监测三级校准设施的组成

DB43/T18882020

臭氧监测三级校准设施由零气发生装置、辅助设备、臭氧三级传递标准、臭氧四级传递标准组 件的单位可配置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

5.3.2臭氧监测三级校准设施的环境条件

臭氧监测三级校准宜在空气自动监测站点站房内或附近环境差异较小的实验室进行,环境条件应符 合下列要求: a 温度在15℃~35℃之间,相对湿度85%以下; b) 供电系统配有电源过压、过载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良好的接地线路(电阻≤42),提供稳定 电源(220±22)V 配置良好的通风设备和废气排出口,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5.3.3臭氧监测三级校准设施的仪器设备要求

5.3.3.1零气发生装置

零气发生装置应符合5.2.3.1中的相关规定。

5. 3. 3. 2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应符合5.2.3.2中的相关规定

5.3.3.3臭氧四级传递标准

臭氧四级传递标准宜采用带有臭氧发生器的分析型传递标准或发生型传递标准。 带有臭氧发生器的分析型传递标准应符合5.2.3.3中的相关规定。 发生型传递标准与零气发生器接通后,可通过调节其汞灯功率在量程范围内产生固定浓度的臭氧样 品空气。发生型传递标准性能指标见附录A

6.1臭氧监测一级校准方法

测一级校准方法按照HI1099规定的校准方法执

6.2臭氧监测二级校准方法

6. 2. 1校准要求

6. 2. 2 仪器预热

DB43/T1888—2020

递标准至少预热1h,使仪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

6.2.3管路与信号连接

张家口市桥东区机关服务中心施工组织设计6. 2. 3. 1管路连接

臭氧监测二级校准管路与信号连接方式见图2。连接至多支管的管线应等长,不超过1Ⅱ。管线的 材质应采用不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的惰性材料,如硅硼玻璃、聚四氟乙烯等。各接口处应连接紧密,不 发生漏气、脱落现象。向臭氧传递标准提供的零气应与臭氧发生装置所用的零气为同一来源。废气统 由排气管路排出。

6. 2. 3. 2信号连接

信号连接可根据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的工 理选择串口连接方式或模拟信号连接方式。 采用串口连接方式时,用数据线连接臭氧传递标准仪器的串口端口和电脑端口。根据臭氧传递标准 的通信协议进行参数设置。 采用模拟信号连接方式时,用信号线连接臭氧传递标准仪器的模拟信号端口。根据臭氧传递标准模 拟信号的电压与量程范围进行参数设置。

6.2.4饱和仪器管路

图2臭氧监测二级校准管路与信号连接图

臭氧监测二级校准前应采用高浓度的臭氧对臭氧传递标准和校准管路进行饱和处理,避免管路等对 臭氧产生吸附。根据臭氧传递标准使用频率,设置相应的饱和浓度与饱和时间, 臭氧传递标准通常超过一周未使用时或者使用了新的管线时,应通入高浓度臭氧(≥400nmol/mo1) 稳定饱和60min;当一天内对同一台仪器连续校准时,每次校准前应通入高浓度臭氧(≥400nmol/mol) 饱和5min~10min;更换新臭氧发生灯应通入高浓度臭氧(≥400nmol/mol)稳定饱和120min。

6. 2. 5 参数调整

新建铁路某大桥施工组织设计6.2.5.1零点校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