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EPI 45-2022 煤矿露天采场植被重建技术指南.pdf

T/CAEPI 45-2022 煤矿露天采场植被重建技术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T/CAEPI 45-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53829
下载资源

T/CAEPI 45-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AEPI 45-2022 煤矿露天采场植被重建技术指南.pdf

ICS13.080 706

T/CAEPIL 452022

煤矿露天采场植被重建技术指南

前合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体原则与要求. 前期环境调查.. 地形重塑技术要求 土壤重构技术要求 8 陆域植被重建技术要求. 水域植物群落建植技术要求 12 10后期管控与监测. 14 11植被重建效果评估, 15 附录A(资料性) 露天采场相关水环境调查表. 18 附录B(资料性) 植被样方调查表隧道辅助措施施工组织设计, 20 附录C(资料性) 不同区域推荐性植物名录 22 附录D(资料性) 常用水生植物名录... .24 附录E(资料性) 常用水生植物种苗等级 .31 附录F(资料性) 常用净水植物名录.. .33 附录G(资料性) 常用水生植物种植密度表 35 附录H(资料性) 植被重建过程生态效益评价步骤.. . 附录I(资料性) 植被重建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表 6/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条例》 等法律法 规,指导和规范煤矿露天采场植被重建,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露天采场植被重建的总体原则与要求、前期环境调查、地形重塑技术要求、土壤 t 重构技术要求、陆域植被重建技术要求、水域植被群落建植技术要求、后期管控与监测、植被重建效果 评估等内容。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制定。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煤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煤浙江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中煤湖北地质局集团 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西南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 师范大学、交科院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煤地质集团有限 公司、北京绿京华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花林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昊、穆勇、林中月、陈方敏、朱宝龙、郭楚玲、孟凡鑫、陈兵、李夺、徐学 存、朱华雄、方惠明、程彦、陈世枫、熊涛、蔡瑛芙、王永琼、潘磊、高超、戎玉博、王丹丹、张春禹、 夏天、邵慧芳。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22年5月17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2年6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负责管理,由起草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应用过程中如 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建议,请将相关资料寄送至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标准管理部门(北京市西城区扣 钟北里甲4楼,邮编100037)。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

煤矿露天采场植被重建技术指南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露天采场植被重建的术语和定义、总体原则与要求、前期环境调查、地形重塑技 术要求、土壤重构技术要求、陆域植被重建技术要求、水域植被群落建植技术要求、后期管控与监测、 植被重建效果评估。 本标准适用于已退役或终止开采且完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露天煤矿采场的植被重建,其他露天矿 山采场植被重建可参照执行。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本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标准

长的土壤结构和肥力因素的活动

人工制作的可为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提供生境的一种水上漂浮设施。主要由浮岛基质、植物 统组成。

喷播spray seeding

4.1.1规划统一原则。坚持规划引领、顶层谋划、综合施策、合理布局,统筹采场土地复垦方案、水土 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周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工作的一体化推进 4.1.2景观协调性原则。根据采场立地条件特点和生态系统演替规律,科学开展林草植被重建并保持与 周边的景观协调统一。 4.1.3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采场地形特点和生态状况,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湿则湿、 宜水则水,既满足生物多样性要求,又使植物群落健康稳定。 4.1.4经济可行性原则。统筹考虑露天采场植被重建的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

4.2.1依据煤矿露关采场的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及相关专项规划,并 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及采场的适宜用途等确定露天采场植被重建的类型和目标。 4.2.2露天采场植被重建应包括环境调查、植被建植、后期监测管理、效果评估等全过程,并实现动态 化管理。 4.2.3根据采场不同区域重塑的地形状况、重构的土壤条件,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草)、科学建 植,分别分类施策。

2.4采场应有可靠的绿化灌溉水源保证,水源水质应满足GB/T25499的要求。

修复初期应减少种植高耗水植物。

4.2.6根据地带性植被类型和演替规律,优先采用乡土物种和先锋物种,审慎使用外来入侵物种。前期 应注重选择抗逆性强、养护成本低的灌草植物。 4.2.7建立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和危害及应急处置的长效机制,不得选用未经驯化的外来品种及列入《中 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物种。

4.2.8不得选用携带检疫性或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植被种苗,进入植被重建区的种植材料应做好检疫。 4.2.9建立植被重建的养护、管护制度和生态效益评价方法,加强抚育管护和补植、补造。 4.2.10采场恢复为耕地、矿山主题公园、建设用地等用地时,应按照煤矿土地复垦总体方案的相关规 定执行。

5. 1采场地形调查要求

,1应调查未场平合及运输道路 坡长及稳定性情况,必要时应进行稳定性评价 1.2应调查采场及周边排水状况,了解排水设施、设备的配置情况

5.2现有水域环境调查要求

5.2.1补径排情况调查,应至少包括:

a)采场水域的补给来源、补给方式或途径、补给区分布范围、径流特征及补给量; b)对采场水域有明显影响的连通水系情况,水系连通性调查表参见附录A中的表A.1 5.2.2采场水环境质量调查,应至少包括: a)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类型,并进行分类; b)水体沉积物的污染状况、富营养化状况等,无资料地区应开展必要的补充监测;

a)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类型,并进行分类; b)水体沉积物的污染状况、富营养化状况等,无资料地区应开展必要的补充监测; c)点源、面源、内源等进入水域的途径及主要污染物特征,并进行污染负荷分析计算 3水环境底泥调查应至少包括。

5.2.3水环境底泥调查,应至少包括:

a)水域底泥所含污染物的类型及数量; b)在地质勘查资料基础上对基底淤积层厚度及构成、底泥组成及级配、渗透性等进行的调查及分析 底泥监测调查表参见附录A中的表A.2。

5.2.4周边及区域内水生植物调查,应至少

a)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 b)着生藻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

c)大型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相关调查表格参见附录A中的表A.3 d)重要生物如土著、珍稀、危及特有物种的种类分布、资源量、种质资源保护情况及其完成生活 史所需的水流、水温、底质等生境因子情况等; e)主要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分布、资源量、入侵时间、危害、防治措施及效果等; f)其他相关调查要求可参照DB11/T1721执行

5.3土壤环境调查和分析

5.3.1土壤环境调查应至少包括:

a)土壤类型、质地、厚度、坡面特征、含水量、容重、酸碱度、有机质、营养元素含量和重金属含 量等; b)不同类型土壤的微生物(细菌、真菌)群落结构、种类和生物量的分布特征,特别是参与营养元 素循环的固氮菌、硝化菌和氨化菌等;

5.3.2土壤环境调查内容还可包括:

a)土壤中的酶活性(过氧化氢酶、脱氢酶、磷酸酶等) b)微生物群落对碳、氮、磷、钾、硫等生物元素的利用和转化能力是否能够满足该类型植被对土壤 肥力的要求。

5.4植被类型调查要求

5.4.1植被调查应包括采坑及其周边植物的种类、密度及分布、生境条件、生态需水量等, 5.4.2可采用现场调查、路线调查和访问调查等方法,调查时应记录露天煤矿所在地周边植物的分布 先锋植物的种类、优势植物的种类、建群植物的种类等。 5.4.3植物样方调查表的内容应包括:样地的地理坐标、样方号、样方面积、群落类型、种类、海拔 坡度、坡向、调查时间,以及样方内的植物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乔木胸径、冠幅等。草本类植 物、乔木和灌木类植物样方调查表分别见附录B中的表B.1、表B.2。 5.4.4应调查露天煤矿周边地区的植物种苗供应及种子库情况

5.5气候环境调查要求

5.1应调查采场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以及降水、气温、光照、积温、无霜期、风速、风向等

查采场所在区域极端天气出现的概率和环境危害

o.1,1 地形重望应付合8之相天安求, 同时应避开拟保留现状物,并满足蓄排水要求。 6.1.2采场边坡应沿等高线方向设置水平台阶,台阶应有2%~3%的反坡水平阶。每级边坡坡长不宜超 过10m,超过10m时,应进行分级。 6.1.3边坡及顶部应有排水及控制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排水沟断面应能及时排泄山坡洪(雨)水,并 应与生态治理排水系统相结合。 6.1.4边坡坡面应自然平顺、相对稳定,应无浮石、滚石以及松动坡体,平台阶面应平整

2.1岩质边坡坡度宜小于60°。岩质边坡垂直高度超过12m时应分段设置台阶,每段台阶高 m~12 m 宽度宜为 4 m~8 ma

君质边坡坡度宜小于60°。岩质边坡垂直高度超过12m时应分段设置台阶,每段台阶高度宜为 m,宽度宜为4m~8m 坡面表层的危石、浮石及杂物应清理移动至稳定坡面的低洼或平整区域。局部不稳定块体应清 用锚杆(索)或其他有效措施加固

6m~12m,宽度宜为4m~8m

6.3土质边坡地形技术要求

土质边坡坡度宜小于35° 。坡度人于35 一定危险时,宜设置护坡。土质边坡垂直高度走

6.4土石质边坡地形技术要求

土石质边坡坡度宜小于40°。 坡度大于40°且有一定危险时,宜设置护坡。土石质边坡垂直 宽度宜为4m~8m

6.5平台(含运输道路)地形技术要求

6.6采场底盘地形技术要求

6.6.1底盘应根据采坑现状,治理成一个整面或多个平台。

6.7地形重塑水土保持技术要求

重塑水土保持措施应按照GB50433的相关规定

7.1.1种植土壤的相关理化技术要求,应按CJ/T340相关规定执行。

7.1.2种植土厚度应根据选用的植物种类确定,具体按TD/T1036执行。 7.1.3种植土壤的厚度及理化指标应满足7.1.1条要求。当无法满足时,应采取客土措施。 7.1.4覆土后应有防止土壤被雨水冲刷的措施。

7.2边坡土壤重构技术要求

7.3平台(含运输道路)土壤重构技术要求

平台、道路需绿化种植时,应采用整体覆土的方法彩钢瓦屋面渗漏水维修施工方案,覆土厚度应根据重建植被类型确定, 015m

7.4采场底盘士壤重构技术要求

易底盘土壤重构的相关要求可参照7.3条执行,

7.5.1可根据拟重建植被对微生物群落功能和稳定性的要求接种适宜的微生物种群,接种微生物种群应 选择性引入可增强植物抗逆和抗病虫害的微生物菌剂,慎用变异性强且存在潜在危害的病原微生物。选 择和使用微生物菌剂时,应首先评估其生态与环境安全性,并满足HJ/T415的相关要求。 7.5.2添加外接菌种时应选择合适的时间以及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并根据土壤微生物分解枯枝落叶 的情况确定外接菌种的频率和用量。 7.5.3可通过评估营养物质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确定是否添加适量水溶性或缓释型营养物质元素 添加营养物质时应考虑施加时间、方法和频率等因素。 7.5.4可通过评估土壤酸碱度、重金属含量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材料对微生物 的生长环境进行修复,相关方法和材料应符合LY/T1970的规定, 7.5.5微生物群落再造后,可评估微生物群落组成能否有效提高土壤肥力,相关取样和分析方法应参考 CJ/T340的相关规定。

8陆域植被重建技术要求

8.1.1宜选择耐干旱、耐贫等抗逆性强的适生植物种。 8.1.2应优先选择易获取、生长迅速、易形成覆盖层、根系发达的植物。在25°以上陡坡地种植时 应满足水土保持要求难燃型膨胀聚苯板建筑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科学选择植物。 B.1.3应按照GB6141、GB6142、GB7908、GB/T18247.4、GB/T18247.7等的规定,选择相应的植物 种子

3.1.1宜选择耐干旱、耐贫等抗逆性强的适生植物种, 8.1.2应优先选择易获取、生长迅速、易形成覆盖层、根系发达的植物。在25°以上陡 应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科学选择植物

1.3应按照GB6141、GB6142、GB7908、GB/T18247.4、GB/T18247.7等的规定,选择相应 子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