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680-2021 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pdf

GB/T 2680-2021 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2680-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198447
下载资源

GB/T 2680-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2680-2021 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pdf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可见光透射比 visiblelighttransmittance T 在可见光光谱(380nm780nm)范围内,CIED65标准照明体条件下,CIE标准视见函数为接收 条件的透过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 3.2 可见光反射比 visiblelightrellectance P 在可见光光谱(380nm~780nm)范围内,CIED65标准照明体条件下,CIE标准视见函数为接收 条件的反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 3.3 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solardirect transmittance

GB/T2680—2021

3.4 太阳光直接反射比solardirectreflectance O 波长范围300nm~2500nm太阳辐射被被测物体反射的辐射通量与入射的辐射通量之比。 3.5 太阳能总透射比totalsolarenergytransmittance 太阳光直接透射比与被玻璃组件吸收的太阳辐射向室内的二次热传递系数之和,也称为太阳得热 系数、阳光因子。 3.6 遮阳系数shadingcoefficent SC 在给定条件下GB/T 22766.1-202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售后服务 第1部分:通用要求,太阳能总透射比与厚度3mm无色透明玻璃的太阳能总透射比的比值。 3.7 太阳红外热能总透射比totalsolarinfraredheattransmittance 8 在太阳光谱的近红外波段780nm~2500nm范围内,直接透过玻璃的太阳辐射强度和玻璃吸收 太阳能经二次传热透过的部分之和与该波长范围人射太阳辐射强度的比值。 3.8 光热比visiblelighttototal solarenergytransmittance LSG 可见光透射比与太阳能总透射比的比值

4.1.1单层玻璃可直接作为试样,切制出试样或采用同材质玻璃的切片 4.1.2多层窗玻璃组件的试样,可分别切制单片或采用同材质单片玻璃的切片 4.1.3试样在测定过程中应保持清洁

4.2.1测定所使用的分光光度计、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仪器的测量波长范围、波长间隔应满足本标准 中各参数的波长范围、波长间隔的要求。 4.2.2测定所使用的仪器在测量过程中,照明光束的光轴与试样表面法线的夹角不超过10°,照明光束 中任一光线与光轴的夹角不超过5°。 4.2.3测定漫射试样或试样含有漫射组件时,测量透射比和反射比的仪器应配备积分球。 4.2.4测定试样透射比,应包含试样各玻璃表面多次反射而出射的透射光部分。 4.2.5测定试样反射比,应包含试样各玻璃表面多次反射而出射的反射光部分。 4.2.6仪器测量透射比和反射比的准确度应在±1%内

4.2.1测定所使用的分光光度计、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仪器的测量波长范围、波长间隔应满足本标准 中各参数的波长范围、波长间隔的要求。 4.2.2测定所使用的仪器在测量过程中,照明光束的光轴与试样表面法线的夹角不超过10°,照明光束 中任一光线与光轴的夹角不超过5°。 4.2.3测定漫射试样或试样含有漫射组件时,测量透射比和反射比的仪器应配备积分球。 4.2.4测定试样透射比,应包含试样各玻璃表面多次反射而出射的透射光部分。 4.2.5测定试样反射比,应包含试样各玻璃表面多次反射而出射的反射光部分。 4.2.6仪器测量透射比和反射比的准确度应在±1%内

可见光透射比t,采用式(1)计算:

GB/T2680—2021

T()D,V(A) D,V(A)A

式中: T 试样的可见光透射比: 入 波长; (入) 试样的光谱透射比; D 标准照明体D65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V(入) CIE标准视见函数; 入 波长间隔; DV(入)△入 准照明体D65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D与CIE标准视见函数V(>)和波长间隔△ 的乘积,D,V(入)A入的值见表1

表1DAV()A的值

GB/T2680—2021

5.1.2单片玻璃或单层窗玻璃组件的光谱透射比

璃或单层窗玻璃组件的光谱透射比t()为试样实

5.1.3双层窗玻璃组件的光谱透射比

三层窗玻璃组件的光谱透射比t(入)采用式 式中: t(a) 三层窗玻璃组件的光谱透射比; 入 波长; t,(a) 第一片(室外侧)玻璃的光谱透身 T2(a) 第二片(中间玻璃的光谱透射比 T:(a) 第三片(室内侧)玻璃的光谱透射 P'(a) 在光由室内侧射向室外侧条件工 P2(a) 在光由室外侧射向室内侧条件下 P(a) 在光由室外侧射向室内侧条件工

三层窗玻璃组件的光谱透射比t(入)采用式(3)计

T;()T2(X)T3(X) (3) 式中: (入) 三层窗玻璃组件的光谱透射比; 入 波长; T;() 第一片(室外侧)玻璃的光谱透射比; T2() 第二片(中间)玻璃的光谱透射比; :(入) 第三片(室内侧)玻璃的光谱透射比; P(a) 在光由室内侧射向室外侧条件下,第一片(室外侧)玻璃的光谱反射比; P2(a) 在光由室外侧射向室内侧条件下,第二片(中间)玻璃的光谱反射比; P() 在光由室外侧射向室内侧条件下,第三片(室内侧)玻璃的光谱反射比

5.1.5多于三层的窗玻璃组件的光谱透射比

对于多于三层的窗玻璃组件,有与式(2)和式(3)类似关系的公式,通过各单独组件光谱特性计算窗 玻璃的t()。因为这些方程过于复杂,本标准中没有列出。多于三层的窗玻璃组件的光谱透射比t(入) 可按下例进行计算。 示例:五层窗玻璃组件的光谱透射比(入)计算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a)首先将前三层组件作为一个三层窗玻璃组件,计算这个三层窗玻璃组件的光谱特性; b)接着将下二层组件作为一个双层窗玻璃组件,计算这个双层窗玻璃组件的光谱特性; C 将五层窗玻璃组件看作由以上三层窗玻璃组件和双层窗玻璃组件组成的双层窗玻璃组件,计算五层窗玻璃组 件的光谱透射比(入)

室外侧可见光反射比βv.采用式(4)计算:

P()D,V(a) D,V(A)AA

Pv.o 试样室外侧可见光反射比; 入 波长; P.(a) 试样室外侧光谱反射比: D 标准照明体D65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V() CIE标准视见函数; 入 波长间隔; D,V(入)△Λ 准照明体D65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D,与CIE标准视见函数V(入)和波长间隔 的乘积,DV(入)A入的值见表1

2.1.2单片玻璃或单层窗玻璃组件的室外侧光谱】

5.2.1.3双层窗玻璃组件的室外侧光谱反射比

双层窗玻璃组件的室外侧光谱反射比。(入)采用式(5)计算:

p(a)=pi(a)+ ()p() 0.00

P。(a) 双层窗玻璃组件的室外侧光谱反射比; 波长; P(入) 在光由室外侧射向室内侧条件下,第一片(室外侧)玻璃的光谱反射比; T,(入) 第一片(室外侧)玻璃的光谱透射比; P2(入) 在光由室外侧射向室内侧条件下,第二片(室内侧)玻璃的光谱反射比 () 在光由室内侧射向室外侧条件下,第一片(室外侧)玻璃的光谱反射比

5.2.1.4三层窗玻璃组件的室外侧光谱反射比

GB/T 26802021

5.2.1.5多于三层的窗玻璃组件的室外侧光谱反射比

5.2.2室内侧可见光反射比

室内侧可见光反射比ow采用式(7)计算

P:(入)D,V(入)△入 ·(7) D;V(入)A入 式中: Pv.i 试样室内侧可见光反射比; 入 波长; P(入) 试样室内侧光谱反射比: D 标准照明体D65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V(入) CIE标准视见函数; 波长间隔; D;V(入)△入 准照明体D65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D:与CIE标准视见函数V(a)和波长间隔△入 的乘积,DV(入)△入的值见表1。

单片玻璃或单层窗玻璃组件的室内侧光谱反射比

:(A)D,V() D,V()AA

单片玻璃或单层窗玻璃组件的室内侧光谱反射比D:()是试样实测的室内侧光谱反射比

5.2.2.3双层窗玻璃组件的室内侧光谱反射比

5.2.2.4三层窗玻璃组件的室内侧光谱反射比

GB/T2680—2021p's(a)在光由室内侧射向室外侧条件下,第三片(室内侧)玻璃的光谱反射比;ts(a)第三片(室内侧)玻璃的光谱透射比;p2(a)在光由室内侧射向室外侧条件下,第二片(中间)玻璃的光谱反射比;P2(a)在光由室外侧射向室内侧条件下,第二片(中间)玻璃的光谱反射比;p(a)在光由室内侧射向室外侧条件下,第一片(室外侧)玻璃的光谱反射比;T2(a)第二片(中间)玻璃的光谱透射比;ps(a)在光由室外侧射向室内侧条件下,第三片(室内侧)玻璃的光谱反射比。5.2.2.5多于三层的窗玻璃组件的室内侧光谱反射比多于三层的窗玻璃组件的室内侧光谱反射比p;(a)的计算可按5.1.5中描述的相同方法进行。5.3太阳光辐射通量投射在单位面积窗玻璃上的太阳光辐射通量Φ。分为以下三个部分:a)透射部分t。Φ。;b)反射部分P.d。;c)吸收部分α。Φ。。各部分中的参数表示:te太阳光直接透射比;Pe太阳光直接反射比;ae太阳光直接吸收比。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可用式(10)表达:t.+P.+ae=l...(10)吸收部分α。Φ。又分为向室内侧的能量传递q:Φ。和向室外侧的能量传递q。Φ。两部分,其中的参数表示:试样向室内侧的二次热传递系数;试样向室外侧的二次热传递系数。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可用式(11)表达:a=qi+q。(11 )5.4太阳光直接透射比5.4.1太阳光直接透射比计算方法太阳光直接透射比t。采用式(12)计算:()S...(12)Sa式中:te试样的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入波长;T(a)试样的光谱透射比;Sx太阳光辐射相对光谱分布;波长间隔;Sa太阳光辐射相对光谱分布S,与波长间隔△入的乘积,S△入的值见表2。7

GB/T 26802021

表2大气质量为1.5时,太阳光辐射相对光谱分布S,与波长间隔A的乘积

5.4.2单片玻璃或单层窗玻璃组件的光谱透射比

5.5太阳光直接反射比

太阳光直接反射比p。采用式(13)计算

式中: Pe 试样的太阳光直接反射比; 入 波长; P.(a) 试样室外侧光谱反射比:

GB/T2680—2021S,太阳光辐射相对光谱分布;波长间隔;S太阳光辐射相对光谱分布S,与波长间隔△入的乘积,S△入的值见表2。5.5.2单片玻璃或单层窗玻璃组件的室外侧光谱反射比单片玻璃或单层窗玻璃组件的室外侧光谱反射比β。()是试样实测的室外侧光谱反射比。5.5.3多层窗玻璃组件的室外侧光谱反射比多层窗玻璃组件的室外侧光谱反射比β。(入)的计算可按5.2.1中描述的相同方法进行。5.6太阳光直接吸收比太阳光直接吸收比α。采用式(11)计算。5.7太阳能总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g采用式(14)计算:g =te+q.(14)式中:g试样的太阳能总透射比;Te试样的太阳光直接透射比;qi试样向室内侧的二次热传递系数5.8向室内侧的二次热传递系数5.8.1边界条件为了计算试样向室内侧的二次热传递系数qi、试样室外表面换热系数h。、试样室内表面换热系数zch;,规定以下常规边界条件:试样放置:垂直放置;室外侧表面风速约为4m/s,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为0.837;室内侧表面:自然对流。如果为了满足特别的要求采用其他边界条件,应在检测报告中说明。5.8.2试样室外表面换热系数依据5.8.1中规定的常规边界条件,试样室外表面换热系数h。=23W/(m²·K)。5.8.3试样室内表面换热系数依据5.8.1中规定的常规边界条件,试样室内表面换热系数h;采用式(15)计算:4.4e,h;=3.6 +0.837..(15)式中:h,i试样室内表面换热系数,单位为瓦每平方米开尔文[W/(m·K)];E;试样室内表面校正辐射率。5.8.4单片玻璃或单层窗玻璃组件向室内侧的二次热传递系数单片玻璃或单层窗玻璃组件向室内侧的二次热传递系数q:采用式(16)计算:10

式中: qi 试样向室内侧的二次热传递系数; ae 试样的太阳光直接吸收比; 试样室内表面换热系数,单位为瓦每平方米开尔文[W/(m"·K)]; 试样室外表面换热系数,单位为瓦每平方米开尔文[W/(m"·K)]。

35双层窗玻璃组件向室内侧的二次热传递系数

双层窗玻璃组件向室内侧的二次热传递:

式中: 试样向室内侧的二次热传递系数; e1 双层窗玻璃组件中的第一片(室外侧)玻璃的太阳光直接吸收比; e 双层窗玻璃组件中的第二片(室内侧)玻璃的太阳光直接吸收比: 试样室外表面换热系数,单位为瓦每平方米开尔文[W/(m·K)]; 双层窗玻璃组件室外侧表面和室内侧表面之间的热导,单位为瓦每平方米开尔文[W/(m²·K)]; 试样室内表面换热系数,单位为瓦每平方米开尔文[W/(m·K)]。 双层窗玻璃组件中的第一片(室外侧)玻璃的太阳光直接吸收比α。采用式(18)计算

α;(入) 在光由室外侧射向室内侧条件下,第一片(室外侧)玻璃的光谱直接吸收比: 波长; (入)一 第一片(室外侧)玻璃的光谱透射比: (入) 在光由室外侧射向室内侧条件下,第一片(室外侧)玻璃的光谱反射比 在光由室内侧射向室外侧条件下,第一片(室外侧)玻璃的光谱直接吸收比α,(入)采用式(

GB/T2680—2021

5.8.6n(n>2)层的窗玻璃组件向室内侧的二次热传递系数

1/h, +1/h 。+1/A12 + 1/A23 +4 +1/A(n1) 式中: q n(n>2)层窗玻璃组件向室内侧的二次热传递系数; ael n层窗玻璃组件中的第1片(室外侧)玻璃的太阳光直接吸收比: n层窗玻璃组件中的第2片玻璃的太阳光直接吸收比; n层窗玻璃组件中的第3片玻璃的太阳光直接吸收比:

系数SC采用式(24)计算

式中: SC 试样的遮阳系数; 试样的太阳能总透射比

光热比LSG采用式(25)计算:

式中: LSG 试样的光热比; Tv 试样的可见光透射比; b0 试样的太阳能总透射比。

紫外线透射比T.采用式(26)计算

本标准不适用于表面粗糙、弧形或在辐射波长2um附近处漫反射比大于5%的玻璃或材料的辐射 率的测定。

5.12.2283K温度下的垂直反射比

283K温度下的垂直反射

测得试样在表4中所列出的30个波长入,处的接近垂直的光谱反射比R,(入,),其数学平均值即为 283K温度下的常规反射比R,。测定时波长范围至少应达到25um,表4中25uμm以上的各波长入, 处的光谱反射比R,(入;)可用25μm波长处的光谱反射比替代。测量的环境温度应在253K~313K范 围内。 283K温度下的常规反射比R,采用式(27)计算,

R. 试样283K温度下的常规反射比; 入 波长; R, (入,) 波长入,处的光谱反射比

R. 试样283K温度下的常规反射比: 一波长: R,(入,)波长入,处的光谱反射比

表4用于测定283K温度下的常规反射比R,的波长入

5.12.3283K温度下的垂直辐射率

283K温度下的垂直辐射率e,采用式(28)计算

283K温度下的垂直辐射率e,采用式(28)计算:

GB/T 26802021

283K温度下的垂直辐射率; R试样283K温度下的垂直反射比。

5.12.4283K温度下的校正辐射率

5.13太阳红外热能总透射比

太阳红外热能总透射比g采用式(29)计算: g IR = T IR + qinn (29) 式中: gIR 试样的太阳红外热能总透射比; TIR 试样在780nm~2500nm波长范围内的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qin 试样向室内侧的太阳红外二次热传递系数,其中n为玻璃层数。

SF 试样的太阳红外热能总透射比; IR 试样在780nm~2500nm波长范围内的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试样向室内侧的太阳红外二次热传递系数,其中n为玻璃层数。 试样在780nm~2500nm波长范围内的太阳光直接透射比t采用式(30)计算

gIR=TR+gin

r()S,d) ()S IR ..·(30) Sada Z 780 S

TIR 试样在780nm~2500nm波长范围内的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 试样的光谱透射比。单片玻璃或单层窗玻璃组件的光谱透射比T(入)是试样实测的光讨 透射比,多层窗玻璃组件的光谱透射比t(入)的计算可按5.1中描捕述的相同方法进行, 长范围为780nm~2500nm

波长; 5 大气质量为1.5时,780nm~2500nm波长范围内太阳光辐射相对光谱分布; 入 波长间隔; Ss△^—大气质量为1.5时,780nm~2500nm波长范围内太阳光辐射相对光谱分布S,与波长 间隔△入的乘积,S△入的值见表2。 试样向室内侧的太阳红外二次热传递系数(m采用式(31)计算

n层窗玻璃组件向室内侧的太阳红外二次热传递系数; n层窗玻璃组件中第层玻璃向室内侧的太阳红外二次热传递系数 n层窗玻璃组件中第i层玻璃向室内侧的太阳红外二次热传递系数gm.采用式(32)计算:

qim·i n层窗玻璃组件中第i层玻璃向室内侧的太阳红外二次热传递系数; αIR,i n层窗玻璃组件中第i层玻璃在780nm~2500nm波长范围内的太阳光直接吸收比; Roul.i n层窗玻璃组件中第i层玻璃室外侧方向的热阻,单位为平方米开尔文每瓦(m·K/W); R, n层窗玻璃组件的传热阻,为各层玻璃、气体间层、内外表面换热阻之和,单位为平方米开 尔文每瓦(m·K/W) 试样为单片玻璃时(n=1).780nm 500nm波长范围内的太阳光直接吸收比αm(=1)采用

试样为单片玻璃时(n=1),780nm~2500nm波长范围内的太阳光直接吸收比αR,(i=1)采用 (33)计算:

αR,1 单片玻璃在780nm~2500nm波长范围内的太阳光直接吸收比; TIR.1 单片玻璃在780nm~2500nm波长范围内的太阳光直接透射比,按照式(30)计算 PIR.1 单片玻璃在780nm~2500nm波长范围内的太阳光直接反射比,按照式(34)计算。 试样在780nm2500nm波长范围内的太阳光直接反射比P采用式(34)计算:

p(a)Sa (a)Sa OIR (34 Sada 1 S

PIR 试样在780nm~2500nm波长范围内的太阳光直接反射比; p(入) 试样的光谱反射比; 入 波长; S 大气质量为1.5时,780nm~2500nm波长范围内太阳光辐射相对光谱分布: 波长间隔; S:入 大气质量为1.5时,780nm2500nm波长范围内太阳光辐射相对光谱分布S:与波长 间隔入的乘积,S△入的值见表2。 当被测试样品为多层玻璃时(n≥2),其在780nm~2500nm波长范围内的太阳光直接吸收比 R(i=1~n)按5.8.5和5.8.6中描述的相同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光谱波长计算范围均应改为 780nm~2500nm

GB/T2680—202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玻璃组件热阻计算

玻璃组件的热阻R,为组成多层窗的各玻璃组件的热阻之和,即各层玻璃、气体间层、内外表面换 热阻之和。玻璃组件中第i层玻璃室外侧方向的热阻R。uti,为室外空气层和第i层玻璃厚度中心之间 的热阻之和。 将A.2~A.4中公式综合联立迭代计算,即可解出R,和Rout.i。单片玻璃热阻R,和R。ut的计算 中,不涉及A.3.3~A.3.4部分的计算。迭代计算中需设置第号玻璃表面温度t,和第号玻璃表面辐 射照度J:的初始计算值。各符号标示见图A.1和图A.2、

A.2玻璃组件热阻计算(R.R)

A.2.1热阻计算条件

室内空气温度Tm=25℃; 室外空气温度Tm=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c=2.5W/m²·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c.ou=16W/(m².K); 太阳辐射照度1=500W/m

璃组件热阻计算中,各部分符号标示见图A.1。

he,t 一第k层气体层的对流换热系数,按照A.3.3规定计算 h第k层气体层的辐射换热系数,按照A.3.4规定计算。

表A.1透明材料热工计算参数

A.2.2.3第i层玻璃室外侧方向的热阻Rm计算

n=1时(单片玻璃).玻璃组件室外侧方向热阻R。mt.按照式(A.6)计算,

A.3换热系数hu、hmhe、h.计算

室外表面换热系数h按照式(A.8)计算:

A.3.2室内表面换热系

室内表面换热系数h.按照式(A.9)计算:

2i 室外表面换热系数,单位为瓦每平方米开尔文[W/(m"·K)】

A.3.3第k层气体层对流换热系数hel

第k层气体层对流换热系数h。按照式(A.10)计算,

D 气体间层k的厚度,单位为米(m); 入 第k层气体间层所充气体的导热系数,参见表A.2,单位为瓦每米开尔文[W/(m·K)]; 努谢尔特数,是瑞利数Ra、气体间层高厚比和气体间层倾角θ的函数QGDW 13096.5-2018 72.5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采购标准 第5部分:72.5kV 1250A~31.5kA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专用技术规范,本附录中按具 9=90°条件计算Nu

中空玻璃间层内气体参数(温度273.15K或0

A.12) T mk A.13 t 2k1 十 t 2 H A (A.14)

A.3.4第k层气体层辐射换热系数h.

第k层气体层辐射换热系数hr按照式(A.16)计算:

A.4玻璃组件层间能量平衡计算

璃组件层间能量平衡计算中,各符号标示见图A

JT/T 1373.5-2021 城市客运经济技术指标计算方法 第5部分:城市客运轮渡GB/T 2680202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