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60-2015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

DB/T60-2015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T60-2015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3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198484
下载资源

DB/T60-2015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T60-2015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

ICS 91.120.25 P15

Specification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eismic station Seismic intensity rapid reporting and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tatio

本标准是《地震台站建设规范》系列标准中的一项。该系列标准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重力台站(DB/T7一2003)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形变台站第1部分:洞室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DB/T8.1一2003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形变台站第2部分:钻孔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DB/T8.2一2003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形变台站第3部分:断层形变台站(DB/T8.3一2003)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磁台站(DB/T9一2004)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测震台站(DB/T16一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强震动台站(DB/T17一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1部分:地电阻率台站(DB/T18.1一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电台站第2部分:地电场台站(DB/T18.2一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连续观测台站(DB/T19一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下流体台站第1部分:水位和水温台站(DB/T20.1一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下流体台站第2部分:气氢和气汞台站(DB/T20.2一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

TCHATA 001-2020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云 南省地震局、北京市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福建省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和山西省地震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少林、杨大克、温瑞智、任叶飞、崔建文、王湘南、胡斌、朱海燕、尹志 文、周中红、黄腾浪、闫民正。

本标准规定了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建设中的台站选址、台址测试、台站通讯和防雷要求、观 测墩建设、观测并建设、观测室建设、台站安全防护建设、设备配置,以及资料归档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省区级和市县级新建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改建和扩建的地震烈度 速报与预警台站宜参照使用。其他领域振动速报和预警台站建设可参照使用。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531.1一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第1部分:测震 GB50057—2010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DB/T10—2001 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 DB/T16—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测震台站 DB/T17 —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强震动台站 DB/T 22 —2007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地震仪 DB/T59 —2015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地震烈度仪 JGJ 52 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地面]脉动microtremour [地面]常时微振动groundambientvibration 自然振源引起的微弱振动,是一种稳定的非重复性的随机振动。 2 背景振动加速度噪声backgroundaccelerationnoise 台址场地常时微振动产生的加速度噪声。 [DB/T17—2006,定义3.6]

DB/T 60 2015

5.3 仪器地震烈度instrumentalseismicintensity 根据仪器观测记录得到的地面震动的强弱程度。 [DB/T59—2015,定义3.1.1] 3. 4 地震烈度速报seismicintensityrapidreporting 由地震观测数据快速测定和报送仪器地震烈度的过程。 [DB/T59—2015,定义3.1.3] 3. 5 地震预警earthquakeearlywarning 地震发生后,对即将到来的破坏性地震动进行预测和警报。 [DB/T59—2015,定义3.1.4] 3. 6 地震烈度仪seismicintensityinstrument 监测地面震动并测算仪器地震烈度的专用仪器。 [DB/T59—2015,定义3.1.2] 3. 7 【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基准站 [seismic intensity rapid reportingand earthquake earlywarn ing]reference station 连续观测地面运动速度与加速度,实时传输观测波形,用于地震预警,可用于地震烈度速报的地 震台站。 3. 8 [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基本站[seismicintensityrapidreportingandearthquakeearlywarn ing]basic station 连续观测地面运动加速度,实时传输观测波形,用于地震烈度速报,可用于地震预警的地震台站。 3. 9 [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一般站【seismicintensityrapidreportingandearthquakeearlywarn ing] simple station 连续观测测点运动加速度,或实时传输观测波形,或地震触发时传输观测波形或振动特征参数 (如到时、峰值、卓越周期等),可用于地震烈度速报,可用于地震预警的地震台站。 3.10 [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seismicintensityrapidreportingandearthquakeearlywarning station 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基准站、基本站、一般站的统称。

地震观测系统时处 地震观测信号从产生到达接收端所需要的时间。包括地震仪检测信号、数据采集器转换 号、信号传输和信号交换等环节时延的总和

4.1.1台站应具备不小于48h的连续稳定供电能力。台站宜选择有连续稳定交流供电能力的地点, 当不具备交流供电条件或符合GB50343一2012规定的多雷区和强雷区时,可选择便于太阳能供电的 地点。 4.1.2台站宜选择交通便利和有安全保障的地点。

4.2.1当观测环境地噪声水平满足4.2.7时GB/T 38624.1-2020 物联网 网关 第1部分:面向感知设备接入的网关技术要求,基准站宜建在地面上;当观测环境地噪声水平不满足 4.2.7时,基准站应建在井下。 4.2.2基准站应避开对观测有影响的发展规划区域。 4.2.3 基准站应避开陡坡、风口或河滩等地区。 4.2.4变 建在地面上的基准站应选在坚硬、完整、未风化的基岩岩体上。 4.2.5 基准站观测场地对地质构造的要求应符合DB/T16一2006中4.1的规定。 4.2.6 基准站避开各类干扰源的距离宜符合GB/T19531.1一2004第5章的规定。 4.2.7 各类地区的基准站对观测环境地噪声水平的要求应符合GB/T19531.1一2004第4章的规定。 4.2. 8 基准站应选择具备实时 连续和稳定通信条件的地点。

4.3.1基本站应建在地面上,宜建在土层上,也可建在基岩上。 4.3.2基本站的观测场地位置条件应符合DB/T17一2006中4.1.1的规定。 4.3.3基本站应避开可能影响观测的振动源,如大型的马达、泵站、发电机、塔柱状结构、重型车 辆通路、大型管道、机场和铁路等设施。基本站的地面脉动在1Hz~20Hz频带范围内的最大背景振 动加速度噪声均方根值应不大于0.01m/s²,宜小于0.001m/s²。 4.3.4基本站应选择具备实时和连续通信条件的地点

4.4.1一般站宜建在地面上。若一般站建在建筑物上,建筑物宜为二层或以下小型建筑且地基处无

4.4.1一般站宜建在地面上。若一般站建在建筑物上,建筑物宜为二层或以下小型建筑且地基处无 1m以上回填土。 4.4.2建在地面上的一般站的观测场地位置条件应符合DB/T17一2006中4.1.1的规定。 4.4.3当一般站用于地震预警时,地面脉动在1Hz~20Hz频带范围内的最大背景振动加速度噪声均 方根值应不大于0.01m/s²,宜小于0.001m/s²。 4.4.4当一般站仅用于地震烈度速报时,地面脉动在1Hz~20Hz频带范围内的最大背景振动加速度 噪声均方根值应不大于0.02m/s。

4.4.5一般站应选择具备实时通信条件的

DB/T 60 2015

5.1建在地面上的基准站应进行观测环境地噪声的观测与计算。观测环境地噪声的观测与计算方法应 按GB/T19531.1一2004附录A的规定进行。 5.2建在井下的基准站应进行工程地质测试,工程地质测试应符合DB/T17一2006中A.1的规定。 5.3基本站选址后,应进行地面脉动测试和工程地质测试。地面脉动测试应按附录A中给出的规定 进行DZ/T 0064.48-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48部分:侵蚀性二氧化碳的测定滴定法,工程地质测试应符合DB/T17一2006中A.1的规定。 5.4建在地面上的一般站应进行地面脉动测试,宜进行工程地质测试。其他观测方式的一般站宜对最 近的地面进行地面脉动测试和工程地质测试,并同时给出测点与最近地面的脉动测试记录。地面脉动 测试按附录A中给出的规定进行,工程地质测试应符合DB/T17一2006中A.1的规定。

6. 1. 1基准站传输要求

6.1.2基本站传输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