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31-2019 塔式起重机

GB/T 5031-2019 塔式起重机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5031-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91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198516
下载资源

GB/T 5031-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5031-2019 塔式起重机

A.1.1.1结构应力测试的工况和载荷见表A.1。 A.1.1.2侧载可以采用吊重侧向偏移的方法实施,但必须保证在加侧载时不得产生铅垂方向的附加分 力。水平侧向载荷的方向应与臂架的纵向轴线垂直。水平侧载大小按10%起重量确定。 A.1.1.3在加载和测试过程中,回转机构或转台应制动在规定的位置上。

表A.1结构应力测试的工况和载荷

注1:QH——相应幅度下的额定起重量。 注2:动臂式塔机无工况“3”。

A.1.2测试点的规定

CY/T 168-2019 新闻出版内容资源加工规范 第11部分:音频加工A.1.2.1应力测试点的选择

2.1.1应力测试点应选择在危险应力区,危险应力区应在结构受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可以分为 种类型: a)均匀应力区一一 在较大面积内的应力都几乎相等的应力区,屈服应力的出现,将引起结构件 永久变形;

GB/T50312019

b)应力集中区一一该区内屈服应力的出现不会引起结构件的永久变形,但应力集中会影响结构 件的疲劳寿命,如孔眼、锐角、焊缝、铰点等断面剧变处; C 弹性屈曲区一一如受压杆和板的弹性屈曲,从应力看,该区的最大应力并没有达到材料的屈服 点,但可因发生挠曲或过大变形而导致结构件的破坏, A.1.2.1.2测定弦杆和腹杆的应力,应在节间中部对称贴应变片,最后以平均应力和计算出的最大应力 来评定该节间的安全度。 A.1.2.1.3在应力集中区内贴应变花.测出其主应力和最大应力

A.1.2.2平面(二向)应力区的贴片

结构承受平面应力状态,如果预先能用某些方法(如脆性涂料法)确定主应力方向,则可沿主应 贴上互相垂直的两个应变片。如果主应变的方向无法确定,则应贴上由3个应变片组成的应变花 应变花的数据处理见A.1.4.3

A.1.2.3测点编号

A.1.3.1检查和调整样机,使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A.1.3.2调试和检查有关仪器,合理选择灵敏系数,消除所有不正常现象。 A.1.3.3测量消除自重影响的应变片基准ε。c A.1.3.4测量在空载应力状态时应变片在自重作用下的读数ε1。 空载应力状态是将塔机调整到表A.1所规定的测试工况。幅度同对应的测试工况、吊钩落地、回 转机构或转台应制动或锁住,运行机构处于制动状态。如果零应力状态基准E。无法读出,可以取空载 状态作初始状态,应变仪调零 A.1.3.5测量应变片在负载应力状态下的读数2。 负载应力状态是塔机按表A.1规定进行加载。其幅度充差不大于1%。如测试工况规定要加侧 向载荷,则应在臂架侧分别加侧向载荷来测量, A.1.3.6卸载至空载应力状态,检查各应变片的回零情况。如果某测点的应变片读数与原数据=,偏差 超过士0.03/E,认为该测点数据无效,应查明原因,按原测试程序重新测量,直到合格。 注:6。为材料屈服极限;E为弹性模量 A.1.3.7每项试验应重复做3次,比较测试数据无重大差别。如果误差超过10倍的微应变,则应查明 原因,并重新测试,直至稳定。 A.1.3.8观察结构是否有永久变形或局部损坏。如果出现永久变形或局部损坏应立即终止试验,进行 全面检查和分析。 A.1.3.9测试数据、观察到的现象和说明应随时记录

A.1.4应力测试的数据处理和安全判别方法

A.1.4.1计算两个测试状态的应力

空载应力(自重应力)按式 负载应力2按式(A.2)计算

负载应力6按式(A.2)计算

の1———空载应力(不测空载应力时,用计算应力代替),单位为兆帕(MPa); 02———负载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一零应力状态应变仪读数; E1——空载应力状态应变仪读数; 2——负载应力状态应变仪读数。 注:。、61和e,均带正负号.拉应变为正,压应变为负

A.1.4.2最大单向应力

一最大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注:6.和6,各带自己的正负号。

A.1.4.3平面(二向)应力状态的数据处理

当主应力(变)的方向已知,并 方向的主应力时,当量单向应力按式(A.4)计算

式中: 最大主应变 最小主应变 泊松比。

A.1.4.4测试应力值的安全判别方法

A.1.4.4.1一般要求

GB/T50312019

根据表A.1测试工况及载荷进行测试,测得结构的最大应力,应满足下列分类给出的安全判据,各 危险应力区的安全系数见表A.2。超载工作状况只用于考核结构完整性,卸载后不得出现可见裂纹,永 久变形,油漆剥落,连接松动

表A.2结构强度安全系数(最小值)

A.1.4.4.2I类——均匀应力区

A.1.4.4.2I类——均匀应力区

全系数按式(A.9)计算。

n=/,或n=o/ ..(A.9

根据表E.1给定的测试工况和载荷进行测试时,结构中被测部位测出的最大拉应力(对于单 向应力、塑性材料の.相应于max;脆性材料の,相当于α),单位为兆帕(MPa); 安全系数

4.3I类——应力集中

安全系数按式(A.10)计算

式中: n———安全系数

A.1.4.4.4Ⅲ类——弹性屈曲区

对于弦杆和腹杆等受压元件的安全系数,按式(A.11)计算。 +...*..**++.A.

A.1.4.4.5V类—板的局部屈曲区

,(—0)(KL/)2 元E

一般要求对所有的试验工况(包括超载试验工况)IV类区域的应变片读数,都应能回到空载时

A.2臂架根部连接处位移测量

A.3.1对塔机结构动特性的测试项目为:

呗日为: a)危险应力区危险点的动应力; b)司机室的振动特性。 A.3.2测量方法为在额定载荷下,正常操作起升离地时和额定速度下降制动时,测试动应力和振动 特性。 A.3.3对动特性的限制如下,

A.3.3对动特性的限制如下

a)按A.3.1a),各部件的最大应力点由振动产生的最大应力不应超过许用应力; b)司机室水平振动加速度应符合5.2.5的规定

试验应进行记录和数据整理,并提出报告 正常现象,应有实况记录,并做出分析意见, 对试验发现的个别部位的合应力或结构变位超出规定值时,虽然没有发现破坏或不正常现象,报告 中也应特别指出,并提出分析意见,做出结构是否可正常工作的明确结论

GB/T50312019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工作空间限制器——防碰撞/分区装置的规定

本附录说明了关于在塔机上安装工作空间限制器(例如禁止重叠、躲避固定障碍物等)和与此相关 的防碰撞装置(针对交迭安装塔机)的要求

B.2.1工作空间限制器

在设计和制造塔机时应考虑到能够安装工作空间限制器和/或防碰撞装置。为此,塔机应满足: a)为可选择安装的防碰撞装置预置必要的设备;或 b)安装传感器,以输出防碰撞装置运行时的必要信息;或 c)根据b)中要求,预置传感器的安装参考选择点。 塔机制造商应给出防碰撞装置控制塔机运动或功能的必要连接点。 防碰撞装置连接点的选择应使防碰撞装置的动作与塔机机构的正常操作协调一致(在停止惯性运 动之前减速、机械制动的使用等)。尤其是,应符合塔机制造商规定的启动和停止操作步骤,避免导致意 外的突然动作。 所有与防碰撞装置控制塔机运动的连接点应安装到一个专门的控制箱里,或者装到一个专门的接 线盒内。塔机出厂已安装有防碰撞装置时,不要求安装专门的控制箱或接线盒

B.5.1塔机安装的说明

是醒塔机安装人员/司机以避免下列危险(见图B.

a)移动的塔机与固定障碍物之间发生碰撞。 b)进人禁止区域或危险空域, 由下列情况引起的不同塔机运行中发生碰撞: 1)两塔机交送工作时,高位塔机的起升绳与低位塔机的平衡臂之间的碰撞; 高位塔机的起升绳与低位塔机的臂架之间的碰撞 3) 当两塔机在相同的轨道或在非常接近的轨道上运行时,低位塔机的臂架和/或平衡臂与高 位塔机的塔身之间的碰撞, B.5.1.2提示塔机安装人员/司机,为了降低危险,安装工作空间限制器和/或防碰撞装置是必要的 B.5.1.3建议当高位塔机的起升绳与低位塔机的平衡臂有可能发生碰撞时,应将低位塔机的平衡臂运 动覆盖区域设置为禁止区域

a) 装置的电源供应: 如果防碰撞装置由塔机制造商提供,塔机制造商应给出装置要求的电源特性信息(电压、功率 接地方法等)。 b) 防碰撞装置运行要求的信息: 1)如果防碰撞装置所需要的信息可以从塔机上现有传感器获得,则应说明它们的特征和可 行的连接[见B.3b)]; 2) 或者,防碰撞装置所需要的信息不可以从塔机上获得,则应说明可安装的传感器和安装参 考选择点特征(传感器输出信号特性和种类、切断运动的方式和特征及其他相关特性) [见B.3 c)]。 C)防碰撞装置的运行: 说明防碰撞装置实现控制塔机运行和功能的必要的连接点和连接点的特征

GB/T50312019

禁止接近扇形区域; A2禁止接近环形区域; 禁止接近多个环形区域: A4禁止接近具有一定外形轮

1高位塔机的臂架处于任意位置: C2考虑高位塔机暨架的可能位量

通过禁止高位塔机接近特定区域: C3低位塔机的臂架处于任意位置;C4考虑低位塔机臂架可能系固位置

通过监测高位塔机钢丝绳和低位塔机臂架的相对位置:

通过监测高位塔机钢丝绳和低位塔机臂架的相对位 C5安装追踪装置

图B1交送安装示例和可能的解决方索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订购塔机时制造商应提供的资料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订购塔机时制造商应提供的资料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安全装置试验方法

).1.1试验按定幅变码和定码变幅方式分别进行。各项重复3次。要求每次均能满足要求 0.1.2定幅变码试验方法如下: a)不 在最大工作幅度R。处以正常工作速度起升额定起重量Q。,力矩限制器不应动作,能够正常起 升。载荷落地,加载至110%Q。后以最慢速度起升,力矩限制器应动作,载荷不能起升,并输 出报警信号; b)取0.7倍最大额定起重量(0.7Qm),在相应允许最大工作幅度Ro.处,重复a)项试验, D.1.3定码变幅试验方法如下: a)空载测定对应最大额定起重量(Qm)的最大工作幅度Rm、0.8Rm及1.1Rm值,并在地面标记; b) 在小幅度处起升最大额定起重量(Q)离地1m左右,慢速变幅至R~1.1Rm间时,力矩限制 器应动作,切断外变幅和起升回路电源,并输出报警信号。退回,重新从小幅度开始,以正常速 度向外变幅,在到达0.8R㎡时应能自动转为低速往外变幅,在到达R㎡~1.1R㎡间时,力矩限 制器应动作,切断外变幅和起升回路电源,并输出报警信号; c) 空载测定对应0.5倍最大额定起重量(0.5Qm)的最大工作幅度0.5R。.5、0.8R0.5及1.1R。.5值,并 在地面标记; d)重复b)项试验

D.2起重量限制器试验

D.2.2最大额定起重量试验

正常起升最大额定起重量Qm,起重量限制器应不动作,允许起升。 载荷落地,加载至110%Q后以最慢速度起升,起重量限制器应动作,切断所有挡位起 源,载荷不能起升并输出报警信号

D.2.3速度限制试验

D.3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精度试验

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精度用幅度、起重量与力矩3项参数的显示精度表征,试验按以下程序进行,各

项重复3次。要求每次均能满足要求

D.3.2幅度显示精度试验

GB/T50312019

空载状态下,取最大工作幅度的30%(R。.3)、60%(R0.6)、90%(R.9),小车在取点附近小范围内往 返运行两次后停止,测定小车的实际幅度R0.3实、R.6实、Ro.9实,读取显示器相应显示幅度Ro.3显、Ro.6显 Ran品。分别计算它们的算术平均值 R和 R量·显示精度按式(D.1)计算。

D.3.3起重量显示精度试验

分别起升最大额定载荷的3C 29,分别计算它们的算术平均值Q及Q,显示精度按式(D.2)计算

式中: AQ一 起重量显示精度; Q 3次实际起重量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千克(kg); Q 对应的3次显示起重量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千克(kg)

D.3.4力矩显示精度试

起升额定起重量Q。,分别在最大工作幅度的30%(R。.3)、60%(R.6)、90%(R。.9)附近小范围内往 返运行两次后停止,测定小车的实际幅度Ro.3实、R0.6实、R0.9实,读取显示器相应显示力矩Ma.3、Mo.6显 M.9星并计算其算术平均值M',显示精度按式(D.3)计算

AM=IM X100% M

式中: AM 起重力矩显示精度; M' 3次显示起重力矩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千牛米(kN·m); M 一对应的3次实际起重力矩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千牛米(kN·m),M按式(D.4)计算,

定起重量(见D.1.1),单位为千克(kg)

D.4行程限位装置试验

各行程限位装置的试验应在塔机空载状态下按正常工作速度进行。 各项试验重复进行3次,限位装置动作后,停机位置应符合5.6的规定

D.5小车防坠落装置检验

小车防坠落装置的功能通过尺寸测量方法进行校核。小车单边(或单轮)上轨后,对边(或对角)支 承轮失效时,装置应能保证小车不会脱出臂架而坠落,校核时应考虑加工误差和小车上载荷的影响。即 小车相对臂架处于极限位置时,小车应能可靠地悬挂在臂架上

D.6动臂变幅幅度限制装置检验

动臂变幅幅度限制装置功能通过空载运动目测及查验计算书的方式进行。吊钩空载,臂架内变 计最大仰角(最小幅度),目测内变幅控制回路应自动断电,且机械止挡已开始对臂架形成反向推 弹性伸缩阻挡杆已接近弹性元件压缩极限,移动式平衡重已对臂架形成反向推力),查验计算书 态臂架防后翻能力验算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塔式起重机检验项目及判定 塔机型式检验及出厂检验项目按表E.1规定。 按表E.2判定是否合格

GB/T50312019

表E.1检验项目且表

DZ/T 0372-2021 固体矿产选冶试验样品配制规范GB/T50312019

一个典型的爬升结构由一个一面开口的金属桁架、一个标准节引进装置和一套安装在爬升架内的 爬升液压缸系统组成。爬升架为一整体并有三面包裹住塔身,在开口的一面预先提升一个新的要安装 的标准节。 典型的爬升操作过程如下: a 将爬升架可靠固定在塔机回转部分的下面,爬升液压缸的支腿在塔身的顶升支撑点上[见图 F.1 b)J。 b)通过塔机本身将一个新的标准节提起并放到爬升架上[见图F.1c)。然后通过配平使塔机上 部结构相对爬升液压缸中心前后平衡并将臂架保持在正确的位置。 给爬升液压缸加力伸出,使连接在塔身顶部的塔机上部结构上升直到足够放人一个新标准节 的距离[见图F.1d)。通过爬升液压缸和爬升架的延展,将新标准节引入爬升架并与塔身对 正[见图F.1e)]。下降爬升液压缸和爬升架直到塔机上部结构连接到新标准节的顶部;分离 引进装置[见图F.1f)并继续下降塔机上部结构和新标准节直到将新标准节下部与塔身顶部 连接L见图F.1g)」。重复相同的过程L见图F.1h)和图F.1i)」,即可继续进行加节

当塔机安装并支撑在建设中的建筑物内时,就需要随建筑施工的进程在建筑物内爬升(见图F.2)。 塔机由两套环梁支撑。在安装时,塔机被这两套环梁夹持住,允许塔机的工作载荷通过环梁传递给 建筑物。 要爬升到上一个平面时,在塔机上环梁上部合适的距离再安装一套环梁;然后通过配平使塔机的倾 覆力矩最小,松开环梁中夹持塔身的装置,使用塔身底部的爬升部件和液压装置将塔机升高,当塔身底 部到达中环梁时,将塔机夹持在中环梁和上环梁间,即可将下环梁移开留待下次爬升使用。

GB/T50312019

GB/T50312019

说明: 新的顶部环梁(爬升前安装); 中部环梁(先前的顶部环梁): 3—爬升支撑; 爬升部件和液压装置;

QB/T 5657-2021 胶印油墨固着速度的测定方法图 F.2 内爬升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