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1157-2016 物流建筑设计规范(完整、清晰无水印)

GB 51157-2016 物流建筑设计规范(完整、清晰无水印)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 51157-2016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05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198771
下载资源

GB 51157-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1157-2016 物流建筑设计规范(完整、清晰无水印)

利组合作用进行设计复核。 地面堆载对地基基础产生的不利影响必须考虑。如:引起的 偏心荷载、基础差异沉降、基底反力增加等。 10.2.6在一些高架库设计时,可能会采取库架一体的建筑形 式,为了优化货架构件断面,提高货架侧移刚度,将货架与主体 结构或屋盖相连,风荷载、地震发生时,货架的部分地震作用需 主体结构来承担。 10.2.7外围结构或内部隔墙未直接依附在主体结构上,而是通 用抗风柱、稳定柱等二次结构与屋面结构相连时,主体结构构件 计算时应考虑其传递的荷载作用

10.3.4高架库结构墙、柱基础宜与高架库货架基础脱开,通设 沉降缝,目的是避免高架库不均受力引起墙、柱基础受力不均。 自动存取设备精度要求高,差异沉降控制严,因此自动存取 的高架库货架基础宜设计为整体刚度较好的纵横交叉形条基或筱 板基础。

11.1.1为避免物流建筑内的货物及工艺设备因管道漏水造成损 失,管道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避开这些区域。为防止管道结露滴 水,应采取防结露措施。 11.1.2物流建筑一般空间比较高,阀门的设置位置应充分考虑 操作及维护的方便。 11.1.3在严寒和寒冷地区,为了节约运行费用,有些物流建筑

11.1.2物流建筑一般空间比较高,阀门的设置位置应充分考虑 操作及维护的方便。 11.1.3在严寒和寒冷地区,为了节约运行费用,有些物流建筑 不设供暖设施,平时有水的管道应采取防冻措施,

11.2.4一般在动物房设置冲洗龙头或冲洗水带接口,在冲洗完 毕、水带出水口与地面接触时可能由于虹吸作用将地面脏水吸入 给水管道内SN/T 5145.5-2019 出口食品及饲料中动物源成分快速检测方法 第5部分:狗成分检测 PCR-试纸条法,因此需要采取在水龙头处设置真空抑制器或在供水 管道上设置倒流防止器等措施。

11.3.1物流建筑的事故排水和消防排水需要及时排出,以免对 货物造成浸渍损失。对于地上楼层,楼梯间、通往室外的门口都 可以作为排水通道,不用另设排水设施;对于地下楼层,需要设 置集水坑及提升装置。 1133本冬规定主要县从安全卫生方面老虑的平用间接排

勿 可以作为排水通道,不用另设排水设施;对于地下楼层,需要设 置集水坑及提升装置。 11.3.3本条规定主要是从安全卫生方面考虑的。采用间接排 水,是为了防止排水管道中的有毒气体进入设备或容器;冲 融)霜排水管道出水口设置水封(井)是为了防止跑冷,防止 室外排水管道中有毒气体通过管道进入冷间污染冷间内环境 卫生。

11.3.3本条规定主要是从安全卫生方面考虑的。采用间接

水,是为了防止排水管道中的有毒气体进入设备或容器;, (融)霜排水管道出水口设置水封(井)是为了防止跑冷,防 室外排水管道中有毒气体通过管道进入冷间污染冷间内环: 卫生。

域。积污坑不应设置在污染区之外,是为了防止因积污坑的盖板 密闭不严而造成对清洁区域环境的泄漏污染。 11.3.6鉴于物流建筑屋面(尤其是轻钢屋面)漏水的情况非常 普遍,若屋面下设置有集中作业设备,如邮件处理设备、分栋设 备等,造成损失比较大,特要求提高对雨水排水系统的重视程 度。为避免雨水斗与屋面接缝处或雨水管道漏水造成损失,宜采 用外排水系统。近年超常的大雨比较频繁,对于天沟溢水后雨水 可能进入室内的内天沟,其溢流系统应满足在主系统堵塞或排水 不畅时起到100%备用系统的作用。 11.3.7屋面的雪融化后再次结冰会损坏天沟和雨水斗或堵塞雨

11.3.7屋面的雪融化后再次结冰会损坏天沟和雨水斗或堵塞

因此冲洗水中可能含有各种有害物,必须进行处理。在危险品堆 场设置排水沟和集水池,是为了防止某一区位危险品堆场发生泄 漏、火灾等危险事故后,危险品泄漏蔓延至其他场所,使事故影 响进一步扩大。集水池的雨水、消防排水如化验不符合排放要 求,必须进行处理合格后再排放

12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12. 1 一般规定

12.1.1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的物流建筑应独立设置 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是为了保证系统运行调节的独立性 可靠性。

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是为了保证系统运行调节的独立性和 可靠性。 12.1.2物流建筑的重要房间是指危险品库、贵重物品库、安检 钻源室、信息中心、消防监控室、电瓶充电间等房间。由于物流 建筑重要房间要求重点设防,所以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穿 越其外墙处应设70℃熔断的防火阀。 12.1.3物流建筑的轻型屋面一般坡度比较平缓、承载重量小,

12.1.2物流建筑的重要房间是指危险品库、贵重物品库、安 钻源室、信息中心、消防监控室、电瓶充电间等房间。由于物 建筑重要房间要求重点设防,所以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 越其外墙处应设70℃熔断的防火阀

管道穿越屋面处防雨密封不易处理和维护,空气调节设备的支撑 和防振处理比较困难。因此,管道不宜穿越轻型屋面,空气调节 设备不宜安装在轻型屋顶上。

2.2.1作业型物流建筑及综合型物流建筑的作业区为便于室内 人员的操作,冬季室内环境温度要求不低于15℃。 物流建筑存储区当无夜间值班供暖时,其白天的蓄热量无法 维持夜间室温持续达到5℃,对湿式自动喷水灭火设施及液态怕 东物品无法提供有效的防冻保护,故应设5℃的值班供暖。叉车 充电间应按电池充电的环境温度要求确定。例如铅酸电池充电时 最佳室内环境温度为15℃~35℃,其他新型叉车电池充电时对 环境温度要求虽然不如铅酸电池高,但不应低于0℃。

12.2.1作业型物流建筑及综合型物流建筑的作业区为便

12.2.2供水温度过高,将导致室内裸露设备及管道表面温度

高,容易造成烫伤事故。

对于散热器系统,根据多年的实际运行经验,合理降低供水

温度,有利于提高散热器供暖的舒适度和节能减耗。此外当供回 水温差小于20℃时,循环水泵输送能耗增大,不利于节能。综 合考虑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当用户端供回水温度为75℃/50℃ 时,性价比最高。 对于热风供暖和中温辐射板供暖系统,当供水温度超过 95℃时,由于对一次热源要求高,导致其初投资和运行成本增 大。而且目前盘管大多采用铜管涨接铝翅片工艺制造,水温过高 不易克服盘管的热胀冷缩的问题。适当加大供回水温差有利于降 低输送能耗。 地板辐射供暖用于物流建筑某些房间的供暖或露天运输坡道 的融雪防滑,当供水温度超过60℃时,塑料散热管材使用寿命 缩短,房间舒适度不佳。 12.2.3由于物流建筑与配套建设的单体办公建筑和生活服务建 筑供暖系统的运行时间、供热强度不同,为方便维护管理、节能 运行及分环路调节和计量,要求将供暖环路与配套建设的单体办 公建筑和生活服务建筑分开设置。对于与物流建筑贴邻的业务与 管理办公和生活服务用房,当不具备分开设置条件时,所设置的 计量和调节装置应便于安装、维护和操作,以适应温度调节、计 量和运行管理的不同要求。 12.2.4小型及中型存储型物流建筑、小型作业型物流建筑及综 合型物流建筑常采用散热器供暖;对于中型及以上规模等级的作 业型和综合型物流建筑、大型及超大型存储型物流建筑,由于面 积大、空间高,房间功能布置丰富多变,采用单一的散热器供暖 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往往采取散热器、中温热水辐射 板、热风等多种方式组合的复合型供暖方式。 对于设有较多高大宽敲大门的物流建筑,为了物品搬运便 利,所开启的大门和开启时间经常不固定,因此室外冷空气通过 大门的冲入和渗透具有随机性,并对室内温度影响很大。在严寒 地区,由于气温低、风速大,大门冷风冲入和渗透严重影响室内 供暖效果,因此必须设置大门热空气慕以保障供暖和节能:在寒

筑供暖系统的运行时间、供热强度不同,为方便维护管理、节 运行及分环路调节和计量,要求将供暖环路与配套建设的单体 公建筑和生活服务建筑分开设置。对于与物流建筑贴邻的业务 管理办公和生活服务用房,当不具备分开设置条件时,所设置 计量和调节装置应便于安装、维护和操作,以适应温度调节、 量和运行管理的不同要求。

冷地区,大门冷风冲入和渗透的影响相对严寒地区要小,结合工 艺的特点,为尽量减少妨碍操作的地面辅助设施,更好地保持室 内温度,有利于节能,宜设置大门热空气幕。为了提高热空气幕 的加热效果、阻隔冷空气的冲入和渗透以及节能,大门热空气幕 的热媒宜采用85℃及以上的高温热水,临近热电厂等有废蒸汽 应用条件时也可采用蒸汽,应避免采用直接电加热的方式。

艺的特点,为尽量减少妨碍操作的地面辅助设施,更好地保持室 内温度,有利于节能,宜设置大门热空气幕。为了提高热空气幕 的加热效果、阻隔冷空气的冲入和渗透以及节能,大门热空气幕 的热媒宜采用85℃及以上的高温热水,临近热电厂等有废蒸汽 应用条件时也可采用蒸汽,应避免采用直接电加热的方式。 12.2.5物流建筑空间高、进深大,要达到供暖要求相对高的场 所(如人员活动区域和特殊货物存储区域)温度均匀性的要求 常采用热风供暖系统。热风供暖系统能使室内空气强制对流,空 气循环快,温度上升迅速,与温度自动控制技术和间歇运行模式 相结合,有利于保证室内温度要求,并为节能运行创造了有利条 牛。当没有设置散热器值班供暖系统时,值班供暖功能就由热风 共暖系统来实现。为了提高供暖的可靠性、降低运行风险,要求 热风供暖系统不宜少于两个或两套装置。当其中个系统或装置 因故障停止供暖时,另一个系统或装置能满足工艺要求的最低温 度并能完成值班供暖的任务

12.2.5物流建筑空间高、进深大,要达到供暖要求相对

对存储的物品产生危害或造成污染,不宜采用热风采暖。此外当 货架与物料布置妨碍气流组织,空气循环不利时,也不宜采用热 风采暖。

12.2.7物流建筑一般对防水要求较高,供暖管道的自动

2.7物流建筑一般对防水要求较高,供暖管道的自动放气阀

下方偶尔会有水滴下落,因此在人员活动区域及货物储存区域 方不宜设置自动放气阀

12.2.8根据绿色建筑设计要求,散热器作为室内的散热设备应 具备手动或自动控制模式。

12.2.8根据绿色建筑设计要求,散热器作为室内的散热

12.3.1物流建筑一般空间高大,门窗对称设置,夏季作业时大 门散开较易形成穿堂风,但一些以人工操作为主的固定岗位(如 进行人工分栋、包装、组装等货物处理作业的岗位),劳动强度

较大,对室内温度比较敏感。因此,工作地点的夏季通风 算温度应合理确定。

算温度应合理确定。 12.3.2在物流建筑通风设计中,宜因地制宜地综合考虑所有影 响因素,确定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原则。当自然通风量较稳定且 较大时,宜以自然通风为主,机械通风为辅;当自然通风量不稳 定且较小时,可以机械通风为主,自然通风为辅;当自然通风不 可靠时,应全部采用机械通风。 由于物流建筑的建筑功能和工艺布置特点,会有全面通风和 局部通风两种方式并存的情况。应按房间功能和工艺要求确定采 用的通风方式。物流建筑的作业区及存储区往往采用全面通风方 式,产生异味或污染的房间采用局部通风方式。 12.3.3自然通风量及进排风面积取决于热压、风压和室内热 量,因此应根据热压、风压经计算确定。由于自然通风具有不稳 定性,应根据现场情况在人工操作为主的固定岗位等通风要求高 的场所设置辅助机械通风系统,以确保通风效果。通常采用的自 然通风措施有:可启闭的高侧窗、通风天窗、气楼、大门格栅、 聚热通风斗、挡风负压板、筒形风帽、无动力风帽等。 12.3.4机械通风量应综合考虑室外气象条件、室内温湿度及工 艺要求等因素通过空气平衡和热平衡计算进行确定。当采用“换 气次数”估算全面通风机械通风量时,通风换气次数取值推荐 如下: 1小型物流建筑,可为1次/h2次/h; 2中型及以上规模的物流建筑,可为0.5次/h~1次/h; 3一般房间体积小则宜取大值,反之则宜取小值。 12.3.5通风气流组织方式取决于进排风的性质、温度和压力。 通风仅用于降低余热和余湿影响时,一般进风温度低、密度大: 排风温度高、密度小,按昭“重沉轻浮”的自然规律、温度低

12.3.5通风气流组织方式取决于进排风的性质、温度和压

通风仅用于降低余热和余湿影响时,一般进风温度低、密度于 排风温度高、密度小,按照“重沉轻浮”的自然规律,温度低 相对干燥的进风在流经人员活动及储存货物区域带走余热和余 后上浮,因此当以下进上排为宜;通风用于排除密度比空气大 污染气体(如汽车、燃油叉车和拖车的尾气等)时,由于此类

体下沉集聚于地面,采用上进下排的形式有利于快速捕集排出该 气体;当需两者兼顾时,宜按排风性质分为上下区域分别进行排 风,从中部进风。由于汽车、燃油叉车和拖车的尾气排放存在随 机性,为降低能耗,宜根据现场尾气排放的浓度值,自动控制通 风系统的运行,以符合绿色建筑设计要求

风,从中部进风。由于汽车、燃油叉车和拖车的尾气排放存在随 机性,为降低能耗,宜根据现场尾气排放的浓度值,自动控制通 风系统的运行,以符合绿色建筑设计要求。 12.3.6对于可能放散有毒或有害气体、有爆炸性或有放射性污 染危险的危险品库,应该采用事故排风将其危害控制到无害程 度。为避免排风中有害物质对人造成伤害,一般采取无害化处理 后再独立高排的方式在屋顶向空中排放。因受场地布置限制,无 法远离人员活动区域的储存放射性物品库,应采取无害化处理后 再排放或通过地下风道在远离人员活动区域向空中排放的处理 方法。 对于存放腐蚀性物品的库房应设置防腐型风机和风道;对于 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库房应设置防爆型风机进行排风,排风机应 与相关物质浓度检测报警装置连锁启停。 捕集排风的风口位置应根据排风的密度设置。 12.3.7动物房、除害蒸惠房、检验检疫作业用房、气瓶间和公 共卫生间都产生异味,影响生产或污染环境,为避免产生交污 染,保证人员身体健康,需要分别单独设置局部机械排风系统, 排风应经无害化处理后高空排放。 由于动物房中保管的动物种类具有随机性,当存放猛兽猛禽 之后,要求快速排除其气味,以便接收其他动物时,不会因猛兽 锰禽的气味使其他动物受到惊吓。因此,宜设置不同风量的机械 排风系统。小风量时为常规通风,换气次数宜为4次/h;大风量 时为快速换气排风,换气次数宜为10次/h。 气瓶间、检验检疫作业用房为保障生产作业环境,一般换气 次数不宜小于6次/h。

12.3.6对于可能放散有毒或有害气体、有爆炸性或有放射性污

12.3.8且前,搬运车辆的蓄电池在充电期间会产生异味和微量

的氢气以及放热现象,为提供适宜的充电环境条件并防止氢气 集,应采用一定量的空气对其进行稀释、降温并快速直接排出

12.3.9水果、蔬菜及鲜花等农产品除对温湿度有一定要求 还有呼吸的需求,因此,进行该类物品处理的物流建筑,应按 员或储存货物呼吸两者间最大者的新风量设置机械送风系统, 根据处理过程特点设置排风系统。通风换气次数应根据工艺需 确定。

间内工人劳动强度很高,人体散热量很大,为创造相对舒适的 作环境,应定点设置岗位送风或采取移动式岗位送风措施。工 地点的温度和平均风速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 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确定。 12.3.11在建筑内设有汽车装卸平台的物流建筑、汽车保养 修用房,汽车、燃油叉车或拖车等产生的尾气具有随机局部高 产具业

能的目的,尾气排放系统的启停宜由尾气自动探测报警系统自 控制。

12.4.1贵重物品库、安检钻源室及办公室、计算机房和消防监 控室需要保持室内温湿度稳定并要求独立运行与控制,所以应采 用局部空气调节系统

活调节温度设置,适宜采用局部空气调节系统;对于舒适性空气 调节小型作业型与综合型物流建筑、工艺性空气调节的小型与中 型存储型物流建筑,从初投资、运行费用与节能等方面考虑,采 用局部空气调节系统更为有利;与物流建筑贴邻的办公建筑,一 般规模较小,采用局部空调,初投资及运行费用低;物流建筑的 商务办公用房等会以小单元的形式向客户出租,为便于物业管 理,每个出租单元的空气调节系统要求单独运行及独立计量,因 此宜采用局部空气调节系统

综合型物流建筑、工艺要求保持室内温湿度稳定的大型、超大 储存型物流建筑,同较大的配套建设的办公建筑和生活服务建 一样,人员多、体积大、冷热负荷大,为节省能源、提高投资 益及可靠性,宜采用集中空气调节系统。

境温湿度要求不同,集中空气调节的方式宜适合工艺要求特点。 对于舒适性空气调节要求的物流建筑,当下部空间空气参数有要 求、上部空间空气参数无要求时,采用分层空气调节方式可起到 显著的节能、节省投资的效果;对于上、下部空间空气参数有相 同要求的立体库,就不能采用分层空气调节方式,而应根据工艺 要求沿垂直方向均匀设置多个水平送风口的空调方式;当存储型 物流建筑中储存物品无空气调节要求,但局部固定工作岗位需要 空气调节降温时,可采取局部空气调节降温方式,保证局部工作

温湿度条件,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达到节能、节省投资的目的。 12.4.5无论是存储型物流建筑、还是人员较多的作业型物流建 筑,空气调节系统都应提供安全、充足的新风。由于存储型物流 建筑空间高大,人员较少,当按“人均不小于30m/h的新风 量”设计时,不一定能满足正压要求,因此应按三项中最大值确 定。当不具备计算条件时,新风量可按不小于空调送风量的 10%考虑。

12.4.5无论是存储型物流建筑

系统,应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加工或存储货物的特点和工艺要求 先择性价比最佳的除湿方式和设备。对于存储型物流建筑和综合 型物流建筑的存储区,一般新风量不大,主要通过室内循环风处 温、湿度,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60%时,采用冷冻除湿方式 生价比高,经济节能;对于作业型物流建筑和综合型物流建筑的 作业区,由于新风量大,往往必须采用先冷冻除湿再转轮除湿的 复合除湿方式,才能满足较低相对湿度要求。例如某种子库,工 艺要求达到库温15℃、相对湿度小于等于40%,一般采用转轮 除湿的固体除湿方式;一些带简单加工的冷库,初始温度37℃、 相对湿度80%,要求达到温度15℃、相对湿度在45%~60%之 间,既要保持低温工作条件,文要像普通房间样干爽,便于保 持和提升加工和储存货物的品质,常常采用冷冻除湿加转轮除湿 的复合除湿方式。 为避免屋面内表面出现凝结水下落以及地面返潮出现凝结水 的问题,应严格控制屋面内表面和地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 度3℃。 根据国内外众多的统计数据,除湿系统按年平均运行率 40%~50%设置除湿设备,设备初投资和运行成本性价比最高 有利于经济节能。当采用固体除湿或冷冻除湿等方式时,应避免 系统普遍存在的“漏风、冷凝水排放、散热、噪声和吸湿材料积 灰与堵塞”等问题。除湿再生热源采用蒸汽时,对系统要做好保 温、防烫伤的防护措施并避免“跑、冒、滴、漏”等现象发生;

当采用热水或热风时,宜尽量综合利用废热热量;在经过技术 济比较采用电热热源时,应采取妥善的安全和防火措施。

12.4.7有洁净要求的物流建筑,合理的压力梯度和气流组

保证洁净场所在正常工作或空气平衡暂时受到破坏时,气流都能 从高净化级别场所流向低净化级别场所,空气洁净度不会被污染 气流破坏

12.4.8对于有洁净需求的处理医药和食品的物流建筑,要求

原辅料间、分发取样间的净化级别与生产车间的净化级别相同, 是为了保持生产环节工艺洁净要求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从而确保 产品的安全、合格,

作人员必须穿着与净化空间空气洁净度级别相适应的洁净工作 服。由于洁净工作服透气性较差,导致人员体力付出较大,因此 应保证操作人员所需的新风量和舒适的温湿度。

13.1.3当物资储备库建设在离城市偏远的地区,因地区偏僻且 远离电力系统,无法提供双路电源时,对一级负荷要求的物流建 筑需设置自备电源。 13.1.5分区配电有利于建筑分区出租和计量

13.1.5分区配电有利于建筑分区出租和计量。

13.2.3在室外操作场地采用高杆灯,照射范围大,可减少灯杆 数量,即减少路障。 13.2.5应按航空部门要求设置航空障碍灯,避免产生误导。 13.2.6物流建筑货物进出作业频繁,收发货需核对单据或货物 标签,为避免发生视觉差错,需要有较高的照度。因此单货核对 作业区、冻选、理货、组装、物流加工等作业区的照度标准 较高。 13.2.7根据物流建筑的作业区域隔墙少,柱间距可能超过20m 的建筑特征,提出灯光疏散指示标识间距可大于20m,但不超过 柱间距离的规定。

13.3.4危险品库做总等电位连接可减少建筑物内各金属物体的 电位差,避免由电位差过高引发大电流导致事故发生。

13.3.4危险品库做总等电位连接可减少建筑物内各金属物体的

13.4电气设备安装及电缆敷

4.1物流建筑内叉车等搬运与运输设备在地面行驶频繁,经 会轧到电缆井的井盖,并将其轧坏,因此在设计中井盖应采取

玉措施,并尽量减少电缆井数量。 4.3开关装在危险房间外,是为了减少爆炸、火灾危险。开 勺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并能防止风、雨、雪的侵蚀

13.4.3开关装在危险房间外,是为了减少爆炸、火

关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并能防止风、雨、雪的侵蚀

14.1智能化系统配置

14.1.1通常物流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包含通信及网络系统、织 布线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车辆管理系 信息管理系统等,本规范的智能化系统不包括物流建筑内工艺 备本身的智能化系统,仅针对物流建筑中有特殊要求的智能任 统予以规定。

14.1.1通常物流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包含通信及网络系统、综合 布线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车辆管理系统、 言息管理系统等,本规范的智能化系统不包括物流建筑内工艺设 备本身的智能化系统,仅针对物流建筑中有特殊要求的智能化系 统予以规定。 14.1.2大型、超大型物流建筑的运营使用方通常会采用信息管 理系统来辅助完成物流建筑内的业务作业,如:货物订单管理、 存储及收发货管理、信息发布及信息显示、自助终端查询等。该 系统可以由物流建筑的运营使用方独立实施完成,也可在物流建 筑设计时统一规划。可根据投资或使用方需求来确定此部分的设 计范围。在运营使用方另立项独立实施此系统时,建筑设计应规 划此系统所需要的机房、网络接口以及与土建、电气专业的配合 及预埋预留设计。

14.2通信及网络系统

14.2.2目前,网络已经成为高效对外业务联络、信息交互的必 需,网络系统除了需要综合布线的底层连接外,还需要交换机、 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支撑。

14.3 综合布线系统

14.3.1综合布线系统是现代物流建筑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平 台,但考虑到物流建筑种类及涉及的行业繁多,投资及管理的要 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本规范中仅要求大型、超大型物流建筑应 设置综合布线系统,中小型的物流建筑不作硬性规定。

14.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4.4.3当作业区内有大量的工人作业或有进出、停靠车辆等产

14.4.3当作业区内有大量的工人作业或有进出、停靠车辆等产 生污染废气时,可设置通风自动监控系统,以保障作业区具备较 好的空气质量。

14.5.3大型、超大型物流建筑功能分区复杂,有的货物处理区 域需要与外部隔离开,在采取授权进出放行的情况下,可根据项 目功能需求设置出入口控制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应具备身份识 别、门钥等基本功能。 14.5.4在我国沿海地区,台风、暴雨、海啸等自然灾害时常发 生,在该地区的露天场坪设置声或光警示系统,当自然灾害即将 发生时,物流建筑管理人员可触发此系统,使场坪作业的人员及

生,在该地区的露天场坪设置声或光警示系统,当自然灾害即羽 发生时,物流建筑管理人员可触发此系统,使场坪作业的人员》 时获得信息,进行紧急避险,并对货物、器具等进行应急处理。

14.6.1大型、超大型物流建筑中的智能化系统机房工程除按常 规建筑设置通信机房、消防控制中心、安防监控中心等机房外, 还应设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以及物流综合信息 管理系统(或物流自动控制监控系统)所需的机房。 各类智能化系统机房可根据使用功能和管理的需要独立设 置,亦可多个系统集中设置。特别是对上述三个系统而言,大规 模的货物处理系统往往自动化程度较高,由货物自动控制监控系 统来集中监控。因此,宜根据项目规模、投资及货物处理系统需 求设置集中监控机房,以满足物流建筑的业务需求。 14.6.2对于进出车辆较多的物流建筑,设置车辆管理系统,既 可对车辆进行卡口、收费管理,又可对车辆进入站台作业进行调 度,能加快车辆放行速度,避免高峰期车辆阻塞道路。 14.6.4物流建筑内通常会有叉车等搬运与运输设备运行,因此

14.6.4物流建筑内通常会有叉车等搬运与运输设备

要求在地面内敷设的管线应穿金属保护管。在有些物流建筑中会 存在利用金属定位或导向的移动设备,例如穿梭车利用感应地面 的金属导轨来运行,这种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在该种设备运行区 域的地面敷设金属管或电缆,以免影响移动设备的运行。

充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面积利

15.3.1邮政分栋中心、快件分中心等通常设置密集、复杂的 自动分抹线,规模庞大且纵横交错,如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 面积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关于 一房的规定,设置的防火墙多,会造成分抹系统布置及运行困 难。因分作业不同于生产制造,火灾危险性相对较小,借鉴国 际同类工程的消防设计,参考国内同类工程的消防性能化分析论 证,考虑到自动化分冻中心的管理与设备配置在消防安全方面, 技术先进可靠,且根据生产所需,故作此规定

15.3.2本条对该类建筑形式的消防设计作了去

3各栋建筑之间应符合防火间距的要求;汽车通道平时用 乍货物作业,火灾时消防车可以通行和实施灭火救援。汽车通道 的宽度包括汽车装卸区和车辆通行区,条文规定的通道宽度是根 据车型和停车方式确定的。通道宽度的确定是按照消防救援所需 最小宽度5十8十5=18m,还要满足运输车辆装卸停靠的宽度, 按照小型货车长度6m,两侧同时停靠作业需要12m,得出通道 最小宽度为30m。 4每个防火分区应保证有2个安全出口,汽车通道接近室 外环境,汽车通道不单独划分防火分区,当汽车通道内设有直通 室外地坪的疏散楼梯时,通向汽车通道的出口可以作为安全出 口;通道两侧布置建筑时,应在两侧设疏散楼梯。 5汽车通道的顶部应设有风雨棚,四周向室外开,有较 大的自然排烟面积;其他楼层可利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在火 灾时排出烟气。 15.3.3当物流建筑的不同楼层由作业区和存储区上下组成时,

15.3.5现代物流建筑追求不断提高的收发货效率,大城

当日送达配送能力,对物流建筑的规模要求越来越大,以满足不 断提升的收发货量,布置可以同时分栋、发货的多道工序。 由于占地面积大,采用消防通道的已建成项目有: 1苏州工业园内某体育用品仓库(如图1所示),单层,占 地面积6万m²,200m×300m,中间设6m宽消防通道,通道采 用自然排烟

图1苏州工业园某体育用品仓库

2天津武清某项目(如图2所示),总建筑面积近10m 由4栋占地110m×208m的单层仓库组成,中间设置消防通道 通道有屋顶,并设机械排烟

本条参考了《上海市天型物流仓库消防设计若十规定》有关 防火分隔通道的规定,增加了对仓库进深的限制,并从各方面对 消防通道的规定补充完善。 15.3.6本条对在物流建筑内设置夹层的形式作出了具体规定 物流建筑内因作业流程需要,局部设置夹层,用于物流作业或货 物存储,其面积应计入防火分区面积。当这部分面积较大时,还 应计入建筑层数。以实际工程为例说明: 例1:一座占地面积3.6方m²的作业型单层厂房,耐火等 级一级,局部设夹层,面积7800m²,同时作业人数约400人, 超过多层厂房防火分区6000m²×30%1800m²(设自喷可做到 3600m²),则该厂房应将单层和多层厂房划分为不同的防火 分区。 例2:一座占地面积18000m²的丙类存储型物流建筑,局部 设夹层,面积3000m²,同时作业人数约150人,超过多层丙类 仓库防火分区面积4800m²×30%=1440m²(设有自喷)规定 则该仓库应将单层仓库和多层仓库划分不同的防火分区。 设备检修平台、无人作业的设备平台不计人防火分区面积及 建筑层数。 15.3.7··本条参照重庆《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制 定。调研中看到有一类物流建筑,共2层,在室外设置连通2层 的货运通道,通道宽度远远超过作业需要宽度;如图3所示,还 有一种建在坡地上的物流建筑,这两种形式都可以按照本条的规 定确定建筑层数

15.3.8因作业需要,货物需要在物流建筑之间进行输送或搬运 时,可设货物输送连廊。当采用连续输送设备时,为避免一且发 生火灾,通过输送带连廊蔓延,本条规定连廊的一端应采取防火 分隔措施。防火分隔措施指甲级防火门、特级防火卷帘、分隔水 幕、加密设置自动喷水喷头等。 15.3.9大型空运集装箱高架存储系统,有时一个巷道的面积已 超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规定的一个防 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由于出入库设备要在整个巷道内作 业,且设备很高,难以采取防火隔断措施,故作此规定。 15.3.10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规定 可燃材料堆场按堆场的总储量确定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本条 参考此规定制定 15.3.11因业务需要或用地限制,物流建筑建设中会有办公用 房与物流建筑贴邻的情况,制定本条是为了防止物流建筑火灾时 蔓延到办公楼,并保证办公楼内人员的安全疏散。

丙类作业型物流建筑与办公楼合建是指下层为物流生

15.3.13本条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关于建筑内不同使用功能场所之间应采取防火分隔的规 定,对于在丙类作业型或储存型物流建筑内设办公室,作出防火 分隔措施的规定。物流建筑内候工室按休息室设计。对于面积小 于200m²的办公室、休息室,由于人员较少,不要求设独立的 安全出口。

15.4.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 规定:丙类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和多层厂房的最大疏散距离 分别为80m、60m,大型的作业型物流建筑,由于体量大,其疏 敦距离难以满足该规定。由于作业型物流建筑不同于工厂的生产 车间,没有产品制造过程,火灾危险性较同类生产厂房低;其人

员荷载较学校、商业等民用建筑小,且均为内部员工,疏散速度 央,因此借鉴了上述规范对民用建筑内设自喷设备时,疏散距离 可以增加25%的规定,对内2类作业型物流建筑内,设自动喷 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增加了25%。 层高超过6m以上,发生火灾后有容纳聚集烟气的空间,且 建筑内设有排烟设施,在烟气层下降到2m以下的时间内(一般 在15min左右),人员有较为充裕的时间疏散到室外,考虑报警 时间2min~5min和准备撤离时间1min~3min,最大距离75m~ 100m,按照1.0m/s的速度,人员可以在10min内逃生。 15.4.2作业型物流建筑具有体量大、空间高的特点,给员工疏 敦带来困难。美国联邦快递在本土的作业厂房采用设在厂房上部 的疏散通道进行疏散,从员工任一作业点到通向疏散通道的竖向 梯不超过25m,蔬散通道为封闭的形式,解决员工从楼地面向室 外大门疏散需要绕行房间设备、距离过远的问题。 15.4.3在卷帘门上设置的平开小门,因为有门槛和开启的不可 靠性,不得作为人员蔬散门。

15.5.1物流建筑内的高架仓库,因作业流程需要,主要有以下 几种布置方式:一种将高架仓库布置在不靠外墙的位置,在其周 围布置进/出货、理货、分抹、配货等作业区;一种将与巷道垂 直的短边布置在靠外墙处,还有一些将高架仓库靠外墙布置。 对于高度超过24m的单层高架仓库,由于其火灾负荷大 且因其高度超过24m,灭火比较困难,因此本规范规定建筑面积 大于1500m²且高度大于24m单层高架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并设 消防救援场地,在外墙上设置救援窗口和救援平台,为消防人员 灭火提供有利条件。 高架仓库的特点是人员很少甚至无人,而且室内一般设极早 期烟雾探测和自动喷水灭火设施。考虑消防设施及工艺流程需 要,本规范规定:建筑面积大于1500m²且高度大于24m单层高

架仓库,应留出周边长度的1/4作为消防救援面。 当留出1/4周长有困难时,消防队员可根据情况上到裙房的 屋面,利用高架仓库外墙上设置的救援窗口和救援平台进行灭 火,裙房屋面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消防救援窗口应正对货架通道设置,所以救援场地可不连续 布置。 15.5.3在外墙设救援平台的目的是增加室内人员的逃生通道

FZ/T 01111-2020 粘合衬酵素洗后的外观及尺寸变化试验方法15.5.3在外墙设救援平台的目的是增加室内人员的逃生通道

15.6.3本条对物流建筑存储区采用快速响应早期抑制喷头作出

1快速响应早期抑制喷头是由美国公司研发生产的,仅

用于湿式喷水火火系统,不适用于干式系统和预作用系统,因 此,在北方寒冷地区非采暖库房该系统的使用受到了限制。近 年,美国针对上述寒冷地区非供暖库房,在早期抑制灭火系统基 础上研发了一套系统,称为冷冻库灭火系统(VanquishFire SprinklerSystem),并已在工程中应用。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第4.2.6条的条文说 明中,提出可采用干式系统或预作用系统。对此,为保证系统的 效果,建议采用冷冻库灭火系统。 2现有规范中,只提到按12只喷头计算,对有障碍物的情 况没有规定,本条针对这种情况作了补充。喷头总数最多为14 只,是参照美国FMGlobal标准FMDS0809规定的。 15.6.7由于危险品种类繁多,应根据其货物性质,除采用常规 消火栓系统和配置灭火器具外,分别采用雨淋系统、泡沫喷淋系 统、自动干粉灭火系统和气体消防系统等措施。航空货运站的危 险品,外包装要求严格,消防措施可根据外包装材料、物品类别 等情况综合确定。

威小排烟面积,但不得小于排烟区建筑面积的1%。 15.7.5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适当放宽,主要考虑净空较 高的物流建筑蓄烟时间较长,且一般都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司时内部员工疏散时间较短。在屋面减少排烟口的设置,可以减 少屋面漏雨点。

小排烟面积,但不得小于排烟区建筑面积的1%。 7.5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适当放宽,主要考虑净空较

减小排烟面积NB/T 20527-2018 重水堆核电厂一回路管道流动加速腐蚀管理指南,但不得小于排烟区建筑面积的1%。

15.8火灾探测与报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