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1628-2019 湖南省城市暴雨设计参数确定技术规范

DB43/T 1628-2019 湖南省城市暴雨设计参数确定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43/T 1628-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06 M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199721
下载资源

DB43/T 1628-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3/T 1628-2019 湖南省城市暴雨设计参数确定技术规范

或复核,修正或复核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降雨历时小于5min,一般出现在地道、下立交、下沉式广场等市政雨水管渠规划设计中,设 计降雨强度应乘以1.2~1.5的安全系数, 2) 降雨历时大于180min,应考虑降雨在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管网汇流过程,应采用管网模型 法校核雨水设计流量。

9.1应根据本地条件和需要,研究确定设计暴雨统计模型。推荐采用芝加哥雨型或Pilgrim&Cordery 雨型。 9.2芝加哥法雨型确定包括综合雨峰位置系数确定及芝加哥降雨过程线模型确定,技术流程详见附录 (1)。 9.3Pilgrim&Cordery雨型属无级序平均计算雨型,其分析确定的技术流程详见附录D(2)

量应按日降雨量进行统计分析,小于2.0mm的

DB43/T1628—2019

TCACM 1141-2018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酒精中毒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10.2不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的计算见附录E。 10.3降雨量日值统计分析表(样表)见附录F。

12.1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12.1.1分析降雨的长年代变化特征,合理确定暴雨强度公式编制的降雨资料年限。 12.1.2以各历时降雨量的前10个最大值在各年代的分布特征,分析城市强暴雨的时间变化特征。 12.1.3以本地代表性站点,对采用不同年限降雨资料编制的暴雨强度公式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论证 降雨资料年限选择的合理性。

12.2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12.3.1依据降雨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论,说明是否需要划分暴雨分区、站点代表性以及新编暴雨强度 公式的适应地域范围。 12.3.2依据气候变化、城市化发展和强暴雨时间分布特征,说明样本年限确定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2.3.3开展新编暴雨强度公式与原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的对比分析,同时应注意代表性站点选择、样 本年限、以及年最大值法与年多个样法等不同采样方法产生的差异。 12.3.4提出推荐报告编制(含公式、图表),并说明其适应范围和条件,

13.1城市暴雨强度公式。

DB43/T16282019

13.3设计降雨量及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13.4常用图表,其中包括:暴雨强度查算表、暴雨强度曲线图、降雨量曲线图、短历时暴雨过程降雨 强度查算表、短历时暴雨雨型图、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的关系曲线图。 13.5附加说明,其中包括:资料说明、方法说明、适用性说明。 13.6修编建议:对降雨特征分析(包括暴雨强度公式、短历时设计暴雨雨型、设计降雨量)的下次修 编时间提出建议,一般建议5~10a进行复核或修编,

DB43/T1628—2019

(资料性附录) 自记纸降雨记录资料处理 对以自记纸形式保存的历史降雨自记记录资料,推荐便用中国气象局组织编制的“降雨自记纸彩色 扫描数字化处理系统”进行数字化处理。该系统通过计算机扫描、图像处理、数据处理,将气象站降雨 自记纸图像进行数字化转换,成为逐分钟降雨量,并需要经人工审核或修正后,录入数据库,具体处理 过程如下: 1)降雨自记纸预处理 在自记纸扫描前,需将装订好的自记纸拆开,挑选出有降雨过程的自记纸,并标注起止日期,使时 间清晰地写在可扫描区域内。 2)图像扫描 首先设置好扫描图像的分辨率、图像压缩率等扫描参数,一般文件大小应控制在150一350KB之间, 如过大可提高压缩率、过小则减小压缩率,以达到正常跟踪与处理速度、保存容量的较好结合,既保证 得到的扫描图像的清晰度,又有较快的扫描速度。 3)降雨自记迹线的跟踪 调整合适的阈值,使程序能更好的自动跟踪;在强降雨时,采用强降雨跟踪方法(在非强降雨时也 可灵活使用该方法);作异常处理时,可采用二次处理法,首先由程序自动计算异常量,然后再将包含 异常时段在内的若干小时作异常处理,输入这段时间的降雨量;无降雨时的处理方法是从最早出现降雨 的地方开始跟踪,将尾部无降雨的迹线删除;注意与状态库或地面气象观测记录月报表文件中的日降雨 量及逐时降雨量进行比对。 4)数据转换与质量检查 数据转换包括:将迹线数据(ZJR文件)转换成分钟强度数据,将分钟强度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后再 转换成标准分钟强度数据,以及将标准分钟强度数据转换成小时强度数据。在分钟强度转换前,可运行 ZJJC软件对ZJR文件进行质量检查,检查项目包括时间连续性检查和数据质量检查。数据转换程序也 会进行转换前的必要检查,如虹吸过程是否超过2min,虹吸量是否超范围等。 5)数据集制作 降雨自记纸数字化处理应得到3个数据集:图像数据集、降雨强度数据集和迹线文件数据集。每个 数据集应包括:数据实体文件、数据说明文件、备注说明文件和元数据说明文件4个部分,因此,每个 数据集应按规范和格式要求制作说明文档、备注说明文件和元数据说明文档

式(附B.3、附B.4、附B.5)中:x为均值,C,为离差系数,Cs为偏态系数; 这三个参数的求解可以通过矩法进行初步确定,公式如下:

DB43/T16282019

DB43/T1628—2019

式中Φ=称为离均系数,Φ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因此,只需要假定一个C,值,就可以通过 式(附B.9)得出p与Φ之间的关系。由Φ可以求出相应概率的x值:

在已知x、Cu、Cs的情况下, 由此就可以绘制出x,与频率P的关系曲线。实际计算中通过不断调整 偏态系数和变差系数的值来得到最优理论频率曲线

耿贝尔分布曲线是极值分布的第一形式在水文统计中的应用,曲线的分布形态为偏态铃形分布。当 选取的样本有N个年最大值量,就有N个最大项x,最大项即极值项,因此这些x所组成的分布称为极 值分布。耿贝尔分布频率曲线是P一IⅢI型分布曲线中C,固定为1.14时的特例情况,因此只存在C,和x两 个变量,计算更为简单,耿贝尔分布的密度函数表达式为:

a~ 1.2825 .(附B.13)

将式(附B.13)和式(附B.14)代入到式(附B.16),整理得:

= (0.45005 + 0.7797 In(In(1 Pc(x)) ..

其中Φc为x的离均系数,由式(附B.17)可知,Φc中只有Pc(αx)一个变量,因此可以直接运 频率值得出离均系数值,然后代入到式(附B.17)中即可得出对应的x值

指数分布曲线又称Weibull分布,频率分布形态呈现乙型分布,指数分布的密度函数为

将式(附B.19)两端同时取对数得

DB43/T16282019

DB43/T1628—2019

B.3不同历时降水强度随重现期的拟合曲线(

,4不同历时降水强度随重现期的拟合曲线(指

包含重现期的暴雨强度公式的拟合

包含重现期的暴雨强度公式的表达形式为

DB43/T16282019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暴雨强度公式拟合方法

167 A, (1 + C lg P) 1= (t + b)"

式(附C.1)中A1、b、n为待求的参数,q为暴雨强度,1为降雨历时。对式(附C.1) 数,得到:

y=do+dix.*.

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式(附C.2)中的do、d1。 由于式(附C.1)中的b也是未知数,可采用“数值逼近法”进行处理:先给定一个b值,采用最 小二乘法进行计算,得出相应的A1、n以及q(拟合值),同时求出公式的平均绝对均方差α:

式(附C.3)中m为11个历时,mo为8个重现期。 不断调整b值,直至使其α值达到最小。选取使α最小的一组参数A1、b、n,即为最佳拟合参数, 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的拟合

167A (附C.4) (t + b)

A=A,+A2ln(P+C.). b=b.+b,n(P+C.).....

DB43/T1628—2019

DB43/T16282019

1)芝加哥法雨型推求技术流程 芝加哥法雨型与复合雨型相当,均为一定重现期下不同历时最大雨强复合而成,雨型的确定同样基 于特定重现期下的IDF关系曲线。芝加哥法雨型确定包括综合雨峰位置系数确定及芝加哥降雨过程线模 型确定,具体流程如下

2)综合雨峰位置系数的确定

图附D.1芝加哥雨型推求流程图

暴雨强度公式描述的是暴雨的平均降雨强度,这与实际降雨情况并不相符,芝加哥雨型引人综合雨 峰位置系数概念,用来描述暴雨的极值时刻,能够更真实的反映一场暴雨的雨强变化情况。芝加哥雨型 推求之前要进行综合雨峰位置系数r的确定,雨峰位置系数是指整场降雨过程中,最大雨强出现的时刻t 与整个降雨历时T的比值,这里用r表示。对于相同历时的雨峰位置系数求取平均值,然后将求得全部 历时的平均值进行加权平均,即可得到综合雨峰位置系数r,以下为计算公式:

(附D.1) i t+T++t2T,+.+t,T (附D.2) T+T2++T

综合雨峰位置系数r的取值范围为0~1。 3)芝加哥降雨过程线模型

综合雨峰位置系数r的取值范围为0~1。 3)芝加哥降雨过程线模型

综合雨峰位置系数r的取值范围为0~1。

DB43/T1628—2019

置时刻,将整个降雨历时分为峰前和峰后两个部

这里设整个降雨历时为t总,总降雨量为H总,其中,峰前瞬时降雨强度为Ia,峰前历时为ta,累积降 雨量为Ha,峰后瞬时降雨强度为lb,峰前历时为tb,累积降雨量为Hp,则,t总=ta+tb,H=H。+Hp,根据 定义t。和t,的表达式为:

将式(附D.4)和式(附D.5)代入式(附D.3)得到峰前和峰后的平均降雨强)

根据式(附D.8)和式(附D.9)即可合成 过程线各时段内的累积雨量及各时段的平均 雨量,进而计算出各时段内的平均暴雨雨强, 最终得到 一定重现期各个历时的芝加哥雨型。

Pilgrim&Cordery雨型

Pilgrim&Cordery雨型是1957年,Pilgrim和Cordery提出的一种无级序平均计算雨型,相比于芝 加哥法而言,Pilgrim&Cordery雨型更符合实际降雨过程,但计算比较繁琐,而且对降雨资料的依赖性 强,这样就导致推求出的雨型地域性较强。 Pilgrim&Cordery雨型(简称PC法),基本原理就是将雨峰放在最大可能的位置上,而雨峰时段的 雨量依照各场降雨雨峰所占比例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其他各位置的雨量按照同样的方法计算得到。具体 推求步骤如下所示: 1)求级序:针对已选的每一场降雨,根据各时段雨量由大到小确定各时段序号,大雨量对应小序 号,将每个对应时段的序号取平均值。 2)定比例:计算每个时段降雨量与总雨量的比值,取平均值。

DB43/T16282019

图附D.2PC法技术流程图

DB43/T1628—2019

(附E.1)。 X+X,+X,+...+X

3)绘制图表 为了方便实际使用,常将由式(附E.1)得到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P与设计降雨量X的关 表示:

E.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的关系曲

DB43/T16282019

表附E.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

DB43/T 16282019

DB43/T16282019

暴雨强度~历时~重现期关系曲线图

不同历时的暴雨强度频率曲线(样张)

DB43/T1628—2019

暴雨强度~历时~重现期关系表(样张) T=180min t(min) i(mm/min)

DB43/T1628—2019

QC/T 1128-2019 汽车用摄像头P=2a T=120min

DB43/T16282019

降雨量日值统计(样张)

降雨量日值统计(样张)

日值统计(19××.1.1—20××.12.31GB/T 40991-2021 微量物证的提取、包装方法,共××年

场次合计(H>0.1mm)7081场 场次合计(H>2mm)2579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