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1377-2019 锂离子电池工厂设计标准(无水印,带书签)

GB 51377-2019 锂离子电池工厂设计标准(无水印,带书签)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 51377-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6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1068
下载资源

GB 51377-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1377-2019 锂离子电池工厂设计标准(无水印,带书签)

电解液仓库宜采用泡沫火火

水型灭火器,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翔 GB50140的有关规定。

10.5.1锂离子电池混料工序所产生的清洗废水应经处理GBT 5031-2008-T塔式起重机标准,达到 排放标准后排放

10.5.1锂离子电池混料工序所产生的清洗废水应经处理,达到 排放标准后排放

1锂离子电池工厂的电气设计应在满足生产工艺和生产理 要求前提下,根据*期和远期需要以及当地的供电状况等条 #行技术经济比较,选用安全和可靠的合理方案。 .2电气设备应采用效率高、能耗低和性能先进的产品,

11.2.1锂离子电池工厂的供电负荷等级和供电方式,应根据工 艺要求、负荷的重要性和环境特征等因素进行确定,并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有关规定,用电负荷 等级不宜低于二级,

11.2.2锂离子电池工厂的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宜采用

11.2.7洁净室内应设置人员疏散用的应急照明,照度

11.2. 8 疏散通道的疏散照明的照度值不应低于 0. 5 1x。在安全

11.2.9电解液储存区等爆炸性危险环境的电力装置设计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爆炸性危险环境的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 的有关规定。

11.3.1锂离子电池工厂防雷接地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 11.3.2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电磁兼容性接地和建筑防雷接 地宜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值应按其中最小值确定,且不应 大于12。分开设置接地系统时,各种接地系统的接地体应与防雷 接地系统的接地体保持20m以上的间距,并应采取防雷电反击 措施

1.3.3防静电接地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工程防

11.3.4防静电接地为单独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α2。

解液释放源处的地面应设有液体泄漏报警装置,并应与事故排风、

电解液输送阀门和输送泵联动

热、供冷、纯水和气体供应等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并应具有稳定、可 靠、节能、开放和可扩展性。

11.4.7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宜对风机、水泵等云

备采取自动调速等节能控制措施

图A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司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爆炸性危险环境的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5010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7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 《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 《电子工程防静电设计规范》GB50611

《特种气体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646 《电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GB50710 《大宗气体纯化及输送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72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I114

锂离子电池工厂设计标准

《锂离子电池工厂设计标准》GB51377一2019,经住房和城乡 建设部2019年6月5日以第148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 结了我国在锂离子电池工厂工程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 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 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锂离子电池工厂设计标准》 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 自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 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做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 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 参考。

11.2 供配电与照明 11.3 防雷与接地 11.4通信与自控

3.0.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第57号公 告《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第二条,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应具备 定的经济规模:电池年产能不低于1亿瓦时:正极材料年产能不低 于2000吨;负极材料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隔膜年产能不低于 2000万*方米:电解液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电解质产能不低于 500吨。企业申报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产能的50%

3.0.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

3.1正、负极的混料、涂布、辊压、切片等工序设置在一起易 e

4.3.1正、负极的混料、涂布、辊压、切片等工序设置

4.3.1正、负极的混料、涂布、辊压、切片等工序设置在一起易造 成正负极物料的交叉污染,引起电池质量的不稳定,所以在设计 中应考虑将正、负极制造工序在物理空间上分开布置,

4.4.1电池生产过程中注液等工序对环境湿度要求严格,如整个 生产区域的环境都按此湿度要求设计,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故建议 对此类工序采用设备内微环境来满足工艺要求,以降低该工序所 在房间的环境要求,

6.1.1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未发展很快,厂房的建筑*面和空间设 计应该适应这种产品迅速发展和扩大生产需要的灵活性,这里所 兑的灵活性主要理解为: (1)要能满足生产工艺改造和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实现在建 筑面积不增加或少增加、建筑高度不改变的情况下,进行生产工艺 和生产设备的调整。 (2)厂房的主体结构采用天空间、大跨度的柱网,以便适应产 品生产工艺调整或生产规模的扩大,或产品的升级换代等需要。 6.1.3变形缝穿越洁净生产区容易破坏环洁净室围护系统的气密 性,产生漏水、结露等问题。当不设变形缝时可采取建筑、结构措 施以减少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并进行温度应力 计算,还应采取以下措施减小混凝王收缩和季节温差的影响: (1)建筑措施:提高外围护墙及屋面的保温性能。 (2)施工阶段结构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混凝土的 入模温度,设置后浇带,控制后浇带浇筑混凝土的环境温度。 (3)其他结构措施:加强梁、板的通长配筋,加强边柱及与之相 邻1排~2排柱的配筋

6.2.1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需应用各种类型的精密、贵重的设 备、仪器,建设投资天,一且失火,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为了保障 财产、人身的安全,规定锂离子电池工厂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二级。

表1锂离子电池工厂典型工序火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一般要分析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个 环节是否有引起火灾的可能性。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一般要按 其中最危险的物质确定,通常可根据生产中使用的全部原材料的 性质、生产中操作条件的变化是否会改变物质的性质、生产中产生 的全部中间产物的性质、生产的最终产品及其副产品的性质和生

产过程中的自然通风、气温、湿度等环境条件等因素分析确定。 电解液储存间、配送间及注液区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依据 电解液的火灾危险性特征确定。根据不同电解液的MSDS判断, 电解液的火灾危险性特征有甲类、乙类和内类。*年来,随着科学 技术进步,锂离子电池注液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控制系统、泄露 报警设施的安全可靠性也有了长足进步和提高。调查表明,锂离 子电池注液设备已配置有泄漏和排放超浓度报警、连锁控制装置 等;电解液供应管路设有紧急切断阀,一旦发生事故、火情时,自动 断电解液供应:注液间按建筑特点设置泄露报警装置和事故排 风连锁控制装置等安全技术措施。本标准制定时,考虑到在具备 上述安全技术措施的条件下,将面积小于1000m?的甲类、乙类电 解液注液区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列为内类。

6.2.3锂离子电池化成过程中个别电池有发热、冒烟甚至

应该根据不同的化成工艺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1当采用闭口化成工艺时,每个电池被安全器具隔离或每台 设备都具有独立的排风隔火装置,可以避免个别电池燃烧对其他 电池的影响。同时房间内设置排风和事故排风,可以避免可燃气 体的聚集。 2当采用开口化成工艺时,每个电池设置独立的抽真空排气 装置,可以避免个别电池燃烧对其他电池的影响。房间内还应设 置事故排风,是为了避免有害气体聚集。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规定主要为减小爆炸产生的破坏性作用,防止或减少爆炸对其他 生产部分的破环和人员伤亡,要求甲乙类电解液储存间及配送间 靠建筑的外墙布置,以便直接向外泄压。为防止地面因摩擦打出 火花引发爆炸,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防静电地面。本条为强制性 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7.3.1从经济性角度出发,当用单层结构时,宜采用门式

3.1从经济性角度出发,当用单层结构时,宜采用门式轻销 ,当用多层结构时,宜用钢结构或混凝土框架结构,有利于 体结构成本。

7.3.3锂离子电池生产厂房使用荷载标准值根据设备的

量、基座*台的做法、搬运动线等确定。当缺乏相关数据时,一般地 面荷载标准值取10.0kN/m,楼面使用荷载标准值取6.0kN/m~ 7.okN/m。 7.3.4锂离子电池生产厂房楼屋面的吊挂荷载标准值应根据吊 挂层的做法、管道布置等因素确定,当缺乏相关数据时,一般洁净

、基座*台的做法、搬运动线等确定。当缺乏相关数据时,一丹 荷载标准值取10.0kN/m,楼面使用荷载标准值取6.0kN/n OkN/m。

7.3.4锂离子电池生产厂房楼屋面的吊挂荷载标准值应

层的做法、管道布置等因素确定,当缺乏相关数据时,一般注 吊挂荷载取1.0kN/m1.2kN/m。

8.3干燥压缩空气系统

8.3.2空气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发热量很大,这部

..2空气压销 量迪吊 是通过排风或冷却水系统带走并将热量释放至大气,这样通常会 造成热量的浪费。设置空压机热回收系统,将回收的热量输送给 转轮除湿机再生预热、高温老化房预热、生活热水供应、空调热水 供应等使用,可以大大节省能耗,对于用气量大的压缩空气系统 节能效果尤为显著。

8.5.2锂离子电池厂房宜根据生产性质和真空度的不同分系统 设置,一般包括匀浆真空系统、烘烤真空系统、注液真空系统和全 厂自动化真空系统。 为防止正负极材料交叉污染,正负极*浆工艺真空系统宜分升 设置,同时配有小型真空储压罐储存真空压力和缓冲,实际工作真 空压力范围一般为一90kPa~一95kPa,较高为一95kPa~一98kPa。 烘烤真空系统一般就*布局真空设备或系统,以减少真空压 力损耗。实际工作真空压力范围一般为:普通烤箱一95kPa~ 一99kPa,高真空烤箱1Pa~10oPa(绝对压力),高真空自动烘烤干 燥线1Pa~100Pa(绝对压力)。真空系统连接各个烘箱或隧道线 时,一般采取施规避可能的串气氧化。 注液真空系统一般配置较大容量真空储压罐储存真空压力和 缓冲,储罐单个容积1m~3m。实际工作真空压力范围要求为: 一般为一90kPa~一95kPa,较高为一95kPa~一98kPa。当真空设 备为油封式、水环式、爪式、活塞式真空泵时,系统需配置介质过滤

装置或捕集装置,防正电解液腐蚀真空泵。 全厂自动化真空系统工作真空压力范围一般为一70kPa~ 95kPa。同时配置较大容量真空储压罐储存真空压力和缓冲工 立压力损耗。各工艺设备真空抽气口不宜长期开放大气,导致系 统压力快速衰减;末端设置电磁阀,不使用时电磁阀自动关闭。 抽取电解液的真空泵要考虑足够的冷却能力,必要时加轴承 的温度监控,防范摩擦生热自燃

NMP回收及电解液供应系

8.6.4本条是针对电解液输送管道防泄漏设计的要求做出的 规定。 电解液属于甲、乙类危险性物质,在电解液输送管道考虑防池 漏设计是安全生产的必要保证。为防止管路中的连接部位发生 漏,应采取防泄漏措施,同时电解液供液主管路上应设置紧急切断 阀,当发生泄漏时,紧急切断电解液的输送,避免电解液天量泄漏 危害环境及杜绝安全隐惠。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9供暖、通风、空气调节与净化

9.3通风与废气处理

9.3.3电解液暂存间和注液间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物质,易燃、易 爆物质在房间内积聚到一定浓度将会发生爆炸事故,电解液注液间工 艺设备设有局部排风系统,电解液暂存间设置有全室通风系统,保证 正常生产情况下设备内部和房间有良好的通风:同时为防止电解液管 道系统管路泄漏或破裂,导致易燃、易爆类气体物质的集聚,房间还应 设置事故排风系统,并与报警探头联锁,事故排风系统的换气次数不 应小于12次/h,保证泄漏的电解液挥发出的危害性气体被快速排出: 避免危害性气体的集聚。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9.3.9由于NMP蒸汽为爆炸性的气体,从安全角度考虑,其排 风系统采取相应防爆措施。按照防爆系统设计是保证系统的安全 性,避免NMP蒸汽的积聚,否则会引起火灾和爆炸,造成人员和 财产损失的危害。本条为强制 一格执行

9.4.7干燥房湿度控制较低,当回风夹墙与非低湿环境相邻时, 回风夹墙无法完全密闭,且夹墙内存在一定负压,周边非低湿环境 空气会渗透到回风夹墙内,造成系统湿负荷增加,加大系统能耗。 因此不宜设置在此处。但如房间工艺*面限制必须在相邻房间为 非低湿环境的隔墙上设置回风夹墙时,回风夹墙内风管宜设置有 效的密封措施

洁净室(区)和干燥房的排烟系统直接与室外大气相通,*

时系统是不运行的,为了防止室外空气对洁净室(区)和干燥房环 境的影响,所以必须设置防止室外气流倒灌的措施。排烟风机需 要定期进行巡检,为了避免对洁净室(区)和干燥房内环境的影响: 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故在进入排烟风机前设计旁路系统,用于日 常的巡检。

10.1.3高温静置区域的环境温度约为40℃,对穿越该区域的给 水排水管道内的水温与管材会产生影响,如必须穿越应采取隔热 措施。

10.2.3给水管材的选用,应保证该管材不会使所输送的水质 发生变化,即选用的管材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良好的抗溶 出性。其次,要确保所选管材的允许工作压力大于系统的工作 压力。

10.3.3工艺冷却水系统是工艺设备冷却的重要的支持系统,应 呆证连续供水。工艺冷却水供水中断,有可能造成工艺设备因局 部温度过高不能及时冷却而损坏或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因此工艺 冷却水系统宜设置备用泵等连续供水的措施。工艺冷却水系统根 据水质、水压分别供水,除了考虑工艺设备使用要求的差别外,还 有节约能源的考虑。

10.4消防给水与灭火设备

10.4.3十燥房的湿度要求严格,宜采用预作用自动火火系统。 若采用水进行管道压力测试,滞留在管道内的水分难以排净,会长 期遂步散发至干燥房环境内,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因此自动灭火系 统管道宜采用气体试压。

.5.1、10.5.2混料工序的合浆机、金属壳等的清洗产生的瓜 有大量颗粒,为便于清洗与排放,做此规定

11.2.1锂离子电池工厂用电设备的负荷等级应按停电对生产造 成的损失程度来确定,并相应决定供电方式。*期在调研中发现, 不同规模和不同生产工艺的锂离子电池工厂对供电要求保证程度 是不同的,停电造成的损失差异较天,因此对锂离子电池工厂用电 设备的负荷等级的最低要求是不宜低于二级

11.2.3锂离子电池工厂主要生产工艺设备、净化空调系统(含制

2.3锂离子电池工厂主要生产工艺设备、净化空调系统(含 几)和照明系统的正常、可靠运行对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转至 要,所以要求由专用变压器或专用低压馈电线路供电。

11.2.4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11.2.7洁净室为采用人工照明的密闭空间,设置供人员疏散用

锂离子电池工厂有多种不同用途的接地,宜采用共用接 以避免分开接地后电位差引起的不安全因素,以及不同接

地系统,以避免分开接地后电位差引起的不安全因素,以及

地导体间的耦合影响。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时DB15T 353.14-2020 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 第14部分:消防供电.pdf,不同的接地可以采 用单独的接地线,但接地极系统是共用的,并应遵循等电位连接 原则。

11.4.1锂离子电池工厂内部分工细致,各工段相互联系紧密,对 外需要随时保持联系,因而需要设置语音通话系统和数据网络 系统。 11.4.3锂离子电池工厂一旦着火损失巨大,着火初期不易被外

外需要随时保持联系,因而需要设置语音通话系统和数据网络 系统。 11.4.3锂离子电池工厂一旦着火损失巨大,着火初期不易被外 部发现,同时生产厂房内人员不容易疏散,消防人员难以接*,防 火具有一定困难,因此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必要的。根据各 工厂的运行管理*惯,消防控制室可以和安防及工厂管理控制系 统合用。

部发现,时生 勿训收,月防 火具有一定困难,因此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必要的。根据各 工厂的运行管理*惯,消防控制室可以和安防及工厂管理控制系 统合用。

表2主要生产工艺区域的火灾探测器选择

新建锂离子电池工厂的正、负极混料工序的投料系统一般带 有除尘装置,环境中无大量粉尘发散DB31T 1234-2020 城市森林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pdf,可以采用点型感烟火灾探 测器。

有除尘装置,环境中无大量粉尘发散,可以采用点型感烟火灾探 测器。 11.4.4甲乙类的电解液为闪点和爆炸下限较低的液体,泄漏后 将扩散到注液间的地面和空气中,形成可燃气体并可能引起燃烧 或爆炸。因此在注液间内电解液释放源处的地面应设有液体泄漏 报警装置,保证第一时间发现泄漏并进行处理,并应与事故排风 电解液输送阀门和输送泵联动。保证泄漏挥发出的可燃气体物质 很快稀释,并及时切断电解液的输送阀门和关停输送泵,阻止电解 液的继续释放。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1.4.6自动控制系统综合了电气技术、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技术 和网络通信等技术,要求能够对生产环境和各类动力公用设备实 施连续检测、监视和控制,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以满 足生产发展带来的控制要求变化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