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1T 017-2013 四川省民用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标准

DBJ51T 017-2013 四川省民用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51T 017-2013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6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1818
下载资源

DBJ51T 017-201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51T 017-2013 四川省民用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标准

总则 :71 术语 ...72 基本规定 .73 墙体、屋面、楼地面节能性能检测 ...74 5.1热工缺陷检测 ..74 5.2现场传热系数检测 .. ...74 5.3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测 ...75 5.4屋面和西向外墙隔热性能检测 ...76 外门窗性能检测 77 6.12 外门窗框与墙体间密封缺陷检测 77 6.2 外门窗气密性能检测 .. .77 6.3 外门窗保温性能检测 . .77 6.5 门窗外遮阳设施性能检测 ..77 空调系统检测 .79 7.1 一般规定 .79 7.2 冷水(热泵)机组实际性能系数的检测 ....80 7.3 水系统回水温度一致性检测 .81 7.4 水系统供、回水温差检测 ....82 7.6 冷源系统能效系数检测 .82 7.7 锅炉运行效率检测 ... 83 7.8 补水率检测 .... 86 * . 7.9 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检测 ... 86 7.11 定风量系统平衡度检测 ...87 7.12 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检测 7.13 室外管网热损失率检测 89

总则 术语 ...72 基本规定 .73 墙体、屋面、楼地面节能性能检测 ...74 5.1热工缺陷检测. ..74 5.2现场传热系数检测 ... ...74 5.3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测 ...75 5.4屋面和西向外墙隔热性能检测 .76 外门窗性能检测 77 6.12 外门窗框与墙体间密封缺陷检测 77 6.2 外门窗气密性能检测 .. .77 6.3 外门窗保温性能检测 . .77 6.5 门窗外遮阳设施性能检测 ..77 空调系统检测 .79 7.1 一般规定 .79 7.2 冷水(热泵)机组实际性能系数的检测 ....80 7.3 水系统回水温度一致性检测 ..81 7.4 水系统供、回水温差检测 ....82 7.6 冷源系统能效系数检测 .82 7.7 锅炉运行效率检测 ... 83 7.8 补水率检测 .... 86 * . 7.9 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检测 ... 86 7.11 定风量系统平衡度检测 ...87 7.12 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检测 .87 7.13 室外管网热损失率检测 89

7.14表 耗电输热比检测 90 7.15 地源热泵能效检测 92 7.16 太阳能热水系统节能检测 .93 节能性能综合评估 8.1 一般规定 .... 8.2 评估方法 .96 附录A 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抽样方法

7.14耗电输热比检测 90 7.15 地源热泵能效检测 92 7.16 太阳能热水系统节能检测 ..93 节能性能综合评估 94 8.1 一般规定 ...94 .... 8.2 评估方法 附录A 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抽样方法 97

DA/T 72-2019 岩心档案管理规范1.0.2本条明确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是四川地区

1.0.2本条明确厂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是四川地区新建、改建 扩建民用建筑的节能性能检测评估,既有住宅建筑的节能性能 检测评估也可参照执行。

1.0.3本条说明本标准与其他标准之间的衔接。

本标准所列术语,均是在本标准中出现的且在含义上需要 加以界定、说明或解释的词汇。

本标准所列术语,均是在本标准中出现的且在含又 加以界定、说明或解释的词汇。

3.0.1本条对民用建筑进行节能检测中所应遵循的原则进行 规定。本标准未规定民用建筑是否必须进行节能检测,只规定 当民用建筑进行节能检测评估时所遵循的检测方法、合格指标 和判定方法。

3.0.2建筑节能现场检测工作前的现场调查和资料

是很重要的。了解检测对象的状况和收集有关资料不仅有利于 制订检测方案,而且有助于确定检测内容和重点。有关资料主 要是指建筑的设计文件、材料和构件检测报告、施工过程记录 施工验收报告等。当缺之有关资料时,影响有关人员及单位进 行调查。 本条中第1款是为了把住节能建筑的设计关。在我国现阶 段的基建程序中,设计院将设计蓝图提交给开发商后,按规定 开发商要将该图纸送一家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节能设计的专 项审查。审查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核查我国现行的强制性标准中 所规定的强制性条款是否在设计中得到了有效的执行。这里所 说的审图机构对工程施工图节能设计进行审香的文件便是指 这类文件。 本条中第4款所提的性能复检报告包括门窗传热系数、外 窗气密性能等级、玻璃及外窗遮阳系数、保温材料密度、保温 材料导热系数、保温材料强度等报告。 3.0.3本条提出了建筑节能现场检测抽样方案选择的原则要求。 人一

5墙体、屋面、楼地面节能性能检测

5.1.1采用红外热像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除了与仪器性能、 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有关外,还与发射率的选择、周边建筑环 境、气候等因素有关,因此应规定相关要求以确保检测的准确 性。本节条文主要依据现行行业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T132。

5.2现场传热系数检测

5.2.1本条规定了传热系数检测的基本方法。

5.2.1本条规定了传热系数检测的基本方法。 1热流计法是自前国内外常用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 测试方法,故本标准中推荐采用此检测方法,也鼓励在检测过 程中采用精度更高的检测方法。同时考虑到热流计法测定中准 确度方面的原因,建议在测试过程中采用在围护结构双侧粘贴 热流计的方法进行检测。在采用其他检测方法时规定在被测围 护结构施工完成至少12个月后进行检测是为了让墙体能够达 到自然平衡的干燥状态,减少水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3对于检测设备的要求主要是参照国家标准《建筑物 围护结构及采暖供热量检测方法》GB/T23483一2009。 4~6关于传感器的安装和布置基本参照现行行业标准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考虑到四川省围护结构 为部并非均匀,因此规定每个主体部位表面测点不少于3个, 并以各测点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该表面测量值

7关于检测环境条件和时间的规定是为了尽量维持被测 围护结构两侧有较大温差,并且接近稳定传热状态,减少气候 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9~13采用算术平均法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具有使用 简便、易操作、检测数据真实性高等特点。针对由于检测环境、 气候等原因导致的,不能达到算术平均法分析数据要求的条件 时,可采取延长测试时间或采用动态分析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处 理。采用动态分析方法时应采用权威机构鉴定的计算软件,为 与行业标准保持一致,条文中指出宜使用与现行行业标准《居 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相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 计算。 条文中围护结构单位面积比热容可以采用设计参数进行 估算,即:

式中 C 一围护结构单位面积比热容[kJ/(m²·K)]; d,一围护结构第i层材料厚度(m); P 一围护结构第i层材料密度(kg/m²); C; 围护结构第i层材料比热[kJ/(kg·K)]; 围护结构材料层数。 n

5.3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测

《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1/5027对四川地区 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作出了要求,是因为这个部位保温薄 弱,热流密集,内表面温度较低,当内表面温度低于空起露点 温度时,会引起结露现象。本节条文是为了检验热桥部位内表

李是否出现结露而编写的,主要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居 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

本节条文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中的隔热性能要求而编写的,检测方法主要参照现 行行业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 5.4.1本条对建筑屋面和西向外墙隔热性能检测提出了相关 要求,屋面为隔热性能必检部位,西向外墙的检测部位为按照 附录A所列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所得楼层的外墙。由于在自然 通风条件下,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升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若 天直射到被测外墙及屋面外表面的阳光被其他物体遮挡,则会 影响检测效果。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若出现遮挡情况,应避开 档部位或重新确定抽样部位进行检测

外门窗框与墙体间密封缺陷

6.1.1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填嵌是否饱满关系到保温效果,

6.1.1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填嵌是否饱满关系到保温效果, 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要采用团孔弹性材料填嵌,寒冷和严寒地 区木外门窗(或门窗框)与墙体间的空隙要填充保温材料,采 用红外热像仪可无损检测外门窗框与墙体间密封缺陷,有密封 块陷时可打开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确认检查。

6.2外门窗气密性能检测

6.2.1本条规定了外门窗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检测的基本方 法。采用静压箱检测外门窗气密性能的方法,在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JG/T211 中已有明确规定。

6.3外门窗保温性能检测

6.3.2外门窗节能性能标识(简称标识)制度,是指通过统

6.3.2外门窗节能性能标识(简称标识)制度,是指通过统一 的检测或模拟手段评定出门窗的传热系数,并按统一规格将包 含该指标的标签粘贴到产品上的一种模式。国家或四川省建筑 门窗节能性能标识认证具有权威性和可信性,因此可直接采信。

6.5.1本条规定了门窗外遮阳设施性能检测的基

1 本条规定了门窗外遮阳设施性能检测的基本方法:

1外窗外遮阳设施的位置和构件尺寸、角度及遮阳材料 光学特性等都对遮阳系数有直接影响,而且在建筑遮阳设计图 中,这些参数都已给出,所以对这些参数的检测是可行的。对 于活动外遮阳装置,因为遮阳设施的转动或活动的范围均影响 着遮阳设施的效果,所以,亦有必要进行现场检测。 2对量具不确定度的具体规定有利于增强数据的可比 性。2mm的不确定度对于工程检测中的常用量具(卷尺、钢 直尺、游标尺)而言,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一般角度尺的不确 定度亦能满足2°的要求。 3本条规定的目的在于检测前必须确认受检外遮阳设 施的工作状态,只有能正常工作的外遮阳设施才能进入下 步检测

7.1.1本标准是对系统实际运行性能进行检测,即

7.2冷水(热泵)机组实际性能系数的检测

7.2.1本检测方法是对现场安装后机组实际性能进行检测, 不是对机组本身铭牌值的检测,所以不考虑冷水机组本体热损 失及对机组性能的影响。 漠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燃料耗量如现场不便于测量,可 根据现场安装的计量仪表进行测量,现场安装仪表必须经过有 关计量部门的标定。 燃料的发热值可根据当地有关部门提供的燃料发热值进 行计算。

7.2.2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C

5.4.5条规定:电驱动压缩机的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 组,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COP)不应低 于表1的规定。

表1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

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一2005 9条规定: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性能参数不低于表2的规

表2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性能参数

注:直燃机的性能系数=制冷量(供热量)/加热源消耗量 低位热值计)+电力消耗量(折算成一次能)

.3水系统回水温度一致性

1因为水系统的集水器一般设在机房,便于操作,所 定与水系统集水器相连的一级支管路。24h代表一个完

的时间循环,所以,便于得到比较全面的结果。1h作为数据记 录时间间隔的限值首先是便于对实际水系统的运行进行动态 评估,另一方面实施起来也容易。

7.4水系统供、回水温差

7.4.1测点尽量布置在靠近被测机组的进、出口处,可以减 少由于管道散热所造成的热损失。当被检测系统预留安放温 度计位置(或可将原来系统中安装的温度计暂时取出以得到 放置检测温度计的位置)时,将导热油重新注入,测量水温 当没有提供安放温度计位置时,可以利用热电偶测量供回水 管外壁面的温度,通过两者测量值相减得到供、回水温差。 则量时注意在安放了热电偶后,应在测量位置覆盖绝热材料 保证热电偶和水管管壁的充分接触。热电偶测量误差应经校 准确认符合测量要求,或保证热电偶是同向误差即同时保持 正偏差或负偏差。

5.3.8条规定:冷水机组的冷水供回水设计温差不应小于5°C。 检测工况为冷水机组达到80%负荷,冷水流量保持不变,则冷 水供回水温差应在4C以上。

7.6冷源系统能效系数检测

冷源系统用电设备包括制冷机房的冷水机组、冷水泵、冷 卸水泵和冷却塔风机,其中冷水泵如果是二次水泵系统,一次 泵和二次泵均包括在内。不包括空调系统的末端设备。

根据国内空调系统设计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冷水机组占空 调冷源系统总能耗的比例情况,综合考虑了冷水机组的性能系 数限值,确定出检测工况的冷源系统能效系数限值。理论上不 同容量的系统配置,冷机所占的能耗比率应该有所区别,但对 不同类型公共建筑典型系统设计工况下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冷 机容量配置对其所占比例影响较小,因此,各类型机组在系统 中的能耗比例取值可按相同考虑。根据不同类型公共建筑典型 系统设计工况下冷源系统能效系数及水冷冷水机组所占的能 耗比率的计算结果,水冷冷水机组所占的能耗比率约占70%。 根据理论计算分析,同时考虑目前国内实际运行水平,确定空 调冷源系统能效系数限值计算参数为:对水冷冷水机组,检测 工况下(机组负荷为额定负荷的80%)其能耗按占系统能耗的 65%计算;对风冷或蒸发式冷却冷水机组,检测工况下其能耗 按占系统能耗的75%计算;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满 足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第5.4.5 条的规定。 本检测方法是在检测工况下冷源系统能效系数,所以反映 的是冷源系统接近设计工况下的实际性能水平

7.7.1本条规定了锅炉运行效率检测的基本方法: 1采暖锅炉运行效率的检测持续时间规定为不应少于 24h,主要是考虑可操作性问题。如果规定检测持续时间过长, 则完成一个项目的检测所费时间太多,执行起来困难,特别是 对于燃煤锅炉,需要燃煤称重,需要投入的人力太多。因此, 考虑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24h。 2如果检测期间,整个采暖系统运行不正常,得出的数

据便会失去意义。燃煤锅炉的负荷率对锅炉的运行效率影响较 大,所以,根据现行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 计标准》JGJ26的有关规定,本标准规定燃煤锅炉的日平均 运行负荷应不小于60%。这里特别提出日平均运行负荷率的概 念主要是便于操作。由于燃油和燃气锅炉的负荷特性好,当负 荷率在30%以上时,锅炉效率可接近额定效率,所以,本标准 定燃油和燃气锅炉的瞬时运行负荷率应不小于30%。关于锅 护日累计运行时数的规定,也是出于控制锅炉运行效率的考 息。因为锅炉运行效率不仅和负荷率有关,而且还和连续运行 时数有关。当日供热量相同的条件下,运行时数长的锅炉,其 日平均运行效率高于运行时数短的锅炉,所以,为统一检测条 牛,本标准规定锅炉日累计运行时数不应少于10h。 3因为采暖锅炉房的给煤系统随锅炉房的规模大小而 异,且在一个采暖期煤场的进煤批数往往不止一次,所以在本 条的规定中,仅规定“耗煤量应按批计量”,而对采用的计量 方式和计量仪表的种类并未作具体规定。“按批”的意思是要 求每批煤的燃用量应分开计量和统计,不能混计在一起。这样 定是为了更准确地计算燃用煤的热值。燃油和燃气锅炉的耗 由量和耗气量可以通过专用的计量仪表进行计量。 4为了防止在检测期间,当每批煤煤质之间存在较大差 异时可能导致的粗大误差,本标准规定煤样应用基低位发热 直的化验批数应与采暖锅炉房进煤批次相一致。燃油和燃气 的低位发热值也应根据需要进行取样化验,以保证取得准确 的数据。

1采暖锅炉日平均运行效率直接涉及采暖耗煤的节省, 由于长期以来,对采暖锅炉运行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所以, 导致技术投人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司炉工“看天烧火”的

现象仍然存在,气候补偿技术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为了提 高采暖锅炉的运行管理水平,本标准规定对采暖锅炉运行效 率进行检测。 采暖锅炉运行效率采用日平均运行效率进行判定,这样规 定的目的主要是使本标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本标准按不同锅炉类型、燃料种类、额定出力和燃料发热 直分别给出了锅炉最低日平均运行效率。 在燃料确定之后,锅炉的日平均运行效率与运行时数、平 均负荷率等因素有关。目前国内企业生产的锅炉的最低设计效 率如表3所示。在该表中,容量为4.2MW且燃烧Ⅱ等烟煤的 锅炉的最低设计效率为74%,将0.89(=66/74)这一比率推而 产之得到不同容量的燃煤锅炉的最低日平均运行效率如本标 准第7.7.2条中表7.7.2所示。对于燃油燃气锅炉,由于其负荷 调节能力强,在负荷率30%以上时,锅炉效率可接近额定效率, 所以,本标准取燃油燃气锅炉最低设计效率的90%作为其最低 日平均运行效率的限定值

表3锅炉最低设计效率(%

2锅炉运行效率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至关重要,而且,20 余年建筑节能工作的实践表明:采暖系统运行管理是薄弱环节 之一,为了尽快提高采暖锅炉的运行管理水平,本标准规定当 检测结果不满足本标准第7.7.2条规定时,即判为不合格,

7. 8. 1本条规定了补水率检测的基本方法:

,1当采暖系统尚处于试运行时,由于整个系统内部的空 气尚未全部排尽,所以会出现人为排气泄水的现象,然而这部 分非正常泄水不属于正常运行补水量,所以,本标准规定应在 采暖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进行补水率的检测。 2检测持续时间为整个采暖期,有利于较全面地评价采 暖系统补水率的大小。 3在建筑节能实际检测过程中,不必要也不可能所有的 检测仪表均属检测单位所有。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正确和有 效,专业检测人员只要保证使用仪器仪表的方法正确且仪器仪 表的不确定度满足本标准的规定即可。在对补水量进行检测 时,完全可以使用系统中固有的水表进行检测,但若该水表没 有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有效标定证书的话,则在使用前必须进行 标定。

7.8.2本标准认为继续实行对采暖供热系统补水率

仅是大势所趋,而且从我国目前采暖供热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来 看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有关实践证明:只要采暖供 热系统施工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切实得到提高,将补水率控制 在0.5%的范围内是可行的。

见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第 规定:风机单位风量功耗率限值如表4所示。

表4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W/(m/h)

注:1普通机械通风系统中不包括厨房等需要特定过滤装置的 房间的通风系统; 2严寒地区增设预热盘管时,单位风量耗功率可增加0.035[W (m²/h) ]; 3当空气调节机组内采用湿膜加湿方法时,单位风量耗功 率可增加0.053[W/(m/h)1。

7.11定风量系统平衡度检测

7.11.1由于变风量系统风平衡调试方法的特殊性,该方法不 适用于变风量系统平衡度检测

1在实施水力平衡度检测时,采暖系统必须处于正常运 行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增加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否则,当系

波流量计进行检测的情况。因为在10min检测时间内,可以 采用打印时间间隔为1min,可得到共计10个连续数据,以此 作为计算的基础。当然,如果因为热计量的缘故,在每个热力 人口均安装有固定热量表的话,可通过该热量表来读取某相同 时间段的累计流量,进而将这些数据应用于各个热力入口水力 平衡度的计算中。

3室外管网热损失率检测

7.13.1本条规定了室外管网热损失率检测的基本

1一般来说,在采暖系统初始运行时,因为采暖系统以 及土壤本身均有一个吸热蓄热的过程,所以,若在此期间实施 室外管网热损失率的检测,便会给出不真实的结果。因此,本 标准给出了在采暖系统正常运行120h后才进行检测的规定, 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72h,当然可以延长检测持续时间至整 个采暖期。 2现在所有采暖系统均是实际连续采暖,系统循环泵全 天连续运行,热源的出口温度随看室外温度的变化而相应进行 调整。对于燃煤锅炉,一般中午采用压火的方式控制供水温度 而对于燃油和燃气锅炉,由于油价和气价的昂贵,再加上燃油 和燃气炉点火容易,所以,常采用调节燃料量或间歇停炉的方 式调温。经过对有关锅炉运行的水温监测,发现无论是哪种燃 料的采暖锅炉在实际运行中,在采暖期大多数情况下一般在 8:00~15:00期间处于儿乎停止加热状态,而仅保持循环水泵 的运行,其他时段靠保证回水温度在某个范围内的方法来调节 燃料量。2003年2月20日至3月1日,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 督检验中心对北京某采暖系统中有关热力入口的供回水温度 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发现供水温度为(56~22)°C,变化幅

度为34°C;该中心2005年12月25日至2006年1月15日对 保定市某采暖系统有关热力人口的供水温度亦进行了连续监 则,检测得到的供水温度为(60~34)°C,变化幅度为26C 尽管监测的采暖系统的数量有限,但落叶知秋,由此可以推知 我国其他采暖锅炉的大致运行情况。为了兼顾采暖锅炉和热泵 系统的运行实际,所以,本标准做出了检测期间热源供水温度 的逐时值不低于35℃的规定,

7.13.2针对我国运行管理水平的现状和我国节能形势的迫

7.13.2针对我国运行管理水平的现状和我国节能形势的迫 切要求,本标准规定室外管网热输入效率不得小于90%,也即 室外管网热损失率不应大于10%

7.14.1本条规定了耗电输热比检测

7.14耗电输热比检测

7.14.1本条规定耗电输热比检测的基本方法。 2这个规定的外延即采暖热源的铭牌参数应能满足设计 要求,循环水泵要具备原设计所要求的流量和扬程。由于水泵 出力仅仅满足部分供热负荷的条件时,按照本标准的规定计算 所得到的耗电输热比仍然有合格的可能,所以,为了杜绝此类 请况的发生,本标准要求检测前对水泵的铭牌参数进行校核。 3从理论上讲,在采暖系统供热负荷率为100%时进行耗 电输热比的检测最能体现采暖系统在设计工况下的性能,但如 果那样的话,检测标准因可操作性差将会失去存在的意义。经 过相关调查及研究表明,50%的负荷率具有可操作性,且当热 原的供热负荷率达到50%时,系统的流量调节量和温差调整量 均偏离设计值不大,因此,选定50%的负荷率作为耗电输热比 检测的条件之一。 4本标准对4种循环水泵的配备形式进行了规定。在采 暖系统循环水泵的配备上,一般有本标准列举的4种方式,即

变频制、多泵并联制、大小泵制和一用一备制。变频制水泵通 过调节水泵电机的输人频率来跟踪系统阻力的变化,为采暖供 热系统提供恒定的资用压头。这种系统由于采用了变频技术, 使得耗电输热比较低。多泵并联制系统根据室外气温的变化, 依次增加或减少水泵的台数。例如,严寒期启动两台泵,初寒 期和末寒期启动一台泵,这样可以实现阶段量调节,再结合质 调节便可以适应全采暖期负荷的变化。但这种运行方式下,当 并联的水泵台数超过3台时,并联的效率降低显著。大小泵制 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严寒期使用大泵,初寒和末寒期使 用小泵,小泵的流量为大泵的75%左右,扬程为大泵的60%左 右,轴功率为大泵的45%左右。这种方式将负荷调节和设备的 安全备用合二为一考虑,不失为一种智慧之举。一用一备制系 统节能效果最差,但仍然有不少的系统在使用之中,因为它的 安全余量大。但不管对何种系统,本标准建议水泵能在设计运 行状态下进行检测,这样,系统的耗电输热比最大,也只有在 这种状态下,才能鉴别系统的优劣。 5因为24h属于一个完整的时间周期,所以,规定不应 少于24h。 7在本条中,需要注意的是,它是采暖热源的设计 日供热量,它等于建筑物的设计日热负荷和室外管网的设计日 热损失之和,而不是指热源的额定出力。 7.14.2耗电输热比是对采暖系统的设计、施工和水泵产品质 量的综合检测,它和采暖系统设计耗电输热比形式一致,但内 容上有区别。设计耗电输热比是以水泵的样本数据为依据,而 本标准中的耗电输热比则是以水泵的实际耗电量和系统的实 可能供热能力为依据。耗电输热比限值是根据1983~1984 年《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原 编制组对北京4个试验小区的能耗检测数据,并在充分考虑20

多年来我国采暖系统用水泵开发生产业绩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本标准中提出的限值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 筑部分)》JGJ26一95提出的有关设计耗电输热比的限值均出 自1983~1984年《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 分)》JGJ26原编制组的试验数据。 耗电输热比和瞬时耗电输热比是不同的。瞬时耗电输热比 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瞬时值,对于某采暖系统中某种水泵运 行制度而言,瞬时耗电输热比是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它的值 是随供热负荷率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了使该评价指标不因检测 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所以,本标准规定了“耗电输热比的计 算方法。

7.15地源热泵能效检测

7.15.1本方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将地源热泵系统作为本标 准第7.2节所指冷水(热泵)机组的特例考虑,其检测理论 致。仅仅在水源温度和流量方面体现了与常规冷水(热泵)机 组的不同。因此,其检测仪表、检测技术路线、检测过程与前 述本标准第7.2节一致。作为对比JG/T 143-2018 铝制柱翼型散热器,常规供冷(热)源的一次 能源消耗量W可采用换算方式获得。具体换算方法为,根据同 地区气象参数,确定冷却水进水温度(由当地计算湿球温度加 2°C),按照供回水温差5°C,根据同规模同型号机组的性能 曲线(厂家提供),确定冷水机组能耗。 由于常规水系统与地源热泵水系统仅在冷却水部分不同 能耗一般占总能耗比例为5%~10%,且二者阻力相差不大, 故这部分的差异由本标准第7.5节水泵能耗直接反映。这里, 次能源节能率只反映冷(热)源性能

7.16太阳能热水系统节能检测

7.16.1现有太阳能热水系统一般设有补充热源,且采用锅炉 方式,因此可采用本方法。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将太阳能热水 系统作为低能耗锅炉。检测只涉及太阳能集热量与补充热源能 原消耗。W等于太阳能集热量对应的锅炉能源消耗(即计入 锅炉效率,锅炉效率测试方法见本标准第7.7节)加补充热源 能源消耗量:W,等于补充热源能源消耗量

8.1.1由于补水率测试周期为整个采暖期,评估项日可不考 虑此项是否达标。 8.1.2计算软件的算法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 规定,且通过国家行政主管部门认可,并应包含以下功能: 建筑儿何建模和能耗计算参数的输入与设置: 2 逐时的建筑使用时间表的设置与修改; 3 全年逐时冷、热负荷计算; 4 全年8760h的供暖、空调能耗计算; 所有案例的建模与计算方法应一致。 8.1.3 评估建筑全年耗能量计算所需数据应优先采用现场检 测数据,不能检测时可采用工程复检资料。在非透明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计算中,其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以施工进场见证取样 检测报告为准;如检测报告中的导热系数检测值与规范取值偏 差大于±10%或无见证取样检测报告时,应现场抽样检测非透 明围护结构构件传热系数。 外墙保温材料的厚度应按现场钻芯检验的厚度和施工验 收时厚度的平均值确定。当差异较大时,应现场抽样检测,并 以检测数据为准。屋面及楼地面、楼梯间隔墙、地下室外墙、 不供暖地下室上部顶板保温材料的厚度应以施工验收时的平 均厚度为准。如有必要,可现场抽样检测,并以检测数据为准。 外门窗的保温性能在检测值与规范取值偏差大于主10%或 无见证取样检测报告时,应现场取样检测或理论计算窗的保温

8.2.1参照建筑为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权衡

8.2.1参照建筑为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权衡判断时,作 为计算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用的假想建筑。计算评估建筑 的全年单位建筑面积供暖空调能耗量时,其计算条件应符合本 标准第8.2.2条的规定;计算参照建筑的全年单位建筑面积供 暖空调系统耗能量时,其计算条件应符合本标准第8.2.3条的 规定。能耗模拟计算应采用典型气象年数据,计算中不考虑电 梯、生活热水等设备及照明的运行能耗。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的抽样方案不仅应保证抽样检测 的结果能正确反映检测对象的节能保温性能,还应简单易行。 对于住宅建筑GB/T 41979.1-2022 搅拌摩擦点焊 铝及铝合金 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pdf,具有不同的节能保温措施和不同结构体系的房 室应作为不同的检测批;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水平不一样,不 司施工单位完成的项目应作为不同的检测批。 本标准规定以层作为检测单元。每一独立结构层具有完整 的各朝向的围护结构,形成一个独立的能量交换系统。将层作 为检测单元相对减少了抽样总体中单元划分的个数。表A.0.2 的制定是为了保证节能检测评估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