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091-2017 农村房屋建筑抗震技术标准

DB37/T 5091-2017 农村房屋建筑抗震技术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7/T 5091-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6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4538
下载资源

DB37/T 5091-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5091-2017 农村房屋建筑抗震技术标准

对于常用的HPB300(I级)、HRB335(II级)和HRB400(III 级热轧钢筋,当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钢筋 免时,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假设原来钢筋面积用A原来表示,代换后的钢筋面积用As代换后 示,则: HPB300(I级)代换为HRB335(II级)时, As代换后 = 0. 89 × A&原来 HPB300(I级)代换为HRB400(III级)时, As代换后 = 0. 75 ×As原来 HRB335(I级)代换为HPB300(I级)时, 2 As代换后 = 1. 12 × A&原来 HRB335(II级)代换为HRB400(III级)时, As代换后 = 0.84 ×As原来 3 HRB400(III级)代换为HPB300(I级)时, As代换后 = 1. 33 × As原来 HRB400(I级)代换为HRB335(I级)时, As代换后 = 1. 2 × As原来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当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充许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当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 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当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充许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当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 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DB33/T 975-2021 蓄能自发光交通标识设置技术规范.pdf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 6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范》 JGJ 14 7 《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 JGJ 161 8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砂浆和灌孔混凝土》 JC 860

农村房屋建筑抗震技术标准

总则 83 2 术语、符号 84 场地、地基和基础 85 3.1场地选择 85 4 基本设计规定. 87 4.1 房屋层数 87 4.2 房屋平面和立面· 87 4.3 结构材料 87 4.4房屋结构布置和一般规定 88 5 砖砌体房屋 89 5.1一般规定 89 5.2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90 6 砖木结构房屋 92 6.1 一般规定 92 6.2砖木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93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体结构房屋 94 7.1一般规定 94 7.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措施 94 8 石结构房屋 96 8.1 一般规定 96 8.2 石结构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96 施工 98 9.3砖砌体施工 98 94石砌体施 99

总则 83 2 术语、符号 84 场地、地基和基础 85 3.1场地选择 85 4 基本设计规定·. 87 4.1 房屋层数 87 4.2 房屋平面和立面·· 87 4.3 结构材料 87 4.4房屋结构布置和一般规定 88 砖砌体房屋 89 5.1 一般规定 89 5.2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90 6 砖木结构房屋 92 6.1 一般规定 92 6.2砖木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93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体结构房屋 94 7.1一般规定 94 7.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措施 94 石结构房屋 96 一般规定 96 8.1 8.2 石结构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96 施工 98 9.3 砖砌体施工 98 9.4 石砌体施 99

1..1山东省是地震灾害多发省份之一,近儿年来地震活动较为 频繁。省内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60%左右,据调查,量大面 广的农村房屋绝大多数没有采取抗震措施,新建的房屋虽然采取 了部分抗震构造措施,但仍不满足抗震设防基本构造要求。因此 农村房屋存在较大的地震安全隐惠,防御和减轻农村地震灾害,是 我省一项长期的重要战略任务。为了推进山东省农村房屋建筑抗 震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农村房屋抗震性能,减轻农村地震 灭害,保护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编制本技术标准。 1.0.2~1.0.3根据《山东省农村住房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04号)第七条的规定,“农村居民新建住 房应当按照不低于地震烈度7度进行抗震设防,并采取圈梁、构造 柱、现浇屋面等结构抗震措施,增强住房的整体性和抗倒塌性”;根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山东省抗震设防 烈度最高的是8度,故本标准抗震设防烈度确定为7~8度地区。 考虑到农村建筑的特点,一般股为一、二层建筑:对部分小型公 用建筑,如办公室、阅览室、老年活动室等一、二层、面积不超过 300平来的公用建筑,也可以参照应用本标准。 1.0.4地震区的农村房屋,按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减轻 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因此,在总体「 要达到当遭遇当地设防烈度时,房屋不致整体倒塌,显然这里不包 括农居建筑中可能出现局部倒塌的可能性。按照本技术标准建造 的房屋,基本可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 目标。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04号)第七条的规定,“农村居民新建住 房应当按照不低于地震烈度7度进行抗震设防,并采取圈梁、构造 主、现浇屋面等结构抗震措施,增强住房的整体性和抗倒塌性”;根 居《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山东省抗震设防 烈度最高的是8度,故本标准抗震设防烈度确定为7~8度地区。 考虑到农村建筑的特点,一般为一、二层建筑;对部分小型公 用建筑,如办公室、阅览室、老年活动室等一、二层、面积不超过 300平米的公用建筑,也可以参照应用本标准。

1.0.4地震区的农村房屋,按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减轻 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因此,在总体上 要达到当遭遇当地设防烈度时,房屋不致整体倒塌,显然这里不包 括农居建筑中可能出现局部倒塌的可能性。按照本技术标准建造 的房屋,基本可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 标。

明确了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的区别,抗震构造措施只是 抗震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农村房屋的结构类型进行了界定,明 确了各结构类型的定义及所包含的基本形式,并对主要的墙体材 料进行了说明,解释了本标准所采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

3.1.1~3.1.4要求在农村建设中普遍进行场地和地基勘察工作 是不现实的,也不一定有必要。这里对此提出几点必须重视的方 面: 1对于有滑坡、塌方和泥石流可能的山坡地上新建农村房屋 建筑群,应当邀请专业人员作出分析判断,避免造成重后果: 2对于坡地填土或淤泥等软土地基,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 应的对策,不要盲自在上述地方新建农村房屋建筑: 3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弓引自现行的《建筑 抗震设计规范》,房屋选址时应选择有利地段,尽可能避开不利地 段,并且不在危险地段建房,

3.3.1换填法又叫换土垫层法,是将原基底土层(一般为软弱土

对于农村建筑的浅基础,采用垫层换填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 法,但应保证换填的范围和深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法,但应保证换填的范围和深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3.2液化土是指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在地震作用下失去强度, 由固态变成液体状态的十。当遇到此类十层时,应局部挖除,采用 换填垫层法进行处理,换填材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碎石、砾 石、中粗砂、坚硬目无污染的建筑废料等材料,换填垫层的厚度 般为0.6m~2.0m,并应分层振实。 3.3.3~3.3.4湿陷性黄土又称大孔土,具有大孔结构,粉粒含量 在60%以上,并含有大量可溶盐类,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可溶 盐类物质溶解,土结构会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这种现 象即称为湿陷。湿陷性黄文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白重湿陷性

由固态变成液体状态的土。当遇到此类土层时,应局部挖除,采用 换填垫层法进行处理,换填材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碎石、砌 石、中粗砂、坚硬且无污染的建筑废料等材料,换填垫层的厚度 般为 0.6m ~2. 0m,并应分层振实。

3.3.3~3.3.4湿陷性黄土又称大孔土,具有大孔结构,粉粒含量

在60%以上,并含有大量可溶盐类,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可溶 盐类物质溶解,土结构会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这种现 象即称为湿陷。湿陷性黄文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白重湿陷性 黄土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自重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土体是否发

生显著附加下沉。 膨胀土是一种黏性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胀缩变形显 著的 变形性质,遇水膨胀隆起,失水则收缩下沉并十裂。当地基王 中水分发生剧烈变化时,上部结构墙体会因地基不均匀胀缩变形 产生裂缝,形态类似于地震引起的裂缝,因此膨胀土的胀缩变形又 称为无声的“地震”。 不经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和膨胀土地基的变形性质会对上部结 构造成不利影响,宜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和《膨胀土 地区建筑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于村镇地区的低层 房屋,建筑规模小,基础埋深较浅,对地基进行换填、砂石垫层或王 性改良等处理后,基本可以消除湿陷性黄土和膨胀土地基的不利 影响。

根据使用要求,一般农村房屋建筑均以一、二层为主。因此结 合各种结构及墙体材料的特点,规定了相应的适用层数及最大高 度。 对于单层建筑,考虑到实际须要,适当增加层高也是允许的 且一般不宜超过3.9m。 墙体的最小厚度主要是根据各种不同材料力学性能,在适用 于以二层建筑为主的最小厚度,同时也是根据农村房屋建筑的典 型结构布置,经过抗震承载力验算后确定的

4.2.1形状比较简单、规则的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明确,同时

4.2.2墙体均匀对称布置在平面内对齐、竖向连续是传递地震

作用的要求,这样沿主轴方向的地震作用能够均匀对称地分配到 各个抗侧力墙段,避免出现应力集中或因扭转造成部分墙段受力 过大而破坏、倒塌。抗震墙是砌体房屋抵抗水平地震作用的主要 构件,对纵横墙开洞率作出规定是为了确保抗震墙体有足够的抗 剪承载能力所需的水平截面面积

墙体砌筑材料、木构件和连接件、钢筋及混凝土的材质和强度 等级直接关系到墙体、木构架的承载能力和房屋整体性连接的可 靠性,本节规定是对结构材料的基本要求。 光圆钢筋端头设置180弯钩可以保证钢筋在砂浆层中的锚

固,充分发挥钢筋的拉结作用。

4.4房屋结构布置和一般规定

4.4.1震害调查发现,有的房屋纵横墙采用不同材料砌筑,如纵 墙用砖砌筑、横墙和山墙用土坏砌筑,这类房屋由于两种材料砌块 的规格不同,砖与土坏之间不能咬槎砌筑,不同材料墙体之间为通 缝,导致房屋整体性差,在地震中破坏严重,抗震性能甚至低于生 土结构;又如有些地区采用的外砖里坏(亦称里生外熟)承重墙 地震中墙体倒塌现象较为普遍。 这里所说的不同墙体混合承重,是指左右相邻不同材料的墙 体,对于下部采用砖石墙、上部采用砖墙的做法则不受此限制,但 这类房屋的抗震承载力应按相对较弱的墙体考虑,

地震中墙体倒塌现象较为普遍。 这里所说的不同墙体混合承重,是指左右相令不同材料的墙 体,对于下部采用砖石墙、上部采用砖墙的做法则不受此限制,但 这类房屋的抗震承载力应按相对较弱的墙体考虑, 4.4.4楼梯间墙体侧向支承较弱,是抗震的薄弱部位,设置在房 屋尽端或转角处时会进一步加重震害,在建筑布置时宜尽量避免 将楼梯间设于尽端和转角处。悬挑楼梯在墙体开裂后会因嵌固端 破坏而失去承载能力,容易造成人员跌落伤亡

4.4.4楼梯间墙体侧向支承较弱,是抗震的薄弱部位,设置

屋尽端或转角处时会进一步加重震害,在建筑布置时宜尽量避免 等楼梯间设于尽端和转角处。悬挑楼梯在墙体开裂后会因嵌固端 破坏而失去承载能力,容易造成人员跌落伤亡。

4. 4. 6 ~ 4. 4. 7

砌体房屋的墙体是最受水平地震作用的唯一构

牛,开洞过大会减小墙体的抗剪面积,削弱墙体的抗震能力。因 此,控制墙体上的开洞宽度,是避免因局部墙体的失效导致房屋倒 塌的有效措施

为普遍的破坏现象,有时也会由于支承长度不足而发生破坏。因 比地震区过梁支承长度要求在240mm以上。

4. 4. 10 ~ 4. 4. 11

构件,如果没有可靠的连接,在地震中是最容易破坏的部位。震害 表明,在6度区这些构件就有损坏和塌落,7、8度区破坏就比较产 重和普遍,易掉落砸物伤人。因此减小高度或采取拉结措施是减 轻破坏的有效手段。 烟道等竖向孔洞在墙体中留置时,因留洞削弱了墙体的厚度 刚度的突变容易引起应力集中,在地震作用下会首先破坏。应采 取措施避免墙体的削弱,如改为附墙式或在砌体中增加配筋等

5.1.1砌体结构房屋历史悠久,是我国目前村镇中最为普遍的 种结构形式。以砖墙为承重结构,在不同地区屋面做法有所区别 彻体房屋的承重墙体材料传统上为烧结黏土砖,目前随着建筑材 料的发展和适应少占农田、限制黏土砖的环保要求,墙体材料已大 为扩展。砖砌体结构包括由页岩、煤研石烧结的实心砖和多孔砖, 蒸压灰砂砖和粉煤灰砖等砌筑的砌体结构

砌体房屋的承重墙体材料传统上为烧结黏土砖,目前随着建筑材 料的发展和适应少占农田、限制黏土砖的环保要求,墙体材料已大 为扩展。砖砌体结构包括由页岩、煤研石烧结的实心砖和多孔砖 蒸压灰砂砖和粉煤灰砖等砌筑的砌体结构。 5.1.2砌体材料属于脆性材料,材料强度低,变形能力差,水平地 震作用是导致砖墙承重房屋破坏的主要因素。房屋的抗震能力除 与材料、施工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外,与房屋的总高度直接相关。对 砌体房屋层数和高度进行控制,以保证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达到 本标准设防目标的要求。 5.1.4砌体结构的抗震横墙最大间距问题(包括砌块建筑和砖及 石砌体建筑等)是由一、二层建筑的抗侧力能力确定的。同时也考 虑到了农居建筑中的实际需要。这里对部分农村与公共建筑的限

震作用是导致砖墙承重房屋破坏的主要因素。房屋的抗震能力除 与材料、施工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外,与房屋的总高度直接相关。对 砌体房屋层数和高度进行控制,以保证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达到 本标准设防目标的要求。

5.1.4砌体结构的抗震横墙最大间距问题(包括砌块建筑和

石砌体建筑等)是由一、二层建筑的抗侧力能力确定的。同时也考 虑到了农居建筑中的实际需要。这里对部分农村与公共建筑的限 制也体现在此。即对于大跨度、大开间等空旷的公共建筑不能包 括在此,而只适用于墙体较多、体量较小、不超过300平来的小型 公共建筑。

5.1.5墙体是主要的抗侧力构件,一般来说,墙体水平总截

越大,就越容易满足抗震要求。对砖砌体房屋局部尺寸作出限制, 是为了防止因这些部位的破坏失效,引起房屋整体的破坏。在设 计中尚应注意洞口(墙段)布置的均匀对称,同一片墙体上窗洞大 小应尽可能一致,窗间墙宽度尽可能相等或相近,并均匀布置,避 免各墙段之间刚度相差过大弓引起地震作用分配不均匀,从而使承 受地震作用较大的墙段率先破坏。震害表明,墙段布置均匀对称 时,各墙段的抗剪承载力能够充分发挥,墙体的震害相对较轻;各

墙段宽度不均匀时,有时宽度大的墙段因承担较多的地震作用,破 坏反而重于宽度小的墙段,

5.2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5.2.1结构抗震构造措施是保证抗震设防地区的建筑

儿展地定不展发 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重要条件。无其是农村房屋建筑,结 构构造简单,体量较小,层数不多,而农村人口众多,更加需要有效 的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结构的抗震安全。事实证明,通过历次地 震的总结,我国在此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只要切实采 取行之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保证结构安全,防止房屋整体倒塌是 有把握的。 农村房屋建筑中所采用的各种结构体系,都有它不同的结构 构造特点,因此所采用的构造措施也各不相同。 对于各类砌体结构,包括砖砌体、砌块砌体、石砌体结构等,它 抗侧力构件主要靠墙体承担,除了加强结构之间的整体连接之外, 主要要求保证砌体墙的抗侧力能力,特别要做到墙体的“裂而不 到”,这点已为以往多次地震所证明。对墙体周边设置构造柱,主 要是对砌体起束作用,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 5.2.3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墙体的约束,需要与 各层纵横墙的圈梁或现浇楼板连接,才能充分发挥约束作用。 5.2.6墙体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处是抗震的薄弱环节,其刚度大 应力集中,无其房屋四角还承受地震的扭转作用,地震破坏更为普 遍和严重。房屋墙体在转角处缺少有效拉结,纵横墙体连接不牢 左性色外

应力集中,尤其房屋四角还承受地震的扭转作用,地震破坏更为普 遍和严重。房屋墙体在转角处缺少有效拉结,纵横墙体连接不牢 固,往往7度时就出现破坏现象,8度区则破坏明显。在转角处加 设水平拉结钢筋可以加强转角处和内外墙交接处墙体的连接,约 束该部位墙体,减轻地震时的破坏

5. 2. 8 ~ 5. 2. 9

有效加强房屋整体性,增强房屋刚度,并且可以使墙体受力均匀 对墙体起到约束作用,提高墙体的抗震承载力。

1.5倍,在地震中易遭受破坏。顶层楼梯间的震害较重,通常在墙 本上出现交叉裂缝,角部的纵横墙在不同方向地震力作用下会出 现V字形裂缝。另外,楼梯间是疏散通道,为保证震时人员安全疏 散,应加强构造措施提高楼梯间墙体的整体抗震性能

与第5草相。 坡顶木构架建筑,可采用木屋架或钢木组合屋架,尽量采用轻 质材料用于屋面,以提高此类结构的抗震性能。未屋架的加工制 作一般采用单齿或双齿连接,制作要求相对较高,必须由专业木工 来加工组装完成。屋架下弦如果采用钢拉杆时,应对下弦节点以 及与木柱的连接处理妥当,保证节点的刚性,否则应另加斜撑加 强。 为了保证未构架的侧向稳定,调查证明未构架房屋应当在横 向设有斜撑。可采用木夹板或钢板夹板,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木构 架的抗侧移能力。 木构架的纵向稳定。当为平屋面时,应由平面构件橡及纵 可系梁来保证:当为坡屋面时可由设于屋架之间的级纵尚支撑来保 证;木屋架的纵向支撑,考虑到农村房屋建筑一般纵向长度不长, 如屋顶设有纵向系梁和標条,也可以不另设纵向支撑。

6.1.3震害调查表明,7度地震区硬山搁屋盖就会因条从山

墙中拔出造成屋盖的局部破坏,因此在7度区采用硬山搁標屋盖 寸要采取措施加强標条与山墙的连接,同时加强屋盖系统各构件 之间的连接,提高屋盖的整体性和刚度,以减小屋盖在地震作用下 的变形和位移,减轻山墙的破坏

6.1.4抗震横墙是承担横向地震力的主要构件,应有足够的

承载力;同时抗震横墙刚度较大,当墙体与木构架连接牢固时,可 以约束木构架的横向变形,增加房屋的抗震性能。限制抗震横墙 的间距可以保证房屋横向抗震能力和整体的抗震性能。

6.2.1墙体是主要的抗侧力构件,一般来说,墙体水平总截面积 越大,就越容易满足抗震要求。对砖砌体房屋局部尺寸作出限制, 是为了防止因这些部位的破坏失效,引起房屋整体的破坏。

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重要条件。圈梁是砌体结构房屋的 重要抗震构造措施,可以有效加强房屋整体性,增强房屋刚度,并 且可以使墙体受力均匀,对墙体起到约束作用,提高墙体的抗震承 载力。

6.2.3单层的砖木结构房屋的抗侧力构件主要靠墙体承担

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墙体的约束、加强结构之间的整 体连接、保证砌体墙的抗侧力能力,特别要做到墙体的“裂而不 到”,这点已为以往多次地震所证明。对墙体周边设置构造柱,主 要是对砌体起束作用,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

6.2.4墙体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处是抗震的薄弱环节,其刚度大

应力集中,尤其房屋四角还承受地震的扭转作用,地震破坏更为普 扁和严重。房屋墙体在转角处缺少有效拉结,纵横墙体连接不牢 固,往往7度时就出现破坏现象,8度区则破坏明显。在转角处加 没水平拉结钢筋可以加强转角处和内外墙交接处墙体的连接,约 束该部位墙体,减轻地震时的破坏

6.2.5屋架或梁跨度较大时,端部支承处墙体承受较大的竖向

力,加设壁柱可增大承载面积,增设壁柱或采用组合砌体可避免墙 体因静载下的竖向承载力不足而破坏,并提高屋架或梁支承部位 墙体的稳定性。

应太短,一般应满搭,防止脱落。標条长度不足必须对接时应采用 可靠的连接措施,以保证对接处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防止地震时 接头处松动掉落。屋面各木构件之间相互连接可以提高屋盖的整 体性和刚度,减轻震害。

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结构房屋

7.1.1砌块结构包括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 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砌块结构的块形较大,除加气混凝土砌块外,都有较大的孔 洞,为减轻结构自重,同时也可以在孔洞中插入钢筋形成芯柱混凝 土作为结构柱,当然也可以在砌墙时在一定位置留置构造柱,加强 砌块结构的抗震性能,

7.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措施

7.2.1砌块结构中建筑的局部最小尺寸问题。如果是混凝土砌 块,当局部尺寸不能满足最小尺寸要求时,可以将局部尺寸中的所 有砌块孔洞填实,并插入部分钢筋;也可以首接改用普通钢筋混凝 土柱代替,因为它们是同一种混凝土材料。对加气混凝土砌块而 言,则可通过在砌块中放置 其承载力和刚度

7.2.2~7.2.4砌块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根据众多的实验研究和实践证明,采用设置构造柱和芯柱都 可以提高砌块砌体的抗震性能。但从综合效果来考虑,设置构造 注的效果比设置芯柱好。一是构造柱对墙体的纳束远比芯柱强: 二是芯柱的施工质量不易保证,所以有条件时,尽量选用构造柱作 为砌块结构的主要抗震措施。考虑到农村房屋建筑的体量小,层 数少,因此,在抗震设防烈度7、8度地区,仅需要在房屋外墙转角 处设置构造柱即可,而不必要求所有内横墙连接处都要设置构造 柱或芯柱。 对于构造柱和芯柱的配筋,也是考虑到农村房屋建筑的特点, 咸小了截面积和配筋直径及数量,这是符合农村房屋建筑的特点 的。

对于砌块建筑中楼、屋盖处的圈梁设置。凡现浇钢筋混凝土 楼、屋盖,均不需单独设置圈梁,因为现浇楼屋面板的刚度已足以 专递其水平地震作用。而对于采用预制楼屋面板的建筑,则需单 蚀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以保证楼屋面板处的平面刚度,达到 专递地震作用的目的。 砌块建筑施工略有别于砖砌体,砌块的块形大,边肋小,能砌 筑砂浆的面积较小。因此要求对砌筑砂浆有更好的和易性及粘结 生能。所以砂浆中宜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以利砌筑和防止出现 灰缝开裂。 对于芯柱还必须采用大流动性的混凝土,并应分层振捣或钢 钎插捣,保证芯柱混凝土密实。 对砌块建筑由于块形较天,不充许砌后开凿孔洞,否则对于整 个墙体的影响较大。所有洞口均应在砌筑时预留,不得后凿。 另外,砌块墙体中,只充许采用同一生产厂家的同一种材料制 的砌块,不充许与其他墙体材料混砌,否则将会造成开裂变形 甚至局部脱落

8.1.1石砌体材料主要分料石和毛石两类。料石是经过加工过 的石材,分为粗料石和细料石。毛石虽也经过粗加工,但块体不规 则,砌筑时主要靠粘结砂浆形成墙体。 8.1.2石材的强度较高,优质石材强度可达到MU100以上,当然 对低层的农村房屋建筑MU10就已足够了。 8.1.4墙体是石结构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和围护结构,最小墙厚 的规定是为了保证承重墙体基本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在实际中尚 南旭平地桂源览合艺志能左地 贴迅除刻鹿和层信发件逸宝

8.1.4墙体是石结构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和围护结构,

的规定是为了保证承重墙体基本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在实际中尚 根据当地情况综合考虑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和气候条件确定。

8.2石结构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8.2.1大量震害表明,房屋局部的破坏必然影响房屋的整体抗震 性能,而且,某些重要部位的局部破坏还会带来连锁反应,从而形 成“各个击破”以至倒塌。根据震害经验,对易遭受破坏的墙体局 部尺寸进行限制,可以防止由于这些部位的失效造成房屋整体的 破坏甚至倒塌

8.2.2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对于提高房屋整体抗震能

重要的。震害经验表明,纵墙承重的砌体结构中,横墙间距较大 纵墙的横向支撑较少,易发生平面外的弯曲破坏,且横墙为非承重 墙,抗剪承载能力较低,故房屋整体破坏程度比较重,应优先采用 整体性和空间刚度比较好的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 系。石砌体相对砖砌体而言,本身的整体性比较差,文因为石板 石梁自重大、材料缺陷或偶然荷载作用下易发生脆性断裂,因此 从房屋抗震性能和安全使用的角度来说,都不应采用石板、石梁及 独立料石柱作为承重构件。 石砌体作为砌体材料的一种,在抗震构造措施方面也类同其

他砌体结构。因此石砌体墙体就是主要的抗震构件,抗震构造措 施也是要针对石材情况及其相关的构件来采取。

层数少而大为简化了,但圈梁作为结构抗震是必须设置的GB/T50218-2014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而

层数少而大为简化了,但圈梁作为结构抗震是必须设置的,而且必 须是封闭交圈的,与其她砌体结构同,石砌体也不例外。

大、应力集中,地震破坏严重。以往由于村镇房屋基本不进行抗震 设防,房屋墙体在转角处无有效拉结措施,墙体连接不牢固,往往 7度时就出现破坏现象,8度区则破坏明显。在转角处加设水平拉 结钢筋可以加强转角处和内外墙交接处墙体的连接,约束该部位 墙体,减轻地震时的破坏。

8.2.7~8.2.12石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除与墙体砌筑方式及质 量有直接关系外,墙体之间、楼(屋)盖构件之间以及墙体与楼 (屋)盖系统之间的连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地震震害调查与试 验研究均表明,石结构房屋的墙体转角、纵横墙交接处、门窗洞口 无拉结隔墙、硬山搁標山墙及局部突出部位等是抗震薄弱的部位 如果没有有效的连接措施,这些部位往往容易在地震中率先破坏。 传统的石结构房屋的施工做法在整体性方面比较欠缺,而且石结 构房屋自重大,承受的地震作用也大,其破坏与砌体结构房屋破坏 规律类似,但破坏程度要重于砌体结构房屋。因此,采取一定的构 造加强措施,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约束墙体的变形,对 提高石砌房屋的抗震性能有明显的作用。

8.2.13当屋架或梁跨度较大时,梁端有较大的集中力

体上,设置壁柱除了可进一步增天承压面积,还可以增加支承墙体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

9.3.1有了合理的设计和构造措施,房屋的质量最终必须由施工 来保证。砖墙施工方式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墙体的整体性和 承载力,在农村建房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改进传统做法中的不良 施工习惯,切实保证施工质量。 本节从多个方面对墙体的施工方式和质量要求作出了具体规 定。 1砖在砌筑前湿润主要是为了防止在砌筑时因砖干燥吸水 砂浆失水,影响砖与砂浆之间的粘合。但应注意砖不应过湿,应 提前烟湿、表面微干即可。 2灰缝的厚度在适宜的范围内时,既便于施工又可以保证质 量、节约材料,过薄或过厚均不利于保证砌体的强度。水平灰缝的 质量直接影响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必须保证饱满,竖缝也应具有 定的饱满度。实心墙体的砌筑形式有多种,但不管哪种形式都必 须错缝咬槎砌筑,使其具有良好的连接和整体性。 3采用包心砌法的砖柱沿竖向有通缝,抗震性能差 4转角和内外墙交接处是受力集中的部位,应同时砌筑以保 证整体连接和承载力,必须留槎时应按本条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5钢筋砖过梁是受弯构件,底面砂浆层中的钢筋承受拉力 必须理入砂浆层中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并保证保护层的厚度,防止 钢筋锈蚀降低承载力。钢筋端部设90°弯钩理人墙体的竖缝中以 免被拉出。 6由于小砌块有孔洞,纵横墙交接处拉结筋在孔洞处不能很 好地被砂浆裹住,将钢筋端部设置成90弯钩向下插入小砌块的孔 中YD/T 3399-2018 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 网络设备测试方法.pdf,并用砂浆等材料将孔洞填塞密实才能起到锚固作用。 7对每日砌筑高度作出限制是为了避免砌体在砂浆凝固、强

度达到设计值前承受过大的竖向荷载,产生压缩变形,影响砌体的 最终强度。

石材施工类同于砌块。因为块形大,有时还须要采用简易工 其或二人抬,因此铺砌砂浆要求较高,排块也要事先安排好,石材 彻体施工对工人的要求也相应较高,无其对料石砌体,垫片的放 置,砂浆铺灌都需要一定的经验,否则难以保证石砌体的施工质 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