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106-2014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

JGJ106-2014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1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802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106-2014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

图.3完整桩典型速度幅频信号特征

图4缺陷桩典型时域信号特征

的变截面,:地层硬夹层影响等。因此,.在分析测试信号时,应仔 细分清哪些是缺陷波或缺陷谐振峰,哪些是因桩身构造、成桩工 艺、土层影响造成的类似缺陷信号特征。·另外,根据测试信号幅 值大小判定缺陷程度,除受缺陷程度影响外GB/T 50528-2018 烧结砖瓦工厂节能设计标准,还受桩周土阻力 (阻尼)大小及缺陷所处深度的影响。相同程度的缺陷因桩周土 岩性不同或缺陷埋深不同,在测试信号中其幅值大小各异。因

图5缺陷桩典型速度幅频信号特征

此,如何正确判定缺陷程度,特别是缺陷十分明显时,如何区分 是Ⅲ类桩还是IV类桩,应仔细对照桩型、地基条件、施工情况结 合当地经验综合分析判断;不仅如此,还应结合基础和上部结构 形式对桩的承载安全性要求,考虑桩身承载力不足引发桩身结构 破坏的可能性,进行缺陷类别划分,不宜单凭测试信号定论 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除直接从时域信号或幅频曲线上判 定外,还可借助其他计算方式及相关测试量作为辅助的分析 手段: 1时域信号曲线拟合法:将桩划分为若干单元,以实测或 模拟的力信号作为已知条件,设定并调整桩身阻抗及土参数,通 过一维波动方程数值计算,计算出速度时域波形并与实测的波形 进行反复比较,直到两者吻合程度达到满意为止,·从而得出桩身 阻抗的变化位置及变化量大小。该计算方法类似于高应变的曲线 拟合法。 ::2根据速度幅频曲线或导纳曲线中基频位置,利用实测导 纳值与计算导纳值相对高低、实测动刚度的相对高低进行判断。 此外,还可对速度幅频信号曲线进行二次谱分析。 图6为完整桩的速度导纳曲线。计算导纳值N。、实测导纳 值N.和动刚度K.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图6均匀完整桩的速度导纳曲线图

表8.4:3没有列出桩身无缺陷或有轻微缺陷但无桩底反射这 种信号特征的类别划分。事实上,测不到桩底信号这种情况受多 种因素和条件影响,例如: 一软土地区的超长桩,长径比很大: 一桩周土约束很大,应力波衰减很快; 一 桩身阻抗与持力层阻抗匹配良好: 一 桩身截面阻抗显著突变或沿桩长渐变: 一 预制桩接头缝隙影响。 其实,当桩侧和桩端阻力很强时,高应变法同样也测不出桩 底反射。所以,上述原因造成无桩底反射也属正常。此时的桩身 完整性判定,只能结合经验、参照本场地和本地区的同类型桩综 合分析或采用其他方法进一步检测。 对承载有利的扩径灌注桩,不应判定为缺陷桩。 8.4.4当灌注桩桩截面形态呈现如图7情况时,桩身截面(阻 抗)渐变或突变,在阻抗突变处的一次或二次反射常表现为类似 明显扩径、严重缺陷或断桩的相反情形,从而造成误判。桩侧局 部强王阻力和大直径开口预应力管桩桩孔内土塞部位反射也有类 似情况,即一次反射似扩径,二次反射似缺陷。纵向尺寸效应与 一维籽平截面假设相违;即桩身阻抗突变段的反射幅值随突变段 纵向范围的缩小而减弱。例如支盘桩的支盘直径很大,但随着支 盘厚度的减小,扩径反射将愈来愈不明显;·若此情形换为缩颈: 其危险性不言而喻。以上情况可结合施工、:地层情况综合分析加 以区分;无法区分时,应结合其他检测方法综合判定。 当桩身存在不止一个阻抗变化截面(见图7c)时,由于各 阻抗变化截面的一次和多次反射波相互叠加,除距桩顶第阻抗 变化截面的一次反射能瓣认外,:其后的反射信号可能变得十分复 杂,难于分析判断。此时,在信号没有受尺寸效应、测试系统频 响等影响产生畸变的前提下,·可按下列建议尝试采用实测曲线拟 合法进行辅助分析: 1:宜采用实测力波形作为边界条件输入:

混凝土灌注桩截面(阻抗)变化示

2桩顶横截面尺寸应按现场实际测量结果确定; 3通过同条件下、截面基本均的相邻桩曲线拟合,确定 引起应力波衰减的桩土参数取值。: 8.4.5本条是这次修订增加的内容。:由于受横向尺寸效应的制 约,激励脉冲的波长有时很难明显小于浅部阻抗变化的深度,造 成无法对桩身浅部特别是极浅部的阻抗变化进行定性和定位,甚 至是误判,如浅部局部扩径,波形可能主要表现出扩径恢复后的 “似缩颈”反射。因此要求根据力和速度信号起始峰的比例差异 情况判断桩身浅部阻抗变化程度。建议采用这种方法时,;按本规 范第8.3.4条在同条件下进行多根桩对比,在解决阻抗变化定性 的基础上,判定阻抗变化程度,不过,在阻抗变化位置很浅时可 能仍无法准确定位。 8.4.6.对嵌岩桩;桩底沉渣和桩端下存在的软弱夹层、溶洞等 是直接关系到该桩能否安全使用的关键因素。虽然本方法不能确 定桩底情况,但理论上可以将嵌岩桩桩端视为杆件的固定端,并 根据桩底反射波的方向及其幅值判断桩端端承效果,也可通过导 纳值、动刚度的相对高低提供辅助分析。采用本方法判定桩端嵌

固效果差时,应采用钻芯、静载或高应变等检测方法核验桩端嵌 岩情况,确保基桩使用安全。 8.4:8人员水平低、测量系统动态范围窄、激振设备选择或操 作不当、人为信号再处理影响信号真实性等,都会直接影响结论 判断的正确性,只有根据原始信号曲线才能鉴别

9.1.2灌注桩的截面尺寸和材质的非均句性、施工的

干作业成孔桩除外)及由此引起的承载力变异性普遍高于打 代预制桩,而灌注桩检测采集的波形质量低于预制桩,波形分

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又明显高于预制桩。与静载试验结果对 比,灌注桩高应变检测判定的承载力误差也如此。因此,:积累灌 注桩现场测试、:分析经验和相近条件下的可靠对比验证资料,对 确保检测质量尤其重要

9.2.1:本条对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要求是按建筑工业行业 标准《基桩动测仪》JG/T3055提出的,比较适中,大部分型号 的国产和进口仪器能满足。因动测仪器的使用环境较差,故仪器 的环境性能指标和可靠性也很重要。本条对安装于距桩顶附近桩 身侧表面的响应测量传感器一一加速度计的量程未做具体规定, 原因是对不同类型的桩,各种因素影响使最大冲击加速度变化很 大。建议根据实测经验来合理选择,宜使选择的量程大于预估最 大冲击加速度值的一倍以上。如对钢桩,宜选择20000m/s²~ 30000m/s?量程的加速度计 9.2.2:导杆式柴油锤荷载上升时间过于缓慢,容易造成速度响 应信号失真: 本条没有对锤重的选择做出规定,因为利用打桩机械测试不 一定是休止后的承载力检测,软土场地对长或超长桩的初打监 控,出现锤重不符合本规范第9.2.5~9.2.6.条规定的情况属于 正常。另外建工行业多采用筒式柴油锤,它与自由落锤相比冲击 动能较大,轻锤也可能完成沉桩工作。 9.2.3.本条之所以定为强制性条文,是因为锤击设备的导向和

受到限制,除非采用重锤或厚软锤垫减少锤上的波传播效应。 7锤在非受力状态时有负向(向下)的加速度,可能被误 认为是冲击力变化:如撞击前锤体自由下落时的一g(g为重力 加速度)加速度;撞击后锤体可能与桩顶脱离接触(反弹)并回 落而产生负向加速度,锤愈轻、桩的承载力或桩身阻抗愈大,反 弹表现就愈显著。 8重锤撞击桩顶瞬时难免与导架产生碰撞或摩擦,导致锤 体上产生高频纵、横干扰波,锤的纵、横尺寸越小,干扰波频率 就越高,也就越容易被滤除。

9.2.5我国每年高应变法检测桩的总量粗估在15万根桩以上

超过事逛静载验收检测的息桩数,但该法任国内发展不均 衡,主要在沿海地区应用。本条强制性条文的规定连同第9.2.6 条规定之涵义;:在2003年版规范中曾合并于一条强条来表述。 为提高强条的可操作性,本次修订保留了锤重低限值的强制性要 求。锤的重量大小直接关系到桩侧、桩端岩土阻力发挥的高低, 只有充分包含士阻力发挥信息的信号才能视为有效信号,也才能 作为高应变承载力分析与评价的依据。锤重不变时,随着桩横截 面尺寸、桩的质量或单桩承载力的增加,锤与桩的匹配能力下 降,试验中直观表象是锤的强烈反弹,锤落距提高引起的桩顶动 位移或贯人度增加不明显,而桩身锤击应力的增加比传递给桩的 有效能量的增加效果更为显著,·因此轻锤高落距锤击是错误的做 法。个别检测机构,为了降低运输(搬运)、吊(安)装成本和 试验难度,味采用轻锤进行试验,由于土阻力(承载力)发挥 信息严重不足,遂随意放大调整实测信号,导致承载力虚高;有 时,轻锤高击还引起桩身破损。 本条是保证信号有效性规定的最低锤重要求,也是体现高应 变法“重锤低击”原则的最低要求。国际上,应尽量加大动测用 锤重的观点得到了普遍推崇,如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在 2000年颁布的《桩的高应变动力检测标准试验方法》.D4945中 提出:锤重选择以能充分调动桩侧、桩端岩土阻力为原则,并无

9.2.7测量贯入度的方法较多,可视现场具体条件选择:

1如采用类似单桩静载试验架设基准梁的方式测量,准确 度较高,但现场工作量大,特别是重锤对桩冲击使桩周土产生振 动,使受检桩附近架设的基准梁受影响,导致桩的贯人度测量结 果可靠度下降; 2预制桩锤击沉桩时利用锤击设备导架的某一标记作基准 根据一阵锤(如10锤)的总下沉量确定平均贯人度,简便但准 确度不高; 3采用加速度信号二次积分得到的最终位移作为贯人度

操作最为简便,但加速度计零漂大和低频响应差(时间常数小) 时将产生明显的积分漂移,且零漂小的加速度计价格很高;另外 因信号采集时段短,信号采集结束时若桩的运动尚未停止(以柴 油锤打桩时为甚)则不能采用; 4.用精密水准仪时受环境振动影响小,观测准确度相对 较高。

9.3.1承载力时间效应因地而异,以沿海软土地区最显著。成 桩后,若桩周岩土无隆起、侧挤、沉陷、软化等影响,承载力随 时间增长。工期紧休止时间不够时,除非承载力检测值已满足设 计要求,否则应休止到满足表3.2.5规定的时间为止。 锤击装置垂直、锤击平稳对中、桩头加固和加设桩垫,是为 了减小锤击偏心和避免击碎桩头;在距桩顶规定的距离下的合适 部位对称安装传感器,是为了减小锤击在桩顶产生的应力集中和 对偏心进行补偿。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保证测试信号质量提 出的。 臣

出的。 9.3.2:采样时间间隔为100us,对常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桩 是合适的。但对于超长桩,例如桩长超过60m,采样时间间隔可 放宽为200us,当然也可增加采样点数。 应变式传感器直接测到的是其安装面上的应变,并按下式换 算成锤击力:

相对“基准”的。 测点下桩长是指桩头传感器安装点至桩底的距离,一般不包 括桩尖部分。 对于普通钢桩,桩身波速可直接设定为5120m/s。对于混凝 土桩,桩身波速取决于混凝土的骨料品种、.粒径级配、成桩工艺 (导管灌注、振捣、离心)及龄期,其值变化范围大多为3000m/s~ 1500m/s。混凝士预制桩可在沉桩前实测无缺陷桩的桩身平均波 速作为设定值:混凝土灌注桩应结合本地区混凝土波速的经验值 或同场地已知值初步设定,但在计算分析前,应根据实测信号进 行校正。

9.3.3对本条各款依次说明如

1传感器外壳与仪器外壳共地,测试现场潮湿,传感器对 地未绝缘,交流供电时常出现50Hz干扰,解决办法是良好接地 或改用直流供电。 2根据波动理论分析:若视锤为一刚体,·则桩项的最天锤 击应力只与锤冲击桩顶时的初速度有关,落距越高,锤击应力和 偏心越大,越容易击碎桩头(桩端进入基岩时因桩端压应力放大 造成桩尖破损)。此外,强锤击压应力是使桩身出现较强反射拉 应力的先决条件,即使桩头不会被击碎,但当打桩阻力较低(例 如挤土上浮桩、深厚软土中的摩擦桩)、且人射压力脉冲较窄 (即锤较轻)或桩较长时,桩身有可能被拉裂。轻锤高击并不能 有效提高桩锤传递给桩的能量和增大桩顶位移,因为力脉冲作用 持续时间显著与锤重有关;锤击脉冲越窄,波传播的不均匀性: 即桩身受力和运动的不均匀性(惯性效应)越明显,:实测波形中 土的动阻力影响加剧,而与位移相关的静士阻力呈明显的分段发 挥态势;使承载力的测试分析误差增加。事实上,若将锤重增加 到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10%~20%以上,则可得到与静动法 (STATNAMIC法)相似的长持续力脉冲作用。此时,由于桩身 中的波传播效应大大减弱,桩侧、桩端岩土阻力的发挥更接近静 载作用时桩的荷载传递性状。因此,“重锤低击”是保障高应变

承载力成倍提高。原因是:桩底反射强意味着桩端的运动加速度 和速度强烈,附加土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和动阻力恰好分别与加速 度和速度成正比。可以想见;对于长细比较大、侧阻力较强的摩 擦型桩,上述效应就不会明显。此外,6mm.贯入度只是一个统 计参考值,本章第9.4.7条第4款已针对此情况作了具体规定。

9.4.1:从一阵锤击信号中选取分析用信号时,除要考虑有足够 的锤击能量使桩周岩土阻力充分发挥外,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1·连续打桩时桩周土的扰动及残余应力; 2:锤击使缺陷进一步发展或拉应力使桩身混凝土产生裂隙; 3在桩易打或难打以及长桩情况下,速度基线修正带来的 误差; 4'对桩垫过厚和柴油锤冷锤信号,因加速度测量系统的低 频特性造成速度信号出现偏离基线的趋势项。 9.4.2·:高质量的信号是得出可靠分析计算结果的基础。除柴油 锤施打的长桩信号外,力的时程曲线应最终归零。对于混凝士 桩,高应变测试信号质量不但受传感器安装好坏、锤击偏心程度 和传感器安装面处混凝土是否开裂的影响,也受混凝土的不均匀 性和非线性的影响。这些影响对采用应变式传感器测试、经换算 得到的力信号尤其敏感。混凝土的非线性一般表现为:随应变的 增加,割线模量减小,并出现塑性变形,使根据应变换算到的力 值偏大且力曲线尾部不归零。本规范所指的锤击偏心相当于两侧 力信号之一与力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平均值的33%。通常 锤击偏心很难避免,因此严禁用单侧力信号代替平均力信号。 9.4.3.桩身平均波速也可根据下行波起升沿的起点和上行波下 降沿的起点之间的时差与已知桩长值确定。对桩底反射峰变宽或 有水平裂缝的桩,不应根据峰与峰间的时差来确定平均波速。桩 较短且锤击力波上升缓慢时,可采用低应变法确定平均波速。

9.4.4通常,当平均波速按实测波

9.4.6高应变分析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高低取决于动测

析软件和人员素质三个要素。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具有坚实理论

图8灌注桩高应变实测波形

注:Φ800mm钻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全风化花岗片麻岩, 测点下桩长16m。采用60kN重锤,先做高应变检测,:后 做静载验证检测

9.4.8·凯司法与实测曲线拟合法在计算承载力上的本质区别是: 前者在计算极限承载力时,单击贯入度与最大位移是参考值,计 算过程与它们无关。另外,凯司法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基于以下三 个假定推导出的: 1桩身阻抗基本恒定; 2动阻力只与桩底质点运动速度成正比,即全部动阻力集 中于桩端: 3.土阻力在时刻t²一t1.十2L/c已充分发挥。 显然,它较适用于摩擦型的中、小直径预制桩和截面较均匀的灌 注桩。 公式中的唯一未知数一凯司法无量纲阻尼系数J。定义为 仅与桩端士性有关,一般遵循随土中细粒含量增加阻尼系数增大 的规律。J。的取值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承载力的准 确性。所以,缺乏同条件下的静动对比校核或大量相近条件下的 对比资料时,将使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当贯人度达不到规定值 或不满足上述三个假定时,J。值实际上变成了一个无明确意义的

间通常不超过20ms(除非采用很重的落锤),但柴油锤信号在主 峰过后的尾部仍能产生较长的低幅值延续;二是与位移相关的总 静阻力一般会不同程度地滞后于2L/c发挥,当端承型桩的端阻 力发挥所需位移很大时;土阻力发挥将产生严重滞后,因此规定 2L/c后延时足够的时间,使曲线拟合能包含土阻力响应区段的 全部土阻力信息。 4为防止土阻力未充分发挥时的承载力外推,设定的S值 不应超过对应单元的最大计算位移值。若桩、土间相对位移不足 以使桩周岩土阻力充分发挥,则给出的承载力结果只能验证岩出 阻力发挥的最低程度。 5.·土阻力响应区是指波形上呈现的静土阻力信息较为突出 的时间段。“所以本条特别强调此区段的拟合质量,避免只重波形 头尾,忽视中间土阻力响应区段拟合质量的错误做法,并通过合 理的加权方式计算总的拟合质量系数,突出土阻力响应区段拟合 质量的影响。 :6贯入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是否接近,是判断拟合选用参 数、特别是S。值是否合理的辅助指标。,: 9.4.10·高应变法动测承载力检测值(见第3.5:2条的条文说 明)多数情况下不会与静载试验桩的明显破坏特征或产生较大的 桩顶沉降相对应,总趋势是沉降量偏小。为了与静载的极限承载 力相区别,称为本方法得到的承载力检测值或动测承载力。需要 指出:本次修订取消了验收检测中对单桩承载力进行统计平均的 规定。单桩静载试验常因加荷量或设备能力限制,试桩达不到极 限承载力,不论是否取平均,只要一组试桩有一根桩的极限承载 力达不到特征值的2倍,结论就是不满足设计要求。动测承载力 则不同,可能出现部分桩的承载力远高于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 即使个别桩的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但“高”和“低”取平均 后仍可能满足设计要求。所以,本章修订取消了通过算术平均进 厅承载力统计取值的规定,以规避高估承载力的风险。

卡。在深厚软土地区,打桩初始阶段侧阻和端阻虽小,但桩行 ,桩锤能正常爆发起跳(高幅值锤击压应力是产生强拉应力白 要条件),桩底反射回来的上行拉力波的头部(拉应力幅值量

天)与下行传播的锤击压力波尾部叠加,在桩身某一一部位产生净 的拉应力。当拉应力强度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引起桩身拉 裂。开裂部位一般发生在桩的中上部,且桩愈长或锤击力持续时 间愈短,最大拉应力部位就愈往下移。当桩进人硬土层后,随着 打桩阻力的增加拉应力逐步减小,桩身压应力逐步增加,如果桩 在易打情况下已出现拉应力水平裂缝,渐强的压应力在已有裂缝 处产生应力集中,使裂缝处混凝土逐渐破碎并最终导致桩身 断裂。 人射压力波遇桩身截面阻抗增大时,会引起小阻抗桩身压应 力放大,桩身可能出现下列破坏形态:表面纵向裂缝、保护层脱 落、:主筋压曲外凸、混凝土压碎崩裂。例如:打桩过程中桩端碰 上硬层(基岩、孤石、漂石等)表现出的突然贯人度骤减或拒 锤,继续施打会造成桩身压应力过大而破坏。此时,最大压应力 出现在接近桩端的部位。 414发致

9.4.14:本条解释同本规范第8.4.8条。

10.1.1声波透射法是利用声波的透射原理对桩身混凝土介质 状况进行检测,适用于桩在灌注成型时已经预埋了两根或两根 以上声测管的情况。当桩径小于0.6m时,声测管的声耦合误 差使声时测试的相对误差增大,因此桩径小于0.6m时应慎用 本方法;基桩经钻芯法检测后(有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钻孔) 需进一步了解钻芯孔之间的混凝土质量时也可采用本方法 检测。 由于桩内跨孔测试的测试误差高于上部结构混凝土的检测 且桩身混凝土纵向各部位硬化环境不同,粗细骨料分布不均匀, 因此该方法不宜用于推定桩身混凝土强度:

10.2.1'声波换能器有效工作面长度指起到换能作用的部分的 实际轴向尺寸,该长度过大将夸大缺陷实际尺寸并影响测试 结果。 换能器的谐振频率越高,对缺陷的分辨率越高,但高频声波 在介质中衰减快,有效测距变小。选配换能器时,在保证有一定 的接收灵敏度的前提下,原则上尽可能选择较高频率的换能器。 提高换能器谐振频率,可使其外径减少到30mm以下,有利于 换能器在声测管中升降顺畅或减小声测管直径。但因声波发射频 率的提高,将使声波穿透能力下降。所以,本规范规定用 30kHz~60kHz谐振频率范围的换能器,在混凝土中产生的声波 波长约8cm~15cm,能探测的缺陷尺度约在分米量级。当测距 较大接收信号较弱时,宜选用带前置放大器的接收换能器,也可

采用低频换能器,提高接收信号的幅度,但后者要以牺牲分辨力 为代价。 桩中的声波检测一般以水作为耦合剂,换能器在1MPa水压 下不渗水也就是在100m水深能正常工作,这可以满足一般的工 程桩检测要求。对于超长桩,宜考虑更高的水密性指标。 声波换能器宜配置扶正器,防止换能器在声测管内摆动影响 测试声参数的稳定性。 10.2.2由于混凝土灌注桩的声波透射法检测没有涉及桩身混凝 土强度的推定,因此系统的最小采样时间间隔放宽至0.5uS。首 波自动判读可采用阈值法,亦可采用其他方法,对于判定为异常 的波形,应人工校核数据

10.3.1声测管内径与换能器外径相差过大时,声耦合误差明显 增加;相差过小时,影响换能器在管中的移动,因此两者差值取 10mm为宜。声测管管壁太薄或材质较软时,混凝土灌注后的径 向压力可能会使声测管产生过大的径向变形,影响换能器正常升 降,甚至导致试验无法进行,因此要求声测管有一定的径向刚 度,如采用钢管、:镀锌管等管材,不宜采用PVC管。由于钢材 的温度系数与混凝土相近,可避免混凝土凝固后与声测管脱开产 生空隙。声测管的平行度是影响测试数据可靠性的关键,因此, 应保证成桩后各声测管之间基本平行。: 10.3.2.检测剖面、声测线和检测横截面的编组和编号见图10。 本次修订将桩中预埋三根声测管的桩径范围上限由 2000mm降至1600mm,.使声波的检测范围更能有效覆盖大部 分桩身横截面。因多数工程桩的桩径仍在此范围,这首先既保 证了检测准确性,又适当兼顾了经济性,即三根声测管构成三 个检测剖面时,使声测管利用率最高。声测管按规定的顺序编 号,便于复检、验证试验,以及对桩身缺陷的加固、补强等工 铝外理

10.4.1本条说明如下: 1·原则上,桩身混凝土满28d龄期后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 是合理的。但是,为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缩短工期,当采用声 波透射法检测桩身缺陷和判定其完整性类别时,:可适当将检测时 间提前,以便能在施工过程中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补救,赢得宝 贵时间。这种适当提前检测时间的做法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 声波透射法是一种非破损检测方法,不会因检测导致桩身混凝土 强度降低或破坏;二是在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时,没有涉 及混凝土强度问题,对各种声参数的判别采用的是相对比较法, 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满龄期后的强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混凝土 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内部缺陷一般不会因时间的增长而明显改 善。因此,按本规范第3.2.5条第1款的规定,原则上只要混凝 土硬化并达到定强度即可进行检测。 2率定法测定仪器系统延迟时间的方法是将发射、接收换 能器平行悬于清水中,逐次改变点源距离并测量相应声时,记录 不少于4个点的声时数据并作线性回归的时距曲线:

度松弛,导致换能器位置不准确。因此应从桩底开始同步提升换 能器进行检测才能保证记录的换能器位置的准确性。 自动记录声波发射与接收换能器位置时,提升过程中电缆线 带动编码器卡线轮转动,编码器计数卡线轮转动值换算得到换能 器位置。电缆线与编码器卡线轮之间滑动、卡线轮直径误差等因 素均会导致编码器位置计数与实际传感器位置有一定误差,因此 每隔定间距应进行一次高差校核。:此外,·自动记录声波发射与 接收换能器位置时,·如果同步提升声波发射与接收换能器的提升 速度过快,会导致换能器在声测管中剧烈摆动;甚至与声测管管 壁发生碰撞,对接受的声波波形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因此换能 器的同步提升速度不宜过快,:应保证测试波形的稳定性。 3在现场对可疑声测线应结合声时、(声速)、波幅、主频、 实测波形等指标进行综合判定。 4桩内预理n根声测管可以有C个检测部面,预埋2根声 测管有1个检测部面,预理3根声测管有3个检测部面,预理4 根声测管有6.个检测剖面,预埋5根声测管有10个检测部面。 5不仅要求同一检测部面,最好是一根桩各检测部面,:检 测时都能满足各检测部面声波发射电压和仪器设置参数不变的条 件,使各检测部面的声学参数具有可比性,利于综合判定。‘但应 注意:4管6剖面时,若采用四个换能器同步提升并自动记录则 属例外,此时对角线部面的测距比边线剖面的测距大1:41倍 而长测距会增大声波衰减。 10.4.3经平测或斜测普查后,找出各检测剖面的可疑声测线: 再经加密平测:(减小测线间距)、交叉斜测等方式既可检验平测 普查的结论是否正确,又可以依据加密测试结果判定桩身缺陷的 边界,进而推断桩身缺陷的范围和空间分布特征

10.5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10.5.1:当声测管平行时,构成某一检测剖面的两声测管外壁在 桩顶面的净距离1等于该检测剖面所有声测线测距,当声测管弯

定,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声速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差异不大(双 剔法略高);16号~21号桩(对应剖面为49~72)桩身存在较 多缺陷,混凝土质量不稳定,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声速异常判断 概率统计值差异较大,单剔法得到的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甚至会 出现明显不合理的低值,而双剔法得到的声速异常判断概率统计 值则比较合理。

图1121根桩72个检测剖面双剔法与单剔法的 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比较 1一单边剔除法;2一双边剔除法

再分别将两种计算方法对同一根桩的各个部面声速异常判断 概率统计值的标准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2所示。由该图 可以看到,双剔法计算得到的每根桩各个检测剖面声速异常判断 概率统计值的标准差普遍小于单剔法。在工程上,同一根桩的混 凝土设计强度,配合比、地基条件、施工工艺相同,不同检测部 面(自下而上)不存在明显差异,各剖面声速异常判断概率统计 值应该是相近的,其标准差趋于变小才合理。所以双剔法比单剔 法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 双剔法的结果更符合规范总则一一安全适用。一方面对于混 凝土质量较稳定的桩,双剔法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接近或略高

单剔法(在工程上偏于安全);另一方面对于混凝土质量不稳定 的桩,尤其是桩身存在多个严重缺陷的桩,双剔法有效降低了因 为声速标准差过大而导致声速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过低:(如小于 3500m/s),从而漏判桩身缺陷而留下工程隐患的可能性。 4,当桩身混凝土质量稳定,声速测试值离散小时,由于标 准差Sx(i)较小,可能导致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Vo1(i)过高从面 误判;另方面当桩身混凝土质量不稳定,声速测试值离散大 时,由于.sx(i)过大,可能会导致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Vo1(i)过 小从而导致漏判。为尽量减小出现上述两种情况的几率,对变异 系数C()作了限定。 通过大量工程桩检测剖面统计分析,发现将C(i)限定在 0.015,0.045区间内,声速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的取值落在 合理范围内的几率较天。

10.5.4对本条各款依次解释如下!

1一单边剔除法;2一双边剔除法

1一单边剔除法;2一双边剔除法

1U和的合理确定是天量既往检测经验的体现。当桩身 混凝土未达到龄期而提前检测时,应对和的取值作适当

调整。 2概率法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相对比较法,它考察的只是各 条声测线声速与相应检测部面内所有声测线声速平均值的偏离程 度。当声测管倾斜或桩身存在多个缺陷时,同一检测部面内各条 声测线声速值离散很大,这些声速值实际上已严重偏离了正态分 布规律,基于正态分布规律的概率法判据已失效,此时,不能将 概率法临界值o(i)作为该检测剖面各声测线声速异常判断临界 值Uc,式(10.5.4)就是对概率法判据值作合理的限定。 3:同一桩型是指施工工艺相同、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配合 比相同的桩。 4·声速的测试值受非缺陷因素影响小,测试值较稳定,不 同部面间的声速测试值具有可比性。取各检测部面声速异常判断 临界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桩各部面内所有声测线声速异常判断临界 直,可减小各剖面间因为用概率法计算的临界值差别过大造成的 桩身完整性判别上的不合理性。另一方面,对同一根桩,桩身混 凝设计强度和配合比以及施工工艺都是一样的,应该采用一个 临界值标准来判定各剖面所有声测线对应的混凝土质量。当某 部面声速临界值明显偏离合理取值范围时,应分析原因,计算时 应剔除。 10.5.6波幅临界值判据为Api()GB/T51435-2021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技术标准及条文说明.pdf,波幅的衰减受桩身 混凝土不均匀性、声波传播路径和点源距离的影响,故应考虑声 测管间距较大时波幅分散性而采取适当的调整。 因波幅的分贝数受仪器、传感器灵敏度及发射能量的影响 敌应在考虑这些影响的基础上再采用波幅临界值判据。当波幅差

异性较大时,应与声速变化及主频变化情况相结合进行综合 分析。: 10.5.7:声波接收信号的主频漂移程度反映了声波在桩身混凝土 中传播时的衰减程度,而这种衰减程度又能体现混凝土质量的优 劣。接收信号的主频受诸如测试系统的状态、声耦合状况、测距 等许多非缺陷因素的影响,测试值没有声速稳定,对缺陷的敏感 性不及波幅。在实用时,作为声速、波幅等主要声参数判据之外 的一个辅助判据。 在使用主频判据时,应保持声波换能器具有单峰的幅频特性 和良好的耦合一致性,接收信号不应超量程,否则削波带来的高 频谐波会影响分析结果。若采用FFT方法计算主频值,还应保 证足够的频域分辨率。

10.5.8接收信号的能量与接收信号的幅值存在正相关性,可

行横向关联,来判定桩身缺陷的横向分布。 10.5.11表10.5.11中声波透射法桩身完整性类别分类特征是 根据以下几个因素来划分的:(1)缺陷空间几何尺寸的相对大 小;(2)声学参数异常的相对程度;(3)接收波形畸变的相对程 度;(4)声速与低限值比较。这几个因素中除声速可与低限值作 定量对比外,如I、Ⅱ类桩混凝土声速不低于低限值,Ⅲ、IV类 桩局部混凝土声速低于低限值,其他参数均是以相对大小或异常 程度来作定性的比较。 预埋有多个声测管的声波透射法测试过程中,多个检测剖面 中也常出现某检测剖面个别声测线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情况,即 空间范围内局部较小区域出现明显缺陷。这种情况,可依据缺陷 在深度方向出现的位置和影响程度,以及基桩荷载分布情况和使 用特点,将类别划分的等级提高一级,即多个检测剖面中某一检 测剖面只有个别声测线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该特 征归类到Ⅱ类桩;而声学参数严重异常、接收波形严重畸变或接 收不到信号,则归类到Ⅲ类桩

图13接收波形畸变程度示意

这里需要说明:对于只预理2根声测管的基桩,仅有二个检 测剖面,只能认定该检测剖面代表基桩全部横截面,无论是连续 多根声测线还是个别声测线声学参数异常均表示为全断面的异 常,相当于表中的“大于或等于检测部面数量的一半”。 根据规范规定采用的换能器频率对应的波长以及100mm最 大声测线间距,使异常声测线至少连续出现2次所对应的缺陷尺 度一般不会低于10cm量级。 声波接收波形畸变程度示例见图13。 10.5.12实测波形的后续部分可反映声波在接、收换能器之间 的混凝土介质中各种声传播路径上总能量衰减状况,其影响区域 大于首波,因此检测部面的实测波形波列图有助于测试人员对桩 身缺陷程度及位置直观地判定

A.U.I通过内力测试可解决如下问题:对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桩,可得到桩侧各士层的分层抗压侧阻力和桩端支承力;对竖向 抗拔静荷载试验桩,可得到桩侧士的分层抗拨侧阻力;对水平静 荷载试验桩,可求得桩身弯矩分布,最大弯矩位置等;对需进行 负摩阻力测试的试验桩,可得到桩侧各土层的负摩阻力及中性点 位置;对打入式预制混凝土桩和钢桩,可得到打桩过程中桩身各 部位的锤击拉、压应力。 灌注桩桩身轴力换算准确与否与桩身横截面尺寸有关,某一 成孔工艺对不同地层条件的适应性不同,因此对成孔质量无把握 或预计桩身将出现较大变径时,应进行灌注前的成孔质量检测。 A.0.2测试方案选择是否合适,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检测技术人 员对试验要求、施工工艺及其细节的了解,以及对振弦、光纤和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及其各自的技术、环境性能的掌 握。对于灌注桩,传感器的埋设难度随埋设数量的增加而增大: 为确保传感器埋设后有较高的成活率,重点需要协调成桩过程中 与传感器及其电缆固定方式相关的防护问题;为了确保测试结果 可靠,检测前应针对传感器的防水、温度补偿、长电缆及受力状 态引起的灵敏度变化等实际情况,对传感器逐个进行检查和自 校。当需要检测桩身某断面或桩端位移时,可在需检测断面设置 位移杆,也可通过滑动测微计直接测量。 A.0.4滑动测微计测管的体积较大,测管的埋设数量一般根据 桩径的大小以及桩顶以上的操作空间决定:对灌注桩宜对称埋设 不少于2根;对预制桩,当理设1根测管时,宜将测管理埋设在桩 中心轴上。对水平静荷载试验桩,宜沿受力方向在桩两侧对称埋

庄径的大小以及桩顶以上的操作空间决定:对灌注桩宜对称埋 少于2根;对预制桩,当埋设1根测管时,宜将测管埋设在 中心轴上。对水平静荷载试验桩,宜沿受力方向在桩两侧对称 2根测管,测管可不通长埋设CJJ 122-2017 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但应大于水平力影响深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