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5038-2015 安徽省城市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规划编制导则

DB34/T 5038-2015 安徽省城市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规划编制导则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6.5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899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 5038-2015 安徽省城市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规划编制导则

安徽省城市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 综合利用规划编制导则 Guidelines for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Planning about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and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 in Anhui Provinc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GB 50180-2018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安徽省城市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

安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年12月29日

2.0.1城市地下空间urbanundergroundspace 城市规划区内,在地表以下自然形成或人工开发的空间 2.0.2城市地下空间规划urbanundergroundspaceplanning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部署、技术要 求、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0.3人民防空工程规划(简称人防工程规划) planning of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 根据战时城市防护要求,对各类人民防空工程,以及为之提 共保障的配套工程进行综合布局,明确人防工程防护等级、建设 规模与数量、服务范围与平时利用等技术要求的专业规划。 2.0.4地下空间资源评估undergroundspaceresourees assessment 根据城市地下空间赖以存在的地层环境和构造特征,判明 定深度内岩体、土体的自然、环境、人文、建设等要素对开发利 用地下空间的影响,明确地下空间资源的适建性空间分布与规

利用地下空间实现交通功能的设施,包括地下轨道交通设 施、地下道路设施、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停车设施、地下交通场 站等。 2.0.6地下市政公用设施undergroundmunicipalandpublid facilities 利用地下空间实现市政功能的设施,包括城市供水、供电、 燃气、供热、通信、排水、环卫等设施,分为地下场站、地下管 线及综合管廊等

2.0.7综合管廊utilitytunnel

一定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通用性规定,简称控规通则。 2.0.16地下空间规划控制指标 regulatory indexes of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的控制要素和要求,包括强制性指标 和引导性指标

《综合利用规划》应包括现状分析、资源评估、地下空间管 制、需求预测、市域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总体指引、中 心城区地下空间总体布局、中心城区地下专项设施规划、中心城 区人防工程总体布局、中心城区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 近期建设与远景构想、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内容。 3.1现状分析与资源评估 3.1.1现状分析 城市建设现状分析包括城市社会、经济、城乡建设等现状及 发展条件分析,城市人口分布、综合交通、重点地区建设等现状 分析; 地下空间现状分析包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所处阶段,地 下空间开发利用区位、建设总量、开发功能、开发深度等分析; 人防工程现状分析包括人防工程配建情况,各类人防工程设 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传播或其驰图遗下空间开发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 结合当地的地质状况,选择地貌、地层、区域地质构造、水 文地质、地质灾害等工程地质条件作为地下空间资源评价因子。 依据适宜性评价成果,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划分地质适宜区、地质 较适宜区、地质较不适宜区、地质不适宜区四个地下空间开发适 宜性等级分区。 皖北平原地区需加强对采矿区、矿产资源埋藏区等因子的地 下空间适宜性评价:

《综合利用规划》应包括现状分析、资源评估、地下空间管 制、需求预测、市域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总体指引、中 心城区地下空间总体布局、中心城区地下专项设施规划、中心城 区人防工程总体布局、中心城区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 近期建设与远景构想、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内容

3.1现状分析与资源评估

江淮丘陵地区需加强对地貌、地层、地震灾害等因子地下空 间适宜性评价; 沿江地区需加强对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子地下空间适宜 性评价; 皖西山地、皖南山地地区需加强对地貌、区域地质、构造、 地质灾害等因子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

3.1.3地下空间管控

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地下空间利用现 状、地面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历史文化保护等因素,合理 划定地下空间适建性分区,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划分适建区、限建 区、禁建区,对三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进行不同方式的管控,并 提出管制措施,

3.1.4地下空间资源量估算

根据城市地下空间适建性分区,估算浅层、次浅层地下空间 有效开发资源量及有效开发资源总量

3.21地下空间需求预测

综合考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空间发展形态、功能布局 素,选择科学方法,合理预测地下问需求总量交流使田请勿佳操或

3.2.2人防工程需求预测

依据城市人防防护要求,合理确定各类人防工程的建设标 准;根据人民防空方案确定战时留城人口规模,科学预测各类人 防工程的需求量及人防工程总量。

明确规划期内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规划总体目标及 阶段目标,包括综合利用发展要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规模,地 下空间与地面建设量比例侧关系,人防工程建设且标等内容。

结合当地地下空间发展特点及人防设防要求,提出城市地下 间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总体发展思路、建设重点和实施策略

3.4市域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总体指

3.4.1市域地下空间总体布局指引

3.4.2市域人防工程建设指

3.5.1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包括总体结构、平面布局、竖向布局。 1平面布局: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主要交通廊道、公共 中心布局和人防工程建设,提出地下空间平面布局要求,明确地 下空间平面布局结构及功能安排等。 2竖向布局:依照分层开发、分步实施、注重综合效益的原

3.5.2中心城区地下公共空间规划

结合城市各级公共中心、大型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节点 和开散空间等布局,研究地下公共空间发展策略,确定地下公共 空间建设区域,提出地下空间开发类型、开发层数、建设强度、 平时战时功能等要求。 地下公共空间重点建设片区包括市级中心、区级中心、公共 交通枢纽等城市高强度开发区域

3.5.3中心城区地下专项设施规划

主要包括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地下公共服务 设施、地下仓储设施、地下综合设施及其它地下设施。 1地下交通设施 根据城市发展水平和地下空间资源条件,提出符合交通需求 的地下交通发展战略,并对地下轨道交通、地下道路、地下人行 通道、地下停车库、地下场站等地下交通设施进行规划布局。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细化、优化轨道地下线及站场的地 下空间布局,协调与周边地下空间的衔接。 研究地下停车策略,明确地下停车配建标准地下停车比例 及建设规模; 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 明确地下道路、地下人行通道功能类型及总体布局: 明确地下公共交通场站、地下交通纽等布局要求和开发建 议 2地下市政公用设施 结合城市各类市政公用设施专项规划提出综合管廊、地下供 水设施、地下供电设施、地下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地下中水处理 设施、地下环卫设施等地下市政公用设施总体布局要求。

3地下公共服务设施 明确客类地下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思路和布局要求等。 公共服务中心、交通枢纽、历史风貌等地区,地面功能可向 地下延伸,结合地面建设布置地下公共服务设施,瞬时人流量较 大或服务特殊群体的公共服务设施不宜布局于地下。 4地下仓储设施 依据城市物流发展规划及城市设防要求,平时物资储备周转 与战时供应保障相结合,规划布置地下物流仓储设施, 5地下综合设施 结合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建设提出地下综合设施布局、开发 强度、平战综合利用建设指引等内容,合理组织其交通、商业、 文化及其它公共服务等功能复合空间

3.5.4中心城区人防工程规划

合理划分人防防护分区,明确人防工程体系和防护重点;构 建城市人防蔬散干道体系;提出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 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配套工程等各类人防工程的配建标 准、建设规模及空间布局;提出人防工程平战功能转换要求、综 合利用指引和早期人防工程加固、改造措施

3.5.5地下察合防灾规切

构建以人防工程为主体的城市地下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 体系、提出消防、抗震、防洪、地下生命线工程、地质灾害防护 等布高原则和防护措施GB/T 14909-2021 能量系统 分析技术导则.pdf

3.5.6历史文化地区地下空间开发与保护

结合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文物保护单位、地下文 物埋藏区等历史文化地区保护范围,划定地下空间控制边界,提 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与保护指引

GB 50414-2018 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标准(正版、清晰无水印)3.5.7地下空间生态环境保护

结合各地特点,研究确定地下空间生产环境保护原则,提出 地下空间开发保护控制指引及生态环境改善措施

3.6中心城区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3.7近期建设、远景构想、规划实施3.6.1确定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建设重点、总体布局,3.7.1近期建设与远景构想明确规划管理单元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控制指引、重点建设片结合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提出《综合利用规划》近期建设目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控制导则及一般股地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控制标、近期重点建设片区、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及其通则等内容。实施政策和保障措施。3.6.2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规划重点中心城区规划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城市应增加远景发展规划内明确地下空间连通工程建设类型、控制要求,地下空间和人容,对城市未来30~50年远景时期城市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综合防工程平战转换要求等内容。利用发展格局提出前瞻性的规划要求。3.6.3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总体布局3.7.2规划实施措施应包括实施机制研究、政策保障体系建议、明确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空间总体结构、功能布资金筹措建议和地下设施开发权属管理建议等内容。局,提出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要求重点内容和建设指引。3.6.4城市规划管理单元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控制指引与城市规划管理单元相对应,根据单元内规划人口,合理预测留城人口及人防工程建设总量,明确单元地下平面管控分区、聚向分层控制、地下空间使用性质、地下客类设施及人防工程设施布局要求、平战转换功能要求、配建或兼顾人防比例、地下停车比例、互连互通要求、历史文化保护、环境建设要求、开发模式及实施建议等内容。导、竖向分层控制、开发规模、建设强度、总体布局、互连互通要求、开发主体建议等内容。3.6.6一般地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控制通则界定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一般地区边界,提出开发强度引导、交通控制、平战综合利用功能指引、人防工程设施建设指引、开发权属管理、地下空间城市设计引导等内容。101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