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3113.1-2019 电动转辙机 第1部分:ZD6系列电动转辙机

TBT 3113.1-2019 电动转辙机 第1部分:ZD6系列电动转辙机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9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117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BT 3113.1-2019 电动转辙机 第1部分:ZD6系列电动转辙机

ICS020.45 S 61

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Electric switchmachire Part 1:ZD6 series electric switch maehine

GB 51249-2017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pdf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内育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TB/T3113《电动转辙机》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ZD6系列电动转辙机: 第2部分:ZD9/ZDJ9系列电动转辙机。 本部分为TB/T3113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C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TB/T1477—2005《ZD6系列电动转辙机》。与TB/T1477—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 外,本部分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表1、表2中转辙机外形及安装尺寸、转辙机额定转换力、表示杆动程参数(见表1及表2 2005年版的表1及表2); 修改了转辙机工作环境(见4.1,2005年版的4.1); 一增加了安全接点的接触压:要求(见4.4.3); 一增加了接点罩阻燃要求(见.6.10), 修改了速动爪落下后与速动片的缺间隙的上限要求(见4.6.4,2005年版的4.8.3); 修改了表示杆及锁闭表示杆的检测方法、见4.9,2005年版的4.11); 修改了电机的温升要求(见4.10.5,2005年版的4.·2.3); 修改了转辙机耐振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见4.17.5.532505年版的4.1)。 本部分由西安全路通号器材研究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全路通号器材研究有限公司、天津铁路信号有 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梅积刚、丁召荣、刘彤、郝丽娜、孙志源。 本部分所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TB1477 9X3B/1477 1998.TB/T14772005

1部分:ZD6系列电动转辙机

TB/T3113的本部分规定了ZD6系列电动转辙机(以下简称“转辙机”)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 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部分适用于转辙机的设计、生产、检验及使用

3.1转辙机的型号及其含义

转辙机的型号及其含义如下

3.2转辙机的外形及安装尺寸

转撤机的外形及安装尺寸见图1和表1。

注1:L,、Lz、Ls及L尺寸偏差为±3mm。 注2:接头铁底面量离衣示杆中心高度为46mm,特殊尺寸的接头铁在转辙机安装图里进行设计

3.3转辙机的基本参数

转辙机的基本参数见表2

表2专辙机的基本参数

机的工作环境应符合GB/T25338.1一2010中

4.4.2转辙机的防护应符合GB/T25338.1—2010中5.5.4及5.5.5的规定。 4.4.3安全接点应接触良好,接触深度不应小于4mm,接点片与接点环的接触压力应大于5N。在插 入手摇把或钥匙时,应能可靠断开,接点片与接点环的断电距离不应小于2.5mm。手摇把取出后,非 经人工恢复不应接通电路。 4.4.4可挤型转辙机,在锁闭状态下GB/T 25048-2019 金属材料 管 环拉伸试验方法,主销连接失效、动作杆反向位移大于2.5mm时,移位接触器应 可靠断开。

4.5减速器及摩擦联结器

的润滑脂。 4.5.2减速器内部齿轮啮合应平稳,运动零件无卡叫。 4.5.3摩擦联结器的正反向摩擦电流相差不应大于工作电流的15%。按表2进行电气特性测试时 摩擦电流应调整至2.6A~2.9A。 4.5.4摩擦联结器的摩擦面不应有对摩擦系数影响较大的油污、粉尘、粒等。 4.5.5当摩擦电流调整至4.5.3的规定时,摩擦调整弹簧相邻有效工作圈最小间或不应小于1.5mm。 4.5.6将摩擦联结器调至能转换1.5倍额定负载,在+70℃环境温度条件下,摩擦联结器连续运转 15min不经调整应能正常工作

摩擦电流应调整至2.6A~2.9A

4.5.4摩擦联结器的摩擦面不应有对摩擦系数影响较大的油污、粉尘、粒等。 4.5.5当摩擦电流调整至4.5.3的规定时,摩擦调整弹簧相邻有效工作圈最小间或不应小于1.5mm。 4.5.6将摩擦联结器调至能转换1.5倍额定负载,在+70℃环境温度条件下,摩擦联结器连续运转 15min,不经调整应能正常工作

4.6.1在动作杆和表示杆正常动作的条件下,动接点组应能顺利转换,不应有迟钝、卡阻现象。 4.6.2动接点环打人静接点片的打人深度,从动接点环均接通三组静接点片起始位置至动接点环打 入静接点片的最终位置,动接点环运动的直线行程不应小于4mm,两侧相差不应大于1.5mm。每组接 点沿插入方向的中分线偏差不应大于0.5mm。动接点组打入静接点组内,动接点环上沿不应低于静 接点片上沿,静接点片下沿不应与动接点组绝缘体接触。 4.6.3各接点闭合符合4.6.2的规定时,静接点片与动接点环的接触压力为6N~14.7N。 4.6.4在速动爪落入速动片缺口之前,动接点组在1排和4排静接点组中的接触深度不应小于 3mm。速动爪落下后,与速动片缺口的间隙应为1mm~3mm。 4.6.5在切断表示电路过程中,速动爪尖不能与速动片接触。速动爪抬起后,爪尖弧面与速动片间具 有0.3mm~1mm的间隙。 4.6.6在转辙机动作过程中,速动爪上的滚轮应在贴合面上灵活转动。速动爪落下后,滚轮不应与启 动片相碰。

静接点片的距离应大于2mm

GB/T 42105-2022 水泥和煤炭行业能源管理绩效评价指南静接点片的距离应大于2m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