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46-003-2017 海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46-003-2017 海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1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481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46-003-2017 海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时新风系统应能关闭,其目的在于减少处理新风的冷、热负荷 氏能量消耗;在夏季的夜间或室外温度较低的时段,直接采用1 温度较低的空气对建筑进行预冷,是一项有效的节能方法,应 广应用。

邻,围护结构的负荷随季节改变有较大的变化;内区则由于无外围 泸结构,室内环境几乎不受室外环境的影响,常年需要供冷。冬季 内、外区对空调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宜分别设计和配置空 周系统。这样,不仅方便运行管理,易于获得最佳的空调效果,而且 还可以避免冷热抵消,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运行费用。 对于办公建筑而言,办公室内、外区的划分标准与许多因素有 关,其中房间分隔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设计中需要灵活处理。例如 如果在进深方向有明确的分隔,则分隔处一般为内、外区的分界 线;房间开窗的大小、房间朝向等因素也对划分有一定影响。在设 计没有明确分隔的大开间办公室时,根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通常 可将距外围护结构3m~5m的范围内划为外区,其所包围的为内 区。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也可以将上述从3m~5m的范围作

为过渡区,在空调负荷计算时,内、外区都计算此部分负荷,这样只 要分隔线在3m~5m之间变动,都是能够满足要求的 4.3.12如果新风经过风机盘管后送出,风机盘管的运行与否对新 风量的变化有较大影响,易造成能源浪费或新风不足。 4.3.13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工程采用了土建风道(指用砖、混凝土 石膏板等材料构成的风道)。从实际调查结果来看,这种方式带来 了相当多的隐患,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漏风严重,而且由于大部 分是隐蔽工程无法检查,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处理过的空气无 法送到设计要求的地点,能量浪费严重,因此作出较严格的规定 在工程设计中,有时会因受条件限制或为了结合建筑的需求 存在一些用砖、混凝土、石膏板等材料构成的土建风道、回风竖井 的情况;此外,在一些下送风方式(如剧场等)的设计中,为了管道 的连接及与室内设计配合,有时也需要采用一些局部的土建式封 闭空腔作为送风静压箱。因此本条文对这些情况不作严格限制。 司时由于混凝土等墙体的蓄热量大,没有绝热层的土建风道 会吸收大量的送风能量,严重影响空调效果,因此当受条件限制不 得已利用十建风道时,对这类十建风道或送风静压箱提出严格的 防漏风和绝热要求。 4.3.14做好冷却水系统的水处理,对于保证冷却水系统尤其是冷 凝器的传热,提高传热效率有重要意义。 在目前的一些工程设计中,片面考虑建筑外立面美观等原因 将冷却塔安装区域用建筑外装修进行遮挡,忽视了冷却塔通风散 热的基本要求,对冷却效果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了冷却能 的制冷能力口能靠增加冷水机组

器的传热,提高传热效率有重要意文。 在目前的一些工程设计中,片面考虑建筑外立面美观等原因 将冷却塔安装区域用建筑外装修进行遮挡GB 50414-2018 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标准(正版、清晰无水印),忽视了冷却塔通风散 热的基本要求,对冷却效果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了冷却能 力下降,冷水机组不能达到设计的制冷能力,只能靠增加冷水机组 的运行台数等非节能方式来满足建筑空调的需求,加大了空调系 统的运行能耗。因此,强调冷却塔的工作环境应在空气流通条件好 的场所。 冷却塔的“飘水”问题是目前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过多的“飘 水”导致补水量的增大,增加了补水能耗。在补水总管上设置水流

量计量装置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补水量的计量,让管理者主动地 建立节能意识,同时为政府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在室内设置水箱存在占据室内面积、水箱和冷却塔的高差增 加水泵电能等缺点,因此是否设置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确定,且应 尽量减少冷却塔和集水箱高差。

求不高的舒适性空调而言,降低湿度要求,加大送风温差,可以达 到很好的节能效果。送风温差加大一倍,送风量可减少一半左右, 风系统的材料消耗和投资相应可减少40%左右,风机能耗则下降 50%左右。送风温差在4℃~8℃之间时,每增加1℃,送风量可减 少10%~15%。而且上送风气流在到达人员活动区域时已与房间 空气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混合,温差减小,可形成较舒适环境,该气 流组织形式有利于大温差送风。由此可见,采用上送风气流组织形 式空调系统时,夏季的送风温差可以适当加大。

4.3.16在空气处理过程中,同时有冷却和加热过程出现,

不经济也不节能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对于夏季具有高温高湿特 征的地区来说,若仅用冷却过程处理,有时会使相对湿度超出设定 值,如果时间不长,一般是可以充许的;如果对相对湿度的要求很 严格,则宜采用二次回风或淋水旁通等措施,尽量减少加热用量。 但对于一些散湿量较天热湿比很小的房间等特殊情况,如室内游 泳池等,冷却后再热可能是必要的方式之一。 对于置换通风方式,由于要求送风温差较小,当采用一次回风 系统时,如果系统的热湿比较小,有可能会使处理后的送风温度过 低,若采用再加热显然降低利用置换通风方式所带来的节能效益 因此,置换通风方式适用于热湿比较大的空调系统,或者可采用 次回风的处理方式。 采用变风量系统(VAV)也通常使用热水盘管对冷空气进行再 加热。

的规定中对总效率m,和风机全压的要求存在一定的问题: 2对于空调机组,由于内部组合的变化越来越多,且设计人员 限难计算出其所配置的风机的全压要求。这些都导致实际执行和 节能审查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进行修改。 由于设计人员并不能完全掌控空调机组的阻力和内部功能 件的配置情况。作为节能设计标准,规定W。的目的是要求设计师 对常规的空调、通风系统的管道系统在设计工况下的阻力进行 定的限制,同时选择高效的风机。 近年来,我国的机电产品性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风机效率和 电机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本次修订按照新的风机和电机能效 等级标准的规定来重新计算了风道系统的W。限值。在计算过程 中,将传动效率和电机效率合并后,作为后台计算数据,这样就不 需要暖通空调的设计师再对此进行计算。 首先要明确的是,W。指的是实际消耗功率而不是风机所配置 的电机的额定功率。因此不能用设计图(或设备表)中的额定电机 容量除以设计风量来计算W设计师应在设计图中标明风机的风 玉(普通的机械通风系统)或机组余压(空调风系统)P,以及对风机 效率E的最低限值要求。这样即可用上述公式来计算实际设计系 的W,并和表4.3.17对照来评判是否达到了本条文的要求。 4.3.18本标准附录C是管道与设备绝热厚度。该附录是从节能角 度出发,按经济厚度和防结露的原则制定。除了经济厚度外,还必 须对冷管道进行防结露厚度的核算,对比后取其大值。 为了方便设计人员选用,本标准附录C针对目前建筑常用管 道的介质温度和最常使用、性价比高的两种绝热材料制定,并直接 给出了厚度。如使用条件不同或绝热材料不同,设计人员应结合供 应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自行计算确定。 按照本标准附录C的绝热厚度的要求,在最长管路为500m的 空调供回水系统中,设计流速状态下计算出来的冷水温升在

差异。当排风中污染物浓度较大或污染物种类对人体有害时,在不 能保证污染物不泄漏到新风送风中时,空气热回收装置不应采用 转轮式空气热回收装置,同时也不宜采用板式或板翅式空气热回 收装置。 在进行空气能量回收系统的技术经济比较时,应充分考虑当 也的气象条件、能量回收系统的使用时间等因素。在满足节能标准 的前提下,如果系统的回收期过长,则不宜采用能量回收系统。 海南地区宜选用全热回收装置。空气热回收装置的空气积灰 对热回收效率的影响较大,设计中应予以重视,并考虑热回收装置 的过滤器设置问题。 常用的空气热回收装置性能和适用对象参见表4。

表4常用空气热回收装置性能和适用对象

4.3.20采用双向换气装置,让新风与排风在装置中进行显热或全 热交换,可以从排出空气中回收50%以上的热量和冷量,有较大的 节能效果,因此应该提倡。人员长期停留的房间一般是指连续使用 超过3h的房间。 当安装带热回收功能的双向换气装置时,应注意: 1热回收装置的进、排风入口过滤器应便于清洗: 2风机停正使用时,新风进口、排风出口设置的密闭风阀应同 时关闭,以保证管道气密性

4.4.1风机的变风量途径和方法很多,通常变频调节通风机转速时 的节能效果最好,所以推荐采用。本条中提到的风机是指空调机组 内的系统送风机(也可能包括回风机)而不是变风量末端装置内设 置的风机。对于末端装置所采用的风机来说,若采用变频方式应采 取可靠的防止对电网造成电磁污染的技术措施。变风量空调系统 在运行过程中,随着送风量的变化,送至空调区的新风量也相应改 变。为了确保新风量能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同时为了使初调试能 够顺利进行,根据满足最小新风量的原则,应在设计文件中标明每 个变风量末端装置必需的最小送风量。 1.4.2,公共建筑采用辐射为主的供暖供冷方式,一般有明显的节能 效果。分层空调是一种仅对室内下部人员活动区进行空调,而不对 上部空间空调的特殊空调方式,与全室性空调方式相比,分层空调 夏季可节省冷量30%左右,因此,能节省运行能耗和初投资

4.4.3发热量大房间的通风设计要

1变配电室等发热量较大的机电设备用房如夏季室内计算温 度取值过低,甚至低于室外通风温度,既没有必要,也无法充分利 用室外空气消除室内余热,需要耗费大量制冷能量。因此规定夏季 室内计算温度取值不宜低于室外通风计算温度,但不包括设备需

要较低的环境温度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 2厨房的热加工间夏季仅靠机械通风不能保证人员对环境的 温度要求,一般需要设置空气处理机组对空气进行降温。由于排除 厨房油烟所需风量很大,需要采用大风量的不设热回收装置的直 流式送风系统。如计算室温取值过低,供冷能耗大,直流系统使得 温度较低的室内空气直接排走,不利于节能

4.5 监测、控制与计量

4.5.1为了降低运行能耗,通风与空调系统应进行必要的监测与控 制。20世纪80年代后期,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开始进入我国 经过20多年的实践,证明其在设备及系统控制、运行管理等方面 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且能够较大地节约能源,在大多数工程项目的 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就目前来看,多数大、中型工程 也是以此为基本的控制系统形式的。但实际情况错综复杂,作为 个总的原则,设计时要求结合具体工程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 定具体的控制内容。能源计量总站宜具有能源计量报表管理及趋 势分析等基本功能。监测控制的内容可包括参数检测、参数与设备 状态显示、自动调节与控制、工况自动转换、能量计量以及中央监 控与管理等。 4.5.2加强建筑用能的量化管理,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需要,在冷热 源处设置能量计量装置,是实现用能总量量化管理的前提和条件, 同时在冷热源处设置能量计量装置利于相对集中,也便于操作。 供热锅炉房应设燃煤或燃气、燃油计量装置。制冷机房内,制 冷机组能耗是大户,同时也便于计量,因此要求对其单独计量。直 燃型机组应设燃气或燃油计量总表,电制冷机组总用电量应分别 计量。《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应当安装供 热系统调控装置、用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因此,对锅 炉房、换热机房总供热量应进行计量,作为用能量化管理的依据

自前水系统“跑冒滴漏”现象普遍,系统补水造成的能源浪费 现象严重.因此对冷热源站总补水量也应采用计量手段加以控制。

现象严重,因此对冷热源站总补水量也应采用计量手段加以控制。

现象严重,因此对冷热源站总补水量也应采用计量手段加以控制。 4.5.3集中空调系统的冷量和热量计量是一项重要的建筑节能措 施。设置能量计量装置不仅有利于管理与收费,用户也能及时了解 和分析用能情况,加强管理,提高节能意识和节能的积极性,自觉 采取节能措施。目前在我国出租型公共建筑中,集中空调费用多按 照用户承租建筑面积的大小,用面积分摊方法收取,这种收费方法 的效果是用与不用一个样、用多用少一个样,使用户产生“不用白 不用”的心理,使室内过热或过冷,造成能源浪费,不利于用户健 康,还会引起用户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 冷、热量的计量也可作为收取空调使用费的依据之一,空调按用户 实际用量收费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它不仅能够降低空调运行能耗 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公共建筑的能源管理水平。 我国已有不少单位和企业对集中空调系统的冷热量计量原理 和装置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开发,并与建筑自动化(BA)系统和合 理的收费制度结合,开发了一些可用于实际工程的产品。当系统负 组有多栋建筑时,应针对每栋建筑设置能量计量装置。同时,为了 加强对系统的运行管理,要求在能源站房(如冷冻机房、热交换站 或锅炉房等)应同样设置能量计量装置。但如果空调系统只是负担 栋独立的建筑,则能量计量装置可以只设于能源站房内。当实际 情况要求并且具备相应的条件时,推荐按不同楼层、不同室内区 域不同用户或房间设置冷、热量计量装置的做法。 4.5.4本条文针对公共建筑项目中自建的锅炉房及换热机房的节 能控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供热量控制装置的主要目的是对供热 系统进行总体调节,使供水水温或流量等参数在保持室内温度的 前提下,随室外空气温度的变化进行调整,始终保持锅炉房或换热 机房的供热量与建筑物的需热量基本一致,实现按需供热,达到最 佳的运行效率和最稳定的供热质量。 气候补偿器是供暖执源常用的供执量控制装置,设置气候补

4.5.3集中空调系统的冷量和热量计量是一项重要的建

能控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供热量控制装置的主要目的是对供热 系统进行总体调节,使供水水温或流量等参数在保持室内温度的 前提下,随室外空气温度的变化进行调整,始终保持锅炉房或换热 机房的供热量与建筑物的需热量基本一致,实现按需供热,达到最 圭的运行效率和最稳定的供热质量。 气候补偿器是供暖热源常用的供热量控制装置,设置气候补

尝器后,可以通过在时间控制器上设定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室温节 省供热量;合理地匹配供水流量和供水温度,节省水泵电耗,保证 散热器恒温阀等调节设备正常工作:还能够控制一次水回水温度 防止回水温度过低而减少锅炉寿命。 虽然不同企业生产的气候补偿器的功能和控制方法不完全相 司,但气候补偿器都具有能根据室外空气温度或负荷变化自动改 变用户侧供(回)水温度或对热媒流量进行调节的基本功能, 4.5.5供热量控制调节包括质调节(供水温度)和量调节(供水流 量)两部分,需要根据室外气候条件和末端需求变化进行调节。对 于未设集中控制系统的工程,设置气候补偿器和时间控制器等装 置来实现本条第2款和第3款的要求。V 对锅炉台数和燃烧过程的控制调节,可以实现按需供热,提高 锅炉运行效率,节省运行能耗并减少大气污染。锅炉的热水温度 烟气温度、烟道片角度、大火、中火、小火状态等能效相关的参数应 上传至建筑能量管理系统,根据实际需求供热量调节锅炉的投运 台数和投人燃料量。

偿器后,可以通过在时间控制器上设定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室温节 省供热量;合理地匹配供水流量和供水温度,节省水泵电耗,保证 散热器恒温阀等调节设备正常工作;还能够控制一次水回水温度 防止回水温度过低而减少锅炉寿命。 虽然不同企业生产的气候补偿器的功能和控制方法不完全相 司,但气候补偿器都具有能根据室外空气温度或负荷变化自动改 变用户侧供(回)水温度或对热媒流量进行调节的基本功能

于未设集中控制系统的工程,设置气候补偿器和时间控制器等装 置来实现本条第2款和第3款的要求。 对锅炉台数和燃烧过程的控制调节,可以实现按需供热,提高 锅炉运行效率,节省运行能耗并减少大气污染。锅炉的热水温度 烟气温度、烟道片角度、大火、中火、小火状态等能效相关的参数应 上传至建筑能量管理系统,根据实际需求供热量调节锅炉的投运 台数和投人燃料量。

废、制冷的公共建筑应当实行室内温度控制制度。用户能够根据自 身的用热需求,利用空调供暖系统中的调节阀主动调节和控制室 温,是实现按需供热、行为节能的前提条件。除末端只设手动风量 开关的小型工程外,供暖空调系统均应具备室温自动调控功能

4.5.7冷热源机房的控制要求。

1设备的顺序启停和连锁控制是为了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是 控制的基本要求。从大量工程应用效果看,水系统“大流量小温差” 是个普遍现象。未端空调设备不用时水阀没有关闭,为保证使用支 路的正常水流量,导致运行水泵台数增加,建筑能耗增大。因此,该 控制要求也是运行节能的前提条件。 2冷水机组是暖通空调系统中能耗最大的单体设备,其台数控 制的基本原则是保证系统冷负荷要求,节能目标是使设备尽可能

运行在高效区域。冷水机组的最高效率点通常位于该机组的某一 部分负荷区域,因此采用冷量控制方式有利于运行节能。但是,由 于监测冷量的元器件和设备价格较高,因此在有条件时(如采用了 DDC控制系统时),优先采用此方式。对于一级泵系统冷机定流量 运行时,冷量可以简化为供回水温差;当供水温度不作调节时,也 可简化为总回水温度来进行控制,工程中需要注意简化方法的使 用条件。 3水泵的台数控制应保证系统水流量和供水压力/供回水压 差的要求,节能目标是使设备尽可能运行在高效区域。水泵的最高 效率点通常位于某一部分流量区域,因此采用流量控制方式有利 于运行节能。对于一级泵系统冷机定流量运行时和二级泵系统, 级泵台数与冷机台数相同,根据连锁控制即可实现;而一级泵系统 冷机变流量运行时的一级泵台数控制和二级泵系统中的二级泵台 数控制推荐采用此方式。由于价格较高且对安装位置有一定要求 选择流量和冷量的监测仪表时应统一考虑。 4二级泵系统水泵变速控制才能保证符合节能要求,二级泵变 速调节的节能自标是减少设备耗电量。实际工程中,有压力一压差 控制和温差控制等不同方式,温差的测量时间滞后较长,压差方式 的控制效果相对稳定。而压差测点的选择通常有两种:(1)取水泵 出口主供回水管道的压力信号。由于信号点的距离近,易于实施 2)取二级泵环路中最不利末端回路支管上的压差信号。由于运行 周节中最不利末端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在有代表性的分支管道 上各设置一个,其中有一个压差信号未能达到设定要求时,提高二 次泵的转速,直到满足为止;反之,如所有的压差信号都超过设定 值,则降低转速。显然,方法(3)所得到的供回水压差更接近空调未 端设备的使用要求,因此在保证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它的运行节能 效果较前一种更好,但信号传输距离远,要有可靠的技术保证。但 若压差传感器设置在水泵出口并采用定压差控制,则与水泵定速 运行相似,因此,推荐优先采用压差设定值优化调节方式以发挥变

速水泵的节能优势。 5关于冷却水的供水温度,不仅与冷却塔风机能耗相关,更会 影响到冷机能耗。从节能的观点来看,较低的冷却水进水温度有利 于提高冷水机组的能效比,但会使冷却塔风机能耗增加,因此对于 令却侧能耗有个最优化的冷却水温度。但为了保证冷水机组能够 正常运行,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通常冷却水进水温度有最低水 温限制的要求。为此,必须采取一定的冷却水水温控制措施。通常 有三种做法:(1)调节冷却塔风机运行台数;(2)调节冷却塔风机转 速:(3)供、回水总管上设置旁通电动阀,通过调节旁通流量保证进 人冷水机组的冷却水温高于最低限值。在(1)(2)两种方式中,冷 6冷却水系统在使用时,由于水分的不断蒸发,水中的离子浓 度会越来越高。为了防止由于高离子浓度带来的结垢等种种病, 必须及时排污。排污方法通常有定期排污和控制离子浓度排污。这 两种方法都可以采用自动控制方法,其中控制离子浓度排污方法 在使用效果与节能方面具有明显优点。 7提高供水温度会提高冷水机组的运行能效,但会导致末端空 调设备的除湿能力下降、风机运行能耗提高,因此供水温度需要根 据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环境和设备运行情况,综合分析整个系统的 能耗进行优化调节。因此,推荐在有条件时采用。 8设备保养的要求,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属于广义 节能范畴。 9机房群控是冷、热源设备节能运行的一种有效方式,水温和 水量等调节对于冷水机组、循环水泵和冷却塔风机等运行能效有 不同的影响,因此机房总能耗是总体的优化目标。冷水机组内部的 负荷调节等都由自带控制单元完成,而且其传感器设置在机组内 部管路上,测量比较准确和全面。采用通信方式,可以将其内部监 测数据与系统监控结合,保证第2款和第7款的实现。

1风阀、水阀与风机连锁启停控制,是一项基本控制要求。实践 中发现很多工程没有实现,主要是由于冬李防冻保护需要停风机、 开水阀,这样造成夏李空调机组风机停时往往水阀还开,冷水系统 “大流量,小温差”,造成冷水泵输送能耗增加、冷机效率下降等后 果。需要注意在需要防冻保护地区,应设置本连锁控制与防冻保护 罗辑的优先级。 2绝大多数公共建筑中的空调系统都是间歇运行的,因此保证 使用期间的运行是基本要求。推荐优化启停时间即尽量提前系统运 行的停止时间和推迟系统运行的启动时间,这是节能的重要手段。 3室内温度设定值对空调风系统、水系统和冷热源的运行能耗 均有影响。根据相关文献,夏季室内温度设定值提高1℃,空调系统 总体能耗可下降6%左右。因此,推荐根据室外气象参数优化调节 室内温度设定值,这既是一项节能手段,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室内人 员舒适度。 4新建建筑、酒店、高等学校等公共建筑同时使用率相对较低, 不使用的房间在空调供冷7供暖期,一般只关闭水系统,过渡季节 风系统不会主动关闭,造成能源浪费

4.5.9推荐设置常闭式电动通断阀,风机盘管停止运行时能够及时

关断水路,实现水泵的变流量调节,有利于水系统节能。 通常情况下,房间内的风机盘管往往采用室内温控器就地控 制方式。根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法律 法规,对公共区域风机盘管的控制功能提出要求,采用群控方式都 可以实现。 1由于室温设定值对能耗有影响和响应政府对空调系统夏季 运行温度的号召,要求对室温设定值进行限制,可以从监控机房统 一设定温度。 2风机盘管可以采用水阀通断/调节和风机分档/变速等不同 控制方式。采用温控器控制水阀可保证各末端能够“按需供水”,以 实现整个水系统为变水量系统

4.5.11对于车辆出人明显有高峰时段的地下车库,采用每日、每周 时间程序控制风机启停的方法,节能效果明显。在有多台风机的情 况下,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启停不同的运行台数的方式进行控制。 采用CO浓度自动控制风机的启停(或运行台数),有利于在保 持车库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节约能源,但由于CO浓度探测设备比 较贵,因此适用于高峰时段不确定的地下车库在汽车开、停过程 中,通过对其主要排放污染物CO浓度的监测来控制通风设备的运 行。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一氧化碳8h时间加权平均允许浓度为 20mg/m,短时间接触允许30mg/m

5.1.1节水与节能是密切相关的,为节纳能耗、减少水泵输送的能 耗,应合理设计给水、热水、排水系统、计算用水量及水泵等设备, 通过节约用水达到节能的目的。 工程设计时,建筑给水排水的设计中有关“用水定额”计算仍 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有关规定执 行。公共建筑的平均日生活用水定额、全年用水量计算、非传统水源 利用率计算等按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 有关规定执行。

5.1.2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对设

水计量水表的位置作了明确要求。冷却塔循环冷却水、游泳池和游 乐设施、空调冷(热)水系统等补水管上需要设置用水计量表;公共 建筑中的厨房、公共浴室、洗衣房、锅炉房、建筑物引入管等有冷 水、热水量计量要求的水管上都需要设置计量水表,控制用水量, 达到节水、节能要求。 5.1.3,安装热媒或热源计量表以便控制热媒或热源的消耗,落实到 节约用能。 水加热、热交换站室的热媒水仅需要计量用量时,在热媒管道 上安装热水表,计量热媒水的使用量。 水加热、热交换站室的热媒水需要计量热媒水耗热量时,在热 媒管道上需要安装热量表。热量表是一种适用于测量在热交换环 路中,载热液体所吸收或转换热能的仪器。热量表是通过测量热媒 流量和熔差值来计算出热量损耗,热量损耗一般以“kJ"或“MJ”表 示.也有采用“kWh”表示。在水加热、换热器的热媒进水管和热媒回

水管上安装温度传感器,进行热量消耗计量。热水表可以计量热水使用量,但是不能计量热量的消耗量,故热水表不能替代热量表热媒为蒸汽时,在蒸汽管道上需要安装蒸汽流量计进行计量。水加热的热源为燃气或燃油时,需要设燃气计量表或燃油计量表进行计量,5.1.4水泵是耗能设备,应该通过计算确定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合理选择通过节能认证的水泵产品,减少能耗。水泵节能产品认证书由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颁发。给水泵节能评价值是按现行国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的规定进行计算,查表确定的。泵节能评价值是指在标准规定测试条件下,满足节能认证要求应达到的泵规定点的最低效率。为方便设计人员选用给水泵时了解泵的节能评价值,参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IS型单级单吸水泵、TSWA型多级单吸水泵和DL型多级单吸水泵的流量、扬程、转速数据,通过计算和查表,得出给水泵节能评价值,见表5~表7。通过计算发现,同样的流量、扬程情况下,2900r/min的水泵比1450r/min的水泵效率要高2%~4%,建议除对噪声有要求的场合,宜选用转速2900r/min的水泵。表5IS型单级单吸给水泵节能评价值流量单级扬程转速节能评价流量单级扬程转速节能评价(m/h)(m)(r/min)值(%)(m²/h)(m)(r/min)值(%)2029006222.529007212.5322900563629006821.829006330532900631535290057842900575329005112829005220290071202900773229006732290075255050290061502900718029005580290065111

流量 单级扬程 转速 节能评价 流量 单级扬程 转速 节能评价 (m/h) (m) (r/min) 值(%) (m/h) (m) (r/min) 值(%) 50 125 2900 59 100 125 2900 68 24 2900 78 57.5 2900 79 36 2900 76 120 87 2900 75 60 54 2900 73 132.5 2900 70 87 2900 67 50 2900 82 133 2900 60 200 80 2900 81 20 2900 80 125 2900 76 32 2900 80 V 44.5 2900 83 100 50 2900 78 240 72 2900 82 80 2900 74 120 2900 79

注:表中列出节能评价值大于50%的水泵规格

表6TSWA型多级单吸离心给水泵节能评价值

表7DL多级离心给水泵节能评价值

泉节能评价值计算与水泵的流量扬程、比转速有关,故当采用 其他类型的水泵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 节能评价值》GB19762的规定进行计算、查表确定泵节能评价值。 水泵比转速按下式计算:人

3.65n/Q n.

式中:Q一流量(m/s)(双吸泵计算流量时取Q/2); H一扬程(m)(多级泵计算取单级扬程); n一转速(r/min); n一比转速,无量纲。 按现行国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 的有关规定,计算泵规定点效率值、泵能效限定值和节能评价值。 工程项目中所应用的给水泵节能评价值应由给水泵供应商提 供,并不能小于现行国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

值》GB19762的限定值。

5.2 给水与排水系统设计

5.2.1为节约能源,减少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除了有特殊供水安 全要求的建筑以外,建筑物底部的楼层应充分利用城镇给水管网 或小区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当城镇给水管网或小区给水管 网的水压和(或)水量不足时,应根据卫生安全经济节能的原则选 用储水调节和(或)加压供水方案。在征得当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 及供水部门批准认可时,可采用直接从城镇给水管网吸水的叠压 供水系统

5.2.2本条依据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C

定。加压站位置与能耗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位置设置不合理,会 造成浪费能耗。

泵组成比较合理,可以根据公共建筑的用水量、用水均匀性合理选 择大泵、小泵搭配,泵组也可以配置气压罐,供小流量用水,避免水 泵频繁启动,以降低能耗。

5.2.5除在地下室的厨房含油废水隔油器(池)排水、中水源水、间 接排水以外,地面以上的生活污、废水排水采用重力流系统直接排 至室外管网,不需要动力,不需要能耗。

5.3.1余热包括工业余热、集中空调系统制冷机组排放的冷凝热

5.3.1余热包括工业余热、集中空调系统制冷机组排放的冷凝热 蒸汽凝结水热等。 当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时,为保证热水温度恒定和保证水质

可优先考虑采用集热与辅热设备分开设置的系统 由于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采用直接电加热会耗费大量电能;若 当地供电部门鼓励采用低谷时段电力,并给予较大的优惠政策时, 充许采用利用谷电加热的蓄热式电热水炉,但必须保证在峰时段与 平时段不使用,并设有足够热容量的蓄热装置。以最高日生活热水量 5m3作为限定值,是以酒店生活热水用量进行了测算,酒店一般最 少15套客房,以每套客房2床计算,取最高日用水定额160L/床·日), 则最高日热水量为4.8m3,故当最高日生活热水量天于5m3时,尽可 能避免采用直接电加热作为主热源或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 热源,除非当地电力供应富裕、电力需求侧管理从发电系统整体效 率角度,有明确的供电政策支持时,允许适当采用直接电热。 根据当地电力供应状况,小型集中热水系统宜采用夜间低谷 电直接电加热作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 5.3.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除有其他用蒸汽要求外,不宜采用燃气或 然油锅炉制备高温、高压蒸汽再进行热交换后供应生活热水的热 源方式,是因为蒸汽的热恰比热水要高得多,将水由低温状态加热 至高温、高压蒸汽再通过热交换转化为生活热水是能量的高质低 用,造成能源浪费,应避免采用。医院的中心供应中心(室)酒店的 先衣房等有需要用蒸汽的要求,需要设蒸汽锅炉,制备生活热水可 以采用汽一水热交换器。其他没有用蒸汽要求的公共建筑可以利 用工业余热、废热、太阳能、燃气热水炉等方式制备生活热水。 5.3.3为了有效地规范国内热泵热水机(器)市场,加快设备制造厂 家的技术进步,现行国家标准《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 等级》GB29541将热泵热水机能源效率分为1、2、3、4、5五个等级 1级表示能源效率最高,2级表示达到节能认证的最小值,3、4级代 表了我国的平均能效水平,5级为标准实施后市场准入值。表5.3.3 中能效等级数据是依据现行国家标《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 直及能效等级》GB29541中能效等级2级编制,在设计和选用空气 源热泵热水机组时,推荐采用达到节能认证的产品。摘录自现行国

可优先考虑采用集热与辅热设备分开设置的系统。 由于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采用直接电加热会耗费大量电能;若 当地供电部门鼓励采用低谷时段电力,并给予较大的优惠政策时 充许采用利用谷电加热的蓄热式电热水炉,但必须保证在峰时段与 平时段不使用,并设有足够热容量的蓄热装置。以最高日生活热水量 5m3作为限定值,是以酒店生活热水用量进行了测算,酒店一般最 少15套客房,以每套客房2床计算,取最高日用水定额160L/(床·日), 则最高日热水量为4.8m3.故当最高日生活热水量大于5m3时,尽可 能避免采用直接电加热作为主热源或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 热源,除非当地电力供应富裕、电力需求侧管理从发电系统整体效 率角度,有明确的供电政策支持时,允许适当采用直接电热。 根据当地电力供应状况,小型集中热水系统宜采用夜间低谷 电直接电加热作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 5.3.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除有其他用蒸汽要求外,不宜采用燃气或

燃油锅炉制备高温、高压蒸汽再进行热交换后供应生活热水的热 源方式,是因为蒸汽的热熔比热水要高得多,将水由低温状态加热 至高温、高压蒸汽再通过热交换转化为生活热水是能量的高质低 用,造成能源浪费,应避免采用。医院的中心供应中心(室)、酒店的 洗衣房等有需要用蒸汽的要求,需要设蒸汽锅炉,制备生活热水可 以采用汽一水热交换器。其他没有用蒸汽要求的公共建筑可以利 用工业余热、废热、太阳能、燃气热水炉等方式制备生活热水。 5.3.3为了有效地规范国内热泵热水机(器)市场,加快设备制造厂 家的技术进步,现行国家标准《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 等级》GB29541将热泵热水机能源效率分为1、2、3、4、5五个等级 1级表示能源效率最高,2级表示达到节能认证的最小值,3、4级代 表了我国的平均能效水平,5级为标准实施后市场准入值。表5.3.3 中能效等级数据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 值及能效等级》GB29541中能效等级2级编制,在设计和选用空气 源热泵热水机组时,推荐采用达到节能认证的产品。摘录自现行国

家标准《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9541中热泵 热水机(器)能源效率等级见表8。

表8热泵热水机(器)能源效率等级指标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较适用于海南地区。 一般用于公共建筑生活热水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型大于 10kW,故规定制热量大于10kW的热泵热水机在名义制热工况和 规定条件下,应满足性能系数(COP)限定值的要求。 人选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制备生活热水时应注意热水出水温 度,在节能设计的同时还要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对生活热水的卫生 要求。一般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热水出水温度低于60℃,为避免热 水管网中滋生军团菌,需要采取措施抑制细菌繁殖。如定期每隔1 周~2周采用65℃的热水供水一天,抑制细菌繁殖生长,但必须有 用水时防止烫伤的措施,如设置混水阀等,或采取其他安全有效的 消毒杀菌措施。

和输送动力损失;二是避免管线过长,管网末端温度降低,管网内 容易滋生军团菌。 要求水加热、热交换站室位置尽可能靠近热水用水量较大的 建筑或部位,以及设置在小区的中心位置,可以减少热水管线的敷 设长度以隆低热损耗.达到节能目的

容易滋生军团菌。 要求水加热、热交换站室位置尽可能靠近热水用水量较大的 建筑或部位,以及设置在小区的中心位置,可以减少热水管线的敷 设长度,以降低热损耗,达到节能目的。 5.3.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中规定,办公楼集中盛 先室仅设有洗手盆时,每人每日热水用水定额为5L~10L,热水用 量较少,如设置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管道长,热损失大,为保证热水 出水温度还需要设热水循环泵,能耗较大,故限定仅设有洗手盆的 建筑,不宜设计集中生活热水供应系统。办公建筑内仅有集中盟洗 室的洗手盆供应热水时,可采用小型储热容积式电加热热水器供 应热水。 对于管网输送距离较远、用水量较小的个别热水用户(如需要 共应热水的洗手盆),当距离集中热水站室较远时,可以采用局部 分散加热方式,不需要为个别的热水用户敷设较长的热水管道,避 免造成热水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热损失。 热水用量较大的用户,如浴室、洗衣房、厨房等,宜设计单独的 热水回路,有利于管理与计量。

5.3.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中规定,办公楼集

5.3.6使用生活热水需要通过冷、热水混合后调整到所需要的使 用温度。故热水供应系统需要与冷水系统分区一致,保证系统内冷 水、热水压力平衡,达到节水、节能和用水舒适的目的,要求按照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和《民用建筑节水 设计标准》GB50555有关规定执行。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要求采用机械循环,保证干管、立管的热水 循环,支管可以不循环,采用多设立管的形式,减少支管的长度,在 保证用水点使用温度的同时也需要注意节能。 537一本冬规定了热水管道编热计管的其本原则生活热水等的保

温设计应从节能角度出发减少散热损失。

型号的设备的运行时间尽量接近以保持其同样的运行寿命(通常 尤先启动累计运行小时数最少的设备):(3)满足用户侧低负荷运行 的需求。 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及故障报警是系统监控的一个基本内容。 集中热水系统采用风冷或水源热泵作为热源时,当装机数量 多于3台时采用机组群控方式,有一定的优化运行效果,可以提高 系统的综合能效。 由于工程的情况不同,本条内容可能无法完全包含一个具体 工程中的监控内容,因此设计人还需要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确定 些应监控的参数和设备,

6.1.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可以自动控制建筑设备的启停,使建筑设 备工作在合理的工况下,可以大量节约建筑物的能耗。现行国家标 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对设置有详细规定

6.2.2不但配变电所要靠近负荷中心,各级配电都要尽量减少供 电线路的距离。“配变电所位于负荷中心”,一直是一个概念,提倡 配变电所位于负荷中心是电气设计专业的要求,但建筑设计需要 整体考虑,配变电所设置位置也是电气设计与建筑设计协商的结 果,考虑配变电所位于负荷中心主要是考虑线缆的电压降不满足 规范要求时,需加天线缆截面,浪费材料资源,同时,供电距离长, 线损大,不节能。《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一电气》第 3.1.3条第2款规定:“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应根据具体供电条件, 干线一般不超过250m,当供电容量超过500kW(计算容量),供电 距离超过250m时,宜考虑增设变电所”。且IEC标准也在考虑当 建筑面积>20000m²、需求容量>2500kVA时,用多个小容量变电 所供电”。故以变电所到末端用电点的距离不超过250m为宜。 在公共建筑中大功率用电设备,主要指电制冷的冷水机组。 6.2.3低损耗变压器即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低的变压器。现行配 电变压器能效标准为《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20052。 6.2.4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计算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变压器

经济运行》GB/T13462。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计算可参照现行行业 标准《配电变压器能效技术经济评价导则》DL/T985。 6.2.5系统单相负荷达到20%以上时,容易出现三相不平衡,且各 相的功率因数不一致,故采用部分分相补偿无功功率。 6.2.6容量较大的用电设备一般指单台AC380V供电的250kW及 以上的用电设备,功率因数较低一般指功率因数低于0.8,离配变 电所较远一般指距离在150m左右。 6.2.7大型用电设备、大型可控硅调光设备一般指250kW及以上 的设备。

6.3.1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对办公建筑

6.3.1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对办公建筑、 商店建筑、旅馆建筑、医疗建筑、教育建筑、博览建筑、会展建筑、交 通建筑、金融建筑的照明功率密度值的限值进行了规定,提供了现 行值和目标值。照明设计时,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该标准规定 的现行值。

6.3.1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对赤公建筑、 商店建筑、旅馆建筑、医疗建筑、教育建筑、博览建筑、会展建筑、交 通建筑、金融建筑的照明功率密度值的限值进行了规定,提供了现 行值和目标值。照明设计时,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该标准规定 的现行值。 6.3.2自前国家已对5种光源和3种镇流器制定了能效限定值、节 能评价值及能效等级。相关现行国家标准包括:《单端荧光灯能效 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CGB19415、《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 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3、《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 及能效等级》GB19044、《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3、 《金属卤化物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4、《管型荧光灯镇 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7896、《高压钠灯用镇流器能效 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574、《金属卤化物灯用镇流器能效限 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3

6.3.2自前国家已对5种光源和3种镇流器制定了能效限定值、节

6.3.3夜景照明是建筑景观的一大亮点,也是节能的重点。

率较大的,但前提是应满足照度均匀度的要求。对于直管荧光灯,根 据现今产品资料,长度为1200mm左右的灯管光效比长度600mm 左右(即T8型18W,T5型14W)的灯管效率高,再加上其镇流器损 耗差异,前者的节能效果十分明显。所以除特殊装饰要求者外,应选 用前者(即28W~45W灯管),而不应选用后者(14W~18W灯管)。 2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 每相输入电流≤16A)》GB17625.1对照明设备(C类设备)谐波限 值的规定,对功率大于25W的放电灯的谐波限值规定较严,不会增 加太大能耗;而对≤25W的放电灯规定的谐波限值很宽(3次谐波 可达86%),将使中性线电流大大增加,超过相线电流达2.5倍以 上,不利于节能和节材。所以≤25W的放电灯选用的镇流器宜满足 下列条件之一:(1)谐波限值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兼容限值谐 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人电流≤16A)》GB17625.1规定的功 率大于25W照明设备的谐波限值;(2)次谐波电流不大于基波电流 的33%。 3室外景观照明不应采用高强投光灯、大面积霓虹灯、彩灯等 高亮度、高能耗灯具,应优先采用高效、长寿、安全、稳定的光源,如 高频无极灯、冷阴极荧光灯、发光二极管(LED)照明灯等。 6.3.5当灯具功率因数低于0.85时,均应采取灯内单灯补偿方式 6.3.6一般照明保障一般均匀性,局部照明保障使用照度,但要两 者相差不能太大。通道和其他非作业区域的一般照明的照度值不 宜低于作业区域一般照明照度值的1/3。 6.3.7漫射发光顶棚的照明方式光损失较严重,不利于节能。 6.3.8集中开、关控制有许多种类,如建筑设备监控(BA)系统的升 关控制、接触器控制、智能照明开、关控制系统等,公共场所照明集 中开、关控制有利于安全管理。适宜的场所宜采用就地感应控制包 括红外、雷达、声波等探测器的自动控制装置,可自动开关实现节 能控制,通常推荐采用。但医院的病房大楼、中小学校及其学生宿 舍、幼儿园(未成年使用场所)、老年公寓、酒店等场所,因病人、小

6.3.8集中升、天控制有许多种类,如建筑设备监控(BA)系统的 关控制、接触器控制、智能照明开、关控制系统等,公共场所照明集 中开、关控制有利于安全管理。适宜的场所宜采用就地感应控制包 活红外、雷达、声波等探测器的自动控制装置,可自动开关实现节 能控制,通常推荐采用。但医院的病房大楼、中小学校及其学生宿 舍、幼儿园(未成年使用场所)、老年公寓、酒店等场所,因病人、小

孩、老年人等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人,在灯光明暗转换期间极易发 生踏空等安全事故;酒店走道照明出于安全监控考虑需保证一定 的照度,因此上述场所不宜采用就地感应控制。 人员聚集大厅主要指报告厅、观众厅、宴会厅、航空客运站、商 场营业厅等外来人员较多的场所。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开、关型 或调光型控制,两者都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但舒适度、价格不同。 当建筑考虑设置电动遮阳设施时,照度宜可以根据需要自动 调节。 建筑红线范围内的建筑物设置景观照明时,应采取集中控制 方式,并设置平时、一般节、重大节日等多种模式。

6.4 电能监测与计量

则》GB17167要求,次级用能单位为用能单位下属的能源核算单位。 电能自动监测系统是节能控制的基础,电能自动监测系统至 少包括各层、各区域电量的统计、分析。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设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 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科[2007]245号)对国家机关 办公建筑提出了具体要求。 人2008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对能耗 监测提出了具体要求。 6.4.2建筑功能区域主要指锅炉房、换热机房等设备机房、公共建 筑各使用单位、商店各租户、酒店各独立核算单位、公共建筑各楼 层等。

6.4.3照明插座用电是指建筑物内照明、插座等室内设备

称。包括建筑物内照明灯具和从插座取电的室内设备,如计算机等 办公设备、厕所排气扇等。

办公类建筑建议照明与插座分项监测,其目的是监测照明与 雷座的用电情况,检查照明灯具及办公设备的用电指标。当未分项 计量时,不利于建筑各类系统设备的能耗分布统计,难以发现能耗 不合理之处。 空调用电是为建筑物提供空调、供暖服务的设备用电的统称, 常见的系统主要包括冷水机组、冷冻泵(一次冷冻泵、二次冷冻泵 令冻水加压泵等)冷却泵、冷却塔风机、风冷热泵等和冬季供暖循 环泵(供暖系统中输配热量的水泵;对于采用外部热源、通过板换 供热的建筑,仅包括板换二次泵;对于采用自备锅炉的,包括一、二 次泵)、全空气机组、新风机组、空调区域的排风机、变冷媒流量多 联机组。 若空调系统末端用电不可单独计量,空调系统末端用电应计 算在照明和插座子项中,包括220V排风扇、室内空调末端(风机盘 管、VAV、VRV末端)和分体式空调等。 电力用电是集中提供各种电力服务(包括电梯、非空调区域通 风、生活热水、自来水加压、排污等)的设备(不包括空调采暖系统 设备)用电的统称。电梯是指建筑物中所有电梯(包括货梯、客梯 消防梯、扶梯等)及其附属的机房专用空调等设备。水泵是指除空 周采暖系统和消防系统以外的所有水泵,包括自来水加压泵、生活 热水泵排污泵、中水泵等。通风机是指除空调采暖系统和消防系 统以外的所有风机,如车库通风机,厕所屋顶排风机等。特殊用电 是指不属于建筑物常规功能的用电设备的耗电量,特殊用电的特 点是能耗密度高、占总电耗比重大的用电区域及设备。特殊用电包 括信息中心、洗衣房、厨房餐厅、游泳池、健身房、电热水器等其他 特殊用电。 6.4.4循环水泵耗电量不仅是冷热源系统能耗的一部分,而且也反 快出输送系统的用能效率,对于额定功率较大的设备宜单独设置 中计昌

映出输送系统的用能效率,对于额定功率较大的设备宜单独设置 电计量。

7.1.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可再生能源是指风 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目前, 可在建筑中规模化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浅层地热能和太阳 能。《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国家鼓励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 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具备太阳能 利用条件的地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扶持单位、个人安装 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供暖制冷系统等太阳 能利用系统。 在进行公共建筑设计时,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 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在对当地环境资源条件的 分析与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与地方的引导与优惠政 策,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 7.1.2《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对具备可再生能源利用条件的建 筑,建设单位应当选择合适的可再生能源,用于供暖、制冷、照明和 执水供应等: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标准进行 设计。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应当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步设计、 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自前,公共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系统设计(例如太阳能热 水系统设计),与建筑主体设计脱节严重,因此要求在进行公共建 筑设计时,其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也应与主体工程设计同步,从建 筑及规划开始即应涵盖有关内容,并贯穿各专业设计全过程。供 热、供冷、生活热水、照明等系统中应用可再生能源时,应与相应各 专业节能设计协调一致,避免出现因节能技术的应用而浪费其他

资源的现象。 7.1.3利用可再生能源应本着“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原 则。要根据当地日照条件考虑设置光伏发电装置。直接并网供电是 指无蓄电池,太阳能光电并网直接供给负荷,并不送至上级电网。 7.1.5提出计量装置设置要求,适应节能管理与评估工作要求。现 行国家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CB/T50801对可 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均作出了规定,设计时 宜设置相应计量装置,为节能效益评估提供条件

7.2.1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是太阳能应用的发展方向,应合理 选择太阳能应用一体化系统类型、色泽、矩阵形式等,在保证光热 光伏效率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做到与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从建筑 功能、外观形式、建筑风格、立面色调等协调一致,使之成为建筑的 有机组成部分。 太阳能应用一体化系统安装在建筑屋面、建筑立面、阳台或建 筑其他部位,不得影响该部位的建筑功能。太阳能应用一体化构件 作为建筑围护结构时其传热系数、气密性、遮阳系数等热工性能 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建筑光热或光伏系统组件安装在建筑透 光部位时,应满足建筑物室内采光的最低要求;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应符合系统有效吸收太阳光的要求,并降低二次辐射对周边环境 的影响;系统组件的安装不应影响建筑通风换气的要求。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系统设计时除做好光热、光伏部件与建筑 结合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保证系统应用的安全 生、可靠性和节能效益。目前,国家现行相关标准主要有:《民用建筑 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 技术规范》GB50495、《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 《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203

7.2.3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可以同时为建筑物提供电力和热能,具 有较高的效率。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光伏组 件的温度,提高光伏发电效率,而且能够产生热能,从而大大提高 广太阳能光伏的转换效率,但会导致供热能力下降,对热负荷大的 建筑并不一定能满足用户的用热需求,因而在具体工程应用中应 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另一方面,光伏光热建筑减少了墙体得 热,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室内空调负荷。 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系统的两种主要模式:水冷却 型和空气冷却型系统。 7.2.4太阳能保证率是衡量太阳能在供热空调系统所能提供能量 比例的一个关键参数,也是影响太阳能供暖系统经济性能的重要 指标。实际选用的太阳能保证率与系统使用期内的太阳辐照、气候 条件、产品与系统的热性能、供暖负荷、末端设备特点、系统成本 和开发商的预期投资规模等因素有关。太阳能保证率影响常规能 原替代量,进而影响造价节能、环保和社会效益。本条规定的保 证率取值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 GB/T50801的有关规定。 7.2.5太阳能是间歇性能源,在系统中设置其他能源辅助加热/换 热设备,其目的是保证太阳能供热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同时,降低 系统的规模和投资。 人辅助热源应根据当地条件,尽可能利用工业余热、废热等低品 立能源或生物质燃料等可再生能源。 7.2.6太阳能集热器和光伏组件的位置设置不当,受到前方障碍物 的遮挡,不能保证采光面上的太阳光照时,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和 经济性会受到影响,因而对放置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上太阳能集热 器和光伏组件采光面上的日照时间作出规定。冬至日太阳高度角 最低,接收太阳光照的条件最不利,因此规定冬至日日照时间为最 低要求。此时采光面上的日照时数,是综合考虑系统运行效果和围 护结构实际条件而提出的

7.2.3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可以同时为建筑物提供电力和热能,具

7.2.3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可以同时为建筑物提供电力和热能,具 有较高的效率。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光伏组 件的温度,提高光伏发电效率,而且能够产生热能,从而大大提高 广太阳能光伏的转换效率,但会导致供热能力下降,对热负荷大的 建筑并不一定能满足用户的用热需求,因而在具体工程应用中应 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另一方面,光伏光热建筑减少了墙体得 热,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室内空调负荷。 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系统的两种主要模式:水冷却 型和空气冷却型系统

比例的一个关键参数,也是影响太阳能供暖系统经济性能的重要 指标。实际选用的太阳能保证率与系统使用期内的太阳辐照、气候 条件、产品与系统的热性能、供暖负荷、末端设备特点、系统成本 和开发商的预期投资规模等因素有关。太阳能保证率影响常规能 原替代量,进而影响造价节能、环保和社会效益。本条规定的保 证率取值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 GB/T50801的有关规定。

附录 A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平均传热系数一般要比二维温度场模拟的计算结果偏小。随着建 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围护结构材料的更新和保温水平不断提高。该 方法的误差大、计算能力差等局限性逐渐显现,如无法计算外墙和 窗连接处等热桥位置。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际标准中引人热桥线传热系数的概念 计算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热桥线传热系数通过二维计算模型确 定。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中也采用该 方法。对于定量计算线传热系数的理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理论上 只要建筑的构造设计完成了,建筑中任何形式的热桥对建筑外围 护结构的影响都能够计算。但对普通设计人员而言,这种计算工作 量较大,因此上述两个标准分别提供了二维热桥稳态传热模拟软 牛和平均传热系数计算软件,用于分析实际工程中热桥对外墙平 均传热系数的影响。热桥线传热系数的计算要通过人工建模的方 式完成。 对于公共建筑,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小于居住建筑,受 热桥影响也较小,在热桥的计算上可做适当简化处理。为了提高设 计效率,简化计算流程,本次标准修订提供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结构性热桥节点的构造做法多种多 样,墙体中又包含多个结构性热桥,组合后的类型更是数量巨大 难以一←列举。表A.0.3的主要目的是方便计算,表中给出的只是 针对一般建筑的节点构造。如设计中采用了特殊构造节点,还应采 用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标准》GB50176中的精确计算 方法计算平均传热系数。

附录 B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

B.0.1为了提高权衡计算的准确性提出上述要求,权衡判断专用 计算软件指参照建筑围护结构性能指标应按本标准要求固化到软 件中,计算软件可以根据输入的设计建筑的信息自动生成符合本 示准要求的参照建筑模型,用户不能更改。 权衡判断专用计算软件应具备进行全年动态负荷计算的基本 功能,避免使用不符合动态负荷计算方法要求的、简化的稳态计算 软件。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计算报告应该包含设计建筑 和参照建筑的基本信息,建筑面积、层数、层高、地点以及窗墙面积 比、外墙传热系数、外窗传热系数、太阳得热系数等详细参数和构 造,照明功率密度、设备功率密度人员密度、建筑运行时间表、房 间供暖设定温度、房间供冷设定温度等室内计算参数等初始信息 建筑累计热负荷、累计冷负荷、全年供热能耗量、空调能耗量、供热 和空调总耗电量、权衡判断结论等。 B.0.2建筑围护结构的权衡判断的核心是在相同的外部条件和使 用条件下,对参照建筑和所设计的建筑的供暖能耗和空调能耗之和 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建筑围护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是为了判断建 筑物围护结构整体的热工性能,不涉及供暖空调系统的差异,由于 提供热量和冷量的系统效率和所使用的能源品位不同,为了保证比 较的基准一致,将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的累计耗热量和累计耗冷量 按照规定方法统一折算到所消耗的能源,将除电力外的能源统一折 算成电力,最终以参照建筑与设计建筑的供暖和空气调节总耗电量 作为权衡判断的依据。具体折算方法详见本标准第B.0.6条。 B.0.3准确分析建筑热环境性能及其能耗需要代表当地平均气候

9人体、照明、设备散热中对流和辐射的

DL/T 5779-2018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表10人员的散热量和散湿量

B.0.5围护结构的做法对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热惰性等产生影 问。当计算建筑物能耗时采用相同传热系数,不同做法的围护结构 其计算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规定参照建筑的围护结构做

法应与设计建筑一致,参照建筑的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采用与 设计建筑相同的围护结构做法并通过调整围护结构隔热层的厚度 以满足本标准第3.3节的要求。 B.0.6由于提供冷量和热量所消耗能量品位以及供冷系统和供热 系统能源效率的差异,因此以建筑物供冷和供热能源消耗量作为 权衡判断的依据。在建筑能耗模拟计算中,如果通过动态计算的方 法,根据建筑逐时负荷计算建筑能耗,涉及末端、输配系统、冷热源 的效率,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耗费较大的精力和时间,也难于准 确计算。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着眼于建筑物嗣护 结构的热工性能,供暖空调系统等建筑能源系统不参与权衡判断 为消除无关因素影响、简化计算、减低计算难度,水标准采用统 的系统综合效率简化计算供暖空调系统能耗。 本条的目的在于使用相同的系统效率将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 的累计耗热量和累计耗冷量计算成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的供暖耗 电量和供冷耗电量,为权衡判断提供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进行权衡判断计算时,计算的并非实际的供暖 和空调能耗,而是在标准规定的工况下的能耗,是用于权衡判断的 依据,不能用作衡量建筑的实际能耗

附录C管道与设备保温及保冷厚度

C.0.1表C.0.1的制表条件为: 1按同时满足经济厚度和防结露要求计算绝热厚度。冷价75元/GJ 还贷期6年,利息10%;使用期120d(2880h)。 2柔性泡沫橡塑导热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入=0.034+0.00013tm (10 式中:入一导热系数[W / (m·K)]; tm一绝热层平均温度℃。 3离心玻璃棉导热系数按下式计算: 入 =0.031+0.00017tm (11 4聚氨酯发泡导热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入=0.0275+0.00009tm (12 C.0.2表 C.0.2 的制表条件为: 1柔性泡沫橡塑、离心玻璃棉导热系数计算公式同式(10)式(11) 2环境温度5℃,热价85元/GJ,还贷期6年,利息10%。 C.0.3表 C.0.3 的制表条件为: 1室内环境温度:供冷风时,26℃;供暖风时,温度20℃; 2冷价75元/GJ,热价85元/GJ。

C.0.1表C.0.1的制表条件为: 1按同时满足经济厚度和防结露要求计算绝热厚度。冷价75元/GJ 还贷期6年,利息10%;使用期120d(2880h)。 2柔性泡沫橡塑导热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入=0.034+0.00013tm (10 式中:入一导热系数[W / (m·K)]; tm一绝热层平均温度℃。 3离心玻璃棉导热系数按下式计算: 入=0.031+0.00017tm (11 4聚氨酯发泡导热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入 =0.0275+0.00009tm (12 C.0.2表 C.0.2 的制表条件为: 1柔性泡沫橡塑、离心玻璃棉导热系数计算公式同式(10)式(11) 2环境温度5℃,热价85元/GJ,还贷期6年,利息10%。 C.0.3表 C.0.3 的制表条件为: 1室内环境温度:供冷风时,26℃;供暖风时,温度20℃; 人2冷价75元/GJDB36/T 1153-2019 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用机制砂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热价85元/GJ。

C.0.1 表 C.0.1 的制表条件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