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0908-2013 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pdf

GBT50908-2013 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644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50908-2013 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pdf

7. 1 材料资源利用

利用面积 (14) 与构筑物的等效面积的总和 式中,已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利用面积”等于场址范围内 被利用的已有建筑物建筑面积与被利用的构筑物等效面积之和。 其中,“构筑物等效面积”应按造价相等的原则,依据当地现行 的概算定额折算获得,即:

DB37/T 3366-2018 山东省涉路工程技术规范构筑物的等效面积= 新建同样构筑物的总造价 (15) 新建的普通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物

新建同样构筑物的总造价 构筑物的等效面积= (15) 新建的普通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物

当申报项自场址范围内无建筑物、构筑物,或已有建筑物

构筑物的建筑面积(含构筑物的等效面积)不足100m时,本 条可不参评;超过1000m²时,计算利用率时按1000m²计算。 有些项目因场地等原因,保留旧建筑会带来材料消耗的大幅 度增加。对于此类项目,本着“合理”的原则,充允许不利用已有 的建筑物、构筑物,但应专门对此进行详细解析。当以安全因素 为理由对已有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拆除时,应由具有资质的鉴定 单位出具鉴定报告,理由充分者,本条可不参评,否则应判定本 条不达标。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建筑施工图纸及已有建筑 物、构筑物利用面积和利用率计算书。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 阅建筑工图纸、施工方案及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利用面积和利 用率计算书。

阅建筑竣工图纸、施工方案及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利用面积和利 用率计算书。 7.1.3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本条盲在鼓励提高建筑的工业化 率,采用工厂化生产的建筑构、配件,如预制楼板、预制阳台、

7.1.3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本条旨在鼓励提高建筑的工业化

7.1.3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本条旨在鼓励提高建筑的工业化

率,采用工厂化生产的建筑构、配件,如预制楼板、预制阳台、 预制楼梯、预制隔墙板、预制外墙板、幕墙等,既能减少材料浪 费,又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为将来建筑拆除后构、 配件的再利用创造了条件。装配式或装配整体式结构是目前预制 化水平较高的两种结构体系,鼓励合理使用。 自前本条仅考察楼面板、屋面板、阳台、楼梯、隔墙板、外 墙板、幕墙的工厂化程度。为了鼓励采用钢、木、钢木组合结 构,本条将钢、木、钢木组合构件视作工业化方式生产的构件。 “工业化率”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工业化率 二 P/G

武中:G 全部楼面板、屋面板、阳台、楼梯、隔墙板、外墙 板、幕墙的总质量与钢构件、木构件、钢木组合结 构构件总质量之和; P一一采用工业化方式生产的楼面板、屋面板、阳台、楼 梯、隔墙板、外墙板、幕墙的总质量与钢构件、木 构件、钢木组合结构构件总质量之和。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建筑、结构施工图纸及工业

化率计算书。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建筑、结构峻工图纸, 工业化率计算书,并进行现场核实。对抗震设防地区的办公建 筑,本条可不参评。

与材料资源利用的贡献,评价范围是永久性安装在工程中的

材料清单和相关材料使用比例计算书,核查可再利用建筑材料、 可再循环建筑材料以及以废弃物为原材料生产的建筑材料的使用 情况。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申报单位提交的工程决算材料 清单和相应的产品检测报告,核查可再利用建筑材料、可再循环 建筑材料以及以废弃物为原材料生产的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

建筑材料以及以废弃物为原材料生产的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 7.1.5在办公建筑中装饰装修材料是工程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 部分,过度装修造成的材料的浪费和装修成本的增加,应予以控 制。尤其是针对政府类办公建筑,提倡选用经济适用的装饰装修 材料,进行简易装修,不片面追求美观,减少材料资源的消耗。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申报单位提交的工程概预算 材料清单(含装修部分)和装饰装修材料设计情况专项说明,该 说明需从装饰装修材料设计用量、单位面积装修造价等角度对申 报项目的装饰装修材料的经济适用性进行介绍,由专家判断装饰 装修材料的设计情况。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申报单位提交 的工程决算材料清单(含装修部分)和装饰装修材料实际使用情 况专项说明,该说明需从装饰装修材料实际用量、单位面积装修 价格等角度对申报项目的装饰装修材料的经济适用性进行介绍 由专家进行评价。 7.1.6考虑到建材业的飞速发展,为绿色建筑所适用的新型建 材不断出现,为鼓励创新性,特设置本条。鼓励项目根据当地的 资源条件和发展水平合理使用新型材料及产品,新型材料及产品 应占到同类产品用量的一半以上,且经国家和省市建设主管部门 推荐使用或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工程概预算材料清单和其他 说明文件,核查是否使用新材料及新产品。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

7.1.5在办公建筑中装饰装修材料是工程建筑材料的

价格等角度对申报项目的装饰装修材料的经济适用性进行介绍 由专家进行评价。 7.1.6考虑到建材业的飞速发展,为绿色建筑所适用的新型建 材不断出现,为鼓励创新性,特设置本条。鼓励项自根据当地的 资源条件和发展水平合理使用新型材料及产品,新型材料及产品 应占到同类产品用量的一半以上,且经国家和省市建设主管部门 推荐使用或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工程概预算材料清单和其他 说明文件,核查是否使用新材料及新产品。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 为查阅工程决算材料清单和其他说明文件,核查项自是否实际使 用了新材料及新产品。

的理念,故本条鼓励建筑构件功能化,减少纯装饰性构件的 应用。 本条的工程总造价系指所有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总和。本条 所指的“纯装饰性构件”是指只有装饰作用的构件,主要针对下 列构件: 1不具备遮阳、导光、导风、载物、辅助绿化等作用的飘 板、格栅和构架等; 2单纯为追求标志性效果的塔、球、曲面等; 3女儿墙中高度超出安全防护最低要求的部分; 4双层外墙中无益于节能的外层墙(含幕墙)。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建筑、结构施工图纸,建筑 效果图,工程预算书及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运行阶段的 评价方法为查阅建筑、结构峻工图纸,工程决算书及装饰性构件 造价比例计算书,并进行现场核实。 有的项自为了追求美观,对某些功能性构件进行了尺寸上的 过分夸张,当情节严重时,也应判定本条不达标。 7.2.2绿色建筑的成本通常高于普通建筑,但可通过优化建筑 设计,适当降低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更可减少资源消耗和碳 排放。 在确保满足规范规定安全度的前提下,节约用材是减少碳排 放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因此材料用量应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使 用较多材料资源的建筑不应被评为绿色建筑。 影响材料消耗水平的因素包括建筑方案优劣、结构布置优 劣、材料选择和构造合理性、设计精细化程度等诸多方面,材料 用量是上述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 本条的“同类建筑”是指结构类型相同的建筑;“层数(高 度)相近”是指与参评建筑层数和高度相差均不超过15%。“主 要结构材料”是指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和钢筋,钢结构 中的钢材和混凝土,木结构中的木材,砌体结构中的砌块、钢 筋、混凝土(当采用木楼板时为木材)等。

衡量申报项目建筑结构材料用量的多少,应与当地层数(高 度)相近且结构类型相同的建筑进行比较。考虑到目前积累的资 料有限,且短期内难以统计出权威的材料用量平均值数据,故本 条仅要求比较单位建筑面积的主要结构材料的用量,并提供了简 化的统计方法。当样本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应按统计学的方法进 行统计,以便形成一组科学、合理、权威的统计数据。 本条要求各申报项目的设计单位应配合建设单位收集项目所 在地区已建的层数(高度)相近的同类建筑单位建筑面积的主要 结构材料用量,统计出“平均值”,并将其作为证明材料上报评 价机构。评价机构经审核确定是否可将该数据作为本申报项目材 料用量的比较基准。 鉴于目前现状,主要结构材料用量“平均值”的统计工作应 满足如下要求: 对于有地下室的建筑,应将地上、地下(含基础)部分分开 分别统计;对于无地下室的建筑,应将地上部分与基础部分合并 统计;一般不计入桩、地基处理部分的材料用量,可以仅计算 次结构的材料用量。 此外,对于带裙房的建筑,应注意参与统计建筑的裙房与主 楼的建筑面积之比应与参评建筑的面积比相似。 本条在设计阶段评价时应以预算资料为准,可不计损耗。运 行阶段评价时应以决算资料为准,应计人损耗。预算、决算等不 同阶段的材料用量统计资料允许相互折算,以求对比口径上的 一致。 评价钢与混凝土组合(混合)结构建筑时,可将其中的钢材 用量累加到钢筋用量中,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评价。 对于缺乏统计资料的地区,可将风荷载和抗震设防烈度均相 同的地区的资料视作当地的资料;当风荷载控制时,也可将风荷 载相同地区的资料视作当地的资料;当地震荷载控制时,也可将 抗震设防烈度相同地区的资料视作当地的资料。此外,还可将结 构或预算方面专家根据经验估计的数据视作符合要求的样本,每

位专家提供的经过签名确认的书面数据可作为一个样本。 各样本的极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30%,否则应分析原因 并补充样本。此外,符合上述条件的统计样本数不得少于5个, 且应尽量选取2002年以后设计的建筑作为样本。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建筑、结构施工图纸及用材 量报告(含预算书)。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建筑、结构竣 工图纸及用材量报告(含决算书)。 本条与第7.2.3、7.2.4、7.2.5、7.2.6、7.2.7条不重复 参评。

设防地区,采用不规则的建筑方案需按规范采取加强措施;采用 特别不规则的建筑方案需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 措施。在非抗震设防地区,采用不规则的建筑方案也会带来材料 用量的增加。因此,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 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部面宜规则,结 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 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 突变。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禁止在抗震 设防区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对于不规则、特别不规则、 严重不规则建筑方案的判断,可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 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120107109号),也可以参考施工图设 计文件审查机构的施工图审查意见书。 对于城市建设需要的不规则或特别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提 供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证明材料。对于不需进行抗震设计的 建筑,应参照上述办法进行判断。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建筑、结构施工图纸,建筑 效果图,施工图审查意见书。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建筑 结构竣工图纸,施工图审查意见书,并进行现场核实。

证报告,混凝土检验报告,必要时进行现场核实

7.2.6钢(钢筋和钢材)是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 一,减少钢的用量,是节材的重要措施。 一般情况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选用高强度钢筋作为受 力钢筋,节材效果显著。据测算,用HRB400钢筋代替 HRB335钢筋,可节省约10%的钢筋。 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本身具备自重轻、强度高、 抗震性能好、施工快、建造和拆除时环境污染少、容易回收再利 用等独特优点,应鼓励采用。一般情况下,高层、超高层、大跨 度钢结构建筑采用高强钢非常理想。 符合规范的抗拉强度设计值不低于360MPa的钢筋(如 HRB40O、RRB400级钢筋、冷拉钢筋、冷轧扭钢筋及高强预应 力钢丝(索)等)均可视作满足本条要求的高强度钢。当采用抗 拉强度设计值高于360MPa的钢筋(丝、索)时,可按等强(抗 拉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将上述更高强度的钢筋(丝、索) 折算成HRB400级钢筋。 符合规范的Q345GJ、Q345GJZ级钢材和抗拉强度设计值不 低于295MPa的钢材(如厚度不大于35mm的Q345级钢材), 均可视作满足本条要求的高强度钢。 评价钢与混凝土组合(混合)结构建筑时,可将其中的高强 钢材用量与高强钢筋用量之和作为高强钢的用量,全部钢材和钢 筋用量之和作为钢的总用量。 在合理的前提下,应优先采用高强钢。由于某些承重构件采 用高强钢是不合理的,因此,本条充许在合理的前提下,采用较 低强度的钢,但需进行详细论证,并提交论证报告。 砌体结构(含配筋砌体结构)中的用钢量较钢筋混凝土结构 和钢结构少很多,因此对于上述结构,本条可不参评。 本条设计阶段评价方法为查阅结构施工图纸,工程预算材料 清单,高强钢的使用率计算书,相关论证报告。运行阶段评价方 法为查阅结构竣工图纸,工程决算材料清单,高强钢的使用率计

除设计使用年限内位置比较固定的走廊、楼梯、电梯井、卫 生间、设备机房、公共管井以外的地上室内空间均应视为“可变

换功能的室内空间”。此外,对于重新分隔概率较高的地下空间, 如作为商业娱乐、办公等用途的地下空间,也应视为“可变换功 能的室内空间”,其他地下空间面积在计算时可剔除。 可循环利用隔断(墙)是指使用可再利用材料或可再循环利 用材料组装的隔断(墙),其在拆除过程中应基本不影响与之相 接的其他隔断(墙),如:大开间开式办公空间内的矮隔断 (墙)、玻璃隔断(墙)、预制板隔断(墙)、特殊设计的可分段拆 除的轻钢龙骨水泥压力板或石膏板隔断(墙)和木隔断(墙) 等。采用砂浆砌筑的砌体隔断(墙)不应算作可循环利用隔断 (墙)。 在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内,将作为房间整面的可循环利用 隔断(墙)全部去掉后,留下的墙体与门围合出若十封闭区域, 其中面积小于100m²的办公区域以及面积小于500m²的其他功 能区域应视作“不可循环利用隔断(墙)围合的房间”。 对于砌体结构、剪力墙结构等结构墙较密的办公类建筑,本 条可不参评。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建筑、结构施工图纸及可变 换功能的室内空间内不可循环利用隔断(墙)围合的房间总面积 占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总面积的比例计算书。运行阶段的评价 方法为香阅建筑、结构竣工图纸及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内不可 循环利用隔断(墙)围合的房间总面积占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 总面积的比例计算书,并进行现场核实。 7.2.9本条排斥三边工程,除非采取充分措施,能够避免破坏 和拆除已有的建筑结构构件及设施 一般情况下,应针对参评项目的全部建筑面积进行评价,仅

一般情况下,应针对参评项目的全部建筑面积进行评价,仅 部分建筑面积满足时不能得分。粗装修销售或出租的项目多为商 业建筑,该类项目一般只能做到建筑主要入口、楼电梯厅、卫生 间等公共区域的“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故本条要求此类项 自应至少提供一套完整的装修方案,并完成预留预埋设计。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土建、装修各专业施工图

纸、订货合同及其他证明材料,评审时尚未开始土建施工的项 目,应以申报时的实际状况为准。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各 专业峻工图纸、订货合同及其他证明材料并现场核实,

7.3.1建材本地化是减少运输过程资源和能源消耗、降低环境 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高本地化材料的利用率还可促进当地经 济发展。本条旨在鼓励使用当地生产的建筑材料,提高就地取材 制成的建材产品所占的比例。 选用的建筑材料应由距离施工现场500km范围内的厂家生 产,以生产地为准,如在当地或邻近地区建材商处采购的建材, 但其生产厂家距离施工现场500km以上,则不符合本条要求。 地基(桩)处理中产生的回填土不计入其中。 考虑到地域性差异,各地可根据当地情况对指标进行适当 调整。 本条在设计阶段不参评。在运行阶段评价时,要求申报单位 提供500km以内建筑材料使用比例计算书,计算书要求以建筑 材料的生产广家地址为准,对距施工现场500km以内的建筑材 料的质量之和与项目建筑材料的总质量的比例进行统计计算,专 家根据该计算书和材料决算清单进行评价。当使用较多规定范围 外工厂生产的建筑材料时,若能说明此类建筑材料不可变更的原 因,则由专家根据说明材料酌情判断。 7.3.2相比于现场搅拌混凝土生产方式,预拌混凝土性能稳定 性比现场搅拌好得多,对于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十分重要。与现 场搅拌混凝土相比,使用预拌混凝土还能够减少施工现场噪声和 粉尘污染,并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材料损耗。我国预拌混凝土 的应用技术已较为成熟,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限期禁 正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文件,明确规定“北京等124个 城市城区从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其他省 (自治区)辖市从2005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

本条在设计阶段不参评。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施工组 织方案及相关资料,考核是否制订了施工中的节材方案与措施。

7.3.5施工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利用建设用地内拆

7.3.6施工单位在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 相关内容,施工过程中控制主要材料的损耗率至少应比其定额损 耗率降低30%。

7.3.6施工单位在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

本条在设计阶段不参评。运行阶段评价时,要求施工单位对 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损耗率进行申报,根据申报材料与定额损耗 率进行对比后进行评价。

大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围挡材料用量。对于施工中使用的临时围挡 材料,重复使用可节约施工用材,要求至少达到70%以上。鼓 动采用工具式模板和新型模板材料,如铝合金、塑料、玻璃钢和 其他可再生材质的大模板和钢框镶边模板,对于木模板,要求周

转次数达到5次以上,对于其他模板,要求周转次数达到10次 以上。 本条在设计阶段不参评。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施工单 位提供的资料,确认围挡、脚手架、模板的重复使用率。

8.1.1室内照明质量是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良 好的照明不但有利于提升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更有利于人们 的身心健康,减少各种职业疾病。良好、舒适的照明首先要求在 参考平面(见《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上具有适当的 照度水平,不伯要满足视觉工作要求而月要在整个建筑空间创造 出舒适、健康的光环境气氛;强烈的眩光会使室内光线不和谐 使人感到不舒适,容易增加人体疲劳,严重时会觉得昏眩,甚至 短暂失明。室内照明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光源的显色性,人 工光源对物体真实颜色的呈现程度称为光源的显色性,为了对光 源的显色性进行定量的评价,引入显色指数的概念,以标准光源 为准,将其显色指数定为100,其余光源的显色指数均低于100。 人工光和大然光的光谱组成不同,因而显色效果也有差别。如果 灯光的光色和空间色调不配合,就会造成很不相宜的环境气氛; 而室内外光源的显色性相差过大也会引起人眼的不舒适、疲劳 等,甚至会造成物体颜色判断失误等。 办公建筑的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应满足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有关规定,如表 6所

表6办公建筑室内照明质要求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照明设计说明、照明计算书 和图纸。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检查实际典型房间的照明检测报 告,并现场审查是否落实设计图纸要求。 8.1.2天然光环境是人们长期习惯和喜爱的工作环境。各种光 源的视觉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照度的条件下,大然光的辨认能 力优于人工光,从而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保护视力和提高劳 动生产率。公共建筑天然采光的意义不仅在于照明节能,而且为 室内的视觉作业提供舒适、健康的光环境,是良好的室内环境质 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公建筑的采光系数应达到表7的 要求。

表7办公建筑采光系数要求

用表8的窗地面积比进行估算

表8采光计算窗地面积比

本茶强调的主要功能空间是指公共建筑内除室内交通、卫浴 等之外的主要使用空间。本条要求75%以上的主要功能空间室 内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中第3.2.2~3.2.7条的要求。 本条参考了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 第6.3.1~6.3.2条的相关规定。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设计图纸和相关的天然采光 分析、计算报告。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检查典型房间采光检测 报告,并现场检查是否落实设计图纸要求。 8.1.3为了改善地上空间的天然采光质量,除可以在建筑设计 手法上采取反光板、棱镜玻璃窗等简单措施,还可以采用导光 管、光纤等先进的天然采光技术将室外的天然光引入室内的进深 处,极大地改善室内照明质量和天然光利用效果。 地下空间的天然采光不仅有利于照明节能,而且充足的天然 光还有利于改善地下空间卫生环境。由于地下空间的封闭性,天 然采光可以增加室内外的自然信息交流,减少人们的压抑心理 等;同时,天然采光也可以作为日间地下空间应急照明的可靠光 源。地下空间的天然采光方法很多,可以是简单的天窗、采光通 道等,也可以是棱镜玻璃窗、导光管、导光光纤等技术成熟、容 易维护的先进措施。 本条参考了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 第6.3.3条的相关规定。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设计图纸和相关的大然采光

分析、计算报告。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检查典型房间采光检测 报告,并现场检查相关增强采光措施的实际效果,以及是否落实 设计图纸要求。

易增加人体疲劳,严重时会觉得昏眩,甚至短暂失明。采用避免 眩光的灯其或防眩光措施,可有效改善室内照明质量。另外,在 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照度的可控性和用户操作的方便性,使用户能 够自主灵活控制室内照度,以便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对于可以 利用天然光的区域以及仅在一定时段内使用的室内功能区域,在 区域照明设计中可结合天然采光效果和室内功能效果进行分区域 分时段控制,以增强调控的便利性。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照明设计说明、照明计算书 和图纸。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检查实际典型房间的照明检测报 告,并现场审查是否落实设计图纸要求。

8.2.1室内背景噪声水平是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量的噪声不仅影响思考和交谈、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容易使人 心情烦躁和感觉疲劳,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引发疾病。因此,办 公建筑应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要求控制室内噪声,保护员工的身心 健康,并努力创造出能最大限度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声环境。 影响室内噪声的因素包括室内噪声源和室外环境影响。室内 噪声主要来自室内设备、电器等,而室外环境对室内噪声的影响 时间更长,影响程度更大,主要是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商 业噪声、工业噪声、居噪声等。 为控制室内噪声,可采用隔声、增加室内吸声材料、控制空 调末端噪声等措施。另外玻璃幕墙、外窗等隔声相对薄弱,在外 环境噪声较大的情况下应注意控制。 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对办 公类建筑室内允许噪声级的有关规定见表9。

表9办公建筑的室内允许噪声级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检查建筑设计平面图纸,基于环 评报告室外噪声要求对室内的背景噪声影响(也包括室内噪声源 影响)的分析报告以及图纸上的落实情况,及可能的声环境专项 设计报告。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典型时间、主要空间的现 场室内声环境检测报告。

8.2.2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对办

公类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如办公室、会议室)的外墙、隔墙、楼 板、门窗的空气声隔声标准以及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提出了要 求,应按其相关规定进行设计。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设计图纸(主要是围护结构 的构造说明、图纸以及相关的检测报告);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 为检查典型房间现场隔声检测报告,结合现场检查设计要求落实 佳沿进栏士栏证价

义室等的室内噪声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满足现行国家标 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办公类建筑室内允许 噪声级的高要求标准。但是,针对目前较普遍的大空间开放式 办公室(也称开敬式办公室),由于在该空间除了考虑不被过 高背景噪声干扰外,语言私密性也很重要,适当的背景噪声可 起掩蔽作用,所以开放式办公室噪声并非越低越好,因此这里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检查建筑设计平面图纸,基于: 报告室外噪声要求对室内的背景噪声影响(也包括室内噪声 响)的分析报告以及图纸上的落实情况,及可能的声环境专 计报告。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典型时间、主要空间的 室内声环境检测报告。

8.2.4从建筑平面设计和空间功能安排上考虑防噪声的

制手段和措施,从建筑设计上将对噪声敏感的房间远离噪声源 从噪声源开始实施控制,往往是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具体的措 施包括但不限于:采用低噪声型送风口与回风口,对风口位置、 风井、风速等进行优化以避免送风口与回风口产生的噪声,或使 用低噪声空调室内机、风机盘管、排气扇等;给有转动部件的室 内暖通空调和给排水设备,如风机、水泵、冷水机组、风机盘 管、空调机组等设置有效的隔振措施;采用消声器、消声弯头 消声软管,或优化管道位置等措施,消除通过风道传播的噪声 采用隔振吊架、隔振支撑、软接头、连接部位的隔振施工等措 施,防止通过风道和水管传播的固体噪声;对空调机房采取吸声 与隔声措施,安装设备隔声罩,优化设备位置以降低空调机房内 的噪声水平;采用遮蔽物、隔振支撑、调整位置等措施,防止冷 却塔发出的噪声;为空调室外机设置隔振橡胶、隔振垫,或采用 低噪声空调室外机;采用消声管道,或优化管道位置(包括采用 同层排水设计),对PVC下水管进行隔声包覆等,防止厕所、浴 室等的给排水噪声;合理控制上水管水压,使用隔振橡胶等弹性

方式固定,采用防水锤设施等,防止给排水系统出现水锤噪声 等等。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设计图纸、设备供应商提供 的噪声检测报告。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检查设备机房及邻近房 间的室内噪声级的检测报告,进行现场评价,并现场检查设计落 实情况。

8.3.1室内热环境是指影响人体冷热感觉的环境因素。“热舒 适”是指人体对热环境的主观热反应,是人们对周围热环境感到 满意的一种主观感觉,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舒适的室 内环境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进而提高学习、工作效率;而当人 处于过冷、过热环境中,则会引起疾病,影响健康乃至危及 生命。 一般而言,室内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对人体热舒适感产生 的影响最为显著,也最容易被人体所感知和认识;而环境辐射对 人体的冷热感产生的影响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本标准引用室内 温度、室内湿度两个参数评判办公空间室内环境的人体热舒适 生。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 的相关规定,上述参数在冬夏季应分别控制在相应区间内。此外 高大空间或特殊功能空间的风速或气流组织也应满足有关标准的 规定。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暖通空调设计说明,检查房 间温湿度、风速是否符合要求。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建筑 典型房间内温度、湿度、风速的检测报告。 8.3.2由于围护结构中窗过梁、圈梁、钢筋混凝土抗震柱、钢 筋混凝土剪力墙、梁、柱等部位的传热系数远大于主体部位的传 热系数,形成热流密集通道,即为热桥。本条规定的目的主要是 防止冬季采暖期间热桥内外表面温差小,内表面温度容易低于室

筋混凝土剪力墙、梁、柱等部位的传热系数远大于主体部位的传 热系数,形成热流密集通道,即为热桥。本条规定的目的主要是 防止冬季采暖期间热桥内外表面温差小,内表面温度容易低于室 内空气露点温度,造成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产生结露;同时

也避免夏李空调期间这些部位传热过大增加空调能耗。内表面结 露,会造成围护结构内表面材料受潮,在通风不畅的情况下易产 生霉菌,影响室内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应采取合理的保温、 隔热措施,减少围护结构热桥部位的传热损失,,防止外墙和外窗 等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过低。此处提到的结露问题,只强调在 冬季采暖对应的室内外标准设计温湿度条件下确保无结露,不考 春季等返潮问题。另外在室内使用辐射型空调末端时,需密切 注意水温的控制,避免表面结露。 除此之外,围护结构冷、热辐射也会对室内空气温度产生直 接的影响,可结合建筑的外立面造型采取合理的外遮阳措施,形 成整体有效的外遮阳系统,夏季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因太阳辐射 和室外空气温度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传导得热以及通过窗户的辐 射得热,控制房间内表面最高温度,对于改善夏季室内热舒适性 具有重要作用;冬季采取了控制房间内表面最低温度、改善室内 冷辐射不舒适性的措施。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暖通空调设计说明,此外审 查遮阳设施在图纸上的落实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大面积玻璃幕墙 等情况。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现场考察遮阳、大面积玻璃幕 墙等。 8.3.3自然通风是在风压或热压推动下的空气流动。自然通风 是实现节能和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手段,提高室内热舒适的 重要途径。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中鼓励采取诱导气流、 促进自然通风的主动措施,如导风墙、拔风并等等,以促进室内 自然通风的效率。 在计算外窗、幕墙可开后面积时,注意应按有效开后面积 计算。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设计图纸,检查外窗、幕墙 可开后面积及比例,核查通风模拟报告。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 核查开窗面积是否落实设计要求,并按照实际的开窗面积进行 评分

8.3.4建筑应能为室内的个人或多人用户提供可调控的高水平 热舒适系统,通过各种被动和主动措施加强室内热环境的可控 性,以促进建筑用户的生产力、舒适和健康。 热环境可控性指的是室内人员可以通过方便、灵活的空调器 开关、温度、风速调节开关,对个人工作区域的热环境状况进行 调节,也包括能否利用窗帘、可开启外窗等方式进行调节。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暖通空调和电气设计图纸 运行阶段应进行现场检查。

8.4.1选用有害物质限量达标、环保效果好的建筑材料,可以 防止由于选材不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 本条在设计阶段可不参评。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由国 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的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 具的建材产品检验报告,需要核查的建材产品包括:(1)室内装 饰装修材料:人造板、溶剂型木器涂料、内墙涂料、胶粘剂、木 家具、壁纸、聚氯乙烯卷材地板、地毯、地毯衬垫等;(2)混凝 土外加剂;(3)室内使用的石材、瓷砖、卫浴洁具;(4)掺加了 工业废渣的建筑主体材料,如粉煤灰砌块等。 由于过度装修以及劣质材料有可能造成室内污染,装修阶段 应选用有害物质含量达标的装饰装修材料,防正止由于选材不当造 成室内空气污染。选用的建筑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必须符合下 列国家标准: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GB18580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3 《空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耳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4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5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6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中有害物 质释放限量》GB18587 《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18588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

表10办公建筑主要房间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m(h:人)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暖通空调设计说明,检查房 间新风量设计是否符合要求。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建筑典 型房间内新风量检测报告或主要新风机组性能的检测报告。

间新风量设计是否符合要求。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建筑典 型房间内新风量检测报告或主要新风机组性能的检测报告。 8.4.4为确保引人室内的为室外新鲜空气,新风采气口的上风 可不能有污染源;提倡新风直接人室,缩短新风风管的长度,减 少途径污染

8.4.4为确保引人室内的为室外新鲜空气,新风采气口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审核环评报告和空调系统施工图纸

8.4.5由于吸烟危害健康并会对室内空气带来污染,因此应在 建筑中采取禁烟播措施,或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室内用户以及送回风 系统直接暴露在吸烟环境中,具体措施包括设计负压吸烟室,或 者整座大楼禁止吸烟等(即只能到室外吸烟)。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现场核查是否设有专门吸烟室或其他禁烟 措施。

5.4.0为保护大体健康,顶防和控刷至内空气污染,可在大秤 密集或重要环境进行环境质量预评估。室内空气质量预评估是根 据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内容,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依据国家法 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分析、预测该工程项目建成后存在的危害 室内环境质量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和可行的 技术对策措施,作为该工程项目改善设计方案和项目建筑材料 选的主要依据,供进行绿色健康监理时参考。室内空气质量预评 估是保证建筑装修装饰工程建成后具有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的 个重要步骤,般是在室内装修施工之前,针对建筑装饰装修设 计方案和选择的建材部品,综合考虑污染源位置和散发特性、通 风和气流组织情况、净化设施的净化性能等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 响,通过合理的累加计算或模拟分析计算,对建成后的室内空气 质量进行估算,并与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等的相关要求进行比较,给出室内空气质量的综合评价结 论即预评估结论和改进建议等。在装饰装修设计中,采用合理的 预评估方法,从源头实现室内污染控制,或采取其他保障措施。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审核是否有室内空气质量的预评估报告 评价其合理性。

8.4.7、8.4.8为保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可 在人群密集或重要的功能房间设计和安装室内污染物监控系统: 利用传感器对室内主要位置的温湿度、二氧化碳、空气污染物浓 度等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也可同时检测进、排风设备的工作状 态,并与室内空气污染监控系统关联,实现自动通风调节,保证 室内始终处于健康的空气环境。室内污染监控系统应能够将所采 集的有关信息传输至计算机或监控平台,实现对公共场所空气质 量的采集、数据存储、实时报警,历史数据的分析、统计,处理 和调节控制等功能,保障场所良好的空气质量。 上述两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暖通空调及电气设计说 明,并查阅设计图纸。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查主要房间新风 检测报告,以及地下车库的一氧化碳检测报告,并检查新风、自 控是否落实设计意图

8.4.7、8.4.8为保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室内空气

第8.5.1~8.5.3条主要评价建筑的功能性,包括建筑设计 和设施是否能为建筑用户(包括特殊群体)提供便捷舒适的使用 空间,以提高工作效率及保证用户的健康等。

8.5.1为了不断提高建筑的质量和功能性,保证残疾人、老年

人和儿童进出的方便,体现建筑整体环境的人性化,鼓励在建筑 入口、电梯、卫生间等主要活动空间设置无障碍设施。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设计图纸。运行阶段应进行 现场核查。

2办公工作较为紧张,信息化的发展使得注目于电脑屏幕 作几率增加,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有必要在办公环境中营

的工作几率增加,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有必要在办公环境中营

造相对闲适的氛围,建立室内与室外的联系,缓解使用者紧张情 绪,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鼓励主要功能房间的设计合理考虑室外 景观的可欣赏性,设有能让使用者观看室外景观的大小适中的窗 户。但考虑到对节能的影响,建议合理设置观景窗大小,不鼓励 设置大面积的飘窗、落地窗等。 具体计算方法:在平面视图里从视野窗户画出的视线所包含 的面积,视线可以穿越透明的隔墙或内窗;对于独立单人办公 室,如果75%达标可认为所有面积达标;地下如果有可以看到 室外视野的,计算面积百分比的时候其面积仅仅计入分子同时可 以乘以1.5的权重系数,分母不加。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设计图纸和相关的分析、计 算报告。运行阶段应进行现场核查。 8.5.3为缓解使用者紧张的工作情绪,同时为人员交流提供更 加休闲、舒适的空间,鼓励在公共场所设置专门的休憩空间和绿 化空间,提高公共空间的人文关怀和亲切感。 本条设计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阅设计图纸。运行阶段应进行 现场核查,

9.1.1建筑的物业管理,涉及建设、安全、供水、排水、供热、 燃气、电力、电信等诸多行业及专业的综合管理。绿色办公建筑 的物业管理除应有传统物业管理服务内容外,还应具有节能、节 水、节材、保护环境以及智能化系统的管理维护、功能应用等绿 色物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合理的物业管理组织架构及完整的管理 体系,是建筑物业管理的重要基础,是保障绿色建筑运行效能 实现节能、节水、节材与保护环境的重要环节。 本条的评价主要应了解物业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是否清晰合 理,岗位职责是否明确,管理人员配备和操作技术证书是否齐 全,应具有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智能化系统管理维护 及功能应用等绿色建筑物业管理主要内容。 本条在设计阶段不参评。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查看相关体 系文件、管理文档、管理人员配备情况和操作技术证书,并进行 现场核实。 9.1.2物业管理公司应提交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

9.1.2物业管理公司应提交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

9.1.5绿色办公建筑所要求的节能、节水、节材与环境保

意度调查记录、物业部门提供的改进措施与记录,并现场核实。

9.2资源管理与运行维护

9.2.1建筑物中的分类能耗包括:电量、水耗量、燃气量、集 中供热耗热量、集中供冷耗冷量和其他能源应用量(如集中热水 供应量及煤、油、可再生能源等)。用电分项计量分为动力用电 空调用电、照明及插座用电、特殊用电四大项。 实行分类、分项计量对于了解绿色办公建筑的能耗构成,找 出耗能重点环节,实行精细化的用能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办公 建筑中按用户实行计量收费,使用户的耗能与经济利益直接挂 钩,对于规范人的节能行为模式、促进节能管理具有直接的作 用。物业管理应有对能耗、水耗等数据逐月的完整记录与对比分 析,持续改进运行模式与节能管理。 本条在设计阶段不参评。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现场核查分 类、分项计量装置的设置情况,审核物业管理措施及管理记录、 能耗与水耗的数据统计分析报告等,并抽查物业管理合同。 9.2.2信息化管理是实现绿色建筑物业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的 重要手段,对保障建筑的安全、舒适、高效及节能环保的运行效 果,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部分办公建筑运营管理现状的调研分析,发现不同程 度均存在工程图纸资料、设备、设施、配件等档案资料不全的情 况,对运营管理、维修、改造等带来不便。部分设备、设施、配 件需要更换时,往往由于找不到原有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等资 料,只能采用替代产品,就会带来由于不适配而需要另外改造的 问题。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及设备、配件档案及 维修记录是完全必要的。 本条在设计阶段不参评。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现场核查物 业管理的信息化应用情况,建筑工程图纸资料、设备、设施、配 件等档案资料的管理情况,设备、设施的维修记录管理情况等。

9.2.1建筑物中的分类能耗包括:电量、水耗量、燃气量、集 中供热耗热量、集中供冷耗冷量和其他能源应用量(如集中热水 共应量及煤、油、可再生能源等)。用电分项计量分为动力用电 空调用电、照明及插座用电、特殊用电四大项。 实行分类、分项计量对于了解绿色办公建筑的能耗构成,找 出耗能重点环节,实行精细化的用能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办公 建筑中按用户实行计量收费,使用户的耗能与经济利益直接挂 钩,对于规范人的节能行为模式、促进节能管理具有直接的作 用。物业管理应有对能耗、水耗等数据逐月的完整记录与对比分 析,持续改进运行模式与节能管理。 本条在设计阶段不参评。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现场核查分 类、分项计量装置的设置情况,审核物业管理措施及管理记录 能耗与水耗的数据统计分析报告等,并抽查物业管理合同。

9.2.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

9.2.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保障通风、空调、照明等重点耗能

9.2.5对于绿色办公建筑中空调、风机、水泵、电梯

变配电及智能化系统等设备,物业部门应根据本建筑中各系 体形式建立具体合理的运行、检测、维护保养措施,对突 牛有应急响应处理措施。历史运行数据及处理记录应保存完

9.2.6物业管理承担建筑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

南京某体育场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解交通压力、促进节能减排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鼓励单位专月

停车场在节假日或夜间向社会开放,可有效利用公共资源,解决 停车位紧缺问题。 本条在设计阶段不参评。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现场核查自 行车服务设施的设置及管理情况;审核物业部门对内部停车场对 外开放的管理制度与措施,现场核实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效果。

9.3.1建筑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废水和废气,为此需要通 过选用先进的设备和材料或其他方式,通过合理技术措施和管理 手段,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杜绝建筑运营过程中废水和废气 的不达标排放;建筑内如有危险废弃物,必须全部严格按相关规 定进行处置。 本条在设计阶段不参评。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查项目的 环评圾生和排外珊录一并进现场核实

剪。应做好树木病虫害预测、防治工作,做到树木无暴

害,保持草坪、地被的完整,保证树木有较高的成活率,老树成 活率达98%,新栽树木成活率达85%以上。发现危树、枯死树 木及时处理。 本条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本条设计阶段不参评。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物业部门 提交的绿化管理制度和绿化养护记录等,并进行现场核实。 9.3.6本条要求采用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杀虫剂、 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 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直接导致树木生长质量下降,破坏生 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应加强预测预报,严格控制病虫害的传播 和蔓延。要增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坚持生物防治和化学 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大力推行生物制剂、仿 生制剂等无公害防治技术,提高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比例,保 证人畜安全,保护有益生物,防止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可持续 发展。 本条设计阶段不参评。运行阶段的评价方法为审核物业部门 提交的相关管理制度及化学药品的进货清单与使用记录,并进行 现场核实。

JTS 261-2019 水下挤密砂桩施工质量检测标准统一书号:15112·23861 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