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151-2008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pdf

JGJT151-2008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656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151-2008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pdf

附录D太阳光谱、人眼视见函数、标准光源 D.0.1表D.0.1按波长给出了D65标准光源、视见函数、光谱 间隔三者的乘积,可用于材料的有关可见光反射、透射、吸收等 性能的计算。

装D.0.1D65标准光源、视见品数、光温照受和

.0.2表D.0.2按波长给出了太阳辐射、光谱间隔的乘积,可 用于材料的有关太阳光反射、透射、吸收等性能的计算

表D.0.2增面上标准的太阳光相对光谱分布

U U .3按波长给出了太阳光紫外线辐射、光谱间隔的 乘积0-2019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可用于材料的有关太阳光紫外线的反射、透射、吸收等性

表D.0.3地面上太阻光紫外线部分的标准相对光谱分在

附录E常用气体热物理性能

E.0.1表E.0.1给出的线性公式及系数可以用于计算填充空 气、氩气、氮气、氙气四种气体空气层的导热系数、运动黏度和 常压比热容。传热计算时,假设所充气体是不发射辐射或吸收辐 射的气体

附录F常用材料的热工计算参数

表E.0.1常用材料的热工计算参断

附录G表面发射率的确定

G.(.T对远红外线不透明镀膜表面的标准发射率e的计算,应 在接近正人射状况下利用红外谱仪测出其谱线的反射系数曲线, 并应按下列步骤计算: 1按照表G.0.1给出的30个波长值,测定相应的反射系 数R,(>,)曲线,取其数学平均值,得到283K温度下的常规反射 系数

2在283K温度下的标准发射率按下式计算:

G.0.2校正发射率=的确定: 用表G.0.2给出的系数乘以标准发射率s即得出校正发射 率

表G.0.2校正发就率与标准发射率之间的关系

框的传热计算 116 7.1程的传热系数及框与面板接的线传热系数.... 116 7.2传热控制方程 116 7.3玻瑞气体间层的传热** 116 7.4封闭空腔的传热 .116 7.5 散口空腔、槽的传热· 116 7.6 框的太阳光总透射比 116 8 避阳系统计算 117 8.1 一般规定 117 8.2 光学性能 8.3 遮阳百叶的光学性能· 118 8.4 遮阳帘与门窗或幕填组合系统的简化计算 118 8.5遮阳帘与门窗或幕墙组合系统的详细计算 119 9通风空气间层的传热计算 120 9.1 热平衡方程 120 9.2通风空气间层的温度分布 120 9.3通风空气间层的气流速度· 120 10计算边界条件... 121 10.1计算环境边界条件 121 10.2对流换热 121 10. 3 长波福射换热 122 10.4综合对流和辐射换热 122 90

面传热的计算不考虑空气渗透的影响。实际使用时应考虑空气渗 透对热工性能和节能计算的影响。 1.0.4为了各种产品之间的性能对比,条件相同才有可比性, 本规程规定了计算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参数的标准计算条 件。但标准计算条件并不能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虽然计算条件 的一般变化对热工性能参数的影响不太大,但若需要详细计算, 计算条件仍应该按照实际工程所使用的计算条件,因而实际工程 并不能使用标准计算条件。 实际的工程节能设计标准中都会规定室内计算条件,室外计 算条件可以通过当地的建筑气象数据来确定。 1.0.5本规程给出了部分建筑门窗、玻璃幕墙计算所用的材料 热工参数,但这些参数还应符合其他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要 求。实际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热工参数如果与本规程没有冲突, 可以使用本规程的数据。 对于本规程没有列人的材料,应该进行测试,按照测试结果 选取

本规程所列出的术语是本规程所特有的。给出的术语尽可能 考患了与其他标准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但可能与其他标准不。 致,有本规程特殊的涵义,应用时应该注意。 每个术语均给出了英文翻译,但该翻译不一定与国际上的标 准术语一致,仅供参考。

3.1.1本节的有关规定主要参照ISO10077的相应规定。窗由 多个部分组成,窗框、玻璃(或其他面板)等部分的光学性能和传 热特性各不一样,在计算整窗的传热系数、避阳系数以及可见光 透射比时来用各部分按面积加权平均的方式,可以简化计算,而 且物理概念清晰。这种方法也都是ISO系列标准所普遍采用的。 3.1.2关于玻璃(或其他面板)边缘与窗框组合产生的传热效应, 采用附加传热系数的方式表示。这样的做法与ISO10077相同。 窗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主要描述了在窗框、玻璃 和间隔层之间相互作用下加的热传递,附加线传热系数主要 受玻璃间隔层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在没有精确计算的情况下, 可采用附录B中线传热系数的参考值。 3.1.3关于窗框的传热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的计算,在第7 章有详细的规定。 3.1.4关于窗户玻璃的传热系数、太阳光总透射比、可见光透 射比的计算方法,在第6章有详细的规定

本规程的符号采用ISO系列标准的符号,与我国的标准所 采用的符号可能不一致,采用时应根据其物理意义进行对应。

3.2整橙窗几何描述

3.2.1本节的有关规定采用ISO10077的相应拥定

相的内外表面暴露部分面积和投影面积。内部暴露框面积是框与 室内空气接触的面积,为图中A部分;外部暴露框面积是框与 室外空气接触框的面积,为图中A部分。内外两侧凸出的框的 投影面积是指投影到平行于玻璃板面的框的面积。 3.2.3关于玻璃区域周长,由于玻璃的边缘传热均以附加线传 热系数表示,所以只要见到边缘,不论是室外还是室内,均需要 考虑其附加传热效应,所以应取室内或室外可见周长的量大值

3.3.十本节的有关规定采用1SO10077的相应期定

该计算式为单层窗整窗传热系数计算公式。按第3.1.1条规 定,采用面积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计算整窗的传热系数。 当所用的玻璃为单层玻璃时,由于没有空气间层的影响,不 考虑线传热,线传热系数二0

3.4.1本节的有关计算采用ISO15099的计算方法

整体门窗太阳光总透射比计算按第3.1.1条规定采用面积加 权平均的计算方法。玻璃区域太阳光透射比计算控照第6竞密

框的太阳光总透射比计算方法按照第7章。 3.4.2在计算遗阳系数时,规定标准的3mm透明玻璃的太阳 光总透射比为0.87,这主要是为了与国际方法接轨,使得我国 的玻璃适阳系数与国际上惯用的通阳系数一致,不至于在工程中 引起混滑。但这样规定与我国的玻璃测试计算标准建筑玻璃可见 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 及有关窗玻参数的测定》GB/T2680有关遮蔽系数的规定有所 不同,

5太阳光透射比及遮阳系数计算 按第7.6节计算框的太阳光总透射比,窗框表面太阳辐射吸 收系数α,取0.4:

3.5整橙窗可见光透射比

3.5.1本节的有关计算采用ISO15099的计算方法。采用面积 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计算整体门窗的可见光透射比。窗框部分可 见光透射比为0,所以在进行面积加权平均时,只考虑玻璃 部分

Aort ho Ar =0. 4X 2.2 0. 57 0. 039

整槽窗热工性能计算实例

整槽窗热工性能计算实例

数U为2.2W/(m·K),线传热系数为0.06W/(m·K)。 3玻璃参数

框的投影面积可近似为 A;A1+A2; 框的传热系数可近似为

4.1.1本节的有关规定与整窗的计算一样,也主要参照ISO 10077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规定。采用按面积加权平均的方法 计算幕墙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以及可见光透射比。 4.1.2关于玻璃(或其他面板)边缘与窗框组合产生的传热效应, 采用加线传热系数的方式表示。这样的做法与ISO10077相同。 4.1.3关于的传热系数、太阳光总透射比的计算,在第7章 有详细的规定。 4.1.4关于玻瑞传热系数、太阳光总透射比、可见光透射比的 计算方法,在第6章有详细的规定。 4.1.6对于幕墙水平和垂直转角部位的传热,其简化方法可见 图5所示。

4.2.1本节的有关规定主要参考了欧洲标准prEN13947。根据 幕墙框截面的不同将幕墙框进行分段,对不同的框截面均应计算 其传热系数及对应框和玻璃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这样才能保证幕 墙的各光学热工性能可按面积加权平均的方式简化计算。 4.2.2幕墙在进行热工计算时面积的划分与整窗的计算基本相 同,采用了相同的原则。 4.2.4幕墙计算的边界和单元的划分应根据幕墙形式的不同而 采用不同的方式。单元式幕墙和构件式幕墙的立柱和横梁的结构 是不同的。单元式幕墙是由一个一个的单元拼接而成,所以单元 边缘的立柱和横梁是拼接的。面构件式幕墙的立柱和横梁则是 个完整的。 由于幕墙是连续的,单元边缘的立柱和横梁一般是两边对称的 所以边缘的立柱和横架需要进行对称划分,面积只能计算一半。 4.2.5为了保证幕墙的各光学热工性能可按面积加权平均的方 式简化计算,幕墙计算的节点应该包括幕墙所有典型的节点。复 杂的节点可能由多个型材拼接面成,所以应拆分计算。

4.3.1本节的有关计算主要采用ISO.10077的让管

计算式(4.3.1)根据规定,采用面积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 计算幕墙的传热系数。 4.3.2当幕墙背后有实体墙时,幕墙的计算比较复杂。这里只 针对幕墙与实体墙之间为封闭空气层的情况,这样可以简化计 算。实际上,由于幕增金属热桥的存在,当幕墙背后有实体增 时,幕墙的计算比较复杂。为了计算有实体墙的情况:简化晶有

5嘉端美角部位简化处理示意

4.4.1本节的有关计算采用ISO15099的计算方

幕墙太阳光总透射比计算按第4.1.1条规定采用面积加权平 均的计算方法。 玻璃的太阳光透射比计算按照第6章,窗框的太阳光透射比 计算方法按照第7章。 4.4.2在计算遗阳系数时,也规定标准的3mm透明玻璃的太 阳光总透射比为0.87

幕墙热工性能计算可按照以下参考步骤计算。以一个单元式 横明竖隐框玻璃幕墙为例: 幕墙热工性能计算需先确定计算单元,计算每种计算单元的 热工性能参数,然后按照每种计算单元所占面积比例,进行加权 平均计算整幅墙的热工性能参数。此处只做示范,故假设一个 尺寸宽4768mm×高2856mm的幕墙,如图6所示。 1幕墙的有关参数 102

图9开启扇分格立注截面示意

图10开启离分格上楼塑费面示案

根据幕墙分格图,可以选择2个幕增计算单元:竖向3块固 定分格作为计算单元D1,竖向2块固定分格十1块开启扇分格 作为计算单元D2。 2幕墙单元D1(竖向3块周定分格) 1)单元几何参数: 计算单元:宽1192mmX高2856mm; 立柱面积:0.250m²;横梁面积:0.265m; 104

图11开启分整下横经载面示查

玻璃面积:2.889m; 玻璃区域周长:5.232m(竖直方向),6.624m(水平方 向)。 2)计算框传热系数U: 按照第7.1.2条,用一块导热系数>=0.03W/m·K)的板 材替代实际的玻璃,板材的厚度等于替代面板的厚度,嵌入框的 深度按照实际尺寸,可见板宽应超过190mm。采用二维稳态热 传导计算软件进行框的传热计算,分别对立柱节点(图7)、横梁 节点(图8)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为: 立柱节点:U,=10.07W/(m²·K); 横梁节点:U,=3.97W/(m²·K)。 3)计算附加线传热系数: 按照第7.1.3条,在U:计算模型中,用实际的玻璃系统替 代导热系数入=0.03W/(m·K)的板材,采用二维稳态热传导计 算软件进行的传热计算,分别对立柱节点(图7)、横梁节点 (图8)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为

立柱节点:y=0.017W/(m·K); 横梁节点:=0.072W/(m·K)。 4)计算玻璃光学热工参数: 按照第6章,采用多层玻璃的光学热工计算模型进行玻璃的 光学热工计算,计算结果为: 玻璃传热系数:U.=1.896W/(m²·K) 太阳光总透射比:8。=0.758; 可见光透射比;,=0.755。 5)计算幕墙单元传热系数Ucw: 由第4章公式计算幕墙单元传热系数,计算结果为: A, 2. 889 X 1. 896 + (0. 250 × 10. 07 ±0. 265 X 3. 97) + (5. 232 X 0. 017+ 6. 624 X 0. 072) 1. 192 × 2. 856 2.824[W/(m² . K)] 6)计算幕墙单元太阳光总透射比

6)计算幕墙单元太阳光总透射比gl: 按7.6节计算框的太阳光总透射比,窗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 系数α,取0.6。

A, ? 5. 9 =0.241 ×19 0.515

田公式(4.5.1)计算幕墙单元的可见光透射比tcw,计算 结果为:

帮端单元D2(竖向2块固定分格十1块开启扇分格) 1)单元几何参数: 计算单元:宽1192mmX高2856mm; 固定立柱面积:0.152m;固定横梁面积:0.133m; 开启扇竖框面积:0.127m²;开启扇上横框面积:0.069m²; 开启扇下横框面积:0.069m; 玻璃面积:2.810m²; 玻璃区域周长:3.438m(固定分格竖直方向),3.336m (固定分格水平方向);1.644m(开启扇分格竖直方向), 1.059m(开启扇分格上水平方向),1.059m(开启扇分格上水 平方向), 2)计算框传热系数U: 按照第7.1.2条,用一块导热系数入=0.03W/(m·K)的板 材替代实际的玻璃,板材的厚度等于替代面板的厚度,嵌入框的 深度按照实际尺寸,可见板宽应超过190mm。采用二维稳态热 传导计算软件进行框的传热计算,分别对开启扇竖框节点(图 9)、开启扇上横框节点(图10)、开启扇下横框节点(图11)进行 计算,固定分格立柱节点、横梁节点可采用计算单元D2的计算 结果,计算结果为: 固定分格立柱节点:U,=10.07W/(m·K); 周定分格横梁节点:U,=3.97W/(m²·K); 开启扇竖框节点:U;=10.72W/(m°·K); 开启扇上横框节点:U,=5.90W/(m²·K); 开启扇下横框节点;U=5.59W/m²·K)。 107

3)计算附加线传热系数: 按照第7.1.3条,在U,计算模型中,用实际的玻璃系统替 代导热系数入=0.03W/(m·K)的板材,采用二维稳态热传导计 算软件进行框的传热计算,分别对开启扇竖框节点(图9)、开 启扇上横框节点(图10)、开启扇下横框节点(图11)进行计 算,固定分格立柱节点、横梁节点可采用计算单元D2的计算结 果,计算结果为: 固定分格立柱节点:s=0.017W/(m·K); 固定分格横梁节点:§=0.072W/(m·K); 开启扇竖框节点:y=0.016W/(m·K); 开启扇上横框节点:=0.055W/(m·K); 开启扇下横框节点:=0.067W/(m·K)。 4)计算玻璃光学热工参数: 玻璃的光学热工参数可采用计算单元D2的计算结果: 玻璃传热系数:U.=1.896W/m²:K); 太阳光总透射比:g0.758; 可见光透射比:=0.755。 5)计算幕墙单元传热系数Ucw: 由第4章公式计算幕墙单元传热系数,计算结果为: A,Ug =2. 810 × 1. 896 = 5.328 ZA,U; =0.152 × 10. 07+0. 133 X 3.97 +0.127× 10.72+0.069 × 5.90+0.069 X 5.59 4.213 Z=3. 438 X 0. 017+3. 336 ×0. 072+1. 644X 0. 016 +1. 059 × 0. 055 + 1. 059 X 0. 067 =0. 454 A, 5.328 ± 4. 213 ± 0. 454 1. 192 X 2. 856 =2.936[W/(m* K)] 108

6)计算幕墙单元太阳光总透射比gl: 按7.6节计算框的太阳光总透射比,窗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 系数α,取0.6

Af 5.9 = 0.258 7)计算太阳光总透过比gcw: 由公式(4.4.1)计算太阳光总透过比,计算结果为

8)计算可见光透射比cw: 由公式(4.5.1)计算幕墙单元的可见光透射比tcw,计算 结果为:

Fcw Z,A A, 3. 4

5.1.1、5.1.2计算实际工程的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的结露时, 所采用的计算条件应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取值。 评价产品的结露性能时,为了统一条件,便于应用,应采用 第10章规定的计算标准条件。由于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条件包 括了多个室外温度,所以在给出产品性能时,应该注明计算的 条件。 5.1.3空气渗透和其他热源等均会影响结露,实际应用时应予 以考虑。空气渗透会降低门窗或幕墙内表面的温度,可能使得结 露更加严重。但对于多层构造而言,外层构造的空气渗透有可能 降低内部结露的风险。 热源可能会造成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绝对湿度,使得结露加 剧。当门窗或幕墙附近有热源时,抗结露性能要求更高。 另外,湿热的风也会使得结露加剧。如果室内有湿热的风吹 到门窗或幕墙上,应考虑换热系数的变化、湿度的变化等问题对 结露的影响。 5.1.4、5.1.5结露性能与每个节点均有关系,所以每个节点均 带要计算。 由于结露是个比较长时间的效果,所以典型节点的温度场仍 可以按照第7章的稳态方法进行计算。由于门窗、幕墙的面板相 对比较大,所以典型节点的计算可以采用二维传热计算程序进行 十算。 为了评价每一个二维截面的结露性能,统计结露的面积,在 二维计算的情况下,将室内表面的展开边界细分为许多尺寸不大 的小段,来计算截面各个分段长度的温度,这些分段的长度不大 1

5.2.1水(冰)表面的饱和水蒸气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计算 公式。

5.3.1~5.3.3为了评价产品性能和便于进行结露验算,定义了 结露性能评价指标To。T%的物理意义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门 窗或幕墙的各个部件(如框、面板中部及面板边缘区域)有且只 有10%的面积出现低于某个温度的温度值。 门窗、幕墙的各个部件划分示意见图12。 可采用二维稳态传热程序计算门窗或幕墙各个框、面板及面 板边缘区域各自对应的T1。在规定的条件下计算出门窗、幕墙 内表面的温度场,再按照由低到高对每个分段排序,刚好达到 10%面积时,所对应分段的温度就是该部件所对应的T10。 为了评价产品的结露性能,所有的部件均应进行计算。计算 的部件包括所有的框、面板边缘以及面板中部。

图12门窗、幕墙各部件划分示章

在工程设计或评价时,门窗、幕墙某个部件出现10%低 于露点温度的情况,说明门窗、幕墙的结露性能不满足要求,反 之为满足要求。 5.3.5、5.3.6进行产品性能分级或评价时,按各个部分最低的 评价指标To咖进行分级或评价。在实际工程中,按公式 (5.3.6)进行计算,来保证内表面所有的温度均不低于Tiri* 在已知产品的结露性能评价指标T10.i的情况下,按照标准 计算条件对应的室内外温差进行计算,计算出实际条件下的室内 表面和室外的温差,则可以得到实际条件下的内表面最低的温度 (只有某个部件的10%可能低于这一温度)。只要计算出来的温 度高于实际条件下室内的露点温度,则可以判断产品的结露性能 满足实际的要求

6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6.1单片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

6.2多层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

6.2.1~6.2.4多层玻的光学热工性能是按照ISO15099的通用 方法进行计算的。本规程将这一方法进行了归纳,将ISO15099的 多层玻璃计算方法进行了整合,计算公式更加明确。 这一方法也可以适用于多层窗、多层蒂墙等的光学性能计 算。只是计算时将窗、幕墙、遮阳装置按照玻璃来处理。

6.3玻璃气体间层的热传递

6.3.1~6.3.6玻璃气体间层的热传递计算按照ISO15099的计 算方法进行。本节规定了气体间层的热平衡方程,给出了对流换 热和辐射换热两方面的计算,并且给出了混合气体的气体间层对 流换热计算。 6.3.7当气体间层两侧全部为玻璃时,由于普通玻璃的红外透 射比为零,所以可以将透过玻璃的红外热辐射忽略,这样就可视 为无限大板之间的热辐射

6.4玻璃系统的热工参数

6.4玻璃系统的热工参效

6.4.1本条给出了玻璃系统的总热阻和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在玻璃气体间层的传热和内外层换热计算完成之后,玻璃系统传 热就可以采用本条的公式直接进行计算了

6.4.2本条给出太阳光总透射比和遮阻系数的计算方法

7.1框的传热系数及框与面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

7.1.1~7.1.3椎的传热系数及框与面板接整的线传热系数采用 了ISO10077给出的计算方法。 7.2传热控制方程 7.2.1~7.2.3本节采用了ISO15099的有关规定。 7.2.4热桥的计算采用了平均的等效传热系数,这对于计算传 热系数是合适的。如果计算结露性能,尤其是对于木窗、塑料窗 等,可能会有些不同,但一般也允许有10%的面积结露,所以 影响也不大

7.3玻璃气体间层的传热

.3.1玻璃空气层采用当量导热系数来代替空气层导热系数, 这主要是为了统一计算,方便编程。 7.4封闭空腔的传热 7.4.1~7.4.10本节按照ISO15099给出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为了简化框内部封闭空腔传热的计算,也来用当量传热系数的处 理办法。 7.5散口空腔、槽的传热 7.5.1、7.5.2本节按照ISO15099给出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7.6框的太阳光总透射比 7.6.1本条按照ISO15099给出的计算公式,

8.1.1~8.1.3避阳装置有很多种,其计算也是非常复杂的。但 仅仅给出平行或近似平行于玻璃面的平板型遮阳装置,已经能够 解决很多门窗和幕墙的遮阳计算问题。而且,这类遮阳装置可以 简化为一维计算,计算方法可以统一。 遮阳可分为3种基本形式:内遮阳、外遮阳和中间遮阳。这 三类遮阳有共同的特点:平行于玻璃面,与玻璃有紧密的热光接 触。这样,遮阳装置可以简化为一层玻璃来计算,从而大大简化 计算过程。这样的遮阳装置如幕帘、软百页帘等。 正是以上的遮阳装置,在计算时才能将二维或三维的特性简 化为一维模型处理。这样,计算时只要确定了遮阳装置的光学性 能、传热系数,即可以把遮阳装置作为一层玻璃参与到门窗或幕 墙的热工计算中。 8.1.4如果窗和幕墙系统加人了遮阳装置,系统的传热系数 避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都会改变。在把遮阳装置作为一层玻璃 来进行处理时,许多的计算公式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第8.4节给 出了加入避阳装置后的简化计算方法,第8.5节则说明了详细的 计算所采用的方法。

8.2.1~8.2.3要将遮阳装置作为层玻璃处理,则需要给出这 层玻璃的有关性能。由于避阳设施的材料表面往往是以漫反射材 料为主,所以,散射对于遮阳装置是必须应对的问题。直射光人 射到一种材料的表面,往往会有镜面的反射、透射和散射的反 射、透射,

8.2.1~8.2.3要将遮阳装置作为层玻璃处理,则需要给出这 层玻璃的有关性能。由于避阳设施的材料表面往往是以漫反射材 料为主,所以,散射对于遮阳装置是必须应对的问题。直射光人 射到一种材料的表面,往往会有镜面的反射、透射和散射的反 射、透射,

对于种遮阳装置,涉及到的光学性能参 有6个。规程 的第8.3节中给出了百叶类滤阳装置的光学性能计算方法,

的第8.3节中给出了百叶类遮阳装置的光学性能计算方法。 8.3遮阳百叶的光学性能 8.3.1~8.3.9本节按照ISO15099给出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计算光在遮阳装置上透射或反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光 在通过百叶后分解为直射和散射部分,直射是直接透射的或是镜 面的反射,而散射则比较复杂。 为了将问题简单化,在计算时将采用以下模型和假设: 1)将板条假设为全部的非镜面反射,并忽略窗户边缘 的作用; 2)将板条视为无限重复,所以模型可以只考虑两个邻 近的板条,而且采用二维光学计算; 3)为了进一步简化计算,将每条分为5个相等部分, 而且忽略板条的轻微挠曲影响。 由于计算的结果与板条的光学性能、几何形状和位置等因素 均有关系,所以计算平行板条构成的百叶遮阳装置的光学性能时 均应予以考虑。板条的远红外反射率的透射特性对传热系数的精 确计算有很大影响,所以应详细计算。

JTS 120-2-2018 拦河闸坝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定8.4遮阳密与门窗或幕墙组合系统的简化计算

8.5遮阳帘与门窗或幕墙组合系统的详细计算

8.5.1~8.5.5详细计算遮阳装置是比较繁项的。为了简化,可 以将遮阳装置简化为一层玻璃,门窗或幕墙则是另一层玻璃。这 样,就可以采用第6章多层玻璃和第9章通风空气间层的计算方 法,对门窗、幕墙与遮阳装置的相互光热作用进行计算。 当遮阳装置是透空的装置时,如百叶、挡板、窗帘等,遮阳 装置有不同的通风情况,可以采用第9章的方法计算通风空气间 层的热传递

9通风空气间层的传热计算

9.1热平衡方程 本节按照ISO15099给出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9.2通风空气间层的温度分布 本节按照ISO15099给出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9.3通风空气间层的气流速度

本节规定的气流量和速度的关系,给出的是一个平均效果。 这样处理对于传热计算也是一个平均的效果,应用于第6.3节是 比较合适的,符合第6.3节的计算模型条件。 空气间层的空气流量计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强制通风可以 比较准确地预知空气的流量,但自然条件下的对流、烟图效应对 流等均比较复杂。在各种情况下,进、出口的阻力和通风间层的 阻力都是未知数,很难估计。对于这些复杂的情况,采用数字流 体模拟计算软件进行分析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10.1计算环境边界条件

本节主要规定了窗和幕墙室内和室外表面对流换热计算的有 关方法和具体公式。这些公式主要用于实际工程的设计、计算。 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门窗或 幕墙室内、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应符合第10.1节的规定。 10.3长波辐射换热 本节参照采用ISO15099的计算方法。产品的辐射换热系数 参考了欧洲标准和ISO10292。 10.4综合对流和辐射换热 本节等同于ISO15099的计算方法JGJ/T 443-2018 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所采用的公式均与 ISO15099相回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