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甬 DX_JS 006-2020 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2020甬 DX_JS 006-2020 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7233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2020甬 DX_JS 006-2020 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6.3钢筋混凝土预制衬砌模具

6.3.1本条文是保证混凝土管片(管节)成型质量关键项目。其中, 模具的稳定性是指模具在设计周转次数内不变形,以满足对反复振 捣、高温和温度重复变化等抗疲劳性能的要求。

6.3.3模具验收是检验模具质量的关键环节,应对验收标准提出 要求。

1、2模具是保证管片(管节)质量最重要的环节,其材质和制 作精度要求高,在实际生产中,不仅要对模具进行实测实量,还应 考虑荷载和振动等影响因素,进行管片(管节)试生产,并经水平 拼装检测合格才能通过验收。 3、4由于模具的检测以原始出)数据为依据,因此DB34/T 3351-2019 桥梁塔柱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指南,管片(管 节))家在来购和验收模具时,应要求模具制作厂家提供配套的数 据和工具。 6.3.4本条文所列条件是可能发生的导致模具精度出现较大偏差的 情况,出现上述情况时应对模具进行检验,强调以满足成品的质量 要求为最终目的

2脱模剂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混凝土管片(管节)的脱模质量, 因此应均匀薄层涂刷。钢筋骨架和预埋件与脱模剂接触会降低其与 混凝土的握裹力,不利于结构安全。 3各种预理件和模具接触面的密封良好利于保证预理质量。 4合模和开模不当会对模具造成损害,影响模具精度。因此 要严格按照规定顺序操作,并加强对模具和管片(管节)的保护。 5模具厂家宜在端模和长侧模的上部两端以及紧固螺丝的周达 设有快速组装标记,该标记可以起到核验模具精度的作用。如果接 缝漏浆,脱模后管片(管节)表面将出现蔬松或蜂窝等缺陷,因此 要确保接缝严密。

.3.6管片(管节)脱模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 B/T22082第6.1.2条的规定。当采用吸盘脱模时,管片(管节) 兑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15MPa,当采用其他方式脱模时,应 下低于20MPa。

6.4.2钢筋加工是管片(管节)生产的关键环节,本条提出了明确要 求。 2钢筋弯弧时进料应轻送,进入弯弧机时应保持平衡、匀速, 防止平面翘曲。弯后的钢筋应在靠模上校核,弧度不符合要求时应 重新进行弯制,合格后方可使用。

6.4.3钢筋骨架是混凝土管片(管节)的主要受力结构,本条对其焊 接质量和成品验收提出要求。 2为了防止焊接部位产生夹渣、气孔等缺陷,在焊接区域内应 清除钢筋表面锈蚀、油污等。

6.4.4钢筋骨架安装应注意不要损坏模具

1钢筋骨架的起吊点宜在主筋和构造筋的交义点,避免骨架钢 筋错位。钢筋骨架就位时,应从模板上方垂直轻放且缓慢调整其位 置,避免骨架撞击模具成型面,影响管片(管节)成品的表观质量, 2钢筋隐蔽工程的验收内容包括:纵向主筋的品种、规格、数 量、位置等,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预理 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6.5.1检验混凝土性能的试件成型方法、养护条件及试验方法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 定,混凝土的强度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 标准》GBT50107的规定,混凝王耐久性能评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的规定。 6.5.2应以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按普通混凝 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进行试验、试配,以满足混凝土强度 耐久性和和易性的要求。一 1低落度混凝土虽然有利于减少管片(管节)成品裂缝的出 现,但如果欠振可能出现蜂窝或孔洞等外观质量缺陷。随着混凝士 技术的发展和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使用,在保证混凝土粘聚性 和保水性良好的情况下,珊落度可适当放大,但要与工艺要求相适 应。经过调研,国内大型的钢筋混凝土管片(管节)生产单位综合 考虑模具周转要求和经济性,一般将落度控制在120mm以内。 2对混凝土中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加以限制是保证管片(管节 耐久性的有效措施。 3管片(管节)用混凝土最常见的性能要求是强度等级和抗渗 等级。但是随着成型隧道功能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也可能会对混 凝士的冻融性能、耐久性能和长期性能提出要求

4目前,纤维混凝土管片、自密实混凝土管片和预应力混凝土 管片在国外均有应用,但是在国内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当采用纤 维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或需要进行预应力施工时,使用的混凝土 还需要满足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6.5.3混凝土浇筑环节直接影响管片(管节)成型质量,应留置试件 备检。 4施工经验表明:初凝前压面有利于减少混凝土表面的塑性裂 缝。对于完成混凝土浇筑的裸露面,应强调压面密实。 6.5.4混凝土养护不当易导致混凝土开裂,因此需要对养护环节进行 规定。 1混凝土养护可采用加热养护或自然养护,但无论哪种养护方 式,均需采取保湿措施以便起到减少表面裂缝的效果。 3脱模后的管片(管节)可采用水中养护、喷淋养护、涂刷养 护剂及其他可以达到预期养护效果的方法;在条件充许时,优先采 用水中养护。但对于采用潮湿养护特别是水中养护时,要避免管片 (管节)内部温度与水温存在过大温差而导致混凝土开裂。 6.5.5在冬期生产管片(管节)时,骨料中不得含有冰、冻块以及其 也易冻裂物质。混凝主浇筑温度不宜低于10℃。浇筑后应及时覆盖 宜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保温和防护。当来用蒸汽养护时,还应避免 因管片(管节)脱模时余汽造成的吊运工况不良进而导致的安全问 题。

6.5.5在冬期生产管片(管节)时,骨料中不得含有冰、冻块以 他易冻裂物质。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低于10℃。浇筑后应及时覆 宜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保温和防护。当来用蒸汽养护时,还应 因管片(管节)脱模时余汽造成的吊运工况不良进而导致的安 题。

6.6钢筋混凝土管片和管节

6.6.1管片(管节)标记的作用是便于其质量的可追溯性,对于采用 到班作业的生产厂家,还应增加生产流水号码。 6.6.2钢筋混凝土管片(管节)质量包括结构性能、混凝土强度和抗 渗等级、外观质量、儿何尺寸和主筋保护层厚度充许偏差,以及水 平拼装检验允许偏差等方面。 1管片(管节)的结构性能检验包括抗弯、检漏等以单个管片 (管节)为试验对象进行的检验 2混凝土除了强度和抗渗要求外,还可能有抗冻融或防腐蚀等 性能方面的要求。

6.7 钢管片和钢管节

6.7.1钢管片(管节)采用的钢材、焊接方式和防腐处理等是决定钢 管片(管节)成型质量的关键点。 4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具有焊接变形小、质量好、效率高且操 作性好等优点。

6.8预制衬砌贮存与运输

6.8.1场地不平整容易产生局部应力过大,从而导致管片(管节)变 形或破坏。 6.8.2管片(管节)码放高度需要结合存放场地的地基承载力和管片 (管节)承压强度验算后确定,钢筋混凝土管片(管节)还要考虑 脱模强度。管片(管节)应按型号分别码放,可采用内弧面向上或 则面立放的方式码放。 每层管片(管节)之间应使用垫木分隔,且每层支撑点应在同

6.9预制衬砌现场验收

.9.4一般缺陷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生产工艺 支术规程》JC/T2030的规定修补,但不得满搓或满刷水泥浆。

7.1.2始发阶段是指从刀盘开始接触始发侧洞门特殊管片到刀盘完 全穿透的过程;接收阶段是指力盘开始接触接收侧洞门特殊管片到 具备掘进机拆机条件的施工过程 7.1.5管片拼装时将拼装范围内的推进液压缸收回,不得将所有推进 液压缸同时收回;管节拼装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掘进机姿态变化。 7.1.8当掘进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时,在确保不出现灾难性后果情况 下,谨慎掘进以查明原因,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7.1.10监测土压力值、掘进速度、刀盘扭矩与转速、螺旋输送机转 速与扭矩、各分区推进液压缸伸出长度、内支撑体系轴力等是否在 合理范围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整。 7.1.11盾构纠偏只能在盾尾间隙范围内调整,过量纠偏会引起盾尾 间隙过小而导致管片挤压损坏或增加新一环管片拼装的困难;顶管 纠偏只能在开挖轮廓与管节外壁之间的间隙范围内调整,过量纠偏 会引起管节与土体挤压而导致管节损坏或错台。盾构纵坡和平面红 偏量最大值可按照《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的条文 说明中第 7.1.11 条确定。 7.1.12当掘进机因故停止掘进时,根据停止时间长短、开挖面地层 隧道理深、地表变形等条件,对升挖面进行保压

掘进机组装、洞内运输与调试

7.2.1掘进机组装前制定组装方案,选择组装设备和洞内运输设备, 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起吊要求,并保证作业面净空尺寸满足掘进机 组装和洞内运输要求。 1掘进机组装方案应根据各部件的重心和尺寸、场地的条件确 定设备吊运顺序和方式。大件吊装作业由具有资质的专业队伍负责 组装过程应充分考虑偏重影响,在掘进机两侧打设临时支撑。 3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满足吊装要求。

4工作井的尺寸会影响吊装方式,隧道内的最小曲线半径会影 响掘进机的运输安全,如采用有轨运输方式,应对此段轨道进行加 固。

4工作开的尺寸会影响吊装方式,隧道内的最小曲线半径会影 响掘进机的运输安全,如采用有轨运输方式,应对此段轨道进行加 固。 7.2.2掘进机组装时应注意下列内容: 1结构件、动力线的连接螺栓应按紧固扭矩的要求拧紧; 2连接销安装到位并紧固; 3液压管线保持清洁; 4电线、电缆连接牢固: 5组装过程会因重心偏移导致失稳,应根据各部件重心情况合 理排列组装顺序。 7.2.3掘进机与隧道内弧面之间存在一定安全间隙,运输过程中必须 安排专人对安全间隙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确保运输畅通,若出现掘进 机与隧道刷蹭或被障碍物卡住而导致运输困难,甚至无法启动,应 进行排查后制定针对性措施。 7.2.5掘进机是集机、电、液、控为一体的复杂的大型设备,包含了 多个不同功能的系统,若在掘进中发生问题,处理十分困难。因此 在组装后应首先对各个系统进行空载调试,使其满足设计功能要求 然后必须进行整机联动调试,使掘进机整机处于正常状态,以确保 始发掘进的顺利进行。调试通电前检测核查高压电缆及变压器要求 低压送电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的规定。

7.2.2掘进机组装时应注意下列内容:

7.2.5掘进机是集机、电、液、控为一体的复杂的大型设备,包 多个不同功能的系统,若在掘进中发生问题,处理十分困难。因 在组装后应首先对各个系统进行空载调试,使其满足设计功能要 然后必须进行整机联动调试,使掘进机整机处于正常状态,以 始发掘进的顺利进行。调试通电前检测核查高压电缆及变压器要 低压送电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 JGJ46的规定。

7.3.1掘进机验收项目可按设计功能、参数、图纸和说明书的内容进 行补充,并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1掘进机壳体的外径和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壳体表面平整。在 推进液压缸活动范围内,盾尾内表面平整,无突出焊缝,盾尾椭圆 度在允许的范围内。 2刀盘连接用的高强度螺栓按盾构制造厂家的设计要求配置 使用扭力扳手检查达到设计扭矩值,采用焊接形式时符合设计要求, 力盘空载运行各档止向、反向各15min,各减速机及传动部分无异 常响声。集中润滑系统进行流量和压力测试,各润滑部件受油情况

达到设计要求。力具装配牢固,不得出现松动,力具硬质合金焊接 可靠坚固,且不得有裂纹。 3拼装机空载测试时,各部件的行程、回转角度、提升距离、 平移距离、调节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各系统的工作压力满足设计要 求;首环负环拼装前进行负载测试,拼装机作回转、平移、提升、 调节等动作运行平稳,回转运动停止可靠,各限位能正常工作且定 位准确、安全可靠,各系统的工作压力止常。 4管片(管节)吊机的制动环无破损、无油脂,行走轮无损伤 转动灵活,各限位能止常工作且定位准确、安全可靠。 5螺旋输送机驱动部分负载运转平稳,不应有卡死或异常响声 液压工作压力小于设计值。手动调节比例阀时,螺旋输送机的转速 有相应变化。螺旋输送机伸缩液压缸、闸门的相关传感器灵敏度符 合设计要求。 6现阶段出渣系统采用人工出渣,需对拟采用的出渣方式进行 验证,待后期优化为机械出渣后,补充出渣系统验收内容。 7壁后注浆系统的搅拌机安装完毕,注浆机安装完毕,管路布 设合理,各系统运转止常。 8集中润滑系统的管路布设合理,润滑部位无油脂溢出,循环 开关动作次数达到设计值。 9液压缸与掘进机主机轴线平行;液压系统的管路布置合理, 泵组工作声音正常,无异常振动:各系统的调定压力符合设计要求 空载压力正常;系统工作的卸油压力正常;各传感器、压力开关、 压力表等工作正常;系统经耐压试验,无泄漏;系统处于工作状态 时,油箱温度止常;液压缸与管片(管节)的接触位置宜增加撑靴 板。 10顶进液压缸均与计划轴线平行,液压缸与管节的接触位置宜 增加撑靴板,其余检测内容与推进系统相同。 11铰接液压缸的配管线路、阀组等布置合理,状态良好,伸缩 动作状况、动作控制和行程良好,工作压力符合设计要求;密封装 置集中润滑工作正常,密封圈充满油脂, 12电气系统通电前验收内容包括:电器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 求;高低压箱柜等符合要求;电器安装牢固、平正;电器接地符合 设计要求;电器和电缆绝缘电阻符合安全标准。 通电后验收内容包括:操作动作宜灵活、可靠:电磁器件无异

常噪声;线圈及接线端子温度不超过规定值。 13渣土改良系统的泡沫泵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运转状态止常 挤压式输送泵能力符合设计要求,管路布置连接止确。 14盾尾密封系统的密封刷安装质量和密封油脂注人泵性能符 合设计要求,运转正常。 15始发套简内的密封刷安装质量和油脂填充符合设计要求,连 接部位的密封条完整、有效且安装牢靠,螺栓均按设计要求紧固; 接收套简的连接部位的密封条完整、有效且安装牢靠,螺栓均按设 计要求紧固。 16导向系统应能正常显示掘进机姿态,包括头部和尾部的高程 与水平偏差、滚动角、里程。 17内支撑系统的液压系统,管路布置合理,泵组工作声音正常 无异常振动;各系统的调定压力符合设计要求,空载压力正常;系 统工作的卸油压力正常:各传感器、压力开关、压力表等工作正常 系统经耐压试验,无泄漏: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油箱温度正常。 7.3.3掘进机现场验收是指掘进机制造完成后交付给使用方前的手 续,掘进机验收应在一座联络通道掘进完成后进行。根据掘进机实 口

7.3.3掘进机现场验收是指掘进机制造完成后交付给使用方前 续,掘进机验收应在一座联络通道掘进完成后进行。根据掘进 际运转状况,掘进状况对照约定的验收考核内容及指标,由掘 设计、制造和使用方共同进行评估,达到设计制造和约定的技 求后,履行验收手续。

7.4.1始发掘进前,进行始发前条件验收,满足验收条件后方可始发。 始发前条件验收包含但不限于勘察交底、设计交底、施工方案、应 急预案、监测措施、人机料筹备、技术交底、掘进机调试情况、应 急物资、洞门密封措施质量等项目。其中洞门密封措施的质量检查 无其关键,一般采用套简方式,检验内容主要包括止水效果和耐压 能力。 7.4.2始发掘进前,对反力架状态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应采取补强 错措施。掘进机掘进产生的反力由反力系统传递至止线隧道管片,应 对止线隧道壁后进行补充注浆,避免隧道发生位移和管片错台,注 浆范围可根据地质情况进行调整

7.4.2始发掘进前,对反力架状态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应采取补强 措施。掘进机掘进产生的反力由反力系统传递至正线隧道管片,应 对止线隧道壁后进行补充注浆,避免隧道发生位移和管片错台,注 浆范围可根据地质情况进行调整

7.4.3始发前掘进机姿态复核是为了确保掘进机始发进入地层沿计 划轴线掘进。当掘进机进入软土时,掘进机可能下沉,可按照预计 下沉量将掘进机俯仰角抬高。 7.4.4始发掘进过程时,各种管线需要跟随掘进延长,过程中应做好 管线的梳理和保护,跟进后配套设备,尽快形成正常掘进工序施工 作业流程。

划轴线掘进。当掘进机进入软土时,掘进机可能下沉,可按照预计 下沉量将掘进机俯仰角抬高。 7.4.4始发掘进过程时,各种管线需要跟随掘进延长,过程中应做好 管线的梳理和保护,跟进后配套设备,尽快形成正常掘进工序施工 作业流程。 7.4.5洞门圈间隙填充注浆,有利于减小掘进过程中始发套简渗漏的 风险。注浆过程中应重视对掘进机尾部密封刷的保护。盾构法施工 的注浆时机宜选在掘进机尾部距离洞门注浆位置5环及以上;顶管 法施工的注浆时机宜选在掘进完成以后。 7.4.6始发掘进时,力盘中心位置与洞门中心位置偏差不宜超过 30mm,推力严禁超过设计要求,扭矩宜控制在400kN·m以下。土 仓压力的建立应在力盘中心贯穿洞门前完成,土仓压力的控制值应 根据理深和地层情况计算得出。此时的土仓压力应通过向刀盘前方 注入添加剂来建立。应跟踪监测地表的沉降、隆起变形,并分析调

7.4.5洞门圈间隙填充注浆,有利于减小掘进过程中始发套

.4.5洞门圈间隙填充注浆,有利于减小掘进过程中始发套简渗漏的

风险。注浆过程中应重视对掘进机尾部密封刷的保护。盾构法 的注浆时机宜选在掘进机尾部距离洞门注浆位置5环及以上: 法施工的注浆时机宜选在掘进完成以后。

1.4.6始反掘进时,力益 十心位直确差不直超过 30mm,推力严禁超过设计要求,扭矩宜控制在400kN·m以下。土 仓压力的建立应在刀盘中心贯穿洞门前完成,土仓压力的控制值应 根据埋深和地层情况计算得出。此时的土仓压力应通过向刀盘前方 注入添加剂来建立。应跟踪监测地表的沉降、隆起变形,并分析调 整土仓压力、推力、推进速度等参数。

7.5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

7.5.1保持土仓压力的目的是控制地表变形和确保开挖面的稳定。如 果土仓压力不足,可能发生开挖面漏水或塌;如果压力过大,会 引起刀盘扭矩或推力的增大而导致掘进速度下降或开挖面降起。土 仓压力是利用升挖下来的渣土填充土仓和气体等平衡介质来建立 的,根据地层情况确定土仓内渣土量,通过使升挖的渣土量与排出 的渣土量相平衡的方法来保持。因此,根据地层特性和掘进机掘进 中所产生的地表变形、刀盘扭矩、推力和掘进速度等变化及时调整 土仓压力。根据地层自稳能力和土仓压力的变化及时观测并适当地 控制螺旋输送机的转速

趋势,并通过地表变形量测数据判定预设的土仓压力的准确程度, 从而调整掘进参数,制定当班的掘进指令。掘进指令包括每环掘进 时的土仓压力控制值、姿态纠偏值、注浆压力与每环的注浆量、管 片(管节)类型、最大掘进速度、最大油缸行程差、最大扭矩和螺

旋输送机最大转速等。 7.5.4根据掘进机穿越的地层条件,可有选择地向土仓内适当注入泥 浆或水、泡沫剂、聚合物等添加剂,以改良仓内土质,使其保持 定程度的塑性流动状态

7.6土压平衡顶管顶进

7.6.1保持土仓压力的自的和方法与土压平衡盾构掘进相同。 7.6.2可从掘进机掘进两环以上的状态测量资料分析出掘进机掘进 趋势,并通过地表变形量测数据判定预设的土仓压力的准确程度, 从而调整掘进参数,制定当班的掘进指令。掘进指令包括每环掘进 时的土仓压力控制值、姿态纠偏值、注浆压力与每环的注浆量、管 节类型、最大掘进速度、最大扭矩、螺旋输送机最大转速等。 7.6.4渣土改良方法与土压平衡盾构掘进相同。 7.6.5经过理论计算和工程实践,软土地层中,线间距大于17m的 联络通道采用顶管法施工时,应重新计算摩阻力,并在推进过程中 增加减摩措施。减摩措施可采用向管节外空隙注入触变泥浆的方式

7.7.1控制盾构姿态是为了盾构机能够顺利接收,其控制指标可参考 本规范第9.3.4条的规定。因宁波地铁隧道内径限制,联络通道盾构 机没有配备铰接系统,但经过工程实践,此类盾构机可以完成平面 曲线半径300m的联络通道施工。 7.7.4当偏差过大时,分次限量逐步纠偏。纠偏时需防止损坏已拼装 的管片和防止盾尾漏浆。 7.7.5盾构掘进施工中,经常测量和复核联络通道轴线、管片状态及 直构状态,发现偏差应及时纠正。应采用调整盾构姿态的方法纠偏: 纠止横向偏差和竖向偏差时,采取分区控制盾构掘进液压缸的方法 进行纠偏;纠止滚动偏差时采用改变力盘旋转方向、施加反向旋转 力矩的方法进行纠偏

8.1控制顶管姿态是为了顶管机能够顺利接收,其控制指标可参考 本规范第9.3.4条的规定。设有曲线段的联络通道不宜采用顶管法施 二。姿态出现偏差,可采用铰接系统进行小幅度的纠偏。 8.5因顶管法施工纠偏幅度有限,故姿态的控制无为重要,应重视 台发姿态控制。

7.9.1接收前,应进行接收前条件验收,满足验收条件后方可接收。 接收前条件应包含但不限于施工方案、应急预案、监测措施、人机 料筹备、技术交底、内支撑体运转情况、应急物资、洞门密封措施 质量等项目。其中洞门密封措施的质量检查无其关键,一般采用套 简方式,检验内容主要包括止水效果和耐压能力。采用套简接收时 套简姿态的定位应结合联络通道计划轴线和掘进机姿态。 7.9.2为了使掘进机能准确进入已设置的洞门位置,应在接收前对 进机姿态进行复测与调整。一般在掘进机刀尖接触接收洞门前1m 进行复测和调整。

7.10.1当双线中有一条隧道不具备设备吊装条件,可选择掘进机平 移或过站。由于掘进机整体重量较大,且掘进前的组装过程中和掘 进后的拆卸过程中组装件的重量及重心变化较大,需预先编制安全 可靠的平移和过站的专项方案。

7.11.1掘进机解体前需要拆除始发洞门圈和接收洞门圈的临时密封 装置,此过程会暴露土体,存在较大风险,故拆除前必须对填充注 浆的效果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拆除。检验方法通常采用打开注浆 孔,钻孔观察。

7.11.2掘进机解体可参考本规范第7.2节规定执

.11.2掘进机解体可参考本规范第7.2节规定执行。

8.2.1当施工地段的地面存在建(构)筑物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对建 (构)筑物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2如果调整掘进参数和注浆参数不能满足对地面建(构)筑物 的保护要求时,可对建构筑物的基础或结构进行加固或托换。 8.2.3水域地段是指掘进机穿越江、河、湖、海等地段。水域地段施 工主要受地下水压高的影响。 1江河等水域地段地层情况复杂,需进行详细地质和水文地质 调查,还应考虑地质钻孔的位置与对施工的影响,防止冒浆和地层 塌。 5通常河床下水量大、水压高且地质条件复杂,在水域地段换 刀和盾尾密封刷难度大、危险性高。因此在掘进机长距离穿越水域 地段施工时,应采用高可靠性的耐磨刀具和盾尾密封。 8.2.4施工地段中存在有害气体,如处理不当将会引发安全事故。因 山重西平助批浴逸信游工人

3.2.4施工地段中存在有害气体,如处理不当将会引发安全事故

管片(管节)接缝等处渗入隧道。施工中加强通风,通过稀释和排 放,防止有害气体聚集、局部循环。特殊情况下,可以在开挖面钻 孔或地表设置排气孔等,对有害气体进行提前抽排,以确保施工安 全。 3配置必要的检测或监测设备,对有害气体进行监测、预警, 必要时撤离作业人员。 4在存在瓦斯等易燃易爆气体地段施工时,通风、供电、供水 车辆等设备应满足防爆要求

9.1.1场内管片(管节)吊运下井前,应在地面对防水密封材料粘贴 效果进行验收。由施工单位全数检查,监理单位抽查。施工单位检 查验收后,填写验收记录,报监理验收。管片(管节)在下井前, 除粘贴好管片(管节)接缝防水密封条外,还需备齐管片(管节) 接缝的连接件和配件、防水密封圈等,随管片(管节)同时运至拼 装作业区。 管山洗型

东不灯音片 接缝的连接件和配件、防水密封圈等,随管片(管节)同时运至拼 装作业区 9.1.2管片选型和拼装位置是管片拼装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管片 姿态控制和成型管片轴线偏差控制是管片拼装质量控制的重要内 容。

9.1.2管片选型和拼装位置是管片拼装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 姿态控制和成型管片轴线偏差控制是管片拼装质量控制的重 容。

9.1.3管片(管节)在地面上按拼装顺序和管片(管节)类型排) 放。堆放场地基面应硬化处理,平整坚实,达到管片(管节) 荷载的承载力要求,防止发生差异沉降或沉陷,而导致管片(管 堆放倾覆或地面塌陷等事故发生

9.2.1拼装区容易积存泥水、杂物,影响管片(管节)拼装质量,易 引起错台、拼缝不紧密、管片(管节)姿态偏差、环缝防水密封垫 损坏、拼缝漏水等质量问题。 9.2.2管片拼装过程中,反复伸缩推进液压油缸时,应保持掘进机不 后退、不变坡、不变向。 9.2.4管片(管节)拼装应按照拼装位置和拼装顺序,分组有序地回 缩单块拼装位置的液压油缸,并及时复位。 管片拼装时,先安装拱底落地块管片,作为第一块定位管片, 然后自下而上,左右交叉,对称依次拼装标准块和临接块管片,最 后纵向插入安装封顶块管片,封顶成环。 管节拼装时,先安装拱底落地块管节,再安装拱顶管节。 025螺栓坚固为管片(管节)螺栓连接质量控制要占其坚固扭矩

应符合设计要求。 9.2.7管片(管节)衬砌环收敛值测量,可以反映衬砌结构收敛变形 持征。收敛值分两个阶段进行测量,第一阶段为拼装成环尚无外荷 载作用;第二阶段为进入土体承受外荷载作用。两阶段收敛值测量 在通视条件下进行。

9.3.4管片(管节)拼装过程中对轴线和高程进行控制的目的是过程 中控制掘进机和管片(管节)的姿态,发现偏差及时纠正,避免掘 进机无法准确进入预留的洞门内。轴线平面位置和高程允许偏差的 指标为本规范4.5.2条第1款中接收侧洞门半径与掘进机开挖半径的 差值。 9.3.5管片(管节)拼装控制收敛值和错台的目的是避免因施工精度 不足而引起设计考虑之外的质量问题,如,收敛值过大而导致防火 门框尺寸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错台过大引起止水条失效而导致接缝 中巨致管止(管共)损标

9.4.1管片(管节)修补方案按设计要求制定。

10.1.1壁后注浆分为同步注浆、即时注浆、减摩注浆和二次注浆。 司步注浆、即时注浆和减摩注浆与掘进机掘进同步进行,二次注浆 根据联络通道稳定状态和环境保护要求进行。 司步注浆是在掘进机掘进的同时通过掘进机的注浆孔进行壁后 注浆的方法;即时注浆是掘进后迅速进行壁后注浆的方法:减摩注 浆是在顶管机掘进的同时通过顶管机注浆管和管节的注浆孔进行壁 后注浆的方法,其目的是减小地层与管节之间的摩擦力;二次注浆 是对壁后注浆的补充或替换,其自的是填充注浆后的未填充部分, 补充材料收缩体积减小部分,处理渗漏水和由于联络通道变形引起 的间隙,通过填充注浆使其形成整体,提高止水效果等。 10.1.3根据地质条件、水土压力、上覆土厚度、注浆压力分布等严 格控制壁后注浆压力、注浆量,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避免注浆量 和注浆压力选择不当引起地层劈裂、地层变形、隧道上浮以及注浆 材料对环境的污染。

10.2 注浆材料与参数

0.3.6同步注浆、即时注浆和二次注浆过程应连续进行,防止浆液 疑结,堵塞管路。注浆点位及注浆顺序应制定方案并进行交底。

11.1.1联络通道防水主要渗漏通道是管片(管节)和管片(管节) 环接缝。管片(管节)接缝防水一般采用防水密封条(止水带) 通过螺栓和拼装管片(管节)成环后推进液压缸反力(压力、顶力。 挤压密贴达到防水目的。管片(管节)拼装成环后,应检查接缝是 否密贴和有无渗水,并采取再次紧固螺栓方法处理。对于严重渗漏 处可采用二次补强注浆的方法处理。 对壁后注浆孔一般采用有密封垫圈的注浆孔塞防水。 对隧道沉降缝等特殊部位的防水按设计要求进行 11.1.3联络通道堵漏方案、材料和施工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

11.1.3联络通道堵漏方案、材料和施工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

11.3特殊部位的防水

11.3.3隧道与联络通道的接缝防水注浆应在洞门临时密封拆除前完 戎,宜通过洞门特殊管片和联络通道管片(管节)预留的注浆孔进 行注浆,注浆深度和注浆方式应在方案内明确。钢板封堵宜分两次 进行,首次应快速完成,减少土体暴露时间。

12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12.0.6~12.0.9条文相关数据是根据《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 程》TB10304的有关规定和施工经验确定的,需落实相应的安全保 护措施。 12.0.10施工期间,会产生渣土,注浆过程中会产生废水,拆装机过 程会产生少量油品泄漏,虽然量少,但也不应随意排放,应采用沉 淀池、隔油池等方式集中处理。施工产生的废渣、废水应分类定点 存放,及时清理清运。施工现场的渣土池、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 施布设合理。对含有废油的液体,宜采用隔油池净化,废油应采用 密闭容器收集处理。渣土池采取必要的覆盖措施,防止扬尘扬土。

程会产生少量油品泄漏,虽然量少,但也不应随息排放,应米用沉 淀池、隔油池等方式集中处理。施工产生的废渣、废水应分类定点 存放,及时清理清运。施工现场的渣土池、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 施布设合理。对含有废油的液体,宜采用隔油池净化,废油应采用 密闭容器收集处理。渣土池采取必要的覆盖措施,防止扬尘扬土。 12.0.11施工需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现场环境保护: 1施工现场噪声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 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的规定,振动控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 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的规定; 2施工中选择噪声、振动较小的施工方法及机械,必要时设置 隔声设施或防振装置,特殊情况下可安装防声罩、消声装置等对机 械进行降噪处理; 3施工污水进行沉淀过滤处理,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 排放标准》GB8978的规定后排入污水管网; 4降水施工时对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进行监测,防止地下 水位下降造成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地表下沉等。 12.0.12进场前,正线隧道已经完成施工,施工中容易对成型隧道造 戎污染和损伤,故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施工后应对已污染或损伤 的部位进行清理、修复。

13.0.1掘进机的保养与维修遵循预防为主、状态检测、强制保养、 按需维修、养修并重的原则。 13.0.2掘进机相关技术文件是指制造企业提供的产品图纸、系统原 理图、产品使用说明书和产品保养手册等。掘进机保养与维修包括 日常保养与维修和定期保养与维修。 日常保养与维修在每个施工班组作业前后及设备运转时进行, 为容是“检查、调整、紧固、润滑、清洁”,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及时处置。由专业人员对掘进机运转状况进行外观目测和仪表数据 观测,采用视、听、触、膜等手段,检查掘进机及后配套设备的运 转情况,观测主控室的运转参数,检查机件的异响、异味、发热、 裂纹、锈蚀、损伤、松动、油液色泽、油管滴漏等,初步判断掘进 机的工作状态。必要时可应用专业化便携式仪器仪表进行辅助。 日常保养与维修包括以下内容: 1各部位的螺栓、螺母松动检查并拧紧; 2异常声音、发热检查; 3液压油、润滑油、润滑脂、水、空气的异常泄漏检查; 4各润滑部位供油、供脂情况检查并补充: 5油位检查及补充; 6电源电压及掘进参数检查确认: 7电气开关、按钮、指示灯、仪表、传感器检查并处置; 、8液压、电气、泥浆、水、空气等管线检查确认并处置; 9安全阀设定压力检查并确认; 10滤清器污染状况检查确认并处置 定期保养与维修是指按规定的运转周期或掘进长度对掘进机主 机及后配套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定期保养与维修分为周、月、李 半年和年保养。 1周保养与维修包括以下内容: 1)检查油位、液压油滤清器有无泄漏; 2)检查刀盘驱动,检测油污染程度、含水量; 3)检查推进油缸,润滑关节轴承:

4)检查螺旋输送机驱动的油位,润滑螺旋输送机轴承、后 闸门、伸缩导向(土压平衡掘进机): 5)清理电动机、液压油泵的污物; 6)润滑管片拼装机、管片吊机的润滑点,润滑所有轴承和 滑动面; 7)检查空压机温度,检查凝结水和冷却器污染; 8)液压油箱油位升关操作测试; 9)检查壁后注浆系统所有接头处的密封情况,润滑所有润 滑点,彻底清理管线: 10)检查并清洁主控室PLC及控制柜,检查旋钮、按钮、 LED显示的工作情况; 11)检查变压器的油温、油标,清除变压器上的水污,监听 变压器运行声音。 2月保养与维修包括以下内容: 1)检查螺旋输送机的螺旋管的壁厚(土压平衡掘进机); 2) 液压油取样检测,按质换油;检查或更换滤芯: 3 检查管片拼装机轴承的紧固螺栓: 4 润滑后配套拖车行走轮的调节螺栓和轮轴: 5) 检查注浆压力表及传感器:1 6 检查蓄能器氮气压力,必要时添加: 7) 检查刀具的磨损情况,并做好更换记录: 8)润滑支撑台车的导向柱; 9)检查支撑台车液压管路的密封性。 3季保养与维修包括以下内容: 1)1更换油脂泵齿轮油; 2)更换后配套空压机空滤器、油滤器,检测溢流阀,紧固 电气接头; 3)检查循环水回路的水质。 4半年保养与维修包括以下内容: 1)更换所有液压油滤清器; 2)检查刀盘驱动的齿轮油; 3)用压缩空气清洁后配套空压机溢流阀。 5年保养与维修包括以下内容: 1)注浆泵进行安全检查,检查主轴密封:

2)更换空压机空滤器,检查分离器按质换油; 3)检查紧固变压器接头,用干燥压缩空气清除灰尘; 4)后配套拖车操作运行安全检查。 13.0.3保养与维修记录内容包括:时间、维保人员姓名、维保部位 名称、维保部位运行情况或故障描述、原因分析、维保内容、维保 后的设备运行情况等。 施工单位定期对掘进机保养与维修记录进行总结,形成周期分 析报告,及时调整掘进机设备的掘进参数、合理更新相关设备,确 保掘进机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周期分析报告内容包括:情况统计, 原因分析、改进建议等。 因工程特性,存在频繁拆装机情况,掘进机的维修与保养应适 时进行。

14.1.1隧道施工运输包括:渣、管片(管节)以及各种机具机械 设备、材料器材的运输装卸。垂直运输与水平运输的转换作业应保 证作业人员联络通畅。

14.2.1隧道内采用有轨运输时,可根据隧道净空选用单轨、双轨运 输,并按施工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编组列车。通常配备专用管片(管 节)运输车、出渣斗车等。当使用平板车装运管片(管节)、轨料 钢管等大尺寸材料时,需固定牢靠。采用卡车、内燃机车牵引时者 虑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确保隧道内的通风满足人、机工作的需求。 14.2.4车辆运输时,运输通道上不得有行人

14.3.5垂直运输通道内标识明确,不得有障碍物,并与人行道通道 分开管理。

15.0.2后浇结构施工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执行。

5.0.2后浇结构施工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0204执行。

16.1.2根据宁波市轨道交通机械法联络通道科研试验及工程经验统 计,同时为对比施工前后数据,将正线隧道的监测范围定为洞门两 端前后各50环:施工对地表的影响主要为联络通道周边25米范围 内建(构)筑物、地表和管线等。 16.1.4地面及隧道内监测点宜在同一断面布设,同步采集地面及隧 道内监测数据,便于全面了解、分析变形动态。

16.2.2根据宁波市轨道交通机械法联络通道科研试及工程验经验统 计,联络通道长度一般为6~14m,监测点布设通常按2~5m间距布 设,可以达到对地表沉降的观测效果。主隧道施工期间已布设完成 的监测点满足联络通道施工方案要求的可直接采用。 16.2.5建(构)筑物沉降稳定标准,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当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lmm/d~0.04mm/d时,认为已进入稳 定阶段;当30~6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lmm/d~0.04mm/d且沉降整体 趋势趋于收敛时,也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 区地基上的压力性能确定,也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 范》JGJ8的有关规定执行。道路和地下管线等其他周边环境的沉 降稳定标准宜根据地方经验或评估结果确定

16.3.1联络通道隧道监测点布设宜在联络通道贯通后实施,监测点 布设应根据设计要求及联络通道长度决定,联络通道洞门及中间位 置应布设监测点。 联络通道两端受施工影响的正线隧道沉降监测应在联络通道施 工准备前完成初始值的采集:联络通道施工期间受通行限制,无法

观测时,应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条件允许时应分别从两端进行观 测;联络通道施工设备拆卸后,应及时升展止线隧道沉降监测及数 据分析。主隧道施工期间已布设完成的监测点满足联络通道施工方 案要求的可直接采用。

JT/T 1108.2-2017 公路路域植被恢复材料 第2部分:辅助材料16.4监测控制值和预警

16.4.1~16.4.2监测预警等级、预警标准以及监测项目控制值可根据 设计要求,结合工程特点、地质条件和当地施工经验等研究制定, 并组织相关专家认证。

16.5监测成果和信息反馈

16.5监测成果和信息反馈

16.5.2对监测数据进行校核,签字齐全,同时进行可靠性分析,排 除仪器、读数等操作过程中的误差,剔除和识别各种粗大、偶然和 系统误差,避免漏测和测错,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对 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包括各种物理量的计算、图表制作、物理量的 时间速率曲线和空间分布图的绘制等。数据分析通常采用比较法、 作图法和数值计算等,分析各测项物理量值大小、变化规律、发展 趋势等。

16.5.4监测成果分为日报、警情快报和阶段性报告。监测成果采用 文字、表格、图形、照片等形式T/CSCS030-2022 钢结构菱镁水泥防火装饰一体化板.pdf,表达直观、可读性强。

17.0.1当发现有本条所指质量问题时,采取可行的技术措施修补或 加强处理。修补或加强处理方案需经业主和设计单位认可。 17.0.2发现隧道防水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采取注浆、堵漏等 可行的技术措施予以处理。处理方案需经业主和设计单位认可。 17.0.5因盾构法联络通道管片拼装操作空间狭小,充分考虑到管片 拼装困难,联络通道管片异于常规管片设计,故在不影响结构受力 安全的情况下,将收敛值的平均值定为6%D,最大值不大于10%D,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