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

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736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

7.1.1根据国内外多年的研究成果,在地震区的装配整体式框 架结构,当采取了可靠的节点连接方式和合理的构造措施后,其 性能可等同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并采用和现浇结构相同的方 法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 7.1.2套筒灌浆连接方式在日本、欧美等国家已经有长期、大 量的实践经验,国内也已有充分的试验研究、一定的应用经验、 相关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规程。当结构层数较多时,柱的纵向钢筋 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可保证结构的安全。对于低层框架结构,柱的 纵向钢筋连接也可以采用一些相对简单及造价较低的方法。 7.1.3试验研究表明,预制柱的水平接缝处,受剪承载力受柱 轴力影响较大。当柱受拉时,水平接缝的抗剪能力较差,易发生 接缝的滑移错动。因此,应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避免柱的水平 接缝处出现拉力。

7.1.1根据国内外多年的研究成果,在地震区的装配整体式框 架结构,当采取了可靠的节点连接方式和合理的构造措施后,其 性能可等同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并采用和现浇结构相同的方 法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

7.2.2叠合梁端结合面主要包括框架梁与节点区的结合面、梁 自身连接的结合面以及次梁与主梁的结合面等几种类型。结合面 的受剪承载力的组成主要包括: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粘结力、键 槽的抗剪能力、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抗剪能力、梁纵向钢筋的销 栓抗剪作用。 本规程不考虑混凝土的自然粘结作用是偏安全的。取混凝土 抗剪键槽的受剪承载力、后浇层混凝土的受剪承载力、穿过结合 面的钢筋的销栓抗剪作用之和T/CIS 03001.1-2020 科学仪器设备可靠性 整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验证方法.pdf,作为结合面的受剪承载力。地震 主复作用下,对后浇层混凝土部分的受剪承载力进行折减,参照

混凝土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方法,折减系数取0.6。 研究表明,混凝土抗剪键槽的受剪承载力一般为0.15~ 0.2f.Ak,但由于混凝土抗剪键槽的受剪承载力和钢筋的销栓抗 剪作用一般不会同时达到最大值,因此在计算公式中,混凝土抗 剪键槽的受剪承载力进行折减,取0.1f.Ak。抗剪键槽的受剪承 载力取各抗剪键槽根部受剪承载力之和;梁端抗剪键槽数量一般 较少,沿高度方向一般不会超过3个,不考虑群键作用。抗剪键 槽破环时,可能沿现浇键槽或预制键槽的根部破环,因此计算抗 剪键槽受剪承载力时应按现浇键槽和预制键槽根部剪切面分别计 算,并取二者的较小值。设计中,应尽量使现浇键槽和预制键槽 根部剪切面面积相等。 钢筋销栓作用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主要参照日本的装配式 框架设计规程中的规定,以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试验研究结 果,同时考虑混凝土强度及钢筋强度的影响。 7.2.3预制柱底结合面的受剪承载力的组成主要包括:新旧混 凝土结合面的粘结力、粗糙面或键槽的抗剪能力、轴压产生的摩 擦力、梁纵向钢筋的销栓抗剪作用或摩擦抗剪作用,其中后两者 为受剪承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非抗震设计时,柱底剪力通常较小,不需要验算。地震往 复作用下,混凝土自然粘结及粗糙面的受剪承载力丧失较快,计 算中不考虑其作用。 当柱受压时,计算轴压产生的摩擦力时,柱底接缝灌浆层十 下表面接触的混凝土均有粗糙面及键槽构造,因此摩擦系数取 0.8。钢筋销栓作用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与上一条相同。当柱 受拉时,没有轴压产生的摩擦力,且由于钢筋受拉,计算钢筋销 栓作用时,需要根据钢筋中的拉应力结果对销栓受剪承载力进行 折减。

7.3.1采用叠合梁时,楼板一般采用叠合板,梁、

采用叠合梁时,楼板一般采用叠合板,梁、板的后浇层

一起浇筑。当板的总厚度不小于梁的后浇层厚度要求时,可采用 矩形截面预制梁。当板的总厚度小于梁的后浇层厚度要求时,为 增加梁的后浇层厚度,可采用凹口形截面预制梁。某些情况下, 为施工方便,预制梁也可采用其他截面形式,如倒T形截面或 者传统的花篮梁的形式等。

7.3.2采用叠合梁时,在施工条件充许的情况下,箍筋

闭口箍筋。当采用闭口箍筋不便安装上部纵筋时,可采用组合封 闭箍筋,即开口箍筋加箍筋帽的形式。本条中规定箍筋帽两端均 采用135°弯钩。由于对封闭组合箍的研究尚不够完善,因此在 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叠合框架梁梁端加密区中不建议采用。

只能采用加长丝扣型直螺纹接头,滚轧直螺纹加长丝头在安装中 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且无法达到I级接头的性能指标。套筒灌浆 连接接头也可用于水平钢筋的连接。

土节点,即主梁上预留后浇段,混凝土断开而钢筋连续,以便穿 过和锚固次梁钢筋。当主梁截面较高且次梁截面较小时,主梁预 制混凝土也可不完全断开,采用预留凹槽的形式供次梁钢筋穿 过。次梁端部可设计为刚接和铰接。次梁钢筋在主梁内采用锚固 板的方式锚固时,锚固长度根据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 技术规程》JGJ256确定

增大间距,便于柱钢筋连接及节点区钢筋布置。套筒连接区域柱 截面刚度及承载力较大,柱的塑性铰区可能会上移到套筒连接区 域以上,因此至少应将套筒连接区域以上500mm高度区域内将 柱箍筋加密。

6 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柱底接缝灌浆与套筒灌浆 进行,采用同样的灌浆料一次完成。预制柱底部应有键槽

同时进行,采用同样的灌浆料一次完成。预制柱底部应有键槽, 且键槽的形式应考虑到灌浆填缝时气体排出的问题,应采取可靠 且经过实践检验的施工方法,保证柱底接缝灌浆的密实性。后浇

节点上表面设置粗糙面,增加与灌浆层的粘结力及摩擦系数。 7.3.7、7.3.8在预制柱叠合梁框架节点中,梁钢筋在节点中锚 固及连接方式是决定施工可行性以及节点受力性能的关键。梁、 柱构件尽量采用较粗直径、较大间距的钢筋布置方式,.节点区的 主梁钢筋较少,有利于节点的装配施工,保证施工质量。设计过 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施工装配的可行性,合理确定梁、柱截面尺 寸及钢筋的数量、间距及位置等。在中间节点中,两侧梁的钢筋 在节点区内锚固时,位置可能冲突,可采用弯折避让的方式,弯 折角度不宜大于1:6。节点区施工时,应注意合理安排节点区 箍筋、预制梁、梁上部钢筋的安装顺序,控制节点区箍筋的间距 满足要求。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及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低周反复荷 载试验研究表明,在保证构造措施与施工质量时,该形式节点均 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与现浇节点基本等同。 7.3.9在预制柱叠合梁框架节点中,如柱截面较小,梁下部纵 向钢筋在节点区内连接较困难时,可在节点区外设置后浇梁段, 并在后浇段内连接梁纵向钢筋。为保证梁端塑性铰区的性能,钢 筋连接部位距离梁端需要超过1.5倍梁高。 7.3.10.当采用现浇柱与叠合梁组成的框架时,节点做法与预制 柱、叠合梁的节点做法类似,节点区混凝土应与梁板后浇混凝土 司时现浇,柱内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与常规的现浇混凝土结构相

钢筋在节点区内连接较困难时,可在节点区外设置后浇梁 在后浇段内连接梁纵向钢筋。为保证梁端塑性铰区的性能, 连接部位距离梁端需要超过1.5倍梁高。

.1·I 顶劳 定的前羽作用,应 考虑对弹性计算的内力进行调整,适当放大现浇墙肢在水平地震 作用下的剪力和弯矩;预制剪力墙的剪力及弯矩不减小,偏于 安全。

方案设计中,应该注意结构的规则性。如某些楼层出现扭转不规 则及侧向刚度及承载力不规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

8.1.3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较差,在高层装配整体式结构中 应避免过多采用。

8.1.4高层建筑中电梯井筒往往承受很大的地震剪力及

矩,采用现浇结构有利于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

8.2.1可结合建筑功能和结构平立面布置的要求,根据构件的 生产、运输和安装能力,确定预制构件的形状和大小。 8.2.2、8.2.3墙板开洞的规定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 疑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要求确定。预制墙板的开洞应在工 厂完成。

剪力墙底部竖向钢筋连接区域,裂缝较多且较为集中,因此,对 该区域的水平分布筋应加强,以提高墙板的抗剪能力和变形能 力,并使该区域的塑性铰可以充分发展,提高墙板的抗震性能。

8.2.5对预制墙板边缘配筋应适当加强,形成边框,保

8.2.6预制夹心外墙板在国内外均有广泛的应用,具有结构、

保温、装饰一体化的特点。预制夹心外墙板根据其在结构中的作 用,可以分为承重墙板和非承重墙板两类。当其作为承重墙板 时,与其他结构构件共同承担垂直力和水平力;当其作为非承重 墙板时,仅作为外围护墙体使用。 预制夹心外墙板根据其内、外叶墙板间的连接构造,又可以 分为组合墙板和非组合墙板。组合墙板的内、外叶墙板可通过拉 结件的连接共同工作;非组合墙板的内、外叶墙板不共同受力, 外叶墙板仅作为荷载,通过拉结件作用在内叶墙板上。 鉴于我国对于预制夹心外墙板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都 还较少,目前在实际工程中,通常采用非组合式的墙板。当作为 承重墙时,内叶墙板的要求与普通剪力墙板的要求完全相同。

8.3.1确定剪力墙竖向接缝位置的主要原则是便于标准化生产、

8.3.1确定剪力墙竖向接缝位置的主要原则是便于标准化生产、 吊装、运输和就位,并尽量避免接缝对结构整体性能产生不良 影响。 对于图4中约束边缘构件,位于墙肢端部的通常与墙板一起 预制;纵横墙交接部位一般存在接缝,图4中阴影区域宜全部后 浇,纵向钢筋主要配置在后浇段内,且在后浇段内应配置封闭箍 筋及拉筋,预制墙板中的水平分布筋在后浇段内锚固。预制的约 束边缘构件的配筋构造要求与现浇结构一致。 墙肢端部的构造边缘构件通常全部预制;当采用L形、T 形或者U形墙板时,拐角处的构造边缘构件也可全部在预制剪 力墙中。当采用一字形构件时,纵横墙交接处的构造边缘构件可 全部后浇;为了满足构件的设计要求或施工方便也可部分后浇部 分预制。当构造边缘构件部分后浇部分预制时,需要合理布置预 制构件及后浇段中的钢筋,使边缘构件内形成封闭箍筋。非边缘 构件区域,剪力墙拼接位置,剪力墙水平钢筋在后浇段内可采用 锚环的形式锚固,两侧伸出的锚环宜相互搭接

剪力墙的后浇混凝土约束边缘构

8.3.2封闭连续的后浇钢筋混凝土圈梁是保证结构整体性和稳 定性,连接楼盖结构与预制剪力墙的关键构件,应在楼层收进及 屋面处设置。

定性,连接楼盖结构与预制剪力墙的关键构件,应在楼层收进及 屋面处设置。 8.3.3在不设置圈梁的楼面处,水平后浇带及在其内设置的纵 向钢筋也可起到保证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连接楼盖结构与预制 剪力墙的作用。

8.3.3在不设置圈梁的楼面处,水平后浇带及在其内设

向钢筋也可起到保证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连接楼盖结构与预制 剪力墙的作用。

8.3.4预制剪力墙竖向钢筋一般采用套筒灌浆或浆锚搭提

在灌浆时宜采用灌浆料将墙底水平接缝同时灌满。灌浆料强度较 高且流动性好,有利于保证接缝承载力。灌浆时,预制剪力墙构 件下表面与楼面之间的缝隙周围可采用封边砂浆进行封堵和分 仓,以保证水平接缝中灌浆料填充饱满。 8.3.5套筒灌浆连接方式在日本、欧美等国家已经有长期、大 量的实践经验,国内也已有充分的试验研究和相关的规程,可以 用王前九墙坚向钢筋的连接

量的实践经验,国内也已有充分的试验研究和相关的规程,可以 用于剪力墙竖向钢筋的连接。

目前在国内有多家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业正在对多种浆 锚搭接连接的方式进行研究,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黑龙江宇辉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约束浆锚搭接连接已经取得一定的 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适合用于直径较小钢筋的连接,施工方 便,造价较低。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对钢筋连接和锚固的要求,为保证结构延性,在对结构抗 震性能比较重要且钢筋直径较大的剪力墙边缘构件中不宜采用。 边缘构件是保证剪力墙抗震性能的重要构件,且钢筋较粗 每根钢筋应逐根连接。剪力墙的分布钢筋直径小且数量多,全部 连接会导致施工繁琐且造价较高,连接接头数量太多对剪力墙的 抗震性能也有不利影响。根据有关单位的研究成果,可在预制剪 力墙中设置部分较粗的分布钢筋并在接缝处仅连接这部分钢筋 被连接钢筋的数量应满足剪力墙的配筋率和受力要求;为了满足 分布钢筋最大间距的要求,在预制剪力墙中再设置一部分较小直 径的坚向分布钢筋,但其量 活的要求

8.3.7在参考了我国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要设置斜向钢筋时,一般采用全现浇连梁。 8.3.9楼面梁与预制剪力墙在面外连接时,宜采用铰接,可采 用在剪力墙上设置挑耳的方式。 8.3.10连梁端部钢筋锚固构造复杂,要尽量避免预制连梁在端 部与预制剪力墙连接。 8.3.12提供两种常用的“刀把墙”的预制连梁与预制墙板的连 接方式。也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但应保证接缝的受弯及受剪承 载力不低于连梁的受弯及受剪承载力。 8.3.13当采用后浇连梁时,纵筋可在连梁范围内与预制剪力墙 预留的钢筋连接,可采用搭接、机械连接、焊接等方式。

B. 15洞口下墙的构造有三种

1预制连梁向上伸出竖向钢筋并与洞口下墙内的竖向钢筋 连接,洞口下墙、后浇圈梁与预制连梁形成一根叠合连梁。该做 法施工比较复杂,而且洞口下墙与下方的后浇圈梁、预制连梁组 合在一起形成的叠合构件受力性能没有经过试验验证,受力和变 形特征不明确,纵筋和箍筋的配筋也不好确定。不建议采用此 做法。 2预制连梁与上方的后浇混凝土形成叠合连梁;洞口下墙 与下方的后浇混凝土之间连接少量的竖向钢筋,以防止接缝开裂 并抵抗必要的平面外荷载。洞口下墙内设置纵筋和箍筋,作为单 独的连梁进行设计。建议采用此种做法。 3将洞口下墙采用轻质填充墙时,或者采用混凝土墙但与 结构主体采用柔性材料隔离时,在计算中可仅作为荷载,洞口下 墙与下方的后浇混凝土及预制连梁之间不连接,墙内设置构造钢 筋。当计算不需要窗下墙时可采用此种做法。 当窗下墙需要抵抗平面外的弯矩时,需要将窗下墙内的纵向 钢筋与下方的现浇楼板或预制剪力墙内的钢筋有效连接、锚固; 或将窗下墙内纵向钢筋锚固在下方的后浇区域内。在实际工程中 窗下墙的高度往往不大,当采用浆锚搭接连接时,要确保必要的 锚固长度

9.2.1多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在重力、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的 分析均可采用线弹性方法。地震作用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 抗震墙肢按照负荷面积分担地震力。在计算中,采用后浇混凝土 连接的预制墙肢可作为整体构件考虑;采用分离式拼缝(预埋件 焊接连接、预埋件螺栓连接等,无后浇混凝土)连接的墙肢应作 为独立的墙肢进行计算及截面设计,计算模型中应包括墙肢的连 接节点。按本规程的构造作法,在计算模型中,墙肢底部的水平 缝可按照整体接缝考虑,并取墙肢底部的剪力进行水平接缝的受 剪承载力计算。

采用后浇混凝土连接时,受剪承载力与整浇混凝土结构接近,不 必计算其受剪承载力。

预制剪力墙底部的水平接缝需要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受剪 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形式与本规程第8.3节中的公式相似,由于多 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中采用坐浆材料而 非灌浆料填充,接缝受剪时静摩擦系数较低,取为0.6。

9.3.1多层剪力墙结构中,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比较简单,其 整体性及抗震性能主要依靠后浇暗柱及圈梁的约束作用来保证, 因此,要求三级抗震结构的转角、纵横墙交接部位应设置后浇暗 柱。后浇暗柱的尺寸按照受力以及装配施工的便捷性的要求确 定。后浇暗柱内的配筋量参照配筋砌块结构的构造柱及现浇剪力 墙结构的构造边缘构件确定。墙板水平分布钢筋在后浇段内可采 用弯折锚固、锚环、机械锚固等措施。 9.3.2采用后浇混凝土连接的接缝有利于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且接缝的耐久性、防水、防火性能均比较好。接缝宽度大小并没 有作出规定,但进行钢筋连接时,要保证其最小的作业空间。两 侧墙体内的水平分布钢筋可在后浇段内互相焊接(图5)、搭接 弯折锚固或者做成锚环锚固。 参照日本的多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做法,当房屋层数不大 于3层时,相邻承重墙板之间的竖向接缝也可采用预理件焊接连 接的方式。此时,整体计算模型中应计入竖向接缝及连接节点对 刚度的影响,且各连接节点均应进行承载力的验算。 9.3.3本条提供了几种常用的上下层相邻预制墙板之间钢筋连 接的连接方式,设计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也可采用其他经 过实践考验或者试验验证的节点形式。 9.3.4沿墙顶设置封闭的水平后浇带或后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可 将楼板和竖向构件连接起来,使水平力可从楼面传递到剪力墙 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9 35对3层以下的建箔为简化施工减小现场源作业一

9.3.5对3层以下的建筑,为简化施工,减少现场湿作

层楼面也可采用预制楼板。预制楼板可采用空心楼板、预

图5预制墙板竖向接缝构造示意 后浇段;2一键槽或粗糙面;3一连接钢筋

4竖向钢筋:5—钢筋焊接或搭接

心板等,其板端及侧向板缝应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使预制楼板在 其平面内形成整体,保证其整体刚度,并应与竖向构件可靠连 接,在搁置长度范围内空腔应用细石混凝土填实。 9.3.6连梁与预制剪力墙整体预制是施工比较方便的方式。当 接缝在连梁跨中时,只需连接纵筋,施工也比较容易。预制连梁 瑞部与预制剪力墙连接且按刚接设计时,需要将预制连梁的纵筋 锚固在剪力墙中,连接节点比较复杂;此时可采用铰接的连接方 式,如在剪力墙端部设置牛腿或者挑耳,将预制连梁搁置在挑耳 上并采用防止滑落的构造措施。 9.3.7基础顶面设置的圈梁是为了保证结构底部的整体性。为 了保证结构具有一定的抗倾覆能力,后浇暗柱、竖向接缝和水平 接缝内的纵向钢筋应在其础中可靠锚固

心板等,其板端及侧向板缝应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使预制楼板在 其平面内形成整体,保证其整体刚度,并应与竖向构件可靠连 接,在搁置长度范围内空腔应用细石混凝土填实。 9.3.6连梁与预制剪力墙整体预制是施工比较方便的方式。当 接缝在连梁跨中时,只需连接纵筋,施工也比较容易。预制连梁 山新

了保证结构具有一定的抗倾覆能力,后浇暗柱、竖向接缝和水平 接缝内的纵向钢筋应在基础中可靠锚固。

10.2作用及作用组合

LaE。洞口角部尚应配置加强斜筋,加强斜筋不应少于2Φ) 应满足锚固长度要求

11.1.1预制构件的质量涉及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制作单位应 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部门规定的硬件设施、人员配置、质量管理 本系和质量检测手段等规定。 11.1.2预制构件制作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生产、施工单 位进行技术交底。如预制构件制作详图无法满足制作要求,应进 行深化设计和施工验算,完善预制构件制作详图和施工装配详 图,避免在构件加工和施工过程中,出现错、漏、碰、缺等问 题。对应预留的孔洞及预理部件,应在构件加工前进行认真核 对,以免现场剔凿,造成损失。 11.1.3在预制构件制作前,生产单位应根据预制构件的混凝土 强度等级、生产工艺等选择制备混凝土的原材料,并进行混凝士 配合比设计。 11.1.4此条为强制性条文。预制构件的连接技术是本规程关 键技术。其中,钢筋套简灌浆连接接头技术是本规程推荐采用 的主要钢筋接头连接技术,也是保证各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 构整体性的基础。必须制定质量控制措施,通过设计、产品选 用、构件制作、施工验收等环节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其连接质 量可靠。 预制构件生产前,要求对钢筋套筒进行检验,检验内容除了 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出广提供的材质报告、接头型式检验报告 等,还应按要求制作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试件进行验证性试 验。钢筋套筒验证性试验可按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工程使用的同牌 号、同规格钢筋,并采用工程使用的灌浆料制作三个钢筋套筒灌 浆连接接头试件,如采用半套筒连接方式则应制作成钢筋机械连

11.1.4此条为强制性条文。预制构件的连接技术是本

接和套筒灌浆连接组合接头试件,标准养护28d后进行抗拉强度 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1.2.1带饰面的预制构件和夹心外墙板的拉结件、保温板等均 应提前绘制排版定位图,工厂应根据图纸要求对饰面材料、保温 材料等进行裁切、制版等加工处理

11.2.2预应力构件跨度超过6m时,构件起拱值会随存放时 间延长而加大,通常可在底模中部预设反拱,以减小构件的起 拱值。

11.2.2预应力构件跨度超过6m时,构件起拱值会随不

准有所提高。模具精度是保证构件制作质量的关键,对于新制、 改制或生产数量超过一定数量的模具,生产前应按要求进行尺寸 偏差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制作构件用钢筋骨架或钢筋网 片的尺寸偏差应按要求进行抽样检验。 11.2.4、11.2.5预制构件中的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形状尺寸和 中心定位偏差非常重要,生产时应按要求进行抽样检验。施工过 程中临时使用的预埋件可适当放松。 11.2.6预制构件选用的隔离剂应避免降低混凝土表面强度,并

预制构件选用的隔离剂应避免降低混凝土表面强度,开 满足后期装修要求;对于清水混凝土及表面需要涂装的混凝土构 件应采用专用隔离剂。

11.3.1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按要求对预制构件的钢筋、予 筋以及各种预埋部件进行隐蔽工程检查,这是保证预制构 结构性能的关键质量控制环节。

在比工选巩前,应按安 安求对顶制构件的钢筋、预应力 筋以及各种预埋部件进行隐蔽工程检查,这是保证预制构件满足 结构性能的关键质量控制环节。 11.3.2本条规定预制外墙类构件表面预贴面砖或石材的技术要 求,除了要满足安全耐久性要求外,还可以提高外墙装饰性能, 饰面材料分割缝的处理方式,砖缝可采用发泡塑料条成型,石材 般采用弹性材料填缝

11.3.3夹心外墙板生产时应采取措施固定保温材料,确保拉结 件的位置和间距满足设计要求,这对于满足墙板设计要求的保温 性能和结构性能非常重要,应按要求进行过程质量控制。 11.3.5预制构件的蒸汽养护主要是为了加速混凝土凝结硬化 缩短脱模时间,加快模板的周转,提高生产效率。养护时应按照 养护制度的规定进行控制,这对于有效避免构件的温差收缩裂 缝,保证产品质量非常关键。如果条件许可,构件也可以采用常 温养护

11.3.6预制构件脱模强度要根据构件的类型和设计要求决定,

防止过早脱模造成构件出现过大变形或开裂,本规定提出机 模的最低要求。

11.3.7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实现可靠连接可以采用连接钢 筋、键槽及粗糙面等方法。粗糙面可采用拉毛或凿毛处理方法, 也可采用化学处理方法。 采用化学方法处理时可在模板上或需要露骨料的部位涂刷缓 凝剂,脱模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避免残留物对混凝土及其结合面 造成影响。

11.3.7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实现可靠连接可以采用连接钢

.3.7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实现可靠连接可以采用连接 键槽及粗糙面等方法。粗糙面可采用拉毛或凿毛处理方 可采用化学处理方法,

11.4.1预制构件外观质量缺陷可分为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 两类,预制构件的严重缺陷主要是指影响构件的结构性能或 安装使用功能的缺陷,构件制作时应制定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予以避免。

11.4.2本条规定预制构件的尺寸

11.5.1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堆放涉及质量和安全要求,应按工程 或产品特点制定运输堆放方案,策划重点控制环节,对于特殊构 件还要制定专门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构件临时码放场地可合理布 置在吊装机械可覆盖范围内,避免二次搬运

12.1.1应制定装配式结构施工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结合 结构深化设计、构件制作、运输和安装全过程各工况的验算,以 及施工吊装与支撑体系的验算等进行策划与制定,充分反映装配 式结构施工的特点和工艺流程的特殊要求。 12.1.4吊具选用按起重吊装工程的技术和安全要求执行。为提 高施工效率,可以采用多功能专用吊具,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构件 吊装。施工验算可依据本规程及相关技术标准,特殊情况无参考 依据时,需进行专项设计计算分析或必要试验研究。 12.1.8应注意构件安装的施工安全要求。为防止预制构件在安 装过程中因不合理受力造成损伤、破坏或高空滑落,应严格遵守 有关施工安全规定。

12.1.1应制定装配式结构施工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结合 结构深化设计、构件制作、运输和安装全过程各工况的验算,以 及施工吊装与支撑体系的验算等进行策划与制定,充分反映装配 式结构施工的特点和工艺流程的特殊要求。 12.1.4吊具选用按起重吊装工程的技术和安全要求执行。为提

依衣据时,需进行专项设计计算分析或必要试验研究。 12.1.8应注意构件安装的施工安全要求。为防止预制构件在安 装过程中因不合理受力造成损伤、破坏或高空滑落,应严格遵守 有关施工安全规定

预制构件安装顺序、校准定位及临时固定措施是装配式

结构施工的关键,应在施工方案中明确规定并付诸实施

12.3.2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和浆锚搭接连接接头的施

是保证预制构件连接性能的关键控制点,施工人员应经专业培训 合格后上岗操作。

12.3.4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和浆锚搭接接头灌浆作业

整体式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实际工程中这两 种连接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施工过程控制,对作业人员应进行 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同时要求有专职检验人员在灌浆操作全 过程监督。 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质量保证措施:1)采用经验证的钢筋 套筒和灌浆料配套产品;2)施工人员是经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 严格按技术操作要求执行;3)质量检验人员进行全程施工质量 检查,能提供可追溯的全过程灌浆质量检查记录;4)检验批验 收时,如对套筒灌浆连接接头质量有疑问,可委托第三方独立检 测机构进行非破损检测

12.3.5当预制构件的连接采取焊接或螺栓连接时应做好

12.3.8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后浇混凝土节点施工质量是保证节点

承载力的关键,施工时应采取具体质量保证措施满足设计要求。 节点处钢筋连接和锚固应按设计要求规定进行检查,连接节点处 后浇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方可拆除支撑 或进行上部结构安装

DB32/T 4033-2021 广播电视节目共享平台建设规范.pdf工时要保证板的四周空腔不得混人硬质杂物;对施工中设置的临 时支座和垫块应在验收前及时拆除。

13. 1 一般规定

13.1.1装配式结构工程验收主要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执行 13.1.2预制构件的质量检验是在预制工厂检查合格的基础上进 行进场验收,外观质量应全数检查,尺寸偏差为按批抽样检查。 13.1.5装配式建筑的饰面质量主要是指饰面与混凝土基层的连 接质量,对面砖主要检测其拉拨强度,对石材主要检测其连接件 的受拉和受剪承载力。其他方面涉及外观和尺寸偏差等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有关 规定验收。 13.1.6装配式结构施工质量验收时提出应增加提交的主要文件

13.1.6装配式结构施工质量验收时提出应增加提交的主

13.2.1装配整体式结构的连接节点部位后浇混凝土为现场浇筑 混凝土,其检验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执行。 , 13.2.2装配整体式结构的灌浆连接接头是质量验收的重点,施 工时应做好检查记录,提前制定有关试验和质量控制方案。钢筋 套筒灌浆连接和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灌浆质量应饱满密实。两者的 受力性能不仅与钢筋、套筒、孔道构造及灌浆料有关,还与其连 接影响范围内的混凝土有关,因此不能像钢筋机械莲接那样进行 现场随机截取连接接头,检验批验收时要求在保证灌浆质量的前 提下,可通过模拟现场制作平行试件进行验收。 13.2.5、13.2.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或机

13. 2. 5、13. 2. 6

械连接时,大多数情况下无法现场截取试件进行检验,可采取模 拟现场条件制作平行试件替代原位截取试件。平行试件的检验数 量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场截取试件的要求,平行试件的制作必须 要有质量管理措施,并保证其具有代表性

13.3.1装配式混凝王结构的尺寸允许偏差在现浇混凝土结构的 基础上适当从严要求,对于采用清水混凝土或装饰混凝土构件装 配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尺寸偏差应适当加严。 13.3.2装配式结构的墙板接缝防水施工质量是保证装配式外墙 防水性能的关键,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选材和施工,并采取 严格的检验验证措施。 现场淋水试验应满足下列要求:淋水流量不应小于5L/(m· min),淋水试验时间不应少于2h,检测区域不应有遗漏部位 淋水试验结束后,检查背水面有无渗漏。

河南2019版造价文件汇编附录 A多层剪力墙结构水平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