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 188-2019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扫描、清晰无水印)

T/CECS 188-2019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扫描、清晰无水印)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1.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860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 188-2019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扫描、清晰无水印)

Vjw 验算叠合柱框架节点核心区最小受剪截面采用的 剪力设计值(N); Vi一 叠合柱框架节点核心区的剪力设计值(N),可按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 规定计算; 正交梁的约束影响系数,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采用; 节点核心区的截面有效验算宽度(mm),可按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 定计算; 节点核心区的截面高度(mm),可采用验算方向 的柱截面高度; fc 钢管外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fa 钢管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N/mm²); Aa 钢管截面面积(mm²); βco 钢管外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 不超过C50时,βc.取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80时,βc取0.8,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YRE 节点受剪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可取为0.85

A.0.2叠合柱节点核心区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

1.0.2叠合柱节点核心区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TB/T 3355-2014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及评定<(0.9nftob,h;+fyAsvi(hboas)/s+0.33faAa)/RH

中:N 对应于组合剪力设计值的上柱组合轴压力较小值 (N),其值不应大于柱截面面积与管外混凝土轴心 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50%,当N为拉力时,取 N=O; hbo 梁截面有效高度(mm),节点两侧梁截面有效高度 不等时可采用平均值; Asvj 核心区有效验算宽度范围内同一截面验算方向箍筋 的总截面面积(mm²); f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 fto 管外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N/mm²); 6。 验算方向叠合柱截面宽度(mm); S 箍筋间距(mm); a 梁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边缘的距离(mm)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 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1.0.2叠合柱结构适用于民用建筑,也适用于工业

2.1.3 “一定高度范围”的具体规定见本规程第3.1.3条。

22.2.4用下标a表示钢管,用下标ci表示钢管内混凝 用下标co表示钢管外混凝土。

3.1.4叠合柱结构的框架、剪力墙、核心筒的抗震等级,与国

1.4叠合柱结构的框架、剪力墙、核心筒的抗震等级,与国 现行有关标准相应钢筋混凝土结构类型中框架、剪力墙、核心 的抗震等级相同

3.1.5叠合柱与转换梁的连接应满足承载力要求,且应便于

的混凝土。验算钢管混凝土柱顶面转换梁混凝土的局部受压承载 力时,取钢管内混凝土截面面积为局部受压面积,钢管混凝土柱 顶面承担的轴力设计值为局部压力。可采取加大钢筋笼焊接环形 箍的截面面积、减小环形箍的间距、提高钢筋笼竖向钢筋的截面 面积、增设焊接密环箍芯柱、设置方格网式间接钢筋等措施提高 钢管混凝土柱上方转换梁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 叠合柱的抗震性能优于钢筋混凝土柱,因此,框支柱为叠合 柱时,框支层的层数可适当增加

3.1.8利用叠合柱及钢管混凝土剪力墙中的钢管混凝土柱进不

地下室逆作施工可发挥叠合柱结构的优势。实际工程千差万别, 本规程仅给出通用性的指导条文。由于叠合前钢管混凝土柱的侧 可刚度较小,向下逆作的第一层地下室楼盖与基坑支护结构应有 可靠连接,确保穿过楼盖的钢管混凝土柱不发生侧移。在验算施 工期间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时,可近似对这一层地下室楼盖施 加不动水平支点。

3.2.6钢管对管内混凝土的纳束效果与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管 钢材强度等有关,对于强度高的混凝土,应采用钢材强度高的 钢管,若采用钢材强度低的钢管,为达到相同的约束效果,则 需要增加钢管壁的厚度。管内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后,可通过 计算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心抗压强度,优化钢管钢材强度及钢 管壁厚

3.2.8C30~C80混凝土的强

3.3.5叠合柱截面的轴向刚度、抗弯刚度和抗剪刚度

混凝土剪力墙的轴向刚度,采用叠加法计算,即分别计算管外混 凝土、钢管、管内混凝土的刚度后相加得到。钢管混凝土剪力墙 又两端有钢管时,也可不计入钢管对刚度的提高作用,近似按相 同截面混凝土剪力墙计算其刚度。翼墙有效长度可取下述4个数 值的最小值:剪力墙的间距,门窗洞间翼墙的长度,剪力墙厚度 加两侧各6倍翼墙厚度,墙肢总高度的1/10

楚工、钢昌、 仅两端有钢管时,也可不计入钢管对刚度的提高作用,近似按相 同截面混凝土剪力墙计算其刚度。翼墙有效长度可取下述4个数 值的最小值:剪力墙的间距,门窗洞间翼墙的长度,剪力墙厚度 加两侧各6倍翼墙厚度,墙肢总高度的1/10。 3.3.7参考钢管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确定多遇地震作用下采 用钢梁的叠合柱结构的阻尼比。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弹 塑性时程分析时,构件屈服后滞回耗能,采用弹性结构的阻尼 比;推覆分析或等效弹性分析时,采用增大结构阻尼比的方法考 虑构件屈服后滞回耗能

3.3.7参考钢管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确定多遇地震

用钢梁的叠合柱结构的阻尼比。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 塑性时程分析时,构件屈服后滞回耗能,采用弹性结构的 比;推覆分析或等效弹性分析时,采用增大结构阻尼比的方 虑构件屈服后滞回耗能

3.3.9限制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的主要且的为:①避免非结构

3.3.10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时,管内混凝土和钢管都侧向腹 张。压力不大时,由于混凝土的泊松比小于钢材的泊松比,钢管 与管内混凝土之间没有挤压力。随着压力增大,管内混凝土出现 裂缝,混凝土侧向变形超过钢管侧向变形,混凝土与钢管之间 产生径向压力,钢管壁受到环向拉力。管内混凝土受到钢管径向 紧箍力的作用,处于三向受压应力状态。三向受压的管内混凝 土,除了轴心抗压强度大于非约束混凝土,塑性变形能力也强于

非约束混凝土。叠合柱结构弹塑性分析时,若忽略钢管对管内 凝土的约束作用,将低估叠合柱及端柱为叠合柱的钢管混凝土 力墙的弹塑性变形能力。

3.3.13叠合柱结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可参考现行行业标

4.1.1采用实配梁端弯矩确定柱端弯矩设计值。框架

4.1.采用实配梁端弯矩确定柱端弯矩设计值。框架结构 柱及框支层叠合柱是关键竖向构件,其强柱系数取1.2,其1 构中的叠合柱是普通竖向构件,其强柱系数取1.1。

4.1.2采用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4.1.3叠合柱框架结构底层柱下端弯矩设计值增大系数与

柱的受剪截面。叠合柱受剪承载力,由管外混凝土、箍筋、钢管 混凝土及轴压力4部分的贡献组成。进行了钢管混凝土柱、叠合 柱在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的静力试验。钢管混凝土柱试验结果表 明:剪跨比入<0.5、施加轴压力的试件为剪切破坏,剪跨比0.5< <1.0、施加轴压力的试件为剪弯破坏;剪跨比大于0.5、N .4(f.Aa十fA.)时,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剪承载力可近似按V。= 8入 项分别为管内混凝土、钢管及轴压力的贡献,其中,钢管的贡献 采用材料力学的公式计算。根据材料力学,剪跨比入≥0.5时, 8入 8入 算钢管对叠合柱受剪承载力的贡献,采用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的钢筋混凝土柱的相关方法计算混凝土、轴压力和箍筋对受剪 载力的贡献,叠合柱试件的受剪承载力试验值大于计算值

4.2.1同期浇筑是指同时浇筑钢管内、外混凝土,不同期浇 是指先浇筑钢管内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柱承受部分施工期间 竖向荷载、后浇注钢管外混凝土。同期浇筑钢管内、外混凝土 叠合柱也称为组合柱

设计值与叠合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的比值上限

轴心受压承载力为管外钢筋混凝土的轴心受压承载力与钢管混 土的轴心受压承载力之和。6篇文献45个轴心受压叠合柱短 试件的试验值与计算值之比的平均值为1.246,计算值的材料 度采用实测值。叠合柱轴心受压稳定系数的取值可按钢筋混凝 轴心受压构件确定

2014的相关公式计算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

的受剪承载力为钢筋混凝土柱(包括钢管外钢筋混凝土及钢管 混凝土)受剪承载力和钢管抗剪强度之和。钢管抗剪强度的石 见本规程第4.1.8条条文说明

4.2.11本条与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

的最小尺寸可为300mm,此时,另一方向的尺寸不应 400mm。考虑到钢管混凝土对柱刚度和承载力的提高作用, 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矩形截面叠合柱的最小边长(直径 钢筋混凝士柱的最小边长小50mm。

4.2.13套箍指标超过3.0的钢管混凝土柱,钢管对混凝土日

(2016年版)的规定,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压比是指组合的轴

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 直。计算叠合柱的轴压比时,钢管内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可考 怎钢管的套箍作用。 叠合柱的轴压比限值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GB50011规定的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采用。仅钢管内 昆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60时,叠合柱的轴压比限值不降低;钢 管外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60时,叠合柱的轴压比限值宜降 低0.05。

4.2.15叠合柱纵向钢筋最小总配筋率及每一侧纵向钢筋

9.3.1条的条文说明解释限制钢筋混凝土柱最大配筋率的原因 是,“配筋过多的柱在长期受压混凝土徐变后卸载,钢筋弹性回 复会在柱中引起横裂”。根据这个解释,柱的受力性能与柱的最 大配筋率无关。此外,对于大偏心受压叠合柱,按钢管外混凝土 计算总配筋率,有可能超过5%。据于此,判别叠合柱的纵向钢 筋配筋率是否超过最大配筋率限值时,可采用叠合柱全截面面积 计算其配筋率。

高叠合柱两端的弹塑性变形能力,两端应设置箍筋加密区,形成 箍筋约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对于框架结构及框 支框架,叠合柱是关键竖向结构构件;对于其他结构,叠合柱是 普通竖向结构构件。基于此,轴压比相同的情况下,框架结构及 框支框架叠合柱箍筋加密区的配箍要求应高于其他结构的叠合 柱。加密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以及最小配箍特征值,框

架结构及框支框架叠合柱与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一级框架柱的规定相同,其他结构的 叠合柱与二级框架柱的规定相同。 由于钢管对管内混凝土形成约束,计算叠合柱箍筋体积配箍 率时,混凝土体积可扣除钢管混凝土的体积。考虑到已试验的叠 合柱试件的情况,本条规定了扣除的体积不应大于外围箍筋中心 线所围体积的30%。 外围箍筋对钢管外混凝土有较大的约束作用,有利于提高混 疑土受压变形能力,对于截面边长不小于1000mm的叠合柱, 适当增大箍筋加密区外围箍筋的直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抗震 能力。 4.2.19钢筋混凝土柱轴心受压试验研究表明,拉筋紧靠箍筋并 钩住纵筋的试件与拉筋紧靠纵筋并钩住箍筋的试件,其承载能力 及弹塑性变形能力没有差别,但前者施工比后者方便,且拉筋端 部弯钩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相同,满 足耐久性设计的要求。纵筋位于箍筋的角部或拉筋的弯钩内,可 避免纵筋过早压曲。 为增强对管外混凝土的约束,可在钢管表面正对各边中间竖 向钢筋的位置焊接竖向构造钢筋,叠合柱各边中间竖向钢筋与焊 接在钢管表面的竖向构造钢筋之间设置拉结钢筋 4.2.20钢管壁外表面贴焊环筋,目的是加强钢管与管外混凝士 之间的粘结。

2.19钢筋混凝土柱轴心受压试验研究表明,拉筋紧靠箍筋并

4.2.19钢筋混凝土柱轴心受压试验研究表明,拉筋紧靠

钩任纵筋的试件与拉筋紧靠纵筋并钩任箍筋的试件,具承载能力 及弹塑性变形能力没有差别,但前者施工比后者方便,且拉筋端 部弯钩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相同,满 足耐久性设计的要求。纵筋位于箍筋的角部或拉筋的弯钩内,可 避免纵筋过早压曲。 为增强对管外混凝土的约束,可在钢管表面正对各边中间竖 可钢筋的位置焊接竖向构造钢筋,叠合柱各边中间竖向钢筋与焊 接在钢管表面的竖向构造钢筋之间设置拉结钢筋 4.2.20钢管壁外表面贴焊环筋,目的是加强钢管与管外混凝土 之间的粘结

4.3叠合柱框架节点核心区

4.3.3框架结构及框支框架节点核心区体积配箍率及配箍特征值 分别与一级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核心区体积配箍率及配箍特征值 相同;其他结构框架节点核心区体积配箍率及配箍特征值分别与 级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核心区体积配箍率及配箍特征值相同

5钢管混凝土剪力墙设计

力墙屈服尽可能发生在采用约束边缘构件的、弹塑性变形能力大 的底部加强部位。 5.0.4试验表明,墙肢两端及墙肢内都配置钢管的钢管混凝土 剪力墙,若箍筋对钢管之间墙体混凝土约束足够强,达到轴心受 压承载力时,钢管可对管内混凝土发挥一定程度的套箍作用。本 条偏于安全考虑,计算钢管混凝土剪力墙轴心受压承载力时,不 考虑钢管的套箍作用,钢管作为型钢承担竖向力。 5.0.5钢管混凝土剪力墙轴心受拉承载力由钢管、边缘构件竖 向钢筋及竖向分布钢筋的受拉承载力三部分组成

剪力墙,若箍筋对钢管之间墙体混凝土约束足够强,达到轴心 压承载力时,钢管可对管内混凝土发挥一定程度的套箍作用。 条偏于安全考虑,计算钢管混凝土剪力墙轴心受压承载力时, 考虑钢管的套箍作用,钢管作为型钢承担竖向力

5.0.5钢管混凝土剪力墙轴心受拉承载力由钢管、边缘构件

5.0.8验算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的最小受剪截面时,剪力

应扣除钢管的抗剪强度

5.0.9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建立了矩形截面剪跨比不大于1.0 的偏心受压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5.0.10剪跨比大于1.0的偏心受压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斜截面受 剪承载力验算公式,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公式的基础上,增加了 钢管的受剪承载力,对于T形、I形、L形截面剪力墙,不考虑 其留缘内钢管的严前承裁力

0.11考虑端柱对墙体的约束作用,混凝土部分的受剪承载力 无端柱时提高20%

的偏心受拉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形、I形、L形截面剪力墙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仅考虑 剪力方向平行的墙肢贡献

5.0.14钢管壁外表面焊接钢筋环,目的是增加钢管与管外泪 土之间的粘结力,提高钢管混凝土与管外混凝土共同工作 能力。

5.0.15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

小直径及最大间距,与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 相关规定一致。计算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时不扣 除钢管截面面积。分布钢筋间配置的水平拉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对相邻钢管之间的混凝土起到约束作用,避免大震作用下混凝土 过早压溃;墙肢内钢管两侧配置水平拉筋的目的是约束钢管周边

的混凝土,使钢管混凝土能发挥较大的变形能力。 5.0.16边缘构件配置钢管的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拟静力试验表 明:轴压比(按钢管内外混凝土强度分别计算,不计入钢管)为 0.55、含管率为2.25%的试件,其极限位移角为0.013,为钢筋 混凝土剪力墙试件的1.3倍;轴压比为0.73、含管率为4.49% 的试件,其极限位移角为0.014,为轴压比0.7、含管率2.25% 试件的1.4倍;有端柱、轴压比为0.76、含管率为1.5%的试 件,其极限位移角为0.02,大于无端柱钢管混凝土剪力墙试件 可见,高轴压比钢管混凝土剪力墙具有良好的弹塑性变形能力。 因此,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的轴压比限值可高于钢筋混凝土剪力 墙。计算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的轴压比时,计入钢管作为型钢的作 用,不考虑钢管对管内混凝土的约束作用。 5.0.17一般情况下,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用于结构底部加强部 位,其轴压比相对较大,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一般部位钢管混 凝土剪力墙的两端,也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表5.0.17所列的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配箍特征值为最低要求。 5.0.18连梁水平受力钢筋布置在连梁内两侧,以避免水平钢筋 受墙肢端部钢管阻挡。连梁水平钢筋受墙肢端部钢管阻挡时,提 出了3种水平钢筋在墙肢内的锚固方法。试验研究表明,墙肢内 设置锚固筋的锚固方法是可行的

1.1本条为梁柱连接的基本要

柱刚性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还有其他连接方式, 钢筋混凝土柱帽连接等。梁端加宽的变宽度梁连接、钢筋混溪 环梁连接,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GB50936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

6.1.6本条连接方法借鉴了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外加强王 接方法,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外加强环连接具有良好的抗震 能,目前已应用于工程

6.1.7梁纵向钢筋数量不多时,可采用单筋穿筋或并筋穿 为保证管内混凝土浇筑质量、振捣密实,单筋或并筋之间应留 一定的间隙。

未开洞部位钢管截面面积

未开洞部位钢管截面面积

处存在较大的横向作用,因此,变径钢管的斜度不宜过大,且需 在转折处设置隔板抵抗横向作用

6.3.1钢管直径比较小、独立柱基础、或无地下室的情况,可 采用理埋入式柱脚,其他情况可采用端承式柱脚 6.3.2端承式柱脚的柱脚板采用中部开圆洞的方形钢板,锚筋 布置在柱脚板四周,便于基础水平钢筋通过。 6.3.4叠合柱钢管混凝土柱脚板下基础混凝土应满足局部承压 及抗冲切要求。 6.3.5采用图6.3.5所示埋入式柱脚构造的原因,是因为钢管

6.3.5采用图6.3.5所示埋入式柱脚构造的原因,是因为钢

侧面有叠合柱或剪力墙竖向钢筋的预埋筋,钢管面高于预埋筋 更于钢管对接时施焊,柱脚钢管一般需要高出基础顶面1000m 左右。当钢管直径较小、就位无困难时,可取消限位钢板

6.3.6最不利荷载效应组合情况下,叠合柱为小偏心受压、钢 管混凝土剪力墙的钢管不受拉时,镭锚筋长度可适当减小,但不应 小于20dm及500mm的较大者。

7.1.4叠合柱和钢管混凝

7.1.4叠合柱和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由钢管、钢管内混凝土和钢 管外钢筋混凝土三部分组成,不同期施工时也可分为前后错开的 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相对独立。第一阶段为钢管制作和安装,钢 管在工厂预制;第二阶段为浇筑钢管内混凝土;第三阶段为浇筑 钢管外混凝土。第三阶段施工时,不影响主体结构的向上施工进 度。同期施工的叠合柱或钢管混凝土剪力墙,其第二、三阶段合 为一个施工阶段。本条规定了叠合柱和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施工的 专门技术要求。 叠合柱结构施工的难点和关键是如何保障钢管内混凝土浇筑 密实。叠合柱框架梁柱节点处钢筋密集,本条规定节点处穿心钢 筋净距不宜小于60mm,是为了振捣棒顺利穿过进行振捣,保证 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质量。 7.1.5利用叠合柱和钢管混凝土剪力墙中的钢管进行地下室逆 乍或半逆作施工,可以加快施工速度,这是叠合柱结构的一个优 势,我国已建成多栋采用逆作法施工地下室的高层建筑。本条总 结我国工程实践经验,规定了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逆作法或半 逆作法施工的要求。 逆作法施工时,为保证安全性,必须监测竖向构件的水平及 竖向变形。

7.1.5利用叠合柱和钢管混凝土剪力墙中的钢管进行地

作或半逆作施工,可以加快施工速度,这是叠合柱结构的一个优 势,我国已建成多栋采用逆作法施工地下室的高层建筑。本条总 结我国工程实践经验,规定了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逆作法或半 逆作法施工的要求。 逆作法施工时GB/T 37933-2019 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专用防火墙技术要求,为保证安全性,必须监测竖向构件的水平及 竖向变形

2.1钢管制作前,应根据已批准的设计技术文件编制施工详 ,并制定制作工艺,以便较好地把制作条件、安装技术与设计

文件结合起来,保证钢管制作和安装质量。 7.2.2~7.2.12这些条文是根据现行有关钢结构的标准,结合 叠合柱结构的特点,吸收了我国已建工程的经验而制定的

7.3钢管内混凝土施工

7.3.1~7.3.3叠合柱钢管内混凝土受钢管和管外钢筋混凝土 的约束,使高强混凝土的高强度和高弹性模量能够得到充分的 发挥,高强混凝土脆性大、抗火能力差的缺点可得到有效克服, 钢管内外的混凝土还能起到约束钢管管壁的作用,使管壁不致 压屈,可保持柱身的稳定性,提高叠合柱的承载能力。近年来, 高强混凝土的配制、生产和应用发展很快,各地的经验又不尽 相同,钢管内采用高强混凝土时,要做好配合比设计,采用的 外加剂、掺合料应有相容性,同时,混凝土生产单位应掌握所 采用外加剂、掺合料的名称、性能和用量,以根据生产情况及 时调整。 7.3.4~7.3.13浇筑钢管内混凝土时,圆形钢管本身就是密闭 性和整体性非常好的模板,当采用免振自密实混凝土时,浇筑简 单,特别适合泵送后高位抛落。但是,对管内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无法直观检查,其质量主要依靠严密的施工组织、明确的岗位责 任制和操作人员的责任心。 本规程给出了高位抛落免振捣法、人工浇法和泵送顶升浇 筑法三种浇筑混凝土的方法,是根据国内已建钢管混凝土结构的 施工经验制定的,也包括了采用叠合柱的高层建筑的施工经验。

本节规定了叠合柱结构的工程验收要求,除执行本规程外

尚应遵守国家现行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相关标 隹的规定。 叠合柱施工验收应特别注意钢管内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检测

GB 50421-2018 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标准附录 A叠合柱框架梁柱节点

统一书号:15112·35525 定价:42.00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