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12G10: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及承台.pdf

甘12G10: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及承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944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甘12G10: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及承台.pdf

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及承台

1.DBJT01-26-2003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一分册).pdf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及承台

12系列结构标准设计图集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及承台

关于批准《甘12系列标准设计图集》

甘建标[2012]690号

各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兰州新区规划建设局,省直有关厅局,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 位,施工图审查机构: 由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组织我省有关设计单位编制完成的《甘12系列建筑 标准设计图集》(图集名称、图集编号、图集号详见附件1),经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 有关专家审定通过,现批准为甘肃省建筑标准设计,自2013年6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实 施。 原甘肃省《0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及有关建筑标准设计(详见附件2),自2013年8 月31日起停止使用。 该系列图集由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并委托甘肃建筑标准图发行站 出版发行。 附件:1.《甘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明细表 建标准设计明细麦(略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2年12月26日

关于认真贯彻执行《甘12系列标准设计图集》的通知

甘建标[2013]566号

各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兰州新区城乡建设局,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各施工图审 查机构: 《甘12系列标准设计图集》已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12年12月以甘建标【2012” 690号文批准发布。该图集由我省甲级设计单位编制完成,针对我省工程建设实际情况,较好 地结合了我省建设科技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贯彻落实我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 方针政策、强化工程建设管理、提升工程建设工作效率、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为做好该图集的实施工作,维护标准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保护参编单位与人员的技术成 果不被侵犯,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特向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申请了专用书号,由该社 负责出版工作。 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宣传引导,积极贯彻落实实施工作,对盗版、盗印进行监督举报。 鉴于图集印刷工作进展情况,将图集实施日期调整为2014年1月1日,原《02系列标 准建筑设计图集》自2014年5月31日起停止使用。

各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兰州新区城乡建设局,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各施工图审 查机构: 《甘12系列标准设计图集》已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12年12月以甘建标【2012” 690号文批准发布。该图集由我省甲级设计单位编制完成,针对我省工程建设实际情况,较好 地结合了我省建设科技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贯彻落实我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 方针政策、强化工程建设管理、提升工程建设工作效率、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为做好该图集的实施工作,维护标准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保护参编单位与人员的技术成 果不被侵犯,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特向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申请了专用书号,由该社 负责出版工作。 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宣传引导,积极贯彻落实实施工作,对盗版、盗印进行监督举报。 鉴于图集印刷工作进展情况,将图集实施日期调整为2014年1月1日,原《02系列标 准建筑设计图集》自2014年5月31日起停止使用。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3年10月22日

4选用方桩的技术要点 4.1采用本图集时应考虑沉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 措施。 4.2桩身穿过一定厚度的硬土层时,硬土层越厚沉桩越困难,锤 击应力或压桩力越高。 4.3当桩需打入碎石、卵石或基岩风化层时,除应采用带有钢靴 的桩外,还需考虑沉桩时桩身将承受较高的锤击应力。 4.4对于无基岩风化层或基岩风化层较薄的硬质基岩,当岩面的 倾斜度较大时,不应选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4.5对于大片密集的桩群应考虑有可能产生沉桩困难,从而增加 锤击数,产生较大的锤击应力;同时更应注意到在软土地基中沉 注对于间距小、数量多的桩群会引起数值高、波及范围广的超孔 源水压力,而导致土体位移、桩身偏移、桩身弯曲。 .6对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较高的桩、大片密集的群或需穿越 一定厚度硬土层的桩必须分段时,接椎应避免在椎端穿越硬土层 时进行。 4.7对于截面不大于350X350的柱应采用整根桩,必须分段时应 采用焊接接头。 4.8采用分段接桩时,锤击桩宜采用1~2个接头,静压桩宜采用 1~3个接头。 4.9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和8度时,桩的接头位置应设置在非液 化土层中。 4.10当桩受到大面积地面堆载的影响,或穿越较厚松散填土、自

4选用方桩的技术要点 4.1采用本图集时应考虑沉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 措施。 4.2桩身穿过一定厚度的硬土层时,硬土层越厚沉桩越困难,锤 击应力或压桩力越高。 4.3当桩需打入碎石、卵石或基岩风化层时,除应采用带有钢靴 的桩外,还需考虑沉桩时桩身将承受较高的锤击应力。 4.4对于无基岩风化层或基岩风化层较薄的硬质基岩,当岩面的 倾斜度较大时,不应选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4.5对于大片密集的椎群应考虑有可能产生沉桩困难,从而增加 锤击数,产生较大的锤击应力;同时更应注意到在软土地基中沉 桩对于间距小、数量多的桩群会引起数值高、波及范围广的超孔 隙水压力,而导致土体位移、桩身偏移、桩身弯曲。 4.6对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较高的桩、大片密集的桩群或需穿 一定厚度硬土层的桩必须分段时,接椎应避免在椎端穿越硬土层 时进行。 4.7对于截面不大于350X350的桩应采用整根桩,必须分段时应 采用焊接接头。 4.8采用分段接桩时,锤击桩宜采用1~2个接头,静压桩宜采用 1~3个接头。 4.9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和8度时,桩的接头位置应设置在非液 化土层中。 4.10当桩受到大面积地面堆载的影响,或穿越较厚松散填土、自

4选用方桩的技术要点

重凝陷性黄土、欠固结土而桩端进入硬土层,或由于降低地下水 位等因素造成桩周土可能产生的沉降大于桩的沉降时,应考虑桩 侧负摩阻力的影响。 4.11对于同时承受水平载的桩,设计人员应结合地质条件、工 程结构类型、荷载性质与大小等因素,通过分析验算后综合考虑 调整配筋。 4.12对于要求起吊裂缝宽度小于0.2mm的桩(含不允许出现裂 缝)的桩,设计人员在选用时应通过计算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或 增加配筋。 4.13对于桩周有可能液化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25kPa或不排 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的软弱土层时,应考虑压曲影响,按JGJ 94一2008第5.8.4条的规定计算调整主筋和箍筋配置以及提高混爆 土强度等级。 4.14当估计沉桩因难较大或单桩的承载力特征值很大GB/T 51368-2019 建筑光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且单独承 台下桩数较少(如少于3根)或为单排桩桩基时,宜结合工程具体 情况,适当调整配筋和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4.15对于锤击桩,摩擦桩的长细比不宜大于120;端承型桩或摩擦 注需穿越一定厚度的硬土层时,其长细比不宜大于100 4.16对于锤击桩,锤击压应力应小于身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 度设计值,锤击拉应力宜小于1.2倍桩身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 设计值。 4.17对于静压桩,当预估沉桩阻力较大或需穿越较厚硬土层时:

筋末端应为135°弯钩或采用90°弯钩加焊接,箍筋弯钩末端平直段 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桩两端的加密箍筋均应来用点焊焊 成封闭箍

10.7.3桩开始锤击时落锤距离应较小,当桩入土一定深度桩身 稳定,桩身不易偏斜后,再按要求的落距沉桩。用柴油链时,应 保证锋跳动正常,并随时检查桩和打桩架的垂直度,超过1%应及 时调整。如椎已打斜,应尽可能拨出桩身,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桩孔用砂土回填后再进行施工 10.7.4沉桩标准应按标高和贯入度控制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地质 条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 8.持力层为坚硬、硬塑的粘性土、碎石土、中密以上的砂土或风 化岩石等土层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或框 端标高作为参考。 b.贯入度已达到而桩端标高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应继续锤击3阵, 要求每阵10击的平均贯入度不应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 C.打桩过程遇到异需情况,如贯入度剧变、桩身倾斜、移位、框 顶与桩身裂缝等,应立即停止打桩,并及时通知设计部门并会同 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d.锤击总击数可根据锤重和地基土质条件控制,选用与方桩相适 应的锤重。在一定的链击能量下,沉桩全过程中锤击总数可控制 在1500~2000击左右,或按地区经验控制。 10.8静压沉 10.8.1静压沉桩时,压桩力可根据拟建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结 合地区施工经验,通过分析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平均值Ps和标准 债入试验N值评估沉桩的可能性,并选用适宜的压桩机械。缺乏地 区经验时也可参照附录五选用。 10.8.2根据地质条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以及布桩密集程度等

0.7.3桩开始锤击时落锤距离应较小,当桩入土一定深度桩身 急定,桩身不易偏斜后,再按要求的落距沉桩。用油链时,应 保证锋跳动正常,并随时检查桩和打桩渠的垂直度,超过1%应及 时调整。如椎已打斜,应尽可能拨出桩身,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桩孔用砂土回填后再进行施工。 10.7.4沉桩标准应按标高和贯入度控制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地质 条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 .持力层为坚硬、硬塑的粘性土、碎石土、中密以上的砂土或风 化岩石等土层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或相 端标高作为参考。 b.贯入度已达到而桩端标高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应继续锤击3阵, 要求每阵10击的平均贯入度不应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 .打桩过程遇到异需情况,如贯入度剧变、桩身倾斜、移位、 顶与桩身裂缝等,应立即停止打桩,并及时通知设计部门并会同 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1.锤击总击数可根据锤重和地基土质条件控制,选用与方桩相适 应的锤重。在一定的锤击能量下,沉桩全过程中锤击总数可控制 在1500~2000击左右,或按地区经验控制。 10.8静压沉桩 0.8.1静压沉桩时,压桩力可根据拟建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结 合地区施工经验,通过分析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平均值Ps和标准 员入试验N值评估沉桩的可能性,并选用适宜的压桩机械。缺乏地 区经验时也可参照附录五选用。 0.8.2根据地质条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以及布桩密集程度等

因素,压椎机应按额定总重配置压重。压桩机的重量(不含静压 脏机大履和小履的重量)不宜小于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2倍。应邀 免配重不足而产生桩架被拾起的现象 10.8.3应选择夹持摩擦力大而夹持力小的静压夹具。油压表必 须经法定检测单位标定。机械性能应保证正常运转。 10.8.4施工场地地基承载力应满足不同静压桩设备正常运转需要 10.8.5静压桩沉桩控制应按标高、压桩力和稳压下沉量相结合的 原则,并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 10.8.6桩端进入坚硬、硬塑的粘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碎 石类土及风化岩等持力层时,静压桩的压桩力为主要控制指标, 桩端标高在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可作为辅助控制指标 10.8.7静力压桩桩端进入持力层,达到综合确定的压桩力要求但 未至设计标高时,宜保持稳压1~2分钟,稳压下沉量可根据地区 经验确定。 10.8.8静力沉桩施工过程中不得任意调整和校正桩的垂直度,避 免对桩身产生较大的次生弯矩。桩穿越硬土层或进入持力层的过 程中除机械故障外,不得停止沉桩施工, 10.9为减少沉桩挤土效应和对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影响 可综合考虑采取下列措施: 10.9.1合理安排沉桩流水顺序,一般宜先中央后四周,由里及 外,如有保护对象,则宜背离保护对象由近向远沉桩 10.9.2对于饱和软粘性土场地,可设置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或 图集号甘 图名 编制说明 百次

管笼井,其间距和深度应根据土层条件和相关规范确定。 10.9.3设置地面防振(挤)沟,沟宽0.5~0.8m,深度按土质情 况以边坡能自立为准。 10.9.4预钻孔沉桩,孔径宜小于桩边长50~100mm,深度视桩距 和土的密实性、渗透性而定,一般为椎长的1/3~1/2,施工时应 随钻随沉桩。 10.9.5设置遮断减振壁,如水泥土搅拌桩连续壁等。 10.9.6沉桩过程应加强对保护对象的监测,根据监测资料与保护 对象的实际状态减缓沉桩速率。 10.10沉桩后桩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四的规定:

小于2mm,纵轴线必须重合一致,连接件应满足本图集设计要求。 11.3上下两节桩之间的间隙应采用厚薄造当、加工成楔形的铁片 填实焊牢。 11.4焊接时,应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同时焊接以减少焊接 变形。第一层焊应采用细焊条(中3.2mm)打底,确保根部焊透, 第二层焊方可用粗焊条,焊缝必须每层检查,不应有夹渣、气孔 等缺陷,焊缝要求连续满,焊缝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11.5焊好后的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方可继续沉桩,自然冷却时间不 宜少于8分钟;严禁采用水冷却或焊好后即施打。雨天焊接时JGJ/T 434-2018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技术标准(含条文说明),应 采取可靠的防雨措施。 11.6焊接接头的质量检查宜采用探伤检测,同一工程探伤抽样检 验不得少于3个接头。 11.7接桩拼缝允许偏差见表五:

图名 图集号甘12G10 编制说明 页次1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