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43T 519-2020 湖南省装配式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发布稿).pdf

DBJ43T 519-2020 湖南省装配式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发布稿).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051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43T 519-2020 湖南省装配式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发布稿).pdf

5.7.9运维模型应包含的主要信息类型按表5.7.9规定

5.7.9运维模型信息内容

5.7.10运维BIM应用类型可包括:一般应用、特殊应用和超限应用。 5.7.11运维阶段宜进行功能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简支箱梁技术交底报告(中国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8月),定制运维管理系统。 5.7.12运维管理系统的搭建应符合下列要求:

5.7.10运维BIM应用类型可包括:一般应用、特殊应用和超限应用。

1应符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的相关要求。 2宜考虑城市信息模型(CIM)、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相关要求,并 口

应符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的相天要求。 2宜考虑城市信息模型(CIM)、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相关要求,并预留数据接 口。 5.7.13运维空间管理应包含空间内所有的长期资产及短期资产管理。

表5.7.14运维阶段的空间管理BIM信息

5. 7. 15空间管理信息模型应包含表 5. 7. 15 规定的属性信息。

5.7.15空间管理信息模型应包含表5.7.15规定的属性信息。

表5.7.15空间管理信息模型属性信息

5.7.16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消防设备设施、安防设备设施、建筑智能化系统等设备设所 管理与维护宜应用BIM技术。 5.7.17设备设施管理应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建筑设备监 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JGJ/T334、《建筑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等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5.7.18设备设施模型精细度宜分别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 51301中L0D4.0的规定,且宜包含表5.7.18定的相关内容:

表5.7.18设备设施模型精细度

5.7.19宜针对机电设备不同的系统划分,研究其基于构件的信息动态组技术与动态关联技 术,并形成上下游动态模拟,实现高效的信息检索、查询、统计、分析。 5.7.20能耗监测管理应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实现能源精确计量、能耗数据统计、高能耗 状态自动调节、设备能耗预测与控制、能源审计等,并符合运维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 5.7.21能耗监测管理应符合《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等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5.7.22能耗监测管理应包含表5.7.22规定的相关信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并与运维模 型关联

表5.7.22能耗监测管理信

5.7.23消防应急演练及应急处置、消防设施控制系统、入侵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停车场控制系统等安全系统管理宜使用BIM技术。5.7.24消防与安防管理应根据系统特点和管理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并符合运维BIM应用实施方案的要求。5.7.25消防与安防信息化模型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等国家及行业标准。5.7.26消防与安防运维BIM系统宜包括信息采集、传输、交换、控制、管理等多个系统。5.7.27基于运维BIM及运维管理系统进行事前模拟预防、事中响应控制及事后处理处置,避免或降低事故的损失。5.7.28消防运维BIM应详细记录消防与安防工程各种设备的型号、材质和规格等参数。在后期的维护保养上,设备出现问题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5.7.29消防与安防运维BIM系统应与公安机关的业务系统进行信息间的共享,并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提供有关信息。5.7.30消防与安防管理主要输出成果应符合表5.7.30规定的相关内容,表5.7.30消防与安防管理输出成果信息成果类型成果内容紧急出口分布图监控摄像头分布图图纸管理人员位置布置图安防巡检路线图紧急疏散路线指引图应急演练记录应急处置记录安全管理记录报告系统状态记录消防设备巡检记录安防设备巡检记录27

0.1预制部品部件可按表A.0.1的规定进行分类。

附录A部品部件的系统分类

表A.0.1常见预制部品部件分类

B.0.5梁的模型数据信息可按表B.0.5的规定交

表B.0.5梁数据信息

B.0.6楼梯的模型数据信息可按表B.0.6的规定交付

B.0.6楼梯的模型数据信息可按表B.0.6的规定交付

表B.0.6楼梯数据信息

.7轴网的模型数据信息可按表B.0.7的规定交付

表B.0.7轴网数据信息

附录CBIM各阶段模型交付信息

表C.0.1BIM各阶段模型交付信息

序号阶段专业模型内容基本信息(1)主要设备深化尺寸、定位信息:冷令(1)增加系统信息:系统形式、主要配置信息、水机组、新风机组、空调器、通风机、散工作参数要求等。热器、水箱等。(2)增加设备信息:主要技术要求、使用说明等。(2)其他设备的基本尺寸、位置:伸缩(3)增加管道信息:设计参数、规格、型号等。器、入口装置、减压装置、消声器等。(4)增加附件信息:设计参数、材料属性等。(3)主要管道、风道深化尺寸、定位信(5)增加安装信息;系统施工要求、设备安装要10暖通息(如管径、标高等)。求、管道敷设方式等。(4)次要行道、风道的基本尺寸、位置。(5)风道末端(风口)的大概尺寸、位置(6)主要附件的大概尺寸(近似形状)、位置:阀门、计量表、开关、传感器等。(7)固定支架位置。(1)主要设备深化尺寸、定位信息:水(1)增加系统信息:系统形式、主要配置信息等。泵、锅炉、换热设备、水箱水池等。(2)增加设备信息:主要技术要求、使用说明等。(2)给排水干管、消防管干管等深化尺(3)增加管道信息:设计参数(流量、水压等)寸、定位信息,如管径、埋设深度或敷设接口形式、规格、型号等。标高、管道坡度等。管件(弯头、三通等)(4)增加附件信息:设计参数、材料属性等。的基本尺寸、位置。(5)增加安装信息:系统施工要求、设备安装要给排11(3)给排水支管、消防支管的基本尺寸、求、管道敷设方式等。水位置。(4)管道末端设备(喷头等)的大概尺寸(近似形状)、位置。(5)主要附件的大概尺寸(近似形状)位置:阀门、仪表等。(6)固定支架位置,(1)主要设备深化尺寸、定位信息:机(1)增加系统信息:系统形式、联动控制说明、柜、配电箱、变压器、发电机等。主要配置信息等。(2)其他设备的大概尺寸(近似形状)、(2)增加设备信息:主要技术要求、使用说明等。位置:照明灯具、视频监控、报警器、警(3)增加电缆信息:设计参数(负荷信息等)、12电气铃、探测器等。线路走向、回路编号等。(3)主要桥架(线槽)的基本尺寸、位(4)增加附件信息:设计参数、材料属性等。骨,(5)增加安装信息:系统施工要求、设备安装要求、线缆敷设方式等。36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 行”。

1.《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51301 2.《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 3.《湖南省建筑工程信息模型交付标准》DBJ43/T330 4.《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JGJ/T448 5.《湖南省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类编码标准》DBJXX/TXX 6.《湖南省建筑信息模型审查系统模型交付标准》DBJ43/T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8.《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 9.《建筑产品系统基础数据规范》JGJT236 1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 1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1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JGJ334 13.《建筑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14.《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 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1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1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

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3基本规定.. 4模型成果交付规则.. 5交付要求.

1.0.1本条规定了制订本标准的目的,并遵循科学性、兼容性、可操作性的原则进行制定。

1.0.1本条规定了制订本标准的目的,并遵循科学性、兼容性、可操作性的原贝

本标准为规范装配式建筑工程信息模型的交付行为和协同过程,推进BIM在装配式建 筑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有利于推动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全过程信息在全行业的高效传递和共 享,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率和效益,实现装配式建筑的健康稳步发展。

1.0.2本条规定了本标准的使用范围。

本标准的编制是为了满足装配式建造全流程的信息交换需求,包括设计、生产、施工、 运维各阶段交付内容及形式;满足政府侧与市场侧的信息交换需求,保证项目报审各阶段与 量监控各关键环节的信息完整性;满足装配式全产业链智能建造平台各子平台的信息交换 需求,规范数据交换格式,保证平台与各子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并顺畅运行。因而,各阶段内 3IM模型的具体应用原则不在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内

2.0.1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有关规定。 2.0.3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51301有关规定。 2.0.4这里的几何信息主要是指BIM模型空间结构的几何表示,也包括其平面投影中一维 和二维图形元素的几何表达, 2.0.5非几何信息通常也称之为属性信息,这里采用非几何信息是为了与几何信息相对应。 2.0.6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51301有关规定。 2.0.13湖南省装配式全产业链智能建造平台的XDB数据库文件采用了开源数据库SQLITE 记录XDB数据,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情况采用SQL、MySQL等其它类型的数据库 文件形式

3.0.4数据在传递与存储过程中容易出现硬件或人为的数据损坏、更改或扩散,交付方与 接收方应采取必要技术手段,确保数据传递与存储的安全。相关的技术措施可采用诸如:数 据加密、MD5码校验、数据双备份等。 3.0.6交付物申,信息模型作为必需的交付物并需配有相应的模型使用说明书,其他成果文 件可视业务要求,当需要时提供。

3.0.16信息模型定位基点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分带投影坐标系,其 它坐标系的提交时应进行换算。

3.0.17模型中绝对标高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使用其它基准高程的提交时应进行 换算。

4.1.2遵循设计阶段的工作模式,设计阶段交付的BIM模型文件仍按专业分工分别完成,即 交付的BIM模型文件可由多个专业BIM子模型组成。 4.1.3交付的BIM模型应以参数化的非几何信息(属性信息)为主,几何信息的提交主要为 轻量化模型展示、几何信息的参数化表达等用途。 4.1.4考虑到模型的轻便、易用性,在满足设计深度和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宜选择较低的几 何表达精度

4.2.1分区可以是项目子项、局部或系统。在项目的各阶段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专业 分区、分层、分部位等组织方式

2.4即电子文件夹的命名可按下述格式采用:

4.2.4即电子文件夹的命名可按下述格式采用: “管理序号项目简称区段代码自定义描述”

4.2.7即电子文件的命名可按下述格式采用

4.3.1项目中构件分类首先应符合设计要求,即按专业设计系统进行分级、分类。对同一类 型的构件,要明确区分不同系统下构件的分类区别。。 4.3.2构件分类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中附录A的规 定,并且在分类方法上建议优先采用按元素分类。 4.3.4构件产品的命名应结合设计阶段的构件命名进行扩展,这样能保证信息专递的连续性

构件的命名、构件产品的命名可结合构件编码、标识等特征综合考虑

4.4.6同一项目中多编码体系共存需要在遵循相同的构件分类规则下进行,在设计阶段往往 是按照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对模型元素进行分类与编码; 到深化设计和构件加工阶段则需要结合当地生产管理,对生产的产品对象即建筑部品部件按 产品方式进行编码生产,例如此时可按照《湖南省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类编码标准》中的 规定进行编码。编码的联合方法可参照《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中相 关规定执行

4.5.4考虑到构件是作为BIM模型的最小设计单元,兼顾到整个BIM模型的数据规模,构 件中进一步的层理划分不再作为模型一级的考虑了,故BIM模型单元内不再区分构造层次 但对于要求构件加工详图由构件模型直接生成详图的场合,还是需要在相应的构件中构建构 造层次。 4.5.8本条主要目的是为保证各专业模型结果的一致性,通过对项目团队内部的模型参照 协同过程作相应要求,强调了作为提资模型外部参照的时效性、内容的有效性。 4.5.11协同工作单元设定,可以首先按人员的专业角色进行专业权限的划分设置,然后根 据植型体特占重按罐向坚向分部分项或构件米别进行人员权限的区城分配

4.5.4考虑到构件是作为BIM模型的最小设计单元,兼顾到整个BIM模型的数据规模,构 件中进一步的层理划分不再作为模型一级的考虑了,故BIM模型单元内不再区分构造层次; 且对于要求构件加工详图由构件模型直接生成详图的场合,还是需要在相应的构件中构建构 造层次。

协同过程作相应要求,强调了作为提资模型外部参照的时效性、内容的有效性。 4.5.11协同工作单元设定,可以首先按人员的专业角色进行专业权限的划分设置,然后根 据模型具体特点再按横向、竖向、分部分项或构件类别进行人员权限的区域分配。 4.5.14模型使用说明可按下表采用

4.5.14模型使用说明可按下表采用

表4.9.13模型使用说明内容

5.1.7大体量模型浏览及操作严重依赖计算机硬件,为了提高建模及浏览效率,宜对模型进 行合理拆分。

行合理拆分。 5.1.8模型成果交付除应符合各阶段相应的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外,还应符合专业目标的 要求。例如在施工图审查阶段,交付的模型应符合施工图审查的要求,并符合相关管理流程。

5.2方案与初步设计阶段

5.2.6概念/方案设计阶段的模型应辅助投资估算,初步设计阶段的模型应辅助设计概算。 方案阶段宜利用拆分模型统计预制构件的体积和重量,指导预制率和装配率的计算,方便设 计及业主单位进行多种方案的比选,在方案阶段可暂不考虑钢筋与各类埋件模型布置。 应综合考虑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保温、隔热、防水、防火、防腐等性能要求, 5.2.7投资估算编制是在项目决策阶段,对拟建工程进行项目投资估算。在方案设计模型的 基础上,按照投资估算的规则进行模型深化,从而形成可用于投资估算的模型,利用此模型 完成投资估算工程量计算,辅以估算指标和类似工程建安造价等,以此提高工程量计算的效 率和准确性。

5.2.8规划报建的模型应满足以下要求:

1模型应能满足工程项目的设计表达和比选,功能和性能分析,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 理性论证等需求。 2模型应能辅助创建报建审查需要的图纸、渣染图、动画等设计成果。

5.2.10在方案阶段需要提前进行装配式建筑的系统一体化设计,以标准化,模数化为前提: 更用BIM协同工具提前确定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外围护体系、内装体系、机电体系。在 方案阶段确保装配式建筑各组成要素在设计、生产、安装过程中达到高效性和经济性。 5.2.11在方案设计模型的基础上对结构与非结构构件做出区分,指定相应的预制属性,再 进行初步的构件拆分,并形成各个预制构件方案模型。 5.2.12在方案阶段,机电设备专业可不建出具体模型。但应利用综合协同设计平台,与各

专业协同配合,进行条件提资:如根据建筑模型确定建筑内部机房位置,面积及设备各专业 系统选择方案;根据场地模型确定进线位置,站房等。 5.2.13利用BIM模型对建筑主要功能区域的内装方案进行模拟,方便业主对装饰主题风格 材料选型、色调搭配进行对比,验证大花布置、设施定位合理性,辅助决策等。 一般情况下,项目在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深度较浅,之所以此处仍建议包含装配 式装修设计方案,主要是出于对部品部件的尽早考虑的原因。 5.2.14利用BIM软件模拟建筑物的三维空间关系和场景,通过漫游、动画和VR等的形式提 供身临其境的视觉、空间感受,辅助相关人员在方案设计阶段进行方案预览和比选。方案阶 段宜利用虚拟仿真漫游可以有助于及时发现不易察觉的设计缺陷或问题,减少由于事先规划 不周全而造成的损失,有利于设计与管理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辅助设计与方案评审,促进工 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投标、报批与管理。 5.2.15项目在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深度较浅,装修方案的不确定性,但为了部品部 件设计的尽早介入,仍建议提交装修图方案

5.3施工图设计阶段段

5.3.7施工图设计阶段交付的模型应尽可能详细的把本阶段成果带入后续阶段,但也不需要 为后续阶段专门准备数据信息,满足本阶段要求即可。模型在各阶段基本元素的划分应是尽 可能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持模型的传承性。

5.4构件深化设计阶段

.4.1构件深化设计阶段提供的装配式BIM模型及数据,可直接作为施工阶段的基础三维 模型。作为构件深化设计阶段交付的BIM模型后续应用,保证施工招投标阶段的模型能够 捕助相关施工评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1施工投标模型应重点对重要空间、复杂工艺、施工难点、施工进度管理等进行模拟 2模型能辅助施工阶段的虚拟建造、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安管控等重要工程事项 5.4.3预制构件与预制构件、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之间节点的设计,根据结构数据,从标准 节点库引用符合条件的节点,完成标准节点构造设计。对于非标准节点构造,运用BIM参 数化设计,完成非标准节点构造的设计,并保存非标准节点构造至节点构造库,以达到快速 出图的目的。

.4.4半富和参数化的构件库,是深化设计高效升展的关键,可以避免人重 对于标准构件,可以根据已有标准库,进行快速设计,同时提高了设计的准确度 构件库的建设是逐渐完善和丰富的过程,除内置的标准化构件外,对于每个项目新增建 的异型构件模型,都可以放人已有模型库,在深化设计过程中,将项目所用到的新的理件 线条轮廓等保存在库文件下,为后期的使用提供便利。 5.4.9基于BIM的二维图纸应以三维设计模型为基础,通过部切的方式形成平面、立面 剖面、节点等二维断面图,结合相关制图标准,补充相关二维标识的方式出图。对于复杂构 件,宜借助三维透视图和轴测图进行表达。 5.4.12深化设计交付给预制件生产阶段的内容属于BIM模型的一个子集。其中轻量化模型 目前国内还没有流行的通用格式,平台上暂时采用了pmodel格式文件,如果有通用的轻量 化模型文件可考虑加入;与设备对接数据可根据不同加工设备要求,提供对应格式,目前较 通用的是UNI(Unitechnik)或PXML(ProgressXML)格式文件。 5.4.13预拼装及安装流程模拟应用宜基于构件深化设计模型,添加构件进场验收记录、构 件几何公差要求、构件安装顺序等信息,结合预制构件安装工艺书和施工方案,进行虚拟拼 装和碰撞检查。对预制墙板、叠合楼板、预制阳台、预制楼梯等构件进行吊装模拟。同时也 可对竖向结构现浇部位的钢筋绑扎、模板安装进行模拟,判断节点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临时支撑模拟宜基于深化设计模型及施工工艺,确定临时支撑位置、数量、类型、尺寸 等信息,结合支撑布置顺序、拆除顺序进行可视化展示或施工交底。 5.4.17深化设计完成交付后产生的相关设计变更,如取消、新增或替换构件的相关信息 应在模型中有明显标注,并易于全流程的识别

5.5部品部件生产阶段

5.5.1生产阶段的其它清单,如:材料清单、加工清单、齐套清单等,属阶段内管理清单 因此没有纳入交付。 5.5.5构件堆场BIM模型用于构件堆场优化,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平面布置、总进 度计划的要求,综合考虑构件进场计划、塔吊选型及布置、临时施工道路布置、场地地基承 载力、现场排水等因素。预制构件的运输进场计划以及现场的预制构件堆场布置需与施工进 度计划相匹配,满足吊装需求, 5.5.6可参考《长沙市装配式房屋建筑项目建设管理细则》第十四条要求

5.6.21建筑工程信息模型的应用效益往往取决于模型与实际情况的吻合度。在模型交付前,

5.6.21建筑工程信息模型的应用效益往往取决于模型与实际情况的吻合度。在模型交付间

5.6.25交付方收集的信息应包括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的项目相关信

SL 230-2015 混凝土坝养护修理规程(附条文说明)5.6.25交付方收集的信息应包括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的项目相关信息。

5.6.26与竣工模型关联的竣工验收资料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51301等国家 及行业标准。

5.7.1现阶段运维模型的使用不系统、不完善,但随着运维BIM技术的发展,现阶段搭建的 运维模型可在今后项目运维中使用。为保证现阶段交付的运维模型在未来的可用性,避免运 维阶段重复搭建模型,特作此规定。 运维管理单位可根据本章的相关规定对结构安全监测管理、空间管理、设备设施管理 能源监测管理、消防与安防管理等重要管理任务进行功能性模块化研究,制定可行的运维方 案,实现装配式建筑运维阶段的科学管理。 5.7.2除模型外,也可采用图纸、文字、图表、网页数据、信息数据库来表达交付模型的信 息。 5.7.4历史数据信息能帮助运维方和相关单位判断建筑的实际情况与状态,须及时输入,如 设备施工信息和运维设备修改信息等。 5.7.5运维阶段的交付模型宜由接收方根据运维需求组织运维数据检测并进行优化,从而避 免信息元余和运维信息缺失。 5.7.6运维模型是未来城市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对公共安全、国计民生等产生 影响,其数据安全性必须得到保障,以避免可能造成的损失。确保模型信息的安全包括确保 数据存储安全、数据传输安全、数据使用安全等方面,因此应对运维模型的网络传输架构 存储介质、使用环境等建立安全管理机制。 5.7.7建筑物在其全生命期中可能会经历维修、改造、扩建等多种变化,运维模型需要根据 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否则将会失去运维管理的意义,甚至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历史数据信息 能帮助运维方和相关单位判断建筑的实际情况与状态,须及时输入,如设备施工信息和运维 设备修改信息等。 5.7.10这里BIM应用类型的划分主要指建立的运维BIM模型使用目标频率方面考虑。一般 应用是指运维BIM模型按建立目标用于日常常规管理;特殊应用是指非常规情况下的应急预 案管理;超限应用是指运维BIM模型建立时相关应用还没有纳入应用目标管理,需要进行应

应用是指运维BIM模型按建立目标用于日常常规管理;特殊应用是指非常规情况下的应急预 案管理;超限应用是指运维BIM模型建立时相关应用还没有纳入应用目标管理,需要进行应 用扩展的情况。

5.7.16设备设施管理应根据系统特点和管理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宜包含项目管理、 采购管理、台账管理、技术标准管理、运行管理、维护管理、维修管理、备件管理、专项设 备管理等工作。 5.7.19一般情况下,设备设施管理系统宜充分利用运维模型,实现日常维护、设备监控、 系统回路管理、报修自动派单等作业。 紧急情况下,运维管理系统应能实时更新设备设施的状态数据,并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抢 修工作。 当设备设施达到使用年限时,运维管理系统宜通过运维模型反馈信息及时提醒工作人员 进行更换。 利用传感器、摄像头、探测器、仪表等监测工具对建筑物中各类耗能设备设施的监测管 理宜应用BIM技术。 5.7.28一般情况下,消防与安防管理应运用BIM技术,模拟事故情况,进行虚拟应急演练 及处置,输出宣传视频DB50/T 822-2017 既有居住建筑信息化改造规范,加强消防和安防管理。 特殊情况下,消防与安防管理应运用BIM技术,根据预演方案快速地计算出人群疏散和 逃离的时间、线路,从而有效地配合消防部门指导人们进行消防疏散

5.7.28一般情况下,消防与安防管理应运用BIM技术,模拟事故情况,进行虚拟应急演练 及处置,输出宣传视频,加强消防和安防管理。 特殊情况下,消防与安防管理应运用BIM技术,根据预演方案快速地计算出人群疏散和 逃离的时间、线路,从而有效地配合消防部门指导人们进行消防疏散,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