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T-292-2018: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pdf

DBJ50T-292-2018: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6.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3580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50T-292-2018: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pdf

9.4.4关于生物滞留设施覆盖层的规定

覆盖层是保证生物滞留设施发挥正常功效的重要组成之一 它可以帮助保持土壤湿度;避免土壤表面封固造成渗透性降低 避免土壤被侵蚀;并为土壤和覆盖层之间的土壤生物群提供适宜 其生长的微环境;还能作为预处理层,截住预处理设施后仍悬浮 的细颗粒物质。覆盖层可采用树皮,粘结纤维等6个月内自然分 解的有机覆盖层,宜可采用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简单易得的砾石 作为覆盖层。当采用砾石覆盖层时,需要增加植物的种植密度来 补偿种植面积的减小。 有溢流设施的生物滞留设施应避免设置轻质覆盖层,防正降 雨时覆盖层浮起堵塞溢流口。覆盖层厚度过薄不能起到避免士 囊被侵蚀的作用,过厚又不利于植物生长,同时占用了存水体积 放对覆盖层厚度作出规定 宜取低值

土壤层厚度应与种植物紧密相关,当汇水面积较小时,生物 滞留设施的土壤层厚度可适当减小,但不宜低于400mm,且只宜 种植地被植物。当土壤层采用除污滤料时,可根据滤料的种类和

功效对土壤层厚度有所减少。配置土壤渗透率应满足排水要求, 土壤pH值、所含有机物、氮磷等营养元素等宜符合种植植物的需 求,且不应含有砾石、混凝土块、砖块等无关杂质CJ∕T_135-2018标准下载

9.4.6关于生物滞留设施砂滤层的规定。

关于砂滤层的相关规定。砂滤层的设置为了防止土壤月 细粒被冲刷进排水层,同时保证出水水质。当水质较好时,中 用土工布或豆砾石代替。

排水层应设置孔隙率大于30%的填料,填料在雨水浸泡时应 无污染物析,可采用粗砂、小粒径砾石等。排水层厚度由以下几 方面共同决定:穿孔排水管管径,管道最小理深,排水口位置,管 道坡度,排水区域长度,以及存水需求。采用穿孔管排水时,对穿 孔管四周的填料层厚度及粒径做了规定,可有效防止有填料流 失,同时保证穿孔排水管的进水能力。清淤立管端头应封堵,防 止异物进入,需要清淤时再人工打开。为防止砂滤层滤料或者原 土进入排水层,需要设置反滤措施,一般采用土工布隔离。

溢流设施的排水能力应考虑生物滞留设施发生堵塞的最不 利情况,故其排水能力不应低于设施最大设计进水量。生物滞留 设施溢流水位上应有超高设计,应保证生物滞留设施内的水不会 从溢流口外的其他地方溢出。同时为减少超标雨水在生物滞留 设施中的流动范围,降低设施内土壤被冲蚀的风险,溢流设施应 靠近生物滞留设施进水口设置,但不应正对设施进水口

9.4.9关于生物滞留设施种植物的规定

应选择根系丰富的种植物,因为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浅 系的植物高。种植物移植为主是因为播种生长期较长,在植物生 长阶段对雨水的控制效果不佳。对地被种植物种植密度进行规 定,是为了增加了根系密度,有助于维持设施表面渗透性,增强对 径流的处理效果。多种植群落进行规定是为了增加生物多样性。

草本植物的根系较密,可有效固定土壤,故入口处应以耐冲 草本植物为主,不应布置木本植物,易造成土壤流失或植物倒

9.4.10关于生物滞留设施面积的规定

规定了生物滞留设施与其汇水面积比例,避免生物滞留设施 负荷太重,造成表面快速堵塞。单个生物滞留设施的占地面积过 大不利于配水均匀,且不符合源头分散处理的原则,故规定了生 物滞留设施最大的汇水面积及占地面积。现有已实施的大多数 的生物滞留设施面积远小于800m,结合重庆山地地形情况,规 定单个生物滞留设施占地面积不宜大于500m²。当汇水面积较 大时,可采用并联的方式来解决

当雨水入渗带来潜在风险时,或进行雨水收集利用时,应 生物滞留设施侧部和底部应设防渗层;同时,当周围原土渗选 数过大时,不利于生物滞留设施中的土壤保水,对植物的生长 利,也需要进行防渗处理

9.4.12对防渗层采用土工膜的规定。

当排水层有蓄水需求,排水层地下存水区域不宜小于生物滞 留设施地面的存水区,以保证存水容积。利用地下排水层进行蓄 水,可供植物在旱季使用,同时因为增加雨水的停留时间,有利于 对总氮的去除,排水层厚度应根据蓄水需求计算确定。排水层常 水位与土壤间距应保证非雨季节土壤不受浸泡。设置有常水位 的生物滞留设施应种植灌木或乔木等根系较深的木本植物,能够 有效波取存储的雨水。若设施周围的土壤能够满足存水1~2 周,则可不做防渗处理,否则,应作防渗处理

当生物滞留设施下的原土渗透系数满足要求且充许入渗时: 可不设排水层,原土渗透系数宜采用双环法现场测定。

通过查看水位观察井可以了解生物滞留设施的蓄水和排水 兄,水位观察井可采用穿孔塑料管。

9.5.1关于过滤设施构造的规定。

9.5.1关于过滤设施构造的规定

过滤设施作用与生物滞留设施类似,其主要功能为截留去 SS以及和附着在SS上的有机物等,由于没有植物对径流污染 共同消减作用,其后期维护量较生物滞留设施大,一般用在需 进行径流污染控制但又不能设置生物滞留设施的场合,过滤设 可以不用露天设置。

9.5.3关于过滤设施砾石层的

砾石层主要起配水作用以及对土工布和滤层的保护作 土工布主要用于拦截径流中的大颗粒污染物,有利于延长过派 清掏周期

过滤层主要起水质净化作用,当进水水质较好时,可采用 通的砂土、壤土等作为滤料,采用较短的排空时间;当进水水质 差时或对于出水质要求较高时,可采用泥炭等作为滤料,采用 长的排空时间。

9.5.5关于过滤设施地下排水层的规定

过滤设施的地下排水层同生物滞留设施地下排水层要 一致。

9.5.6关于过滤设施应设置溢流设施的规定,同生物滞留设 溢流设施要求一致。

9.5.7关于过滤设施有效容积的规定

5.7关于过滤设施有效容积的

过滤设施有效容积宜为径流污染控制容积Vw,过滤设施 有效水深、渗透系数应与排空时间相匹配。

9.5.8关于过滤设施设置防渗措施的规定。

过滤设施主要用于处理雨水径流污染,为防止对地下水的污 染,其底部应高于地下水位1.0m以上,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施 防渗措施,

9.5.9关于过滤设施前宜设置沉砂设施的规定

沉砂设施主要对径流中大粒径颗粒予以去除,减少后续过滤 设施的污染负荷。为避免沉砂设施清掏过于频繁,对沉砂实施容 积予以规定。

.1关于雨水塘构造的规定。 雨水塘宜包括1进水口及前置塘;2主塘;3护坡及驳岸;4出

9.6.1关于雨水塘构造的规定

雨水塘宜包括1进水口及前置塘;2主塘;3护坡及驳岸;4出 水及溢流设施;5维护通道;6种植物。其型式如下图所示。

维护通道峰值控制水位极限水位安全平台主排水立管紫急微流通道文峰值控制水化三水生植物水主塘水门1(防冲型)前置地主排水横管防渗翼环图9.6.1雨水塘示意图9.6.2关于雨水塘进水口及前置塘的规定。雨水塘的进水流量应按照雨水塘所承担的功能确定,当雨水塘还承担内涝防治或防洪功能时,应按其最大进水要求执行。进水管宜采用半淹没式出流,防止对前置塘的冲蚀。前置塘为雨水塘的预处理设施,起到沉淀径流中大颗粒污染物的作用,对雨水塘的维护和使用寿命非常重要,故对于超过10%总流量的进水管道均宜设置前置塘,可采用单个分建或多个合建方式。前置塘的有效容积可计入VW。前置塘池底应硬化,便于清淤,清淤通道宽度根据清淤方法确定,同时应设置淤泥深度标尺测量淤积深度。138

9.6.3关于雨水塘主塘的规定

9.6.4关于雨水塘护坡及驳岸的规定

6.4关于雨水塘护坡及驳岸的

常水位下应设置专门水生植物平台用于水生植物的种植, 强雨水塘的自净能力。水生植物平台至池底段规定最小坡度 为了同等面积下尽量增大常水位库容。设置安全平台,用于防 雨水塘驳岸上游人直接落入水中。设置植被缓冲带有利于提 雨水塘整体的安全性

9.6.5关于雨水塘出水口及溢流设施的规定

雨水塘应通过设置不同的溢流口来实现雨水滞留和雨水峰 直调蓄两大功能。溢流口宜设置在堤岸内,便于维护,安全且美 观。雨水塘出水口应设消能措施,若是排入河道内底或其附近, 或是排入阶梯式水塘,宜使用扩口式排水管。常水位处应设置小 口出流设施,保证暴雨后常水位以上存水缓慢排出。为方便雨水 塘检修,雨水塘应设置放空管

9.6.6关于雨水塘维护通道的规定。

9.6.6关于雨水塘维护通道的

设置维护通道的目的是便于前置塘沉积物的清掏和关键 位的维护。可以用安全平台统筹考虑。

9.6.7关于雨水塘种植物的规定

乔木周围设置覆盖层利于保湿和抑制杂草生长。堤岸坡脚和紧 急泄洪通道处为稳固溢流渠土壤,不宜设置木本植物,宜种植须 根发达的草本植物。植物应在雨水塘投运时就完成定植,保证雨 水塘发挥雨水净化的作用,同时可以防止游人靠近,保证人身安 全。通常缓冲区土壤在施工时被严重地压实,这些被压实的土壤 密度过高,阻碍植物根系生长,从而会导致植物过早死亡或丧失 活力,故该区域宜在拟种植处挖种植穴,再用非压实土壤回填

由于雨水塘占地较大,配套设施多,故适合作为某个较大汇 水面积的雨水控制措施,因此对雨水塘的最小汇水面积做了规 定。为保证雨水塘的处理能力,对雨水塘面积占汇水面积之比作 出规定。美国纽约雨水管理手册规定,雨水塘的汇水面积不宜小 于25英亩,约等于10hm,本标准规定雨水塘的汇水面积不宜小 于10hm²

雨水塘进水水质为D类时,应防止其对地下水的污染,刮 此规定。

6.10关于雨水塘安全标识的

9.6.11当雨水塘还承担内涝防治、防洪、抗旱等其他功能时

5.11当雨水塘还承担内涝防治、防洪、抗旱等其他功能时,应 满足其他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其低影响开发目标,并应符合当地 法律法规要求。

9.7.11关于表面流雨水湿地构造的规定。

9.7.2关于雨水湿地需设置前置塘的规定。

高,不利于湿地植物的生长,参照美国纽约州雨水管理手册的规 定,作出了滞留水位不宜超过常水位0.9m的规定

9.7.4关于表面流雨水湿地常水位的规定

常水位下,雨水湿地应尽量形成

深水通道主要用于干旱期水生动植物维持和保护,应尽量增 加水流通道长度和微地形,增加湿地多样性,从而延长雨水径流 在湿地中的停留时间,增强其除污效果。

9.7.6关于表面流雨水湿地设置出水塘的规定。

出水塘可起沉淀作用,避免沉积物再悬浮,保护低流动性 使其不堵塞,表面流雨水湿地宜在出水处设置出水塘。

9.7.7关于表面流雨水湿地深水区的规定

9.7.8关于表面流雨水湿地出水口及溢流设施的相关规定。

表面流雨水出水口及溢流设施设置与雨水塘类似,可参照 6.5条执行。

表面流湿地中的水深不一,应根据所在位置的水深进行植物 选择,并满足景观要求

场地受限时,应通过设置填料等方式来提高其污染物去除效 果及滞流能力。

由于表面流雨水湿地占地较大,配套设施多,故适合作为某 个较大汇水面积的雨水控制措施,因此对其最小汇水面积做了规 定。为保证雨水湿地的处理能力,对其面积占汇水面积之比作出

潜流湿地一般用作雨水径流污染去除措施,不用于雨水峰值 控制。

16关于潜流湿地存水深度的

9.7.17关于潜流湿地面积和配水的规定

潜流湿地需进行严格配水,坡度过大,长宽比过大均不利 均匀配水,故对坡度、长宽比和单个最大面积作出限定

潜流湿地需设置配水设施,可采用穿孔管或配水槽配水 型式。

地下穿孔管集水系统应均匀分布,并设置有土工布等隔离设 施,防止潜流湿地填料层填料的流失

9.7.22关于潜流湿地填料层的相关规定。

9.7.22关于潜流湿地填料层的相关规定。 9.7.23关于潜流湿地应设置溢流设施的规定,同生物滞留设施 溢流设施要求一致。

7.24关于潜流湿地种植物的知

潜流湿地应选择3种以上植物作为优势种搭配栽种,增加植 被的多样性并增强景观效果。

9.8.1关于雨水调蓄池的设置

忧 雨水调蓄优先采用天然水塘等生态设施,条件受限时可采用 的雨水调蓄池。 2关于雨水调蓄池有效容积的规定

雨水调蓄优先采用天然水塘等生态设施,条件受限时可采用 人工的雨水调蓄池。

雨水调蓄池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及《城镇雨水 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执行,雨水调蓄池应尽量与下沉式 广场或公园等现有设施进行结合,节约工程投资。

9.9.1关于配水设置的规定

配水设施用于集中流量后将流量均匀分配到后续设施中 采用穿孔管、砾石配水槽或V型配水槽,当出水流人土壤表面 出流流速应进行控制,防止对土壤的冲刷

9.9.2 关于砾石配水槽的相关

砾石层上铺设级配小一等级的豆砾石或鹅卵石,更有利于 水均匀。

9.9.3关于V型配水槽的相关

为防止雨水对V型槽出水侧长期冲刷后造成配水不均,在 水侧应设置包边保护措施,通常V型槽出水侧可采用直接采用 凝土块,通长设置,宽度约0.3m。

9.9.4对沉砂设施种类的规定

沉砂设施是重要的雨水预处理设施,可有效去除雨水径流 的大粒径颗粒,减少后续设施的污染负荷。

9.9.5关于沉砂设施去除效率计算方法的规定

该计算方法及表9.9.5中计算参数参照澳大利亚墨尔本 敏性城市设计雨水技术标准》WSUDEngineeringProcedure Stormwater的相关内容制定。

9.9.6关于沉砂池底的规定。

沉砂池应方便人工或机械清掏,其池底宜硬化且深度不宜过 深,故作出深度不宜超过0.8m的规定。沉砂池深度过浅,再次进 水时易将前期积泥带人后续设施,故对其有效深度的最小值做出 规定。

9.9.7关于植被缓冲带的规定

为保证进水在植被缓冲带上以漫流的形式流动,雨水在进入 植被缓冲带前应进行配水。可选择透水铺装带、稳定草皮带、开 槽侧边石、填充砾石的沟槽、混凝土坎等作为植被缓冲带前的配 水设施。当植被缓冲带的坡度小于1%时,水流易在某处形成水 洼,大于5%,易在某处形成集中流渠,故对其坡度作出规定。长 期背阴会限制草类生长,影响处理效果,故植被缓冲带不宜设置 在背阴处。为保证其功能不受该区域的正常人为活动(例如停车 或行人)所损害,植被缓冲带宜设置在人为活动较少区域,或采取 相关措施减少行人或车辆对其的影响

9.9.8关于植被缓冲带种植物的规定。

8关于植被缓冲带种植物的规

9.9.9关于采用附属设备场合的规定。

在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场地受限或低影响开发设施不能 应需求的区域,可采用现有成套水处理设备处理雨水,或者作 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预处理。附属设备的设计、安装及维护应遵 生产厂家要求实施。

9.9.10关于附属设施宜采用一体化成套设备的规定。

采用一体化成套设备,集成程度较高,可有效节约占地和 投资。

9.10.1关于雨水收集的规定

9.10雨水收集回用设施

雨水收集应采用重力流方式,让雨水自流入雨水收集设施。 土壤滤后水水质较好,雨水收集宜优先收集低影响开发设施中经

过土壤过滤后的雨水。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海绵城 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与产品目录(第一批)》中推荐种植屋面底部 参排设施采用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应用虹吸原理可实现种植屋面 渗透水近零坡度有组织收集排放。当建筑与小区设置有雨水收 集回用系统时,可采用该排水系统收集普通绿地和低影响开发设 施的土壤渗滤水作为雨水回用水源,

9.10.2关于雨水储存设施选取的规定

雨水储存设施可采用雨水桶、地理式塑料模块蓄水池、硅砂 彻块水池或钢筋混凝土水池等,也可考虑天然的雨水塘等,应充 分考虑后期的清洗、清掏沉砂等的便利性,并预留有检修维护 通道。

9.10.3关于塑料蓄水模块的规定

10.3关于塑料蓄水模块的规

塑料蓄水模块应充分考虑其荷载安全以及后期清洗维护。

硅砂砌块水池通道较窄,应设置预处理措施,降低其后续维 护频率。为防止硅砂水池局部沉降,硅砂水池应设整体性基础。

10. 1 一般规定

10.1.1关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应进行相应检测和控制的 规定。

1.2关于控制系统的规定

10.1.2关于控制系统的规定

控制系统应安全可靠并有利于改善劳动条件

10.2. 1 关于雨排水管网关键节点设置流量在线监测装置的 规定。 雨排水管网关键节点一般为易发生内涝区域的主排水管道 或需要根据水量进行预警、预测判断等场合

10.2.2关于雨水回用池设置监测装置的规定

雨水回用池宜设置水位及流量监测装置,便于实时监控水 液位,实现在线报警、设备联动等功能

10.2.3关于雨水水质检测的规定,

10.2.3关于雨水水质检测的

为避免雨水水质污染导致的次生灾害,应定期对设置有常 位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水质检测,一般采用人工采样送检 式,特别重要区域或公众敏感区域可采用在线监测方式

10.2.4关于机电设备应设自检装置的规定。

10.2.5关于雨水回用系统的控制方式的规定

降雨属于自然现象降雨的时间、雨量的大小都具有不确定 性GB 51345-2018-T: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无水印,带书签),雨水回用系统应考虑自动运行,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降低人 工劳动强度。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且录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目

注:标准图集的修订及废止情况见建委文件。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图集目录

DLT 439-2018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pdf注:标准图集的修订及废止情况见建委文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