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3835-2021 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pdf

DB34 T 3835-2021 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0.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585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 T 3835-2021 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pdf

A,6.3机制砂生产厂(场)宜永临结合,合理规划场地,减少临时 占地,综合利用以节约土地资源。 A.6.4机制砂生产厂(场)施工现场应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 境保护措施,有效减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或污染,并不断持续改进环 境管理体系。 A.6.5对于机制砂加工、运输及堆存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严重危害 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必须在破碎机与振动筛上等主要扬尘点设置收 尘装置,需配套安装选粉设备或水洗设备,与除尘设备协同除去机制 砂中的石粉。粉尘排放应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的规定,并应满足厂(场)区所在地区的环保要求; A.6.6湿法加工工艺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水的泥浊度较高,厂 (场)区应建有规范完备的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系统,废水排放标准 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的相关规定, A.6.7加工厂(场)内各类地点噪声限值应符合《工业企业噪声控 制设计规范》GB/T50087的相关规定;加工厂(场)厂界限值应符合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的相关规定。 A.6.8机制砂生产(场)开采和生产中应注重保护植被和土地恢 复。

A.6.4机制砂生产厂(场)施工现场应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 境保护措施,有效减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或污染,并不断持续改进环 境管理体系。

A.6.5对于机制砂加工、运输及堆存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严重危害 噪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必须在破碎机与振动筛上等主要扬尘点设置收 尘装置,需配套安装选粉设备或水洗设备,与除尘设备协同除去机制 沙中的石粉。粉尘排放应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的规定,并应满足厂(场)区所在地区的环保要求:

(场)区应建有规范完备的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系统,废水排放标准 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的相关规定JGT518-2017 基桩动测仪

A.6.8 机制砂生产厂(场)开采和生产中应注重保护植被和土地恢 复。 A.6.97 机制砂厂(场)生产用水和降尘酒水以及雨水宜采用循环水 资源。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 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 5)正面词采用“可”: 反面词采用“不可”。 2本规程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 按·····执行(或采用)”或“应符合····规定(或要求)”。非必须 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

目次1总则372术语·.383基本规定··394机制砂技术要求及检验与验收....414.1技术要求....·414.2检验与验收··435机制砂砂浆及混凝十技术要求····.445.1原材料技术要求·445.2砂浆技术要求455.3混凝土技术要求··.···456机制砂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设计..·•476.1砂浆配合比设计,476.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87机制砂砂浆及混凝土制备与施工....517.1一般规定:·517.2砂浆的制备与施工..·517.3混凝土的制备与施工.·528机制砂砂浆及混凝土检验与验收·54附录A机制砂绿色生产技术要求..:5536

1.0.1随着安徽省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各工程项目对 建筑材料用砂、石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传统天然砂已无法满足市场的 需求,机制砂石替代天然砂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规程必将 对促进和规范我省机制砂在建设工程中砂浆、混凝十中的应用具有重 要意义。 1.0.2本条主要明确了本规程的应用范围及机制砂应用中的质量控 制主要环节。 1.0.3本条规定了本规程与其他标准、规范的关系。本规程难以对 所有机制砂砂浆、机制砂混凝的应用情况作出规定,在实际应用中 本规程作出规定的,按本规程执行,未作出规定的,按现行相关标准 执行。

要意义。 1.0.2本条主要明确了本规程的应用范围及机制砂应用中的质量控 制主要环节。

1.0.3本条规定了本规程与其他标准、规范的关系。本规程难以对 所有机制砂砂浆、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情况作出规定,在实际应用中 本规程作出规定的,按本规程执行,未作出规定的,按现行相关标准 执行。

2.0.2本标准所涉及的机制砂的生产原料主要为天然岩石、

:0:2本材及的机制砂 原科王要为大然石石、卵石、例 山尾矿废石。通过对我省的机制砂生产情况调查统计,我省生产机制砂 的母岩岩性主要有石灰岩、花岗岩类、河道卵石和玄武岩等,可用于生 立机制砂的岩石类型还包括石英岩、安山岩、闪长岩和白云岩等。另外 我省的尾矿资源较为丰富,马鞍山、铜陵、六安等地抛尾后的废石也可 作为机制砂的料源,将该类废石作为生产机制砂原料,生产工艺等要求 与大然机制砂基本相同,但宜增加对有害物质限量的检测。 目前,机制砂生产加工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甚至是生产碎石后的 石屑经过简单的筛分水洗制得。由于其母岩矿物和材质不同,加工机 械与工艺不同,导致颗粒外形差别很大,粒形差的机制砂颗粒多呈细 长状、片状或尖锐状等不规则形状。为了保证机制砂的颗粒形状粒型 圆润,本标准强调机制砂的生产应包括整形工序,以便更好控制机制 砂的生产加工水平和使用质量。 在制备机制砂的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粒径范围在0.075mm以 下的粉料。当粉料含量过高时,尤其是泥粉存在时,会对新拌混凝土 的工作性能、外加剂的效能和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和 耐久性产生显著有害影响。为此,机制砂的生产工艺中应设立水洗、 收尘等粉控工艺。 2.0.4“石粉”属于广义上的石粉,由泥粉和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 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粉料组成。 2.0.10大多数砂浆或混凝土生产企业采用混合砂,即采取天然砂与 机制砂组合的方法来保证机制砂砂浆与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本规程中 无论采用单一机制砂还是采用混合砂配制砂浆或混凝土,都视为机制 砂砂浆或机制砂混凝土。 2.0.11由于母岩矿物和材质不同,加工机械与工艺不同,导致颗粒 外形差别很大,粒形差的机制砂颗粒多呈细长状、片状或尖锐状等不 规则形状。引入片状颗粒含量来表征机制砂的外形特征,从一定程度 上可以反映机制砂颗粒的外形特征,也间接反映了机制砂颗粒的生产

寸彼加工再石利 2.0.10大多数砂浆或混凝土生产企业采用混合砂.即采取天然砂与 机制砂组合的方法来保证机制砂砂浆与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本规程中 无论采用单一机制砂还是采用混合砂配制砂浆或混凝土,都视为机制 砂砂浆或机制砂混凝土。

2.0.11由于母岩矿物和材质不同,加工机械与工艺不同,导致颗

2.0.11由于母岩矿物和材质不同,加工机械与工艺不同,导致颗粒

外形差别很大,粒形差的机制砂颗粒多呈细长状、片状或尖锐状等不 规则形状。引入片状颗粒含量来表征机制砂的外形特征,从一定程度 上可以反映机制砂颗粒的外形特征,也间接反映了机制砂颗粒的生产 原材料的性质和机械加工水平的高低。

3.0.1本条规定了机制砂、机制砂砂浆、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指标 应符合的规定。 3.0.2岩石的抗压强度比较直观,但检测较为复杂,一般由生产单 位提供。在《建设用卵石、碎石》CB/T14685中对不同种类的岩石, 分别给出了不同的抗压强度指标值。鉴于规模生产的砂石场是同时生 立机制砂和碎石的,为保证砂、石集料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满足混凝土 强度等性能的需求,增加了母岩抗压强度的要求。

3.0.1本条规定了机制砂、机制砂砂浆、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指标 应符合的规定。

3.0.3机制砂绿色生产参见附录A

3.0.5人体放射医学研究表明,人体遭受过量辐射会损伤人的身体 建康,导致癌症,为保障建筑环境辐射安全,应对用于建筑工程的机 制砂混凝土放射性作出规定,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 素限量》GB6566的规定严格控制。 3.0.6本条规定了机制砂用于特殊混凝土时混凝土性能与配合比的

3.0.8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用机制砂,应采

数控制在2.3~3.0之间。混合砂的细度模数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原材料有所区别重点,和天然砂一致的可省略

式中:混) 混合砂细度模数: (机) 机制砂细度模数: 从(天) 天然砂细度模数: α(机) 混合砂中机制砂所占比例; α(天) 混合砂中天然砂所占比例: β,(机) 机制砂筛分试验所得4.75mm筛的百分数; βl(天)一一天然砂筛分试验所得4.75mm筛的百分数。 当机制砂和天然砂中粒径大于4.75mm的颗粒量小于5%时,即 β,(机)小于0.05,β,(天)小于0.05,则混合砂的细度模数的近似计算 公式为:

(混)(机)α(机)(天)α(天

4机制砂技术要求及检验与验收

4.1.2从调研和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从抽样检测的安徽省17家机 制砂场生产的机制砂,其细度模数范围在2.7~3.9之间,均为中砂或 粗砂,未出现细砂

4.1.2从调研和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从抽样检测的安徽省17家

4.1.3考虑到机制砂依据累计筛余进行级配质量控制,可能出现断

颗粒级配范围(分计筛余百分数,%)和纟

4.1.4从调研和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的泥块含量基本都在0.4~1.0 之间,有少数厂家的泥块含量偏高,主要是因为矿山在前期开采阶段 混入表皮土、夹层土等情况,在达到稳定生产阶段,其泥块含量和含 泥量就会明显下降。

4.1.9空隙率也是衡量颗粒形状整形效果的重要指标。从访

5机制砂砂浆及混凝土技术要求

5.1.2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的选用应根据设计、施工的要求以及工 程所处环境等确定。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 进行复检,按复检结果处理。用于生产砂浆和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 超过60℃,

进行复检,按复检结果处理。用于生产砂浆和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 超过60℃。 5.1.4粗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合理、粒形良好、吸水 率小的碎石。粗骨料的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 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IGI5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施工技术细则》ITG/TF30、《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的 规定。重骨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辐射混凝土》GB/T34008和 《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T50557的规定;轻骨料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集料》GBT 17431.1的规定。 5.1.5目前常用的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包括粉煤灰、矿渣粉、硅灰、 钢渣粉、石灰石粉及复合掺合料等,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相 关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用于水泥、 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砂浆和混凝土用 硅灰》GB/T27690、《混凝土和砂浆用天然沸石粉》JG/T566、《用 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电炉磷渣粉》GB/T26751、《用于水泥、砂 浆和混凝土中的石灰石粉》CB/T35164和《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 IG/T486的相关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放射性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 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有关规定。 各种矿物掺合料的特性和在混凝土中的功效各不相同,应根据不 司工程特性合理选用掺合料。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合料按 定比例混合使用,混合比例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最大掺量应符合国

率小的碎石。粗骨料的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 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施工技术细则》ITG/TF30、《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的 规定。重骨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辐射混凝土》GB/T34008和 《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T50557的规定;轻骨料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集料》GB/T 17431.1的规定。

钢渣粉、石灰石粉及复合掺合料等,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相 关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用于水泥、 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砂浆和混凝土用 硅灰》GB/T27690、《混凝土和砂浆用天然沸石粉》JG/T566、《用 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电炉磷渣粉》GB/T26751、《用于水泥、砂 浆和混凝土中的石灰石粉》GB/T35164和《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 TG/T486的相关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放射性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 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CB6566的有关规定。 各种矿物掺合料的特性和在混凝土中的功效各不相同,应根据不 司工程特性合理选用掺合料。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合料按 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混合比例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最大掺量应符合国 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5.1.6在机制砂砂浆中掺入外加剂,可以明显改善砂浆的稠度、防 水、抗裂、粘结和抗渗等性能。根据砂浆的不同用途,可添加不同种 类的外加剂,为确保机制砂砂浆产品的质量,其种类和掺量应通过试 验确定,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类的外加剂,为确保机制砂砂浆产品的质量,其种类和掺量应通过试 验确定,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5.1.7混凝土常用的外加剂品种较多,主要包括减水剂、泵送剂、 气剂、缓凝剂、防水剂、膨胀剂、防冻剂和速凝剂等,各种品种的 特性和在混凝土中的作用不同,其品种和掺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混凝 土结构设计、施工、结构特点和工程所处环境条件等要求。在混凝士 中掺用外加剂时,外加剂应与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等材料具有良 好的适应性,其种类和掺量应经试验或工程论证确定。不同生产厂家 品种、规格的外加剂复合使用时,应对其相容性进行试验验证。 5.1.8砂浆和混凝土用水,参照执行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 准》JGJ63的规定。生产的废水和废浆可用作砂浆和混凝土搅拌部分 拌合用水,其用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拌混 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JGJ/T328的规定。 5.1.9纤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引气剂、缓凝剂、防水剂、膨胀剂、防冻剂和速凝剂等,各种品种的 特性和在混凝土中的作用不同,其品种和掺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混凝 土结构设计、施工、结构特点和工程所处环境条件等要求。在混凝土 中掺用外加剂时,外加剂应与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等材料具有良 好的适应性,其种类和掺量应经试验或工程论证确定。不同生产厂家 品种、规格的外加剂复合使用时,应对其相容性进行试验验证

准》JGI63的规定。生产的废水和废浆可用作砂浆和混凝土搅拌部分 伴合用水,其用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拌混 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JGJ/T328的规定,

5.1.9纤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

221的规定,砂浆用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颜料应符合现行行 业规范《建筑十混砂浆用可再分散乳胶粉》JC/T2189、《建筑十混砂 浆用纤维素醚》JC/T2190和《混凝土和砂浆用颜料及其试验方法》 JC/T539的规定。

5.2.1砂浆拌合物性能对保水性、黏聚性和流动性要求较高,良好 的拌合物性能是施工的前提,机制砂砂浆可通过添加外加剂改善粘聚 性、保水性和流动性

5.3.1现代混凝土对拌合物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拌合物工作性能好 坏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配制机制砂混凝土时通过调

坏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配制机制砂混凝土日

整拌合物的黏聚性、保水性和流动性,使之不离析、不泌水。 5.3.2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结构的类型、 施工工艺与成型方式确定,并应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当册落 度天于180mm,增加扩展度指标能更好反应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5.3.3机制砂的特性会影响机制砂混凝土落度损失,应加强机制 砂混凝土经时损失的控制。实践表明,一般情况下应将珊落度经时损 失控制在30mm/h内。

5.3.2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应根据混凝士工程结构的类型

5.3.3机制砂的特性会影响机制砂混凝土珊落度损失,应加强机制

5.3.4拌合物的凝结时间应满足工程实际要求。机制砂混凝土应

.3.4择合物的凝结时间应满定工程实际要求。机制砂混凝土应适 当引气,不仅有利于提升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粘聚性、可泵性,且 可显著改善混凝土抗冻性、抗渗、抗氯离子渗透等耐久性。混凝土的 含气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较大的含气量会明显降低混凝土的物理 力学性能

5.3.5由于机制砂混凝土早期失水速率较快,收缩变形大而易产

微裂缝,为保证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早期 抗裂性能较为重要。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等级划分依据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CB50164。

性指标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重要内容。机制砂混凝土长期性能 和耐久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 等相关标准的规定,

6机制砂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设计

6.1.1机制砂可用于制备砌筑、抹灰、地面等砂浆。 6.1.2编制组对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对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适量的石粉能够改善砂浆的工作性能(流动性和保水性),同时石粉 能够发挥填充效应,提高砂浆密实性,进一步提高砂浆的力学性能, 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同,石粉含量的最适宜含量也有所差异。 当机制砂中无石粉时,水泥砂浆的用水量相对较低,随看石粉 含量的增加,砂浆的用水量不断增大,说明石粉具有吸水效应。当 机制砂中无石粉时,即使增加少量的水,砂浆就很容易出现泌水现 象,而石粉含量为10%、15%、20%、25%的砂浆则不易出现这种状况 随着石粉含量的提高,砂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大为5%~10%,究 其原因是因为石粉除了具有吸水效应外,还具有形态效应,大量石 粉的存在能够减少自由水在水泥砂浆集料表面的聚集,使得水泥砂 浆的保水率增强,泌水率降低。砂浆配合比中,细骨料用量相对固 定,因机制砂的需水量和石粉含量,故调整用水量应由试验确定。 随着石粉含量的提高,砂浆的力学性能也不断变化,石粉的最佳 含量随砂灰比的增大而减小(砂灰比为3.0~4.0时,最适宜石粉含量 为15%~20%:砂灰比为4.0~5.0时,最适宜石粉含量为10%~15%; 砂灰比为6.0时,最适宜石粉含量为5%~10%),随水灰比的增大 而增大。 抹灰砂浆宜用中砂,机制砂过粗,砂浆粗糙且施工性较差,机制 砂过细,砂浆收缩较大均不利于砂浆施工质量控制。 6.1.3本条文中“有特殊要求的机制砂砂浆”包括聚合物砂浆、防 水砂浆、装饰砂浆等。

6.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其力学性能设计参数应在满足工程设计、 施工要求、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和经济合理的情况下进行。水利工程 的机制砂混凝土设计应满足《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DL门T 5330的有关规定。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的规定 对于轻骨料混凝土,机制砂混凝干配合比设计应符合《轻骨料混凝 应用技术标准》JGJ/T12的规定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其力学性能设计参数应在满足工程设计、 施工要求、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和经济合理的情况下进行。水利工程 的机制砂混凝土设计应满足《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DLT 5330的有关规定。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的规定, 对手轻骨料混凝土,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轻骨料混凝土 应用技术标准》JGJ/T12的规定。 6.2.2在原材料相同及水胶比相同情况下,由于机制砂颗粒表面粗 糙且含有一定的石粉,通常机制砂混凝土强度高于河砂混凝土。根据 编制组试验总结及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关于安徽神山灰 岩矿机制砂混凝土试验数据,可以得到机制砂配制相同强度等级的混 凝土比天然砂混凝土可获得更高的强度,因此,机制砂混凝土的水胶 比可比天然砂混凝土增大0.01~0.02。 6.2.3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最大特点,表现为单位用水量的确 定。本条规定了机制砂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初选时仍参照《普通混凝 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I55进行,再根据机制砂的需水量比进行调整, 并通过外加剂减水率试验确定或经验选取的减水率,确定掺减水剂的 机制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和减水剂掺量。亦可结合经验选择比较经济 的胶凝材料用量并经对比试验来确定混凝土的用水量和减水剂用量。 根据机制砂需水量比测定结果可参照下列规定进行适当调整(与 配制相同强度等级的大然砂混凝土的用水量相比),具体用水量应经 试验确定: 当机制砂需水量比≤115%时,用水量无需增减; 当机制砂需水量比>115%、≤125%时,用水量增加量不应超过 胶凝材料用量的1%; 当机制砂需水量比>125%时,用水量增加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 用量的2%。 624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级配不良级配中236mm以上颗粒和

6.2.2在原材料相同及水胶比相同情况下,由于机制砂颗料

糙且含有一定的石粉,通常机制砂混凝土强度高于河砂混凝土。根据 编制组试验总结及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关于安徽神山灰 君矿机制砂混凝土试验数据,可以得到机制砂配制相同强度等级的混 凝土比天然砂混凝土可获得更高的强度,因此,机制砂混凝土的水胶 比可比天然砂混凝土增大0.01~0.02

6.2.4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级配不良,级配中2.36mm以上颗粒和

6.2.4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级配不良,级配中2.36mm以上颗粒和 0.15mm以下颗粒较多,且颗粒形状尖锐多棱角,机制砂配制塑性混 凝土时拌合物显得干涩,流动性混凝土则易离析、泌水。因此,为保

证机制砂混凝士的工作性,应适当增加砂率,并经优选试验后确定, 以混凝土的和易性达到最佳为合理砂率。编制组的试验结果表明,当 采用相同细度模数的砂配制混凝土时,一般情况下,中砂机制砂的砂 率提高1%~2%,粗砂机制砂的砂率提高3%~4%,供使用者参考。本 标准推荐优选砂率的选取宜按“五点法,进行,即在砂率范围内每间 隔2%选取一个砂率进行拌和物和易性试验,直到混凝土的和易性达 到最佳的合理砂率。鉴于机制砂富含石粉的特性,其表面积大,具有 润滑、增粘和填充作用,因此机制砂混凝土的合理砂率不仅与其细度 模数、颗粒级配有关,还与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密切相关。当机制砂细 度模数越小或石粉含量越大时,表明砂的表面积相对较大,在保证混 凝土质量(工作性能、强度变形与耐久性等)的前提下和贯彻混凝土 配合比的低水泥用量、低水胶比的设计原则,宜采用较低砂率

机制砂中含有5%~15%的石粉,宜作为改善普通中低强度特别是 泉送中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的手段,机制砂中含有适量石粉具 有的润滑、增粘和填充作用,当所配制的预拌混凝土强度等级较低时 机制砂石粉含量可适当增加,有利于改善普通中、低强度预拌混凝土 的和易性。与天然砂混凝土相比,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制不仅无需增加 水泥用量,而且在配制水灰比较大的中、低强度流动性或大流动性混 凝土时,还可利用机制砂中的石粉弥补机制砂的不良级配,其较大比 表面积和亲水特性具有很好的增粘作用,从而改善由手机制砂粒形尖 锐、级配不良以及混凝土水胶比较大产生的离析、泌水问题。同时, 可利用机制砂中的石粉补充低强、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粉体材料不足, 解决用高强等级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或大流动性混凝土时的混凝土强 度富余过大与工作性较差之间的矛盾。当机制砂的细度模数越大、粒 形越尖锐时,或配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越低、拌合物流动性越高时, 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可取表4.1.5中的高限值。 机制砂中的石粉可替代部分矿渣粉、粉煤灰作掺合料使用,其掺 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20%范围内通过试验确定

6.2.6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对混凝土减水剂的综合性能提

由于用水量的提高而增大水泥用量,石粉含量高文增加了高强度等级 混凝土的粘度和重度感以及机制砂中的“泥粉”对外加剂吸附量大, 造成混凝土减水剂用量大及册落度损失大等问题,本条强调机制砂混 凝土的配制应进行机制砂与外加剂适应性试验与分析,无其当机制砂 石粉含量大于10%时。减水剂的掺量宜在天然砂混凝土的基础上适当 提高,应按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高低豹情增减,可近似地按混凝土中 粉体材料质量百分比确定

6.2.7本条文中“有特殊要求的机制砂混凝土”包括有抗折要求

特殊混凝土。 1由于机制粗砂表面粗糙,增强了混凝土内部骨料与胶凝材料 的粘结力,相较于大然砂混凝土,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 4编制组对机制砂混凝士早期抗裂和收缩性能的试验证明,机 制砂混凝土早期失水速率较快、收缩变形大而易产生微裂缝,且MB 直和石粉含量的增大增强了混凝土开裂敏感性,加剧了硬化混凝土收 宿,因此,对于C50及以上强度等级现浇梁等重要结构的机制砂混凝 土,混凝土应通过混凝土抗裂性和早期收缩性能试验优选配合比,以 配制出满足工程抗裂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具体方法参照现行国家标准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执行。 5本条明确了机制砂用于预应力结构混凝土的配制石粉含量限 值要求。编制组的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机制砂颗粒独特的粗糙多棱角 的特性,使其与水泥石有良好的粘结界面,减少了应力集中,目机制 沙颗粒相互之间的良好嵌锁作用,在砂浆中起着良好的骨架作用,限 制了水泥石的变形及集料颗粒之间的滑动,降低变形。但当机制砂中 的石粉含量较高时,石粉增天浆体含量,降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增 加收缩、徐变,石粉含量较高的机制砂应用到混凝土中可能会增天混 疑土的收缩变形,由此导致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应力损失增大,因此应 对预应力结构混凝土用机制砂的石粉含量限制相对严格些。

6.2.8生产原料、生产工艺、温湿度等因素都可能会引起租

质量变化,为保证机制砂混凝土质量的稳定,确保工程质量,当出现 以上情况,应重新进行预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7机制砂砂浆及混凝土制备与施工

7.1.1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会对砂浆、混凝土施工性能、力学性能 耐久性造成影响,生产企业应在机制砂砂浆及混凝施工前加强生产 质量管理,做好技术方案和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7.1.2鉴于机制砂与天然砂存在差异性,本条强调了对机制砂砂浆 及混凝土配合比做了相关要求,并强调计量准确。 7.1.3金于机制砂颗粒表面粘附有5%~15%含量的石粉颗粒,为将 其充分分散,提高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匀质性,保证混凝土质量, 生产机制砂混凝土时应采用机械强制式搅拌措施。考虑到机制砂颗粒 表面粗糙、多棱角,颗粒级配波动较大,同时,机制砂石粉含量高且 露天堆放时砂易吸潮或吸水而导致粘结团聚,其混凝土的粘稠度较大 粘结成团的石粉分散较困难,在天然砂混凝土搅拌时间基础上适当延 长,延长时间通过匀质性检验确定。 7.1.4由于机制砂混凝土的落度损失较大,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向 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会严重影响混凝土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 能,本条强调广机制砂混凝土在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 7.1.5为保证机制砂的质量稳定和保护环境,应采取相应措施,避 免人工砂吸人大量水分、混人杂物、产生扬尘。 7.1.7本条强调了机制砂砂浆、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相关记 录,保证机制砂砂浆、混凝土施工质量。 7.1.8本条对机制砂混凝土和砂浆养护做了相关规定,避免混凝士 失水引起早期裂缝。

7.1.4由于机制砂混凝土的班落度损失较大,在施工生产过程中

7.1.5为保证机制砂的质量稳定和保护环境,应采取相应措施,避

7.1.5为保证机制砂的质量稳定和保护环境,应采取相应措施,避 免人工砂吸入大量水分、混人杂物、产生扬尘。 7.1.7本条强调了机制砂砂浆、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相关记 录,保证机制砂砂浆、混凝土施工质量。 7.1.8本条对机制砂混凝土和砂浆养护做了相关规定,避免混凝土 失水引起早期裂缝

7.2砂浆的制备与施工

7.2.1本条规定了制备机制砂砂浆原材料的质量要求,机制砂砂浆 生产企业应建立原材料采购、检验台账,所有原材料必须检验合格后

7.2.3本条规定了机制砂砂浆的包装、贮藏和运输要求。

7.2.3本条规定了机制砂砂浆的包装、贮藏和运输要求。 7.2.4本条规定了机制砂砂浆进场检验、储存和拌合要求,机制砂 砂浆生产厂家应向订货单位提供同条件养护砂浆7天、14天强度参考 值,使用单位应对砂浆强度进行自检。

沙浆生产厂家应向订货单位提供同条件养护砂浆7天、14天强度参

7.2.5本条规定了机制砂砂浆施工应满足的相关规范要求。

7.3混凝土的制备与施工

7.3.1本条规定了机制砂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控制要求,机制砂混

7.3.1本条规定了机制砂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控制要求,机制砂 疑土生产企业应建立原材料采购、检验台账,所有原材料使用必须 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3.2本条规定了机制砂混凝土原材料计量的质量控制要求。

7.3.3本条规定了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制备的控制要习

机制砂颗粒表面粘附有5%~15%含量的石粉颗粒,为将其充分分散, 提高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匀质性,保证混凝土质量,生产机制砂混 凝土时应采用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或振动搅拌机。鉴于机制砂颗粒表 面粗糙、多棱角,颗粒级配波动较大,机制砂中的石粉易粘聚成团块 伏,其混凝十搅拌开始时粘稠度较大,粘结成团的石粉分散较困难, 因此,应在天然砂混凝土搅拌时间基础上,适当延长搅拌时间,以提 高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在拌合时间控制上,由于混凝土原 材料性能与生产条件差异较大,生产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到适宜的 搅拌时间,保证拌合均匀

7.3.4由于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比相应的天然砂混凝土受

水量、减水剂用量的波动及砂的细度模数、级配、石粉含量的波动更 为敏感,密切观察出机拌合物和易性,加大班落度的检测频率,发现 异常情况应停机检查,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本条规 定了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质量稳定性的控制措施

7.3.6本规定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致,强调珊落度损失过大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7.3.7机制砂的颗粒级配波动较大,运输过程中的颠簸等容易加剧 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离析与分层,混凝土运输途中,搅拌罐应以 (2~4)r/min的慢速进行持续搅动。混凝土卸料前,搅拌罐应采用 快速档高速旋转30s以上方可卸料,保证混凝土不分层、不离析。机 制砂混凝土出机至浇筑入模时间不得大于机制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7.3.8本条规定了机制砂混凝土浇筑的相关要求,由于机制

土和易性较差,浇筑竖向构件机制砂混凝土时宜分层均匀布料,分 享度由天然砂混凝土规定的500mm减少到300mm~400mm为宜。

7.3.9本条规定了机制砂混凝土泵送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7.3.10机制砂混凝土比同落度的天然砂混凝土易于液化,要避免

8机制砂砂浆及混凝土检验与验收

8.0.2本条规定广机制砂砂浆混凝土出厂、交货检验的相关要求, 机制砂混凝土生产厂家应向订货单位提供同条件养护混凝土7天、14 天强度参考值,使用单位应对砂浆强度进行自检,检验项目和取样检 验频率参照现行国家标准《预拌砂浆》GB/T25181、《预拌混凝土》 GB/T14902、现行行业标准《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I/T223的 规定执行。 8.0.3本条强调了机制砂砂浆、混凝土在施工前的性能应满足设计

天强度参考值,使用单位应对砂浆强度进行自检,检验项目和取样检 验频率参照现行国家标准《预拌砂浆》GB/T25181、《预拌混凝土》 GB/T14902、现行行业标准《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J/T223的 规定执行。 8.0.3本条强调了机制砂砂浆、混凝土在施工前的性能应满足设计 和相关规范要求。 8.0.4为保证机制砂砂浆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本条强调了在机制 砂砂浆及混凝土施工前应对其工作性能在搅拌地点和施工地点分别抽 样检验。 8.0.5本条规定了机制砂混凝土及砂浆验收取样、样本和检验频次 的要求,机制砂砂浆、混凝土出厂还应提供同条件养护混凝土7天、

8.0.3本条强调了机制砂砂浆、混凝土在施工前的性能应满足设计 和相关规范要求。 8.0.4为保证机制砂砂浆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本条强调广在机制 砂砂浆及混凝土施工前应对其工作性能在搅拌地点和施工地点分别抽 样检验。

8.0.3本条强调了机制砂砂浆、混凝土在施工前的性能应满足设计 和相关规范要求。

8.0.4为保证机制砂砂浆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JGT558-2018 楼梯栏杆及扶手,本条强调了在机制 砂砂浆及混凝土施工前应对其工作性能在搅拌地点和施工地点分别抽 样检验。

的要求,机制砂砂浆、混凝土出厂还应提供同条件养护混凝土7天、 14天强度参考值,使用单位应对机制砂砂浆、混凝土强度进行自检, 检验项目和取样检验频率参照《预拌砂浆》GB/T25181、《预拌混激 土》GB/T14902的规定执行。

8.0.6~8.0.9 规定了机制砂砂浆及混凝土检验和评定应符合相关规 范的要求

8.0.6~8.0.9

8.0.10本条规定了机制砂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的相关规 范要求。

附录A机制砂绿色生产技术要求

随着安徽省对河砂、江砂等资源开采管控力度的加大,机制砂替 代天然砂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伴随着省内建筑技术 的发展,建筑形式及结构更加精细化和复杂化SY/T 5641-2018标准下载,对混凝土特性的要求 也在逐步提高,现阶段市场上混凝土用砂细分也越来越完善,对机制 砂也始提出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 近年来机制砂石生产由简单分散人工或半机械的作坊快速转变为 天规模集约化机械化自动化工厂,行业发展取得很天进步,但仍存在 产能水平低、质量保障能力弱、标准体系不够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 绿色发展水平低等问题。 国家吸需弓导机制砂石行业实现产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 标准化、生态化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规范机制砂绿色生产。2019年 11月0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等十 部委印发《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信部 联原【201923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五部委文联合印发《关 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20】473 号),要求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合理的机制砂石供应保障体系, 年产1000方吨及以上的超天型机制砂石企业产能占比达到40%,培 育100家以上智能化、绿色化、质量高、管理好的示范企业。推动贵 州、安徽、江西、湖南、广西、河北等砂石资源丰富地区和需求量大 地区的衔接,适应机制砂石大宗物料特点,沿主要运输通道布局一批 超天型企业,形成若十天型生产基地。市、县区域合理布局服务当地 的砂石加工基地或集散中心。 安徽省要求自2020年起,3年内全省新增500万吨以上高质量机 制砂石生产企业不少于10家,砂石年产能累计达到2.5亿吨;到2025 年,年产1000方吨及以上的超大型机制砂石企业产能占比达到40%, 全省优质机制砂石比例达到80%。2020年内投放砂石矿产采矿权不

少于全省可开采砂石矿产总量的30%。加快芜湖、安庆、铜陵、池州、 除州、宣城等机制砂石矿产资源丰富及交通便捷的地方机制砂石开发 开采:并在满足我省自身需求的同时加大对长三角地区的协调供应。 同时,推进河道采砂与河道治理相结合机制,打击违规采矿采砂、严 禁违规将海砂用于建设工程。这些有利于促进我省机制砂行业健康可 持续发展,有利于推动建筑材料行业和建筑业的联动,进一步完善产 业结构体系。 本附录主要涉及加工厂(场)规划与布置、机制砂生产工艺、生 立设备选型、成品机制砂存储与运输、机制砂生产质量信息化监测 机制砂厂(场)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内容,供参考使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