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25-3121-2016 混凝土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技术规程.pdf

DB62/T25-3121-2016 混凝土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6234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2/T25-3121-2016 混凝土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技术规程.pdf

7.4.1隔震建筑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和地基处理仍

抗震设防烈度进行,甲、乙类建筑的抗液化措施应按提高一个液化 等级确定,直至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DB62/T 4156.2-2020 村农产权交易指南 第2部分: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pdf范》CB50011规定的地基和基础不进行抗震验算的范围时 房屋的地基和基础也可不进行验算。

7.4.3隔震建筑应采用整体性好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容

1高层建筑,宜采用筏形基础或带桩基的筏形基础。当地质 条件好时,也可采用交叉梁式基础:当地基承载力或变形不满足设 计要求时,可采用桩基或复合地基; 2多层建筑,当地质条件好时,可采用单独基础:当地质条件 较差时,宜采用交叉梁式基础、筏形基础或桩基础: 3独立基础和独立桩基承台应设置刚度较大的双向基础系 梁

8.1.1隔震结构应采取不阻碍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发生大变形 的措施,保证上部结构的水平变形不受周边地面、设施和隔震检修 层墙体的阻碍。 8.1.2上部结构的周边应设置竖向隔离缝(图8.1.2),缝宽不宜小 于各隔震支座在罕遇地震下的最大水平位移值的1.2倍且不小于 200mm。相邻建筑防震缝的要求应符合本规程第3.2.4条的规定。 8.1.3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应设置完全贯通的水平隔离缝 (图8.1.2),缝高不应小于20mm;当在隔震沟盖板部位设置水平隔 离缝确有困难时,应设置可靠的水平滑移垫层。 8.1.4无使用功能的隔震检修层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在室内设置检修人孔出入口和爬梯: 2隔震层地面应采用混凝土地面,并设置一定数量的集水坑 和潜水泵; 3隔震层应设置照明设施,照明开关宜设置在检修人孔附 近; 4隔震层梁下净高不宜小于1.0m,不应小于0.8m,板下净高 不宜小于1.8m。 8.1.5具有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隔震检修层,橡胶隔震支座周边应 设置防火隔离措施,其耐火极限应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按框架 柱采用,确定隔震支座上、下支墩尺寸时,应考虑防火隔离材料与 隔震支座之间留有空隙

8.1.6上部结构周边的水平、竖向隔离缝应采取防水措施,避免 雨水进入隔震检修层。水平隔离缝内可填充柔性材料。

8.2.1隔震支座底面低于室外地坪时,上部结构周边竖向隔离缝 可采用隔震沟形式(图8.1.2),且应与散水、室外台阶、坡道等配合 设计。 隔震沟高度较小时侧壁可采用砖砌体,高度较大时侧壁及底 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隔震沟侧壁应按挡土结构进行设计。 在隔震沟地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隔震沟底板也可采用从基 础系梁或条形基础外挑的做法

8.2.2穿越隔震层的门廊、楼梯、电梯、墙体、车道等部位,应防正

8.2.3穿过隔震层的设备

备相应的工程施工资质。 9.1.2工程施工前,隔震工程设计单位(包括隔震设计咨询单位 应按审查批准的设计文件,向施工单位进行专项隔震施工技术交 底:施工单位应编制隔震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经审 查批准并报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需变更设计时,应按 照相应程序报审,经相关单位签证后实施。 9.1.3工程所采购的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参数应与设计文件 致,当不一致时,应由原设计单位复核。 9.1.4隔震支座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需要进行深化设计时,必须经 设计人员认可。 9.1.5除本规程的要求外,隔震建筑的施工、验收和维护应符合

9.2.1隔震支座的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发货前应提供 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报告。 9.2.2隔震支座产品的标志和标签除应符合《橡胶支座第3部 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CB20688.3的规定外,尚宜包含支座水平 出服力、水平屈服后刚度、竖向刚度、形状系数、单层内部钢板厚 度、单层内部橡胶厚度和橡胶层总厚度。

9.2.3隔震支座应根据《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118、《橡胶支座》 GB20688和《建筑隔震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360的要求进行 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和见证检验

9.3.1在工程施工阶段,施工隔震支座上部结构时,应对隔震 支座进行临时固定,避免上部施工荷载对隔震支座产生水平位 移。

移。 9.3.2在工程施工阶段,隔震层后浇带两侧悬挑区域支撑架应在 后浇带封团后方可拆除,同时悬挑区域梁板上严禁堆载。 9.3.3应对隔震层顶部梁板采取专门的养护措施,减小混凝土收 缩变形对隔震支座的影响。 9.3.4隔震支座连接板和外露连接螺栓应采取防锈保护播施。 9.3.5在隔震支座安装阶段,应对支墩(或柱)顶面、隔震支座顶 面的水平度、隔震支座中心的平面位置和标高进行观测并记录。 9.3.6在工程施工阶段,对隔震支座宜有临时覆盖保护措施。 9.3.7在工程施工阶段,应对隔震支座的竖向和水平变形做观测 并记录。

9.3.5在隔震支座安装阶段,应对支墩(或柱)顶面、隔震支座顶 面的水平度、隔震支座中心的平面位置和标高进行观测并记录。 9.3.6在工程施工阶段,对隔震支座宜有临时覆盖保护措施。 9.3.7在工程施工阶段,应对隔震支座的竖向和水平变形做观测 并记录。

9.3.8设备管线在穿越隔震层时应采用适应罕遇地震水平变形

部结构周边设置的竖向隔离缝(隔震沟)的位置和宽度,应符合设 计图纸。设计图纸无要求时,应由设计单位进行确认。

隔震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按 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进行。 建筑隔震工程上部结构验收和竣工验收时,均应对隔离缝

和柔性连接进行验收检查。

9.5.1 应制订和执行对隔震支座进行检查和维护的计划。 9.5.2 应定期观察隔震支座的变形及外观。 9.5.3 应定期检查是否存在可能限制上部结构位移的障碍 物。 9.5.4在地震或火灾等可能对隔震支座造成损伤的灾害发生后, 要及时进行应急检查。 9.5.5定期检查和应急检查后应将橡胶隔震支座周边的防火隔 离措施恢复。 9.5.6隔震层部件的改装、更换或加固,应进行专项设计,并编制 专项施工方案。 9.5.7隔震建筑应在建筑物的入口和隔震沟等部位设置铭牌标 识。

9.5.1 应制订和执行对隔震支座进行检查和维护的计划。 9.5.2 应定期观察隔震支座的变形及外观。 9.5.3 应定期检查是否存在可能限制上部结构位移的障碍 物。 9.5.4在地震或火灾等可能对隔震支座造成损伤的灾害发生后, 要及时进行应急检查。 9.5.5定期检查和应急检查后应将橡胶隔震支座周边的防火隔 离措施恢复。 9.5.6隔震层部件的改装、更换或加固,应进行专项设计,并编制 专项施工方案。 9.5.7隔震建筑应在建筑物的入口和隔震沟等部位设置铭牌标 识。

附录A隔震设计分析报告和隔震设计

A.0.1隔震设计分析报告的深度应满足隔震设计和审查的需要, 一般应包含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 2设计依据: 3隔震支座的布置平面及有关力学性能参数。隔震橡胶支 座的力学性能参数应包括有效直径、屈服前刚度、屈服力、屈服后 刚度、竖向刚度、第一形状系数、第二形状系数、橡胶层总厚度、等 效刚度、等效阻尼比等参数: 4隔震分析所采用的上部计算模型与上部结构设计采用的 非隔震计算模型的误差对比。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等效周期对 比; 5选用地震波的适用性分析; 6水平向减震系数和隔震后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7橡胶隔震支座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竖向压应力和罕遇地震 下的水平位移、竖向拉应力、竖向压应力、水平剪力; 8 隔震层抗风验算: 9上部结构、下部结构与隔震支座间连接部件的设计建议; 10隔震结构的施工、验收和维护建议。 A.0.2隔震结构设计施工图中有关隔震设计的内容应满足隔震 施工和设计审查的需要,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1隔震结构的设计图纸应包括隔震设计说明、隔震支座平面 布置图、上下支墩详图和有关支座连接详图; 2隔震设计说明应注明下列内容,有关数据应与《隔震设计

1)专项《隔震设计分析报告》的名称和完成单位; 2)有关隔震结构设计、检验和施工的专门标准:《建筑隔 震橡胶支座》JG118、《橡胶支座》GB20688、《叠层穆 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CECS126、《建筑隔震工程施工 及验收规范》JGJ360; 3)水平向减震系数和隔震后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4)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的性能目标(如采用); 5) 隔震支座的类型以及有关力学性能参数。隔震橡胶支 座应包括有效直径、屈服前刚度、屈服力、屈服后刚度 竖向刚度、形状系数、橡胶层总厚度、等效刚度、等效阻 尼比等参数; 6 隔震支座应根据《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118、《橡胶支 座》GB20688和《建筑隔震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 360的要求进行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和见证检验: 7)在经历相应设计基准期的耐久试验后,隔震支座刚度 阻尼特性变化不超过初期值的20%:徐变量不超过支 座内部橡胶总厚度的5%; 8)罕遇地震下隔震层的最大水平位移及相应隔离缝的宽 度要求; 9)隔震支座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要求; 10)工程所采购的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参数应与设计文 件一致,当不一致时,应由原设计单位复核。 图纸中隔震支座的布置及型号应与《隔震设计分析报告 隔震结构应采取不阻碍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发生大变形 告措施。图纸应包括隔震沟平面布置图、隔震沟做法、上部结 括隔震支座的上支墩与下部墙体或构件间的隔离构造,穿

越隔震层的门廊、楼梯、电梯、车道等部位的隔离构造,条件相符时 可引用有关图集; 5图纸中应注明穿过隔震层的设备配管、配线采用柔性连接 或其他有效措施,以适应隔震层的罕遇地震水平位移; 6设计文件中不得指定隔震支座的生产厂家,隔震支座的力 学参数应具有通用性。隔震支座的名称代号应符合《建筑隔震橡 胶支座》JG118或《橡胶支座第3部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GB 20688.3的规定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 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混凝土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技术规程

隔震构造要求 56 8.1一般规定 56 8.2建筑隔离构造 56 隔震建筑的施工、验收和维护 60

隔震建筑的施工验收和维护

本规程增加“隔震检修层”的概念,以区别于“隔震层”。

3隔震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3.1.7建议隔震结构的上部结构设计时,实际采用的地震作用不 宜小于非隔震结构降低一度的效应,减震系数较小时可作为安全 储备考虑。

3.2.2当隔震层刚度中心与上部结构的质量中心不重合时,对隔 震层扭转效应的控制指标,一般可参考以下3种方法进行评估 1 隔震层偏心距不宜大于偏心方向结构平面边长的3%; 2采用扭转位移增大系数入(静力预测值)进行控制,入不宜大 于1.2入可按下式计算:

X=1 +r,e(K,/K)

式中:入一 平面端部支座的扭转位移增大系数: 结构平面端支座与隔震层刚度中心在垂直于地震作 用方向的距离; 一上部结构质量的中心和隔震层刚度中心在两个主轴

方向的偏心距; K,一一隔震层水平等效刚度; K一隔震层抗扭等效刚度。 当结构平面为矩形且刚度分布基本均匀,K,/K=12/(B+L) 其中B、L为结构平面的短边、长边尺寸。 3采用时程分析的扭转位移比进行控制,即在罕遇水平地震 作用下,隔震层两端部支座水平位移的最大值与其平均值的比值 不宜天于1.2。由于采用的是时程分析的计算结果,该方法具有 定离散型。 3.2.3下支墩高度较大时,墩顶宜增设双向框架梁形成支柱框 架,此时支柱框架层周边可设置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并与内部支柱 框架整体连接。 3.2.4隔震层水平刚度较小,可以减小温度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 问,因而伸缩缝间距可适当加大,但应考虑由此带来隔震支座的附 加温度变形,以及混凝土在施工阶段的收缩裂缝

震设计的流程及图文表达

3.3.1隔震结构的设计可分为两部分,以适应自前设计人员的已 熟悉的抗震设计习惯,通过减震系数将抗震设计和隔震设计联系 起来。

4.1.1根据目前隔震设计的习惯和流程,隔震结构的计算分析 般也相应分为三个部分。

.2隔震结构减震计算分机

4.2.2对于变形特征为剪切型的规则结构也可采用剪切模型按 等效侧力法计算减震系数和罕遇地震下的隔震层位移,隔震层可 按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模拟。 当隔震层以下结构满足本规程第7章对支墩和下部结构的抗 侧刚度要求时,计算模型可不考虑下部结构(支墩、支柱框架)的变 形影响。

3地震波的特性对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除按频谱特性进

4.2.3地震波的特性对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除按频谱

地震时程选择外,为尽量减小随机误差,宜增加地震波样本数量, 建议不少于7组

4.3.3判定是否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水平向减震系数为设 计中实际采用的数值,不是减震分析的理论计算数值。对于大跨 和长悬臂构件,当实际采用的水平向减震系数大于0.3时仍应按规 范要求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4.4下部结构计算分析

4.4.1隔震支座的受力模型一般分为两端刚性约束和悬臂两种, 根据目前设计中隔震支座上下部连接构件的实际刚度情况,本规 程采用悬臂模型,以偏于安全。 隔震支座上支墩长度较大时,也应按下支墩的方法进行内力 分析和承载力验算。 4.42对王支柱框架的内力分析由王隔需支座底部的作用力

根据目前设计中隔震支座上下部连接构件的实际刚度情况,本规

般是采用时程分析的计算结果,各支座最大值施加到下部框架时 存在方向性和时刻性的问题。简化静力方法并非严密的计算结 果,但从工程精度和自前的计算条件来讲是可以接受的。

5.3隔震支座的性能要求

5.3.3形状系数的计算方法同《橡胶支座第3部分:建筑隔震橡 胶支座》GB20688.3,本条仅列出常用的圆形支座公式。 5.3.6隔震支座的产品性能型式检验与产品性能出厂检验不能 互相代替。

5.3.3形状系数的计算方法同《橡胶支座第3部分:建筑隔震橡 胶支座》GB20688.3,本条仅列出常用的圆形支座公式。 5.3.6隔震支座的产品性能型式检验与产品性能出厂检验不能 互相代替。

6.1.1最小地震剪力系数不满足要求时,可直接调大地震剪力。 上部结构在采用非隔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情况下,如果楼层剪 力系数依然低于规范限值的85%,则应增加结构刚度。 6.1.2水平向减震系数不大于0.4时抗震措施可适当降低,但对 抗震性能有较高要求的建筑也可不降低抗震措施

6.2.3对隔震层顶部楼板上一楼层的框架柱,应按嵌固部位 抗震措施。

隔震层顶部楼板上一楼层的框架柱SL636-201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应按嵌固部位采取

7.1.3支墩、支柱框架进行罕遇地震下截面承载力验算后,理论 上可降低抗震等级采取构造措施,但考虑其实际布置的多样性, 度差异对其受力的影响等因素,偏于安全要求其抗震等级不低于 上部结构。

7.2支墩截面设计及构造

7.2.2支墩应具有足够的抗侧刚度,以保证隔震支座在大变形时 的结构稳定性,同时满足上部结构减震计算时在下部结构嵌固的 假定条件。

7.3支柱框架截面设计及构造

7.4.1隔震建筑的地基基础需要进行抗震验算时,地震作用采用 本地区设防烈度对应的多遇地震。 7.4.3对独立基础和独立桩基承台,应注意尽量减小柱间差异沉 降AQ/T 4265-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pdf,柱间差异沉降较大时,会改变支座竖向内力,可能产生不利影 响。为保证悬臂下支墩有足够的稳定性,支承下支墩的基础应具 有较好的抗转动和水平变形能力。

可动预制钢筋滤凝土板柔性材料无障碍坡道填缝胶30宽填充隔襄沟盖板建筑面层坡道混凝土基层混凝土基层与预制板接触面框架梁表面光滑,满铺石墨粉d隔震沟隔震支座c)无障碍坡道与门厅部位平接构造示意图3穿越隔震层的相关构造示意59

出厂检验和见证检验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检测证 由有关单位进行监督。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