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 448-2018 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JGJ/T 448-2018 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6239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 **8-2018 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表D.0.*技术属性信息表

D.0.5生产属性信息表应符合表D.0.5的规定

.0.5生产属性信息表应符合表D.0.5的规定

表D.0.5生产属性信息表

河北省安装工程概算定额:产品通用基础数据、专用基础数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产品信息系统 基础数据规范》JGJ/T23*的有关规定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产格程 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51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0 3《建筑产品信息系统基础数据规范》JGJ/T2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

目次1总则·582术语593基本规定*23.1一般规定*23.2模型单元命名规则*33.3颜色设置规则**模型单元表达·***. 1几何信息表达:***.2属性信息表达*9*.3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表达705交付物表达·735. 1一般规定735.2表达方式735.3单元化表达·7*5.*图纸化表达·7557

1.0.1本条文明确了制定本标准的自的。随看信息技术的发展, 建筑信息模型作为工程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逐步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对应的英文名词为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既包括了模型本身(buildinginforma ionmodel),也涵盖了基于模型的各类协同和应用等行为。实践 表明:BIM对于设计具有明显的效益:使设计更加合理、准确, 没计协同更加科学和规范,在此过程中,模型的表达方法是重要 的基础措施。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进行设计表达是BIM的重要环节,主要 是“人一计算机一人”信息的传递过程,即人利用BIM手段将 设计意图表达在计算机系统中,然后其他工程参与方根据自身的 应用需求从计算机系统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 言息输入和输出等表达方法不规范,就有可能造成信息的缺失, 难以辨识,甚至会发生错误。因此有必要制定本标准,从模型的 命名、颜色、如何表达设计信息和如何表达交付物几个方面加以 现定,从而使工程各参与方在BIM表达方面形成一定的共识, 有利于提高设计信息的可识别性和沟通效率,使BIM满足工程 建设的需要。

1.0.2本标准规定的建筑信息模

居任建筑等民用建筑,以及各类厂房、仓库及具辅助设施等一般 工业建筑。另外,为了更好地使工程各参与方能够利用建筑信息 模型进行协同,本条文规定涵盖了建筑信息模型的创建、应用和 交互的全过程。

2.0.1在建筑信息模型领域,从方案设计阶段到竣工移交阶 段,设计信息逐渐得到完善,并根据应用需求形成交付物, 因此从过程上看,模型的表达分两个层面的含义,二是把设 计意图表达为建筑信息模型,二是通过建筑信息模型表达为 交付物。 当前的技术水平和实际需要,仍然要求从业者利用BIM进 行图纸交付或出版,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况,因此本标准综合 考虑了BIM的技术特点,结合传统的制图方法和现行国家有关 规定,制定了本标准。因此本标准仍然采用了“制图表达”这个 术语,意味着具有“制图”的概念。 鉴于BIM的信息化特点,交付表达由传统的图纸化逐渐转 变为数据化,突破“图示”为主的表达局限,拓展到包括二维图 纸、表格、文档等传统方式在内的多种方法,诸如基于三维模型 的视图、各类多媒体、激光扫描成果、网页等,只要能够利用 3IM表达设计意图的手段都可以采用。因此,“制图表达”的外 延已经扩大,重点在于“表达”

2.0.2、2.0.3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

0.2、2.0.3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 》GB/T51301有关规定。

2.0.*设计表达过程往往是逐步进人细节的,在初期行

何形体来表示工程对象的大致儿何特征,包括大小和位置等。应 用儿何形体来表达在BIM中也经常出现,其有利于迅速建立项 自的视觉感受并进行初步判断。基于对设计师的调研,本条采用 了习惯用语“体量”作为术语。

0.5工程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是设计的重要内容之

师需要把工程对象进行合理的定位,此过程要求充分考虑避免相

互冲突、保留作业空间、符合安装规则或者**变形等需求。因 比,建筑物或构配件往往需要不小于自身形状的静态空间,在设 计初期,这种最大化的静态空间需求即表达为空间占位。

2.0.*为了便于放置模型单元或描述其位置关系,需

个或多个具有较为明显儿何特征的点来作为模型单元定位的基 准,如端点、顶点、交接点、形心等,这些特征点定义为“定位 基点”。至于到底采用哪些点作为定位基点,可根据模型单元的 特征、放置的便利性决定

(如建筑产品)时,很难完全描述对象的实际几何特征,允许存 在一定的儿何偏差。为了控制偏差,设置其最大的充许数值范 围,以便量化评估。

2.0.8鉴于现有技术水平和

专统图纸、现场实际三者之间的工程量在在不一致。这些工程量 相互关联,但不能混为一谈,需要明确定义场景。因此本条将建 筑信息模型所体现的工程量单列出来作为术语。需要辨析的是。 在模型表达过程中,模型工程量受设计阶段、表达意图、表达便 利性等因素的影响,是否贴近于实际,取决于其所包含数据的充 分性和准确性。

中,对于视图的术语定义为“将物体按正投影法向投影面投射时 所得到的投影称为视图”。本条术语参照上述定义,但是根据 BIM的特点,将“物体”修改为“模型”,同时不局限于正投影 法,这样能够充分利用模型的三维特性。 模型视图即实践中观察建筑信息模型的界面。在计算机图形 学的角度上,观察者通过某个角度的视图来观察模型,并不能看 到模型全部。因此本标准认为,“模型视图”是“建筑信息模型 的表达方式这个观念。

2.0.10~2.0.15此部分条文参照了国家标准《技术制图

术语》GB/T133*1的有关规定。利用软硬件,BIM技术有

件做到多种视图和图示方法来表达设计意图。 0.1*点云主要通过激光扫描形成。点云的每个点都记录了 的几何位置信息,甚至还具有颜色、强度等信息

条件做到多种视图和图示方法来表达设计意图。 2.0.1*点云主要通过激光扫描形成。点云的每个点都记录了自 身的几何位置信息,甚至还具有颜色、强度等信息

1.1从构成逻辑的角度看一个建筑工程项自,可以拆分为功 空间以及系统,继而可以细分为组成空间或系统的构配件、设 看等。在生产环节,构配件和设备文是由零件组装完成的。采用 模型单元”这个概念,能够更好地体现工程对象独立或嵌套组 合的关系。模型单元可以理解为工程对象或其组合在数字化环境 的反映,二者之间租互描述、相互影响,天致存在以下两种描 术关系: 1)对于实际不存在而需要施工安装或生产加工的工程对 象,模型单元“正向描述”,即工程对象的定义先行 然后进行实际生产,描述应尽可能精细,以便保障生 产的精确性。 2)对于实际已存在的工程对象(多为厂家产品),模型单 元“逆向描述”,即利用模型单元模拟表达实际物体, 模拟的相似程度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交付准备、交付物、交付过程中,根据需求灵活处理模型单 ,既可以独立,也可以组合,这样有助于模型和信息的组织 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和交互。上述原理在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 型设计交付标准》GB/T51301中已作出相应规定,本标准与设 十交付体系协调一致,在设计表达方面也按照此原理作出相应 见定。 12在人机交五过程中,应用者需要快速识别信自模刑包含

3.1.2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应用者需要快速识别信

的模型单元,快速识别手段主要是事先约定的命名和颜色规则。 命名是一种简单而明确的信息,能够初步表明模型单元所指向的 工程对象。颜色是人类视觉识别的重要途径,能够协助判断工程

3.1.3模型单元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形成了对建筑物的数字 化描述,具有数据海量、数据类型繁多等特点,因此良好的信息 质量才能保障BIM的信息交付效率。本条的三款规定可依次理 解为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三者为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在 模型单元的设计表达中同样应该遵循。充分性原则保障了建筑物 的数字化描述信息均能够在建筑信息模型中找到;有效性原则目 的是信息或数据能够使用;适宜性原则说明信息不是一成不变 的,而是根据项目的进展不断地调整和更新,以满足各类信息应 用的需求。

3.1.*建筑信息模型承载的信息丰富,为了使交付物

建筑信息模型承载的信息丰富,为了使交付物充分体现

出数字化的特点,本条规定了交付的两条原则,即多样性和关联 生。交付物形式多种多样,所以有必要利用多种方式完成交付物 的表达。同时,鉴于信息的关联性,也要求无论采用何种表达方 式,均能够与建筑信息模型之间形成数据上的关联。

3.1.5自定义表达方式指本标准规定之外的其他定义或协商表

3.2模型单元命名规则

3.2.1本条规定模型单元命名的基本原则。根据对实践情况的 周研,当前对于模型单元的命名比较混乱,存在着命名缺乏可朝 只度、符号种类繁多、前后不一致等情况,其至在同一项目中还 出现了对于同一种工程对象多种命名的情况。命名的混乱会导致 诸多问题,如信息检索困难,模型层次混乱,甚至工程量数据也 会发生错误

3. 2. 2~3. 2. 5

方法,原则是充分考虑多项目数据集中时的情况,也兼顾单个项 自内部协同时的需求。本标准赋予描述字段可扩展性,具体执行 时,工程人员可利用描述字段补充附加信息:如日期、版本等。 为了提高辨识度和便于计算机处理,只规定了两种符号用于字段

3.3.1建筑信息模型的表达应充分考虑电子化交付和彩色表达

模型单元的一种,由构件级模型单元组成,因此系统的种类直接 决定了构件级模型单元的颜色

3.3.*考虑到色彩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本标准不能涵盖所有的 应用需求,因此允许自行定义模型单元颜色。为了避免出现模型 视觉识别混乱,要求自定义的颜色写入建筑信息模型执行计划, 以便模型使用者能够迅速掌握模型的表达意图。 3.3.5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和审查以及后期的管

用需求,因此允许自行定义模型单元颜色。为了避免出现 觉识别混乱,要求自定义的颜色写入建筑信息模型执行计 便模型使用者能够迅速掌握模型的表达意图

3.3.5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和审查以及后期的管

*.1.1模型单元所承载的几何信息描述了工程对象的空间位置 和自身的儿何特征,主要由三方面的指标来控制,即空间定位、 空间占位和几何表达精度。其中空间定位确定表述工程对象在三 维空间中的位置,解决“在哪里”的问题;空间占位确定表述工 程对象占据的空间最大尺寸,解决“有多大”的问题;儿何表达 精度确定与表述工程对象的儿何相似程度,解决“像什么”的 问题。 上述三项均与设计意图的表达息息相关,因此本标准采纳作 为BIM模型儿何信息表达的规则,

*.1.1模型单元所承载的几何信息描述了工程对象的

*.1.2对于项目而言,使用工程坐标是最好的定位手段,特别

是多项自数据集中处理时,使用工程坐标有利于与城市规划信息 妾轨。采用工程坐标时,要注意所采用的坐标系和高程基准,避 免混乱。项目当中的构件级模型单元内含坐标数据:此时需要更 加强调定位基点的设置。在安装工程中,对定位基点的使用较为 普遍,如吊筋的安装,很多项目已经采用激光定位的方法,如设 计表达中明确标记出定位基点,将为施工应用提供很大的便利。

*.1.3空间占位往往表达前期的空间布局设计意图,

自级和功能级模型单元,规划设计或者方案设计阶段前期,为了 快速反映设计意图,往往采用体量来表达空间布局。对于构件级 模型单元,除了确定工程对象的空间要求外,还需要预判构配件 形变、操作等因素,并需反映在模型单元空间占位中,有利于设 计的进一步深化。

*.1.*表达梁、板、柱等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配件的模

往需要交接、剪切等处理,以便得到更加合理的工程量

中发现,这方面的表达规则比较随意,且不够统一。本标准通过 对现行国家有关规定的整理,总结出关键原则形成本条规定。 首先将混凝王强度等级高低作为扣减原则之一,表达较高强 度的模型单元应保持儿何完整。其次:在混凝士强度相同的情况 下,本标准采用“优先级”作为模型单元之间关系处理的基本规 则。优先级越高,意味着该模型单元越应保持完整。 因为现行的清单计价规范中结构梁、结构墙的工程量计算规 则仅规定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未明确规定二者的优先 级,故需按照定额计价规范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优先级的排 序。而各省工程量计算规则略有不同,大多数结构梁的优先级高 于结构墙,故本表规定结构梁的优先级高于结构墙。由于实际工 程中各类情况比较复杂,很难总结出普适性很强的规则来约束实 际操作。因此也存在特例,比如:《北京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 预算定额说明与计算规则》(2012)规定:平行相交于墙的梁优 先级高于墙,非平行相交手墙的梁优先级低于墙。此种情况下, 需根据当地的造价要求来调整表达方法。 另外,由于现行国家有关工程计价的规定均是基于图纸表达 来制定的,充分考虑了图纸表达的示意性和简单性的原则,现浇 钢筋混凝士工程量往往通过公式计算、系数调整来靠近实际值 然而在BIM方式下,软件功能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现浇混 凝土工程量的准确提取。例如楼板,现行计价类规范需通过计算 来平衡楼板与结构柱的扣减,而BIM完全可以给出一个准确的 工程量,这种矛盾有可能会影响后续的造价计算结果。本标准通 过明确模型单元的优先级关系,给计价规则BIM化提供统一的 调整依据。

段,其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建立工程参与方之间衡量体系的基本共 识。几何表达精度主要是构件级模型单元的指标,原因是构件级 模型单元是BIM模型最主要的基本组成单元。对于由构件级组 成的项目级和功能级模型单元,不存在几何表达精度的概念。零

件级模型单元的儿何表达精度情况比较多样,由具体项目需求约 束。几何表达精度四个等级示例见表1。

表1几何表达精度四个等级示位

*.1.*几何表达精度等级与设计阶段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而 是根据设计阶段或应用需求选取。在项目中,可以为不同的模型 单元选取不同等级的几何表达精度。例如某项目的施工图阶段,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段选取G*,以便保障准确施工,而同时楼 梯栏杆选取G3,使采购人员能够掌握设计要求而顺利选择生产 厂家的成品

*.1.7本条文给出常见的构件级模型单元的儿何表达精度要求,

·7本杀 衣达度安 内了进一步说明第4.1.5条~第4.1.6条的要求。实际工 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用和拓展

4.1.8无论何种等级的精度,模型单元的几何表达与实际

对象之间都有差别。但由于空间占位控制了模型单元的最大空间 范围,突破空间占位,有可能会引起冲突,或者影响模型准确 性。例如标定总高度为900mm的阳台栏板,900mm即为整个栏

板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占位尺寸。在建模时,在G2、G3和G4 的儿何表达精度下,栏板的总高度不应高于900mm。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空间占位的定义,本条文是建模准确性 的最低要求之一,即模型单元最大空间尺寸上的要求。在模型单 元自身的准确性上,没有必然推论。例如上述举例的情况中,本 条文并不意味着栏板建模的总高度必然可以低于900mm

4.2.1本条规定属性信息表的基本要素。属性信息以数据条目 的方式反映模型单元的所有工程定义,是信息应用的重点。属性 信息的表达主要有三个原则:第一个是明确,即模型单元的属性 名称、属性值、属性值来源三个要素均得以表述出来,并一一对 应;第二个是清晰,即表述方法严谨而简单,一目了然,使信息 应用方能够快速检索出所需信息,特别是人机对话过程中,应用 方能够依据属性信息作出初步判定;第三是充分,即使应用方能 够检索所需的全部信息。

4.2.2本标准规定了属性信息表来作为属性信息表达样

满足明确和清晰的原则:规定了模型单元信息深度来满足充分的 原则。属性信息表承载的信息或数据条自繁多,如果不进行合理 的规划和整理,会给应用者造成香询困难。 首先要进行属性分组并赋予代号。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 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51301已规定了属性信息的分组,表 达时,也需要按照此规定对属性进行整理。需要说明的是,属性 代号与编码作用是不同的,不能相互替代。属性代号主要为人机 对话提供便利,使人能够迅速定位属性信息表中的数据位置。 其次是明确标识属性名称、属性值和计量单位。在分组的基 出上,本条规定属性名称条自逐一列举,虽然可能表述几长,但 是会更加清晰明确,有利于香询和迭代。属性值应来源于信息模 型,如果相互脱节,会给模型应用带来极大的隐惠。同时,考虑 到不同的设计阶段,信息模型所提供的信息深度是不同的,此时

属性信息表预置的数据条自可不表达属性值,直到有应用需求 时,由掌握此信息的输入方进行补充。另外,可以计量的属性 有必要明确计量单位,才能确保信息的正确性。例如同样长度 0m和5000mm在数值上是不同的,如果不明确表达计量单位 就有可能为下一步的信息应用带来错误的后果。 4.2.3附录B、附录C、附录D给出了项自级、功能级和构件 级模型单元的属性信息表样式。其中,项自级和功能级模型单元 属性信息表列举了常见的属性组、代号、属性名称和计量单位。 由于构件级模型单元的各类属性情况比较复杂,因此本标准作出 了示意性规定。另外,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应用需求补充属性 直、计量单位以及其他必要的字段。 4.2.4由于工程的多样性,附录B、附录C、附录D只能列举 常见属性名称。为了维持属性信息表明确和清晰的原则,属性拓 展时,未列出的属性宜在分组的基础上,编排在附录表格所列属 性之后,有利于工程参与方之间对于快速属性定位能够达成最大 化共识。 4.2.5、4.2.6与几何表达精度类似,信息深度的主要作用也是 在于能够建立工程参与方之间衡量体系的基本共识,用来粗略评 古信息的丰富程度。根据项自的设计阶段和应用需求,来选取所 需的信息深度,信息深度与设计阶段的发展关联度相对大一些

属性信息表预置的数据条自可不表达属性值,直到有应用需求 时,由掌握此信息的输入方进行补充。另外,可以计量的属性 有必要明确计量单位,才能确保信息的正确性。例如同样长度 5m和5000mm在数值上是不同的,如果不明确表达计量单位 就有可能为下一步的信息应用带来错误的后果

5m和5000mm在数值上是不同的,如果不明确表达计量单位, 就有可能为下一步的信息应用带来错误的后果。 4.2.3附录B、附录C、附录D给出了项自级、功能级和构件 级模型单元的属性信息表样式。其中,项自级和功能级模型单元 属性信息表列举了常见的属性组、代号、属性名称和计量单位。 由于构件级模型单元的各类属性情况比较复杂,因此本标准作出 了示意性规定。另外,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应用需求补充属性 直、计量单位以及其他必要的字段。 4.2.4由于工程的多样性,附录B、附录C、附录D只能列举 堂见屋属性名称。为了维持属性信自表明确和清晰的原则,属性拓

常见属性名称。为了维持属性信息表明确和清晰的原则, 展时,未列出的属性宜在分组的基础上,编排在附录表格 性之后,有利于工程参与方之间对于快速属性定位能够达 化共识。

4. 2. 5、4. 2. 6

在于能够建立工程参与方之间衡量体系的基本共识,用来粗略评 古信息的丰富程度。根据项目的设计阶段和应用需求,来选取所 需的信息深度,信息深度与设计阶段的发展关联度相对大一此 即信息随看设计的深入而逐步丰富起来,但仍然存在对于不同的 模型单元要求的信息深度不同的情况。

4.3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表达

4.3.1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建筑工程领域重点发展的技术体系, 越来越多的装配式建筑也应用BIM进行设计。国家标准《装配 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一2016中定义装配式建筑 是指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 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具有技术集成的特点,相关国家标准也有这方面

4.3.4装配式建筑设计中

的几何表达精度,以便于控制模数、生产加工和施工组装。按照 本标准几何表达精度的定义,用于指导加工制造的模型单元,应 采用G4级,以便充分表达几何特征,有利于从设计向生产环节

传输数据。对于厂家已有的成品,适当降低儿何表达精度,利 于降低人力以及计算机系统负担,但以不影响产品的选用为 原则。 4.3.5~4.3.7条文主要规定混凝士结构、钢结构、木结构装配 式建筑在建模时主要部品部件所需控制的关联性,以便达到集成 设计的要求。

5.1.1交付物表达是重要的环节。本标准引用国家标准

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51301所规定的交付物,并计 达方式和方法。以表达方式规定交付物呈现的介质、界面可 以表达方法规定各类表达方式如何组织和安排

模型儿何信息的,通过表格以数据条自来呈现模型属性信息,通 过文档来呈现必要的叙述性说明,因此三者作为主要表达方式, 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然而考虑到BIM的信息多样性和扩展性, 图像、点云、多媒体和网页在某些情况下也非常有效,可作为有 效表达方式。但由于无法精确测量、工程逻辑性不强等原因,这 几种方式只能作为辅助表达方式

5.1.3由于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如果不进行合理的组织

导致信息凌乱和碎片化。利用模型单元分类进行单元化表达:可 以充分反映模型单元的组织层次,也有利于信息递进展开,从而 避免应用者陷人信息“海洋”。另外,考虑到现阶段对工程图纸 的需求,本条也明确了图纸化表达方法应用的范畴

5.2.2本条所列的A、B、C、D四种视图基本上涵盖了常见白

传统图纸内容。为了体现BIM的三维化和数据化的技术特点 要求各种视图不能脱离与模型之间的关系。否则容易造成数据冲 突以及缺乏真实性。考虑到现阶段的软硬件发展水平和BIM应

用状况,对于局部构造和交接构造等细节,在模型视图的基础上 或者独立绘制,以充分的图形、线条、符号、尺寸和注释进行表 达,往往能更加清晰地展示设计意图,也能提高表达效率,因此 详图也是必要的视图内容,并包含在A类视图中

5.2.3使用同一视图表达多个模型单元是常见的。但模型较为

复杂时,有可能无法正确表达工程对象的重叠关系。在传统的二 维图纸中,往往会采取文字注释的手段来说明。在BIM领域, 鼓励使用模型视图表达空间定位和空间占位,充分利用计算机软 件能力,补充局部视图,使信息表达更加明确清晰

5.2.4表格表达某一个模型单元的属性信息时,为了避免信息

混乱,因此本条规定模型单元和属性信息表的一一对应关, “一单元一表格”。

5.2.5有关建筑设计的各类说明,也是建筑信息的必要

分。这类信息使用文档进行表达,可充分利用文档的文字 的描述性、可编辑性

5.2.7由于图像不具有明确的工程数据,只适合表达视觉

因此要求将图像与模型视图或表格加强关联性。点云、多媒体和 网页多为专业软件产生,且为独立文件,为了避免信息“孤岛”, 也要求明确与其他表达方式之间的引用关系

5.3.1单元化表达方法与模型架构单元化的要求和逻辑 采用单元化表达,使信息模型应用者快速理清模型组织架 而迅速地定位所需的信息,也有利手建立表达方式之间的!

5.3.1单元化表达方法与模型架构单元化的要求和逻辑一致。

5.3.2单元化表达是模型内在组织架构的体现,因此应

型单元的种类划分。为了顺应工程认知逻辑,要求从大到, 项且到零件逐步表达。

5.3.4功能级模型单元主要的任务在于清晰表达空间或

组成架构、逻辑关系以及整体性能,从视觉表达上看,各组成视 图表现内容并不是越复杂越好,而是应凸显设计人员的综合意 图。例如给水排水专业的系统图,有些情况下用单线表示管道也 可以清晰表达出设计内容。因此,本条对功能级模型单元在表达 空间组合关系、设计原理、系统架构、系统组成这此设计意图 时,可以适当降低其所包含的构件级模型单元的几何表达精度

5.3.5构件级模型单元的表达继承功能级模型单元,进

明设计要求。由于在功能级模型单元中已经说清楚了构配件之间 的相互关系,此时只需说明每个构配件自身的设计意图即可,因 比应独立表达。对于类似风管、水管、连续墙体这些线性构配 件,在不产生歧义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局部视图来表述重复部 分。为了提高效率,充许将不同位置但同种类型的模型单元指向 同一个表达组合。保障正确性的同时,为了降低实际工作量和系 统荷载,也允许用详图来表达局部构造和交接节点,也就是发挥 维制图的效率。然而上述前提均为满足应用需求,如果需要对 局部构造进行三维观察或核算工程量时,应根据需求进行必要的 三维建模和表达。

5.3.6零件级模型单元依附于所属的构件级模型单元。

5.3.6零件级模型单元依附于所属的构件级模型单元。借鉴制 造业“爆炸图”,零件级模型单元采用B类视图来表达装配关 系,有利于进一步表达施工安装工法

5.4.1考虑到当前的交付模式和技术手段,图纸化表达方法还 将长期存在。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图纸”并非指以纸为介质 而是利用二维界面将工程信息整理、组合并有序表达出来。近此 年来出现的电子图档即属于此类。本标准考虑到工程习惯DB37/T 4195-2020标准下载,仍然 采用了“图纸”这个说法。在审批、施工、生产等环节,图纸仍 然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更加符合人类的思维模式。图纸化 表达有效组织各类表达方式,有利于完成出版文件。本节主要面 向基于BIM交付工程图纸而作出规定,主要的原则是:

1)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采用丰富的表达方式来说明设 计意图; 2)本标准规定了单元化的模型架构和表达方法,因此要 求图纸化表达体现相同的模型内在关联特点; 3)利用合理的命名方式,使应用者能够迅速掌握图纸大 致内容,提高工作效率; 4)工程图纸量往往都比较大,需要合理编排,以便应用 者能够迅速定位所需的信息

表达效率,也是国际常见做法。如在美国国家CAD标准(Na tional CAD Standard)中,类似的规定见表2。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2019)修编内容解读 表2美国国家CAD标准规定

考虑到BIM领域图纸化表达更加复杂,因此本条参考这样 的做法。编号体现单元化表达的特点,将模型单元按照种类从大 到小依次表达,1~~4系图纸可分别表达传统意义上的平面图、 立面图、剖面图和详图。5系图纸用来表达构件级模型单元,考 虑到构件级模型单元数量较多,因此本表编号扩充为4位。对于 大型工程,所有的编号均可扩充为4位

统一书号:15112:32443 价: 24.00 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